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上海海洋大學是一所具有近百年悠久歷史、文理交融的多學科高等學府,前身為1912年創立的江蘇省立水產學校,1952年成為國內第一所本科水產高校——上海水產學院,1985年更名為上海水產大學,2008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上海海洋大學。
學校辦學條件優良,2008年即將起用的1600餘畝新校區,地處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生態型、智慧型型國際航運中心—上海臨港新城,功能完備,設施先進,環境優美。現設有生命、海洋、食品、經濟管理、信息、人文、工程、外國語、愛恩等12個學院;有國家級、上海市精品課程和上海市教育高地;擁有教育部、農業部級重點實驗室;建有中美海洋遙感及漁業信息研究中心等一批特色實驗室;擁有中國漁業發展戰略研究中心、海洋文化與經濟研究中心及上海市水生生物科技館等;多媒體教學設施先進齊備,標準化學生公寓寬敞明亮,現代化科研條件裝備精良,高標準運動場館功能完善,數位化校園網路覆蓋全校,圖書館藏書百萬餘冊。
學校教育體系完備,擁有研究生教育、普通本專科教育、成人教育及留學生教育。擁有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7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6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7個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點,43個本科專業及方向,10個高職專業。目前在校普通本專科生12000餘人,研究生1140餘人。
學校學科優勢明顯,擁有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10個省、部級重點學科和1個上海市高校E研究院。學校在海洋資源開發與利用、遺傳育種、食品加工等領域具有較強的科研實力,20世紀90年代以來,科技成果達國際領先和先進水平的有60餘項,國內首創和先進水平有90餘項,獲國家級科研項目或成果獎40多項。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擁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專家、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全國優秀教師、省部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農業部科技入戶首席專家、上海市首批優秀學科帶頭人、上海市科技精英獎獲得者、上海領軍人才等組成的骨幹師資隊伍,聘請了眾多中外專家學者擔任客座、顧問教授。目前在職教工1040餘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近400名,其中博士生、碩士生導師343名。
學校對外交流廣泛,與美、澳、日、韓、俄等國家和台灣地區的大學以及多個國際組織有密切交流與合作,並與國外多所大學互派留學生,長期參與中美海洋生物資源合作計畫,與聯合國糧農組織、亞洲水產學會、國際水生生物資源管理中心等建立了長期友好合作關係。
學校目標定位科學,爭取到2012年,建校一百周年時,把學校建設成為海洋、水產、食品等學科優勢明顯,農、理、工、經、文、管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科研教學並重,在國際上有重要影響的高水平特色大學,成為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和高素質套用型人才培養的搖籃以及我國海洋、水產、食品等方面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
上海海洋大學(原上海水產大學)校訓“勤樸忠實”源於吳淞時期。
據1915年的江蘇省立水產學校(水大的前身)第一刊,1914年2月8日,江蘇省立水產學校首任校長張鏐宣布對學生之希望“五事”,即:校園活動(20張)
(1)勤勉;
(2)造成誠樸之校風;
(3)戒浮囂;
(4)勿空談國事;
(5)當自食其力。
上述教導可以理解成是學校對學生的要求,是日後校訓“勤樸忠實”提出的初衷與基礎。
1914年9月1日,江蘇省立水產學校正式將“勤樸忠實”四字確定為校訓。
由於學校幾經遷徙,很多檔案被毀、丟失,和校訓“勤樸忠實”相關的檔案同樣也難以尋覓。因此,根據學校發展上的需要,1996年11月15日,校黨委發文將“團結、敬業、求實、創新”確定為我校校訓。
近年來,學校加強了對校史研究,越來越多的校史資料被挖掘出來,包括校訓的有關資料也被披露出來。2002年6月,學校在學海路校區在小河旁設“勤樸忠實——1912”,但沒有正式恢復“勤樸忠實”作為校訓。
