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歷
西漢十四部秦時每郡設一個“監”,掌監察一郡吏治。漢初省郡監,地方吏治由丞相派遣史(僚佐)“分刺”(分區刺舉),稱“刺史”,沒有常設的官員。其時全國只有六十多個郡,大部分在諸侯王統治之下,朝廷直轄的只有一小部分,所以這種制度行得通。景帝時平定吳楚七國之亂後,悉收諸侯王國的支郡屬漢,又剝奪諸侯王的統治權,王國官吏由朝廷任命,從此,郡和國在實質上無復差別;武帝時除繼續削減王國封地,增設了若干內郡外,又外事四夷,開疆拓土,在新擴展的疆土上增設了二十多個郡,至元封中全國共有九十多個郡,十八九個王國,合計約有一百一十多個郡國,都在朝廷直接統轄之下,監察不設常員的制度已不適用。至元封五年(前106),除近畿七郡以外,將全國一百零幾個郡國分為十三部,每部置一刺史,掌刺察一部的官吏和強宗豪右,定為常制。十三部中有十一部採用了《禹貢》和《職方》里的州名,都叫做某州刺史部,因此習慣上又以一部為一州,合稱十三州。歷史
征和四年(前89),又設定司隸校尉一職,掌察舉京師百官和近畿七郡,從此全國連同十三州部共有十四個監察區。成帝元延四年(前9)省司隸校尉,綏和二年(前7)復置,改名司隸。綏和元年改刺史為牧,哀帝建平二年(前5)復為刺史,元壽二年(前1)復為牧。據此,除元延四年至緩和二年兩年外,征和四年以後的西漢後期九十餘年,一直維持著十四部的制度。性質變化
兩漢州部的不同,主要不在於由十四部變為十三部,而在於州部的性質發生了變化:①西漢時刺史或州牧對部內郡國
長吏只有省察舉劾之權,無權黜退;凡郡國長吏被舉劾為不稱職的,需要由三公派遣掾吏案驗,然後黜退。東漢自光武即位之初起即“不復委任三府,而權歸刺舉之吏”,“有所劾奏,便加退免”,從此刺史的權任大大提高了一步,事實上已成為郡國守相的上司。②西漢刺史或州牧平時
“巡行所部郡國”,“歲盡”則“詣京師奏事”,雖然在外日久而在京日暫,但論其性質則是由中央派遣在外執行中央任務的中央官,而不是地方官。所以《漢書·地理志》既不按州部而按郡國排列,亦不見州部治所,因為那時州刺史“居無常治”,只有暫時的駐所,沒有固定的治所。至東漢建武十一年“初斷州牧自還奏事”,從此州牧或刺史不復自詣京師(奏事改由計吏),也就是由中央官變成了地方官。所以《續漢書·郡國志》便將所有郡國改為按所隸州部排列,並將各州治所一一注出:(1)司隸治洛陽 (2)豫州治譙縣 (3)冀州治高邑
(4)兗州治昌邑 (5)徐州治郯縣 (6)青州治臨淄
(7)荊州治漢壽 (8)揚州治歷陽 (9)益州治雒縣
(10)涼州治隴縣(11)并州治晉陽 (12)幽州治薊縣
(13)交州治龍編
東漢末年的改制靈帝中平元年(184)黃巾起義,四方多事,五年,選朝廷重臣出任州牧,“鎮安方夏”,“州任之重,自此而始”。從此州由監察區逐漸轉變成為行政區,地方行政區劃由秦漢四百年的郡縣兩級制開始進入了此後四百年經魏晉南北朝直至隋初的州郡縣三級制。
從中平五年到曹魏代漢三十二年
