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申繡也叫“顧繡”,是古代上海地區著名手工刺繡工藝的一個流派。源於明代嘉靖年間,申繡創始人是“顧名世”的長子“顧會海”之妾“繆氏”,她在宋繡傳統上創新發展,奠定了顧繡基礎。傳至次子“顧斗英”第二子的妻子“韓希孟”時,技藝登峰造極。“韓希孟”運用針鋒特技以體現畫稿的神韻,今存世之顧繡代表作均為她的作品。“韓希孟”的每幅繡品旁均有董其昌題詠,珍貴異常。“顧名世”的曾孫女“顧蘭玉”精通繡藝,曾設幔授徒,四鄉婦女學藝後以此為營生,顧繡藝術得以傳世,其居功甚偉。顧繡特點是擘絲細過於發,針刺細如毫,配色精妙,繡品氣韻生動,工致無匹,有繡聖之美譽。
申繡不斷發展和傳播,逐漸演變成了包括蘇繡、湘繡等在內的多個地方名繡和技藝門派。因此,申繡(顧繡)對後來之蘇繡、湘繡、蜀繡影響頗為深遠,為中華刺繡藝術之啟蒙和開拓者。
歷史溯源
明代後期,松江府上海縣露香園申繡,為高雅的刺繡藝術,對後世影響很深,清代四大名繡皆得益於申繡。明代申繡秘笈主要在於作者的文化藝術涵養、題材高雅、畫繡合一、用材精細、針法靈活創新、擇日刺繡與鍥而不捨的精神等六要素。以韓希孟為代表的申繡傳世實物,文化藝術內涵頗深,皆是文物珍品,被各大博物館所收藏。顧名世,字應夫,號龍泉,官尚寶司丞。是明嘉靖三十八年進士,官尚寶司丞,就是在內宮管理寶物的官吏,晚年居上海。“名世性好文藝”,見多識廣,藝術修養較高,在他的影響和倡導下,他的女眷們也酷愛藝術,善丹青書法,精於女紅,尤其擅長刺繡。她們從事刺繡的目的不僅於實用而是視作上層婦女的修養和更高層次的藝術追求。
在盛行於世的松江畫派畫風薰陶下,她們研究繼承宋代“閨閣繡”的藝術特色和藝術技巧,在此基礎上有所創新。她們選擇高雅脫俗的名畫作為藍本,對表現對象深刻觀察、細心揣摩,技法上創造出散針、套針、滾針等針法用以極力模仿繪畫的筆墨技巧。她們將絲線劈為36絲,“其劈絲細過於發,而針如毫,配色則有秘傳,故能點染成文,不特翎毛花卉巧奪天工,而山水人物無不逼肖活現。”
顧氏女眷中較早從事畫繡的,是顧名世長子顧匯海之妾繆氏。申繡名手中,造詣最高,最具代表性的,是略遲於繆氏的顧名世次孫顧壽潛之妻韓希孟(又名韓媛)。顧名世次孫媳韓希孟善畫,在針法與色彩運用上獨具巧思,顯著提高了這種繡法的藝術品格,申繡由此又稱“畫繡”。申繡在明清時期曾風靡全國,大有“無繡下姓顧”的勢頭,“申繡”之專稱代替刺繡之通名,以後發展起來的蘇繡、湘繡、蜀繡等,都曾得益於申繡的技法。
興衰成敗
據明代崇禎年間《松江縣誌》記載:“申繡,斗方作花鳥,香囊做(作)人物,刻劃精巧,為他郡所未有。在申繡的發展中,顧名世的孫媳韓希孟最為傑出。其所繡山水、人物、花鳥已達到“無不精妙”的程度。故宮博物院陳列有她的仿宋元名跡冊十餘幀,其中的《洗馬圖》、《白鹿圖》、《松鼠葡萄》、《扁豆蜻蜓》皆為精品,這些作品已達到讓人分辨不出是繡還是畫的意境。明代松江畫派代表人物董其昌對申繡極為讚賞,稱它“精工奪巧,同儕不能望其項背人巧極天工,錯奇矣”。韓希孟創立“畫繡”階段是申繡發展的初期,繡品多為家庭女紅,世稱“韓媛繡”,基本用於家藏或饋贈。
