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類烏齊縣位於西藏自治區東北部,昌都地區北部,地處念青唐古拉山余脈伯舒拉嶺西部,唐古拉山余脈他念他翁山東端。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年降雨量550毫米左右,年平均氣溫2、6攝氏度左右,無霜期30天左右。縣城所在地桑多鎮熱扎卡地處國道317線和214線交匯處,距拉薩947公里,距昌都地區所在地105公里,距邦達機場101公里,距青海省囊謙縣230公里,距成都市1400公里。類烏齊縣行政隸屬西藏自治區昌都地區,縣轄10個鄉(鎮),105個行政村、255個自然村。全縣擁有各類學校34所,其中:中學一所。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7%以上。醫療衛生事業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縣城建有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各鄉(鎮)建有衛生所(站),常見疾病和一般手術可在當地醫治。
通訊事業發展較快,全縣10個鄉(鎮)均通電話,縣城已開通程控電話、行動電話、“好易通”網,通訊暢通便利。
能源以五個水電站組成為全縣的能源供應網,總裝機容量2640千瓦,另外還建有光伏電站6所。
類烏齊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於一體,素有“藏東明珠”、“西藏小瑞士”之稱。自然資源極為豐富,開發利用前景廣闊,區內有茂密的原始森林,有廣闊的草原,有清澈的高原湖泊,有縱橫交錯、體態各異、氣勢多變的河川,有多種野生動物,有傳奇的“神山”……
類烏齊鎮歷史悠久。類烏齊寺有700多年的歷史,是西藏東北部著名的噶舉派寺院,具有藏、漢及尼泊爾結合的建築風格。高37米,3層樓殿,雄偉壯觀,是一處極佳的名勝古蹟遊覽地。其它旅遊景點還有伊日溫泉、馬查拉溶洞和西藏唯一的野鹿飼養場。
每年藏曆六月十五日“仲確”節在類烏齊鎮舉行,屆時青海、四川、雲南迪慶等地的人們接瞳而來,朝拜寺廟轉神山,進行物資交流,其場面熱鬧非凡。
行政區劃
類烏齊縣轄2個鎮、8個鄉:桑多鎮、類烏齊鎮、吉多鄉、崗色鄉、濱達鄉、卡瑪多鄉、尚卡鄉、伊日鄉、加桑卡鄉、長毛嶺鄉。共有104個行政村。歷史沿革
類烏齊,藏語意為“大山”。
唐代為吐蕃屬地。元世祖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元朝統治西藏後,由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帥府管轄。明代
1950年前類烏齊宗管轄六大“本布”(頭人)區域,區域的百姓直屬類烏齊三大札倉領有。1959年時將六大本布中的“嘎瑪格若達那本”和“莫冬冷曲林本”的區域劃歸昌都縣,將八宿甲桑卡和原三十九族的少部分地區劃入類烏齊宗,1960年成立類烏齊縣人民政府,縣駐地設在類烏齊鎮。轄甲桑卡、恩達(現為桑多鎮)、尚卡、長毛嶺、瑪利等5個區。1962年新建巴夏區(現卡瑪多鄉),1964年將瑪利區劃歸洛隆縣管轄,1972年縣政府駐地遷至桑多區,同年新建類烏齊區。
自然地理
類烏齊地處念青唐古拉山余脈伯舒拉嶺西北,他念他翁山東南。東部屬於典型的藏東高山峽谷型地貌,西部則屬於藏北高原地貌類型。地形沿瀾滄江支流吉曲、柴曲和格曲由西北向東南走向,呈現西高東低趨勢,平均海拔4500米,縣駐地海拔3810米。
類烏齊縣主要山脈有色吉山,海拔5258米,馬查拉山,海拔5220米,馬崩山,海拔5152米。
類烏齊縣境內水利資源豐富,吉曲、紫曲、格曲三大水系流經全縣各鄉(鎮),支流縱橫交錯,境內河流大部分為瀾滄江水系的支流,年平均涇流量為22、3億立方米,有近200個大小高原湖泊,還有遠近聞名的眾多溫泉。高原無鱗魚在全縣均有分布,漁業資源十分豐富。
類烏齊縣屬高原溫帶半濕潤性氣候。光照充足,年溫差小,晝夜溫差大,氣溫偏低。年平均氣溫2.5℃。1月份平均氣溫為-6℃,7月份平均氣溫為12℃。日平均氣溫5℃以上持續期在120天,日平均氣溫0℃以上持續期在250天。氣溫平均日差在15℃。年平均無霜期只有5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163小時。年平均降水量566毫米。
當地狀況