各州或置牧,或置刺史,以資望重輕為轉移;但不論是牧還是刺史,權任都已不再僅僅限於對官吏的省察、舉劾、黜陡,而在向一方的軍民行政長官轉化。隨後州的劃分也發生一些變化。獻帝初平元年(190),遼東太守公孫度並有遼西、玄菟、樂浪等郡地,自立為州牧,又越海收東萊諸郡,置營州刺史。但這是割據者的僭竊行為,並沒有得到東漢朝廷的承認。後四年興平元年(194),詔分涼州河西四郡置雍州,從此遂正式改十三州為十四州。又十九年至建安十八年(213),時曹操(見魏武帝曹操)以丞相領冀州牧,為擴充他直接控制的地盤,便以漢獻帝的名義下詔合併十四州,恢復《禹貢》九州。《禹貢》九州本是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九州,曹操的九州,八州同《禹貢》,唯有益州沿用漢代的名稱,沒有恢復《禹貢》舊名梁州。此次改制,實際上是廢除司隸校尉部和涼、幽、並、交四州;將司隸所領分入雍、冀、豫三州;並涼州入雍州;並幽、並二州入冀州;又廢交州將所領分入荊、益二州。冀州合併了幽、並二州和舊屬司隸的河東、河內二郡,這是曹操所以要搞這次復古行動的目的。但此次改制並不能完全見諸實行,其時交州已在孫吳版圖內,不理會曹操所挾持的漢獻帝的詔令,所以事實上,東漢末年,孫吳境內一直存在著一個沿襲舊制的完整的交州,始終沒有改變過。在曹操控制的境域內,九州制實行了七年多,公元220年,曹丕(見魏文帝曹丕)稱帝,當年即恢復建安十八年以前的十四州制。各州屬郡國
州名 所轄郡國司州 京兆尹左馮翊 右扶風
弘農郡河內郡 河南郡
河東郡
冀州 魏郡 鉅鹿郡 渤海郡
常山國 中山國 安平國
河間國 清河國 趙國
幽州 涿郡 代郡 上谷尹
漁陽郡右北平郡 遼西郡
遼寧郡玄菟郡 樂浪郡
廣陽郡遼東屬國
并州 太原郡 上黨郡 西河郡
五原郡 雲中郡 定襄郡
雁門郡 朔方郡 上郡
涼州 隴西郡漢陽郡 武都郡
金城郡安定郡 北地郡
武威郡張掖郡 酒泉郡
敦煌郡張掖屬國居延屬國
益州 漢中郡 巴郡 廣漢郡
蜀郡 犍為郡 牂牁郡
越巂郡 益州郡 永昌郡
廣漢屬國 犍為屬國
交州 南海郡鬱林郡蒼梧郡
交址郡合浦郡九真郡
日南郡
荊州 南陽郡 南郡 江夏郡
零陵郡 武陵郡 桂陽郡
長沙郡
揚州 九江郡 丹陽郡 豫章郡
吳郡 會稽郡 廬江郡
豫州 潁川郡 汝南郡梁國
沛國 陳國 魯國
徐州 東海郡廣陵郡 琅邪國
彭城國下邳國
青州 平原郡東萊郡 濟南國
樂安國北海國 齊國
兗州 陳留郡陳郡 泰山郡
山陽郡濟陰郡東平國
任城國濟北國
東漢興平元年(漢獻帝年號公元194年)漢獻帝分涼州和三輔地區置 雍州。轄郡九。治所長安,在今陝西西安西北偏西。轄境相當於今陝西中部、甘肅東南部、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及青海黃河以南的一部分。
延續
西漢十四部 秦時每郡設一個“監”,掌監察一郡吏治。漢初省郡監,地方吏治由丞相派遣史(僚佐)“分刺”(分區刺舉),稱“刺史”,沒有常設的官員。其時全國只有六十多個郡,大部分在諸侯王統治之下,朝廷直轄的只有一小部分,所以這種制度行得通。景帝時平定吳楚七國之亂後,悉收諸侯王國的支郡屬漢,又剝奪諸侯王的統治權,王國官吏由朝廷任命,從此,郡和國在實質上無復差別;武帝時除繼續削減王國封地,增設了若干內郡外,又外事四夷,開疆拓土,在新擴展的疆土上增設了二十多個郡,至元封中全國共有九十多個郡,十八九個王國,合計約有一百一十多個郡國,都在朝廷直接統轄之下,監察不設常員的制度已不適用。至元封五年(前106),除近畿七郡以外,將全國一百零幾個郡國分為十三部,每部置一刺史,掌刺察一部的官吏和強宗豪右,定為常制。十三部中有十一部採用了《禹貢》和《職方》里的州名,都叫做某州刺史部,因此習慣上又以一部為一州,合稱十三州。征和四年(前89),又設定司隸校尉一職,掌察舉京師百官和近畿七郡,從此全國連同十三州部共有十四個監察區。成帝元延四年(前9)省司隸校尉,綏和二年(前7)復置,改名司隸。綏和元年改刺史為牧,哀帝建平二年(前5)復為刺史,元壽二年(前1)復為牧。據此,除元延四年至綏和二年兩年外,征和四年以後的西漢後期九十餘年,一直維持著十四部的制度。記載
