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半島

雷州半島

雷州半島,中國三大半島之一(南方第一大半島)。因歷史上屬於雷州府轄地而得名,半島上主要城市為廣東省湛江市(地級市)。雷州半島地處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西南部,位於北緯21°15′~21°20′,東經109°22′~110°27′。介於南海和北部灣之間。南隔瓊州海峽與祖國寶島海南相望。南北長約140公里,東西寬約60~70公里,面積8888平方公里。雷州半島以雷州方言、雷州音樂、雷歌、雷劇、雷州石狗、醒獅、人龍舞、儺舞等諸多文化內容為載體,構建了獨特的人文地理範圍。“雷州文化”作為區域文化,與“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廣府文化”被確定為廣東的“四大文化”。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雷州半島
雷州半島

雷州半島位於中國大陸最南端,為全國三大半島之一,東臨南海西靠北部灣,南與海南省隔海相望有東海、南三和硇洲等島嶼,東海島有海堤與大陸相連。半島三面環海,海岸線長約1180公里,連海島海岸線總長達1450公里。因其歷史上屬於雷州府轄地而得名。半島上主要城市為廣東省湛江市(地級市)。

轄區

湛江市主要島嶼(部分)湛江市主要島嶼(部分)
雷州半島主要轄遂溪縣、海康縣(今雷州市)和徐聞縣,以及湛江市區的赤坎區、霞山區、開發區、麻章區、坡頭區。
主要島嶼有:東海島,南三島,硇洲島,特呈島,調順島等。
其中廉江市少數部分還屬於雷州半島轄區。
突出於南海之中。北依嶺南丘陵,南隔瓊州海峽與國際旅遊島海南省相望,西瀕北部灣。

地質與地貌

紅壤紅壤

雷州半島地處廣東省西南部,位於北緯21°15′~21°20′,東經109°22′~110°27′。介於南海和北部灣之間。南隔瓊州海峽與海南島相望。南北長約140公里,東西寬約60~70公里,面積0.78萬餘平方公里。

雷州半島屬於華夏台背斜、雷州台凸的一部分。由於喜馬拉雅運動,形成規模巨大的構造盆地──瓊雷凹陷。在盆地的第四紀更新世沉積地層中間或夾有玄武岩。當雷州半島與海南島上升為陸地後,火山繼續活動,玄武岩又覆蓋於第四紀地層之上。中更新世末,上更新世初,瓊州海峽相對斷裂下陷,致使雷州半島與海南島分離。

半島地形單一,起伏和緩,以台地為主,次為海積平原。地面坡度一般僅3~5度。半島北部為和緩的坡塘地形,海拔25~50米,多湛江系濱海相。惟遂溪、城月、湖光岩一帶為玄武岩台地,海拔45~55米,台地上有螺崗嶺、交椅嶺和湖光岩等 7座火山丘。其中湖光岩為具有火山口湖的盾形火山,海拔60米左右,湖東西長2公里,南北寬1.8公里,面積約3.6平方公里,蓄水7萬立方米。湖面海拔23米,水深20米以上,最深處35米,已低于海平面。半島南部玄武岩台地更平坦,分布有10座火山丘,一般海拔25~80米,高者達200米以上,如石卯嶺高259米,石板嶺高245米。沿海有海蝕和海積階地。

半島三面環海,岸線長約1180公里,連海島岸線總長達1450公里。東海岸沿海有海成平原,外緣多沙泥灘,並有東海、南三和硇洲等島嶼。東海島有海堤與大陸相連。西海岸具高岸特徵,多砂堤、□湖分布。半島南部海岸港灣眾多,有紅樹林珊瑚灘。雷州灣、英羅灣、流沙灣等灘涂廣闊。

河流與氣候 

雷州半島雷州半島
雷州半島河川短小,呈放射狀,由中部向東、南、西三面分流入海。東流有遂溪河、城月河、南渡河(擎雷水),南流有流沙河等,西流有海康河等。年均徑流係數僅1~2%。地下水資源豐富。鑽孔到達承壓水層時,自流噴水,水質好,量多,但埋藏較深。

半島屬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溫在23℃以上,最冷月均溫超過15℃,極端最低溫一般大於4℃,全年無霜。0℃左右低溫僅見於個別年份。年降水量1300~1700毫米,由東向西漸減。降水集中夏、秋兩季,多暴雨。12月~翌年3月的降水量不及年總量的10%,且年變率大。一般10年有6年春旱。半島上海陸風明顯,主導風向為偏東風,年均風速3.5~4米/秒。夏秋間多颱風暴雨。影響半島的颱風年均約5.1次。

土壤與動植物 

半島土壤以磚紅壤為主,水土流失嚴重。谷地為沖積土,海濱為鹽土。

天然植被為熱帶季雨林,以熱帶性常綠樹種為主。但天然森林多已無存。小片次生林僅見於村邊和南部台地。林地多為人工栽種的桉樹林。濱海有紅樹林和沙荒草地。由於森林殆盡,著名的徐聞虎亦已少見。

資源環境

雷州半島是中國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的重要基地之一,盛產甘蔗、橡膠、劍麻、香茅、花生等。海產品主要有鮑魚、對蝦、龍蝦、魷魚、蚝、珍珠等。工業有製糖、食品、製鹽、家用電器、化工、機械、建材等主要門類。交通較方便。鐵路有黎塘-湛江、廣州-湛江線與衡陽-友誼關、貴陽-柳州、北京-廣州線相連。公路成網,幹線有徐聞-廣州公路縱貫半島。水運以湛江為中心,港口主要有湛江、海安等,可通往沿海各地。民航以湛江為中心,通廣州、海口、香港等。半島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造就了旖旎迷人的熱帶風光,主要風景區有湖光岩、東海島、粵西熱帶作物試驗站等。
雷州半島地處中國大陸南部邊陲,西控北部灣,東瞰南海北部大片水域,南與海南島共扼瓊州海峽,又是海南島的重要依託,地位重要。195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一部以半島為基地,利用3、4月的北風季節,發起海南島登入戰役,強渡瓊州海峽,5月1日解放海南島。

得名辨源

對於雷州得名的原由,一直以來總是有人好作這樣詮釋:雷州因多雷而得名。不久前雷州市一位作者也在文章中宣稱:“雷州是僅次爪哇的世界第二大雷區”,像是為雷州作注。《炎夏雷暴》詞條亦云:“即使冬季,這一帶(海南島、雷州半島)也能聽到陣陣雷聲,雷州因此而得名”。其實這些說法是缺乏依據的。

因多雷得名史無記載

我們常說的雷,其科學定義是:閃電出現時,閃電中因高溫使水滴汽化,空氣體積迅速膨脹而發生的強烈爆炸聲。伴有雷聲和閃電的天氣現象,稱雷暴。(見《辭海》)雷暴形成與氣候條件和地理條件相關。專家認為,粵西北一粵中德慶、羅定—粵西南為廣東的多雷暴地帶。雷州半島也屬於多雷暴地帶,而古雷州得名是否與多雷有關,還是不能妄加推測。
雷州始名於唐貞觀八年(634年)。同時期,毗鄰的儋州(今海南儋州市)、瓊州(今海口市)、竇州(今信宜市)也分別於622、631、634年始名,可都不用“雷”字命名,莫非儋州、瓊州、竇州的雷比雷州少?自唐貞觀上溯至秦漢,儋州、瓊州、竇州和雷州之地的雷,孰多孰少,史無記載。翻閱雷州的史籍,看到的是乾旱的記載,世代祭雷祈雨的記載,卻沒有雷暴災害的記載。《雷州府志》錄有雷州古諺“雷打秋有作無收,秋打雷稻籽累累”,並作了詮注。說是雷州人祈盼多雷雨,每年立秋之日有聽雷測天的習俗;“秋打雷稻籽累累”,意為“秋後多雷乃禎祥之兆”。此諺至今仍在雷州半島的鄉村中流傳,究其原因是因為古今氣候未有根本變化。
對於雷暴的成因及我國雷區的分布,哪裡多雷,我國著名的氣象學家林之光在其專著《中國氣候及其極值》中,有全面的闡述。林之光先生的論斷是,“中國的雷暴的分布是南方比北方多,山區比平原多,陸地比水面多。”他以建國後五十年各地氣象台站提供的資料為依據,進行科學分析,認定我國的多雷地區首推雲南、海南,次為青藏高原東部和橫斷山區北部,第三是兩廣地區。
專家認為,雷州半島雖屬兩廣雷區的範圍,但由於三面環海,平均海拔才25-70米,無高山,由熱力條件引發的雷暴,相對於海南、粵中、粵北及粵西山區,是少而不是多。權威的氣象資料顯示,雲南勐臘年均雷暴日數達123.7天(最多148天),海南儋縣122.5天(最多139天),雲南景洪120.8天(最多149天),海口市112.7天,信宜市108.9天。而湛江市(總面積的70%為古雷州轄地)年均雷暴日數為94.6天,古雷州的腹地今雷州市年均雷暴日數是96天,均不及印尼爪哇物茂的年均雷暴日數322天的三分之一。至於以“冬雷陣陣”說雷州多雷,也不科學。林之光指出,我國長江、巴山以南地區冬天都有雷,終雷最晚的地區是雲南勐定、鎮源。少與多是相對而言的,如能察今知古,那就很難推論出古雷州最多雷。也許古時雷州之雷也就是南不及儋州、瓊州,北不及竇州。問題還在於,自唐武德、貞觀年間(儋州、瓊州、雷州、竇州始名時期)至建國之初,中國各地都沒有完整的氣象資料,關於雷暴的記錄更是鳳毛麟角。不論誰說古雷州是因多雷得名,都是沒有證據的。

