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浪卡子縣在唐朝時,吐蕃王松贊乾布歸屬於“約茹”管轄並藏文命名為“羊卓康晴布仁底阿玉”的稱號,“羊卓”為“上方的牧場”;“康晴”指“雪域”;“布仁”為古藏文中指“長毛牲畜”,也就是氂牛的異名;“底阿”為“五部”;“玉”為“之鄉”。其以上的藏文之意連起來則是:“雪域上方的牧場是易養氂牛的五部之鄉”。
元朝時,統治西藏的薩迦法王在西藏建立十三個萬戶府行政體制時,在古鎮打隆設立羊卓萬戶府的同時在葉色村設立了小驛站。第一任萬戶長叫阿倫,他得到了忽必烈詔書,可以出任羊卓萬戶長,而且從羊卓到洛扎一帶都歸屬羊卓萬戶長。阿倫在擔任本欽期間曾前往內地,拜見皇帝,得到世代擔任羊卓萬戶長的詔書,浪卡子也得到了出任羊卓萬戶長的詔書。根據史料記載,當時的羊卓萬戶府管轄有750戶人家。
明朝時,帕竹地方政權在浪卡子設為可統治整個羊卓地區的浪卡子宗,是屬新建的西藏十三大宗之一。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浪卡子宗管轄範圍為東至位於羊卓雍錯湖中央的阿扎等妥朗(湖中央)各村,西至浪卡子與江孜分界線喀若拉山頂,南至洛扎扎界果(岩石大門)和北至亞色村。該宗管轄的還有屬私有莊園謝噶林巴,屬寺廟莊園的有桑頂寺、打隆上下寺和溫噶曲德寺。
1954年西藏噶廈政府分設浪卡子、白地兩宗,仍歸洛喀基巧管轄。
1960年,浪卡子宗和白地宗合併設浪卡子縣,打隆與嶺谷並設打隆縣,劃歸江孜專區管轄。
1964年打隆縣併入浪卡子縣,劃歸山南專區管轄至今。縣府駐浪卡子鎮。
1997年,面積8022平方千米,人口3.06萬,多為藏族。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7年,面積8022平方千米,人口3.06萬,多為藏族。轄16個鄉(浪卡子鄉、章達鄉、甘扎鄉、工布學鄉、特布拉鄉、多卻鄉、絨布鄉、推鄉、普瑪江塘鄉、卡熱鄉、白地鄉、道布龍鄉、卡龍鄉、東巴鄉、阿扎鄉、打隆鄉),113個村。縣政府駐浪卡子鄉。
區劃詳情
截至2014年,全縣轄2個鎮、8個鄉:浪卡子鎮、打隆鎮、普馬江塘鄉、多卻鄉、阿扎鄉、卡龍鄉、工布學鄉、卡熱鄉、白地鄉、張達鄉。共有110個行政村(居委會),縣人民政府駐浪卡子鎮。
區劃名稱 | 位置 | 面積 | 沿革 | 轄區 |
浪卡子鄉 | 位於縣境西部 | 500平方千米 | 1959年設浪卡子區,1968年改公社,1988年改鄉。 | 轄9個社區:道布龍、哈西、 浪卡子 、曲度、翁果、城真、柯來、 古林 、 藏曲 |
章達鄉 | 位於縣境西部 | 500平方千米 | 1959年設章達區,1968年改公社,1987年改鄉。 | 轄7個村: 張達村 、 康瑪村 、 扎玉村 、 巴多村 、 康如村 、 幫龍村 、 下西村 |
甘扎鄉 | 位於縣境南部邊緣,距縣城158千米 | 800平方千米 | 1959年設甘扎鄉,1968年改公社,1988年復改鄉。 | 轄卓熱、麥容、甘扎、松拉、曲增、斯崗、幫來、拉崗休、堆日、支 達卡 、邊嘎、察如那、門嘎13個村。 |
工布學鄉 | 位於縣境西南部,距縣城140千米 | 600平方千米 | 1959年設工布學區,1968年改公社,1988年復改鄉。 | 轄20個村:麥榮村、幫來村、拉崗秀村、堆日村、邊嘎村、知達卡村、策如朗村、松嘎村、曲增村、甘扎村、色 康村 、卓熱村、曲古仲村、蘇格村、次務龍村、倫布 雪村 、美奪村、卡巴村、色多村、松拉村 |
特布拉鄉 | 位於縣境南部,距縣城90千米 | 300平方千米 | 1959年特布拉鄉,1968改公社,1988年復改鄉。 | 轄特布拉、東熱、多熱、 尼木 龍4個村。 |