顧名世曾孫女顧玉蘭,因家道中落,逐設帳授徒,歷30餘年,將家傳秘繡技藝傳於外姓。其時,城中四鄉許多婦女習申繡以營生,形成一定規模,當時有“百里之地無寒女”之說。達官顯宦、富商巨賈爭相購藏申繡珍品,使申繡身價陡增。
在韓希孟之後,顧氏家道中落,逐漸倚賴女眷刺繡維持生計,並廣招女工,從此申繡由家庭女紅轉向商品繡。顧名世的曾孫女顧蘭玉得繆、韓之親授,並將技藝傳承下去。據清代嘉慶年間《松江府志》記載,顧蘭玉“工針黹,設幔授徒,女弟子鹹來就學,時人亦目之為申繡。申繡針法外傳,申繡之名震溢天下”。清代道光年間,松江丁佩既精刺繡又通畫理,著《繡譜》,於申繡“心知其妙而能言其所妙者”。“後以仿效者皆稱申繡,繡品肆竟以申繡相稱榜,凡蘇屬之繡幾無不以申繡名矣。”
申繡的卓絕是以高素質的藝人和大量的工時為代價的,制約條件很多,所以難以普及,難以為繼。清末,申繡逐趨湮沒,以後幾乎被人們所遺忘,被吸收申繡技法和營養而崛起的蘇繡所替代。上海露香園地屬松江府,松江人一直以恢復申繡為已任。上世紀二十年代,松江慈善機構“全節堂”設立“松筠女子職業學校”,從國小一年級到國中三年級均設立“女子刺繡班”。,現年近九旬的戴明教老人曾為該班學生,她是近半個世紀申繡在松江的代表性傳承人,著有《申繡針法初探》一書。可惜後來學校毀於侵華日軍的炮火,再也沒有恢復。
上世紀七十年代,松江工藝品廠回響周恩來同志關於挖掘發展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品的指示,於1972年底開始籌備恢復申繡藝術。聘請二、三十年代在松筠女子學校學過申繡技藝的戴明教老師收徒授藝。不久,又因“文化大革命”等政治運動,使剛復甦的申繡遭到“復舊復古”罪名而夭折。
1978年中共中央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松江工藝廠成立申繡組,才恢復對申繡的研究、授藝與生產。以後,松江工藝品廠正式成立申繡車間組織生產。松江申繡藝人不斷創作出一批精美絕倫、雅韻欲流的申繡新作。松江申繡有如旱苗沐雨、枯木逢春,開始顯露出勃勃生機。
1987年5月,松江博物館在松江工藝品廠支持下舉辦《申繡藝術展覽》,向世人介紹申繡的歷史和新生。展覽中展出大量新作並進行現場表演。6月初,經上海市文化局審定推薦,調往“上海首屆國際藝術節”文廟展區展出,好評如潮。
藝術特色
申繡獨到的刺繡技法主要體現於:
1、半繡半繪,畫繡結合。申繡以宋元名畫中的山水、花鳥、人物等傑作為摹本,畫面均是繡繪結合,以繡代畫,這也是它最為獨特之處。如在《群仙祝壽圖軸》中,畫中人物所穿錦裳,是先上底色,後於底色上加繡作錦紋狀的;人物的面部則是先繡後畫的,雲霧則只用畫筆直接用色,而不加繡。這種大膽創新的技法,表現山水、人物尤為生動。
2、針法多變,時創新意。申繡的針法複雜且多變,一般有齊針、鋪針、打籽針、接針、釘金、單套針、刻鱗針等十餘種針法。
