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縣域地勢由東向西逐漸抬升,山脈占據全縣總面積的五分之三多,海拔4500米至6300米的山峰達80餘座。全縣地形可分為三個階梯。海拔4600米以上,岩體裸露,多不生長植物,不少山體呈紅、黃、藍、白、紫等色;海拔4400米至4600米,山脈陽坡生長著爬地柏或少量草,陰坡則大面積覆蓋著草科植被,河谷平原地多為草場,是本縣的牧業基地,大型草場如貢久布草壩、措邁草壩、桑桑草壩等;海拔4400米以下,主要為本縣農業生產基地,即六個農業鄉所在地。
因崗底斯山脈東西橫貫,所以,縣域地勢中部較高,南、北部稍低。南部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分布著“一江兩河”,即雅魯藏布江,流經本縣日吾其、多白、卡嘎三鄉(鎮),境內河段長252公里;多雄河,源於本縣切熱
鄉,流經桑桑、卡嘎、秋窩、達局四鄉(鎮),境內河段長396公里;梅曲河,穿流本縣亞木、達局兩鄉,境內河段長108公里;除三條主要河流外,北部還分布著發源於崗底斯山呈南北走向的十餘條小型河流,均屬內陸河,匯入各湖泊中。本縣湖泊也較多,大小共19個,如浪錯、昂仁措、莫臥措、打加措、姆錯丙尼、畜如措等,象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昂仁大地。西藏著名的第三大湖----扎日南木措也有昂仁縣一的部分,在本縣寧果鄉域內。昂仁縣氣候嚴格受青藏高原大氣候的制約,氣候乾寒,無霜期60---100天。基本可分為兩個大氣候帶;即東南河谷地帶,相對溫暖、少風,呈半乾旱氣候,年平均氣溫4.5℃,最熱月(七月)均溫12℃,年降雨量400毫米左右;西北高山地帶,為多風寒冷,呈半乾旱氣候,年平均氣溫4℃以下,年降雨量約300毫米,東南與西北氣候的垂直變化較明顯。昂仁縣降水集中於6-9月份,這段的期幾乎天天陰雨連綿,其餘月份乾旱少雨,風沙較多。
行政區劃
昂仁縣隸屬日喀則地區管轄。全縣下轄17個鄉,其中半農半牧鄉6個,純牧業鄉11個;即:亞木鄉、達局鄉、秋窩鄉、卡嘎鎮、多白鄉、日吾其鄉、桑桑鎮、切熱鄉、雄巴鄉、查孜鄉、阿木雄鄉、如薩鄉、孔隆鄉、寧果鄉、措邁鄉、達若鄉、貢久布鄉, 鄉鎮下轄191個行政村,其中半農半牧村121個,純牧業村70個;自然村482個。歷史沿革
昂仁,藏語意為“長溝”。公元14世紀,帕竹政權在西藏推行宗溪制,昂仁宗即於此時建立。歷史上“昂仁”也曾稱為“昂惹”、“傲不仁”、“章阿不林”等。
公元14世紀,帕竹政權在西藏推行宗溪制,昂仁宗即於此時建立。
西藏和平解放以前,昂仁宗隸屬班禪堪布會議廳管轄。1959年12月26日,成立昂仁縣人民政府。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昂仁縣地域廣闊,土地類型多樣,有耕地、草原、林地、茺荒灘、湖泊、沼澤等。1989年,全縣土地總面積(據衛星觀測)41353358.3 畝。其中耕地面積(包括飼草面積和園地面積)98516.5畝,占全縣總面積的24%;園地因分布零碎而未作統計;林地面積35畝;牧草地面積28635889.7畝,占總面積的69.25%;居民點及工礦用地5017.8.8 畝,占總面積的0.01%;交通用地7715.6畝,占總面積的0.02%;水域面積1505044畝,占總面積的3.64%;未利用土地面積11101139.7 畝,占總面積的26.84%。