多卻鄉 | 位於縣境西南部,距縣城86千米。 | 900平方千米 | 1959年設多卻區,1968年改公社,1988年復改鄉。 | 轄15個村:色瑪村、日吾扎村、 吉古 扎村、下日村、多卻村、下亞如村、上亞如村、特布拉村、堆日村、 尼瑪 龍村、洞熱村、絨布村、洞加村、熱瑪瓦村、卡 東村 |
絨布鄉 | 位於縣境西南部,距縣城90千米 | 500平方千米 | 1959年設絨布區,1968年改公社,1988年復改絨布鄉。 | 轄絨布、東加2個村。 |
推鄉 | 位於縣境西南部,距縣城45千米 | 550平方千米 | 1962年設推區所,1968年改公社,1988年改推鄉。 | 轄 林西 、響達、推村3個村。 |
普瑪江塘鄉 | 南與 不丹 接壤,距縣城70千米 | 500平方千米 | 1964年建普瑪江塘區,1968年改公社,1988年改鄉。 | 轄6個村: 那木其村 、 措果村 、薩藏村、沙空村、 查布村 、下索村 |
卡熱鄉 | 位於縣境北部 | 550平方千米 | 1959年設卡熱區,1968年改公社,1987年改鄉。 | 轄11個村: 章麥村 、學巴村、布旺村、嘎丹村、江熱村、邊據村、羅林 江村 、崗布村、江巴村、 布珠村 、最堆村 |
白地鄉 | 位於縣境北部, 羊卓雍湖 附近,距縣城30千米 | 569平方千米 | 1959年設白地區,1968年改公社,1987年改鄉。 | 轄8個村: 白地村 、扎 塘村 、葉色村、扎瑪龍村、曲色村、 格瓦村 、 龍桑村 、多扎村 |
道布龍鄉 | 位於羊卓雍湖和 空母錯 中間,距縣城10千米 | 200平方千米 | 1959年至1988年屬 浪卡子 區,1988年撤區並鄉設道布龍鄉。 | 轄道布龍、學慶2村。 |
卡龍鄉 | 位於縣境東北部,距縣城34千米 | 450平方千米 | 1959年設卡龍區,1968年改公社,1988年改鄉。 | 轄10個村: 卡龍村 、果巴村、巴結村、東嘎村、共熱村、米巴村、學慶村、珠巴村、加瓦村、增巴村 |
東巴 鄉 | 位於縣境東部,距縣城77千米 | 450平方千米 | 1959年至1988年屬阿扎區,1988年撤區並鄉後設立 東巴鄉 。 | 轄乙浪堂、東巴、加讓台、上梅、下梅、索爾加6個村(牧)委會。 |
阿扎鄉 | 位於縣境東部,距縣城42千米 | 450平方千米 | 1959年設阿扎區,1968年改公社,1988年改鄉。 | 轄13個村:夏瓦村、 康巴 村、增巴村、阿扎村、 玉龍村 、頂巴村、亞龍村、念巴村、東巴村、知巴村、吾巴村、扎崗村、蘇角村 |
打隆鄉 | 位於縣境南部,距縣城25千米 | 550平方千米 | 1959年設打隆區,1968年改公社,1988年改鄉。 | 轄11個村:林西、相達、念果、絨嘎、安色、康沙、德改、達加、曲隆、推瓦、曲宗 |
人口民族
2010年,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34767人,其中藏族人口占99.86%,漢族人口占0.14%,無其他少數民族。
行政區 | 總人數 | 男 | 女 | 總戶數 |
浪卡子縣 | 34767 | 17576 | 17191 | 8207 |
浪卡子鎮 | 4560 | 2453 | 2107 | 1396 |
打隆鎮 | 4672 | 2317 | 2355 | 1192 |
普瑪江塘鄉 | 979 | 492 | 487 | 263 |
多卻鄉 | 5628 | 2828 | 2800 | 1205 |
卡龍鄉 | 1950 | 977 | 973 | 482 |