雷州多雷的不經之說
說雷州以多雷而名者,雖然缺乏科學依據,但也並非空穴來風,很可能源自一些遠久的傳說。這些傳說見於史籍,世代流傳,穿鑿附會,自圓其說,可概括為“雷州多雷說”,其說有三。
其一,“豬雷說”。說是雷州這個地方很多雷,到了冬天都變成豬蟄伏到地下。人們把這些豬雷挖出來煎煮,給它溫暖,讓它立春後回到天上行雲化雨。然而,古時有識之士就認為這種傳說是荒誕的。明《雷州府志》指出,“雷自貞觀始名,說者謂其多雷,至冬蟄而為彘,郡人掘而煮之,其說近誕。”
其二,“風雷說”。說雷州有座擎雷山,山上經常生出雷來。這山有洞竅與瓊州的息風山相通,瓊州那邊一颳風,雷州這邊就打雷。瓊州風多,所以雷州雷多。清《雷州府志》指出,“此為不經之說”。
其三,“陰雷說”。說雷州不但有陽雷,而且有陰雷。陽雷有聲音,主生,行雲化雨,造福人世。陰雷無聲,也看不見,主殺,專事懲辦惡人。那些連得什麼病都來不及知道而突然死去的人,就是被陰雷擊死的,其原因是他本人作惡或是他祖上有人作惡。至今這種“陰雷說”在雷州半島的一些鄉村中仍有流傳,也有人相信。清《雷州府志》照錄此說,並不否定。
“雷州多雷說”告訴人們,雷州之地天上有陽雷,人間有陰雷,山上有風雷,地下有豬雷,真可謂雷州無處不有雷。“雷州多雷說”是科學不昌明時代的產物,帶有濃厚的迷信色彩,但自古以來就有人跟從、附會。因此,雷州就“多雷”了。

多雷說與雷文化
“雷州多雷說”,以現代科學觀點看,固然荒誕不經,不可置信,它卻是古雷州的雷文化的組成部分,因此以訛傳訛,世代不絕。
據史家考證,雷州半島上的先民是西甌、駱越人,唐時稱俚人,即今天黎族、壯族的祖先。駱越人圖騰崇拜雷電,製造青銅鼓以象徵雷,銅鼓既是神器又是樂器,供奉銅鼓為神,又擊鼓作樂,相娛為樂。俚人傳承,供鼓祭雷,相沿成習。唐貞觀五年(631年)陳文玉任東合州刺史,三年後奏準朝廷將州名改為雷州。陳文玉在任八年,雷州大治,死後被謚封為“雷震王”,朝廷派禮臣到雷州建祠以祀之。後人尊陳文玉為雷祖,其祠稱雷祖祠,人們又把陳文玉神化,有許許多多故事說他是雷種、雷神。雷州境內的人民,不論是俚人還是北來移民漢人,都一致尊崇雷祖陳文玉。俚人信仰天雷,漢人信仰道教中的雷神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在祭祀雷祖活動中,俚漢文化觀念合二而一。俚人依祖先傳統上供銅鼓,漢人從道教上供豬牛羊犧牲品。漢人念念有詞,頂禮膜拜;俚人呼天喚地,擊鼓鏗鏗。最初的祭祀理念是既祭雷祖,又祭雷神,也祭天雷,而隨著陳文玉的神化,以及各種各樣的雷傳說,雷祖、雷神與天雷已渾然一體,後來祭祀活動就簡稱為“祭雷”了。
史料顯示,雷州祭雷的宗旨,就是祈求雷神庇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明清二代,漢人從福建等地大量移入雷州,俚人的後裔黎族、壯族被逼走海南、廣西,雷州漸漸成了漢人的一統天下。雷州祭雷習俗在傳承中嬗變,至明末清初演繹出“雷州換鼓”的雷文化高峰。
所謂雷州換鼓,就是“每年定期供鼓以祭雷”,祭雷時供上新鼓換下舊鼓。換鼓是祭雷的俗稱。雷州人稱銅鼓為雷鼓,稱天雷為天鼓,擊銅鼓象徵天鼓,祈禱雷聲常作,雨水充沛。換鼓之日,州內官民齊集雷祖祠前,還有高廉瓊的州縣官員應邀前來助興。新供的100多面大雷鼓,以銅鑼、銅鈸伴配,進行擊樂大演奏。鼓聲如雷,天崩地裂。在擊樂聲中,巫師、道士千般作態,亦咒亦歌,離奇怪異;又有善男信女組成的祈禱儀仗隊,載歌載舞,酬雷謝天,惟妙惟肖。因而雷州換鼓以其規模天下無雙,祭雷演技天下叫絕,與廣德埋藏、錢塘江潮、登州海市並稱為天下四絕。
《廣東新語》云:“雷人輒擊鼓享神,亦號雷鼓,雲雷天鼓也,霹靂萬物者也。以鼓象其聲,以金髮其氣,故以銅鼓為雷鼓也。”可見,雷州祭雷,以雷鼓象徵天鼓,創造的是雷鼓作聲,天鼓相應,天人合一,人神共樂的精神境界。這就是雷州換鼓的精神實質,也是雷文化的精髓。
雷圖騰——雷傳說——雷州——雷震王·雷祖——雷神——雷州換鼓(祭雷),這就是古雷州的雷文化發展脈絡。雷文化延續了上千年,“雷州多雷說”也延續上千年。如果今天有人以“雷州多雷說”為依據,作出“雷州以多雷而得名”的結論,那也是不足為奇的。

雷州以雷名的歷史記載
歷史記載,唐貞觀五年(631年),陳文玉出任東合州刺史,唐貞觀八年(634年)表奏朝廷要求將州名改為“雷州”,其理由是東合州與該州古時的名稱合州、南合州容易混淆。至於陳文玉為什麼用“雷”字為州名,沒有史料可資查考,但我們可以進行猜想。
猜想一,陳文玉以雷為州命名,其目的是促進民族團結,凝聚俚人的民心,以利管治。陳文玉是漢人,他的前任是俚人首領。俚人敬仰崇拜雷,又有祭雷的習俗。以雷為州命名,是對俚人的尊重,表明陳文玉要當俚人的父母官,這樣俚人就會擁戴他,轄區之內政通人和可以期望。如果這個猜想成立,雷州得名是出於崇雷敬雷,並非因為多雷。
猜想二,陳文玉以雷為州命名,既是為了迎合民俗,也是對上天的祈禱,願州內聲常作,調雨順。陳文玉所處的時代,是雷州半島從狩獵過渡到農耕的時代,陳文玉出生於海康縣一個獵戶人家,對狩獵與農耕的艱難看得清楚。農耕仰賴天澤,要年豐歲稔,只得祈求雷神庇護,及時行雲化雨,潤澤州境。以雷為州命名,意在敬示州托雷管,望多加眷顧。如果這個猜想成立,那雷州得名是因為敬雷、盼雷,也並非因為多雷。
也許還可以作很多的猜想,但猜想畢竟是猜想,猜想不能代替史實。總而言之,州以命名也許與雷有關,但究竟是因雷多而得名,還是因雷少而得名,均無可考。據現存最早的《雷州府志》記載:雷州“郡南有擎雷山,其得名以此。”這證實,是因為州府南面有擎雷山,州才以“雷”命名。權威的辭書《辭海》、《辭源》、《中國大百科全書》尊重了歷史記載,對雷州或雷州半島都沒有作出“因多雷而得名”的詮釋。我們也應尊重史實和科學,不要輕言“雷州因多雷而得名”。

雷州半島人文

“文明之光輝耀千秋,偏遠之地鍾靈毓秀”。據史書記載,僅唐宋兩代,被貶謫到湛江或在湛江留下足跡的名人就有22人,包括寇準、李綱、蘇軾、蘇轍、湯顯祖等名臣賢相和文豪。他們帶來了先進的中原文明和清廉剛直的浩然正氣,在雷州半島的發展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
唐宋之前,居住在雷州半島的主要是百越族,文化生態還是原始的俚僚文化。先賢們逗留雷州半島期間,開辦書院,倡導教化,傳播中原先進的文化、思想及生產技術,並寫下了無數詩詞文賦。他們為官做人的浩然正氣,也給當地帶來了清新的風氣。及至清代,雷州湧現了以陳璸、陳昌齊、陳喬森為代表的一大批本地人才。如今,雷州已成為粵西地區唯一的國家級歷史名城。
史家公認,唐宋以前,雷州半島還是蠻荒之地,當地居民多為古越國人,他們鴻蒙未開,文化生態主要是落後的俚僚文化。
唐宋以降,雷州半島卻人才輩出,群星璀璨。
唐宋以來,一批中原名士被貶謫到此。正是他們,從廟堂之高跌落到江海之遠後,沉潛意念,奮發精神,關心民瘼,用成熟先進的中原文明,用清廉剛直的浩然正氣,行教化,興水利,勤政不息,筆耕不輟,幾百年薪火相傳,才使這片洪荒之地,成了鍾靈毓秀的沃土——蔚藍色的海洋與南下的“北風”混合碰撞,春風化雨,沖刷澆灌著紅土地,洗卻蒙昧,不但最終孕育出了以清朝“陳氏三傑”為代表的大批本地人才,而且至今仍顯示著迷人的魅力,滋養著後人。
“十賢祠”里供奉著的寇準、李綱、蘇軾、蘇轍等十賢雕像以及西湖的“蘇堤”碑:“貴生書院”里依然閃爍著睿智目光的湯顯祖塑像以及門口的“夢泉”井;至今為人津津樂道的李綱墨寶和“蘇二村”的故事;州人念茲在茲的“寇竹渡”……這些,無不記載著先賢的足跡。他們,或謫居一二年不等,或來去匆匆,“縹緲孤鴻影”;但“雪泥鴻爪”,“驚鴻一瞥”,都為這片乾涸的紅土地灑下了滋潤萬物的雨露。
寇準初來,發現當地人操著一口佶屈聱牙的古越方言,不利溝通,便不顧從宰相到司戶參軍的巨大落差,教育本地人學習當時的“國語”中州音;還興修水利,傳授農業技術;解說天文地理,力避邪說;修建真武堂,教書育人。李綱被貶路過雷州,寓居天寧寺,作詩20多首,表達了深沉的愛國心。
蘇軾南貶途經雷州,留下許多文書墨寶,其文風氣節對當地影響至深。蘇轍在雷州讀書著述,留下不少佳作。“二蘇”的流風遺韻,那種“大海浩瀚”的氣度,常為時人念頌,成為人們慰藉心靈的精神家園。
湯顯祖被貶徐聞,發現這裡民風剽悍,輕生好鬥,便創辦貴生書院,教化百姓珍惜生命。
他更大膽拷問:“天地孰為貴,乾坤只此生。海波終日鼓,誰悉貴生情?”這種拷問,已經不同於屈原的《天問》,那是一個沒落王朝的孤臣孽子對效忠於帝王而不得見的委屈的發問;而湯顯祖之問,更多的是對人性的反思,更具備人文主義色彩。
先賢后學,一脈相承,文明之光輝耀千秋,偏遠之地鍾靈毓秀,從此,這裡舉人、進士輩出,並孕育出了以清代雷州“陳氏三傑”為代表的大批人才。其中,有以清廉能幹著稱的政治家陳璸,有學問淵博、剛直不阿的官員陳昌齊,有將書、畫、詩、印融於一體的“嶺南才子”陳喬森……

