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草藥]

薏苡[草藥]
薏苡[草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薏苡,清熱,利濕,健脾,殺蟲。治黃疸,水腫,淋病,疝氣,經閉,帶下,蟲積腹痛。

基本信息

藥用價值

薏苡仁=薏米=薏仁 薏苡仁=薏米=薏仁

性味

甘;淡;微寒

歸經

脾;肺;腎經

功能主治

薏苡仁:利濕健脾;舒筋除痹;清熱排膿。主水腫;腳氣;小便淋瀝;濕溫病;泄瀉帶下;風濕痹痛;筋脈拘攣;肺癰;腸癰;扁平疣

薏苡根:清熱,利濕,健脾,殺蟲。治黃疸,水腫,淋病,疝氣,經閉,帶下,蟲積腹痛。

①《本經》:下三蟲。

②《補缺肘後方》:治卒心腹煩滿,又胸腫痛欲死,銼薏苡根,濃煮取汁服。

③陶弘景:小兒病蛔蟲,取根煮汁糜食之。

④《滇南本草》:清利小便。治熱淋疼痛,尿血,止血淋、玉莖疼痛,消水腫。

⑤《本草蒙筌》:治肺癰。

⑥《綱目》:搗汁和酒服,治黃疸。

⑦《草木便方》:能消積聚症瘕,通利二便,行氣血。治胸痞滿,勞力內傷。

⑧《分類草藥性》:治疝氣。

⑨《浙江民間草藥》:治白帶。

薏苡葉:溫中散寒;補益氣血。主胃寒疼痛;氣血虛弱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或入丸、散,浸酒,煮粥,作羹。

注意

本品力緩,宜多服久服。脾虛無濕,大便燥結及孕婦慎服。

各家論述

1、《本草正》:薏苡,味甘淡,氣微涼,性微降而滲,故能去濕利水,以其志濕,故能利關節,除腳氣,治痿弱拘攣濕痹,消水腫疼痛,利小便熱淋,亦殺蛔蟲。以其微降,故亦治咳嗽唾膿,利膈開胃。以其性涼,故能清熱,止煩渴、上氣。但其功力甚緩,用為佐使宜倍。

2、《藥品化義》:薏米,味甘氣和,清中濁品,能健脾陰,大益腸胃。 主治脾虛瀉,致 成水腫,風濕盤緩,致成手足無力,不能屈伸。蓋因濕勝則土敗,土勝則氣復,腫自消而力自生。取其入肺,滋養化源,用治上焦消渴,肺癰腸癰。又取其味厚沉下,培植部,用治腳氣腫痛,腸紅崩漏。若咳血久而食少者,假以氣和力緩,倍用無不效。

3、《本草述》:薏苡仁,除濕而不如二術助燥,清熱而不如芩、連輩損陰,益氣而不如參、術輩猶滋濕熱,誠為益中氣要藥。然其味淡,其力緩,如不合群以濟,厚集以投,冀其奏的然之效也能乎哉?

4、《本草新編》:薏仁最善利水,不至損耗真陰之氣,凡濕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視病之輕重,準用藥之多寡,則陰陽不傷,而濕病易去。故凡遇水濕之症,用薏仁一、二兩為君,而佐之健脾去濕之味,未有不速於奏效者也,倘薄其氣味之平和而輕用之,無益也。

5、《本經疏證》:論者謂益氣、除濕、和中,健脾,薏苡與術略似,而不知毫釐之差,千里之謬也。蓋以云乎氣,則術溫而薏苡微寒,以云乎味,則術甘辛而薏苡甘淡。且術氣味俱厚,薏苡氣味俱薄,為迥不相侔也。此其義蓋見於《金匱要略·痙濕蠍篇》,曰濕家身煩疼,當與麻黃加術湯,發其汗為家,慎勿以火攻之。曰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此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可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夫身煩疼者,濕而兼寒;一身盡疼者,濕而兼風。寒從陰化,風從陽化。故身煩疼者,屬太陽;發熱日晡所劇者,屬陽明。屬太陽者宜發汗,屬陽明者宜清熱,發汗所以泄陽邪,清熱所以折陽邪,質之以用術用桂者為發汗,薏苡則為清熱矣。雖然,薏苡既治風濕,又主筋急鐵拘攣,不能屈伸,彼風濕相搏,骨節疼煩,不得屈伸,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獨不用薏苡何耶?

藥材鑑別

性狀鑑別

種仁寬卵形或長橢圓形,長4-8mm,寬3-6mm。表面乳白色,光滑,偶有殘存的黃褐色種皮。一端鈍圓,另端較寬而微凹,有1淡棕色點狀種臍。背面圓凸,腹面有1條羅寬而深的縱溝。質堅實,斷面白色粉質。氣微,味微甜。以粒大充實、色白、無皮碎者為佳。

顯微鑑別 粉末特徵:類白色。主體為澱粉粒,單粒類圓形或多面形,直徑2-20μm,臍點星狀、三叉狀、人字形或裂縫狀,復粒少見,由2-3分粒組成。

化學成份

種仁含薏苡仁酯(coixenolide),粗蛋白13%-14%,脂類2%-8%。脂類中三醯甘油61%-64%,二醯甘油6%-7%,一醯甘油4%,甾醇酯9%,游離脂肪酸17%-18%。在三醯甘油中亞油酸(linoleic acid)含量可達25%-28%,在游離脂肪酸中亞油酸含量為27%-28%,游離脂肪酸還有棕櫚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順-8-十八碳烯酸(cis-8-oc-tadecenoic acid)即油酸等。一醯甘油中有具搞腫瘤作用的α-單油酸甘油酯(α-monoolein),甾醇酯中有具促排卵作用的順-、反-阿魏醯豆甾醇(cis-、trans-feruloylstigmasterol)和順-、反-阿魏醯菜油甾醇(cis-、trans-feruloylcampesterol)等。種仁還含抗補體作用的葡聚糖和酸性多糖CA-1、CA-2及降血糖作用的薏苡多糖(coixan)A、B、C。 種子揮髮油含69種成分,其中主要的有已醛(hexanal),已酸(hexanoic acid),2-乙基-3-羥基丁酸已酯(2-ethyl-3-hydroxy-hexylbutrate),γ-壬內酯(γ-nonalactone),壬酸(nonanoic acid),辛酸(octanoic aid),棕櫚酸乙酯(ethylpalmitate),亞油酸甲酯(methyllinoleate),香草醛(vanillin)及亞油酸乙酯(ethyllinoleate)等。

禾本科·觿茅屬、玉蜀黍族植物

玉蜀黍族(Trib. Maydeae Dumort.),族名模式:玉蜀黍屬(Zea Linn.),大都自然分布於全世界的熱帶與亞熱帶地區。全世界約有9屬35種,中國自然分布有2屬4種;常見栽培有3屬6種。

單子葉植物綱

單子葉植物種子的:具1片頂生子葉 ;內的纖維管束:為星散排列,無形成層和次生組織,只有初生組織。
葉脈:為平行脈或弧形脈;:基數常為3 ;:主根不發達,常為鬚根系。

一兩年生草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