阿扎鄉 | 2016 | 963 | 1053 | 450 |
工布學鄉 | 6505 | 3309 | 3196 | 1490 |
卡熱鄉 | 2542 | 1263 | 1279 | 639 |
白地鄉 | 2038 | 1030 | 1008 | 452 |
張達鄉 | 3877 | 1944 | 1933 | 638 |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浪卡子,藏語意為“白鼻尖”。浪卡子縣位於山南地區南部,位於西藏南部的喜馬拉雅山中段北麓,鎮政府駐地坐標為東經90°40‘77.58“和北緯28°97’56.13”,是山南地區的12個縣中海拔最高的縣,也是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最近的邊境縣。浪卡子縣東連措美縣,南接不丹王國,西與日喀則地區江孜、康瑪縣接壤,北與拉薩市曲水縣相鄰。邊防線長25千米,距山南地區行署所在地澤當鎮227千米。
地形地貌
該縣屬藏南山原湖盆寬谷區。四周邊緣高突,中間呈低洼湖泊。境內山峰眾多,海拔6000米以上的就有6座。最高海拔為7206米。海拔6000米以上的就有6座,最高海拔為7206米,境內的寧金康沙雪山、曲布曲姆雪山、蒙達崗日雪山和解同速松雪山海拔均在6000米以上。
氣候
浪卡子縣屬亞寒帶高原氣候,平均氣溫2.2~5.4℃。羊卓雍錯鑲嵌於縣境中央,自然資源豐富,氣候高寒。日照時間長,風、熱、光資源比較豐富。縣境內大風持續時間長,年平均大風日數多達100~150天,風速達3米/秒,風力強。年日照時數2933.8小時,年平均降水量252.2毫米,年無霜期28天。自然災害主要有風沙、雪、冰雹、霜凍、乾旱、洪水等。
水文
浪卡子縣內有羊卓雍錯湖,湖水深約20-40米,最深處近60米。湖面海拔約4441米,面積648平方千米。曼曲河發源於浪卡子縣白地鄉多扎村的布隆列附近。流域面積1377平方千米,河長77千米,坡降9.3‰,主河道海拔在3780~4335米之間,屬高原山區性河流。
自然資源
生物資源
動物
浪卡子縣境內國家保護動物有羊湖裸鯉,更有黑頸鶴、野驢、雪豹、盤羊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和斑頭雁、赤麻鴨、白額雁、水獺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野生動物資源主要有黑頸鶴、水獺、猞猁、灰鶴、狼、狐狸、獐、黃羊、青羊、灰鴨、麻鴨、麝、岩羊、鷺、鷗、高原裸魚等。羊卓雍錯還有蘊藏量高達2至3億公斤的高原特有無鱗魚和裂腹魚,素有"西藏魚庫"之稱。
植物
高原植物主要有蟲草、貝母、雪蓮花、爬地柏和大黃、龍膽、三棵針、麻黃、報春花、紫雲英、草木犀等。
礦產資源
浪卡子縣境內礦產資源主要有沙金、岩金、銅、硼、鐵、水晶和泥炭等;礦產開發僅限於對沙金的開發利用,屬手工淘金的原始作業。
水資源
羊卓雍錯位於雅魯藏布江南岸浪卡子縣境內,湖內分布著十餘個小島,大的可容五、六戶人家,小的只有百米方圓。羊卓雍錯蓄水量150多億立方米,蘊藏著豐富的水能資源。羊卓雍錯與雅魯藏布江只有一山之隔,最近距離僅6千米,山南邊湖面海拔4441米,山北邊江面海拔只有3570米,兩者水面高差達800多米,具有發展水電的有利條件。
地熱資源
浪卡子縣地熱資源較豐富,其中以阿扎桑汪泉最出名,水溫高達60℃左右。
經濟
綜述
浪卡子縣產業結構以畜牧業為主,兼有農業和以畜產品加工業為主的民族手工業,為山南地區的重點畜牧業生產縣之一,“九五”期間,全縣國民生產總值達6980萬元,平均每年增長11%左右,農牧業人均收入達1200元以上,其中第一、二、三產業比例為6:1:3。重視農業基礎地位,糧食產量達1740萬斤,第二產業收入達641萬元,第三產業收入達1947萬元。