雷州方言

雷州方言,即民間通俗稱呼的雷州話,乃屬閩南語系一支,為中國大陸最南方言區,同時雷州話也是廣東四大方言之一,雷州話得名於古雷州分布於現今整個雷州半島及半島以北部分地區,因歷史上這於區域屬於古雷州府之管轄在內,所以稱為雷州話。
雷州話通行範圍很廣,雷州方言是雷州半島人民日常生活使用的語言。雷州方言分布於今行政區劃上的;雷州市、遂溪縣、徐聞縣及(原屬遂溪縣轄地)的麻章區、東海島、赤坎區、霞山區,以及廉江市南部、坡頭區西部、吳川市東北部等縣(市)、區鄉鎮。人口覆蓋600多萬。
雷州城的雷州話是雷州方言的代表,是正音。(因歷史上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至民國初,數千年里一直是縣、州、郡、道、軍、路、府治之所在地,成為雷州半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現出版有《雷州話注音字彙》、《雷州方言詞典》和《雷州方言志》等著作。

雷州民系

雷州民系,也稱雷州人(雷州半島),雷州民系是廣東四大族群之一。雷州人發原自福建閩南地區,之後和當地的百越民族互相混合。州民系與閩南民系、潮汕民系、海南民系頗有淵源,不過長期下來,雷州人根據當地的地理環境,已發展出和閩南文化與潮汕文化不同的雷州文化。雷州人剛毅果敢,求真務實,淳樸重義,形成了較強的團結性,還有值得一提的是雷州人出門在外都很團結,也有和潮汕人一樣的性格,就是喜歡抱團。

人口分布

雷州人分布在中國大陸最南端的雷州半島上
分布的主要各縣(市、區)包括在行政區劃上的;雷州市、遂溪縣、徐聞縣及(原屬遂溪縣轄地)的麻章區、東海島、赤坎區、霞山區(今為湛江市區)。
此外,廉江市南部、坡頭區西部也有雷州人的分布,人口大約600多萬,使用雷州話。

開發與利用 

半島開發較早,漢代海康已為中國對外通商口岸。但嗣後發展緩慢。1949年以後,半島成為中國劍麻主產區和重要的熱帶作物基地,新的蔗糖生產基地之一和廣東省珍珠養殖的重點地區之一。半島工業有甘蔗製糖、曬鹽、劍麻加工、罐頭、紡織、造船、化學、家用電器等。主要城市湛江市位於雷州半島東北緣,為南方天然深水良港,可泊5萬噸級貨輪,亦為中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

民俗風情

懸艾虎

《荊楚歲時記》關於“艾虎”所記:“五月五日,以艾為虎形,或剪為小虎,粘以艾葉,內人爭相戴之。”“艾虎”有的是用艾枝艾葉編成的,有的是在布帛剪成的老虎上粘上艾葉,當地婦女及兒童則將其扎髮辮上。五月初一早上,農村民眾大多在居家門楣兩邊插上艾葉(招百福),或貼上印有小虎的黃紙條來“辟邪”。在雷州半島各城鎮,從初一開始大街小巷賣艾枝、草藥,市民紛紛購來插門及煮水洗澡。按照傳統習俗的說法,艾草插在門上以招福驅邪,用艾藥水洗澡能將邪氣及皮膚病沖走。這些小販的艾草是從附近的山上采來,用別的草葉將幾枝紮成整齊的一捆捆來賣,五角或一塊錢一捆,艾草散發著特殊的芳香,不時有人上前挑選購買。
艾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葉互生,羽狀深裂,表面是綠色,葉被密生白色毛,莖葉均有特殊香氣。中國古代以艾草為藥,針灸的灸法,就是以艾草置於穴道上,進行燒灼治病。古人也因此認為艾草可以招福驅邪,中國古書中記載:“雞未鳴時,采艾似人形者,攬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驗。是日采艾為人形,懸於戶上,可禳毒氣。”古時認為端午節之後天氣開始炎熱,蚊蟲滋生,易發傳染病,因而在這一天以所謂“天中五瑞”——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山丹等5種植物,來驅除各種毒害。

喪事舊俗

建國以來,國家提倡殯葬改革,移風易俗,新的喪葬方式漸為本地人所接受。但在過去,半島人遵循先人“入土為安”古訓,對喪葬絲毫不敢馬虎。其有一套繁複的儀式和諸多禁忌,讓人眼花繚亂。時至今日,其中許多特色舊俗已不復見。
治喪民間認為,凡享年50歲以上,因病老去世的都算壽終,稱“喜喪”(亦即白喜事)。對於這種正常的死亡,家人已有心理準備。一確定親人去世,孝屬們便會爆發性地慟哭起來(人未死時忌哭)。此時,要在逝者腳下供一碗“下腳飯”(亦稱倒頭飯);用碟盞盛香油點燃作長明燈(又稱引路燈);用碗盛米裝上香。香火、燈火日夜不斷。而喪屬身上即已戴孝,不可以穿鞋戴帽,著手辦理喪事。其所在宗族或社團成員會集資為亡者捐一口棺木。村中親房族人或街坊鄰里便開始義務幫忙打理雜務。
報喪親人去世後,喪主要儘快給親戚朋友報喪,但其事務眾多,千頭萬緒,無從分身,往往派其親族協助奔走發出訃告。報喪人到對方家不能進門。對出來迎接的,無論長幼皆須向對方叩首,再告知對方某人因何去世,某日某時出殯等。
入殮分大小二殮。小殮主要是給死者沐浴、穿壽衣。一般在死者咽氣不久進行,因為時間長了,遺體僵直不好穿戴。壽衣的件數有嚴格的規定,男為雙數,女為單數。若是女性逝者,家人會給其戴上生前佩用的戒指、手鐲等,稱之為“壓殮”,日後撿骨重葬時取出給後輩婦女佩戴。還會把珠玉貝米之類放進死者口中,稱之為“飯含”或“含殮”。
大殮即入棺。蓋棺打釘時,土佬會問是否還有人未瞻仰遺容。這是防止有喪屬來遲,不及見親人最後一面而出現鬧喪的情況。
守靈從死者去世到出殯之前,孝屬要日夜輪流守靈,主要是防止貓、狗等動物的闖入,也表示盡孝。
喪服喪服有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五個等級,稱為五服,適用於與死者親疏關係不同的親屬。而斬衰是最重的喪服,主要適用於死者的兒子、未嫁女、兒媳。其用最粗的生麻製成,不縫邊,簡陋粗惡,用來表示哀痛之深。
弔唁是喪葬禮俗中較重要的內容。與死者關係親疏不同,弔唁的禮數、方式也有許多區別。
出門在外的子女或其他至親接到噩耗後,首先要哭悼,再問明死因,然後不顧一切上路奔喪。臨到家時,要望鄉而歌(歌者,哭也)。
到家後,先到靈前跪叩、哭悼。而在廉江,則流行一種叫哭奶(不管哭訴對象是誰統稱哭奶)的口頭文學,其內容大致是追述逝者過去的苦境和對死者的懷念。如女兒哭喪母:
母親養我,奶呀;辛苦一世,奶呀!
無食無著,奶呀;艱難度日,奶呀!
捱到今日,奶呀;兒女成群,奶呀!
怎知你去,奶呀;無留半句,奶呀!
丟下女兒,奶呀;(我)肝腸寸斷,奶呀!
哀聲痛切淒婉,聽者莫不落淚。
親友前來弔唁,孝子要迎接、陪同。守靈的孝屬還禮後,弔唁者到靈堂正式舉哀哭悼。經禮賓人員勸慰,即到帳房交禮。其中多為六尺長的白、黑、灰、藍布。屆時用粉筆書上“英名千古”、“典型永在”等字樣,即為挽帳,在出殯時舉出。
出殯又稱出山。不同的地方出殯時間不同。一些地方在巳時(上午10—11點),一些則在酉時(下午4—5點)。出殯時,先由道士收煞,門楣貼上“煞符”。棺木移出屋外,道士念念有詞,用劍腹連拍棺材頭三下,此即出殯命令。十六個槓夫應聲齊喝,由孝子捧香碗、牌位、靈幡作為前導,駕靈而行。隔數分鐘,槓夫們便齊喝一聲,意是警告路人迴避。
靈柩出村後,一般在村頭或村地堂等開曠地帶舉祭。開祭時,按親疏遠近關係先後進行拜祭。司禮者有大唱先生(負責喊唱並指揮祭喪儀式全過程)、引禮先生(帶領參祭者跪拜)、司尊習爵先生(遵照大唱者所點祭品逐一點獻)、讀文先生(讀祭文)。之後孝屬向先人作永別禮。
下葬棺木抵達墓地,再次整理墓坑。先平整坑底,抹去腳印,將紙帛點燃投入,意為溫暖墓室,不讓先人感到寒冷。接著,棺木緩緩下放,經陰陽先生用羅盤校正坐向後,由孝子帶頭鏟土掩埋成堆。掩土時,人影忌投入墓坑內。掩好土,送葬人在墓地繞三圈後,各抓一把泥土回家,撒在屋邊。回家時從另一條小路返回(忌從來路返回、忌半路回頭張望)。

