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札達,藏語意為“下游有草的地方”。
原為扎布讓宗和達巴宗屬地。1956年10月兩宗合併宗,設立札達宗辦事處。1960年5月建立札達縣。1997年,面積27054平方千米,人口0.4萬,除少數漢族、回族外均為藏族。轄6個區(底雅區、香孜區、達巴區、札布讓區、薩讓區、曲松區),15個鄉。縣政府駐托林,海拔3700米。(根據《政區大典》整理)
底雅區(DiyaQu)1961年4月設定。位於縣政府駐地的西北,距縣政府358千米,人口643人。轄3個鄉,其中底雅鄉轄底雅、馬陽、榮堆、古壤4個村委會,什布奇鄉轄什布奇、久巴、色貢、熱尼4個村委會,魯巴鄉轄魯巴、努巴、益迪3個村委會。底雅、什布奇兩鄉是至今未經民主改革的鄉。境內有三座托林主寺的分支寺廟。
香孜區( XiangziQu)1961年4月設定。位於縣政府西北,距縣政府70千米,人口0.1萬。轄2個鄉,其中香孜鄉轄香孜、下益、七里普、香巴、蘇爾崗5個村委會,熱布加林鄉轄布加林、西謝、色嘎、熱嘎下、角孜、夏朗、日孜角、江唐8個村委會。有熱布加林寺、香孜窯洞等古蹟、遺址數座。
達巴區(DabaQu)1961年4月設定。位於縣境中部,距縣政府96千米,人口0.09萬。轄3個鄉,其中達巴鄉轄一、二、三3個村委會,東波鄉轄一、二、三3個村委會,瓊龍鄉轄一、二、三、四4個村委會。境內有多處遠古遺址,有岩畫。
札布讓區(ZhaburangQu)1976年10月設定。位於縣政府西南,距縣政府20千米,人口0.07萬。轄3個鄉,其中托林鄉轄托林、札布、瑪朗3個村委會,東嘎鄉轄東嘎、柏東波、培陽3個村委會,波林鄉轄波林、卡孜、多鄉3個村委會。距今有2000多年歷史的“古格王國都城”遺址,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外還有雅丹地貌。
薩讓區(SarangQu)1961年4月設定,位於縣境西部,距縣政府204千米,人口0.07萬。轄2鄉,其中薩讓鄉轄薩讓、當巴、白嘎3個村委會,日巴鄉轄日巴、曲色、嘎布熱3個村委會。
曲松區(QusongQu)1976年10月設立。位於縣境西北部,距縣政府240千米,人口0.08萬。轄2個鄉,其中曲木底鄉轄一、二、三、四4個村委會,楚魯松傑鄉轄松傑、楚魯、巴角、卡布熱4個村委會。2000年,札達縣轄1個鎮、5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6384人,其中: 托林鎮 1797 香孜鄉 1089 曲松鄉 918 底雅鄉 743 薩讓鄉 785 達巴鄉 1052。
自然資源
札達縣地處西藏西部、象泉河流域,為西藏自治區邊境縣之一。面積24676平方公里。該縣均屬高原地帶,平均海拔4000米。地勢南低北高,高差1500米。
阿伊拉日居山亦稱“阿依拉山”,意為“奶奶山脈”。在阿里札達縣境內,位於縣駐地東部。為札達縣與噶爾縣的界山。西接拉達克山,主峰海拔6495米。終年積雪,有冰川。山麓為天然牧場,牧有氂牛及藏綿羊。境內有大小河流14條,其中阿里地區的第二條大河象泉河橫穿縣境。
象泉河
在岡底斯山脈主峰崗仁布欽西北坡,有一泉口,形狀如大象卷水,人們把從這裡流出的河稱為象泉河。
象泉河(藏語中稱為“朗欽藏布”),源於崗仁布欽峰西側,位於崗底斯山和喜馬拉雅山之間,是流入巴基斯坦的印度河的一條源河,也是是印度蘇特里日河的源頭,面積22760平方公里。進入札達,便會看到象泉河環繞著兩岸土林。千年流淌不息的象泉河,彎彎曲曲穿梭於大峽谷中,孕育了璀璨的象雄文化、古格文明。象泉河從喜馬拉雅山和岡底斯山中間浩浩蕩蕩向西北方流去,經過阿里的扎達縣,流過印度國境,注入印度洋。斜陽照射下象泉河灘寬闊無比,河灘上無數的水流圍著沙礫灘宛轉奔流,更遠的地方是無邊無際的土林,那裡就是古格王國的領地。
