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介紹
烽火台
(the Beacon Tower)
“烽火”,古代邊防報警的兩種信號,白天放煙叫“燧”,夜間舉火叫“烽”。
烽火台的形狀因時因地而不同,大體為方、圓兩種。
烽火台的建築早於長城,但自長城出現後,長城沿線的烽火台便與長城密切結為一體,成為長城防禦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的甚至就建在長城上,特別是漢代,朝廷非常重視烽火台的建築。
烽火,也叫烽燧,是古代軍情報警的一種措施,即敵人白天侵犯時就燃煙(燧),夜間來犯就點火(烽)以可見的煙氣和光亮向各方與上級報警。烽火台在漢代稱作烽堠(烽候)、亭燧,唐宋稱作烽台,並把“烽燧”一詞也引申為烽火台,明代則一般稱作煙墩或墩台(西北明代墩台,大的還有禦敵之功能,小的則只有?t望而無點烽火之功能)。烽火台一般相距10里左右,明代也有距離5里左右的,守台士兵發現敵人來犯時,立即於台上燃起烽火,鄰台見到後依樣隨之,這樣敵情便可迅速傳遞到軍事中樞部門。
獨立構築
烽火台一般獨立構築,也有三、五個成犄角配置為烽堠群的。
關於烽火台的結構和套用情況,在敦煌、居延的烽燧遺址中出土的漢簡有說明:“高四丈二尺,廣丈六尺,積六百七十二尺,率人二百三十七”。“廣丈四尺,高五丈二尺”。漢簡中還表明當時守烽燧的人數有五、六人或十多人,其中有燧長一人。戍卒平日必須有一人專事守望,有一人做飯,其餘的人作修建、收集柴草(包括點烽火時用的柴草)等工作。
主要功能
最重要的是傳遞軍情,它需要與敵台、牆台等長城建築密切配合。
敵台可充作傳遞烽火信息的墩台,沒有敵台也沒有適於點烽的牆台的地方,按傳烽路線必須建有烽火台。薊鎮總兵戚繼光在《練兵紀實》中講:“自古守邊不過遠斥堠謹烽火。薊鎮以險可恃,烽火不修久矣。緣軍馬戰守應援素未練習分派,故視烽火為無用。今該議擬呈會督撫參酌裁訂:凡無空心台之處,即以原墩充之,有空心台所相近百步之內者,俱以空心台充墩。大約相去一、二里,梆鼓相聞為一墩.”戚繼光還制定了傳烽之法,編成通俗順口的《傳烽歌》讓守台官兵背誦熟記。經過嚴格訓練,負責傳烽的守軍能以烽火準確傳遞軍情,而且迅速,一般三個時辰就可傳遍整個薊鎮防線。 烽火台是白天點狼糞,晚上然柴草,白天燒狼糞用煙比較明顯 晚上燒柴草靠火光報警。
報警種類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在居延烽燧遺址發掘中獲得的《塞上蓬火品約》,把漢代建武初年長城的蓬火制度記錄得相當清楚,該漢簡講當時的蓬火品約由都尉府一級的軍事機關發布,只對所屬候官塞有約束力,品約因發布單位和發布時間的不同而不同,但警戒信號和總的準則卻大體相同。警戒信號大致有六種,即:蓬(蓬草,有學者認為是草編或木框架上蒙復布帛的籠形物)、表(樹梢,有學者認為是布帛旗幟)、鼓、煙、苣火(用葦桿紮成的火炬)、積薪(高架木柴草垛),白天舉蓬、表、煙,夜間舉火,積薪和鼓晝夜兼用;舉烽火以犯塞匈奴千人為界限,凡不滿一千人只燔一積薪;超過一千人燔二積薪;若一千人以上攻亭障時,則燔三積薪。積薪之外,還附有舉蓬、舉表、舉苣火的不同規定;並因敵人犯塞方位不同和白天夜間的不同又有各自不同但很具體的規定。
傳遞方式
如果匈奴人入塞圍困亭障,已來不及下亭障燔薪時,白天則舉亭上蓬或加一煙,夜間舉“離合苣火”。“離合苣火”是處於“虜守亭障”的緊急而特殊情況下的一種特殊信號,即幾把苣火一會兒分離,一會兒又合攏。如果被圍逼的亭障不能發出燔積薪的信號,距離最近的另一座烽燧應按規定照常舉蓬燔薪,把信號準確傳遞出去。《塞上蓬火品約》還規定,如果發現所報的信號有誤,則應立即“下蓬滅火”,取消所發的信號,並寫成書面報告,迅速傳報都尉府。若天氣惡劣,或亭燧相隔過遠,在“晝不見煙,夜不見火”的情況下,應立即將情況寫成書面報告,用加急的傳遞方式報送上級。有的漢簡還記錄了某烽燧的守備器物和生活用品,其中有報警物布蓬、布表、苣、積薪、鼓;建築器物椎、瞄準器械“深目”,防禦武器弩、槍、羊頭石等。並表明當時的烽燧是由候官(候長)管理的。候官統候史,候史管燧長,負有保管裝備,修葺建築物、管理“天田”,巡視檢查與及時匯報的職責,候官則向都尉負責。為了保證烽火制度的嚴格執行,漢代有一整套嚴密的制度。