礦產資源: 昂仁縣目前發現20餘種礦產資源,其中比較重要的有金、銀、鉛、鋅、鐵、銅、鉻、硼、砷、硫、煤、石油等礦產。
水利資源:昂仁縣的水資源來源於地表水資源、地下水資源、冰川水資源和大氣降水。昂仁縣境內河流密布,主要河流10餘條,水面面積近萬平方公里,河流總長度近1000 公里。雅魯藏布江及其支流多雄藏布、美曲藏布屬印度洋水系,其餘大小河流均流入境內或境外湖泊中,屬內陸河。雅魯藏布江橫貫縣域南部,流經日吾其、多白、卡嘎三鄉鎮,境內總長為120 公里,河床平均寬約1公里,年均流量為155.5立方米/秒。其它主要河流:多雄河、美曲河。全縣湖泊水域面積為15050440畝,湖泊儲水量約為21 億立方米。畜如錯面積最大為208 平方公里。冰川水資源主要分布於縣查孜、寧果鄉,以高海拔冰川為主,(寧果:北面打果山脈,查孜:污卡拉地)另外,在與薩嘎、吉隆交界區域分布以高山為主的冰川山脈。
主要物產
農作物:主要有青稞、小麥、豌豆、油菜、馬鈴薯、圓根、蘿卜、春白菜等六種。
動物:我縣有哺乳動物53種,鳥類200餘種,爬行動物6種,兩棲類1種。家養動物主要有氂牛、犏牛、馬、驢、山羊、綿羊、豬、雞等。這些動物大多是原始品種,長期以來自然選擇起主導作用,適應高原環境,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
水產:日喀則地區查明的魚類有4種,其中裂腹魚和亞科的條魚鰍占多數。具有漁業價值的主要是雅魯藏布江和多雄藏布江水系,其它外流水系和湖泊中也有較可觀的蘊藏量。
植物:昂仁常見的主要樹種有爬地松、桓樹、楊樹、貝母、黨參、雪蓮花、胡黃蓮、當歸、車前子、紫苑等約50種,這些藥材產量高,既是常用的中草藥,同時也是有特殊風格和用途的藏藥的重要成份,不僅可滿足我地區需要,還可供應西藏和其它省區,有的還暢銷國外。
支柱產業
昂仁縣現已初步形成礦產業、建築建材、農畜產品及民族手工業、旅遊業四大經濟支柱產業,形成了具有地方特
色的工業布局。昂仁縣區礦產資源較為豐富,據中國地質科學院、西藏自治區國土資源廳等有關地質礦產部門從民改以來調查結果表明,昂仁縣有礦產20多種,其中有色金屬有金、銀、銅、鉛、鋅等8種,黑色金屬有鐵、鉻等3種,非金屬有砷、硫、硼、鹽類等9種,另外還儲一定藏量的大理石、煤、石油、地熱等等。農畜產品加工潛力巨大,市場廣闊,民族手工產品風格獨特,享譽國內外;旅遊業是昂仁的新興產業,獨特的自然景觀和古老的文化將吸引眾多的國內外遊客。
風土人情
藏曆年是藏族人民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隆重的節日。日喀則地區既過藏曆12月1日的“農民年”,又過藏曆1月1日的藏曆年。
過年從藏曆12月29日開始。按習俗,要舉行“古恰”活動,即院內院外徹底打掃乾淨,屋內擺上新卡墊,貼上新年畫,這天特別注重對傳說中的水神和灶神居住的廚房進行清掃和裝飾。房內多種用具洗得乾乾淨淨,擺放整整齊齊。在牆上,用麵粉畫上八祥圖徽,表示人壽糧豐,洋溢出祥和的節日氣氛。入夜,先舉行驅鬼儀式,然後全家人歡聚一起吃“古突”(古即九,突即面羹,是由麵疙瘩、羊肉、蘿蔔、奶渣、人參果等料做成的)。按規矩,主婦給每人添九次。為了助興和歡樂,人們還把辣椒、白石子、木炭、牡羊毛等包進麵團內,並用生面作成日、月、佛家三寶、歪脖子等形狀,看誰吃到這些東西。吃著包有辣椒的,表示此人尖刻,白石子表示心腸好,木炭表示心黑,吃著牡羊毛的表示性格溫和,日、月、佛家三寶表示光明正大,歪脖子表示懶惰等。吃到這些東西都要即席吐出,引得哄堂大笑,妙趣橫生。
