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子縣

隆子縣

隆子縣隸屬於西藏自治區山南地區,位於西藏南部,山南地區中偏北,喜馬拉雅山東段北麓;北與朗縣、加查縣接壤,南與門隅、東與珞瑜、西與措美縣相連,西南與錯那、偏北方與曲松縣、西北與乃東縣、東北與米林縣相鄰。其地理位置為東經91°53′~93°06′,北緯28°07′~28°52′。全縣境域面積10566平方公里,實際控制面積8165平方公里。截止2010年,隆子縣總人口35248人,居住有藏族、漢族、珞巴族等十幾個民族,其中藏族占99%以上。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隆子,藏語意為“萬事順利,實力雄厚”,古稱“涅”。
隆子,吐蕃時期屬約茹的涅東岱(千戶所之意),設千戶長,藏語稱為“東本”。帕莫竹巴政權時期建宗,宗址設在現松巴鄉,至今已有600年左右的歷史。噶廈政府時期曾把隆子列為山南6個一等宗之一。民主改革前的歷任宗本均由西藏地方政府委派,負責管理本宗的事務。隆子宗直屬洛喀(山南)基巧管轄。1956年8月成立隆子宗辦事處,由山南分工委委派領導。1959年成立隆子縣人民政府,屬山南專區領導。1972年,縣人民政府駐地由松巴鄉宗學村遷到新巴。縣府現駐隆子鎮。(出處)
2000年,隆子縣轄2個鎮、8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32184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隆子鎮7206人、日當鎮7346人、準巴鄉435人、加玉鄉3808人、列麥鄉2353人、熱榮鄉3713人、雪沙鄉3848人、三林鄉2989人、扎日鄉464人、玉門鄉22人。

地理環境

隆子縣隆子縣
隆子縣隆子縣
隆子縣位於西藏南部、山南地區中偏北、喜馬拉雅山東段北麓。面積1056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4萬畝,草場面積800萬畝,森林面積30萬畝。總人口3萬人。現轄1個區,14個鄉,86個村民委員會。
隆子藏語意為"萬事順利,實力雄厚",古稱""。吐蕃暑期約茹的涅東岱(千戶所之意),設千戶長,藏語意為"東本"。帕莫竹巴政權時期建宗,宗址設在現松巴鄉。至今已有600年左右的歷史。噶廈政府時期曾把隆子宗列為山南6個一等宗之一。民主改革前的歷任宗本均由西藏地方政府委派,負責管理本宗的事務。隆子宗直屬洛喀(山南)基巧管轄。1956年8月成立隆子宗辦事處,由山南分工委派領導。1959年5月成立隆子縣人民政府,屬山南專區領導。1972年,縣人民政府駐地由松巴鄉宗學村遷到新巴。

該縣屬南喜馬拉雅地貌。地勢西高東低,相對高差約2000米,平均海拔3900米。境內屬高原溫帶乾旱季風氣候區。太陽輻射強烈,日照時間長,氣溫較低,晝夜溫差大,乾濕分明,多夜雨,冬春乾燥,多大風。年日照數2983小時,年無霜期125天,年降水量279.41毫米。常見的自然災害有旱、地震等。

境內主要礦產資源有砂金、鉛、硫磺、鐵、水晶石等。野生動植物資源有豹子野氂牛藏馬雞、鹿、水獺、獐子、黑熊黃羊野兔狐狸旱獺、鷹、野雞蟲草三七靈芝貝母大黃雪蓮花黃牡丹胡黃連、仙鶴草、鬼臼黃花遠志等。

隆子縣為藏南谷地的半農半牧縣。農作物主要有青稞、冬小麥春小麥、豌豆、蘿蔔、土豆油菜等。主要飼養氂牛、黃牛、馬、羊、驢、騾、豬等。森林主要樹種有喬松、高山松喜馬拉雅杉雲杉、樺樹、青岡、落葉松、西藏柏沙棘北京楊銀白楊柳樹木材蓄積量308.27萬立方米。經濟林木有野桃、蘋果等。

工業以民族手工業為主。生產氆氌地毯、卡墊、藏被、銅器、銀器、酥油桶竹器、藏刀、木碗、藏式鞋帽等。現有中小型水電站5座,糧油加工廠1個。

境內主要公路70公里,一般公路500餘公里,基本實現了鄉、村通汽車。

雪薩鄉拉貢酥油聞名於全區,加玉的酥油碗蓋、茶壺酥油桶、銀殼藏刀以及日當、雪坡的羊毛、藏被等,也倍受消費歡迎。還盛產蟲草麝香貝母

新巴,面積1.2平方公里,居民2000餘人。鎮內醫院、中國小校、幼稚園電影院書店郵局、銀行、招待所、飲食店、農具廠、各類商店、水電站等生產、生活服務設施齊全。現已成為隆子縣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的中心。

隆子縣風景優美,有茂密的森林,眾多的珍貴野生動物,更有巨大的溶洞。三安曲林寺白教寺廟,該寺不僅是西藏本區佛教徒的朝聖之地,而且在印度不丹等國佛教徒中也有較大的影響。境內還有寺廟16廟,佛殿12座。這些寺廟、佛殿歷史悠久,是西藏燦爛古代文化的組成部分。