直至2004年2月19日,上海海洋大學時任黨委書記葉駿同志在校報上以筆名“千里”發表評論員文章“求真務實與勤樸忠實”,闡述老校訓精神,倡導“再行恢復”老校訓,在廣大師生員工中產生了積極影響。葉駿同志指出,“勤,就是勤奮,學習勤奮,工作勤奮,反對怠惰。“業精於勤,荒於嬉”。惟有勤奮,才能不斷進步。朴,就是質樸,做人求真,多做少說,反對奢華。“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惟有求真,才能更有成效。忠,就是忠誠,忠於祖國,忠於職守,反對虛假。“天下為公,社稷為重”。惟有忠誠,才能眾志成城。實,就是求實,重視實踐,講求實效,反對空泛。“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須躬行”。惟有務實,才能心想事成。
葉駿書記的文章在上海海洋大學產生了積極的反響。隨後,校黨委宣傳部在全校範圍內進行了調研,並將調研情況向黨委作了匯報。
2004年7月,經校黨委研究決定,正式恢復“勤樸忠實”作為校訓。學校現狀
經過百年的發展歷程,如今的上海海洋大學,是一所以海洋、水產、食品等特色學科為主理學、工學、農學、經濟學、文學、管理學、法學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是國家海洋科技、水產教育的重要基地。學校目前有浦東新區臨港校區、楊浦區軍工路校區、楊浦區民星路校區三個校區,學校以於2008年主體搬遷至上海臨港新城辦學,學校占地面積約1600餘畝。在校教職工1100餘人,研究生、普通本科專生、留學生總計15000餘人。
辦學規模
學校辦學條件優良,教學實驗室和專業實驗室設施齊備。擁有教育部水產種質資源創新與利用重點實驗室、大洋漁業資源可持續開發省部共建教育部水產重點實驗室、農業部水產種質資源與利用重點開放實驗室、農業部漁業動植物病源庫和魚類營養與環境生態研究中心、農業部中國漁業發展戰略研究中心、農業部冷庫及製冷設備質量監督檢驗檢測中心、農業部遠洋漁業培訓中心;擁有上海市水產養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上海市高校水產養殖E-研究院、大洋生物資源開發和利用上海市高校重點實驗室、水域環境生態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等;建設了一批特色專業實驗室,如中美海洋遙感及漁業信息研究中心、淡水漁加工利用研究室等;學校建有農業研究院、公共管理研究所、中國魚文化研究所、外國語言研究所及中國魚文化博物館,擁有國內外聞名的魚類研究室、標本室和亞洲最大的專業鯨館,同時學校在全國各地有50多個教學實踐基地。圖書館藏有以水產、食品、海洋為特色的圖書、電子書籍260多萬冊。擁有現代化的校園網路,並建設了為我國水產行業服務的“中國水產網”網站平台。由學校承辦的《水產學報》、主辦的《上海海洋大學學報》被列為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水產學報》獲第一、二屆“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稱號。學校是上海市水產學會、上海市食品學會、上海市漁業經濟研究會和上海市延安精神研究會掛靠單位。
歷史沿革
1912年由著名民族實業家、教育家張謇和著名教育家黃炎培等發起創立。
1912-1927年:江蘇省立水產學校
1927-1928年:國立第四中山大學農學院水產學校
1928-1930年:國立中央大學農學院水產學校
1930-1937年:江蘇省立水產學校
1937-1947年:抗戰停辦
1947-1951年:上海市吳淞水產專科學校
1951-1952年:上海水產專科學校
1952-1972年:上海水產學院
1972-1979年:廈門水產學院
1979-1985年:上海水產學院
1985-2008年:上海水產大學
2008年4月迄今:上海海洋大學
院系設定
水產與生命學院
(1)水產養殖專業
(2)生物科學
(3)生物技術
(4)環境科學
(5)水族科學與技術
(6)園林
(7)動物科學
(8)生物科學專業(海洋生物)
海洋學院
(1)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
(2)海洋管理
(3)海洋技術
(4)海洋技術(海洋測繪方向)
(5)海洋科學(環境海洋學方向)
(6)海洋科學(海洋生物資源方向)
(7)環境工程
食品學院
(1)食品科學與工程
(2)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物流工程方向)
(3)食品質量與安全
(4)生物技術(海洋生物製藥方向)
(5)熱能與動力工程(原製冷與低溫工程專業)
(6)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原空調工程專業)
(7)包裝工程專業
經管學院
(1)國際經濟與貿易
(2)金融學
(3)農林經濟管理
(4)會計學
(5)市場行銷
(6)物流管理
(7)物流管理(食品物流管理方向)
(8)食品經濟管理
信息學院