端午奇俗

端午節是民間的一個重要傳統節日,因五月初五時逢仲夏第一個午日,故名“端午”,此外還有“五月節”、“端陽”、“重五”等不同稱呼。端午節除了龍舟競渡、吃粽子等為人們所熟知外,雷州半島舊時還流行放紙鳶、佩香袋、飲菖蒲酒、流瘍等習俗。
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已有兩千餘年的歷史。南北朝的梁吳均《續齊諧記》云:“屈原子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於此日以竹筒貯米投水以祭之。”後來,善良的人民民眾擔心粽子投入水中“為蛟龍所竊”,於是人們又改用楝葉包裹,以彩絲纏之。據說此二物皆為蛟龍所憚。楝葉是中藥,用以包粽子具有預防疾病的功能。
早期民間包粽子(包中)用黍米,故“角黍”又有“五月粽子”之稱。舊時,州人多習慣摘取櫓罟葉去刺,代替粽葉編織成鴨母、筆架、鍋蓋、橄欖、枕頭之形粽子(俗稱“餃侖”),取料粟米或糯米等製成(雷州市一帶粽子較大,稱為大粽。而東海粽更大更長,稱為腳筒粽)。按海康縣誌注釋“櫓罟”一詞說:“櫓罟多生於田塍籬落間,隨處有之,唯生於沙土者高僅一二尺,不能成木,赤土高有丈余,然亦廢材……”
《雷州府志》載:五月朔旦,懸艾於門,制雄黃以佩。童子放紙鳶。是日競渡,以竿懸銀牌於船上,勝者得之,曰“奪標”。“端午日”,設酒肴祀家神及祖先。為角黍相饋。浴於溪,曰“流瘍”。
舊時雷州人用粽子及五花腩豬肉等拜祭祖先後,一家人聚餐度過節日。到五月初五,頭插艾葉的鄉間女子手拿“餃侖”,結隊走到溪河去,把“餃侖”放在水面漂浮一陣。這是致祭投水的屈原。在過去,還有人指使兒童手持一二隻於溪河作水浴,去艾於水,叫做“流瘍”。原來雷地濕熱,發而為瘡,嬰孩多生於頭部。這一天就溪河水邊浴邊歌:“流瘡流膿,流去東海尋別童!”

雷州奇趣

土糖寮

徐聞一個村莊前的大榕樹下,有一塊巨大的圓柱形石頭十分顯眼。樹底下乘涼的老人走過來說這是過去榨糖用的土糖寮的其中一個部件“絞石”。因為在過去,這一帶幾乎村村有土糖寮,有私人的,也有村人合開的。兩塊巨大的絞石並排靠在一起,由幾頭牛一起拉動,甘蔗從中間放進去就榨出蔗汁,經煮、烘乾後,製成一塊塊小磚頭般的赤糖條。

據了解,其實在徐聞、雷州、遂溪一帶,在許多村前都可以看到這些從廢棄的糖寮上拆下來的絞石。據了解,在物資缺乏的年代,糖還是一種重要的物資,製糖的手工業者,也都相對富裕,這些絞石其實也是財富的象徵。雷州半島種植甘蔗的歷史比較長。用甘蔗製成紅糖塊,也有數百年的歷史了,據《徐聞縣誌》所記載:徐聞縣糖業生產歷史可以上溯至明朝初年的土糖寮。到光緒十六年(1890年),全縣有土糖寮600多間,年產糖5500噸。

每年深秋至翌年春末為榨蔗製糖的黃金季節。據悉,這種土糖寮是使用牛力拉動大石輪榨取蔗汁的。糖寮用地約十市畝,用大杉木為架,竹篙為梁構成,遮蓋上以稻草織成的氈片。土糖寮大致由主寮、牛寮、和磙埸三大部分組成。主寮是煮糖的場所,長約五十米,寬三十米,大致分成前後二部分:前寮叫絞廳,面積寬敞,成八卦形,中間安置碾蔗取汁的石滾。後寮呈長方形,叫做“做糖場”,後寮築熬汁的鍋爐,配套清濾和成糖的設施。糖寮除了主體的建築外,周圍還有一個剝蔗場和一個貯存燃料場。榨蔗季節過後,糖寮拆除,場地犁翻整平,仍舊種上農作物。

主寮製糖榨汁的石車,就是前面所說的“石絞”了。是一對重千餘市斤的硬大石輪子,是用雷州半島特有的玄武岩石琢鑿的,石絞上端裝上堅硬的木楔子,叫“絞鑿”,以減少摩擦力,並在上下中心分別裝上輪軸,安裝在一片粗厚的大石板上,上面也用一大木板固緊軸心,然後連結著一根又粗又長的木引擎。這引擎就用牛力挽引帶動石輪子滾動來榨取蔗汁。蔗汁送往後寮,經過濾清,上鍋煎熬系列工序製成紅糖片。除了這些設備,還有一排排上大下小、底下開口的陶製容器,當地叫“糖漏”。這些“糖漏”就是專門用來存放糖條的。在物資缺乏的年代,糖還是一種重要的物資,製糖的手工業者,也都相對富裕。“糖漏”其實也是財富的象徵,誰家的“糖漏”多,那一定是有錢人家。

據深入了解,到上世紀的六、七十年代,雷州半島糖寮生產的管理機構是很嚴密精細,有會計組、運蔗砍蔗隊、清除蔗葉和雜質的剝蔗組,前寮的壓榨組和做糖組。糖寮機構定期核實產量和定期發放工薪。過去,土糖寮生產的紅糖,加工成糖餅(磚),或製成赤糖、白糖、冰糖(糖晶)供應市場,除了銷售本地外,大都遠銷天津、北京、瀋陽和上海等地。另外,作坊在加工過程中,還利用廢糖水釀酒、制醋等副產品。後來,由於工業發展,普遍使用大型的現代化機械榨蔗取汁,土糖寮舊式生產慢慢為機械生產所代替,至上世紀的八十年代後,有了專業的大型製糖工廠,土糖寮生產就幾乎銷聲匿跡了!

所以,時至今日,在雷州半島的鄉村,散落的大絞石已成了人們納涼談天的石凳,但這些大碾石。確實是見證了雷州半島一帶近代手工業的輝煌!

石狗

雷州半島
石狗
李宗仁在上世紀二十年代領兵駐紮過雷州半島,當時他還是一名營連級軍官,他就驚呼過“赤地千里”。雷州是紅土地,用“赤地”形容它一點不誇張。過去它太貧瘠了,雨量集中而兇猛,一點表土都被沖走了。剩下的是草都難以生存的“泥骨”。幾天不下雨又乾旱,颱風又常光顧,人民生活竭蹶。

下鄉幹部進村,搭床板用的木條擺不平,全村找不到一塊殘磚爛瓦用來墊腳,因為那裡世代只有茅屋。村與村、宗族與宗族間的械鬥又很厲害很普遍。近二十多年來才有很大改變。

很長時間人們說雷州半島土地貧瘠,文化也很“貧瘠”。其中就忽略了非常普遍的石狗雕刻,石狗雕刻不是很光亮的文化嗎?近年來,湛江的文物工作者才開始重視“石狗文化”的研究。說是“發現”吧,不確切,石狗存在了幾百上千年了;只能說“注意到了”它的存在,而以前是忽視了它的存在。

據統計,大約有上萬座石狗石雕聳立或匐伏在雷州半島的徐聞、海康、遂溪等的村村鎮鎮,或守村口村尾,或蹲土地廟旁,或站水井之側,或默默地守著墓地……總之,石雕之狗與生活中之狗一樣,仍是人們忠實的夥伴、朋友,它們忠實地履行它們的守望看護的職責。

這上萬條石狗,大小有別,高的有一百三十厘米左右,矮的只有十厘米。都是粗礪的麻石雕刻。有的依然面目清秀,有的已經風化得模樣依稀了。幾百上千年的風吹日曬雨打,大自然之手不停的撫摸,使它們也像紅土地一樣受盡駁蝕

這些石雕之狗的製作年代,顯然很長,而且因地域不同風格也不同。雕刻它們的工匠們也沒有一個統一的模式,而是各抒己見,保留了很強的個性。沒有藝術個性的製作只能說是“匠”,有創意的有個性的創作才是藝術創作。石狗就是藝術創作。

它們大致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寫真風格,也就是真實地反映原有對象;二是誇張的寫意風格,求神似不求形似,有的不過是四方石柱頂端刻上眼鼻及嘴而已。粗粗幾筆把狗的神態勾勒了出來,極富創造性。三是類似獅子的狗,還有類似人面的狗。狗中間本來也有似獅的獅子狗,不過石刻者當初是把石狗當石獅來刻的,威風非凡。石獅在全國處處都有,而石狗只集中於雷州半島,廣西、海南也有一些。雕刻石狗過程中,工匠們極有可能借鑑了石獅的雕刻藝術。至於有些人頭人面的狗,是工匠們便於更好地表達雕像的喜怒哀樂的情緒而為。

為什麼會出現如此眾多的石狗,以至被學者們說成是“石狗文化”?學者們普遍認為這與圖騰有關。在原始宗教中,崇拜自然是最早的一種,人們把一些與自己生活有密切的、特殊關係的動植物和自然現象,作為崇拜對象。這就是圖騰。圖騰與母系氏族社會同時產生。新石器時代以後,母系氏族社會解體,圖騰也慢慢消失。但在一些後進的少數民族中仍有圖騰的遺蹟。比如壯族以龍、蛙、鳥、楓樹為圖騰;?僳族以虎、蜂、鼠、熊、猴、羊、竹為圖騰;瑤族苗族以龍、狗、楓樹為圖騰;?族也以狗為圖騰,認為?族與狗有骨肉之情、有種種恩惠等等。

雷州半島的先民為“百越”人,隋唐時又稱為“俚僚”人,包括瑤、獞、峒、獠、黎等人。宋元以後北方移民進入雷州半島,明代福建人更大量移民來此。當地土著逐漸漢化分成苗、瑤、壯、侗、布衣、黎族等。遠古,雷州先民崇拜盤瓠(神犬),認為它是保護自己氏族興旺的神物,還流傳有《狗皇歌》。甚至殺了某人之父,只要以一條狗奉獻給其母,就可贖罪。“母得狗謝,不復嫌恨。”後人對狗的崇敬感、親切感始終存在。

