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
漢賦在結構上,一般都有三部分,即序、本文和被稱作“亂”或“訊”的結尾。漢賦寫法上大多以豐辭縟藻、窮極聲貌來大肆鋪陳,為漢帝國的強大或統治者的文治武功高唱讚歌,只在結尾處略帶幾筆,微露諷諫之意。類別
漢賦分為騷體賦、 大賦、小賦。騷體賦代表作為賈誼的《吊屈原賦》、《鵬鳥賦》,它直接受屈原《九章》和《天問》的影響,保留著加“兮”的傳統,其語言是四言和散句的結合,表現手法為抒情言志漢初六十年是騷體賦的時期。大賦又叫散體大賦,規模巨大,結構恢宏,氣勢磅礴,語彙華麗,往往是成千上萬言的長篇巨製。西漢時的賈誼、枚乘、司馬相如、揚雄,東漢時的 班固、張衡等,都是大賦的行家.小賦揚棄了大賦篇幅冗長、辭藻堆砌、捨本逐末、缺乏情感的缺陷,在保留漢賦基本文采的基礎上,創造出篇幅較小、文采清麗、譏諷時事、抒情詠物的短篇小賦,趙壹、蔡邕、禰衡等都是小賦的高手。賦的產生
中國漢代文體。作為文體名稱,它淵源於 荀子 的《賦》;作為文學體制,它直接受到 屈宋楚辭和戰國恣肆之風的極大影響。由於漢帝國經濟發達,國力強盛,為漢賦的新興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而統治者對賦的喜愛和提倡,使文人士大夫爭相以寫賦為能事,漢賦遂成為漢代400年間文人創作的主要文學樣式。發展
賦作為一種文體,早在戰國時代後期便已經產生了。最早寫作賦體作品並以賦名篇的可能是荀子。據《漢書·藝文志》載,荀子有賦10篇(現存《禮》、《知》、《雲》、《蠶》、《箴》5篇),是用通俗“隱語”鋪寫五種事物。舊傳楚國 宋玉也有賦體作品,如《風賦》、《高唐賦》、《神女賦》等,辭藻華美,且有諷諫用意,較之荀賦,似與漢賦更為接近,但或疑為後人偽托,尚無定論。從現存荀賦來看,這時賦體還屬萌芽狀態。賦體的進一步發展,當受到戰國後期縱橫家的散文和新興文體楚辭的巨大影響。賦體的主要特點,是鋪陳寫物,“不歌而誦”,接近於散文,但在發展中它吸收了楚辭的某些特點──華麗的辭藻,誇張的手法,因而豐富了自己的體制。正由於賦體的發展與楚辭有著密切關係,所以漢代往往把辭賦連稱,西漢初年的所謂“騷體賦”,確實與楚辭相當接近,頗難加以明顯的區分。種類
賦大致分為五種,也正是五個重要時期:西漢人將楚國詩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也視為賦體,沒有一定的限制性,這稱做楚辭體的騷賦;漢賦篇幅較長,多採用問答體,韻散夾雜,其句式以四言、六言為主,但也有五言、七言或更長的句子,漢賦喜堆砌詞語,好用難字,極盡鋪陳排比之能事,卻被後人視為賦體正宗,也稱古賦;六朝賦是東漢抒情短賦的變體,其特點是篇幅短小,句式整齊,多為四言、六言駢偶組成,而又講究平仄,通篇押韻,又稱俳賦;唐宋又有律賦,題目,字數韻式,平仄都有嚴格限制;文賦是中唐以後產生的一種散文化的賦體,不刻意追求對偶、聲律、詞采、典故,句式錯落多變,押韻較自由,甚至大量運用散文的句式,文賦實際上是賦體的一種解放。賦家主要代表人物有屈平、宋玉、司馬相如、楊雄、枚乘等人。漢賦,無疑是古典文學中一種影響深遠的體裁。
歷史
西漢前期