3、間色暈色,補色套色。這種精巧的明繡採用的種種彩繡線,是宋繡中所未見過的正色之外的中間色線。申繡為了更形象地表現山水人物、蟲魚花鳥等層次豐富的色彩效果,採用景物色澤的老嫩、深淺、濃淡等各種中間色調,進行補色和套色。從而充分地表現原物的天然景色。“申繡”從一開始就有別於蘇、粵、湘、蜀四大名繡,它專繡書畫作品,成為獨特藝術。它把宋繡中傳統的針法,與國畫筆法相結合,以針代筆,以線代墨,勾畫暈染,渾然一體,為祖國燦爛的文化藝術增添了異彩。申繡產品形式除傳統畫繡掛幅外,還有睡衣,浴衣、檯布、枕套、被面、圍巾等品種。申繡針法多樣,色彩豐富,絲縷分明,質地大都用軟緞、綢料及特麗綸、尼龍、的確良等。
傳承意義
目前收藏申繡最多的是遼寧省博物館,其中印有“韓媛繡”、“韓氏女紅”的繡品有八幅。上海博物館藏有韓希孟的《藻蝦圖》等四幅繡品。此外,江蘇南京博物院、鎮江博物館、蘇州博物館等也收藏有傳世的申繡,如《杏花村》、《山水三壽》等圖軸。“申繡”在對外開放的新時代,聲譽遠播海內外,現在“申繡”不但能繡制小型作品,而且能繡制大幅複雜的作品。申繡是民間繡藝與文人畫結合的產物,從業人員須具備傳統的書畫修養。正因如此,它很難普及,且製作費時耗工。20世紀50年代以後,上海曾辦過不少申繡廠,現基本都已關閉。受現代工業的影響,大量申繡仿製品湧入市場,形成對申繡的衝擊,申繡之名雖盛而真得“畫繡”真諦者在上海幾乎不復可尋,因此必須要採取措施對這一傳統繡藝進行搶救、保護、整理、挖掘。
傳承保護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上海市松江區的戴明教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目前公認的申繡第一代傳人是家住上海松江區岳陽街道的戴明教老人。戴明教,漢族,女,1922年1月出生,現年87歲。1934年至1937年在上海松江“松筠女子職業學校”刺繡班學習,師從宋氏與盛氏,所以她是13歲開始學繡,16歲入松筠女校,師從沈壽之徒宋金鈴學習刺繡。雖然之後抗戰爆發,學校解散,但是這氏申繡發展史上重要轉折,標誌著申繡從家族的傳遞轉為社會的傳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起,戴明教進入松江刺繡合作社,雖中間經歷“文化大革命”的波折卻矢志不渝,七十年代以來,她收徒十餘人,她們被稱為第二代傳人,其中代表者為松江電子儀器廠職工錢月芳。目前她自己有一個申繡工作室,並且帶了8個姑娘,她們將是申繡的第三代傳人。此外戴明教的其他三位弟子也在松江區文化館裡有一個工作室,他們的作品被松江區博物館館藏。
上海館藏
上海博物館,《海上錦繡——申繡珍品特展》從2008年元旦前夕直到2月底“回家省親”兩個月。這些號稱是“四大名繡”鼻祖的稀世珍品,從故宮博物院、遼寧省博物館、南京博物院、南通博物苑和蘇州博物館“榮歸故里”,與上海博物館的珍藏一起首次系統出展,揭示了首批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申繡”全貌。
申繡,稱應為“顧氏露香園繡”,亦稱“露香園申繡”;此次的展品中也有許多作品或鈐或繡有“露香園”、“清碧齋”的印款。露香園,是明代上海三大名園之一,申繡源自露香園主人顧氏的女眷之手,是當時文人雅士圈中的奢侈藝術品。然而,露香園的名物出產還遠不止此。
