簡介
碑林,將眾多矗立的石碑集中在某一園落里,供人們觀瞻欣賞、研習借鑑的場所,稱為“碑林”。著名的如西安碑林,陳列漢至清代的各種石碑、墓誌二千餘件,與曲阜孔廟碑林和泰山岱廟碑林合稱中國三大碑林。古代碑林具有極高的文獻價值和藝術價值,是研究祖國歷史和藝術的珍貴第一手資料。----《古代碑帖鑑賞》費聲騫
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碑林不只是以歷史悠久、保存碑石之多、規模之大著稱於世,而更重要的,還是這些碑石文字珍貴的史料價值和書法藝術價值。
歷史
碑林保存了中國最完整的一套石刻書籍,是唐文宗開成二年(公元837年)刻的十二部經書,共114石,228面,刻六十五萬二百五十二字。這些經書,都是我國封建社會知識分子必讀之書。因刻成於唐開成年間,又稱為《開成石經》。
碑林里最宏偉的石碑,要數巍然高聳的《石台孝經》, 碑高近六米,碑頂有雕滿捲雲的雙層華冠,碑座是有線刻獅子、蔓草的三層石台,碑身是有四塊巨石合成,上刻唐玄宗李隆基在天寶四年(公元745年)親自用隸書書寫並加以注釋的《孝經》,以及他為孝經寫的序。
西安碑林始建於北宋哲宗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最初是漕運使呂大忠等人為保藏因唐末五代戰亂而委棄市井的唐《石台孝經》、《開成石經》及顏真卿、柳公權等所書的著名石碑而興建的,經金、元、明、清、民國歷代的維修及增建,規模不斷擴大,藏石日益增多,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成就
西安碑林現收藏有自漢代至今的碑石、墓誌近3000件,展出1089件,收藏碑石、墓誌的數量為全國之最,且藏品時代系列完整,時間跨度達2000多年。這裡碑石如林,篆、隸、楷、行、草各體俱備,名家薈萃,精品林立,令人驚嘆不已。
碑文
碑林中還有許多碑文,具有珍貴的歷史價值。如中外馳名的唐《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記錄了景教(古羅馬基督教的聶思脫里派)的教旨儀式,在中國的傳播及景教僧在唐朝一百五十年中的政治活動情況,碑側及下端刻有古敘利亞文記事和僧徒多人題名,在研究宗教史及中國古代中西文化交流等方面,都提供了寶貴的歷史資料。唐建中二年(公元781年),由唐代名書法家徐浩書寫的《不空和尚碑》,碑文記述了佛教密宗的傳承歷史,以及榮任唐王朝玄宗、肅宗、代宗三朝國師不空和尚的業績。唐天寶二年(公園743年)大溫國寺寺主思莊等,為紀念其師懷惲建立的《唐闡法師碑》,記載了淨土宗的實際創始人善導大師和懷惲法師弘揚淨土的事跡,彌補了歷代史籍記載之不足。馳名的《漢曹全碑》記載了東漢末年黃巾軍起義,以及在陝西合陽一帶的活動。還有“疏勒國王和德弒父篡位”,及“和德面縛歸死”等事實,均可彌補和訂正史書的缺憾。
墓誌
西安碑林內,還收藏了九百餘塊從晉至清的墓誌。墓誌是為了防止陵谷變遷,桑滄更替,將死者的姓名、籍貫、官職、生平事跡、埋葬地點等,刻於石上、磚上,使後世有所稽考。這些墓誌所記事實,可以考證史籍之異同,補充史籍記載的缺漏,研究各民族及各國的交往,考證古代 郡縣鄉里之所在,以及了解當時人們的生活習俗等等。
書法碑
碑林對人們的最大吸引力,還在於它集中了許多傑出書法家的傳世名作。如東 漢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刻的《曹全碑》,筆畫圓潤而精氣內涵,體勻整秀而飄逸多姿。
碑林保存的名碑中,以唐碑最為突出。 歐陽詢書寫的《 皇甫誕碑》,險勁 精絕,格局峻峭,間架結構端整勁秀,筆力剛勁,“骨氣勁峭,法度嚴整”,自成一家。 褚遂良書寫的《同州聖教序碑》,被譽為筆勢如鐵劃銀鉤。他的書法流暢多姿,氣勢剛健,顏妙超縱,彌覺珍貴。歐陽詢之第四子 歐陽通,幼年失父,刻意模仿父書,得父法而險峻過之, 父子齊名,號“大小歐陽”。傳世石刻,除 河南開封博物館收藏得《泉男生墓誌》外,就數碑林所藏的《道因法師碑》了,他的書法剛勁,結構嚴謹,與其父各臻其妙,而又一脈相承。