經濟概況
綜述
2008年,1—6月份,預計扎達縣地方生產總值達到3027萬元,同期增長4.2%。其中,第一產業516萬元,第二產業506萬元,第三產業2005萬元;本級財政收入完成66.2萬元,增長51.9%;稅收完成86萬元,增長51%;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27.5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87萬元,增長3.5%;金融部門大力支持農牧區建設,發放扶貧貸款90萬元,住房貸款657萬元;電信新增電話126部,實現收入40萬元;移動辦理手機業務600多戶(包括部分流動人員),實現收入60萬元;交通、倉儲和郵政共創收52萬元,貨運總量2748噸,客運量3688人(次)。
第一產業
農業上,2008年上半年共播種農作物面積7500.34畝,其中:糧食作物6040.1畝,經濟作物685.9畝,飼料作物774.34畝,糧、經、飼比例進一步調整到80.5:9.1:10.4。推廣良種5370.9畝,良種復蓋率達到71.6%。牧業上,全縣各類牲畜存欄量171287頭(只、匹),其中適齡母畜63740頭(只、匹);成畜死亡率控制在了3.3%以內,幼畜成活率達到87%以上,牲畜總增率達34.3%。加大牲畜疫病防控力度,疫苗注射率達到100%。截止目前,全縣牧業生產形勢總體狀況良好。
依託托林鎮蔬菜種植基地,引進內地3名技術人員搞示範,推廣實用科技抓培訓,填補了蔬菜業發展的多項空白。2008年共扶持蔬菜種植專業戶20戶,瓜果生產專業戶44戶。預計全年生產蔬菜12噸,創收15萬元;生產水果38噸,創收20萬元。加強林業綠化工作,完成縣城周邊生態造林二期工程588畝、植樹7萬餘株,實施退耕還林苗木補植補栽5.3萬株。
第三產業
突破發展旅遊業,全力向上匯報、銜接,爭取古格王國遺址維修項目在年內開工實施;認真與珠穆朗瑪旅遊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洽談,引進資金,合作開發土林旅遊景區;實施土林國家地質公園二期工程,收費站建設進展順利;積極謀劃札達賓館項目,投資500萬元力爭在年內完成主體建築,從根本上解決旅遊接待能力差問題。另外,投資646萬元加大縣城幹線道路建設,不斷完善市政功能,為旅遊業發展提供硬體支撐。今年上半年,共接待國內外遊客127人(次),僅創收2.5萬元。選派24名青年到地區參加保全、餐飲服務培訓;利用縣職業技術學校,對37名學員開展拖拉機維修、木工、泥瓦工等技能培訓;藉助3名內地蔬菜種植能手,對農牧技術人員和農牧民進行種菜技術培訓,累計培訓450人(次)。通過積極培訓,有效轉變了傳統勞務輸出方式,實現了勞動者就業崗位增多和勞務輸出效益提高的“雙跨越”。2008年上半年,扎達縣勞務輸出共創收128.29萬元,完成了2008年計畫任務的85.5%。
人口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扎達縣總人口6384人,其中:托林鎮1797人, 香孜鄉1089 人,曲松918人,底雅743人,薩讓鄉785人,達巴鄉1052人。
交通
1965年修通了札
達至獅泉河的第一條公路,全長279公里。1984年又修通了至獅泉河的第二條公路,全長380公里。全縣除薩讓區外都已通了汽車。至1990年,全縣公路總長1056公里,鄉村道路6條,總長118公里。札達縣現有縣道1條,436公里;鄉道5條,共939公里。
自然氣候
扎達縣屬於高原亞寒帶乾旱氣候區,冬寒夏涼,空氣稀薄,乾燥多風。年日照時數為3000小時左右,降水量200毫米左右,年無霜期130天。自然災害主要有乾旱、雪災、冰雹、山洪、低溫等。
