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醫科大學

徐州醫科大學

徐州醫科大學(籌),簡稱“徐醫大”,坐落在有“五省通衢”之稱的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徐州市,是江蘇省和徐州市重點建設的醫藥類大學,全國首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畫”、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高校。徐州醫科大學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創辦於1934年的江蘇省立醫政學院,1958年由南京醫學院分遷至徐州成立南京醫學院徐州分院,1960年定名為徐州醫學院。2016年3月,學校正式更名為“徐州醫科大學”。該校是整個淮海經濟區辦學歷史悠久、辦學特色鮮明的一所高等醫學院校,也是該地區醫學教育、醫療服務和醫學科研的中心。截至2016年4月,徐州醫科大學占地1200餘畝,有4個校區,設20個院系(部)和15所附屬醫院;學校擁有全日制在校生有11000多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9603人,碩士、博士研究生1481人,學歷教育留學生263人,學校面向國內16個省市、港澳台地區以及國外招生。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南京醫學院徐州分院

徐州醫科大學 徐州醫科大學
徐州醫科大學 徐州醫科大學
1958年4月10日,徐州市有關部門擬出《關於成立徐州醫學院專科學校的方案》(草案)。

1958年4月21日,擬出《關於成立徐州醫學專科學校的修正草案》。草案中提出,醫設醫療系,學制三年。

1958年4月21日,徐州醫學專科學校籌備委員會成立。

1958年7月3日,徐州醫學專科學校籌委會擬出《關於成立南京醫學院徐州分院的方案(草案)》。方案中提出,設醫療系本科,學制五年。籌建事宜,由原醫專籌委會辦理。

1958年7月15日,經江蘇省委批准,南京醫學院徐州分院正式成立。學校臨時校址在徐州市三民街238號(原醫士助產學校舊址)。一幢建築面積約1400平方米的兩層樓房,作為教研組用房及教室,另有數十間平房,用作辦公室、圖書館、學生宿舍、伙房、食堂等。

1958年8月18日,江蘇省人民委員會通知:“南京醫學院徐州分院管理單位為南京醫學院、江蘇省衛生廳。”

1958年9月1日,江蘇省衛生廳發文通知,將南京醫學院徐州分院委託徐州專署領導。

1958年9月21日,學校1958級230名新生入學;9月23日,南京醫學院徐州分院舉行開學典禮。結束了徐海地區(徐州、海州-即連雲港)沒有高等醫學教育的歷史。

新海連醫學專科學校

1958年9月,經江蘇省人民委員會批准,新建新海連醫學專科學校,校址位於新海連市(今連雲港)海州結核病院內。

1959年4月,因國民經濟困難,按照經江蘇省委批轉的省高教廳黨組“關於本省現有高等學校調整方案”,對高等醫藥院校進行了調整。決定將新海連醫學專科學校併入南京第一醫學院徐州分院。

1959年4月6日,徐州地委召集南京醫學院徐州分院黨委正副書記及新海連醫學專科學校領導人開會,討論兩校合併問題,並成立了並校委員會。

1959年4月24日,新海連醫學專科學校併入南京醫學院徐州分院。

1959年4月25日、26日,新海連醫學專科學校學生50名和15名教職工於先後由新海連市(連雲港)遷往徐州,並暫編為58級的一個班。各開課教研組根據“先教學,後一般;先跟上,後補齊”的原則,較妥善地解決並校醫專學生的教學問題。

徐州醫學院

1960年8月10日,經江蘇省委批准,南京醫學院徐州分院正式更名為徐州醫學院。

1961年11月,學校由臨時校址(三民街南首)遷入新校區(淮海西路84號)。

1971年2月8日,江蘇省衛生廳同意學校開展中藥麻醉的研究工作並撥款。

1980年7月16日,省衛生廳批覆,同意學校建立生物化學研究室和寄生蟲學研究室。

1983年12月,學校向省高教局首次提出在徐醫創辦麻醉學專業的申請。

1985年7月,學校首次招收生物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和麻醉專業碩士研究生,開始舉辦碩士研究生教育。

1987年9月3日,學校正式成立麻醉學系,下屬六個教研室。

1991年12月20日,學校在徐州市、淮陰(淮安)市、連雲港市等地的8所醫院正式掛牌“徐州醫學院教學醫院”。

1995年3月31日,麻醉學、生物化學兩個省級重點學科的揭牌儀式在學校舉行。

1996年開始,學校相繼與中科院上海藥物所、大連醫科大學中國科技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生。

