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
![赫章縣城關鎮風光](/img/5/82a/nBnauM3X3YjMwgTNwUTO0kDN0UTM2MTMxEDM2cTNwAzMxAzL1kzL0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夏時,縣境為梁州之南荒服地。
商周為鬼方。
春秋為牂牁國西北徼外。
戰國時屬夜郎國。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屬漢陽縣。
漢初漢陽縣被廢,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復置,隸犍為郡。漢永初二年(108),將犍為南部改置犍為屬國,治朱提,漢陽屬之。
蜀漢時改犍為屬國為朱提郡,領漢陽等5縣。
晉至南齊,隸南寧州朱提郡。梁太清二年(548),地方豪族爨瓚占據寧州,所屬郡縣俱廢,漢陽縣行政建制解體。
唐代置羈縻小州,今縣境屬寶州。天寶十年(751),附南詔。
宋屬烏撒部。元至元十年(1273),烏撒部附元,十三年(1276),置烏撒路,十五年(1278),設烏撒軍民總管府,二十一年(1284),改為烏撒軍民宣撫司,二十四年(1287),升為烏撒烏蒙宣慰司,隸雲南行省,今縣境屬烏撒轄地。
元順帝至元元年(1335),改隸四川行省。
明代,今縣境一直為烏撒所轄。洪武十四年(1381),烏撒附明,置烏撒土知府,隸雲南布政司;十五年(1382)置烏撒衛指揮司,隸雲南都司;十六年(1383)改隸四川布政司。永樂十二年(1414),改隸貴州都司。
清康熙四年(1665),裁烏撒衛,置安寧府;五年改稱威寧府,今赫章屬之。雍正八年(1730),降威寧府為州,今縣境屬之,至清末。
民國二年(1913),威寧改州為縣;七年(1918),威寧縣得勝坡分縣移治赫章,改稱赫章分縣;三十一年(1942),隸屬貴州省第四行政督察區。
1950年,隸屬貴州省畢節專區,今屬畢節市。
2007年末,轄27個鄉鎮456個行政村。
行政區劃
![赫章縣](/img/f/5ce/nBnauM3X1ITNzMTO5UTO0kDN0UTM2MTMxEDM2cTNwAzMxAzL1kzLzE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轄城關鎮、白果鎮、媽姑鎮、財神鎮、六曲河鎮、野馬川鎮、水塘堡彝族苗族鄉、達依鄉、興發苗族彝族回族鄉、松林坡白族彝族苗族鄉、雉街彝族苗族鄉、珠市彝族鄉、羅州鄉、雙坪彝族苗族鄉、鐵匠苗族鄉、輔處彝族苗族鄉、可樂彝族苗族鄉、德卓鄉、河鎮彝族苗族鄉、安樂溪鄉、結構彝族苗族鄉、朱明鄉、古基鄉、哲莊鄉、古達苗族彝族鄉、威奢鄉、平山鄉。
2017年11月9日,貴州省人民政府正式簽發《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赫章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的批覆》(黔府函〔2017〕230號),批覆:
一、同意撤銷德卓鄉、平山鄉、哲莊鄉、古基鄉、朱明鄉、羅州鄉,分別設立德卓鎮、平山鎮、哲莊鎮、古基鎮、朱明鎮、羅州鎮,撤鄉設鎮後行政區域和政府駐地不變。
二、同意撤銷城關鎮,設定雙河街道,雙河街道轄原城關鎮行政區域,街道辦事處駐獅子社區(原城關鎮人民政府駐地);同意撤銷白果鎮,設定白果街道,白果街道轄原白果鎮行政區域,街道辦事處駐七家灣社區(原白果鎮人民政府駐地)。
位置境域
赫章縣位於貴州省西北部烏江北源六衝河和南源三岔河上游的滇東高原向黔中山地丘陵過度的烏蒙山區傾斜地帶,地處東經104°10′28"~105°01'23",北緯26°46′12″~27°28'18″。東鄰畢節、納雍,西連威寧,南接六盤水,北界雲南省鎮雄、彝良。縣城距省會貴陽300公里,距地區行署所在地96公里。全縣總面積3242.74平方公里。
地形
赫章縣境被舍虎梁子、結構梁子、三望坪、韭菜坪等大山分割,地勢西北、西南和南部較高,東北部偏低。境內山高坡陡,峰巒重疊,溝壑縱橫,河流深切。全縣最高峰(也是貴州最高點)小韭菜坪海拔2900.6米,最低點剎界河海拔1230米,平均海拔1996米。
水文
![赫章縣](/img/3/740/nBnauM3X4cTO5UjN0cTO0kDN0UTM2MTMxEDM2cTNwAzMxAzL3kzL4A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氣候