《漢書·地理志》
序文,十三州刺史部的名目為:冀州刺史部、兗州刺史部、青州刺史部、徐州刺史部、揚州刺史部、荊州刺史部、豫州刺史部、益州刺史部、涼州刺史部、幽州刺史部、并州刺史部、交趾刺史部、朔方刺史部。但是,以西漢末年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簿籍為據的《漢書·地理志》所載一百零三個郡國,在郡國下的注文里,卻並沒有“屬朔方”的,連朔方郡也“屬并州”;南海等郡注作“屬交州”,不作“屬交趾”,顯然與《地理志》序文里的十三部不符。序文、注文哪個為準,證以班固之前東漢初年王隆的《漢官解詁》和班固以後東漢末年應劭的《漢官儀》所述及的十三部都與《漢志》序文相同,則序文為是。注文里的制度,是東漢時代的制度,錯誤的原因有兩種可能;一是出於班固的疏忽,誤以著書時的制度作為西漢制度;一是班固本無此注,而是東漢某一《漢書》讀者根據當時制度所作的批註,被後世傳抄者誤作班固本注。
《漢志》
西漢十三刺史部是序文中的十三部而不是注文中的州部,這對東漢學者而言是很清楚的。可是到了唐代,去漢已遠,許多學者為《漢志》注文所惑,對這個問題產生了誤解,終至得出錯誤的結論。誤解如:《晉書地理志》
承認朔方為一刺史部,又以朔方郡屬并州。《漢書》顏師古注以為朔方刺史專察朔方一郡,不在十三州之限。杜佑《通典》以為“南置交趾”實際是初為交趾,後為交州;“北置朔方”,實際是初為朔方,後為并州。呂祖謙《大事記》以為涼州之地有涼州、朔方兩刺史。王應麟《通鑑地理通釋》以為武帝初於近畿亦置一刺史,後改司隸校尉。刊誤
作出十三部系司隸和並、荊、揚、兗、豫、冀、幽、青、徐、益、交、涼十二州的錯誤結論,則始於《通典》,其後呂祖謙《大事記》、鄭樵《通志》、王應麟《通鑑地理通釋》、馬端臨《文獻通考》、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等皆沿襲不改。甚至清代乾嘉時期一些考據學家,也還有信從此說的,如王鳴盛《十七史商榷》、錢坫《新注地理志》等。獨清代考據學家全祖望《漢書地理志稽疑》能闡明西漢十三部應以序文所述為正,而司隸不在內;注文“乃東京之制”,唯謂朔方部領有河西五郡則誤。錢大昕《廿二史考異》能指出西漢時“並與朔方各自為部”,卻未能對西漢十三部作出全面說明。清末楊守敬《漢書地理志補校》、王先謙《漢書補註》採用了全氏正確的說法,也因襲了全氏的錯誤。《兩漢州制考》
1934年顧頡剛發表《兩漢州制考》一文,才詳細地論證了西漢元封五年始置十三州刺史部應如《漢志》序文所述,征和四年增置司隸校尉部,此後共有十四部;《漢志》注文所依據的是東漢的制度;並糾正了全祖望以河西五郡為朔方領郡之誤。西漢州部的問題至此便得到了完滿解決,成為史學界公認的定論。《十二州箴》
相關文獻記載
王莽十二州 西漢末年平帝時,王莽秉政,元始五年(公元5),莽奏改十四部為十二州。這是因為《尚書·堯典》里有“肇十有二州”、“咨十有二牧”二語,王莽泥古,一切制度要以經義為本,所以對州部之制也要以經義更定。十二州名見於揚雄《十二州箴》:冀州 兗州 青州 徐州 揚州 荊州