碑林還保存了唐代傑出書法家 顏真卿書寫的五通豐碑。其中有他四十四歲時寫的《 多寶塔碑》;五十六歲時寫的《郭家廟碑》;六十二歲前後寫的《藏懷恪碑》;七十一歲時寫的《 顏勤禮碑》;以及他七十二歲時寫的《顏家廟碑》。這使我們有幸欣賞一個偉大書法家,三十年間各時期的傑作。顏真卿的字被稱為“顏體”,他的楷書端莊雄偉,行書遒勁鬱勃。他用筆均而藏鋒,內剛勁而外溫潤,字的屈折處圓而有力。
《大達法師玄秘塔碑》,是唐代晚期著名書法家 柳公權的傑作,書體嚴謹渾厚,筆勢挺拔遒勁,勢如削竹,骨力遒勁,歷來有“顏筋柳骨”的讚譽。
碑林最著名的書法碑,還有唐鹹亨三年( 公元672年)刻的,由唐 弘福寺和尚懷仁集 王羲之墨跡中的字組成的《大唐三藏聖教序碑》。 懷素寫的《草書千字文》,篆書在唐代,推 李陽冰為首,被譽為“若古釵倚物,力有萬鈞,李斯之後,一人而已”。他的篆書《三墳記》和《先塋記》,運筆合理,矩法森森。
石刻
碑林中還有許多引人注目的石刻,更使碑林錦上添花。如宋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刻的《唐王維畫竹》,以它的挺拔瀟灑之態,清妍高雅之神,博得人們的喜愛。明代刻的《達摩東渡圖》和《達摩面壁圖》,是西安風顛和尚的手筆,畫面以粗線條寫意,局部用工筆細描,畫出一印度僧人的虔誠形象,及其生動傳神。
大事記
1987年 西安碑林入選中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預備名單。
2000年 2月24日 《三秦都市報》發表《西安碑林離“世界文化遺產”有多遠》—文
2000年 3月 7日 《陝西日報》發表《西安碑林要想金榜題名 治理周邊環境是關鍵》一文
2000年 9月 受邀參加在 中國歷史博物館舉辦的“中國世界遺產風采展”
2000年 入編《新千紀的中國世界遺產》( 旅遊教育出版社)
2000年 成建正撰文《西安碑林與世界文化遺產》(發表於《碑林集刊》(六), 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2年 8月 受邀參加在 北京中華世紀壇舉辦的“2002中外世界遺產“風情展”
2003年 6月 西安碑林重新上報《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資料
2003年 6月 《西安碑林保護管理條例(討論稿)》出台
2003年 8月23日 國家文物局世界遺產顧問 亨利博士、世界遺產中心官員景峰、奧
爾斯先生來西安碑林考察,對西安碑林獨特的藏品體系及整體環境風貌給以極高評價
2004年 3月 成建正委員在 西安市政治協商會議提出議案《積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盡顯著名古都風采》
2004年 4月26日 新華社發表《西安碑林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一文,各媒體爭相轉發
2004年 5月 受邀參加雲南 麗江舉辦的“世界遺產論壇”
2004年 6月 受邀參加第28屆 世界遺產大會“自然與人文景觀(中國)博覽會”(蘇州)
博物館
總述
西安碑林博物館,原名為陝西省博物館,建於1944年。它是在具有 900多年歷史的“西安碑林”基礎上,利用西安孔廟古建築群擴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陳列歷代碑石、墓誌及石刻造像為主的藝術博物館。館區由孔廟、碑林、石刻藝術室三部分組成,占地面積31900平方米,現有館藏文物11000餘件,11個展室,陳列面積4900平方米。
布局
博物館的各陳列室,以欞星門中門為主軸線,自南而北對稱排列。前半部為臨時性專題陳列室,自軸線正中上有“碑林”匾額的碑亭以北為碑林陳列室,西側為石刻藝術室。
進入西安碑林大門,可以看到一座四角形兩層飛檐的亭子,裡面豎立著著名的《石台孝經》。這是由四塊石板組合成的長方形石碑,高5.1 米,安置在三層石
台上。《孝經》是宣揚儒家思想的經典著作,歷代封建王朝十分重視。唐天寶四年(公元745 年),唐玄宗李隆基親自加注,並用隸書行文。