赫章屬暖溫帶溫涼春乾夏濕氣候區,無霜期206~255天。氣溫日差較大,年差較小,年均溫10℃~13.6℃,最高氣溫33.6℃,最低氣溫-3.0℃,年總積溫3650℃~4964℃,年均降雨量785.5~1068毫米,全年降雨量55%集中在6-8月,全年平均降水日174天,日照時數1260.8~1548.3小時,無霜期210-250天。光照條件較好,太陽輻射較高。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赫章縣內蘊藏著煤、鐵、鉛、鋅等25種金屬和非金屬礦,截至2013年,已探明煤炭儲量約57.5億噸;鐵礦石儲量10.8億噸,占貴州省已探明儲量的50%;鉛鋅礦儲量781.8萬噸;銅礦儲量38萬噸。
植物資源
赫章縣縣內森林、草地覆蓋面積比重大,境內富集苦蕎、核桃、櫻桃、苦丁茶、馬鈴薯等多種家特產品;赫章是貴州的中藥材主產區之一,有中藥材上千種,其中包括茯苓、何首烏、龍膽草、續斷、天麻、柴胡、獨腳蓮、元木香、厚朴、山楂、烏梅、半夏、升麻、淫羊霍、黃柏等。
水能資源
赫章縣有10公里以上河流17條,落差大、流速急、水量足。可利用落差1456米,水力發電理論蘊藏量為8萬多千瓦。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3年,赫章縣總人口79.87萬,其中農業人口占93.56%。
民族
經濟
綜述
2013年,赫章縣完成生產總值66.16億元,同2012年相比增長16.4%,其中第一產業完成19.46億元,第二產業完成17.73億元,第三產業完成28.96億元。完成財政總收入10.2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35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295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5億元。金融機構存款餘額60.26億元;金融機構貸款餘額24.3億元。經濟發展增比進位綜合測評預排位在全貴州省排名第34位,比2012年上升12位。
第一產業
![赫章核桃](/img/9/267/nBnauM3X2QTNzkDN3kTO0kDN0UTM2MTMxEDM2cTNwAzMxAzL5kzLy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第二產業
2013年,赫章縣新開工工業項目59個,建成78個,500萬元規模以上企業增加到76個。完成煤炭產量150萬噸、鐵礦石126萬噸、鑄件32.9萬噸、鉛1.03萬噸、鋅2.73萬噸。入駐企業54家,建成45家,累計建成標準化廠房43萬平方米。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66.8億元,同2012年相比增長20%;工業增加值17.6億元,500萬元以上規模工業增加值8.1億元。
第三產業
2013年,赫章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5億元,同2012年相比增長13.2%。金融機構存款餘額60.26億元,同2012年相比增長21.34%;金融機構貸款餘額24.3億元。完成旅遊收入17.07億元。
社會建設
教育
![赫章縣城區圖片](/img/f/dfc/nBnauM3X4ADN5YTM4ADM1kDN0UTM2MTMxEDM2cTNwAzMxAzLwAzLx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2013年,赫章縣建設總投資10.8億元面積75.44萬平方米的762個教育工程(其中續建325個,新建437個),竣工331個(其中續建竣工302個,新建竣工29個),建成20.36萬平方米(其中續建15.56萬平方米,新建4.8萬平方米),累計完成投資5億元。赫章縣主要中學:赫章縣第一中學、赫章縣第二中學、赫章縣第三中學、赫章縣實驗中學、赫章縣民族中學、赫章縣英才中學。
文化
2013年,赫章縣對夜郎國家森林公園平山景區、古達天坑群、阿西里西大草原、大韭菜坪、小韭菜坪等景點進行捆綁打造。大型彝族婚俗歌舞劇《阿媚懇》參加全省第五屆少數民族文藝匯演並獲金獎。完成廣播電視“戶戶通”工程47275戶,新增有線電視縣鄉聯網4000戶,完成公益性電影放映5498場。
基礎設施
![赫章縣城區圖片](/img/4/8bc/nBnauM3X2YDO1ETNxEDM1kDN0UTM2MTMxEDM2cTNwAzMxAzLxAzL1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社會保障