豫州 益州 雍州 幽州 并州 交州
冀、兗、青、徐、揚、荊、豫、雍八州採用了《禹貢》的舊名,幽、並二州採用了《職方》的舊名,這十州除雍州外,其它九州也就是西漢的刺史部名。唯西漢改雍曰涼,至是復《禹貢》舊名。西漢改梁曰益,由於漢益州境域遠較《禹貢》梁州為廣袤,所以襲用了漢名,不再恢復《禹貢》名稱。交州雖不見於《禹貢》、《職方》,但《堯典》已見“申命羲叔宅南交”,故王莽即以交為州名,即西漢交趾刺史部。西漢的朔方刺史部至是併入并州;司隸校尉部七郡,至是以三輔併入雍州,以河南、弘農併入豫州,以河東、河內併入冀州。
學者觀點
古今學者有些人認為揚雄只寫了“九州箴”,今本《十二州箴》中的後三箴即幽、並、交三箴出自後人的增附、作偽。此說確否尚待進一步論證。即令後三箴的確不是揚雄作品,王莽十二州中有此三州應無可疑。因為三州中幽、並二州見《漢書·王莽傳》始建國、天鳳中;《後漢書?光武帝紀》、《岑彭傳》建武初見交趾牧,時光武勢力未及荊湘以南,這個交趾牧應為王莽所任用的交州牧,而史家沿用了西漢舊稱。東漢十三部 東漢光武帝初年曾一度恢復西漢十四部制,但不久作出兩項更動:建武十一年(公元35),“省朔方牧,並并州”;改稱交趾為交州。兩項更動剛好都是恢復王莽時代的制度。交趾改稱交州之年
《後漢書》
缺載,疑當在建武十八年,因為前二年還有交趾刺史見於《南蠻傳》,此年已有“刺史十二人各主一州”見《百官志》。此後東漢一代常制見於《百官志》的是:“司隸校尉一人”,“並領一州”;“外十有二州,每州刺史一人”。所以東漢的“十三州”不同於西漢,西漢十三州專指刺史部,不包括司隸部,東漢則司隸校尉部也算一州,要是不算司隸,那就只有十二州。建武十八年後交趾已改稱交州,所以班固誤以東漢制度注西漢郡國所屬州部,便在南海等郡下注作“屬交州”;司馬彪《續漢書?郡國志》以州為綱,以郡為目,便在南海等七郡下總括為“右交州刺史部郡七”;《百官志》列舉十二州所領郡國,也說“交州部七”。至於《後漢書》紀傳里在建武以後還出現“交趾刺史”,《晉書·地理志》、苗恭《交廣記》里說,到獻帝建安年間,交趾才改稱交州,據顧頡剛考證,前者當由於交趾雖已改稱交州,但習慣上仍沿用“交趾”舊稱不改,史家不慎,採用了流俗的非正式的稱謂;後者乃地方傳說,決非史實。顧說宜可信。
發展
從中平五年到曹魏代漢三十二年間,各州或置牧,或置刺史,以資望重輕為轉移;但不論是牧還是刺史,權任都已不再僅僅限於對官吏的省察、舉劾、黜陟,而在向一方的軍民行政長官轉化。隨後州的劃分也發生一些變化。獻帝初平元年(190),遼東太守公孫度並有遼西、玄菟、樂浪等郡地,自立為州牧,又越海收東萊諸郡,置營州刺史。但這是割據者的僭竊行為,並沒有得到東漢朝廷的承認。後四年興平元年(194),詔分涼州河西四郡置雍州。從此遂正式改十三州為十四州。又十九年至建安十八年(213),時曹操(見魏武帝曹操)以丞相領冀州牧,為擴充他直接控制的地盤,便以漢獻帝的名義下詔合併十四州,恢復《禹貢》九州。《禹貢》九州本是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九州,曹操的九州,八州同《禹貢》,唯有益州沿用漢代的名稱,沒有恢復《禹貢》舊名梁州。此次改制,實際上是廢除司隸校尉部和涼、幽、並、交四州;將司隸所領分入雍、冀、豫三州;並涼州入雍州;並幽、並二州入冀州;又廢交州將所領分入荊、益二州。冀州合併了幽、並二州和舊屬司隸的河東、河內二郡,這是曹操所以要搞這次復古行動的目的。但此次改制並不能完全見諸實行,其時交州已在孫吳版圖內,不理會曹操所挾持的漢獻帝的詔令,所以事實上,東漢末年,孫吳境內一直存在著一個沿襲舊制的完整的交州,始終沒有改變過。在曹操控制的境域內,九州制實行了七年多,公元220年,曹丕(見魏文帝曹丕)221年,稱帝,當年即恢復建安十八年以前的十四州制。兩漢州部