旅遊景區
象泉河
老的象泉河是札達的母親河,她用那甘甜的乳汁孕育了札達的生命。象泉河發源於崗仁波齊神山腳下,由大小18條河流匯集而成,全長450公里。西藏阿里境內的象泉河以其源頭的山谷形似象鼻而得名,藏語稱為“朗欽藏布”,它發源於噶爾縣門士鄉,往西經札達縣流出國境。
象泉河流域是西藏西部最為重要的古代文明發祥地,歷史上著名的象雄王國、古格王國都曾以這一流域為中心創造過輝煌燦爛的文化。由於這一流域與南亞、中亞緊相毗鄰,因此也成為中外文明交流的一個十字路口,歷來被國內外學術界高度重視。
古格王國遺址
在高聳而蒼涼的土林環繞之中,有一座殘缺的城堡遺址,它標誌著一個的鼎盛王朝的逝去。公元10世紀至16世紀,這裡曾經是吐蕃王國後裔所建西藏地方割據政權--古格王朝的中心。到公元17世紀中葉,被外來的拉達克入侵者毀壞。
整個遺址占地18萬平方米,相對高差175米。其中尤以紅廟、白廟、輪迴廟、王宮殿、護法神殿最為壯觀。使古格王朝身價倍增的是至今仍存留於廟堂之中的風格迥異的壁畫、雕塑和石刻。這些精湛絕倫的作品,以其特異的風格,或者表現出深刻的宗教精神,或者紀錄了生動的歷史文化,具有積極高的藝術價值。距離古代王宮約20公里處的以托林寺為主的幾座寺廟遺址、40公里處的多香城堡遺址、1公里處的堆放著30多具殘缺不全的屍體的洞穴及軍事防禦設施,也都屬於古格王朝的範圍。古格王國遺址是一座規模龐大,氣勢恢弘的高原古城,它不僅為研究西藏歷史,而且為研究藏族古代建築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古格王朝遺址,在荒僻的原野,默默地訴說著歷史,閃耀著藝術之光,給人以悲愴的美感。以古格王宮為中心,其周圍近萬平方公里的範圍內還有多香、芒囊、卡爾普、麥龍溝、皮央、東嘎、香孜、羌當等近10處古遺址。古格王國遺址單從它的歷史性和藝術性方面講,已經具備了申報世界歷史文化遺產的條件。
托林寺
國家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扎達縣所在地托林鎮。距離阿里地區所在地獅泉河鎮有200公里左右。是著名的佛教古寺。是古格王子意西沃於11世紀初創建。“托林”意譯為飛翔,具有千年的歷史。
托林寺是由吐蕃贊成布的直系後裔,吉德尼瑪袞的孫子松艾10世紀末,藏曆火猴年(公元996年)創建。松艾是當時的古格王,他為了征服並懲治異教勢力,弘揚佛法,更好地穩定百姓,出家為僧,取法名為拉喇嘛益西維,並創建了阿里歷史上的第一座佛教寺院。這座寺廟的出現對藏傳佛教後宏期上路宏法的形成與發展起到過巨大的作用。當時所建的部分,包括現在尚存的集會殿,空房嘉薩殿和白殿、色康殿等。
皮央東嘎洞窟遺址
全縣均散落著大小的洞窟壁畫遺址,其中最著名的當屬東嘎皮央洞窟遺址,位於托林鎮以北62公里處的東嘎皮央遺址是西藏迄今發現的洞體規模最大的佛教古窟遺址,素有中國“第二敦煌”的美稱,洞內壁畫栩栩如生,造型優美,題材主要為佛教典故,密教曼陀羅,佛祖菩薩像等,山上散落著前後各1000多個洞窟,總面積1.2萬平方米。其壁畫線條流暢自然,色彩古樸明朗而不失莊重之感,輕於細部描寫而力求整體刻畫和和諧均稱。皮央?東嘎的石窟壁畫的繪製方法,風格特點以及人物與動物的特徵等許多方面似乎可以看到文化交流與影響的痕跡。例如:壁畫中的對鳥獸以及聯珠紋飾等曾經都在西域佛教石窟藝術中流行一時。
洞內壁畫保存較為完整,筆法粗放,色彩艷麗,用料考究,許多壁畫還採用了金絲鑲嵌,與古格、托林的壁畫風格迥異,具用很高的審美價值和藝術價值。正是由於皮央東嘎洞窟壁畫高超的藝術價值和審美價值,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瓊隆銀城