西漢前期,自高祖、惠帝、呂后、文帝至景帝,歷時六十多年,是漢賦的肇始期。在這一期間,由於文化政策相對寬鬆,優待士人,一改秦代 以法為教,以吏為師、焚書坑儒的暴虐,故而使戰國後期從楚國開始興起的賦體文學,得以利用四海統一所提供的新的契機,融合南北的文明成果向前發展。但是,又由於繼亡秦之後,百業凋弊,百廢待興,社會經濟曾極度困窘,正如《漢書·食貨志上》所說:漢興,接秦之弊,諸侯並起,民失作業,而大饑饉。凡米石五千(錢),人相食,死者過半。高祖乃令民得賣子,就食蜀、漢。天下既定,民亡(無)蓋藏,自天子不能具純駟,而將相或乘牛車。所以當整個社會皆處於如此嚴重的饑饉之中時,自然是不可能談得上文學發展的,即使 孝惠、高后之間,衣食滋殖 ,也仍然遠遠未能解決問題;到文、景之治,經過數十年休養生息,才逐漸形成富庶繁榮景象。而與社會經濟的恢復發展相應,賦體文學也必然是走著一條相對漸進的道路。另外,為恢復生產、發展經濟,這一時期在政治上占據主導地位的是道家黃老清靜無為,以省儉為本的思想。這種政策注諸文學,固然不會扼制漢賦的興起,也不可能為以 鋪采摛文 為特點的大賦的產生與發展,創造優裕的條件與豐厚的土壤。鑒於上述,這一時期賦體文學在創作上,還大體繼續著楚辭的餘緒,以騷體賦為主流,在相對緩慢的發展進程中,逐漸顯現向散體大賦的過渡與分流,因此有的文學史家稱:漢初,……只可算是辭的時代,而不是賦的時代①。是基本合乎實際的。
漢初之賦,據《漢書·藝文志》著錄有八家,即陸賈、朱建、趙幽王劉友、賈誼、莊忌、枚乘、淮南王劉安以及未具名的淮南王門下群臣賓客,作品共一百七十二篇。其中陸賈三篇、朱建二篇、劉友一篇,劉安八十二篇已全部亡佚,無法具論;餘下四家之作雖也不全,然畢竟尚可窺豹一斑。西漢中期
西漢中期從武帝經昭帝至宣帝,九十餘年間是漢賦的鼎盛期。這一時期,由於積七十餘年休養生息的持續發展,政權鞏固,國力強大,疆域遼闊,封建皇權至高無上,思想觀念也趨向雜儒霸的輿論一律。與此相應,統治集團已不再以省儉為本,而是 好大喜功,耽於聲色享樂,並形成風氣, 因此上自皇帝,皆喜愛最適於形象地再現這種時代風氣的賦體文學,從而給予大力提倡。這樣就為賦體文學的發展提供了極其豐厚的土壤,很快吸引了幾乎所有的文士為之嘔心瀝血, 殫思竭慮,馳騁才華,於是迅速出現了繁榮景象。僅據班固《漢書·藝文志》中依照劉向在成帝時經過審查篩選, 論而錄之 的六十一位有主名的賦家和九百三十篇賦作統計,這一時期就占了絕大多數。此時的賦又以枚乘《七發》所展示的散體大賦為主流,並將其發展到定型的極致,而繼楚辭餘緒的騷體賦則退居支流,為世所輕了,所以這時才真正是賦的時代。西漢後期
西漢後期經元帝、成帝、哀帝、平帝近六十年間,國力日頹,王朝日衰。在政治上,皇權削弱,外戚專擅,吏治腐敗,豪強大戶肆意兼併,統治集團日益侈靡,導致百姓愈發貧困化,無以為生。僅據《漢書》,從元帝即位開始,在這一時期無論史實記錄,抑或大臣所上奏書,一句 人至相食 ,竟多次出現,社會矛盾迅速激化,農民起義此起彼伏,遂使局勢動盪不安,不可收拾,整個政權漸次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哀帝時,諫大夫鮑宣就曾上書痛切指陳:竊見孝成皇帝時,外親持權,人人牽引所私以充塞朝廷,妨賢人路,濁亂天下,奢泰無度,窮困百姓,……危亡之徵,陛下所親見也,今奈何反覆劇於前乎!