圖騰是禁殺、禁食甚至禁止觸摸的。它是神聖的、供人膜拜的。可是,狗既是雷州人先祖的圖騰,而現在雷州半島人卻嗜食狗肉,吃狗成風,狗肉成為上好的美味!這不是褻瀆了神物了嗎?應當看到,圖騰是幾千年前的信仰,後人雖然還會受其影響,但是已不是宗教式的膜拜了。特別是歷朝歷代外來移民眾多,漢化程度深入,而外來移民並沒有以狗為圖騰的意識,看到雷州半島狗多,大興吃狗之,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後來的人們雖不以狗為神物,但仍會以石狗作為辟邪的守護標誌。起著和別處的石獅、石獸、石敢當一樣的作用。這些石狗因此也有上千年、幾百年的歷史了。

由石狗而透露出來的文化氣息、文化內涵,倒是極吸引人的。

古石棺

雷州半島地區的古石棺墓葬習俗始於何時已無從考證,甚至以前人們毫無察覺這種墓葬方式,直至多年前在徐聞縣華豐嶺上的一墓葬,因水土流失掉,石棺露出地表,當時棺蓋已被砸毀,只有棺槽。後在麻章程村祖墓又發現石制棺蓋。於是,才發覺雷州半島這一亘古的生活方式,也為研究雷州半島古代民間墓葬提供了實物資料。

雷州半島的石棺一般系一整塊石頭鑿制而成,有棺蓋,棺蓋有耳(穿孔執手)。有的棺蓋琢成巨龜型、墓無碑。近年因水土流失,這種石棺在徐聞縣華豐嶺一帶發現最多,凡此類墓葬多屬明清兩代以前,據說因雷州半島地區(尤其是山高林密的雷南徐聞)野外山豬猖獗,常拱掉木棺吞吃人的遺體,所以雷州半島的人們為防山豬侵害,就地取材,鑿制石棺來安葬先人。

名人舌尖上的雷州半島

自古以來,有無數名流將士或因征戰、或因被貶、或因路過雷州半島,他們的舌尖與雷州半島的特產以及飲食有過親密的接觸,留下了不少佳話。

鑒真視鳳梨為“佛果”

一千兩百多年前,一場突如其來的颱風,把第五次東渡日本的唐朝高僧鑒真“刮”到海南島。鑒真在海南島渡船北上,路過雷州半島時與鳳梨蜜(湛江又稱大樹鳳梨)結緣。有一天,鑒真出去化緣,但是到了中午時分,所獲無幾。鑒真又飢又累,只好坐在在鳳梨蜜樹下休息。突然,鑒真感覺樹上有果實掉下來,他定睛一看,發現那果實外表其形如巨陀頭,長得像如來的頭像。那果青中帶黃,果實裂開,芬香四散,催人流涎。飢餓的鑒真覺得是上天對他的恩賜,立刻把果實掰開,忍不住一嘗果肉,頓覺甜美無比。鑒真兩掌合十,口念佛陀,感謝佛恩。歡喜雀躍的鑒真隨後招呼隨行的和尚過來飽吃一頓。這個美妙的故事也讓鳳梨蜜得“佛果”的美名。
後來鑒真問徐聞當地人那果實之名,得知叫“鳳梨蜜”,學富五車的鑒真想到“鳳梨蜜”在梵語中是“到達彼岸”之意,頓時喜出望外。因為已經五次東渡失敗的鑒真相信這是佛冥冥之中給他的啟示,暗示他堅持下去就能夠到達日本彼岸。有志者事竟成,鑒真第六次東渡日本終成功。

馬援大軍吃薏苡去濕

東漢建武年間,光武帝得知交趾郡(現越南境內)首領征側、征貳姐妹反叛(史稱“二征起義”),就拜馬援為伏波將軍南下征討逆賊,馬援在雷州半島征戰期間,為避免大軍受到瘴氣的侵襲,就經常吃薏苡(又名薏米)。至今徐聞一帶仍流傳薏米的傳說。
據古志載,嶺南“上霧下潦,飛鴦墜水”,也就是說瘴霧瀰漫、暑熱蒸人,在天空中飛行的兒也會因為突然中暑而墜水而死。馬援率部南征時,兵至雷州半島,將士水土不服。眼看士兵多染時疫,馬援就尋求良方,雷州半島當地人就向他推薦一種能使人身體輕爽、阻止瘴氣侵襲的預防瘟疫的特效藥——薏苡。馬將軍就命令士兵經常吃薏苡以增強體質,避免瘴氣的侵襲。馬援班師回朝之前,發現自己深深地愛上了有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的薏苡,便將薏苡滿滿裝了一車帶回去種植。據《後漢書·馬援傳》載:“南方薏苡實大。援欲以為種,軍還,載之一車。”京城裡無人見過薏苡,還以為馬援從南方帶回了奇珍異寶。
馬援死後,有人上書誣告他當初用車載的全是上好的珍珠。不明真相的光武帝勃然大怒,把封馬援為新息侯的大印都追收回去了。後來有“薏苡明珠”的成語,意思是薏米被進讒的人說成了明珠,比喻被人誣衊,蒙受冤屈。宋代詩人蘇軾曾賦詩嘆曰:“伏波飲薏苡,御瘴傳神良,能除五溪毒,不救讒言傷。”果真是一車薏苡毀忠賢。

蘇軾秦觀師徒愛雷州“蜜酒”

宋代的蘇軾、秦觀師徒,都是好酒之徒,他們曾經和雷州半島的一種酒結下不解之緣。
蘇軾被貶海南,經過雷州半島的時候,遇見被貶雷州的弟弟蘇轍。後者送蘇軾去海南之前,朗誦陶潛《止酒》詩,勸蘇軾不要再飲酒。但是蘇軾顯然做不到。蘇軾說“予飲酒終日,不過五合,天下之不能飲無在予下者”,總之,他喜歡飲酒。
後來蘇軾遇赦從海南返回,路過雷州時,他的弟弟蘇轍已經離開雷州,但是這次,他遇到了“蘇門四學士”之首的秦觀,秦觀正是因為受到老師蘇軾的牽連而被貶雷州多日。
話說秦觀抵達雷州之後,好酒的他了解到雷州康縣城北五里的英靈崗,釀的一種十分美味的“蜜酒”,便給它取了一個動人的名字——英靈春。秦觀眼見老師蘇軾遇赦北還,非常高興,用雷州當地產的英靈春接待老師。師徒兩人舉杯痛飲,喝了雷州美酒英靈春之後,秦觀詩意大發,寫下了《飲酒四首》。前三首說,人喝醉了酒,才知道生活在世上好,可惜我知道得晚了一點;喝酒可以叫人不憂愁,可以與山川魚鳥同樂;我的客人來了,我們都喝醉了。第四首寫道:“雷觴淡於水,經年不濡唇。爰有擾龍裔,為造英靈春。英靈韻甚高,葡萄難與鄰。他年食汝,當配杜康神。”大意是說,雷州原有的酒比水還淡,我來一年也沒喝過它;為了招待貴客,他們造了“英靈春”,這酒比葡萄酒還好;等先生您以後去世了,就用它配杜康酒來祭祀您。
可惜的是,秦觀最終沒能用雷州產的英靈春配杜康酒去祭祀的老師蘇軾。因為他比老師先走了一步。1100年,哲宗崩,徽宗即位,秦觀得以從雷州返還,在滕州華光亭痛飲之後含笑而逝。蘇東坡聽到秦觀暴死的訊息,悲痛得“兩日為之食不下”。

美食小吃

雷州自然條件得天獨厚,物產豐饒。肥沃的大地慷慨地為勤勞的人們奉上香甜的優質大米,鮮美的魚蝦,晶瑩的白糖,圓渾的南珠,壯碩的牛羊,爭奇鬥豔的花卉,甜美的嶺南佳果。還有那風味獨特的雷州小吃----葉搭餅、嘉嶺乙、烏石甜糟、英利燒豬肉、客路白切狗等令人大塊朵頤,回味悠久。

人們到各大酒店,甚至到烏石鎮的鄉下飯店去,除了品嘗到東西洋的正宗的米飯外,還會吃上雷州有特色的飯和

粥。

南瓜飯

南瓜飯
南瓜飯
是用南瓜鑄造成絲條,調些佐料同米煮成飯。食客吃了都說甜滑可口。且是很好的保健食品!《本草綱目》方:南瓜可“補中益氣”。難怪當年的南泥灣紅軍吃上南瓜飯,衝鋒力氣那么足。

芋頭飯

是用芋頭切成條塊,用油炒一下,然後伴米煮成飯。芋頭飯特別香口,在電視劇《宰相劉羅鍋》里,廣西的芋頭是給皇帝的貢品,雷州人用來作飯給客人吃,也是一件創舉。芋頭也有一定的藥用和保鍵作用。《本草綱目》云:芋頭“可寬腸胃,療煩熱”。遊客到雷州一游,吃了碗芋頭飯,真是一件慰事。
羅卜飯 

是用的羅卜鑄成條絲,加點配料,和米煮飯,吃了潤喉滑嘴甜口。《藥性歌拾四百味》云:“有降氣化痰,消食積作用。”外出的人品嘗油膩的東西多了,吃碗的羅卜飯,清清腸胃也是件好事。
“蛤騮葉”飯

這是雷州人取的名,這種飯,在我們鄉下,只有坐月的婦女才能吃上它。至於蛤騮這種植物有什麼藥用價值,書上還沒有記載。在雷州,喜歡吃這種飯的人可不少。

蕃薯粥 

雷州半島
蕃薯粥 
這也是雷州人的特色飲食。人們在熱天特別喜歡吃它。說是幫助解暑滑腸胃。蕃薯,雖然不是名貴品,但你別小看它。據科學家對它的測定,它含有大量的澱粉、蛋白質,多種人體所需的胺基酸,多種維生素。近年來,科學家又發現它含有防護抗衰老的物質,人們常 吃它,有美容顏,延年益壽。《本草綱目》云:“蕃薯,有補虛氣乏,益力氣,健脾胃,強腎陰的功能。”古農學家也說:“蕃薯是南人於食,以當穀米,海中之人,多壽百餘年者,都由食甘蕃薯故也。”