吐蕃統一時期的7世紀中葉修建,為吐蕃六茹之一的象雄東岱的政治中心。位於朗欽藏布北岸、札達縣達巴鄉瓊隆(曲龍)村。瓊,意為大鵬,隆為大鵬棲息的地方,指此山像一隻展翅欲飛的大鵬鳥形狀。山頂(鳥頭)與兩邊山坡(兩翼)建有城堡,山頂為地方神宮殿(藏語稱頗章),兩邊為王宮,是國王及其家眷居住之地。古格王江絳曲沃時期,在山坡中央(即大鵬心臟)修建新密派寺廟。13世紀後半葉的元初時期,第八代王澤巴贊之子拜臥贊在此建立了相對獨立的小王國,其後作為達瓦法王的夏季居住地。16世紀的清代改為格魯派寺廟,後整體搬遷至瓊隆村西南側小丘陵。
扎達土林
扎達土林是經流水侵蝕而形成的特殊地貌,在高原迷幻光影的襯托下,宛若神話世界。人們都說阿里扎達的霞光是最美麗的,霞光中的土林是最迷人的。那是水平岩層地貌經洪水沖刷、風化剝蝕而形成的獨特地貌,陡峭挺拔,雄偉多姿。蜿蜒的象泉河水在土林的峽谷中靜靜流淌,宛若置身於仙境中,夢遊一個奇幻無比的世界。明麗的晚霞賦予土林生命的靈光,似一座座城堡、一群群碉樓、一頂頂帳篷、一層層宮殿,參差嵯峨,儀態萬千,面對著大自然的傑作真讓人驚嘆不已。
交通
到扎達一般從獅泉河出發,包車往返需2000-3000元,行車約12小時。如果從岡仁波齊神山北上,又或離開扎達後繼續南行,可考慮在距離獅泉河136公里的那木加(或叫那不如)下車,再前往扎達。然而往扎達的便車並不多,可能要在這裡的旅店住宿,那裡的旅店只不過是由一群藏民在荒灘上搭建的幾間土屋組成。 從獅泉河往扎達有兩條路,老路從那不如路口進入,大約250公里;新路從巴爾兵站進入,大約350公里;新路條件較好,越野車需大約4小時;兩條路風景各有千秋,黃昏風景最好。獅泉河有班車往返扎達,正常的話每天中午發車,但人少可能取消,票價220~260元,可講價。
歷史文化
民俗文化
宣舞
在札達縣廣為流傳的“宣舞”,在鄉與鄉之間其表演形式特點,人數,服飾等方面,都有不同之處。“底雅宣”就發源於該鄉,“宣”即舞蹈之意而底雅宣以其悠久的歷史,美名遠揚,被稱為古格宮廷舞蹈的“宣”舞,它的歷史淵源可追溯到公元10世紀前後建立的古格王朝時期,據今有1000多年歷史的古格王朝遺址的壁畫上清晰可見當時的人們身著盛裝為國王和大臣表演“宣”舞的生動場面。
“底雅宣”流傳至今,在表達的內容上不僅繼承和保留了古時讚頌君王神靈和佛祖的內容,還增添了讚頌共產黨的英明領導,如跳舞時“宣果”(既帶領人)站在最前列,邊聽樂曲邊唱邊舞,沿著逆時針方向移動節奏有慢逐漸變快。“底雅宣”分為“頓宣”和“加布宣”兩種,前者是身前拉手舞,後者是腰後搭手舞,人數不限共有十三種曲目,底雅鄉也獲得西藏自治區頒發的“全區民間藝術之鄉”稱號,在阿里解放五十周年的大型文藝演出上“底雅宣”征服了在場觀眾,獲得廣泛讚譽。 2008年札達“宣”舞被列入“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神話傳說
札達縣神話故事源遠流長、內容豐富,大多數內容反映高原民族的啟蒙。象雄時期,隨著苯教的興盛,產生許多以傳說形式詮釋大自然的故事,如《光明之神辛饒米沃且》、《天界和苯教的神靈家族》、《苯教儀軌中的神話世界》等。7世紀吐蕃征服象雄後,隨著藏傳佛教的傳入,出現了佛教的傳說故事,如《發現神山傳說》、《日土大鵬神山的傳說》、《七尼姑的故事》等。以“去毒”儀式中的一段神話故事為例:在“耶”國和“岸”國的分界線上,生長著一棵樹,它既不是果樹,又不是植物。它長著絲綢一樣的樹葉,結著純金的果子,果汁是甘露,樹皮是布,荊棘是武器。它的花朵十分奇特。可是從來沒有人注意到它。“……有一天,恰沃央噶神騎著一頭羊,手持一支帶有白色羽毛的神箭登上了現實世界的德喀山的山頂。他一遍又一遍觀看那棵樹,最終意識到這是‘耶’國和‘岸'國即將開戰的預兆,這場戰爭是現實世界與虛幻世界之戰,“耶”國最終將獲勝。於是他在世界之顛宣布了他的預言。果然,戰爭後來爆發……”