2013年,赫章縣發放農村低保金14846萬元、城市低保金2524萬元、醫療救助金1782萬元、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金5017萬元,城鄉居民醫療費報銷21664萬元,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報銷5389萬元。完成職業技能培訓18697人,實現城鎮新增就業7592人。
交通
赫章縣縣城距省會貴陽340公里,距畢節市所在地96公里,距六盤水市107公里,橫穿貴州省東西方向的326國道,從東面平山鄉入境經縣城向西穿威寧縣後進入雲南省,向北、南、東三面分別還有通往雲南省鎮雄縣、貴州省六盤水市、納雍縣的省級公路。
民風民情
赫章彝族的賽馬和鈴鐺舞、敬酒舞、慶蕎豐收舞、采杜鵑花舞、月琴舞等舞蹈多姿多彩,苗族的蘆笙舞場面壯觀;民族服飾精美鮮艷,璀璨奪目。
鈴鐺舞![鈴鐺舞](/img/6/efb/nBnauM3X1ADN3ETM5EDM1kDN0UTM2MTMxEDM2cTNwAzMxAzLxAzL0I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敬酒舞
敬酒舞,彝語稱“盲齒”,有五個以上兒媳或侄媳的老人去世後,為表示對死者的崇敬和對客人、親屬的祝願與安慰,主人家一男子與眾兒媳(侄媳)們在屋內跳的以敬酒為內容的舞蹈。舞者衣著講究,儀表莊重。
蘆笙舞蘆笙舞,又名“踩蘆笙”、“踩歌堂”等,因用蘆笙為舞蹈伴奏和自吹自舞而得名。它流布於貴州、廣西、湖南、雲南等地的苗、侗、布依、水、仡佬、壯、瑤等民族聚居區,是南方少數民族最喜愛、分布最廣泛的一種民間舞蹈。從已出土的西漢銅蘆笙樂舞俑分析,蘆笙舞至少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蘆笙舞大多在年節、集會、慶賀等喜慶時刻表演,主要有自娛、競技、禮儀三種類型。
蘆笙舞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也是苗族最喜愛的民間舞蹈。蘆笙舞基本上可以分為三類:民眾性蘆笙舞、表演性蘆笙舞、風俗性蘆笙舞。
苗族大遷徙舞
![苗族大遷徙舞](/img/c/675/nBnauM3X0ITMxEDN1QDM1kDN0UTM2MTMxEDM2cTNwAzMxAzL0AzL1E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苗族大遷徙舞以史詩般的舞蹈動態敘述了苗族人民大遷徙的苦難歷程,藝術地再現了苗族大遷徙的歷史畫卷。此舞氣氛壯烈,舞步沉穩凝重,動作輕捷古樸,舞曲歡悅活潑,蘆笙曲伴隨古老歌謠,追思苗族先民英勇善戰歷盡艱辛終於找到理想家園的漫長曆程。
旅遊
赫章縣境內有小韭菜坪、大韭菜坪、阿西里西大草原和平山、水塘夜郎國家森林公園等景點,“貴州屋脊”赫章韭菜坪被評為“中國十大避暑名山”。2001年可樂遺址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可樂古夜郎時期的墓葬發掘被評為2001年度中國“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被譽為“貴州考古發掘的聖地、夜郎青銅文化的殷墟”,2010年可樂遺址被確定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項目。
![可樂遺址](/img/4/57d/nBnauM3XyEjNzUzMxcDM1kDN0UTM2MTMxEDM2cTNwAzMxAzL3AzLxg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可樂遺址位於中國貴州省赫章縣可樂鄉,夜郎古都可樂洛姆的所在地,是夜郎國遺址。196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這裡發掘出漢墓7座,出土文物3百餘件,引起了考古界、史學界的轟動。2000年,研究人員在可樂發掘出夜郎墓葬108座,出土文物547件,入選中國2000―200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01年,可樂遺址古墓群被國務院批准為中國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被國家確定為國家大遺址公園。
森林公園