雷州的飯食除了“四飯”、“一粥”外,還有其他特色的食物。這些食物資源,常吃不敗,又有益於身體健康。雷州自然條件得天獨厚,物產豐饒。肥沃的大地慷慨地為勤勞的人們奉上香甜的優質大米,鮮美的魚蝦,晶瑩的白糖,圓渾的南珠,壯碩的牛羊,爭奇鬥豔的卉,甜美的嶺南佳果。還有那風味獨特的雷州小吃----葉搭餅、嘉嶺乙、烏石甜糟、英利燒豬肉、客路白切狗等令人大塊朵頤,回味悠久。人們到各大酒店,甚至到烏石鎮的鄉下飯店去,除了品嘗到東西洋的正宗的米飯外,還會吃上雷州有特色的飯和粥。

雷州白斬狗

南宋初年在雷州城興起的一種傳統食俗,把狗宰殺後煮熟,放在砧板上斬碎來吃,稱白斬狗。雷州人很喜歡吃狗肉,市場上賣狗肉攤檔比比皆是。尤其是冬天,吃狗肉可以禦寒,是窮人的大補。甚至有人說:“將錢買狗吃,好過買被蓋。”本世紀三四十年代,湛江市赤坎高州街就有一家“老友記”小店,專營雷州狗肉生意,因為經營得法,曾名噪一時。吃白斬狗很講究調味,狗肉攤檔必備有花生油、醬油、生粉、糖、醋、辣椒等作料製成的調味品,免費供應顧客。家庭製作狗肉,更講究烹調方法。

雷州白籺

清代最為興盛的一種地方風味小吃。雷州白籺用糯米粉作皮,用白糖、椰絲、芝麻、豬肉末、冬瓜糖、生黃皮等作料作餡,捏成後,放在蒸籠里蒸熟即成。雷州白籺素以餡多皮薄、油水充足、既香又甜著名,尤其餡里椰絲要下足豬油炒熟。

雷州大粽

興盛於明代的一種地方風味小吃。雷州城東西洋盛產大米,尤以糯米著稱。城裡商販便就地取材用糯米裹粽上市出 售。因雷州粽用料足,體形大,人們稱為“雷州大粽”。雷州大粽的製作方法是,先將糯米洗淨(放在油鍋里炒過更佳),用蝦米、豬肉等配料作餡,然後用粽葉包裹,再用草繩捆緊,放進鍋里加水煮熟即成。舊時雷州攤檔賣粽,一般是連鍋帶粽搬上街頭,放在火爐上面,邊賣邊加熱。糯米軟滑可口;蝦米、豬肉作餡,香味襲人,且白糖又多,在當時確是一種比較實惠的食品。顧客吃飽後,檔主又免費贈送一碗粽水,既可解膩,又可品嘗粽葉風味。如今,雷州城入夜後,街上傳統賣粽攤檔比比皆是,為雷州人的夜生活增添情趣。不過,由於人們早已解決溫飽問題,雷州大粽風味雖依然如故,但體形比以前小得多了。

甜酒

地方風味小吃。俗稱“甜糟”。相傳始於宋代。與白、大粽合稱雷州三大甜食。它以糯米釀製,荔枝大糯米或六月糯仔米最好,其他糯米也可,但滋味大為遜色。甜酒糖水就是甜酒加黃糖煮水打底,舀到碗裡時,再加適量未經煮過的甜酒。煮過的稍爛,有渣,加上生甜酒,就恰到好處,香甜可口。愛吃生甜酒的人也很多,因為生甜酒保留了甜酒的固有滋味。甜酒葡萄糖豐富,雷州人視為冬令補品,往往把炒過的熟雞肉浸到甜酒中去,每天喝一二碗,可補身益血,產後婦女尤宜。

南珠

珍珠有東、西、南珠之分。國際市場上評價說:東珠(日本產)不如西珠(歐洲產),西珠不如南珠(中國雷州產)。南珠特點是“光、重、圓、大”,是珠中上品。南珠價格相當昂貴,歷來被人們視為華麗、貴重、富有、吉祥的象徵。南珠既可製作項鍊、首飾,又可製作藥品、飲料、日用化妝品等。從三國時起,雷州就有珠民採珠、養珠,史稱“南珠故鄉”。明朝在雷州設定專事採珠都,多次派官員和太監大量採辦南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南珠養殖始於1966年6月1日。現有南珠養殖場3333個,養殖面積3000公頃,珠核廠21家,珠殼粉末廠12家,南珠項鍊加工廠103家。南珠年產量達9657公斤,產值1.21億元,居全國第一,占全國珠產量的2/3。珠民們現已普遍掌握科學植核法、珠貝養殖法、夏季植核法、南珠加工法等技術,使南珠養殖周期縮短,成本降低,經濟效益更好。

葛布

中國向有“北有姑絨,南有女葛”之說,“南有女葛”指的是廣東雷州婦女織的葛布。這種葛布從代起就是進貢皇帝的主要物品。雷州葛布“百錢一尺,盛行天下”,布質精細,光滑耐用,顏色像褐色象牙。雷州人最善於紡織葛布。葛的主要產地是陽江、硇洲和雷州,而葛布紡織主要是雷州。廣東葛布很多,雷州葛布才是正宗。雷州婦女大都是以紡織葛布為生,紡織的葛布有粗有細。精細工紡織出的葛布,質量上勝過綢緞,薄如蟬翼,重量僅有數銖。

芋頭飯

芋頭飯是用芋頭切成條塊,用油炒一下,然後伴米煮成飯。芋頭飯特別香口,在電視劇《宰相劉羅鍋》里,廣西的芋頭是給皇帝的貢品,雷州人用來做飯給客人吃,也是一件創舉。芋頭也有一定的藥用和保健作用。《本草綱目》云:芋頭“可寬腸胃,療煩熱”。遊客到雷州一游,吃了碗芋頭飯,真是一件慰事。

蘿蔔飯

蘿蔔飯是用的蘿蔔鑄成條絲,加點配料,和米煮飯,吃了潤喉滑嘴甜口。《藥性歌拾四百味》云:“有降氣化痰,消食積作用。”外出的人品嘗油膩的東西多了,吃碗的蘿蔔飯,清清腸胃也是件好事。

蛤蔞葉飯

這是雷州人取的名,這種飯,在我們鄉下,只有坐月的婦女才能吃上它。在雷州半島,喜歡吃這種飯的人可不少。

紅土地文化

雷州半島雷州半島
雷州文化源源流長,由於雷州半島是紅粘土,所以文化有紅土地文化之稱,雷州半島有很多特色文化,都是在人民民眾生產生活中流傳至今,對後人有很大啟發......

【雷州話】雷州的主要漢語方言。雷州話得名於古雷州府分布於整個雷州半島因歷史上這於區域屬於古雷州府之管轄在內,所以稱為雷州話。雷州話,溯其祖追其源,乃係閩語系的一種。南宋末年,因戰亂,幾十萬的莆田人移民雷州半島,所以其實,雷州半島人大多來自福建莆田地區,大約開始於唐代,至宋明清時期興盛。
來源於福建的閩南話,漢代已基本形成。據明萬曆《雷州府志》載,當時雷州話叫“東話”或“客話”,其特色是較多地保留了古漢語的語音,許多基本辭彙與潮州話和蒲田話大致相同,但因受官話、粵語和少數民族語言的影響而發生差異性的變化。雷州話通行範圍很廣,包括雷州市、徐聞縣全部,遂溪縣、湛江市區和郊區的大部分,以及雷州半島北部的廉江、吳川、電白3縣的一部分,人口超過300萬。雷州城的雷州話是雷州話代表方言,是正音。現出版有《雷州話注音字彙》、《雷州話方言詞典》和《雷州方言志》。

雷州歌】用雷州話演唱的民歌。漢代形成於雷州市,流行於雷州半島。是廣東四大方言歌之一,也是中國131個歌種之一。其格律嚴謹,每首四句,每句七字,一、二、四句的尾字押韻,第二句的第四字、第四句的第四字和尾字都用陽平聲,第二句尾字則用陰平聲。每句句首都可加兩三個字,叫“歌墊”。其表現手法有賦、比、興以及雙關、重疊、連珠、倒裝等10多種。歌唱形式有獨唱、對唱等。民間男女老幼都會唱,遇事隨口即唱,出口成歌。

雷州音樂】雷州的民間器樂曲。始於明盛於清,流行於雷州半島和湛江市區。雷州音樂按演奏形式可分為:將軍令,氣氛熱烈,氣勢磅礴;小牌,鏇律流暢優美,輕鬆活潑;坐門樓,多用於慶典,樂手坐在門樓下(大門口)演奏;戲套,為雷州歌劇和黎戲(雷州木偶戲)的場間氣氛音樂,也用於日常生活。

【雷劇】原名雷州歌劇。源於雷州歌,明代中期形成於雷州市。其唱腔音樂、鑼鼓音樂別具一格。初期以雷州歌謠腔為主唱腔,後在原唱腔基礎上創作出數十種新唱腔,按其體系可分為“高台”、“雷謳”。

【雷州的佛教】唐代佛教開始傳入雷州,以後不斷發展。現全市保存較好的寺廟有108座,其中雷州城區有66座,僧尼583人。全市有60多人分別在廣州、香港和美國等地佛教組織任法師或住持。佛教音樂已蒐集到50多種,結構嚴謹,鏇律流暢。

雷州白斬狗】南宋初年在雷州城興起的一種傳統食俗,把狗宰殺後煮熟,放在砧板上斬碎來吃,稱白斬狗。雷州人很喜歡吃狗肉,市場上賣狗肉攤檔比比皆是。尤其是冬天,吃狗肉可以禦寒,是窮人的大補。甚至有人說:“將錢買狗吃,好過買被蓋。”本世紀三四十年代,湛江市赤坎高州街就有一家“老友記”小店,專營雷州狗肉生意,因為經營得法,曾名噪一時。吃白斬狗很講究調味,狗肉攤檔必備有花生油、醬油、生粉、糖、醋、辣椒等作料製成的調味品,免費供應顧客。家庭製作狗肉,更講究烹調方法。
【雷州白?】清代最為興盛的一種地方風味小吃。雷州白?用糯米粉作皮,用白糖、椰絲、芝麻、豬肉末、冬瓜糖、生黃皮等作料作餡,捏成?後,放在蒸籠里蒸熟即成。雷州白?素以餡多皮薄、油水充足、既香又甜著名,尤其餡里椰絲要下足豬油炒熟。