交通信息
從西安火車站東廣場乘坐914路、915路、游5專線(306)公車,在“華清池”站下車後,再步行約3分鐘可到景區,車程約50分鐘。
烽式制
唐代烽式制
唐代杜佑在《通典·拒守法》中,對當時的烽火台作了更為詳細的記載:“烽台,於高山四顧險絕處置之,無山亦於孤迥平地置。下築羊馬城,高下任便,常以三五為準。台高五丈,下闊二丈,上闊一丈。形圓。上建圓屋復之。屋逕闊一丈六尺,一面跳出三尺,以板為。上復下棧。屋上置突灶三所,台下亦置三所,並以石灰飾其表里。復置柴籠三所、流火繩三條。在台側近上下,用屈膝梯,上收下乘。屋四壁開覷賊孔,及安視火筒。置旗一口、鼓一面、弩兩張、拋石、壘木、停水瓮、乾糧、麻蘊、火鑽、火箭、蒿艾、狼糞、牛糞。每晨及夜,平安舉一火,聞警固舉二火,見煙塵舉三火。見賊燒柴籠,如每晨及夜平安火不來,即烽子為賊所捉。一烽六人:五人為烽子,遞如更刻,觀視動靜,一人烽率,知文書、符牒、轉牒。”
宋代烽式制
宋代曾公亮等人編撰的《武經總要》中提到的古代烽式制度更為詳細,大要分為烽燧的設定、烽火的種類,放烽火的程度,放烽火的方法、烽火報警規律、傳警、密號、更番法等九類。其主要內容有:
“唐法,凡邊城候望,每三十里置一烽,須在山嶺高峰處,若有山岡隔絕,地形不便,則不限里數。要三烽燧相望。若臨邊界,則烽火外圍築城障。”
“凡置烽火,置帥一個,副一人。每烽置子九人,並取謹信有家口者充副帥。往來檢校烽子九人,分更刻望視。一個人掌牒符,並二年一代。”
“置烽之法,每烽別有土筒四口,筒間火合四具,台上插橛,擬安火矩,各相去二十五步,如山險地狹不及二十五步,但取應火分明,不限遠近。其煙筒各高一丈五尺。自半以下,四面各間一丈二尺。而上則漸銳漸狹。造筒先泥里後泥表,使不漏煙。筒上著無底瓦盆蓋之,勿令煙出。下有塢爐灶口,去地三尺,縱橫各一尺五寸,著門關閉。每歲秋冬前期采蒿莖葉,葉條草節,皆要相雜為放煙之薪。及置麻蘊、火鑽、狼糞之屬。所委積處以掘塹環之,防野燒延燎。近邊者,亦量給弓弩。”
“凡白日放煙,夜則放火,須先看筒里至實不錯,然後相應時采火炬就塢爐灶口裡,焚成煙,出外應滅訖。別提五尺火炬安著土台橛上。煙相應時,一爐筒煙一人開閉。二筒煙時,二人開閉。三筒煙時,三人開閉。若晝日陰晦霧起,望煙不見,原放之所即差腳力速告前烽,霧開之處依式放煙。若有一烽承兩道以上烽者,用騎一人發驛,報烽來之處。若烽與驛相連者,即差驛馬”。
“凡賊入境,馬步兵五十人以上,不滿五百人,放烽一炬。得蕃界事宜,又有煙塵,欲知南入,放烽兩炬。若余寇賊五百人以上不滿三千人亦放兩炬,番賊五百騎以上,不滿千騎,審知南入,放烽三炬。若余寇賊三千騎以上,亦放烽三炬。若番賊千人以上不知頭數,放烽四炬,若余賊一萬人以上亦放四炬。其放烽一炬者,至所管州、縣止。兩炬以上者並至京。原放煙、火處州、縣、鎮即錄狀馳驛奏聞。若依式放炬至京城迄賊回者,放烽一炬報平安。凡放烽告賊(犯)者,三應三滅,報平安者兩應兩滅。”
明代烽式制
到了明代,隨著對長城防禦工程的高度重視和火器的大量套用,烽火台的建築和式制也有改進,明朝曾規定:“各處煙墩務增築高厚,上貯五月糧及柴薪藥弩,墩旁開井,井外圍牆與墩平,外望如一重門”。很多烽火台改由磚包砌,更顯堅固,台距也縮短,有的墩旁開井,墩四周有圍牆。明嘉靖二十四年巡按黃洪毗上疏提議:“乞敕兵部咨行宣大山西巡撫衙門委官相勘,各路建設墩台連屬內地,使東西畢達。有軍處,每墩撥軍五名住居,其下架炮傳烽,無軍處僉居民五名,免其差役,有警時給以口糧,一體傳報。其墩須高廣其制,上蓋平房二間,周以女牆,置以軍器、炮藥。真保等府一體建設。”明代《深溝兒墩碑》碑文記有:“墩軍五名口:丁□妻王氏,丁海妻劉氏,李良妻陶氏,劉通妻董氏,馬名妻石氏。火器:鉤頭炮一個,線槍一桿,火藥火線全。器械:軍每人弓一張,刀一把,箭三十支,軍旗一面,梆鈴一副,軟梯一架,柴碓五座,煙皂五座,擂石二十碓。家具:鍋五口,缸五隻,碗十個,?h十雙,雞犬狼糞全。