東漢恢復西漢舊稱
兩漢一級政區西漢武帝後設定的監察區稱為部,俗稱州。王莽改稱州。東漢時州部長官的權漸重,黃巾起義後州部遂逐步由監察區變成行政區。西漢十四部 秦時每郡設一個“監”,掌監察一郡吏治漢初省郡監,地方吏治由丞相派遣史(僚佐)“分刺”(分區刺舉),稱“刺史”,沒有常設的官員。其時全國只有六十多個郡,大部分在諸侯王統治之下,朝廷直轄的只有一小部分,所以這種制度行得通。景帝時平定吳楚七國之亂後,悉收諸侯王國的支郡屬漢,又剝奪諸侯王的統治權,王國官吏由朝廷任命,從此,郡和國在實質上無復差別;武帝時除繼續削減王國封地,增設了若干內郡外,又外事四夷,開疆拓土,在新擴展的疆土上增設了二十多個郡,至元封中全國共有九十多個郡,十八九個王國,合計約有一百一十多個郡國,都在朝廷直接統轄之下,監察不設常員的制度已不適用。至元封五年(前106),除近畿七郡以外,將全國一百零幾個郡國分為十三部,每部置一刺史,掌刺察一部的官吏和強宗豪右,定為常制。十三部中有十一部採用了《禹貢》和《職方》里的州名,都叫做某州刺史部,因此習慣上又以一部為一州,合稱十三州。征和四年(前89),又設定司隸校尉一職,掌察舉京師百官和近畿七郡,從此全國連同十三州部共有十四個監察區。成帝元延四年(前9)省司隸校尉,綏和二年(前7)復置,改名司隸。綏和元年改刺史為牧,哀帝建平二年(前5)復為刺史,元壽二年(前1)復為牧。據此,除元延四年至綏和二年兩年外,征和四年以後的西漢後期九十餘年,一直維持著十四部的制度。
《漢書·地理志》
據序文,十三州刺史部的名目為:冀州刺史部兗州刺史部青州刺史部、徐州刺史部、揚州刺史部、荊州刺史部、豫州刺史部、益州刺史部、涼州刺史部、幽州刺史部、并州刺史部、交趾刺史部、朔方刺史部。但是,以西漢末年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簿籍為據的《漢書·地理志》所載一百零三個郡國,在郡國下的注文里,卻並沒有“屬朔方”的,連朔方郡也“屬并州”;南海等郡注作“屬交州”,不作“屬交趾”,顯然與《地理志》序文里的十三部不符。序文、注文哪個為準,證以班固之前東漢初年王隆的《漢官解詁》和班固以後東漢末年應劭的《漢官儀》所述及的十三部都與《漢志》序文相同,則序文為是。注文里的制度,是東漢時代的制度,錯誤的原因有兩種可能;一是出於班固的疏忽,誤以著書時的制度作為西漢制度;一是班固本無此注,而是東漢某一《漢書》讀者根據當時制度所作的批註,被後世傳抄者誤作班固本注。
西漢十三刺史部是《漢志》序文中的十三部而不是注文中的州部,這對東漢學者而言是很清楚的。可是到了唐代,去漢已遠,許多學者為《漢志》注文所惑,對這個問題產生了誤解,終至得出錯誤的結論。誤解如:
《晉書·地理志》承認朔方為一刺史部,又以朔方郡屬并州。《漢書》顏師古注以為朔方刺史專察朔方一郡,不在十三州之限杜佑《通典》以為“南置交趾”實際是初為交趾,後為交州;“北置朔方”,實際是初為朔方,後為并州。呂祖謙《大事記》以為涼州之地有涼州、朔方兩刺史。王應麟《通鑑地理通釋》以為武帝初於近畿亦置一刺史,後改司隸校尉。