1996年7月,徐州醫學院與中國醫科大學聯合培養的首屆麻醉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

2000年1月8日,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成為徐州醫學院附屬連雲港醫院。

2000年4月13日,省教委、徐州市人民政府在學術報告廳召開會議,宣布省政府關於將徐州衛校併入醫學院的批覆(蘇政復〔2000〕67號)和省教委關於將衛校併入徐醫的通知(蘇教計〔2000〕84號)。

2000年5月11日,學校決定成立徐州醫學院分院和徐州醫學院中專部,分院和中專部均為正處級建制。

2000年10月17日,淮陰(淮安)市第二人民醫院成為徐州醫學院附屬淮陰醫院。

2000年12月4日,江蘇省發展計畫委員會和江蘇省教育廳聯合發文(蘇計社發(2000)517號),批覆學校關於申請校區擴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請示,同意學校按現代教學要求,在徐州市銅山路南側、徐州醫學院分院以東地塊擴建學校校區。

2001年3月6日,經衛生部批准,全國麻醉學專業命題基地在學校設立。

2001年5月10日,解放軍第97醫院成為徐州醫學院附屬淮海醫院。

2002年3月15日,省教育廳正式批覆(〔2000〕49號),同意學校與徐州市東方專修學院合作,舉辦公有民辦二級學院——華方學院。9月6日,學校發文決定成立華方學院,任命梁平同志為首任黨支部書記(正處級)、孔慶兗同志為首任院長(正處級)。

2003年2月16日,新校區建設項目正式開工,總建築面積約27000平方米。

2003年2月27日,中國醫科大學在學校建立麻醉學博士學位研究生工作站並舉行揭牌儀式。

2003年9月10日,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成為徐州醫學院附屬徐州市立醫院。

2004年3月25日,徐州醫學院附屬連雲港臨床學院成立。

2005年2月,學校新校區一期工程全面投入使用,新校區為主校區,淮海西路校區為西校區,原在東校區的成人教育學院遷至主校區,東校區不再辦學。3月14日,學校黨委根據校區功能的轉移,決定撤銷分院建制,同時撤銷分院黨工委。

2005年12月,學校以“優秀”成績通過了國家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

2005年12月21日,根據省教育廳《關於同意徐州醫學院接受徐州鐵路醫院的批覆》(蘇教財〔2005〕43號)檔案精神,經與徐州市人民政府充分協商,學校正式接辦徐州鐵路醫院並將徐州鐵路醫院更名為徐州醫學院附屬第三醫院(正處級建制)。

2009年3月,學校“申報博士點”工作取得重大階段性勝利,該校通過博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單位。

2009年4月18日,學校在吳江市人民醫院舉行教學醫院揭牌;4月21日,學校舉行徐州醫學院鹽城臨床學院簽字儀式。

2010年9月23日,徐州醫學院附屬徐州口腔醫院掛牌儀式在徐州市口腔醫院隆重舉行。

2010年11月15日,學校與宿遷市衛生局舉行對宿遷市人民醫院進行聯合辦院暨共建徐州醫學院附屬宿遷醫院簽字儀式。

2011年3月7日,徐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學校生物技術與新醫藥科技產業園建設規劃,這是學校建設教學科研型醫科大學邁出的重要一步。

2011年3月8日,徐州醫學院附屬徐州婦幼保健院揭牌慶典儀式在徐州市婦幼保健院舉行。3月10日,徐州醫學院江陰臨床學院揭牌儀式在江陰市人民醫院舉行。11月1日,學校舉行徐州市東方人民醫院作為徐州醫學院附屬徐州東方醫院簽約儀式。

2011年11月1日,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博士後工作站與南京醫科大學博士後流動站聯合培養博士後簽約儀式在學校舉行。

2012年12月18日,徐州醫科大學與邳州市政府共建徐州醫學院附屬邳州醫院簽約儀式在邳州市人民醫院舉行。

2013年,徐州醫科大學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徐州醫科大學

2015年5月17日,徐州市政府與徐州醫學院簽署共建“徐州醫科大學”戰略合作框架協定。

2015年6月學校參加省政府組織的江蘇省高校設定工作答辯會議,學校辦學歷史、辦學實力和辦學水平得到與會專家的高度認可。

2015年7月26日,江蘇省政府正式行文商請教育部同意該校更名為徐州醫科大學。

2015年9月15日,學校接受全國高校設定委員會專家組進校考察。

2015年10月16日,學校更名工作在全國高校設定委員會六屆五次會議高票通過。

2015年9月,教育部根據《關於“十二五”期間高等學校設定工作的意見》的部署和要求,審批設定2015年中東部地區本科學校,同時審批部分獨立學院轉設為獨立設定民辦本科學校。其中,徐州醫學院擬更名為徐州醫科大學。