嘉靖十年十月二十一日立。”深溝兒堡在甘肅省高台縣境內,將墩軍及妻子姓名、火器、器械、家具等都刻在石碑上,是為了防其逃跑及日後如數驗收,從此也可見當時的墩軍是苦役。明代傳報軍情除放烽、煙之外,還加上放炮,且點火放煙時還加上了硫磺、硝石等助燃。傳訊方法明成化二年(1466年)有法令規定:“令邊候舉放烽炮,若見敵一、二人至百餘人舉放一烽一炮,五百人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以上四烽四炮,萬人以上五烽五炮。”而在有的防區還有自訂的傳報方法,如宣府鎮上西路各台夜則懸燈。懸燈的長竿分為三等,竿上懸燈均染成紅色,以數量不等作為軍情緩急、敵數眾寡的區分。在管理上,該法令也規定:“合設煙墩,並看守堠夫,務必時加提調整點,須要廣積稈草,晝夜輪流看望,遇有警急,晝則舉煙,夜則舉火,接遞通報,毋致損壞,有誤軍情聲息”;“傳報得宜克敵者,準奇功。違者處以軍法。”
“萬里長城第一台”
萬里長城第一烽火台中衛現身 始建於西漢
5月10日,中衛香山機場北側,隨著施工人員小心翼翼地拂去百年積沙,一個高14米、長寬各32米的四方形巨大土石建築重新呈現在人們面前。國內知名長城研究專家、寧夏博物館原館長周興華興奮地告訴記者,這是一個西漢始建的烽火台,在明代以前長城烽火台中規模最大,當屬“萬里長城第一台”。
在中衛市城區西北,有一個被當地百姓稱為“四方墩”的地方。附近村民看著露在沙子外面的巨大土墩,總忍不住猜想這裡發生過的故事。周興華經過20年對長城的實地踏勘,於日前提出了上述研究成果。他告訴記者,比較難得的是,烽火台旁還有一個兵營遺址,這是目前國內保存最為完整的漢代兵營之一。據《明實錄》記載,明嘉靖帝還曾批示在這裡設立“互市”,方便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開展邊關貿易。
因緊鄰騰格里沙漠,經年累月的風沙掩埋了大部分城牆,加之周圍水位的變化,這段長城亟待保護。經自治區及中衛市文物管理部門同意,寧夏大漠偉業旅遊公司對“四方墩”及連線城牆的浮沙進行保護性清理,同時加大考古力度,對這段長城承載的歷史文化進行深入挖掘。經過對方案的反覆論證,從有利於長城保護的角度出發,將周圍6000畝沙漠湖泊、3000畝天然胡楊林、以及曾拍攝過《刺陵》等影片的影視外景地統一規劃,進行保護性開發,打造寧夏旅遊的又一張王牌。
海上長城——明臨海烽火台
烽火台又稱烽堠,俗稱煙樓、燎台、炮台、應急台、煙墩。古代邊防修築的土堡哨所,遣士卒寧衛,遇敵入侵,則以烽燧報警。至今台州沿海尚存的烽堠遺蹟,分布較廣,這些烽堠歷年久圮,保存完好的也不多。
自元末始,倭寇屢為患,台州沿海的許多島嶼和村寨,逐成為倭寇掠奪入侵的立足點,海岸地帶也就成為倭寇登入、流竄、掠奪的主要地區。為了防患,明初在沿海設衛、所、烽堠以常必備。明嘉靖時(1522~1566),倭寇達到頂峰,烽堠更設尤密,時胡宗憲督師剿倭,撰《籌海圖編》十三卷,盡載沿海城防,會哨,煙墩烽堠。
這些烽火台一般都置於高山險絕處,無山亦要置平地之上。每座烽火台相距大致是30至50里之間不等,以便瞭望,迅速傳遞,警報料敵。如遇敵情,則晝燃煙,夜舉火。
烽堠火都建於明代,有方形石砌,也有圓形土墩。據《唐六典》卷五:“凡烽堠所置,大率相去30里。若有山崗隔絕,須逐便安置,得相望見,不必只限30里,其逼邊境者築城以置之。每烽置帥一人,副一人。其放烽有一炬、兩炬、三炬、四炬者,隨賊多少而為差焉。”
每墩台豎有旗桿,白天升旗,夜間懸燈,還配有信炮、火把、銅鑼響器、劈柴用刀、火石,火種齊全。烽燧是古代邊防報警的信號,白天燃煙稱烽,夜晚蟠火稱燧。“晝日燃烽以望火煙,夜舉燧,以望燒也。……皆山上安之,有寇舉之。每烽有燧長1至數人,燧卒中必須常有1人輪流守望,其餘從事別的防務活動,如積薪、炊事等雜務。台旁須堆積準備燃煙用的柴草。如發現倭寇侵境,守兵則舉狼煙為號,夜晚舉火為號,明示敵情,即行連續傳遞。設烽燧之處稱烽堠,守烽燧的士兵稱烽率,或稱烽子。《淵鑒類函·開功部·烽堠》引《通鑑注》:“唐凡烽堠之所,有烽師,烽副,烽子,蓋守烽之卒,候望緊急而舉烽者也。”