2014年浪卡子縣生產總值達45663萬元,同比2013年增長23.98%。完成年度計畫的100.54%;固定資產投資66407萬元,同比2013年增長36.66%,完成年度計畫的100.24%;財政收入2167萬元,同比2013年增長17.01%。完成年度計畫的100.88%;社會消費零售總額7773萬元,同比2013年增長18.13%,完成年度計畫的100.17%;農牧民純收入7749元,同比2013年增長22.88%,完成年度計畫的103.46%。
第一產業
截至2014年,浪卡子縣耕地面積3.76萬畝,草場面積680萬畝。牲畜主要有氂牛、黃牛、山羊、綿羊、馬、驢、雞、豬等。種植業以青稞、油菜、元根、馬鈴薯為主。2015年1至7月份,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完成2800元,同比2013年增長14%。存蓄成活率93.94%,成畜死亡控制在1.06%以內,牲畜出欄102454頭(只、匹),出欄率30.7%,肉類產量2920.9噸,奶類產量8270.5噸。完成減畜折合羊單位15萬隻。兌現草場補助獎勵資金2532.75萬元。糧經飼比例控制在71:13:16以內,調運化肥279.32噸,藥劑拌種85.09萬斤,完成各種農作物播種面積3.87萬畝,糧食產量7939.9噸,油菜籽819.9噸。
第二產業
浪卡子縣工業主要是以毛紡和皮毛加工為主的畜產品加工業。主要產品有地毯、卡墊、藏被、藏靴等。全縣有大小水電站10餘座,總裝機容量1000千瓦。2014年,浪卡子縣完成工業產值20950萬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6407萬元,同比2013年增長36.66%,完成年度計畫的100.24%,其中國家投資47676萬元、援藏投資5535萬元、民間投資13196萬元;完成工業增加值583萬元,同比2013年增長21.71%。
第三產業
2015年7月,全縣共接待國內外遊客3.65萬人次,實現旅遊創收187.6萬元。浪卡子縣旅遊的團隊遊客2.42萬人次、自駕游及區內遊客1.23萬人次,其中景區門票收入96.8萬元;賓館、餐飲接待及其他收入68.5萬元;農牧民參與旅遊服務直接收入22.3萬元。浪卡子縣總共註冊市場主體969戶,註冊資本16382.5萬元,分別同比2014年增長14.4%、85%。其中,個體工商戶836戶,註冊資本3776.18萬元,分別同比2014年增長16.3%、56%;私營企業54戶,註冊資本7574.36萬元,分別同比2014年增長17.4%,201%;專業合作社49戶,註冊資1746.50萬元,與2014年持平。2014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773萬元,同比2014年
增長18.13%,完成年度計畫的100.17%;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3至2014年浪卡子縣共兌現“三包”政策和學生營養改善計畫經費1561萬元;兌現農牧區醫務教育階段學生營養改善計畫經費183.33萬元。二是認真貫徹落實《山南地區關於山南籍資助農牧民子女上大學的自助管理辦法》要求,2012至2014年浪卡子縣共兌現農牧民子女上大學資助資金108.38萬元,資助率達100%,並把2014年農牧民子女上大學資助資金納入財政預算。