進入博物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孔廟舊址,其建置可以追溯到北宋末年。保存至今的照壁、牌坊、泮池、欞星門、華表、戟門、碑亭、兩廡等多為明清的建築,並遵循著孔廟固有的建築格局,組成了一個綠樹掩映、古樸典雅的庭院式建築群。陳列於小殿兩側的唐景雲鍾、大夏石馬都是國寶級的藝術精品。前者鑄於唐睿宗景雲二年,已有1200多年歷史。其音質純美,鐘聲清晰宏亮,鐘上還鑄有唐睿宗李旦親自撰文並書寫的銘文一段,是李旦鮮有的傳世字跡中的佳作。後者大夏石馬,是十六國時代匈奴族鐵弗部建立的大夏國的作品,他繼承了我國漢代時刻藝術雄渾深沉,體魄巨大、生動傳神的特點,代表了那個時代的藝術觀念和藝術水平,同時也是一件極為罕見的珍貴民族文物。
石刻藝術
石刻藝術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漢唐盛世,造型藝術因反映時代精神而大放異彩。漢代石刻的雄勁、簡煉,唐代石刻的精美、圓潤,都表現了中華民族進取、向上的氣派和精神,在我國雕刻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西安碑林石刻藝術室建於1963年,匾額七字是由陳毅元帥親筆所題。室內陳列著漢唐藝術精品七十餘件,分陵墓石刻和宗教石刻兩部分。陵墓石刻中的精品有東漢雙獸,其造型綜合了獅、虎的特點,形象威武、活躍,動作矯健敏捷,以其造型完美、手法熟練、雕刻精緻而成為同類作品中的佼佼者。陝北出土的東漢畫像石,內容除少數神話傳說和歷史故事外,大多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側面,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唐高祖李淵的唐弟,李壽的墓誌為罕見的獸首龜形,國內僅有兩件,彌足珍貴。其石槨為一歇山頂式石屋,外部以減底平雕手法刻有四神、文臣武將、仙人騎鳳等畫面,槨內壁陰線刻樂人、舞伎、男女侍從、天象圖等,都是唐代墓室石刻中傑出的作品。唐昭陵六駿浮雕以唐太宗李世民征戰疆場所乘過的六匹有功戰馬為藍本雕刻而成,作品比例合度,線條明快,高度寫實,是唐代石刻藝術中的傑作。可惜其中颯露紫、拳毛蝸兩駿早年流失海外,現存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唐高祖李淵獻陵的石犀重達十噸,全身用幾條粗壯的線條勾勒出犀的特點,整體比例準確,形象生動逼真。漢唐史書都記載有外國曾向中國贈送活犀的史實,它是古代中外友好往來的紀念物。此外,李小孩石棺、蹲獅、石虎、石羊、臥牛、走獅等也從不同側面反映出隋唐陵墓石刻寫實傳神的特點。石刻室陳列的北朝、隋唐佛教造像,形式多樣,既有傳世的精品,也有建國後歷年發掘品。有浮雕,也有圓雕,主要反映了古長安佛教造像藝術發展的水平。北魏皇興造像的彌勒,著通肩式袈裟,豐滿圓潤,肌肉勻稱,衣褶以條棱表現,具有較多的域外藝術風格,其藝術水準在當時也是領時代之先的。隋唐時代的造像藝術則把從北周開始的寫實風格又向前推進了一步,在追求立體造型的同時,把傳統的線和裝飾性的藝術手法也提高到了一個新的層次,使中國成熟的民族化佛造像藝術達到鼎盛。陳列的觀音菩薩像,金剛造像都是這一時期優秀的作品。而老君像則是陳列的唯一一件有關道教題材的造像。這件漢白玉老君像,通高1.93米,原屬臨潼驪山唐代華清宮朝元閣老君殿之物。老君身著道服,腰束帛帶,結跏跌坐於三層番蓮紋的須彌座上,人像與台座渾然一體,有安謐華貴之感。雕刻手法極為精工洗鍊,堪稱盛唐時期大型人體石刻的藝術珍品,同時對探討道教在關中地區的傳播,也是不可多得的珍貴資料。
社會評價
正是因為西安碑林博物館擁有如此浩瀚的藏品,卓越的書法和藝術價值,豐富的文化內涵,所以被譽為“東方文化的寶庫”、“書法藝術的淵菽”、“漢唐石刻精品的殿堂”、“世界最古的石刻書庫”,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點,全國18個特殊中國歷史旅遊景觀之一。後來又被列入中國申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作為西安最有價值的文物古蹟之一,這裡每年都吸引著60多萬海內外遊客。