(1)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2)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3)信息與計算科學
(4)空間信息與數位技術專業
人文學院
(1)行政管理
(2)行政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方向)
(3)社會工作
工程學院
(1)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2)工業工程
(3)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4)物流工程
外國語學院
(1)日語
(2)英語
(3)朝鮮語
愛恩學院(中澳聯合培養)
(1)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環境信息系統方向)
(2)市場行銷(國際商務方向)
高職學院
(1)輪機工程技術
(2)套用英語
(4)食品藥品監督管理
(5)製冷與冷藏技術
(6)食品營養與檢測
組織機構
院系設定水產與生命學院、食品學院、經濟管理學院、信息學院、海洋科學學院、工程學院、人文學院、外國語學院、愛恩學院、成人教育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國際文化交流學院
管理機構
校辦公室(校長辦公室)人事處教務處(高教研究室、實驗室管理辦公室)研究生部科技處學生處保衛處紀監審辦公室(監察室、審計室)財務與資產管理處招生與畢業生就業辦公室後勤管理處基建處新校區建設辦公室(臨)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資產經營公司
直屬部門
圖書館現代信息與教育技術中心學報編輯部後勤服務中心(與上海高后中心共管)
師資力量
學校新時期的辦學目標是:到2020年,把學校建設成為一所海洋、水產、食品等學科優勢明顯,理、工、農、經、文、管、法等多學科協調發展,教學科研並重,國際化、開放型的高水平特色大學。學校現有教職工1100餘名,其中教學科研人員900多名,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近400名,博士生、碩士生導師300餘名。擁有雙聘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並擁有以國家教學成果獎獲得者、國家科技進步獎獲得者、國家千人計畫獲得者、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教學名師、上海優秀學科帶頭人、上海領軍人才、上海高校東方學者特聘教授等組成的骨幹師資隊伍。有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76人。學校領導
現任校領導現任黨委書記:虞麗娟
副書記:吳嘉敏,黃晞建
現任校長:潘迎捷
副校長:黃晞建,黃碩琳,封金章,程裕東
歷任校領導
歷任校長部分
張鏐1912-1925任校長
侯朝海1925-1929任校長
馮立民1929-1934任校長
張楚青1934-1937任校長
侯朝海1947-1948任校長
侯朝海1949-1951任代校長
方原1951-1952任校長
方原1952-1953任院長
王文銳1953-1957任副院長主持工作
朱元鼎1957-1967任院長
朱元鼎1981-1983任院長
孟慶聞1983-1985任院長
朱元鼎1983-1985任名譽院長
樂美龍1985-1994任校長
朱元鼎1985-1986任名譽校長
陳堅1994-1996任校長
周應祺1996-2004任校長
潘迎捷現任校長
歷任書記部分
楊文1952.4-1953.2
王文銳1953.2-1957.1
胡友庭1957.7-1967.1
劉忠1972.9-1979.8
范緯青1979.8-1981.12
胡友庭1983.5-1986.4
陳堅1986.4-1994.3
林樟傑1994.3-2000.2
葉駿2000.2—2010.6
虞麗娟2010.6-至今
校園文化
學校校園文化豐富多彩,聘請了著名表演藝術家秦怡、閔惠芬,指揮家曹丁,作曲家陳鋼等一批藝術家為該校藝術兼職教授;擁有大學生藝術團等各類文體、科技學生社團90餘個;定期舉辦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 。
上海海洋大學鯨館
上海海洋大學鯨館是上海第一個現代化的鯨類科普教育基地,也是上海市水生生物科普教育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
鯨館位於軍工路校區,其中的抹香鯨標本為中國第二大抹香鯨標本。
對外交流
學校與美國、日本、俄羅斯、澳大利亞、韓國等國家和台灣、香港地區的大學以及多個國際組織有著密切的交流與合作,並與境外多所大學互派留學生,長期參與中美海洋生物資源合作計畫,與聯合國糧農組織、亞洲水產學會、國際水生生物資源管理中心等建立了長期友好合作關係 。