發放信號根據侵敵多寡和軍情緩急,可用放炮和燃燧、舉烽的不同次數來表示。報警信號:望風海面盜船,放1炮,舉烽1把;海盜船逼近海岸,放2炮,舉烽2把;海盜登入,放3炮,舉烽3把。清代除舉煙火號外,又加以掛席。《清史稿·兵志》載:“寇至100人者,掛1席,鳴1炮;至300人者,掛2席,鳴2炮;至500人者掛3席,鳴3炮;至千人者,掛5席,鳴5炮;至萬人者,掛7席,連炮傳遞。”
明代、前所千戶所管轄畫眉山(前所)炮台及中山(前所)、長沙(市場)、輕盤(上盤岙里)、磊石(磊石坑)4個烽堠。清代,前所寨汛管轄畫眉、岸頭、三石、竹峙、新亭、章安6個炮台。
至今殘存在山巔上的烽堠,以桃渚城為基點,自海邊以扇狀展開,點線相擊,組成了傳遞敵情的情報系統。這些烽火台的結構大都為梯形方塊狀,上斂下寬,塊石包砌,里塞碎泥、磚瓦。今保存較為完好的有桃渚上堂獅子山烽火台(7.3×6.3×3.3米),杜橋市場山烽火台(9.6×6.6×3.37米),西側附有石階可拾級而上,中為凹地為燃火堂,台上置約0.7米防風牆,這些均保留了當年明代的實物見證,除部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遭平整拆毀,其餘各地烽堠殘基尚可辨。
2008年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臨海博物館對沿海烽火台進行了普查測點登記。臨海境內,桃渚地區:上堂烽堠(上塘村)、石相山峰堠(屯峙村)、手爐山烽堠(石柱下村)、石柱山烽堠(武坑村外)。杜橋地區:竿山烽堠(雉溪百畝地炮台)、市場山烽堠(市場村)、竹峙山烽堠(九華村)、三石炮台(川南炮台村)、上洋頭炮台(溪口村)、洪殿山炮台(溪口上大坑茶山)、張岙洋炮台(南溪炮台山)、芋頭山炮台(溪口下周村)、大麥坑炮台(下周村大坑山)。上盤地區:目良銀柱烽堠(金杏墩村)、老人家山烽堠(岙里村)、磊石烽堠(磊石坑村)、下舊城烽堠(舊城村)、大坑山烽堠(短株村)。小芝地區:荷塘烽堠(荷塘村)、缸窯嶺烽堠(岙坑村)、虎頭山烽堠(車口中溪村)、墩台山烽堠(車口下宅村)。東藤地區:分水嶺炮台(嶺根村分山嶺)、下西山烽堠(康三村)、後山崗烽堠(嶺根村)、下園烽火台(嶺頭陳村)、煙子墩(金坑村)、新亭頭烽堠(湧泉新亭頭)。
附近還有椒江前所鎮,烽山頭烽堠(前所水力外村畫眉山)、太平山烽堠(謝張村太平山)、火燒坦烽堠(東山頭村)、章安烽堠(章安墩頭村)、鑊肚臍烽堠(楊司竹岙村)、圻頭洋烽堠(前所朝西屋村)。三門縣仙岩烽堠(仙岩村)、蛟湖山烽堠(小雄高湖村)、張司岙烽堠(小雄張可岙村)、官塘橋烽堠(小雄官塘村)、下道頭烽堠、上道頭烽堠(泗淋道頭村)。
明正統八年(1343)加修了桃渚城,戚繼光在此抗擊倭寇,古城在抗倭戰爭中發揮了重要軍事堡壘的作用,其沿海境內三門健跳古城、蛟湖巡檢司城、桃峙巡檢司城、連盤巡檢司城、桃渚中舊城、上盤下舊城、連盤巡檢司城、前所衛城、海門衛城、間置小雄汛、泗淋汛、桃渚汛、盈峙汛、墾埠汛、三石汛、小芝汛、烏岩汛等,並駐兵把守,汛守營屯,形成城防相連,烽堠相接的重要軍事設施,強有力地抵制了倭寇的入侵,肩負防禦倭寇的全任。
烽火台聳立於群峰之巔,一路煙樓相望,烽墩相連,曲折跌宕幾百里,是明代海防工中的軍事防禦工程。沿海烽火台遞次啟動,相互通報,頃刻間,敵情便傳至衛所城指揮部,在短時間內就可進入臨戰狀態。形成一條以衛、所為點,巡檢司、寨汛、烽堠為線的海防長城。隨著時代的推移,烽火台作為古代重要軍事設施之一,今已成為珍貴的文物古蹟。
鄂州三江港發現三國烽燧烽火台遺址
眼前這個長滿灌木和雜草的土堆,竟然有著不同凡響的身世。23日,一批文博專家和大學教授開始對鄂州市華容區五徑山三國烽燧遺址把脈問診。
經初步考證,五徑山遺址是三國時期東吳長江沿線烽燧遺址之一。鄂州博物館文博專家說,2009年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過程中,普查工作組發現了一批三國東吳長江沿線烽燧遺址。其中,五徑山遺址呈不規則橢圓形台地,殘存面積約500平方米,夯築在五徑山頂部正中,長約50米,寬約30米,面積約1500平方米,目前未採集到文物標本。
