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周縣

林周縣

林周縣隸屬西藏拉薩市,地處西藏中部、拉薩河上游澎波河流域,縣駐地距拉薩市65公里。2013年,林周縣總人口為7萬人,其中有漢族、苗族、回等少數民族。林周縣主要礦產資源有鉛、鋅、重晶石、煤、石膏等。林周縣有拉薩河、唐古拉山等旅遊景點。林周縣有氆氌、卡墊、火盆、花盆、油壺、酒壺等。2013年,林周縣生產總值達到8.39億元,年均增長達15.5%;財政收入達到2690萬元,連續突破1000萬元、是2012年的6.73倍,年均增長46.4%。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4.5億元,比2012年增加4.63倍,年均增長41.3%。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林周藏族意為"天然形成的地方"。

林周縣藏語意為"天然形成的地方"。1857年林周宗(相當於縣)建立。

民主改革後,1959年8月14日林周、旁多兩宗合併成立林

林周縣林周縣

林周縣

周縣人民政府。

1988年7月,原屬達孜縣管轄的澎波區劃歸林周縣管轄,逐漸形成現在行政區劃隸屬拉薩市。

縣政府駐地初設宗嘎村,1972年遷至旁多村,1988年再遷入甘旦曲果村至今。

1997年,林周縣面積4517平方千米,人口5.2萬。轄19個鄉,縣政府駐甘丹曲果鄉甘曲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林周縣  林周縣
林周縣地理中心坐標為東經90°51′至91°28′,北緯29°45′至30°08′,地處西藏中部,拉薩市東北方向,拉薩河上游及澎波河流域,東連墨竹工卡縣,西接堆龍德慶縣,北臨當雄縣,南抵拉薩市城關區,總面積4512平方公里。

林周縣隸屬西藏拉薩市,地處西藏中部、拉薩河上游及澎波河流域,縣駐地距拉薩市65公里。

氣候

林周縣北部屬拉薩河上游及其源流區域年均氣溫2.9℃,平均海拔4200米。林周縣屬高原季風氣候區,晝夜溫差大,太陽輻射強。年均氣溫5℃,年均降水491毫米,夏季雨水集中,年均日照時數3000小時,無霜期120天。

水文

林周縣有熱振河、達龍河、烏如龍河、拉薩河等河流。

河流總長度577千米,主要包括拉薩河、拉曲河、熱振河、玉年曲河、烏魯龍曲河等,其中熱振河境內流長130千米,拉曲河境內流長22千米。拉薩河、玉年曲河、烏魯龍曲河等20多條為季節性河流。

地貌

林周縣地處雅魯藏布江中遊河谷地帶。南北狹長,跨度達180千米。念青唐古拉山支脈卡拉山橫貫林周縣,將林周縣分為南北兩部分。

行政區劃

林周縣  林周縣
全縣轄1個鎮、9個鄉:甘丹曲果鎮、春堆鄉、松盤鄉、強嘎鄉、卡孜鄉、邊覺林鄉、江熱夏鄉、阿朗鄉、唐古鄉、旁多鄉。共有49個行政村。縣人民政府駐甘丹曲果鎮。

甘丹曲果鎮轄6個村委會:甘丹曲村、朱加村、覺布村、江交村、朗塘村、居榮村。

春堆鄉轄4個村委會:春堆村、卡棟村、巴察村、魯堆村。

松盤鄉轄4個村委會:松盤村、白定村、崗巴村、拉木村。

強嘎鄉轄5個村委會:強嘎村、典仲村、曲卡強村、切瑪村、連波村。

卡孜鄉轄7個村委會:卡孜村、通門村、白乃村、董村、改布村、德嘎村、貝朗村。

邊覺林鄉轄3個村委會:當傑村、卡友村、色康村。

江熱夏鄉轄5個村委會:江熱夏村、連巴村、加仲村、拉定村、卡惹村。

阿朗鄉轄5個村委會:拉康村、加熱村、嘎列村、布崗村、阿布村。

唐古鄉轄4個村委會:藏雄村、唐古村、恰札村、江多村。

旁多鄉轄6個村委會:旁多村、達隆村、日普村、加給村、寧布村、巴奪村。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林周縣主要礦產資源有鉛、鋅、重晶石、煤、石膏等。