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王莽篡位,西漢滅亡。如此政局,勢必給文學以深深的影響。作為漢賦主體的散體大賦,其創作精神既然主要是興廢繼絕,潤色鴻業,或以抒下情而通諷諭,或以宣上德而盡忠孝 ,那么經一百多年的發展,隨著王朝的興旺,當其躍上全盛的頂峰之後,這時又隨著王朝的衰頹,既無什麼鴻業可供 潤色 ,又無多少 上德 可供 宣揚 ,所通 諷諭 不過起到 勸百 的作用,所盡 忠孝 亦只能為虎作倀,再加上本身結體龐大臃腫,對客觀事物的靡麗鋪排往往淹埋主體情志,大量羅列奇詞僻字更使作品生澀詰屈,因而不可避免地漸露衰敗,走下坡路,而重在抒情言志的騷體賦,則在自身變革中,頑強地表現出繼續發展的態勢。
東漢前期
公元8年,西漢王朝被自身的腐敗擊垮,掌握大權的外戚王莽篡位,建立了新朝。從此以後的十五年中,王莽打著變法改革的旗號,實際推行更加殘暴的統治,很快就激發了遍及全國的農民大起義,整個社會陷於戰亂之中, 王莽新朝被摧毀。到公元25年, 南陽豪強 劉秀稱帝,重建漢朝,因定都洛陽,史稱東漢。東漢自光武帝、 明帝至 章帝的六十餘年,史斷為前期。這一時期大致可稱新建政權的經營、鞏固和發展期。值王莽新朝農民大起義之後,各地豪強並起,紛紛割據一方,因此光武帝首先面臨的是削平割據,安撫百性,整頓吏治,恢復生產。經過十多年用兵,國家得到統一,實行一定程度的讓步政策,政權逐漸穩固。到明帝時,甚至出現了 天下安平,人無徭役,歲比登稔,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牛羊被野 (《後漢書·明帝紀》)的繁榮局面。
如此社會狀況,反饋到文學藝術主體的賦的創作中,就使得一個時期之內,前後景觀頗不相同:光武帝建武年間,繼西漢末世仍為散體大賦衰歇,騷體賦活躍發展;而明帝 永平年間,散體大賦卻猶如迴光返照,再度復燃,但畢竟已失去了往日的光輝,成為注定要退出歷史舞台的最後一搏。
東漢後期
公元88年,漢章帝死,年僅十歲的和帝即位,外戚 竇憲掌握了朝權;四年後,和帝依靠宦官 鄭眾誅殺竇憲,又開始了宦官干政。從此,東漢王朝進入了由盛入衰的後期。經安帝、順帝到桓帝、靈帝,百餘年間,外戚、宦官往往通過野蠻屠殺交替專權,政治極其腐敗黑暗,豪強勢力惡性膨脹,百姓陷於水深火熱之中,各種矛盾不斷激化,最後終於觸發了黃巾大起義,導致全國性的軍閥混戰,而東漢統治也就讓位於三國鼎立了。這樣的時代環境,使班固重新提倡的以 雍容揄揚 地頌聖為特點的大賦失去了存在的條件,正直的文學家無論是 抒下情而通諷諭 ,還是 宣上德而盡忠孝 ,都隨時面臨受排擠、迫害甚至殺戮的危險,他們經常陷於憂思感憤之中,現實迫使他們對朝政失掉信心,總要在作品裡強烈地注入自己的情緒、思索。再加上文學領域除賦之外,詩歌也逐漸擺脫傳統經學、 夷夏觀念的束縛,衝破音樂附庸的地位,成為語言藝術的重要形式,走上自覺發展的道路,文苑已經不再是賦體一統天下。凡此種種,都必然給賦的創作以深刻的影響,促使其從內容到形式都一定要革故更新,從有固定模式,熱衷於脫離實際地聚事征材、纂組辭藻而忽略、淡化主觀情志的抒發,轉變為靈動自由,短小精悍,在對客觀事物的生動描繪中抒情述志的新體制,否則就勢必被不斷發展的文學所淘汰。而這一時期,恰恰是漢賦完成了自身轉化獲得新生的重要時期,張衡則為傑出的代表。階段