雷州大粽】興盛於明代的一種地方風味小吃。雷州城東西洋盛產大米,尤以糯米著稱。城裡商販便就地取材用糯米裹粽上市出 售。因雷州粽用料足,體形大,人們稱為“雷州大粽”。雷州大粽的製作方法是,先將糯米洗淨(放在油鍋里炒過更佳),用蝦米、豬肉等配料作餡,然後用粽葉包裹,再用草繩捆緊,放進鍋里加水煮熟即成。舊時雷州攤檔賣粽,一般是連鍋帶粽搬上街頭,放在火爐上面,邊賣邊加熱。糯米軟滑可口;蝦米、豬肉作餡,香味襲人,且白糖又多,在當時確是一種比較實惠的食品。顧客吃飽後,檔主又免費贈送一碗粽水,既可解膩,又可品嘗粽葉風味。如今,雷州城入夜後,街上傳統賣粽攤檔比比皆是,為雷州人的夜生活增添情趣。不過,由於人們早已解決溫飽問題,雷州大粽風味雖依然如故,但體形比以前小得多了。

【甜酒】地方風味小吃。俗稱“甜糟”。相傳始於宋代。與白NB36C、大粽合稱雷州三大甜食。它以糯米釀製,荔枝大糯米或六月糯仔米最好,其他糯米也可,但滋味大為遜色。甜酒糖水就是甜酒加黃糖煮水打底,舀到碗裡時,再加適量未經煮過的甜酒。煮過的稍爛,有渣,加上生甜酒,就恰到好處,香甜可口。愛吃生甜酒的人也很多,因為生甜酒保留了甜酒的固有滋味。甜酒葡萄糖豐富,雷州人視為冬令補品,往往把炒過的熟雞肉浸到

甜酒中去,每天喝一二碗,可補身益血,產後婦女尤宜。

【南珠】珍珠有東、西、南珠之分。國際市場上評價說:東珠(日本產)不如西珠(歐洲產),西珠不如南珠(中國雷州產)。南珠特點是“光、重、圓、大”,是珠中上品。南珠價格相當昂貴,歷來被人們視為華麗、貴重、富有、吉祥的象徵。南珠既可製作項鍊、首飾,又可製作藥品、飲料、日用化妝品等。從三國時起,雷州就有珠民採珠、養珠,史稱“南珠故鄉”。明朝在雷州設定專事採珠都,多次派官員和太監大量採辦南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南珠養殖始於1966年6月1日。現有南珠養殖場3333個,養殖面積3000公頃,珠核廠21家,珠殼粉末廠12家,南珠項鍊加工廠103家。南珠年產量達9657公斤,產值1.21億元,居全國第一,占全國珠產量的2/3。珠民們現已普遍掌握科學植核法、珠貝養殖法、夏季植核法、南珠加工法等技術,使南珠養殖周期縮短,成本降低,經濟效益更好。

【葛布】中國向有“北有姑絨,南有女葛”之說,“南有女葛”指的是廣東雷州婦女織的葛布。這種葛布從漢代起就是進貢皇帝的主要物品。雷州葛布“百錢一尺,盛行天下”,布質精細,光滑耐用,顏色像褐色象牙。雷州人最善於紡織葛布。葛的主要產地是陽江、硇洲和雷州,而葛布紡織主要是雷州。廣東葛布很多,雷州葛布才是正宗。雷州婦女大都是以紡織葛布為生,紡織的葛布有粗有細。精細工紡織出的葛布,質量上勝過綢緞,薄如蟬翼,重量僅有數銖。

名勝古蹟

三元塔

雷州半島三元塔
三元塔公園位於湛江.雷州市雷城鎮曲街4號(原雷城“南門頭”)東側,占地約三萬多平方。因園內有聞名遐邇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三元塔,故名。公園大門為一座紅頂,四柱,三間貼大理石的牌坊式建築。“三元塔公園”五個秀麗的大字是原廣東省省長朱森林所題。此園分前後區兩部分,前區為體育、娛樂活動場所;後區為文物古蹟風景區。一進公園大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幾棵四季常青的參天古榕。據專家鑑定這些古榕的樹齡均在二三百年以上,屬林業部門列為保護的古樹木。古榕南邊有一座由雷州市旅居加拿大的僑胞釋賢德博士和釋文泉法師捐資興建的“德泉益壽樓”。此樓共三層,建築面積600多平方米,典雅寬敞,設備齊全,為雷州市一處深受老人歡迎的娛樂活動中心。除此之外,這裡還有露天籃球場、網球場、門球場、溜冰場、工人娛樂場和戲樓、酒家等,集旅遊、體育、娛樂於一體,每天遊人如流,紅顏皓首,摩肩接踵。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這裡又是雷城居民散步休閒的好去處,男女老少從四面八方紛至沓來。有的在園內攜手散步;有的在花蔭底下促膝談心。人來人往,笑語陣陣。在娛樂場內有時還傳來賞心悅耳的歌聲、樂曲,令人陶醉其間,流連忘返。
園內後區為“園中之園”,這是三元塔公園重點旅遊區——文物古蹟風景區。站在園前一望,全園好像一座雉堞巍峨的古城,使人仿佛看到雷州古城的雄姿。它是歷史文化名城的一個縮影。大門為一座雄偉壯觀的仿古城樓。城樓門額“廣運”兩字是明代洪武年間指揮朱秉彝重修雷州城時所書(原為雷州城南門石匾)。北面和東面有一道仿古城牆圍繞。東西“城角”各有一座黃瓦紅柱、攢尖頂、類似古城角樓的“角亭”。

園內建築以三元塔為主,“集山水於一園,融古今於一體”。從大門到三元塔沿中軸線依次排列著石欄桿圍繞的方形“鑒池”,刻工精巧的“天南重地”石牌坊,具有明清建築風格的“二公祠”和規模宏偉的博物館,還有“萬頃亭”、假山、迴廊、啟秀門等點綴其間。園內綠樹紅花與黃瓦紅牆的樓台亭榭互相映襯,景色迷人。在通往三元塔的大道兩邊繁花似錦,綠草如茵。有兩行亭亭玉立的桄榔樹,清風搖曳,葉影婆娑,更顯得具有濃郁的

南國熱帶風光。以為是“三元及第”之兆,故改名為“三元塔”。

在380多年前建築工具簡陋的情況下,雷州人民僅用約兩年時間就建成一座如此雄偉壯麗的高層古塔,至今已經經歷了將近400年的風雪滄桑,雷轟地震仍巋然屹立,充分顯示了雷州人民的聰明才智和驚人的創造力。

此塔坐東向西,樓閣式磚木結構,用稜角牙子磚和線磚互相疊澀出檐,下大上小,逐層遞減,比例勻稱。檐上有平台、外廊,繞以欄桿。八觚九級、內樓17層、高57米。塔基為石刻須彌座。八面共嵌有23塊陽雕石刻,分別為“麟趾呈祥”、“鯉跳龍門”、“獅子戲球”、“三羊(陽)開泰”、“雙鳳朝陽”、“喜鵲練梅”等,線條粗獷,形態生動,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風格,為明代石刻珍品。每層設真、假門,呈圭角形。
真門對開相連通,利用塔壁為階梯由下而上,穿過塔心室,繞平座(塔廊)、南入北出、東進西升、盤鏇而上,可達極頂。三元塔建成後,雷郡形勝大為改觀,“鼎峙瓊南添一指,聯翩雁字豫題名”。後來“雁塔題名”成為雷陽八景之一。

湖光岩世界地質公園

湛江湖光岩風景名勝區位於廣東省湛江市西南部,距市區霞山區約15公里,是雷州半島上山清水秀,風景奇特的遊覽勝地,也是全國著名的火山口旅遊區。經聯合國地質勘探專家組鑑定,湖光岩是距今16至14萬年間經多次平地火山爆炸深陷而形成的瑪珥湖。湖面積2.3平方公里,湖深446米,其中火山泥沉積物400多米,水深20餘米。湖和火山泥含有60多種微量元素,是世界罕見的“天然年鑑”和“自然博物館”。
目前世界上僅有兩個瑪珥湖,湖光岩最早時稱"淨湖"或"鏡湖"。
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丞相李綱被貶海南,途經廣東雷州,受湖光岩"楞嚴寺"當時的長老釋琮之邀(兩人既是福建同鄉,又是京師同窗)到州府遂溪縣的湖光岩一游。與僧月下對飲,世道世情。入夜,月色晴好,月光灑滿湖,湖光映壁,光彩動人,李綱情不自禁即席揮寫“湖光岩”,後刻於白雲岩上。“白雲禪庵”一直香火不斷,到了清代才更名“楞嚴寺”,“楞嚴”取自《楞嚴經》,迄今不變。
董必武同志曾用十個字對它作了概括:“四山環一湖,湖水明如鏡”。湖光岩的精粹是一汪蘭湛湛的、純淨得有如山泉的湖水。
湖光岩的瑪珥湖比德國的瑪珥湖大,是世界上發現的最大瑪珥湖,且保存得非常自然,完整。
湖中沒有螞蝗,沒有青蛙和蛇,卻有大量的魚蝦,甚至有巨大的神龜龍魚出沒。長年累月不管落葉塵埃如何侵染湖面,5個小時後湖水自有神奇的自我淨化功能,把雜物消得無影無蹤,湖水清澈,明淨如鏡,湖光岩其美麗的不解之謎一直是大自然中的謎團,吸引著中外科學家考察探研。
2004年10月,世界上最為典型的兩個瑪珥湖----湖光岩瑪珥湖與德國艾菲爾地區瑪珥湖簽署了“中德姐妹瑪珥湖合作協定書”,結拜為“姐妹湖”。
湖光岩大小共有50多處千姿百態,風景優美的景點,被譽為“天然氧吧”。它也是國家划水訓練基地,曾舉辦過2004年世界滑水錦標賽。

