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國南方彈詞系統的曲種。又稱摸魚歌。流行於廣東地區。起源於明末,清代以後興盛。屈大均《廣東新語》曾記載其演出盛況。早期木魚歌都是隨編隨唱,後來才記錄曲詞,輾轉傳抄,或刻印傳唱。這種抄本或刻本,名為木魚書。木魚書是木魚歌的唱本,以粵語創作。木魚歌是一種廣東曲藝,屬於彈詞系統,也叫摸魚歌,後來衍生出龍舟歌、南音。
木魚歌於明朝晚期出現於廣州及珠江三角洲地區,於民間廣泛流傳。原本木魚歌是即興表演,或根據記憶演唱,後來才發展出唱本,即木魚書。有的木魚書是原有曲詞紀錄之後傳抄、刊印,也有新創曲詞刊印成書後才傳唱。其刊本、抄本很多,有記載可查的約有500部,四、五千卷之多。從明末到民國初年,曾刊刻出版了許多木魚歌書的書肆多達50多家,其中包括近20家標明所在地在廣州。
有不少文人、學者收藏木魚書,如鄭振鐸在其《中國俗文學史》中說,他本人所藏木魚書有三四百本,著有《香港大學所藏木魚書敘錄與研究》一書的梁培熾,也收藏了三四百種,總計2000餘冊。
特色
木魚歌雖屬彈詞系統的曲種,但與蘇州彈詞不同,沒有開篇、詩、詞、套數和說白。以後受粵曲、南音和龍舟歌的影響,始插以說白。演唱時用二胡、古箏、琵琶、三弦伴奏,也可用竹板擊節。曲調分"正腔"和"苦喉"兩種。前者爽朗明快,歡樂喜悅;後者沉鬱悲惻,哀怨纏綿。木魚書有記載可查的約有500部、4000~5000卷之多。內容良莠雜陳。有從佛經故事和寶卷改編的,如《目連救母》、《觀音出世》;有來自小說傳奇之作,如《仁貴征東》、《白蛇雷峰塔》等;也有反映現實社會題材的曲目,如描寫反美華工禁約的《金山客自嘆》、《華工訴恨》,揭露帝國主義侵略的《國事訴根源》等。傳統曲目以《花箋記》、《二荷花史》最為著稱。
廣東婦女識字教本
木魚歌,其唱本稱為木魚書,韻文通俗。乾隆年間,在木魚歌的基礎上產生了龍舟歌,到嘉慶末年,木魚與龍舟又衍生出南音。木魚、龍舟、南音最後都吸收到粵劇粵曲中。清代光緒以前,木魚書以佛山、東莞兩地出版較多,民國後逐漸轉向廣州、香港。清末明初,佛山有不少出版木魚書的書坊,如占經樓、同義堂等。佛山有不少署名的木魚書作者,傳說梁紹仁用了3年時間,創作了木魚書《玉龍太子走國陰陽寶扇》,共80卷1025回,可謂宏篇巨著。自香港"五桂堂"在1972年歇業後,木魚書再無出版。據從1980年開始研究佛山木魚書的任百強老師介紹,國外的漢學家認為木魚書像農耕社會底層藝術的活化石。德國大文豪歌德創作的著名詩篇《中德四季與晨昏合詠》就從木魚書《花箋記》中吸收了養分。目前,美國、日本、俄羅斯的漢學家研究木魚書的熱情依舊高漲,相比而言,國內對其研究還處在"冰河時期"。
木魚歌曾如現今的流行歌曲。在過去,木魚書是廣東婦女的識字教本和精神生活的讀物。據對木魚書深有研究的陳勇新老師說:"現在70歲以上的婦女,年輕時大多有幾本木魚書放在梳妝檯或床頭,有的甚至成箱成櫃。"
文化遺產