今天西安碑林已成為世界文化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弘揚祖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視窗。在改革開放的見天,西安碑林博物館正以其嶄新的面貌譜寫著中外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擁有浩瀚的藏品,豐富的文化內涵,被世人譽為“東方文化寶庫”、“書法藝術的淵藪”、“世界最古的石刻書庫”——這就是為研究我國古代歷史、書法及繪畫藝術提供了極為珍貴的資料的西安碑林博物館。
行車路線
館址:西安市三學街15號,西安南城牆文昌門內。
可乘坐:14路、 402路、 512路、 223路、 704路、 208路、游 6路到達。
開、閉館時間
碑林博物館常年對外開放,大年三十閉館內部調整
夏季:8:00——18:45 18:00停止售票
冬季:8:00——18:00 17:15停止售票
門票
價格:74元 /人;學生、軍人半價優惠:36元 /人
離休、殘疾軍人、70歲以上老人持相關證件免票參觀;家長帶一名未成年兒童參觀者,120CM以下兒童免票。
旅遊景點修正
西安城牆
是明朝初年在唐皇城的基礎上建成的。城牆自建成後歷經三次大的整修。明隆慶二年(1568年)陝西巡撫張祉主持修復使土城第一次變成磚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陝西巡撫畢沅主持對城牆和城樓作了整修;自1983年以來,陝西省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對這座古城牆進行了大規模修繕,補建已被拆毀的東門、北門箭樓、南門閘樓、吊橋,並建成環城公園,從而使這座古建築煥發了昔日風采,成為西安的一大旅遊景觀。含光門、朱雀門、南門、文昌門、和平門、建國門、東門均位於我區。
罔極寺
是西安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唐中宗神龍元年(公元705年),太平公主為其母武則天所立。取名於《詩經》"欲報其德,昊天罔極"之意,稱罔極寺。寺內建築布局嚴謹,山門內韋馱殿、金剛殿、鐘鼓樓、大雄寶殿、臥佛殿依次排列。有清朝所建金剛殿及明朝碑碣、山門外獨角獸、唐朝蓮花座等重要文物古蹟。書院門歷史文化散步道東西長570米,南北縱深達200米。區域內有百亭(街心商亭)千店,經營著文房四寶、古玩玉器、名人字畫、工藝美術、剪紙刺繡、根雕陶藝及旅遊商品,酒吧茶社、青年旅社、地方小吃穿插其間。散步道與世界著名的西安城牆相鄰,以書院門、順城巷為紐帶,將永寧門、文昌門、碑林、寶慶寺華塔、關中書院、古玩藝術城、古城牆、書院門文化街串在一起融為整體人文景觀,成為西安第一條歷史文化散步道。
薦福寺(小雁塔)
位於西安永寧門外西南三里。原為唐長安城開化坊襄城公主宅,文明元年(684)唐睿宗為其父皇高宗李治獻福而立為寺,初名為大獻福寺。武則天天授元年(690)改名薦福寺。清康熙(1662—1722)年間再修塔寺。1965年對小雁塔加固修復的同時,保留了其無塔頂和塔檐檐角殘缺的現狀,維護了古建築的檔案風貌,現是全國第一批重點保護單位和西安旅遊十大景點”之一。
西安博物院
由我國著名女建築設計大師 張錦秋創意設計,占地254畝,建築面積16000餘平方米,陳列面積5000餘平方米,收藏西安各個歷史時代的文物13萬件,國家三級以上珍貴文物14400件。其中基本陳列以西安13朝古都、一千多年建都史為主線,以展示西安歷代文物為基礎,突出反映了西安的都城發展史和歷代社會生活狀況。
寶慶寺華塔
為中國隋朝之塔。位於西安南門內書院門街西口北側,是西安歷史文化散步道的第一個景點,華塔是寶慶寺內之塔。 唐文宗(公元827-840年)時以五色磚在寺內建塔,因五色似花,稱寶慶華塔(古時華與花同用)。寶慶寺華塔高約23米,七層,平面呈六角形,內有石刻佛像及經幢等。1957年被列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八仙宮