地形地貌:類烏齊地處念青唐古拉山余脈伯舒拉嶺西北,他念他翁山東南。東部屬於典型的藏東高山峽谷型地貌,西部則屬於藏北高原地貌類型。地形沿瀾滄江支流吉曲、柴曲和格曲由西北向東南走向,呈現西高東低趨勢,平均海拔4米,縣駐地海拔3810米。主要山脈有色吉山,海拔5258米,馬查拉山,海拔5220米,馬崩山,海拔5152米。
氣候:屬高原溫帶半濕潤性氣候。光照充足,年溫差小,晝夜溫差大,氣溫偏低。年平均氣溫2.5℃。1月份平均氣溫為-6℃,7月份平均氣溫為12℃。日平均氣溫5℃以上持續期在120天,日平均氣溫0℃以上持續期在250天。氣溫平均日差在15℃。年平均無霜期只有5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163小時。年平均降水量566毫米。
水文:河流主要有怒江、金河、昂曲河、總河長851公里。金河南北向貫穿縣境,二級支流發達,水利資源豐富,河網密度約0.81公里/平方公里,年平均徑流量為18億立方米。
自然資源:主要礦藏資源有錫、煤、重晶石、大理石、石榴石等。已探明錫礦儲量2萬噸,品位3.55克/立方米,距國道317線30公里。馬查拉煤礦儲量1372萬噸。菱美礦儲量5710萬噸,品位45.7%。重晶石礦儲量675萬噸,品位72.5%。主要野生動物有馬鹿、黑熊、猴、豹、狐狸、岩羊、雪雞等。主要野生藥材有蟲草、貝母、知母、大黃、三棵針、紅景天等。
公路交通:國道317線穿越縣境,與康青公路(昌都至青海省玉樹州)相連,經丁青縣可達那曲到拉薩。
郵政電信;有郵電局1座,開辦電報、傳真、長途電話、匯款等業務,但行動電話不能正常使用。
醫療衛生:有縣醫院一所,婦幼保健站1所,防疫站1所。
旅遊:主要景點有:
類烏齊寺由桑吉翁建成於元代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是西藏東北部著名的噶舉派寺院。現寺廟收藏有傳說中屬格薩爾王的鐵質鍍金馬鞍,幸巴的木鞍和各種戰刀等文物。距縣城30公里。
伊日溫泉據說可治療各種皮膚病、胃病、關節炎等疾病。一年四季青海省和昌都等地來此沐浴者絡繹不絕。
野生馬鹿場這是西藏唯一的野鹿飼養場,飼養有野鹿100多頭,極具觀游價值。馬查拉溶洞距縣城15公里,洞內岩溶形成的鐘錶乳石,形態各異。
“仲確”節藏曆六月十五日在類烏齊鎮舉行,千萬民眾朝拜寺廟轉神山,進行物資交流。
經濟概況
類烏齊縣的經濟以牧業為主,牧業占68%左右。全縣有純牧業鄉(鎮)5個60個行政村,有半農半牧鄉(鎮)5個45個行政村。2004年底,全縣國內生產總值22012萬元,其中:第一產業11667萬元,第二產業3962萬元,第三產業6383萬元,糧食總產1460萬斤,年末牲畜存欄235737頭(只、匹),農牧民人均收入2525元,其中現金收入1388元。區域經濟劃分為西北高寒草甸草場,西南高山峽谷林牧區,東部高山峽谷農、牧、林區,北部乾熱河寬谷半濕潤農牧區。農作物主要有青裸、冬小麥、春小麥等。主要飼養耗牛、煽牛、黃牛入乙豐、綿羊、馬等。林木以松、柏、桑為主。現有電力、森工、機械、建築、採礦、藥村加工等基礎工業。民族手工業產品主要有各種金銀首飾、民族宗教用品、道德、地毯等。
中國縣城5
完善詞條,學習知識,也分享知識! |
西藏自治區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地區 | 市轄區、縣級市、縣 |
拉薩市 | 城關區[拉薩市] | 林周縣 | 當雄縣 | 尼木縣 | 曲水縣 | 堆龍德慶縣 | 達孜縣 | 墨竹工卡縣 |
那曲地區 | 那曲縣 | 嘉黎縣 | 比如縣 | 聶榮縣 |安多縣 | 申扎縣 | 索縣 | 班戈縣 | 巴青縣 | 尼瑪縣 |
昌都地區 | 昌都縣 | 江達縣 | 貢覺縣 | 類烏齊縣 | 丁青縣 | 察雅縣 | 八宿縣 | 左貢縣 | 芒康縣 | 洛隆縣 | 邊壩縣 |
林芝地區 | 林芝縣 | 工布江達縣 | 米林縣 | 墨脫縣 | 波密縣 | 察隅縣 | 朗縣 |
山南地區 | 乃東縣 | 扎囊縣 | 貢嘎縣 |桑日縣 | 瓊結縣 | 曲松縣 | 措美縣 | 洛扎縣 | 加查縣 | 隆子縣 | 錯那縣 | 浪卡子縣 |
日喀則地區 | 日喀則市 | 南木林縣 | 江孜縣 | 定日縣 |薩迦縣 | 拉孜縣 | 昂仁縣 | 謝通門縣 |白朗縣 | 仁布縣 | 康馬縣 | 定結縣 | 仲巴縣 | 亞東縣 | 吉隆縣 | 聶拉木縣 | 薩嘎縣 | 崗巴縣 |
阿里地區 | 噶爾縣 | 普蘭縣 | 札達縣 | 日土縣 | 革吉縣 | 改則縣 | 措勤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