木魚書,一份成於東莞的珍貴的文化遺產。東莞人民在木魚書這一園地里 , 培育過被海內 外研究這方面的學者公認為最絢麗的花株——《花籠記》、《二荷花史》。這兩棵絢麗花株的芬芳 , 曾陶醉了西歐的詩人。東莞人民 , 在木魚書這一園地里 , 也曾播種過千百種木魚書的幽花小草 , 這些絢麗花株 , 這些幽花小草 , 東莞人民幾百年來曾沐浴過它的芬芳。它美化過東莞人民的精神 , 點綴過東莞人 民的生活。時至今日, 絢麗花株 , 幽花小草 , 疊積成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木魚在國外受寵
近二三十年,外國不少漢學家覺得木魚書活像農耕社會底層藝術的化石,倍感珍貴,而且還是學術上未開墾的處女地,便不約而同紛紛投入精力,進行文字"考古",獲得了一批可貴的學術成果。於是無人向顧的木魚書頓成國際"顯學","下里巴人"響起了妙曼之音,飄向世界,木魚飛越太平洋。英國、法國、日本、俄國、美國等國的漢學家都在競相收購"藝術化石"木魚書;一位在美國長大的"台山木魚歌手"曾在白宮領取了"美國國家傳統獎"。
歌德曾讀木魚書
德國大文豪歌德閱讀過"用韻文作"的"長篇小說《花箋記》(莞人作)"(木魚書《花箋記》1824年第一次由英人湯姆斯譯為英文,1836年由辜爾慈從中文原本譯成德文。歌德閱讀的是中譯英的《花箋記》)。
歌德在1827年2月3日的日記寫道:"(二月三日)《花箋記》。晚上自修,續讀《花箋記》。"
東莞木魚歌
東莞木魚歌有著四百年悠久歷史,其盛況可從當地的文史學者楊寶霖先生的記載中略見一斑:"歲朝佳節,農閒之時,榕樹下,廳堂中婦人圍坐,請識字者按歌本而唱之。一聽到木魚歌聲,就群起圍而聽之。聽者表情,隨歌書的情節而變化,怒罵者有之,嗟嘆者有之,損涕者有之,歡笑者有之。在莞城,除歲朝佳節外,最盛者首推盂蘭節"。
作品
早期作品以觀音行跡相關故事最為流行。到了清代,開始有文人創作木魚歌,除了有宗教色彩的故事及“勸世文”之類的內容外,還有下述題材:從演義小說改編:如《萬花樓》、《金刀記》、《鍾無艷》、《仁貴征東》、《四下南唐》等。
從元明雜劇、傳奇、民間故事改編,如《白蛇雷峰塔》、《再生緣》、《背解紅羅》、《梁山伯牡丹記》、《陳世美三官堂》等。
根據社會生活創作,反映歷史事件,如《三姑回門》、《金山婆自嘆》、《老糠記》、《梁天來告御狀》、描寫契約華工苦難生活的《金山客自嘆》、《金山客嘆五更》、《華工訴恨》。
其他題材,如《玉葵寶扇》、《亦朋種花》、《金絲蝴蝶》、《梅李爭花》、《錦繡食齋》、《呼家後代》、《客途秋恨》、《大宋高文舉》、《紫霞杯》等等。而《紫霞杯》更是第一個木魚書的民間故事被拍攝成香港電影,由南洋影片公司出品,侯曜編導,羅品超及梁雪霏作主演。
在所有木魚書中,有11部被稱為“才子書”的代表作品,依序為《三國》、《好逑傳》、《玉嬌梨》、《平山冷燕》、《金簪記》、《西廂記》、《琵琶記》、《花箋記》、《二荷花史》、《珊瑚扇金鎖鴛鴦記》、《雁翎媒》。其中《花箋記》、《二荷花史》有外語譯本。
花箋記於19世紀傳入歐洲,後來陸續有英、法、俄、德、荷等國譯文,在倫敦、巴黎、丹麥、香港等地的圖書館藏有各種版本。1824年由英國人湯姆斯(Peter Perring Thoms)譯成英文,1836年由德國人辜爾慈(Heinrich Kurz)譯成德文。1827年2月23日,德國詩人歌德在日記中寫下了閱讀英譯本《花箋記》的感想。有學者認為《花箋記》影響歌德,使他創作了《中德四季晨昏雜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