又名八仙庵,位於西安市長樂坊,始建於宋,元至正(1341——1368)年間增修,系唐興慶宮局部故址,是西安市最大的一座道教觀院,總建築面積8200多平方米。在的殿堂建築均保留了明清兩代風貌,風格古樸,布局緊湊,莊嚴雄偉,是西安現存最完整的一座道觀,自宋代創建以來歷經重修擴建,格局日趨完善,建築日益壯觀,其建制分中東西及西花園,中路有靈宮殿,八仙庵(主殿),斗姥殿;東路有呂祖殿,藥王殿等地,西路有邱祖殿,監院房等共占地近百畝,是目前西安是最大的宮觀,為陝西道教協會所有地。
湘子廟
位於湘子廟街與德福巷之三岔路口,相傳在唐德宗(李适)年間,八仙之一的韓湘子與其妻曾居於此處,後因得道成仙,至北宋年間,後人在此修廟以敬奉。湘子廟歷來是西安城內有名的道教祖師廟之一,也是我市主體建築尚存的唯一道教祖師廟,占地一千平方米,院內兩顆古槐,秋季落葉開花,令人稱奇。
關中書院
為明代官辦的地方性學術機構,明清以來享有盛名的學府。書院建築形制宏大,環境宜人。講堂名曰“允執堂”,六楹。生徒宿舍六楹,住屋四楹。1612年增建“斯道中天閣”一所。清康熙三年(1664年)又建“仁在堂”及“醒鐘樓”。院內房屋總計370餘間,占地面積130.36畝。建有池塘假山、亭閣石橋,風景秀麗。1991年興修書院門古文化一條街時,恢復修建了石牌坊,匾額上書“關中書院”,為西安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臥龍寺
位於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柏樹林街,是國務院確定的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創建於漢靈帝時(168—189年),隋朝時稱“福應禪院”,距今已一千八百多年。宋初有高僧惠果入寺住持,終日高臥,時人呼為“臥龍和尚”。宋太宗時(時76—997年)更寺名為“臥龍寺”。1957年7月31日被西安市人民政府列為陝西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安事變紀念館
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建國路,是在“西安事變”主要舊址基礎上建立起來的。1986年12月建成開放。包括張學良將軍公館、楊虎城將軍止園別墅、西安事變指揮部、新城黃樓、高桂滋公館、西京招待所、五間廳等處舊址,並舉辦有“張學良將軍生平展”、“楊虎城將軍生平展”和“西安事變”等基本陳列。共展出700餘件歷史照片、大量歷史檔案及幾十件文物等。
陝西省圖書館
創建於1909年9月,是我國成立的省級公共圖書館之一。現占場地.2.03公頃,建築面積4.2公頃,藏書248萬冊,其中,中文普通圖書140萬冊,中文線裝古籍近 40萬冊,外文圖書21萬冊,中外文報刊合訂本42萬冊,其他資料4萬冊。
興慶宮公園
位於西安古城外東南角,因在唐興慶宮遺址上修建而得名。興慶宮是唐玄宗朝代政治中心所在,也是和他的愛紀楊玉環長期居住的地方,宮內原有興慶殿、南熏殿、大同殿、勤政務本樓,花萼相輝樓和沉香亭等建築物。今日的興慶宮公園,是1958年在原興慶宮遺址地修建的,沿用當年興慶官池、堂、樓、亭方位和名稱而設計,現沉香亭是在唐代沉香亭原址仿建的。
董仲舒墓
也叫下馬陵。董仲舒是我國西漢有名的儒學大師。據說他從小就接觸儒家經典,可謂飽讀聖賢詩書,成了遠近聞名的經學大師。漢武帝採納董仲舒提出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的建議,在中國文化思想上產生了極大影響。董仲舒去世後,漢武帝親自為他選擇安葬之 地,並在陵前修建董子祠。出於對董仲舒的尊敬,據說漢武帝每次經過他的陵園時,三十丈之外,便下馬步行,隨從臣子照例這樣做。從此後也便形成了一條不成文的規矩:上至達官顯貴,下至平民百姓,騎馬者,乘轎者,凡經過董仲舒的墓前,都要下來步行。下馬陵的名稱便由此產生。
地理位置
概況
碑林區位於西安市中心東南部,因境內 名勝古蹟“碑林”而得名,總面積22平方千米,總人口69萬人(2003年)。
區人民政府駐南二環西段,
郵編:710001。
代碼:610103。
區號:029。
因馳名中外的“西安碑林”而得名。