漢賦的形成和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漢初的賦家,繼承楚辭的餘緒,這時流行的主要是所謂“騷體賦”,其後則逐漸演變為有獨立特徵的所謂散體大賦,這是漢賦的主體,也是漢賦最興盛的階段;東漢中葉以後,散體大賦逐漸衰微,抒情、言志的小賦開始興起。漢賦的這種發展變化過程,與漢代社會狀況的變化有著密切的關係。第一時期
自漢高祖初年至武帝初年。當時所謂“大漢初定, 日不暇給”,封建統治者在思想文化上禁錮不嚴,儒家思想尚未占據統治地位。當時諸王納士,著書立說,文化思想還比較活躍。這一時期的辭賦,主要仍是繼承《 楚辭》的傳統,內容多是抒發作者的政治見解和身世感慨之作,在 形式上初步有所轉變。這時較有成就和代表性的作家是 賈誼,此外還有 淮南小山和 枚乘等人。賈誼
賈誼的《 吊屈原賦》是借悼念屈原抒發憤慨,雖吊逝者,實為自喻。此篇的形式與風格,是 騷體的繼承,但由於作品傾訴的是作者的真情實感,因而和後來那種純然出於模擬《楚辭》而為文造情的作品明顯不同。賈誼的《 鵩鳥賦》是一篇寓志遣懷之作,假設與鵩鳥對話而敷衍出一篇文字。這篇賦一方面使用了主客問答體,同時也比較多地傾向於使用鋪陳的手法,散文的氣味濃厚預示了新的賦體正在孕育形成。淮南小山
淮南小山 的《 招隱士》寫作者以急切的心情召喚隱居山林的隱士早日歸來。賦中描寫山中景物,使用鋪敘和誇張的手法,充滿豐富的想像,是漢初騷體賦的優異之作。賈誼和淮南小山的賦作都還距騷體不遠,僅在某些方面開始有所轉變,而標誌著漢賦正式形成的第一個作家和作品,是枚乘和他的《 七發》。
枚乘
枚乘主要生活於漢文帝、景帝時期,死於武帝初年。他的《七發》寫楚太子有病,吳客前去問候,通過主客的問答,批判了統治階級腐化享樂生活,說明貴族子弟的這種痼疾,根源於統治階級的腐朽思想,一切藥石針灸都無能為力,唯有用“ 要言妙道”從思想上治療。賦中用了七大段文字,鋪陳了音樂的美妙,飲食的甘美,車馬的名貴,漫遊的歡樂,田獵的盛況和 江濤的壯觀。《七發》雖未以賦名篇,卻已形成了 漢大賦的體制。它通篇是散文,偶然雜有楚辭式的詩句,且用設問的形式構成章句,結構宏闊,辭藻富麗, 劉勰稱:“枚乘摛艷,首制《七發》, 腴辭雲構,誇麗風駭。”(《文心雕龍·雜文)從漢初的所謂騷體賦到司馬相如、揚雄等人的漢大賦,《七發》是一篇承前啟後的重要作品。
第二時期
西漢武帝初年至東漢中葉,共約200多年時間,從武帝至宣帝的90年間,是漢賦發展的鼎盛期。據《漢書·藝文志》著錄漢賦900餘篇,作者60餘人,大部分是這一時期的作品。從流傳下來的作品看,內容大部分是描寫漢帝國威震四邦的國勢,新興都邑的繁榮,水陸產品的豐饒,宮室 苑囿的富麗以及皇室貴族田獵、歌舞時的壯麗場面等等。自漢武帝劉徹到宣帝 劉詢的時代,即所謂西漢中葉,這是漢帝國經濟大發展和國勢最強盛的時期。漢武帝是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上承“ 文景之治”,為了進一步保衛國家和鞏固政權,他又北向出擊匈奴,弭除了歷年的邊患;用兵南方,結束了南方一些部族紛爭的局面。這在一般封建文人眼裡,無疑是一個值得頌揚的“盛世”。