“露香池石子昂書,萬竹山居東鑿渠。名士風流多巧技,繡精墨雅芥成蔬。”這是三林書院的創始人秦榮光在《上海縣竹枝詞》中描述的露香園。短短一闕竹枝詞蘊涵著一段上海老城廂被湮沒的美麗物產歷史。壹露香遺存在上海老城廂,也就是現今人民路環內,老城隍廟西北,有兩條呈丁字交叉的馬路“露香園路”和“萬竹街”,它的周邊還有青蓮街、東青蓮街、阜春街。此方圓之中便是明代“上海三大名園”之一露香園的舊址,萬竹山居、阜春山館、青蓮座都是其間的建築。
明代的道州(今湖南省零陵)太守顧名儒,湖南做官卸任歸來,在上海城北黑山橋購地建園,稱“萬竹山居”。萬竹街就是由“萬竹山居”遺址而得名。1911年“萬竹山居”舊址上修建了“萬竹國小”。1922年蔣介石之子蔣經國入萬竹國小讀四年級至1924年畢業。這所學校現在是一所實驗國小。據明·朱察卿《露香園記》和明·葉夢珠《閱世編》記載,“露香園”建於明朝嘉靖年間。顧名儒的弟弟顧名世(字應夫,號龍泉)考中進士,後官升至尚寶司司丞,職掌皇家的玉璽、符牌、印章之類,官職雖不大,但地位頗為顯赫。晚年歸居故里,他買下與萬竹山居相鄰的一塊地營造園林。相傳在建園挖池時,曾挖到一塊有元代書畫大家趙孟?字子昂,號雪松)所題篆書“露香池”三字的碑石,遂將新建花園題為“露香園”。
《露香園記》描述:“堂之前大水可十畝,即露香池,澄泓渟澈,魚百石不可數,間芟草飼之,振鱗捷鰭食石欄下。”園中布局以露香池為中心,四周以建築為景:露香閣、碧漪堂、阜春山館,分鷗亭、獨莞軒、積翠岡、青蓮座、大士庵等景物。露香池內種植紅蓮,花開時,池水欲赤。登上凌空騰起的分鷗亭,從亭上可賞瞰露香池,可謂是“盤紆澶漫,擅一邑之勝”。
露香園雖屬名園,但在江南園林中只算中等規模,無論在規制和園林造詣上都不能稱“最”。讓它馳名海內外的是它的園中物產,就是秦榮光所說的:“繡精墨雅芥成蔬”。這裡是中國第一名繡——“申繡”發源地;露香園申繡真跡存世作品只有不到200件,大多為各地博物館作珍品典藏。顧振海墨早已失傳;銀絲芥菜如今還有能製作者,但品質已決非當年之“顧菜”。另外露香園水蜜桃雖已絕跡,但南匯、奉化、無錫等地,乃致日本、美國都有它的種系流傳。明末,顧家衰敗,露香園成為崇明水師營地,到清初只剩“古石二三,池水畝許”。鴉片戰爭時期,官家在園中設火藥局,1842年火藥庫失火爆炸夷為一片平地,露香園從此消失。
申繡今昔
2005年中國絲織藝術品拍賣會上,一件八開“韓希孟花鳥冊頁”成交價達165萬元人民幣,一幀“群仙祝壽圖”拍出77萬元。這只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少數流入民間的藏品。
申繡,相傳得於宋代宮廷繡技法。顧名世的長子顧箕英之妾繆瑞雲,在閨閣就擅長宋繡,進露香園後有機會見到了不少家族珍藏的宋、元名家字畫,又兼顧家文人雅士往來評點,藝術薰陶,繡畫水平更臻精緻。她在繼承宋繡劈絲、配色、針法等優秀傳統基礎上,把自己的觀察和藝術感受滲透到刺繡創作中,在針法運用、配色和材料選配等方面有不少創新和發展。清姜紹書《無聲詩史》中,稱繆氏刺繡人物“氣韻生動,字亦有法,得其手制者,無不珍襲之”。當時就有“上海申繡始於繆氏”之說。