遺址所在地三江港作為武漢新港的核心港區正在建設。鄂州職業大學教授童力群認為,“三江口”在《三國演義》多次提到,是三國時期的一個重要地理位置,其範圍至少涵蓋了現在的段店鎮和臨江鄉。專家呼籲,加強五徑山烽燧遺址保護,並提出了打造“三江口古煙墩文化產業園”的構想。華容區已將其列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黃河之濱的烽火台遺址
文/郜 貴
“烽火”作為古代軍事報警的信號,隨著戰爭的發展而產生。粗略查閱史籍,《後漢書·光武帝紀下》便有“修烽燧”的記載。司馬相如的《喻巴蜀檄》一文中有“夫邊郡之士,聞燧(烽)舉燧燔,皆攝弓而馳,荷兵而走。”點燃烽火的地方稱烽火台,亦稱“狼煙臺”、“煙墩”、“烽墩”、“烽燧”等。烽火台晝夜燃放的材料亦有所區別。白晝燃煙的最好材料乃狼糞,因狼糞燃放的狼煙又直又旺,不宜被風吹散,易於觀察。夜晚則用柴草壘作井架,加硫磺、硝石等引為物燃放,形成一炬巨大的烈焰。一旦遇到敵情,守台兵士在台上燃起煙火,台台相接傳遞軍事情報。
自公元前326年趙武侯建築古雲中城,其所在地現托克托縣已成為塞外的軍事中心。故而黃河沿岸不時成為軍事前哨,烽火台也逐漸產生。
舉世罕見的漢代遺址
我們查閱唐代史料,會發現雲中地區有“綏遠烽”這一地名。為了確定“綏遠峰”的具體位置所在,托克托縣博物館館長石俊貴進行了多年的潛心研究。
托克托縣舊城北街山樑前沿台地上,矗立著一個引人注目的高大土堆,當地百姓稱為“王墓”。其高為5米,周長為80餘米,夯土築成,夯層厚度7至8厘米。
1991年,托克托縣文物部門與內蒙古考古研究所的專家對“王墓”進行了考查,一致認為該土堆不是墓葬。以土層內夾雜的漢代以前陶片,及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在其周圍發現的漢代捲雲紋瓦當與“富樂未央,子孫益昌”殘磚為依據,文物部門判定為漢代烽火台,極有可能正是唐代史料中提及的“綏遠烽”。
無獨有偶,2000年10月,托克托縣各直屬單位在燕山營大石窯村東的山樑上植樹造林,發現山岡高處有一夯築烽火台。該台呈底大頂小的圓丘形,現存高度2至3米,丘頂直徑5米,底部直徑10米,夯層厚度8至10厘米。其位於黃河岸邊的山岡前沿高地,夯層清晰可見,土質堅硬難摳。夯層厚度與上文提及的“綏遠烽”的夯層厚度基本相同。規模雖不及“綏遠烽”大,但風格與築法無異,應同為漢代所築。
排列密集的唐代遺址
據史料記載,唐中宗神龍三年(707年)朔方大總管張仁願於陰山以南、黃河以北筑西受降城(今烏拉特中旗烏加河鎮北)、中受降城(今包頭市西)、東受降城(今托克托縣境內),於牛頭朝那山北置烽堠1800所。唐憲宗元和七年(812年)十月,因東受降城濱河,年久失修,雉堞摧壞,振武節度使張惟清將其移至綏遠烽南。
2001年9至10月間,為配合“引黃入呼”工程建設,文物部門對緊依黃河的蒲灘拐古城遺址進行了科學的考古發掘。以出土實物與史料為依據,確認該城址為唐代東受降城。因此城位於漢代烽火台之南,更證實了上文提及的“王墓”正是漢代綏遠烽。
上文提及的1800所烽堠,在東受降城附近的黃河之濱仍有存在。東受降城之北,河口村原東真武廟壕口南山崗高地的一個很小的範圍內,竟然有3個烽火台。因其中一個為方形,兩個為圓形,3個烽火台應該不是同一時期的遺址。我們從歷史的角度分析,因歷來黃河、黑河水漲溢浸淘,河邊的山岡逐漸向後退縮,故而處於山岡前沿的烽火台為較早的唐代所築,其他兩座為遼代、金代所築。
從真武廟壕口的首座烽火台往南掃視,每隔一公里便有一座烽火台兀立於岡上。其具體位置是,首座為皮條溝後偏北,第二座為花圪台村後三人溝南,第三座為格圖營村後偏北……我們再向西往低洼處退行一段路程,轉身向東方的岡頂舉目遠眺,各座烽火台之間不但距離基本相同,而且大小也基本相同。如此密集的烽火台,正符合唐中宋神龍三年所建的1800所烽火堠之多。然而,有時兩座烽火台間隔約兩公里中間不見烽火台遺址,原因應該是中間的烽火台因水土流失或其他原因,在一千二百餘年的漫漫歷史長河中被毀。