又加上武帝 好大喜功,雅好文藝,招納了許多文學侍從之臣在自己身邊,提倡辭賦,誘以利祿,因而大量歌功頌德的作品,就在所謂“ 興廢繼絕,潤色 鴻業”的藉口下產生了。 班固在《 兩都賦序》中說:“至於武、宣之世,乃崇禮官、考文章,內設金馬石渠之署,外興樂府協律之事,以 興廢繼絕,潤色鴻業。……故言語侍從之臣,若 司馬相如、虞丘壽王、 東方朔、 枚皋、 王褒、 劉向之屬,朝夕論思,日月獻納。而公卿大臣,御史大夫 倪寬、太常 孔臧、太中大夫 董仲舒、宗正 劉德、太子太傅蕭望之等,時時間作。或以抒下情而通諷諭,或以宣上德而盡忠孝,雍容揄揚,著於後嗣,抑亦雅頌之亞也。故孝成之世,論而錄之,蓋奏御者千有餘篇。”
這一時期的賦作基本上同《 詩經》的雅頌一樣,是一種 宮廷文學,是為封建統治階級“潤色 鴻業”服務的。有一些作家,作為皇帝的侍從,對皇帝歌功頌德,但他們又對自己類似俳優的地位時時感到不滿,因而也寫作了一些感慨身世和以諷諭為主的作品。也有一些作家對當時漢帝國空前繁榮強盛的局面,感到鼓舞和喜悅,但對皇室大量揮霍資財和迷於奢侈享樂的生活,無論從歷史教訓出發,還是從當時的民生出發,也曾感到擔憂。這就構成了當時一些鴻篇巨製的大賦在思想內容方面的普遍特點,它們往往既歌頌誇耀於前,又諷諭勸戒於後,而這兩者統一在一篇作品中,因而造成了這些漢代大賦思想內容的複雜性。
司馬相如
是漢代大賦的奠基者和成就最高的代表作家。《 文選》所載《子虛》、《上林》兩賦是他的著名的代表作。近人據《 史記》、《 漢書》本傳,考定二賦或本是一篇,即《 天子遊獵賦》。這兩篇以遊獵為題材,對諸侯、天子的遊獵盛況和宮苑的豪華壯麗,作了極其誇張的描寫,而後歸結到歌頌大一統漢帝國的權勢和漢天子的尊嚴。在賦的末尾,作者採用了讓漢天子享樂之後 反躬自省的方式,委婉地表達了作者懲奢勸儉的用意。司馬相如的這兩篇賦在漢賦發展史上有極重要的地位,它以華麗的詞藻,誇飾的手法,韻散結合的語言和設為問答的形式,大肆鋪陳宮苑的壯麗和 帝王生活的豪華,充分表現出漢大賦的典型特點,從而確定了一種鋪張揚厲的大賦體制和所謂“ 勸百諷一”的傳統。後來一些描寫京都宮苑、 田獵、巡遊的大賦都規撫它,但在規模氣勢上又始終難以超越它。所以揚雄說:“如孔氏之門用賦也,則賈誼升堂,相如入室矣。”(《法言·吾子》)漢武帝、宣帝年間著名的賦作家還有東方朔、枚皋、王褒等人。《漢書·藝文志》著錄他們的賦作頗多,但傳世頗少。如枚皋,據記載有賦 120篇,現已一篇無存。東方朔流傳下來的《七諫》,是一篇因襲楚辭的騷體賦,並無新意。但他的《 答客難》、《 非有先生論》,雖未以賦名,卻是兩篇散體賦,對以後 述志賦的發展有一定影響。王褒是宣帝時重要賦家,今存《 洞簫賦》和騷體賦《 九懷》。《洞簫賦》是現存描寫音樂賦作較早的一篇,對後世的詠物賦和描寫音樂題材的作品有過影響。
西漢末年至東漢中葉 100多年間,《子虛》、《上林》兩賦成為這一時期眾多作家創作的共同模式,他們的作品都不能越出其範圍,完全失去了新鮮的創造力,只有 揚雄和班固,由於他們有多方面的文化修養和才能,他們賦作尚有自己的特點,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家。
揚雄