大年三十,佛堂等裝飾一新,五穀斗(卓索切瑪)裝滿糌粑、麥粒、人參果等食品,插上麥穗,用彩色酥油花塑的羊頭(魯古)供奉在佛堂前,表示吉祥。根據各家經濟條件,在佛堂前擺好各種食品。
初一早上三、四點鐘,要喝青稞煮酒。由家庭主婦將青稞酒、糌粑、奶渣、人參果等拌合的煮酒,送到各人被窩前讓人喝,喝了再睡。這一天背水婦女起得很早,認為取開井水吉利。早上開始,一家人還要聚在一起,獻“卓索切瑪”,互相道賀新年,並吃羊頭、灌羊腸、風乾羊肉、油炸肉餅、麥粥等藏餐。近年,部分城鎮居民也時興擺上炒菜、好酒,豐富餐桌,調劑口味。這天一般不外出,不幹活,不打掃。更不能摔壞東西,儘快玩耍,樂在其中。這天如有“折嘎”(說唱藝人)上門說唱,一定要賞酒物,認為吉利。
初二開始,親朋好友互相拜訪。人們喜氣洋洋,見面的第一句話是“扎西德勒”(吉祥如意)、“洛薩爾桑”(新年好)。客人進家門,先敬“切瑪”,後敬酥油茶、甜茶、青稞酒。爾後可各據所好,玩藏牌、跳繩等等。有些村子的男女青年唱對歌,跳“堆諧”舞,初三起舉行跑馬射箭、演藏戲等文體活動。
名勝古蹟
昂仁歷史悠久。從發掘的日吾其、桑桑兩鄉的多處細石器遺址來看,早在原始社會,就有人類在這裡繁衍生息,但由於受遊牧性生活的限制,遺址及文字記錄很少,現存的是明朝以後的文化遺址。
著名古蹟和旅遊點有:
(1)秋窩鄉甚木瓊村,曾是後藏一世班禪克珠傑·格勒巴桑(1385-1438)的誕生地。1432年任甘丹寺第三任池巴,著有《宗客巴傳》。格魯派的宗喀巴、甲曹傑、克珠傑被世人合稱為“師徒三尊”畢生宏揚宗教文化。
(2)多白鄉仁青頂村,是湯東傑布(1385-1509)的誕生地。畢生致力藝術文化、建築文化、醫學文化奉獻。藝術文化方面,集說、唱、跳、彈於一體,締造了享譽藏區的“窘巴戲團”,沿襲至今
(3)日吾其塔坐落於日吾其鄉政府駐地,始建於1390年。此塔是日吾其寺的一個組成部分,屬“塔寺合一”性質的單元建築。塔身為“壇域“(蔓陀羅)形狀,立體呈多體多邊格局,塔高35米,共6層,自下而上逐層收封,頂部為塔剎“十三天”傘蓋、明火珠等。各層每邊面正中砌有亮門,1.2米高,0.8米寬,各亮門內牆壁及第5、6、7、層的通道牆壁繪畫密布,形象色彩絕大部分清晰可辨。
(4)、曲德寺:地處昂仁縣政府駐地卡嘎鎮雪村東面山麓,海拔4400米。曲德寺的始建年代可上溯到公元1225年,距今已有777年的歷史。該寺創始人為夏加桑格,也是寺廟第一任主持人。曲德寺是昂仁縣33座寺廟中規模最大的一座寺廟,占地總面積4732平方米,其中寺廟大殿面積為8柱;據布拉康面積為3柱;令康面積為2柱。另外還有僧舍、伙房、倉庫等附屬建築。曲德寺僧尼最多時達50餘人,現常住僧人35名。
(5)桑珠甘丹寺:位於昂仁縣秋窩鄉桑珠村南部500米處山坡上,南靠大山、北臨多雄藏布江。桑珠甘丹寺創建於公元1090年,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寺廟創始人甲央.班覺堅贊擔任該寺第一代堪布,從他開始共有7代活佛傳承擔任堪布。桑珠甘丹寺始建時為薩迦教派,五世達賴羅桑加措時代改為格魯派並沿襲至今,該寺占地面積2416m⒉現有僧人23名。