從烏拉特中旗烏加河鎮北的西受降城,到托克托縣蒲灘拐的東受降城,每隔1公里築一座烽火台,恰好趨近史籍中記載的1800所。可見,我們將古雲中托克托縣境內黃河之濱山岡前沿仍然未毀的一排烽火台,確定為唐代烽火台遺址是有歷史依據可尋的。
有跡可尋的金代遺址
此處黃河之濱的高崗上,部分烽火台之間距離較近,位置前後錯落,並非居於同一條直線,且殘留的遺址大小不同,我們可以推測其不是同一時期的遺址。從歷史的角度分析判斷,距山岡前沿較遠的烽火台應該為唐代以後的金元烽火台,並且以金政權建築的烽火台居多。
綿延起伏的土崗上,當地人將幾處高地依次稱為頭道腦包、二道腦包、三道腦包……托克托縣博物館館長石俊貴通過多年的尋覓,終於在三道腦包西南方向發現一座典型的金烽火台遺址。這一遺址與其他遺址大有區別,周圍保留有低矮的殘牆,所處位置並不在山樑前沿,而是靠後一段距離。
二道腦包頂部,坐落著小型的金古城遺址,與黃河對岸準格爾旗天順圪梁(城坡)的西夏古城遺址隔河相望。沿黃河順流而下,清水河境內的下城灣古城便是金寧邊州城址。而與其相對的黃河西岸亦有一座西夏東部戍邊的軍事性城堡遺址,因當地為城坡煤窯,故今人亦稱為城坡古城。二道腦包古城與寧邊州故城均設於黃河沿岸,且都為金戍守西部邊疆的軍事性城邑。我們有理由斷定除了三道腦包烽火台之外,兩城之間還築有一定數量的烽火台。根據這一理念,我們沿河岸向南尋覓,曾發現幾處不太顯明的烽火台遺蹟。可見,黃河之濱兩座城池之間的金烽火台亦為每隔一定距離建築一個,只因建築規模較小而目前已難以確定台址的具體位置所在。
最為顯明的現代炮台
目前,這裡得以保存的規模最大、最完好的烽火台為民國初年所築,不過已經稱為炮台。山樑高地上築有烽火台的區域內,民國初年所築的炮台共有兩座,當地人稱為一炮台與二炮台。一炮台位於托克托舊城清真寺東南方向不足百米的地方,高3丈,底縱3丈4尺,橫3丈,頂縱2丈,橫1丈8尺。炮台頂端原有守望室1間,炮台下小院內原有房屋4間,院門額上書有“保障”二字。該炮台民國十二年(1923年)建成。二炮台位於一炮台正南的400米處,歷時兩月有餘才得以建成。該炮台高3丈2尺,底縱3丈2尺,橫3丈,頂縱、橫各1丈9尺。台頂端亦建有守望室1間,台下建有小院,院內有房屋四間,院門額上書有“捍蔽”二字。兩座炮台間挖有戰壕相通,戰壕長120丈,寬1丈,深8尺。
縱觀古雲中境內內河之濱發現的烽火台、炮台,無不與黃河有密切的關係。滔滔黃河萬古奔流不息,作為一道天然螢幕,往往成為歷史上一些政權疆域的界線。因而,設定烽火台於黃河岸邊的高崗之上,以烽燧傳遞軍事情報,一定是禦敵入侵的重要軍事設施。從漢朝到日偽時期前後長達兩千年之久,作為傳遞軍事情報的烽火台在古代戰爭中扮演了“電報”與“雷達”的角色。
哈密烽燧烽火台
哈密共有烽燧51座,其中邊關墩烽燧為保存較完好的一座。
我國古代關於烽燧的記載,最早出現於漢代史籍的漢簡中。從河西走廊到西域邊陲的古絲綢之路上,隨處可見夕陽下、駝隊邊的烽燧,尤其是敦煌、哈密、巴里坤、吐魯番等地,現在仍然會在戈壁沙漠中不期而遇殘存的泥土、沙石築起的漢唐烽燧。
目前,哈密地區是新疆發現烽燧最多的地區,其中最早的烽燧建於唐代,現境內尚遺存唐烽燧4
座。如今保存的絕大部分烽燧則都是清代建築的,烽燧分布密度最高的是巴里坤縣城往西至薩爾喬克一線,這裡每隔2-3 公里就有1座,連綿相望有13座之多。
烽燧為古代時遇敵人來犯,用以傳遞軍情的設施。烽燧的設定早在西周末年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故事中就有記載,古代十里一烽,五里一燧,夜裡點火叫烽,白天燃煙叫燧。若有百餘犯敵,舉一煙(或一燧);千餘犯敵,舉三煙(或三燧);犯敵若在三千以上,舉四煙(或四燧),這樣,三四百里外的敵情很快就會傳遞下去。
保存較為完整的有邊關墩烽燧。邊關墩烽燧是清代的烽燧,平面呈長方形,殘高12米,底基東西長11.6米,南北寬9.4米,用土坯、木棍夾築而成。上小下大,縱剖面呈梯形。東壁下有房舍兩間。四周土築圍牆,門向南開,門寬3.8米,地表可見少許青花瓷片。