是西漢末年最著名的賦家。《 甘泉》、《 河東》、《 羽獵》、《長楊》四賦是他的代表作。這些賦在思想、題材和寫法上,都與司馬相如的《子虛》、《上林》相似,不過賦中的諷諫成分明顯增加,而在藝術水平上有了進一步的提高,部分段落的描寫和鋪陳相當精彩,在模擬中有自己的特色。後世常以“揚、馬”並稱,原因即在於此。他的《解嘲》,是一篇散體賦,寫他不願趨附權貴,而自甘淡泊的生活志趣,縱橫論辯,善為排比,可以看出有東方朔《答客難》的影響。但在思想和藝術上仍有自己的特點,對後世述志賦頗有影響。《逐貧賦》和《酒賦》,或表達自己甘於貧困,鄙視“貧富苟得”的志趣,或對皇帝、貴族有所諷諫,思想和寫法也都各具特色。班固
是東漢前期的著名賦家。他的代表作《兩都賦》,由於 蕭統編纂《 文選》列於卷首,而受到人們的普遍重視。《 兩都賦》在體例和手法上都是模仿司馬相如的,是西漢大賦的繼續,但他把描寫對象,由貴族帝王的宮苑、遊獵擴展為整個帝都的形勢、布局和氣象,並較多地運用了長安、洛陽的實際史地材料,因而較之司馬相如、揚雄等人的賦作,有更為實在的現實內容。張衡以至 左思的所謂“京都大賦”的出現,都明顯地受到《兩都賦》的影響。第三時期
東漢中葉至 東漢末年,這一時期漢賦的思想內容、體制和風格都開始有所轉變,歌頌國勢聲威、美化皇帝功業,專以 鋪采摛文為能事的大賦逐漸減少,而反映社會黑暗現實,譏諷時事,抒情詠物的短篇小賦開始興起。東漢中葉以後, 宦官外戚爭權,政治日趨腐敗,加以帝王貴族奢侈成風,橫徵暴斂,社會動亂頻仍,民生凋敝。文人們失去了奮發揚厲的精神,失望、悲憤,乃至憂國憂民的情緒成為他們思想的基調,這就促使賦的題材有所擴大,賦的風格有所轉變。這種情況的出現始於 張衡。張衡
具有代表性的賦作是《 二京賦》和《 歸田賦》。《二京賦》是他早年有感於“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而創作的,基本上是模擬司馬相如的《子虛》、《上林》和班固的《兩都賦》。但他對統治階級荒淫享樂生活的指責比較強烈和真切,他警告統治者天險不可恃而民怨實可畏,要統治者懂得荀子所說的“水所以載舟亦所以覆舟”的道理。這是當時尖銳的社會矛盾對作者的啟發,表現了當時文人對封建統治的危機感。《二京賦》除了像《兩都賦》一樣,鋪寫了帝都的形勢、宮室、物產以外,還寫了許多當時的民情風俗,容納了比較廣闊的社會生活。值得特別注意的是他的《歸田賦》。作者以清新的語言,描寫了自然風光,抒發了自己的情志,表現了作者在宦官當政,朝政日非的情況下,不肯同流合污,自甘淡泊的品格。這在漢賦的發展史上是一個很大的轉機。他把專門供帝王貴族閱讀欣賞的“體物”大賦,轉變為個人言志抒情的小賦,使作品有了作者的個性,風格也由雕琢堆砌趨於平易流暢。在張衡之前,已出現過一些言志述行的賦,如班彪所作《北征賦》,通過記述行旅的見聞,抒發了自己的身世之感,顯示了賦風轉變的徵兆,張衡在前人的基礎上,使漢賦的發展發生了根本性的轉折。其它
繼張衡而起的是 趙壹和 蔡邕,趙壹的《刺世嫉邪賦》對東漢末年是非顛倒“情偽萬方”的黑暗現象進行了揭露和抨擊,表現了作者疾惡如仇的反抗精神。這篇賦語言犀利,情緒悲憤,揭露頗有深度,與前一階段那種歌功頌德,夸美逞能的大賦,已經是完全殊途了。蔡邕的《 述行賦》是他在桓帝時被當權宦官強征赴都,在途中有感而作。在賦中作者不僅揭露和批判了當時 宦官專權、政治黑暗、貴族們荒淫無恥的現實,而且還滿懷同情地寫出了當時的民間疾苦,表現了作者的愛憎感情,語言平實,格調冷峻,頗具感染力。稍後 禰衡的《 鸚鵡賦》是一篇寓意深刻的詠物賦,作者借寫鸚鵡,抒發了自己生於末世屢遭迫害的感慨。這些作品完全突破了舊的賦頌傳統,儘管數量不多,卻為建安以至南北朝抒情言志、寫景詠物賦的發展開拓了道路。地位影響