行政區劃

隆子縣轄2個鎮、9個鄉:隆子鎮、日當鎮加玉鄉列麥鄉扎日鄉熱榮鄉三安曲林鄉準巴鄉、斗玉鄉、雪薩鄉、玉麥鄉。共有28居委會、58個行政村。

優勢資源

隆子縣有豐富的農畜產品、森林、礦產、中藥材等資源。全縣有耕地 4.4 萬畝,還可開發利用土地 5 萬畝,現年產糧食 4380 萬斤,油菜 160 萬斤;全縣有草地面積 780 萬畝,可利用 600 萬畝,已利用 400 萬畝,載養著 26 萬頭 ( 只、匹 ) 氂牛、山綿羊等牲畜,年出欄 8.4 萬頭 ( 只、匹 ) ,產肉 20 萬斤,產奶 40 萬斤,產皮 8 萬張,產毛 5 萬斤;全縣林地面積 502 萬畝,其中森林面積 30 萬畝,木材蓄積量 800 萬 m3 ,竹子面積 2 萬畝,畝產竹 3000 斤,沙棘林 10 萬畝,部分已掛果;全縣年產蟲草 800 斤、貝母 1500 斤、紅景天 1.5 萬斤、雪蓮花 3000 斤及其它藏中藥材 5 萬斤棕熊岩羊盤羊藏驪雞雪雞野牛野驢等 100 余種野生動物資源;全縣已探明有沙金、銻、水晶等礦產資源。

地域風景

隆子縣隆子縣
雅礱河風景名勝區為目前西藏境內惟一的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面積共920平方千米。雅礱河的源頭在山南地區乃東縣南端的雅拉香布山,主峰海拔6647米,終年冰雪覆頂,雲遮霧繞,逶迤80多千米,在澤當鎮西側匯入雅魯藏布江。風景區內,雪山冰川田園牧場河川谷地高山植被、歷史古蹟和古樸民風交相輝映,文化古蹟、自然風光、人文景觀薈萃於一體。站在貢布山上展望雅礱河谷,可充分感受藏南田園風光的魅力。
名勝古蹟主要有相傳建於公元前2世紀的雍布拉康,建於唐代的昌珠寺贊塘寺吉如拉康,建於明代的曲丁加澤排塔,藏南重鎮澤當以及因獼猴變人的神話而著稱的貢布日山猴子洞等。
據藏文史料記載,雅礱河谷很早就開始圈養牲畜、引水澆地、燒薪作炭、冶鍊金屬、架設橋樑。瓊結邦嘎、貢嘎昌果等地的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存表明雅礱河谷一帶是西藏先民活動頻繁且具相當文明程度的地域。這裡不僅出現了西藏的第一塊青稞地、第一個村莊、第一位贊普第一座宮殿第一本佛經,而且,西藏的第一座佛殿昌珠寺、第一個創演藏戲的村莊都坐落在這一地區。這一帶是吐蕃王朝的發祥地,而且曾兩度作為西藏地方的政治中心。

人口民族

截止2010年,隆子縣總人口35248人,居住有藏族、漢族、珞巴族等十幾個民族,其中藏族占99%以上。

交通

截止2010年,隆子縣公路通車裡程796.76公里,主要有縣道321.915公里、鄉道12.126公里、村道238.759公里、邊防公路129.717公里。

經濟概述

綜合

2010年,隆子縣生產總值287.21億元,較2009年增長11.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0.79億元,較2009年增長3.0%;第二產業增加值75.87億元,較2009年增長15.4%;第三產業增加值180.55億元,較2009年增長11.2%。

第一產業

2010年,隆子縣全區農作物播種面積221.54千公頃,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4.83億元,同比增長3.5%。

第二產業

2010年,隆子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6.59億元,較2009年增長13.1%,增速比一季度提高2.4個百分點;工業企業完成銷售產值33.37億元,較2009年增長12.3%;工業品銷售率99.7%。

第三產業

2010年,隆子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3.90億元,較2009年增長14.6%。其中,城鎮實現消費品零售額100.46億元,較2009年增長14.9%;鄉村實現消費品零售額13.44億元,較2009年增長12.3%。批發業、零售業、住宿業和餐飲業均為增長,分別較2009年增長了6.8%、13.3%、32.8%和20.0%。共接待國內外遊客281.79萬人次,較2009年增長25.3%;實現旅遊總收入24.06億元,較2009年增長30.3%。

社會事業

基礎設施

截止2010年,隆子縣各鄉村有中心國小、有教學點,有衛生院,有公路,基本有電站,有業餘文藝宣傳隊,建有廣播、電視、單收、收轉站。建有人畜安全飲水工程107處,解決了24974人的飲水困難問題,通水率達74%。建有15座水電站,總裝機容量4750千瓦,全縣電網覆蓋率行政村達78%、戶達70%、人口達69%。全縣公路通車裡程796.76公里,9%的鄉鎮通油路,每萬人擁有農村公路263.5公里。

教育事業

截止2010年,隆子縣建有各級各類學校45所,其中:縣級中學1所、鄉鎮完小10所、村教學33所,縣幼稚園1所,在校學生4484人,教職工311人。

文化事業

截止2010年,隆子縣建有廣播電視“村村通”站139座,廣播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達92.9%和93.47%,農牧民民眾能夠收看到43套廣播節目和48套電視節目,加玉古爾魯、珞巴族服飾、雪沙亞羌姆被列為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中珞巴族服飾還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衛生事業

截止2010年,隆子縣共有13個醫療機構,其中:中心鄉衛生院4個、普通鄉衛生院6個、衛生所1個,有105名衛技人員,其中:縣級45名、鄉級28名、村級32名,所有農牧民均參加了以免費醫療為基礎的農牧區醫療制度。

西藏自治區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