札達民族
“感謝黨中央,感謝解放軍,政府幫我們蓋了這么好的房子,解放軍還幫我們免費運木材,河北援藏幹部還教我們使用光伏電,既能燒水做飯,還能照明,真是做夢都沒有想到呀,”看著剛剛落成的藏式新房,西藏阿里地區札達縣托林鎮扎布讓村村民央宗喜笑顏開。
央宗所在的札達縣地處“世界屋脊”,是西藏自治區最邊遠、邊境線最長、通外山口最多、反分裂任務最重的縣份之一。全縣6000多名幹部民眾不畏艱難、眾志成城,黨政軍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譜寫了一曲民族團結進步的時代新歌。
2006年,札達縣實施農牧民安居工程,解決農牧民祖祖輩輩夢寐以求的定居住房問題。但札達太偏僻,建築材料無論從新疆還是從拉薩運,高昂的運輸費用讓地方政府和老百姓望而卻步。新疆軍區阿里軍分區主動免費承擔了建材的運輸任務。當一輛輛軍車滿載建築物資到達老百姓家門口時,不善言辭的農牧民獻上哈達、端上酥油茶、敬上青稞酒,無數次地重複:“金珠瑪米呀古嘟(解放軍好)!”
軍愛民、民擁軍,軍民團結如一人。近幾年來,札達縣在自身財政不足百萬元的情況下,想方設法投入資金30多萬元,為駐縣城各部隊安裝了電話,建起了蔬菜大棚,送去了綠化樹苗。在閉路電視、自來水的裝設過程中,因資金緊張,縣委決定,暫停給機關幹部職工裝設,優先給部隊解決,駐縣各部隊官兵深受感動。駐縣官兵也全力支援地方建設,札達水庫被洪水衝垮、托林電站攔河壩出現險情——都是縣城駐軍首先趕到現常近幾年來,駐縣各部隊共派出搶險救災兵力2000多人次,挽回經濟損失30多萬元。
札達縣是一個以藏族為主的多民族邊境縣,穩定和發展的任務非常艱巨。歷屆縣委、縣政府都把縣級領導班子的團結作為確保全縣穩定、促進札達發展、促進全縣團結的前提。一次,縣委書記要到拉薩開會,正逢妻子患病,急需到拉薩治療,但這時恰好有幾名急於回內地上學的藏族小孩也要帶走,怎么辦?縣委書記耐心說服妻子在縣裡治療,同車帶走了急著趕回內地上學的藏族小孩。出發那天,在場的同志無不動容。
如今的札達,在黨和政府的努力下,路通了、電來了、水上了、就醫方便了、住房寬敞了、收入提高了、生活改善了……2006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財政收入和農牧民人均收入,分別比2000年增長了102%、146%和65%
政治經濟
行政區劃
全縣轄1個鎮、5個鄉:托林鎮、薩讓鄉、達巴鄉、底雅鄉、香孜鄉、曲松鄉。共有1個居委會、14個行政村。縣人民政府駐托林鎮托林居委會。
經濟概況
2003年,札達縣結合該縣實際,進一步深化農牧業結構調整、發展旅遊業、加快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科學、合理地規劃縣域經濟。 首先,札達縣加強農牧業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牧業生產條件;大力推廣科學技術套用和新品種引進;最佳化牧業結構,提高商品率;加強引導和服務,拓寬農牧民增收渠道。 其次,為了把旅遊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札達縣將繼續科學規劃,加大宣傳力度,加強旅遊軟硬體建設,以旅遊帶動札達縣各行各業的發展。再次,札達縣通過出台《札達縣加快縣城建設促進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從投資、引資、戶籍管理等10多個方面給予優惠政策,大力培育個體私營經濟,使其成為札達縣縣域經濟新的增長點。 札達縣有罕見的土林地貌及古格王朝遺址、千年古寺托林寺、東嘎皮央壁畫、曲龍銀寨等著名旅遊景點。該縣加大旅遊宣傳力度,積極引導民眾參與旅遊業的發展,按照保護與利用並舉的方針,挖掘潛力,打造高原旅遊品牌,增加農牧民的旅遊收入。