賦是繼《 詩經》、《 楚辭》之後,在中國文壇上興起的一種新的文體。在漢末文人 五言詩出現之前,它是兩漢四百年間文人創作的主要文學樣式。 封建時代的詞章家非常推崇漢賦,但他們奉為漢賦正宗的卻是枚乘、司馬相如、揚雄及班固、張衡等人的大賦,但也正是這些大賦,在思想和藝術形式上表現了較多的局限性。 西晉的 摯虞在《 文章流別論》中批評說:“ 古詩之賦。以情義為主,以事類為佐;今之賦,以事形為本,以義正為助。”他所謂“今之賦”就是指漢代興起的大賦。他認為它們“假象過大,則與類相遠;逸詞過壯,則與事相違;辯言過理,則與義相失;麗靡過美,則與情相悖”。摯虞對漢賦的社會作用以及藝術上的某些根本缺陷所作的批評,是切中要害的。漢賦,特別是那些大賦,儘管有著如上所述的缺點,在文學史上仍然有其一定的地位。
首先,即以那些描寫宮苑、 田獵、都邑的大賦來說,大都是對國土的廣闊,水陸物產的豐盛,宮苑建築的華美、都市的繁榮,以及漢帝國的文治武功的描寫和頌揚,這在當時並不是毫無意義的。而賦中對封建統治者的勸諭之詞,也反映了這些賦作者反對帝王過分 華奢淫靡的思想,表現了這些作者並非是對 帝王貴族們毫無是非原則的奉承者和阿諛者。儘管這方面的思想往往表現得很委婉, 收效甚微,但仍然是不應抹殺的。
其次,漢大賦雖然炫博耀奇,堆垛詞藻,以至好用生詞僻字,但在豐富文學作品的辭彙、鍛鍊語言辭句、描寫技巧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建安以後的很多詩文,往往在語言、辭藻和敘事狀物的手法方面,從漢賦得到不少啟發。
最後,從文學發展史上看,兩漢辭賦的繁興,對 中國文學觀念的形成,也起到一定促進作用。中國的 韻文從《詩經》、《楚辭》開始,中經西漢以來辭賦的發展,到東漢開始初步把文學與一般學術區分開來。《漢書·藝文志》中除《諸子略》以外,還專設立了《詩賦略》,除了所謂儒術、經學以外,又出現了“文章”的概念。至 魏晉則出現了“詩賦欲麗”( 曹丕《 典論·論文》),“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 陸機《文賦》)等對文學基本特徵的探討和認識, 文學觀念由此日益走向明晰化。》
漢賦在流傳過程中多有散佚,現存作品包括某些殘篇在內,共約二百多篇,分別收錄在《史記》、《漢書》、《 後漢書》、《 文選》等書中。
主要代表
司馬相如:《子虛賦》、《上林賦》、《大人賦》、《哀二世賦》、《長門賦》、《美人賦》枚乘:《七發》( 楚辭體)、《柳賦》、《梁王菟園賦》賈誼:《鵩鳥賦》、《吊屈原賦》
揚雄:《河東賦》、《校獵賦》、《長楊賦》、《酒賦》
王褒:《洞簫賦》 、班婕妤:《自悼賦》
劉向:《九嘆》
劉歆:《遂初賦》
班固:《兩都賦》
班彪:《北征賦》
司馬遷:《壯士不遇賦》
張衡:《二京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