昌吉州22個烽燧烽火台群升級成“國寶”
呼圖壁縣二十里店鎮三十里墩烽(資料圖片)
新疆都市報訊(通訊員程勇報導)7月10日,呼圖壁縣文物局工作人員把呼圖壁縣境內兩座烽火台邊上的“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牌換成“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牌,呼圖壁縣兩座烽火台(也稱烽燧)已經和昌吉回族自治州境內的其他20座烽火台一起打包成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至此,呼圖壁縣已經有兩個文物古蹟被列入國家級文物,另一個是呼圖壁縣康家石門子岩畫。
呼圖壁縣兩座烽火台分別位於五工台鎮和二十里店鎮,這兩座相距不足10公里的烽火台一座是唐代早期的,另一座是清代晚期,年代相距近1000年,昌吉州境內目前這樣的烽火台總共有22座。自2005年起,昌吉州就把這些烽火台捆綁在一起申報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經過8年努力,終獲成功。
修建歷史
形成
烽火台的建築早於長城,但自長城出現後,長城沿線的烽火台便與長城密切結為一體,成為長城防禦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的甚至就建在長城上,特別是漢代,朝廷非常重視烽火台的建築,在某些地段,連線的烽火台建築甚至取代了長城城牆建築。長城沿線的烽火台的建築與長城一樣
,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西北的烽火台多為夯土打築,也有用土坯壘築;山區的多為石塊壘砌;中東部的自明代有用磚石壘砌或全磚包砌的。烽火台的布置除有建在早期長城幹線上之外,一般分為三種:一種在長城城牆以外沿通道向遠處延伸,以監測敵人動向;另一種在長城城牆以內,與關隘、鎮所、郡縣相連,以便及時組織反擊作戰和堅壁清野;再一種在長城兩側(秦漢時有建在長城上的),以便於迅速調動全線戍邊守兵,起而迎敵。早期還有與都城相聯繫的烽火台,以便儘快向朝廷報警。
漢代烽燧的建築形式
漢代西北烽燧的建築形式據今考古發掘發現,它主要的建築物有一個高台望樓(亭),
作為?t望敵情、傳遞訊息之用。望樓(烽火台)一般呈方錐體,高達10米以上,上有住房建築,有的望樓下面或旁邊有戍卒居住的小城(有稱作障或塢的),障、塢一般呈方形,邊長都在10米以上,障、塢牆都較厚,一般在2至4米乃至7米左右,障、塢的四周埋有稱為“虎落”的小木樁,一些大的障、塢內還有羊馬圈、倉庫、武器庫等建築。唐代章懷太子李賢在注釋《後漢書》時講:“邊方備警急,作高土台,台上作桔皋,桔皋頭有兜零,以薪草置其中。常低之,有寇,即燃火舉之以相告曰烽;又多積薪,寇至,即燔之望其煙曰燧。”文中的桔皋指可以引物上下的高架子,兜零指籠子。
手機客戶端
基本參數
產品:i點產品 | 語言:中文 |
大小:615KB | 版本:1.0 |
下載次數:100+ | 系統要求:Android2.2及以上 |
更新時間:2012-04-16 |
基本簡介
烽火台手機客戶端(APP)是道有道(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為烽火台量身定製的一款品牌展示套用軟體。烽火台可以在客戶端里發布該企業的產品、資訊活動和企業動態等信息,同時通過訊息、評論、分享等消費者與商家的互動功能,加強商戶與消費者的聯繫,拉近企業與個人用戶的距離,從而使烽火台在宣傳企業形象、靈活開展品牌活動、擴大企業品牌影響力。
套用亮點
1信息周刊
用戶可以通過手機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瀏覽烽火台提供的產品,了
解產品系列,並可以將產品系列快速分享到微博及微信。
2戶外媒體