作出十三部系司隸和並、荊、揚、兗、豫、冀、幽、青、徐、益、交涼十二州的錯誤結論,則始於《通典》,其後呂祖謙《大事記》、鄭樵《通志》、王應麟《通鑑地理通釋》、馬端臨《文獻通考》、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等皆沿襲不改。甚至清代乾嘉時期一些考據學家,也還有信從此說的,如王鳴盛十七史商榷錢坫《新注地理志》等。獨清代考據學家全祖望《漢書地理志稽疑》能闡明西漢十三部應以序文所述為正,而司隸不在內;注文“乃東京之制”,唯謂朔方部領有河西五郡則誤。錢大昕《廿二史考異》能指出西漢時“並與朔方各自為部”,卻未能對西漢十三部作出全面說明。清末楊守敬《漢書地理志補校》、王先謙《漢書補註》採用了全氏正確的說法,也因襲了全氏的錯誤。
1934年顧頡剛發表《兩漢州制考》一文,才詳細地論證了西漢元封五年始置十三州刺史部應如漢志序文所述,征和四年增置司隸校尉部,此後共有十四部;《漢志》注文所依據的是東漢的制度;並糾正了全祖望以河西五郡為朔方領郡之誤。西漢州部的問題至此便得到了完滿解決,成為史學界公認的定論。
王莽十二州 西漢末年平帝時,王莽秉政,元始五年(公元5),莽奏改十四部為十二州。這是因為《尚書·堯典》里有“肇十有二州”、“咨十有二牧”二語,王莽泥古,一切制度要以經義為本,所以對州部之制也要以經義更定。十二州名見於揚雄《十二州箴》:
冀州 兗州 青州 徐州 揚州 荊州
豫州 益州 雍州 幽州 并州 交州冀、兗、青、徐、揚、荊、豫、雍八州採用了《禹貢》的舊名,幽、並二州採用了《職方》的舊名,這十州除雍州外,其他九州也就是西漢的刺史部名。唯西漢改雍曰涼,至是復《禹貢》舊名。西漢改梁曰益,由於漢益州境域遠較《禹貢》梁州為廣袤,所以襲用了漢名,不再恢復《禹貢》名稱。交州雖不見於《禹貢》、《職方》,但《堯典》已見“申命羲叔宅南交”,故王莽即以交為州名,即西漢交趾刺史部。西漢的朔方刺史部至是併入并州;司隸校尉部七郡,至是以三輔併入雍州,以河南、弘農併入豫州,以河東、河內併入冀州。
古今學者有些人認為揚雄只寫了“九州箴”,今本十二州箴中的後三箴即幽并交三箴出自後人的增附作偽。此說確否尚待進一步論證。即令後三箴的確不是揚雄作品,王莽十二州中有此三州應無可疑。因為三州中幽、並二州見《漢書·王莽傳》始建國、天鳳中;《後漢書·光武帝紀》、《岑彭傳》建武初見交趾牧,時光武勢力未及荊湘以南,這個交趾牧應為王莽所任用的交州牧,而史家沿用了西漢舊稱。
東漢十三部 東漢光武帝初年曾一度恢復西漢十四部制,但不久作出兩項更動:①建武十一年(公元35),“省朔方牧,並并州”;②改稱交趾為交州。兩項更動剛好都是恢復王莽時代的制度。交趾改稱交州之年《後漢書》缺載,疑當在建武十八年,因為前二年還有交趾刺史見於《南蠻傳》,此年已有“刺史十二人各主一州”見百官志此後東漢一代常制見於《百官志》的是:“司隸校尉一人”,“並領一州”;“外十有二州,每州刺史一人”。所以東漢的“十三州”不同於西漢,西漢十三州專指刺史部,不包括司隸部,東漢則司隸校尉部也算一州,要是不算司隸,那就只有十二州。