(6)通林寺:地處昂仁縣牧業大鄉------查孜鄉查孜村,寺廟創建於公元1870年,距今約一百多年的歷史,其創始人為旦增·白瑪衛色。通林寺屬於昂仁縣牧區11個鄉(鎮)中規模最大的一座寧瑪派寺廟,寺廟占地總面積達到了2649平方米,現有僧人15名。
(7)維沙林寺:位於昂仁縣境內多雄河上游的桑桑鎮政府駐地北面小山頂上,海拔4500多米,寺廟創建於公1917年,距今約一百年的歷史,其創始人為阿熱.·巴旦益西。維沙林寺是昂仁縣境內建築規模最大、僧侶人數最多的寧瑪派尼姑寺,寺廟占地面積達1684.8平方米,現有尼姑25人。
(8)呂龍寺:位於昂仁縣亞木鄉準堂村,北靠大山、南臨梅曲河,海拔4300多米。呂龍寺創建於公元1095年,距今約一千年的歷史,其創始人為聶頓巴,也是寺廟第一任住持。呂龍寺是昂仁縣境內早期最重要的薩迦派寺廟,寺廟占地決面積達824.3平方米,現有僧人18名。
(9)日吾其寺:位於昂仁縣日吾其鄉日吾其村,其創建時間與日吾其金塔的始建年代一致,約為公元1389年,距今有600多年的歷史,其創始人為西藏民族工業的先驅者和迥巴藏戲團的著名創始人------唐東傑布。日吾其寺海拔4260米,北面靠山、南臨雅魯藏族布江,占地總面積達3228平方米,寺廟僧尼最多時達50多人,現有僧尼16人,其中:僧人9名、尼姑7人。
(10)扎桑寺:地處昂仁縣桑桑鎮旁巴村,創建於公元918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寺廟創始人為仁產·貢覺頓珠,也是寺廟第一任寺主。扎桑寺是早期寧瑪派的重要寺廟,占地總面積達1296平方米,寺廟總建築共分為三部分:山下的主要建築為寺主居住處,稱為扎桑拉章或瑪尼拉康,該地點海拔為4460米;山腰部分的主體建築為拉康巴熱(意為“中拉康”),該地點海拔4870米;建於山頂的產康改(意為“上拉康”),海拔已達5000米。扎桑寺現有僧人16名。另外,天然溫泉分布較多,可治多種疾病。離縣城十分里的熱隆溫泉已開發為浴室,亞洲最大的間歇性高溫噴泉----達格架位於切熱鄉境內,約二十分鐘噴發一次,水柱達十幾米
西藏自治區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地區 | 市轄區、縣級市、縣 |
拉薩市 | 城關區[拉薩市] | 林周縣 | 當雄縣 | 尼木縣 | 曲水縣 | 堆龍德慶縣 | 達孜縣 | 墨竹工卡縣 |
那曲地區 | 那曲縣 | 嘉黎縣 | 比如縣 | 聶榮縣 |安多縣 | 申扎縣 | 索縣 | 班戈縣 | 巴青縣 | 尼瑪縣 |
昌都地區 | 昌都縣 | 江達縣 | 貢覺縣 | 類烏齊縣 | 丁青縣 | 察雅縣 | 八宿縣 | 左貢縣 | 芒康縣 | 洛隆縣 | 邊壩縣 |
林芝地區 | 林芝縣 | 工布江達縣 | 米林縣 | 墨脫縣 | 波密縣 | 察隅縣 | 朗縣 |
山南地區 | 乃東縣 | 扎囊縣 | 貢嘎縣 |桑日縣 | 瓊結縣 | 曲松縣 | 措美縣 | 洛扎縣 | 加查縣 | 隆子縣 | 錯那縣 | 浪卡子縣 |
日喀則地區 | 日喀則市 | 南木林縣 | 江孜縣 | 定日縣 |薩迦縣 | 拉孜縣 | 昂仁縣 | 謝通門縣 |白朗縣 | 仁布縣 | 康馬縣 | 定結縣 | 仲巴縣 | 亞東縣 | 吉隆縣 | 聶拉木縣 | 薩嘎縣 | 崗巴縣 |
阿里地區 | 噶爾縣 | 普蘭縣 | 札達縣 | 日土縣 | 革吉縣 | 改則縣 | 措勤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