集申繡之大成的是有“武陵繡史”之稱的韓希孟。她是顧名世的次子顧振海的二兒媳。出身湖南武陵書香門第,尤擅工筆畫,所繪山水花卉筆墨清麗,當地有才女之名。“韓希孟深通六法,遠紹唐宋發繡之真傳,摹繡古今名人書畫,別有會心。”(徐蔚南《申繡考》)
韓希孟嫁入顧家,正值露香園鼎盛時期,高朋滿座,衣食無憂。丈夫顧壽潛曾師從明代著名大書畫家董其昌,不僅能詩善畫,難得的是對申繡亦情有獨鍾,別號“繡佛齋主人”。夫婦兩人琴瑟和諧,進一步發展針法的特技加之絲線輔助羽毛、麻、絨等豐富色彩和質感,以及補色技巧來體現原畫稿的神韻,力求使所繡的人物、山水、花鳥達到“不是寫生畫,勝似寫生畫”的意境。
明崇禎七年(1634年),韓希孟以宋、元名畫為藍本,摹臨刺繡,歷經數年,匯成八幅方冊。其中的《洗馬圖》仿趙子昂風格,《女後圖》摹宋畫風格,《米畫山水圖》仿米芾筆法,《花溪漁隱圖》仿元代王蒙筆法冊尾有其丈夫顧壽潛的跋文,董其昌逐幅題詞。這便是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堪稱繡畫第一藏的《申繡宋元名跡冊》。申繡至此時生成為與琴棋書畫齊列的一種藝術樣式,成為士大夫階層相互鑑賞饋贈的奢侈禮品。申繡真正走向社會,影響到四大名繡生成,產生商業價值,卻是由顧家露香園的衰敗開始。
顧名世的曾孫女顧玉蘭,美貌能詩畫,而且家傳繡技不亞於韓氏,出嫁後生有一子,24歲守寡,家窮以賣申繡扶孤成長。據清嘉慶年間《松江府志》記載,顧玉蘭“工針黹,設幔授徒,女弟子鹹來就學,時人亦目之為申繡。申繡針法外傳,申繡之名震溢天下”。她歷時30餘年傳授顧家繡技,城中許多婦女學習申繡以營生計。達官顯貴、富商巨賈爭相購藏申繡珍品,申繡身價陡增。至清代,寧、滬、蘇、杭紛紛設立申繡莊、申繡店,在整個長江中下游地區,申繡幾乎成為絲繡美術工藝品的通稱。連《紅樓夢》都有描述:賈元春得一繡佛云:“申繡,女中神針也。”可見聲譽頗高。
露香園申繡源起於名門閨媛,是觀賞性的畫繡藝術品,並無實用功能,成就一幅好作品不僅要有錢、有閒,而且要有藝術修養的女子才能完成。晚清的腐敗動盪使申繡走向衰落,鴉片戰爭後徹底打碎了“士大夫”階層生存的社會基礎,“閒情雅致”的申繡退出“江湖”,但它精湛的技藝隨著繡娘散入實用性繡品的工坊而對蘇、湘、蜀、粵四大名繡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申繡從此在民間艱難地生存著,1905年松江慈善機構“全節堂”開設“松江女子學校”(後改為“松筠女子職業學校”),從國小一年級到國中三年級均設立“女子刺繡班”教授申繡。後來學校毀於侵華日軍的炮火,最後一屆畢業生中的戴明教女士成為“文革”後松江工藝品廠的傳藝之人。另外,上海戲劇服裝廠、上海工藝美術研究所以及徐家匯天主教堂都曾是傳承經典申繡的重要基地。
2005年上海魯克齡先生集25年挖掘整理建立了“露香園申繡研究所”。
2006年6月國務院公布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申繡列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