上海海洋大學在水產方面一直同國外同類大學保持交流。主要有韓國的釜山大學和日本的東北大學等,在2004年有交換學生20多人。該校在2002年同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合作創辦了愛恩學院(IEN),但專業並不涉及水產學科,而是熱門的IT和經濟類專業。
學校於2006年起與美國喬治亞州立西南大學聯合創辦了3.5+1.5的本碩加速合作項目,旨在推進教育深化改革,為學生提供進一步深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目前該項目已有40餘名學生參與,其中30餘名學生已分別獲得計算機工學碩士及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並有多人在海外進一步發展。
歷任校長
稱謂 | 姓名 | 在任時間 |
校長 | 1912年~1925年 | |
校長 | 1925年~1929年 | |
校長 | 1929年~1934年 | |
校長 | 張楚青 | 1934年~1937年 |
校長 | 1947年~1948年 | |
代校長 | 1949年~1951年 | |
校長 | 1951年~1952年 | |
院長 | 1952年~1953年 | |
副院長,主持工作 | 王文銳 | 1953年~1957年 |
院長 | 1957年~1967年 | |
院長 | 1981年~1983年 | |
院長 | 1983年~1985年 | |
校長 | 1985年~1994年 | |
校長 | 1994年~1996年 | |
校長 | 1996年~2004年 | |
校長 | 2004年至今 |
校園景觀
2009中國大學農學50強
農學包括植物生產、草業科學、森林資源、環境生態、動物生產、動物醫學、水產等7個學科類,共有16個本科專業。 |
上海市高校一覽
復旦大學 | 上海交通大學 | 同濟大學 | 華東師範大學 | 上海財經大學 | 華東理工大學 | 上海商學院 | 東華大學 | 上海理工大學 | 上海大學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上海海事大學 |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 上海海洋大學 | 上海中醫藥大學 | 上海師範大學 | 上海建橋學院 | 上海政法學院 | 上海電機學院 |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 上海套用技術學院 | 上海電力學院 | 上海對外貿易學院 | 上海金融學院 | 上海立信會計學院 | 上海體育學院 | 上海音樂學院 | 上海戲劇學院 | 杉達學院 | 華東政法大學 | 上外賢達經濟人文學院 | 同濟大學同科學院 | 上海師範大學天華學院 | 上海東方文化職業學院 | 上海工商學院 | 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 |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 | 復旦大學太平洋金融學院| 上海邦德職業技術學院 | 上海誠信學院 | 上海城市管理職業技術學院 |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 | 上海電影藝術職業學院 | 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 上海東海職業技術學院 | 上海工會管理職業學院 | 上海工商外國語學院 | 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 | 上海公安高等專科學校 | 上海海關學院 | 上海海事職業技術學院 | 上海濟光職業技術學院 | 上海建峰職業技術學院 | 上海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 上海科學技術職業學院 | 上海立達職業技術學院 | 上海旅遊高等專科學校 | 上海民遠職業技術學院 | 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 | 上海歐華職業技術學院 | 上海思博職業技術學院 | 上海托普信息技術學院 | 上海新僑職業技術學院 | 上海行健職業學院 | 上海醫療器械高等專科學校 | 上海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 上海震旦職業學院 | 上海中華職業技術學院 | 上海中僑職業技術學院 | 上海紡織工業職工大學 | 上海體育職業學院 | 上海醫藥職工大學 | 上海市廣播電視大學 | 上海職工醫學院 | 上海職工體育運動技術學院 | 華東理工大學網路教育學院 | 上海市經濟管理幹部學院 | 上海社會科學院 | 上海大學藝術研究院 |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 上海電機學院 | 上海電力學院 | 上海廣播電視大學 | 上海市工商外國語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