烽火台產品通過生動的展現形式吸引更多的顧客的關注。基於移動客戶端的各類活動信息能為商家有效節省簡訊推送費用、物料製作費用以及廣告投放費用;更少的經費投入,更大的宣傳效果。
3地圖導航
烽火台活動信息能夠吸引更多的顧客前來消費。
4酒店查詢
烽火台企業可以發布企業簡介、聯繫我們等宣傳信息,讓更多顧客及夥伴了解企業,為企業節省印刷及宣傳費用。
關於開發者
道有道(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道有道)在2007年7月成立於北京,業務布局復蓋全國9個大區和8個辦事處。作為中國最大的移動網際網路全案服務商,道有道一直致力於為商戶提供優質的APP開發、APP推廣及移動行銷服務。2012年道有道先後獲得“中國自主創新科技企業獎”、“移動網際網路效果行銷之星”、2012APEC中小企業峰會“年度移動套用產品獎”,“優秀企業管理成功案例”及“具成長性企業”和“最具投資價值企業”等多項榮譽。
陝西省臨潼驪山烽火台
千金一笑的典故
相傳三千多年前周朝幽王性情殘暴喜怒無常,自從絕代佳人褒姒入宮後終日被美色所迷。從此幽王的王后申後被幽禁在冷宮但敢怒而不敢言。
一年後褒姒生了個男孩幽王十非喜愛;取名伯服。褒姒從此暗地安排派自己的心腹宮人暗中監視申後尋機報復。
申後過著孤單的生活心中萬分愁憂。一天一個年齡較大的宮女深知王后心事,便向王后獻計,讓她假裝有病,叫她的母親溫媼以看病為名,乘機將她的書信送給父親申候和太子宜臼,令太子回京再作商量。申後聽了依計而行,並送給母親溫媼一匹綢緞,那封密書就藏在綢緞之內。誰知溫媼從申後宮中出來,卻被早已監視她的人捉住,送到褒姒面前,並當場搜出藏在綢緞中的密書。褒姒盛怒之下,將申後送給溫媼的綢緞撕成碎片,並將此事告知幽王。幽王不分青紅皂白,將溫媼一劍兩斷,廢太子宜臼為民,立褒姒為王后,立伯服為太子。褒姒做了王后,宮內大權逐漸被她獨攬了。內自宮女外自朝臣沒有不奉承她的,幽王對她更加寵愛凡事百依百順。
褒姒入宮後,從來不笑,這事使幽王覺得美中不足。他曾用過不少方法要逗褒姒一笑但都失敗了。有天幽王問褒姒什麼最好聽。褒姒說: “那天捉住溫媼一氣之下,將申後送溫媼的綢緞撕了,這撕綢緞的聲音倒是十分好聽。”幽王一聽當即下令每日送一百匹綢緞進宮叫宮女們撕給王后聽。可是褒姒還是不笑。幽壬又下了一道聖旨凡宮內宮外如果能使王后一笑者,賞黃金千兩。奸臣虢石父聽了想了一個辦法他告訴幽王: “先王在世時因南戎強盛,惟恐侵犯因此在驪山設了二十多處烽火台,又設定了數十架大鼓。一但發現戎兵進犯便放狼煙,煙火直上雲霄,附近諸侯見了,就發兵來救。我王要使王后一笑,不妨帶她去游驪山,夜點烽火,眾諸侯一定領兵趕來,上個大當,王后看了必定發笑。”幽王聽了依計而行,即備了車仗同王后來驪山遊玩。
當時有個叫鄭伯友的諸侯,正在京都,聽了這一訊息,大吃一驚,急忙趕到驪宮奏道: “先王在世設烽火台是為緊急之用,今天無故點燃烽火,戲弄諸侯,一旦戎兵侵犯,再點烽火,有誰信之?那時何以救急呢?幽王不聽勸阻,並令立即點燃烽火。附近諸侯看到烽火點燃,以為京都有敵進犯,個個領兵點將前往驪宮,待趕到驪山下,卻不見一個敵兵,只聽宮內彈琴唱歌便議論紛紛。這時幽王正和褒姒飲酒作樂,聽得諸侯到來,便派人去向諸侯道謝說: “今夜無敵有勞各位。”諸侯聽了面面相覷,只好帶了兵卒恨恨離去。這時褒姒在樓上看見眾諸侯白忙一陣,不覺撫掌大笑。幽王一見大喜,當即賞給虢石父黃金千兩。
西周滅亡
幽王的所作所為觸怒了申國侯。申侯便聯結南戎三面包圍了京都。虢石父得知面奏幽王: “目前事情緊急我王快派人去驪山點放烽火,召來諸侯以禦敵兵。”幽王立即派人點了烽火,但由於他上次失信於諸侯,諸侯認為天子又開玩笑,都按兵不動。
幽王等不到救兵,只好帶著伯服和褒姒逃走,半路上被戎兵捉住,戎主殺了幽王、伯服,但見褒姒容貌美麗沒有殺她。這便是自古留下來的一句俗話: “一笑失江山”。
幽王陵和褒姒摹
在今臨潼縣城東三十里外的宋家村和崖王堡兩墓相距二華里。
烽火台在臨潼驪山西繡嶺的第一峰上是驪山的最高處。這裡柏樹圍繞風景優美是驪山名勝古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