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山
林玉山早年的家庭背景及師承,交融了民間畫師與文人畫家的角色。十九歲負笈東瀛,留學東京川端畫學校,開始接受完整的專業美術教育。一年後暑假返台期間,參加第一回台灣美術展覽會即獲入選,並與郭雪湖、陳進同被譽為「台展三少年」,自此崛起畫壇。1935 年,二度赴日深造,建立了個人風格,壯年時期已是領導嘉義地區的人物了。林玉山對於自己的畫歷過程,曾提到兩次變化的過程,均在青壯時代,第一次是川端畫學校回來後,問學於悶紅老人,由寫生派參透文人畫的契機;而京都時期是摹古考古期,摹取的對象是中國宋人的畫作。另一方面,個人的漢學詩文修養,使他往後精神上融入傳統中國繪畫而得心應手。
光復初期時,林玉山擔任省立嘉義中學美術教師,1951 年轉往師大美術系執教,直到退休,一直都在教育界。「寫生」的觀念,始終是林玉山創作的源頭與鼓吹的信念,不僅實踐於畫中,亦常在其文章中提及。他不論在藝術成就或風骨上均客群人景仰,學子遍及各地,影響相當深遠。
作品
蓮池
1930 年
絹‧膠彩
147.5 x 215 公分
放牛圖
1948 年
紙‧彩墨
68 x 87 公分
毘陽山色
1958 年
紙‧彩墨
75.5 x 95 公分
眈眈
1972 年
紙‧彩墨
61 x 72 公分
婆羅浮屠
1987 年
紙‧彩墨
80.5 x 64 公分
猛虎圖
1923 年
紙‧彩墨
133 x 39 公分
綠蔭
1933 年
紙‧彩墨
113 x 82 公分
竹雀圖
1936 年
絹‧重彩
137.5 x 56.5 公分
雙牛圖
1941 年
紙‧膠彩
134.5 x 174 公分
曉霜
1942 年
紙‧彩墨
132 x 159 公分
錦翼迎風
1947 年
紙‧重彩
85.5 x 133 公分
夏雲
1952 年
紙‧彩墨
76 x 64 公分
春江水暖
1955 年
紙‧重彩
91 x 113 公分
靜夜月
1963 年
紙‧彩墨
92 x 62 公分
蘭嶼所見
1963 年
絹‧膠彩
112 x 77 公分
天將雨
1964 年
紙‧彩墨
94 x 66 公分
松石並壽
1969 年
紙‧彩墨
94 x 66 公分
水葵花開
1975 年
紙‧彩墨
50 x 61 公分
母愛
1975 年
紙‧彩墨
69 x 45 公分
鐵力士雪山
1981 年
紙‧彩墨
58 x 70 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