生物資源

林周縣動物資源有鹿、獐子、黑頸鶴、雪雞、灰鴨、野雞、黃羊等。

植物資源主要有藥材主要有蟲草、貝母、紅景天、雪靈芝等。

人口

2013年,林周縣總人口為7萬人,其中有漢族、苗族、 回等少數民族。

經濟概況

綜述

2012年林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7.04億元,比2011年增長12.2%。2012年三次產業比重依次為4.1%、34.9%、61.0%,分別拉動經濟成長0.3、5.0和6.9個百分點。與上年相比,第一產業比重下降0.4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提高1.0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下降0.6個百分點。

2013年,林周縣生產總值達到8.39億元,年均增長15.5%。財政收入2690萬元,是2012年的6.73倍,年均增長46.4%。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4.5億元,比2012年增加4.63倍,年均增長41.3%。

第一產業

2012年林周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71億元,比2011年增長3.9%。農作物總播種面積0.85萬公頃,比2011年增加0.06萬公頃。糧食種植面積0.61萬公頃,與2011年持平。其中:青稞種植面積1650.03公頃,比2011年增加56.88公頃。小麥種植面積896.85公頃,比2011年增加4.01公頃。油菜種植面積399.77公頃,比2011年增加121.34公頃。蔬菜種植面積466.75公頃,比2011年增加596.5公頃。

2013年,林周縣農牧民人均收入達到4587.19元,比2012年增長94.3%,從2005年的2361.27元增加到2010年的4587.19元,年均增長14.2%。

第二產業

2012年林周縣工業增加值3.3億元,比2011年增長19.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98億元,比2011年增長19.5%,2012年林周縣有工業企業5家,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6.1%,比2011年下降2個百分點。

2013年,林周縣工業增加值由2005年的595.18萬元增加到2010年的1.05億元,年均增長78%。特別是礦業產業作為特色支柱產業的地位更加突出,正在成為推動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基礎。

第三產業

2012年林周縣共有限額以上企業5家,同比2011年增長13.6%。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56億元,比2011年增長18.5%。限額以上貿易企業零售額3.19億元,比2011年增長8.6%,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所占比重為30.7%。

2012年林周縣接待海內外遊客60.83萬人次,比2011年增長26.5%。其中:國內遊客54.48萬人次,比2011年增長28.2%。入境遊客6.0萬人次,比2011年下降48.3%。全年旅遊總收入6.48億元,比2011年增長28.1%。

交通

2013年,林周縣有主要公路3條,總長160公里。鄉村公路12條,總長260多公里。已形成通拉薩市、鄰近各縣、各鄉的交通網。

林周縣緊鄰青藏鐵路拉薩站,可乘火車前往全國各地。拉薩貢嘎機場有往返各地的航班。

社會事業

基礎設施

2013年,林周縣有水電站1座,鄉水電站2座。粉條廠和糧油加工廠各1家。民族手工業較發達,主要行業有織氆氌、卡墊、制陶等。2013年,林周縣擁有電信、郵政局2所,郵電業務總量21萬元。968門程控電話已開通,可與區內外數字直撥。無線、好易通893部,21戶寬頻,衛星電話10戶,IC卡6部,201卡電話已建3部,公用電話56部。

教育事業

2013年,林周縣共有學校63所,在校生9548人,教師578人。普通中學1所,在校學生3787人,其中少數民族3780人,占學生總數99.8%。

科技事業

2013年,林周縣共有專業技術人員357人,其中工程技術員45人,農業技術人員33人,衛生技術人員133人,教學人員182人。

文化事業

2013年,林周縣有廣播電視單收(收轉)站122座,廣播復蓋人口44500人,復蓋率為81%,電視復蓋人口為49434人,復蓋率為89%。林周縣有線電視台已開通22個頻道,無線台1座,文化館1個,書店1個,鄉級文化站9座。林周縣共有電影放映隊6個,5個鄉放映點,一輛流動放映車。公共圖書館1個,檔案室1個,共有9個鄉級電視單收站,7個鄉級電視發射站。

醫療衛生

2003年,林周縣擁有各類衛生機構55個,其中醫院1個,醫院床位70張,其中農村醫院床位40張,占總床位數75%,年平均每4人擁有醫生4人。

風景名勝

林周縣有熱振寺、虎頭山水庫等旅遊景點。

地方特產

林周縣有氆氌、卡墊、火盆、花盆、油壺、酒壺等。

地區景點

甘丹曲果寺、熱振寺、旁多水利樞紐

中國行政區劃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東部和南部大陸海岸線1.8萬多千米,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多萬平方千米。中國同14個國家接壤,與8個國家海上相鄰:東北與朝鮮接壤,東北、西北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為鄰,正北方是蒙古國,西部毗鄰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與印度、尼泊爾、不丹相接,南面有緬甸、寮國和越南。

西藏自治區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