2005年10月19日,民政部批准(民函285號)西安市碑林區人民政府駐地由 書院門遷至南二環西段。
2000年,碑林區轄10個街道: 和平路街道、 柏樹林街道、南大街街道、 南院門街道、 長樂坊街道、 東關南街街道、太乙路街道、 長安路街道、張家村街道、 文藝路街道。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698755人,其中:南大街街道 10944人、和平路街道 22234人、柏樹林街道 34449人、南院門街道 13447人、長樂坊街道 75654人、東關南街街道 65638人、太乙路街道 123675人、文藝路街道 98950人、長安路街道 71815人、張家村街道 137364人、碑林區 虛擬街道44585人。
行政區劃
某年全區 行政區劃一覽(根據當年行政區劃代碼整理,估計為2002年前後)
南院門街道 代碼:610103001 轄竹笆市、大車家巷、蘆盪巷、南院門、保吉巷、南廣濟街、 鐘樓、印花布園、書院門、 德福巷等10個社區居委會。
柏樹林街道 代碼:610103002 轄三學街、 端履門、菊花園、騾馬市、開通巷、屹塔寺、 馬廠子、東倉門、下馬陵、東大街、 建國路北段、建國路南段、和平路北段、和平路南段等14個社區居委會。
長樂坊街道 代碼:610103003 轄 興慶、傘塔、新興、孟家巷、長樂、更新、北廓門、金花、 景龍、環東、八仙庵等11個社區居委會和星火村委會。
東關南街街道 代碼:610103004 轄 大新、曹家巷、 臥龍、東關、 古蹟嶺、仁厚莊、仁厚一、金花、 永寧、 互助、工程科技學院、 西安理工大學等12個社區居委會。
太乙路街道 代碼:610103005 轄樂居廠第一、樂居廠第二、興慶南路、南二環、經九路、環南路、太乙路、建東街、安東街、火炬、鐵安街、鐵新村、信號廠、 中鐵一局、七七一所、西安交大等16個社區居委會,祭台、北沙坡、 南沙坡等3個村委會。
文藝路街道 代碼:610103006 轄文藝北路一、文藝北路二、文藝南路、環南路、雁塔路中段、雁塔路北段、測繪路、 建設西路、友誼、明勝路、建科大、友誼東路等12個社區居委會和旅館村委會。
長安路街道 代碼:610103007 轄新西里、夏家莊、 朱雀南、朱雀北、振興、仁義、永寧、光榮、政治學院、西勘設計院、三五三八廠等11個社區居委會,草場坡、永寧、南廓、冉義、 南關等5個村委會。
張家村街道 代碼:610103008 轄軍工、含光一、含光二、科研、鴻雁、交通、水文一、水文二、白廟、紅纓、 黃雁、融信、太白、西工大、西北大學、 文康、友誼等17個社區居委會,黃雁 東村、黃雁西村、西何家、邊家、白廟等5個村委會。
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位於西安市中心地帶,轄區面積22平方公里,有8個街道辦事處,102個社區,15個 行政村,總人口71萬。因境內有馳名中外的“碑林”而得名。碑林區轄8個街道:南院門街道、柏樹林街道、長樂坊街道、東關南街街道、太乙路街道、文藝路街道、長安路街道、張家村街道。
碑林區歷史悠久,古蹟眾多。有聞名於世被稱為“金石寶庫”的西安碑林;有聞名遐邇、保留完好的明城牆、 小雁塔、寶慶寺塔、 臥龍寺、八仙庵等文物景點。在這裡,書院、寺院、城牆、街坊、牌樓以及 仿古建築各具風格; 儒教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民俗文化、金石文化相互輝映,使碑林區成為 西北地區最具有旅遊發展潛力的城區。
環境
碑林區以其深厚的歷史文化為根基,成為西安最重要的科研 教育基地。區內有17所大專院校、131家科研單位、科技人才2.5萬餘人,全區平均每百人中大專以上學歷的占34人,是名副其實的科技、教育和文化大區。特別是占地6.08平方公里的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一一碑林科技 工業園區,更以其雄厚的科技實力、高效的管理服務、優惠的投資政策、現代化的科研、生產、生活設施,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100多家 外商投資企業在這裡生產經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悠久的歷史,中心的地理位置,使碑林區不但成為西安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而且成為西安商業最繁華的地方。