中國行政區劃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東部和南部大陸海岸線1.8萬多千米,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多萬平方千米。中國同14個國家接壤,與8個國家海上相鄰:東北與朝鮮接壤,東北、西北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為鄰,正北方是蒙古國,西部毗鄰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與印度、尼泊爾、不丹相接,南面有緬甸、寮國和越南。 |
阿里地區的鄉鎮
阿里地區位於中國西藏自治區的西部,地處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核心地帶。東起唐古拉山脈以西的雜美山,與那曲地區相連;西及西南抵喜瑪拉雅山西段,與印度、尼泊爾及克什米爾地區毗鄰;南連岡底斯山中段,臨日喀則地區仲巴縣、薩嘎縣;北倚崑崙山脈南麓,與中國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相鄰。全區面積30多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共轄7個縣,36個鄉(鎮),144個村(居)委會。人口僅6萬,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區。 | |
縣 | |
鄉 | 昆莎鄉| 左左鄉| 門士鄉| 扎西崗鄉| 巴嘎鄉| 霍爾鄉| 熱幫鄉| 日松鄉| 東汝鄉| 薩讓鄉| 達巴鄉| 底雅鄉| 香孜鄉| 曲松鄉| 雄巴鄉| 亞熱鄉| 擦咔鄉| 先遣鄉| 麻米鄉| 洞措鄉| 古姆鄉| 察布鄉| 磁石鄉| 曲洛鄉| 江讓鄉| 達雄鄉| 文布當桑鄉| 多瑪鄉| 物瑪鄉 |
鎮 | 獅泉河鎮| 普蘭鎮| 措勤鎮| 革吉鎮| 改則鎮| 托林鎮| 日土鎮 |
西藏自治區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地區 | 市轄區、縣級市、縣 |
拉薩市 | 城關區[拉薩市] | 林周縣 | 當雄縣 | 尼木縣 | 曲水縣 | 堆龍德慶縣 | 達孜縣 | 墨竹工卡縣 |
那曲地區 | 那曲縣 | 嘉黎縣 | 比如縣 | 聶榮縣 |安多縣 | 申扎縣 | 索縣 | 班戈縣 | 巴青縣 | 尼瑪縣 |
昌都地區 | 昌都縣 | 江達縣 | 貢覺縣 | 類烏齊縣 | 丁青縣 | 察雅縣 | 八宿縣 | 左貢縣 | 芒康縣 | 洛隆縣 | 邊壩縣 |
林芝地區 | 林芝縣 | 工布江達縣 | 米林縣 | 墨脫縣 | 波密縣 | 察隅縣 | 朗縣 |
山南地區 | 乃東縣 | 扎囊縣 | 貢嘎縣 |桑日縣 | 瓊結縣 | 曲松縣 | 措美縣 | 洛扎縣 | 加查縣 | 隆子縣 | 錯那縣 | 浪卡子縣 |
日喀則地區 | 日喀則市 | 南木林縣 | 江孜縣 | 定日縣 |薩迦縣 | 拉孜縣 | 昂仁縣 | 謝通門縣 |白朗縣 | 仁布縣 | 康馬縣 | 定結縣 | 仲巴縣 | 亞東縣 | 吉隆縣 | 聶拉木縣 | 薩嘎縣 | 崗巴縣 |
阿里地區 | 噶爾縣 | 普蘭縣 | 札達縣 | 日土縣 | 革吉縣 | 改則縣 | 措勤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