赫章國家級森林公園由相距40公里的水塘林場和平山林場兩個景區組成,總面積4733公頃。公園具有十分鮮明的生物多樣性和景觀多樣性特徵,屬典型的森林生態旅遊景區,是黔西北地區的生態旅遊瑰寶。2004年,經國家林業局批准建立赫章國家森林公園,於2007年成功申報為國家2A級景區。
峽谷溶洞
峽谷溶洞景觀位於赫章縣東部的平山鄉,距縣城26公里,326國道由東至西穿境而過。景觀由“奇秀天驕”的大天橋、小天橋和七星關三個峽谷組成。整個峽谷長約10公里,以優美的原生態山水風光、神奇的溶洞景觀和浩瀚多姿的原始灌木為主體;以暗河峽谷群及山、水、林、藤、洞、石為看點,形成集雄、秀、奇、險、幽、野為一體的景觀特色。
大草原
二台坡大草原是阿西里西大草原的主體,位於赫章縣東南面,距縣城40多公里,平均海拔2500多米,綿延數百里,鋪展百萬畝。這裡蒼莽逶迤,群峰疊翠,山高林密,河谷深切,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區內包括奢香古驛道、發河溶洞、佳娃黑塘、營盤月亮洞、大寨山水畫、石板河小溪瀑布群等多處景觀。
天坑
![赫章縣城區](/img/4/833/nBnauM3X4MjNyUjNzcDM1kDN0UTM2MTMxEDM2cTNwAzMxAzL3AzL1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洛布石林
在赫章境內的韭菜坪下分布著千畝石林,曲徑通幽,宛若迷宮,堪與雲南路南石林比美。因所處位置之高,又因其雲遮霧繞,因此被人們稱為“天上石林”。彝族人稱之為洛布石林,彝族語即“落布惹”,大意是滑竹與石頭構成的森林,也可以說成是像古代民族一樣的石林。
貴州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 | 貴州省簡稱貴,別稱黔,省會貴陽市。全省轄:4個地級市、2個地區、3個自治州;10個市轄區、9個縣級市、56個縣、11個自治縣、2個特區 |
地級市、地區、自治州 | 市轄區、縣級市、縣、自治縣、特區 |
貴陽市 | 烏當區 | 南明區 | 雲岩區 | 花溪區 | 白雲區 | 小河區 | 清鎮市 | 開陽縣 | 息烽縣 | 修文縣 | 金陽新區* |
六盤水市 | 鐘山區 | 六枝特區 | 盤縣 | 水城縣 |
遵義市 | 紅花崗區| 匯川區 | 赤水市 | 仁懷市 | 遵義縣 | 綏陽縣 | 桐梓縣 | 習水縣 | 鳳岡縣 | 正安縣 | 餘慶縣 | 湄潭縣 | 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縣 | 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 |
安順市 | 西秀區 | 普定縣 | 平壩縣 | 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 | 紫雲苗族布依族自治縣 | 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 |
銅仁地區 | 銅仁市 | 德江縣 | 江口縣 | 思南縣 | 石阡縣 | 玉屏侗族自治縣 | 松桃苗族自治縣 |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 沿河土家族自治縣 | 萬山特區 |
畢節地區 | 畢節市 | 黔西縣 | 大方縣 | 織金縣 | 金沙縣 | 赫章縣 | 納雍縣 | 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興義市 | 望謨縣 | 興仁縣 | 普安縣 | 冊亨縣 | 晴隆縣 | 貞豐縣 | 安龍縣 |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 凱里市 | 施秉縣 | 從江縣 | 錦屏縣 | 鎮遠縣 | 麻江縣 | 台江縣 | 天柱縣 | 黃平縣 | 榕江縣 | 劍河縣 | 三穗縣 | 雷山縣 | 黎平縣 | 岑鞏縣 | 丹寨縣 |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 都勻市 | 福泉市 | 貴定縣 | 惠水縣 | 羅甸縣 | 甕安縣 | 荔波縣 | 龍里縣 | 平塘縣 | 長順縣 | 獨山縣 | 三都水族自治縣 |
註: | 帶“*”屬於地方設立的縣級行政或經濟管理區,並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在冊的行政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