截至2014年,浪卡子縣共設各級各類學校23所,全縣國中教師共139名,國小、幼稚園教師共277名;城鎮學前三年、農牧區學前2年兒童受教育率分別為100%和46.7%;國小適齡兒童和國中階段入學率達到100%;2013至2014年浪卡子縣中學實現連續三年全區600以上考生最多學校佳績。
醫療衛生
截至2014年,浪卡子縣參加醫療合作人數34577人,參合率達99.9%。農牧區醫療制度基金到位1506.71萬元,其中,農牧民個人集資69.15萬元,中央級自治區配套資金1261.78萬元,地區配套資金11.3萬元,本級財政配套資金8.8萬元,利息收入5.02萬元。全縣報銷醫療費用共1431人,報銷醫療費用達1450.57萬元。
民生
浪卡子縣利用縣財政安排1000萬元民生資金帶動作用,年內爭取19036.235萬元,建設完成69個民生項目,下撥救災救助物資資金109.39萬元。實現勞務輸出3714人次,創收1299.93萬元。2014年浪卡子縣開展了扶貧建檔立卡工作,統計出年收入2700元以下扶貧對象3164戶、11212人,實現貧困戶751戶、3144人脫貧。2015年,計畫完成413戶、971人脫貧。
基礎設施
截至2014年,浪卡子縣有銀行、商店、郵電、電視、影劇院、學校、飯店等基礎設施。
文化產業
2014年,縣政府安排55.6萬元,重點用於文化下鄉、文藝創作、非遺保護、文物保護、可移動文物普查、廣播影視事業發展、文化產業等方面工作,推進文化產業大發展、大繁榮。
交通
浪卡子縣城距拉薩164千米,距澤當鎮217千米。交通運輸實現了鄉鄉有公路,村村通汽車,並開展了縣城至拉薩、山南、日喀則等地的客運路線。境內實現了鄉鄉有公路,村村通汽車。拉薩至亞東的公路從縣境內通過。
歷史文化
歌舞
“諧旺”歌舞發祥於浪卡子縣打隆鎮曲宗村,始創於德瑟桑傑嘉措時期,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是一項歷史悠久、特色濃郁的民間傳統歌舞,過去在盛大慶典活動上,“諧旺”歌舞是開場或壓軸的固定節目。
節日
“吉仁節”的藏語意思就是舊社會各部落共同拜佛求神,祈福消災的宗教法事,主要在浪卡子縣普瑪江塘鄉一帶開展,全稱“吉仁勤毋”。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仁”思潮的衝擊,“吉仁勤毋”節被人為地取消,1985年“吉仁勤毋”節得以恢復,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貫徹執行。恢復了的“吉仁勤毋”節里多了扔石頭、賽耗牛、男子長跑、男子跳遠四項體育活動。
旅遊資源
浪卡子縣境內人文景觀主要有桑頂寺、雍布多寺、崗普寺、羊卓新紮寺、扎熱桑丹曲林寺、塔林曲德寺、門嘎曲德寺、白地扎西貢桑曲林寺、絨布拉康等;自然景觀主要有勒金康桑雪峰、鳥島、普姆雍錯、羊卓雍錯、藏木覺千年古柏、草原、甘扎溫泉等。
羊卓雍措
按藏文意譯,“羊”指“上面”;“卓”指“牧區”;“雍”指“碧玉”;“措”指“湖”。連起來便是“上面牧區的碧玉湖”位於雅魯藏布江南面的山南浪卡子縣境內,周圍四面群山環繞。
湖面海拔4442米,東西長130千米,南北寬70千米,湖水面積638平方千米,湖岸線長250多千米,湖水深度30—40米,最深處在湖的東部及湖中帕多島的南部一帶,近60米,它與藏北的納姆措和阿里的瑪旁雍措齊名,被尊稱為西藏高原上的“三大聖湖”。是個雨水、雪水、冰川混合補給類型的內流湖泊。狀若紙扇,大致呈北西—南東方向延伸。南寬北窄,湖沿有許多湖汊,蜿蜒伸進群山之中。湖中有餘個小島,各自獨立水面,最大的湖島面積達8平方千米,最小的也有三千平方米。