2016年1月,教育部發布《關於2016年教育部擬批准設定高等學校的公示》,徐州醫學院擬更名徐州醫科大學。

2016年3月1日,教育部下發《關於同意徐州醫學院更名為徐州醫科大學的函》。

2016年3月21日,江蘇省人民政府發布了《省政府關於徐州醫學院更名為徐州醫科大學的通知》。

辦學條件

院系設定

據2016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徐州醫科大學設有20個院系(部)和14所附屬醫院、24個本科專業,涵蓋了醫、理、工、管4個專業門類。

學院(系、部)名稱本科專業及方向名稱
基礎醫學院(暨生物科學系)生物科學、生物技術
臨床醫學系臨床醫學、臨床醫學(全科醫學)
口腔醫學院口腔醫學、口腔修復工藝學(口腔醫學技術)
醫學影像學院(原醫學影像學系)醫學影像學、醫學影像技術、假肢矯形工程、生物醫學工程
醫學信息學院醫學信息工程、物聯網工程、生物信息學
醫學技術學院(原臨床三系)醫學檢驗技術、康復治療學、眼視光學(暫停招生)
公共衛生學院(原全科醫學系)預防醫學、公共事業管理學、食品衛生與營養學
急救與救援醫學系臨床醫學(急救與救援醫學專業方向)
麻醉學院(麻醉學系)麻醉學
護理學院護理學
藥學院藥學、藥物製劑、臨床藥學
研究生學院、公共教育學院、社會科學部、體育部、華方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

師資力量

據2016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徐州醫科大學擁有教職工有5000餘人(含直屬附院),博士生和碩士生導師近700人,有“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國家級和省級優秀教學團隊2個,省級科技創新團隊和“雙創團隊”8個,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2人,江蘇特聘教授6人,江蘇特聘醫學專家3人,入選省“雙創計畫”、省“333”工程、“六大人才高峰”等各類人才項目近200人次。
團隊名稱帶頭人
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
麻醉學專業教學團隊張勵才
江蘇省優秀教學團隊
麻醉學專業教學團隊張勵才
臨床醫學專業教學團隊鄭葵陽
江蘇省雙創團隊
麻醉學曹君利
腫瘤信號轉導與干預研究鄭駿年
江蘇科技創新團隊
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基礎及臨床轉化曾令宇
腫瘤信號轉導與干預研究鄭駿年
麻醉與疼痛的基礎和臨床套用技術研究張勵才
腫瘤生物治療裴冬生
長江學者:曹君利

江蘇省雙創人才:曹君利、張延平

江蘇特聘教授:高燦、花放、楊晶、喬建林、李安安、張道永

江蘇特聘醫學專家:張仲榮、潘振強、費沛文

教學建設

徐州醫科大學 徐州醫科大學
據2016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徐州醫科大學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畫”項目4項,國家級規劃教材2部;省級特色(品牌)專業6個,“十二五”高校重點專業(類)4個,省級精品課程9門,江蘇省重點教材和精品教材(立項)17部,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和實踐教育中心建設點11個;學校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是教育部本科教育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單位。

國家級特色專業:麻醉學、藥學、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

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基礎醫學實驗教學中心

省級品牌特色專業:生物醫學工程、醫學影像學、藥學、護理學、麻醉學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麻醉學專業人才培養創新

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畫項目:五年制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3+2”三年制專科臨床醫學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

省級實驗示範中心:基礎醫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預防醫學基礎實驗教學中心、診斷學基礎課教學實驗中心、機能學試驗中心、醫學工程實驗教學中心、形態學實驗教學中心、藥學實驗中心、護理學實驗教學中心、醫學檢驗實驗教學中心、醫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學示範中心

省級精品課程:麻醉藥理學、麻醉解剖學、醫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人體生理學、病原生物學、臨床麻醉學、臨床藥理學、醫學統計學、人體生理學

學科建設

據2016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徐州醫科大學擁有國家級重點學科建設培育點1個;省級重點學科6個,省優勢學科群1個,“十二五”高校重點專業4個,省級醫學重點學科和重點臨床專科19個,江蘇省優秀學科梯隊1個,獲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資金建設項目23項。擁有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臨床醫學、基礎醫學、生物學、藥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和臨床醫學、藥學2個專業學位授權點,具有碩士研究生推免權,並設有2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臨床醫學學科ESI排名全球前1%。