建武十八年後交趾已改稱交州,所以班固誤以東漢制度注西漢郡國所屬州部,便在南海等郡下注作“屬交州”;司馬彪《續漢書·郡國志》以州為綱,以郡為目,便在南海等七郡下總括為“右交州刺史部郡七”;《百官志》列舉十二州所領郡國,也說“交州部七”。至於《後漢書》紀傳里在建武以後還出現“交趾刺史”,《晉書·地理志》、苗恭《交廣記》里說,到獻帝建安年間,交趾才改稱交州,據顧頡剛考證,前者當由於交趾雖已改稱交州,但習慣上仍沿用“交趾”舊稱不改,史家不慎,採用了流俗的非正式的稱謂;後者乃地方傳說,決非史實。顧說宜可信。
兩漢州部的不同,主要不在於由十四部變為十三部,而在於州部的性質發生了變化:
①西漢時刺史或州牧對部內郡國長吏只有省察舉劾之權,無權黜退;凡郡國長吏被舉劾為不稱職的,需要由三公派遣掾吏案驗,然後黜退。東漢自光武即位之初起即“不復委任三府,而權歸刺舉之吏”,“有所劾奏,便加退免”,從此刺史的權任大大提高了一步,事實上已成為郡國守相的上司。
②西漢刺史或州牧平時“巡行所部郡國”,“歲盡”則“詣京師奏事”,雖然在外日久而在京日暫,但論其性質則是由中央派遣在外執行中央任務的中央官,而不是地方官所以《漢書地理志》既不按州部而按郡國排列,亦不見州部治所,因為那時州刺史“居無常治”,只有暫時的駐所,沒有固定的治所至東漢建武十一年“初斷州牧自還奏事”,從此州牧或刺史不復自詣京師(奏事改由計吏),也就是由中央官變成了地方官所以《續漢書·郡國志》便將所有郡國改為按所隸州部排列,並將各州治所一一注出:
①司隸治洛陽 ②豫州治譙縣 ③冀州治高邑
④兗州治昌邑 ⑤徐州治郯縣 ⑥青州治臨淄
⑦ 荊州治漢壽 ⑧揚州治歷陽 ⑨益州治雒縣
⑩涼州治隴縣并州治晉陽幽州治薊縣
交州治龍編
東漢末年
的改制 靈帝中平元年(184)黃巾起義,四方多事,五年,選朝廷重臣出任州牧,“鎮安方夏”,“州任之重,自此而始”。從此州由監察區逐漸轉變成為行政區,地方行政區劃由秦漢四百年的郡縣兩級制開始進入了此後四百年經魏晉南北朝直至隋初的州郡縣三級制。從中平五年到曹魏代漢三十二年間,各州或置牧,或置刺史,以資望重輕為轉移;但不論是牧還是刺史,權任都已不再僅僅限於對官吏的省察、舉劾、黜陟,而在向一方的軍民行政長官轉化。隨後州的劃分也發生一些變化獻帝初平元年(190),遼東太守公孫度並有遼西玄菟、樂浪等郡地,自立為州牧,又越海收東萊諸郡,置營州刺史。但這是割據者的僭竊行為,並沒有得到東漢朝廷的承認。後四年興平元年(194),詔分涼州河西四郡置雍州。從此遂正式改十三州為十四州。又十九年至建安十八年(213),時曹操(見魏武帝曹操)以丞相領冀州牧,為擴充他直接控制的地盤,便以漢獻帝的名義下詔合併十四州,恢復《禹貢》九州。《禹貢》九州本是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九州,曹操的九州,八州同《禹貢》,唯有益州沿用漢代的名稱,沒有恢復《禹貢》舊名梁州。此次改制,實際上是廢除司隸校尉部和涼、幽、並、交四州;將司隸所領分入雍、冀、豫三州;並涼州入雍州;並幽、並二州入冀州;又廢交州將所領分入荊、益二州。冀州合併了幽、並二州和舊屬司隸的河東、河內二郡,這是曹操所以要搞這次復古行動的目的。但此次改制並不能完全見諸實行,其時交州已在孫吳版圖內,不理會曹操所挾持的漢獻帝的詔令,所以事實上,東漢末年,孫吳境內一直存在著一個沿襲舊制的完整的交州,始終沒有改變過。在曹操控制的境域內,九州制實行了七年多,公元220年,曹丕(見魏文帝曹丕)221年,稱帝,當年即恢復建安十八年以前的十四州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