羊卓雍措還蘊藏著豐富的水離資源。它與雅魯藏布江只一山之隔,距離僅6千米,山南邊湖面海拔大4441米,山北面江面海拔只有3570米,它們之間的水面高差達800多米,人們正在壁面山上利用這天然的高峰,修建世界屋脊上的水力發電站。
四山四湖
最為突出的當屬一寺二草原和四山四湖。桑頂寺歷
史300多年,共有15座殿堂,在全區是唯一由女活佛主持的寺廟,在藏傳佛教中獨一無二;嘎瑪嶺草原和巴居草原一望無際,草肥水豐,是極具代表性的高原牧場。縣境內的寧金康沙雪山、曲布曲姆雪山、蒙達崗日雪山和解同速松雪山海拔均在6000米以上,一年四季雪不化,是廣大遊客登山探險的絕好去處。羊卓雍措、空姆措、沉措和普莫雍措是浪卡子四大湖泊,其中以羊卓雍措最負盛名,面積達638平方千米,眾多島嶼星羅其間,野鳥成群,此外,浪卡子縣的搶勇冰川和水溫60度左右的甘扎溫泉也是旅遊資源中的兩個特色。
羊卓雍錯湖為山南地區第一大湖,被藏族民眾稱之為"聖湖"。湖內分布著10餘個小島。島上有紅教寺廟"擁不多寺",常年香菸繚繞,暮鼓晨鐘,加上遠處雪峰映襯,更顯"聖湖"之際神秘和美麗。已向國內外旅遊者開放。
桑丁寺,始建於公元14世紀中葉。創建人是香巴噶舉派傳人薰奴珠。全寺僧人中,唯主持人是女活佛,這在西藏各教派絕無僅有的。
另外還有寧金崗桑峰,姜桑拉姆峰和解崗速松峰3座峰向國內外開放。它們都是旅遊、攀登、探險的好去處。
打隆古鎮
打隆鎮位於喜馬拉雅山中段北麓,西藏“三大聖湖”之一羊卓雍錯湖西南岸,東經90°26′26″,北緯28°48′22″,中、東部為山間谷地,地勢西高東低,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地處浪卡子縣西南部,東與多卻鄉相連,南與洛扎相鄰,西與不丹接壤,北與浪卡子鎮相鄰,距離縣城25千米,距離拉薩180千米,是距離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最近的邊境鄉鎮,是歷史聞名且悠久的打隆邊貿物資文化交流會的舉辦地,也是全縣農畜產品的重要集散地。
名優特產
浪卡子縣地區名特產品有“羊卓乾酥”風乾肉、羊卓藏被、銀質茶碗蓋、卡墊、佛龕等。
西藏自治區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地區 | 市轄區、縣級市、縣 |
拉薩市 | 城關區[拉薩市] | 林周縣 | 當雄縣 | 尼木縣 | 曲水縣 | 堆龍德慶縣 | 達孜縣 | 墨竹工卡縣 |
那曲地區 | 那曲縣 | 嘉黎縣 | 比如縣 | 聶榮縣 |安多縣 | 申扎縣 | 索縣 | 班戈縣 | 巴青縣 | 尼瑪縣 |
昌都地區 | 昌都縣 | 江達縣 | 貢覺縣 | 類烏齊縣 | 丁青縣 | 察雅縣 | 八宿縣 | 左貢縣 | 芒康縣 | 洛隆縣 | 邊壩縣 |
林芝地區 | 林芝縣 | 工布江達縣 | 米林縣 | 墨脫縣 | 波密縣 | 察隅縣 | 朗縣 |
山南地區 | 乃東縣 | 扎囊縣 | 貢嘎縣 |桑日縣 | 瓊結縣 | 曲松縣 | 措美縣 | 洛扎縣 | 加查縣 | 隆子縣 | 錯那縣 | 浪卡子縣 |
日喀則地區 | 日喀則市 | 南木林縣 | 江孜縣 | 定日縣 |薩迦縣 | 拉孜縣 | 昂仁縣 | 謝通門縣 |白朗縣 | 仁布縣 | 康馬縣 | 定結縣 | 仲巴縣 | 亞東縣 | 吉隆縣 | 聶拉木縣 | 薩嘎縣 | 崗巴縣 |
阿里地區 | 噶爾縣 | 普蘭縣 | 札達縣 | 日土縣 | 革吉縣 | 改則縣 | 措勤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