徐州醫科大學在全國率先創設麻醉學本科專業,並建成為全國“高等學校特色專業”,麻醉學教學團隊是“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麻醉學教學成果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二等獎。麻醉學學科先後被命名為江蘇省重點學科、江蘇省重點實驗室、江蘇省臨床重點專科、江蘇省醫學重點學科和江蘇省“135工程”重點學科,是全國衛生專業技術職稱考試麻醉學專業命題基地,全國高等教育學會麻醉學教育研究會、江蘇省麻醉研究所均掛靠在徐州醫科大學。學校主辦的《國際麻醉學與復甦雜誌》(原《國外醫學·麻醉學與復甦分冊》)在國內外具有較大影響。學校因此被譽為“中國麻醉學人才培養的搖籃”。

博士後流動站:麻醉學、生物學

國家級重點學科建設培育點:麻醉學

省級重點學科:麻醉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內科學、外科學、兒科學

一級學科博士點:臨床醫學、生物學

一級學科碩士點:臨床醫學、基礎醫學、生物學、藥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附屬醫院

徐州醫學院附屬公立醫院(15所):

名稱別稱性質
徐州醫學院附屬醫院徐州市第二人民醫院三級甲等
徐州醫學院附屬淮海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九七醫院三級甲等
徐州醫學院附屬連雲港醫院連雲港市第一人民醫院三級甲等
徐州醫學院附屬淮安醫院淮安市第二人民醫院三級甲等
徐州醫學院附屬徐州婦幼保健院徐州市婦幼保健院三級甲等
徐州醫學院附屬徐州兒童醫院徐州市兒童醫院三級甲等
徐州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徐州礦務集團總醫院三級
徐州醫學院附屬第三醫院徐州市鐵路醫院三級
徐州醫學院附屬徐州市立醫院徐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三級
徐州醫學院附屬宿遷醫院宿遷市人民醫院三級
徐州醫學院附屬連雲港東方醫院連雲港市第三人民醫院三級
徐州醫學院附屬徐州口腔醫院徐州市口腔醫院三級
徐州醫學院附屬徐州東方醫院徐州市東方人民醫院三級
徐州醫學院附屬徐州傳染病醫院徐州市傳染病醫院三級
徐州醫學院附屬邳州醫院邳州市人民醫院三級

國際交流

據2016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徐州醫科大學與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新加坡國立大學、澳大利亞臥龍崗大學、韓國延世大學、英國倫敦大學藥學院等三十多所海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校際合作關係,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韓國乙支大學等一流高校建立師資培訓基地,為合作辦學、師生交換互訪和科研交流共享等領域提供平台。此外,學校定期主辦(承辦)國際學術會議,對外交流範圍和學術影響進一步擴大。

學術研究

科研成果

據2016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1000餘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23項;發表SCI、EI等收錄論文近千篇,其中在美國科學院刊等高水平期刊發表論文多篇;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自然科學獎等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勵25項。

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缺血性腦卒中神經保護新靶點的研究(負責人:張光毅)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靜脈系統梗塞——高亞性疾病(VOH)綜合介入治療(負責人:祖茂衡)

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二等獎:GluR6信號模組介導腦中風JNK通路的激活和調控及作用的研究(負責人:張光毅)

科研機構:據2016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徐州醫科大學擁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和科研平台5個,省級研究所10個,省協同創新中心1個。

國家級科研基地:

科研基地名稱批准單位
腫瘤生物治療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徐州醫科大學腫瘤防治研究所)國家發改委
省、市級科研基地一覽表:
科研基地名稱 批准單位
江蘇省麻醉與鎮痛套用技術重點實驗室 江蘇省政府
江蘇省腫瘤生物治療科技公共服務中心 江蘇省政府
江蘇省腫瘤生物治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江蘇省政府
江蘇省糖尿病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江蘇省政府
江蘇省腫瘤生物治療工程實驗室 江蘇省發改委
麻醉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建設點 江蘇省教育廳
江蘇省腦病生物信息重點實驗室 江蘇省教育廳
江蘇省腫瘤生物治療重點實驗室 江蘇省教育廳
江蘇省骨髓幹細胞重點實驗室 江蘇省教育廳
江蘇省新藥研究與臨床藥學重點實驗室 江蘇省教育廳
徐州市醫學仿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徐州市科技局
徐州市數字醫療與感知健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徐州市科技局
徐州市神經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徐州市科技局
徐州市醫學影像重點實驗室 徐州市科技局
徐州市人類疾病動物模型重點實驗室 徐州市科技局
徐州市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重點實驗室 徐州市科技局
徐州市腦病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徐州市科技局
徐州市生理功能與損傷重點實驗室 徐州市科技局
徐州市感染與免疫重點實驗室 徐州市科技局
徐州市心血管病重點實驗室 徐州市科技局
徐州市環境與健康重點實驗室 徐州市科技局
校級重點實驗室、重點實驗室建設點:
實驗室名稱 類 別
神經生物學實驗室 校級重點實驗室
生理功能與損傷實驗室 校級重點實驗室
心臟與血管綜合實驗室 校級重點實驗室建設點
醫學影像學實驗室 校級重點實驗室建設點
環境與健康實驗室 校級重點實驗室建設點
臨床與實驗病理學實驗室 校級重點實驗室建設點
感染與免疫實驗室 校級重點實驗室建設點

學術資源

學術期刊

《徐州醫學院學報》創刊於1979年,該刊在省、市及全國舉行的各種評比中連連獲獎,特別是2004年獲得教育部科技司頒發的“優秀編輯出版質量獎”,2005年獲中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研究會頒發的“高校科技期刊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該刊為國家科技部確定的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是首批進入《中國科技期刊(光碟版)》的成員期刊,並為美國《化學文摘》(CA)、俄羅斯《文摘雜誌》(AJ)以及《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資料庫》(CSTPCD)、《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國生物醫學文獻光碟資料庫》(CBMdisc)、《中文生物醫學期刊文獻資料庫》(CMCC)等收錄。多次在教育部及教育廳組織的期刊評比中獲獎。

圖書館藏

據2016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徐州醫科大學圖書館擁有紙質圖書35.5萬冊、電子圖書約45.6萬冊;中文期刊全文資料庫2個,收錄9000餘種中文期刊;優秀博碩士論文資料庫1個;外文全文期刊資料庫3個,收錄外文期刊總數8201種,其中50%為自然科學期刊,其中醫學期刊1774種。二次文獻資料庫3個,自建館藏外文期刊全文資料庫、該校碩士論文資料庫和隨書光碟資料庫。自建視聽網站,收藏醫學視聽教材1200餘種,外文英語視聽教材近萬個教學單元,網上資源24小時開放。

校園文化

校訓

校徽 校徽
以德載醫,博學創新

儒家經典《大學》開宗明義:“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近代著名教育家唐文治老先生也有一句教育名言:“欲成第一等學問、事業、人才,必先砥礪第一等品行”。徐州醫學院的校訓“以德載醫,博學創新”中的“以德載醫”,就蘊含了“一等學問必先砥礪一等品行”這個道理。學會做人是根本。其次要學會如何做有用的人,學好本領,將來用醫學知識回報社會;然後是學會做成功的人。

元代著名學者許明奎的《勸忍百箴》篇中格言:“立身百行,以學為基。”中國古代還有一句名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尤其是醫學專業知識更新迅速,從事醫療衛生職業更需要保持終身學習。徐州醫學院的校訓“以德載醫,博學創新”中的“博學創新”,就飽含了“學以致業”的道理。

校歌

徐海大地故黃河畔匯聚著一代青年
救死扶傷,報效祖國
我們重任在肩在肩,艱苦奮鬥,團結進取
我們的傳統,勤奮嚴謹
求實創新,我們牢記心間啊
啊,在這飛翔的時代,我們將紅火的青春無私地奉獻,無私的奉獻,無私的奉獻徐
海大地故黃河畔匯聚著一代青年
救死扶傷,報效祖國
我們重任在肩在肩,努力學習,又紅又專
奮力拚搏向前,根深葉茂
桃李滿園母親總在身邊啊
在這飛翔的時代,我們將紅火的青春無私地奉獻,無私的奉獻,無私的奉獻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吳永平

院長、黨委副書記:鄭葵陽

黨委副書記、副院長:趙世鴻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季紅

黨委常委、副院長:蔡紅星、徐海波、鄭駿年、王人顥

校區分布

徐州醫科大學主校區:位於徐州市鼓樓區銅山路209號。

徐州醫科大學西校區(老校區):位於徐州市泉山區淮海西路84號。

徐州醫科大學東校區:位於徐州市鼓樓區大廟鎮上山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