區域內現有專業市場、批發市場50多個,形成了以紡織品、副食品、工藝品、服裝等為主的大型專業市場群,在西北五省乃至全國都有很強的輻射力和吸引力。各具特色的步行街、 商業街、豪華氣派的商業大廈,人們在欣賞琳琅滿目商品的同時,更能體會到現代都市的魅力。西安市最繁華的商業街——東大街就在該轄區,僅一千四百多米長的大街兩側就有商家500餘個;大商廈更給這條大街增添了無窮的魅力, 開元商城的大氣, 唐城大廈、百盛購物中心的雄偉,長發祥的悠久,讓人流連忘返、樂此不疲。
雄厚的科技經濟實力,豐富的社會人文資源,與碑林人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發展的強烈責任感交織在一起,與碑林人靈活的機制、優惠的政策和完善的服務結合在一起,構成了這方熱土良好的投資環境。
如今,在黨的十六大、十六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的指導下,碑林區把發揮區位優勢和現代化建設更加有機地結合起來,確定了“打造財富碑林、魅力碑林、人文碑林、平安碑林,構建和諧碑林,建設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現代文明城區”的宏偉目標,使這個古老而年輕的城區又一次煥發出了勃勃生機。勤勞智慧的碑林人民也正以重開 絲綢之路、重振漢唐雄風的宏偉氣魄,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矢志不渝為實現這一宏偉目標努力著、奮鬥著……
江西旅遊景點
江西省地處中國東南偏中部長江中下游南岸,古稱“吳頭楚尾,粵戶閩庭”,乃“形勝之區”。自古以來江西地區人文薈萃、物產富饒,素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譽。 江西共擁有2處世界遺產;11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36處國家級森林公園;3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5個國家重點保護寺觀(滕王閣:江南三大名樓之一);52處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省各類風景名勝區(點)多達2400餘處。 |
玉簾泉瀑布| 諾那塔院| 好漢坡 | 柘林湖 | 胡耀邦陵園 | 安義古村群| 八一公園 | 南昌人民公園| 象湖風景區| 南昌青山湖 | 銅鈸山國家森林公園| 徽饒古道 | 鳳凰湖景區| 疊山書院| 雙塔公園| 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 | 大蓮| 銅鼓紀念館| 玉華山| 宜春鐘鼓樓| 新余仙女湖 | 抱石公園| 羅坊會議紀念館| 花園山莊 | 嚴嵩洞| 高嶺瑤里風景名勝區 | 景德鎮陶瓷歷史博覽區 | 高嶺山| 古市街古瓷客遺址| 武功山| 瑤金山寺| 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紀念館| 萍鄉岩溶博物館 | 楊岐山| 渼陂古村| 文天祥紀念館| 吉安鐘鼓樓| 領袖峰景區 | 青原山風景名勝區| 葛仙山| 寶方寺| 從姑山| 翠雲山| 沸珠泉| 沙洲壩革命舊址群 | 羅漢岩| 譚邦古城| 上堡梯田 | 三疊泉| 三清山| 龍虎山| 寶葫蘆農莊 | 白鹿洞景區| 疏山寺| 天花宮 | 仙都觀| 雲居山真如寺| 湘洲| 九曲 | 聚星塔 | 碑林| 瑞金革命遺址| 湖田古窯遺址| 水口塔 | 宋應星紀念館| 煙水亭| 牯嶺街| 贛州文廟| 翠岩禪寺| 石鞏寺 | 三爪侖| 南浦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