三嶺山國家森林公園

廣東三嶺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中國大陸最南端——湛江市區三公里處,總面積22685多畝(1511公頃),綠化覆蓋率98%,是湛江市最大的綠色保護屏障,被譽為湛江“市肺”,成功創建省級科普教育基地、國家級“AAA”旅遊景區和國家級森林公園;廣東省森林生態旅遊示範基地;廣東最受歡迎自駕游目的地(景點),被授予“優秀旅遊景點”稱號。其以靈秀的自然景觀令人神往。環山依水,湖光色,大小不一的山嶺連綿起伏,山溝峽谷形態各異,林木茂盛,雲蒸霞蔚,鳥語花香,是一個集旅遊、觀光、科普教育、休閒度假和運動娛樂於一體的生態郊野公園。
三嶺山的古稱叫牛姆嶺,傳說因山中安葬著一頭捨己救人的母牛而得名,牛姆墳的殘跡現今還依稀可見。森林公園植物十分豐富,有喬木318種、灌木536種、植被270種。其中屬國家一、二級保護植物六種;野生動物資源也十分豐富,共有脊椎動物4綱18目35科89種,其中屬國家一、二類保護動物9種。

雷州西湖

雷州西湖原名羅湖,始建於北宋。蘇軾被貶海南途經雷州時,與謫居當地的胞弟蘇轍邂逅。為消除謫居悲苦,他們常到羅湖遊玩,徜徉於綠水翠荷之間,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篇章。雷人為志賢蹤,遂易名為“西湖”。西湖公園內的古蹟歷經千百年滄桑,時興時衰。建國以前,因湖亭失修,祠宇頹廢,牛眠荒草,遊人鮮至。建國初年,蘇亭雖修,而未及其餘。從20世紀80年代起,地方政府特撥專款,大事修葺。一年之後,館榭亭台,煥然一新,公園面積達百畝。為宣揚先賢的事跡,公園專門配備了一批專業文化導遊,負責向遊客講解園內古蹟的由來以及先賢的傳說。

雷祖祠

廣東州市城區西南方向不到3公里的雷祖祠,香菸繚繞,遊客絡繹不絕。這座已有1300多年歷史的雷州最古老文化遺存,也成為當地眾多海外遊子返鄉探親之餘遊覽的好去處。雷祖祠是紀念唐代雷州首任刺史陳文玉,始建唐貞觀十六年(公元642年),迄今已1371年歷史,經歷代屢次修拓,成為嶺南地區最大的祠堂之一,1996年,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雷祖祠為雷陽八景之一,自唐宋以來,名人學士拜謁如流,留下了不少詩文。寇準的《留題英靈陳司馬宅》,他現在還能倒背如流:“公餘策馬到英靈,幸有官僚伴使星。人物熙熙風景盛,好將佳會入丹青。”雷祖祠內文物十分豐富,有千年石人、乾隆御踢匾額、古井、雷鼓、雷車、千年神龜,以及宋、元、明、清碑刻30多通,是研究雷州歷史文化和民俗的重要實物和資料。在雷祖祠,就能弄清雷州文化的脈絡。

蘇公亭

蘇公亭就在雷州西湖公園內,是雷州人為了懷念蘇軾抱忠懷潔、九死不悔的品德專門修建的。亭前有一蘇軾石像,昂首挺立,雙眸眺望北方,表現了他翹首中原,不忘故國的高風亮節。

天寧寺

被貶謫期間,蘇軾曾兩次在雷州逗留,一是被貶途中,一是赦歸途中。他在雷州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佳構,以及寶貴的墨跡。被譽為唐代嶺南三大古剎之一的天寧寺的牌坊“萬山第一”就是蘇軾所題。在與鄉人的接觸中,蘇公無意中成了中原先進文化的傳播者,為當地的文明發展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除此之外,他的寬厚剛直的處世態度,更是影響了當地的老百姓,在潛移默化中起到了教化提升民眾思想的作用。

十賢祠

“十賢祠”位於廣東雷州西湖北側,始建於宋鹹淳十年(公元1274年),是為紀念宋代丞相寇準、學士蘇軾、侍郎蘇轍、正字秦觀、樞密王岩叟、正言任伯雨、丞相李綱、趙鼎以及參政李光、編修胡詮等十大名相賢臣修建的。他們人品高尚,正氣凜然,學識淵博,政績卓越。祠內還留有文天祥寫的《雷州十賢堂記》,命名為“十賢”,就是為了表達如文天祥所說的雷州人民“敬賢如師、疾惡如仇”的志。
據祠內展品記載,寇準在雷州呆的時間較長,約有18個月,且在雷州辭世。他為剛直足智、為官清正廉明,深得百姓愛戴。他在雷州的職位雖然只是低級官員,但依然勤政愛民,“寇公祠”內幾幅圖畫記載了他在雷州的業績:修建真武堂,教書傳藝,使鄉民的子孫也能讀書;講授天文地理,破除歪理邪說;傳授先進生產技術,促進經濟發展;傳播中原文化,向當地人傳授中州音,促進了當地人與中原的交流。據說寇準辭世後,寇夫人得朝廷恩準,扶靈柩回洛陽下殮。離去當天,雷州百姓傾城出動護送靈柩。靈車隊伍到一渡口時,風雨大作,鄉民怕水浸了靈柩,紛紛以手中所執竹杖插地護柩。次日,卻見這些竹杖已生根發芽,蔚然成林,渡口遂稱“寇竹渡”。
李綱被貶路過雷州,寓居天寧寺,作詩20多首,表達了深沉的愛國心;他的一身正氣,更為當地人敬仰……
“十賢”雖已作古,但他們留下的墨香正氣卻在經歷了數百年的風雨之後更加濃郁,塑造了雷州人“疾惡如仇,敬賢如師”的品格。

貴生書院

貴生書院坐落在廣東湛江市徐聞縣城,始建於明萬曆十九年(公元1591年)。書院坐北向南,中軸線上依次為前廳、中堂、亭閣、後廳四進院落四合院式布局。
東西學齋各一座6間,分別為“博學”、“審問”、“慎思”等12間學齋。1985年,廣東省文管會和徐聞縣人民政府撥款重修,並加築院內石道;1989年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當年,湯顯祖被貶徐聞,任添注典史,只相當於主管戶籍的派出所副所長。看到徐聞沒有學校,讀書人少;特別是看到當地人“輕生,不知禮儀”,不禁發出了“天地之性人為貴”、“知生則知自貴,又知天下之生皆當貴也”的呼聲;並拿出自己微薄的薪俸,與知縣熊敏一起創辦了“貴生書院”,招收學生讀書,傳播中原的先進文化、思想。此後,當地中舉的讀書人逐漸增多,尊師重教也蔚成風氣。特別是他的“貴生”說,因充滿了濃厚的人文主義色彩,引起了後人極大的興趣。當地官員說,其時歐洲文藝復興如火如荼,中國也產生了資本主義的萌芽,按照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理論,湯顯祖萌生人文主義思想也正當其時。
書院門前大樹參天,枝葉茂密;院中花草凝翠,屋宇生輝。當地人說,湯顯祖倡導教育,這象徵著他的思想開枝散葉,一直影響著後人。大門右手的那口夢泉井,是湯顯祖剛來徐聞時,焦渴難耐,暢飲過的井水。傳說,是夜他文思泉湧,創作出了《牡丹亭記》;從這裡回到中原後,他一發不可收拾,創作出了另外3部作品,合稱“臨川四夢”。

海康港

海康港是個著名的老漁港,港池水深浪靜,位於雷州市西南38公里處,隸屬北和鎮。鎮南的康港墟,墟址就是古代雷州府海康縣城所在地,海康港因此而得名,成港於明朝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海灣港池長1400米,最寬處有1900米,最窄400米,水域面積403平方公里,航道平均水深2至3米,最深處達9米,港內可泊避風漁船100餘艘,附近海域盛產白蝶貝,港內有珍珠養殖場。
海康港是雷州半島北部灣西岸的一顆明珠,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走進海康港,就如同閱讀一部發黃的線裝書,觀賞一幅濃淡相宜的水墨畫。
海康港歷史曾是海康縣治所在地。由於地處北部灣出口,陸交通十分方便,經濟非常繁榮。但同時也極易受到當時猖獗的海盜的侵擾,後朝廷被迫將縣城遷往現雷州城。從此,海康港便逐步成為人們遺忘的角落。作為唯一的遺址縣城入城牆,還有入城大門,一直到改革開放初期還保留著。可惜到八十年代中期,缺乏保護意識的村民逐漸將城牆拆除,這不能不讓人感到遺憾!
隋朝(581-618年)時,原海康縣的縣城就建在這裡,到了清朝康熙年間,縣城才遷址到現在的雷城,上世紀70年代後遂改稱海康港。眼下,離古港口不到一百米的港口南岸,有一堵古牆,就是當年海康縣城的古城牆遺址。上世紀七十年代被拆掉,牆體全由青石砌成。站在古城牆前面,用手撫摸著這一塊塊清晰可辨的古石陳瓦,那一塊塊青石紋理,那一點點凹凸不平,那一片片長滿苔蘚的歷史“印章”,好像看出了民間傳說中的海盜“烏石二”,看到了從遠方無邊無際的大海,乘風破浪歸來的一艘艘漁船,看到了早出晚歸的一代代海康港漁人形象……
當地風情
轉眼已到了21世紀,外面的世界無論如何的喧囂,如何的現代化,好像都影響不了康港這位老者的寧靜。你看,只有幾百米寬的海康港碼頭南北兩岸,至今還保留著非常傳統的擺渡。北岸是企水鎮,南岸是北和鎮,涇渭分明。兩地民眾的相互往來,最便捷的就是坐渡船。並不繁忙的兩岸,卻有著兩個簡易碼頭。說它簡易,是因為兩個碼頭,就只有兩條非常簡陋的擺渡船,來也它往也它。裝載呢,就只限人和機車腳踏車。收費也不貴,聽漁民說,坐船來去,一次就那么三五塊錢。
來到碼頭,只見港池裡停泊著一艘艘漁船。海康港有大小漁船一百多艘,停泊的多是本地漁民的船,船上旗幟獵獵。不遠處,一排排養魚的網箱浮在海灣之中。一群群海鷗鶴鳥飛來飛去,引來一陣陣驚呼。這裡是天然的避風漁港,港口離北部灣面只有幾公里。海康港鼎盛時期,海南臨高、廉江安鋪、遂溪江洪等地的漁船經常到此停泊交易。高峰期,每天停泊的漁船多達200多艘,海產漁貨交易達一千多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