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戲

燈戲

燈戲不僅是重慶、四川極富地方特色的民間小戲,而且是川劇的重要聲腔之一。由於其演出多與春節、燈節、社火、慶壇等民俗活動結合在一起,所以形成小戲多、喜戲多、鬧戲多的特點,一般場面大、情節複雜、人物眾多的戲基本不演。

簡介

燈戲燈戲

解放前梁平縣又名梁山縣,因此當地的地方戲被人們稱為梁山燈戲,一直沿用至今。梁山燈戲源自民間的“玩燈”和“秧歌戲”,前者的舞蹈動作與後者的說唱表演形式結合而成。清代中期是梁山燈戲發展的鼎盛時期。現在,本地人也叫它“包頭戲”(解放前,女角由男性扮演,俗稱“包頭”)、“端公戲”或“胖筒筒調”。
梁山燈戲申報地區或單位:重慶市梁平縣

詳細介紹

燈戲燈戲

燈戲,是源於川東北的地方劇種,它是由廣大勞動人民創建,經長期發展不斷完善和豐富的民眾喜聞樂見的藝術瑰寶,也是一代又一代的無數民間藝人心血與智慧的結晶。

遠自秦漢以來,生活在嘉陵江渠江流域的巴人,由於交通閉塞與文化經濟的落後,流行著不少帶有封建迷信色彩的社會風俗。家人病重,要請巫婆跳神,患了瘧疾,就要驅逐“擺了鬼”;死了親人,就叫端公“慶壇”;遇到大旱,要向龍王求雨……在這些風俗中,巫婆、巫師大叫大唱大跳,還會伴以樂器,壯大聲勢,嚇唬人們。受這些風俗的影響,缺少科學知識的巴人,他們或在繁重的體力勞動中為了消除疲乏,或在豐收之後表現歡樂的喜悅,或遇天災人禍傾訴悲痛,或於委屈與壓抑時而泄憤,或遭莫大打擊難受而吶喊,最初三兩個人在一起又吼又叫,又唱又跳,以表現喜、怒、哀、樂。後來發展成為在現實生活的基礎上,根據經歷的眼見的聽說的故事,自編自唱成帶情節性的“劇”。所以最早的燈戲,往往與端公“慶壇”、“送鬼”等活動相伴進行,帶有盼福、消災、驅邪、驅鬼、求神等的成份。到了元代這種唱曲比較流行。明代戲劇發展,燈戲也隨之由唱變成演出,不但有唱,還伴有動作與樂器,同時漸漸與端公的活動分離而單獨進行。隨著時間的演變與人類社會的進步,才逐漸發展完善成今天這種樣子。

燈戲燈戲
燈戲始為自編自演,忙時生產,閒時進行,多為業餘性質,或只在農村流動演出。限於鄉村的條件,所以這種燈戲要適合農村的情況,從規模、道具、演出場地等方面要求不高。場地不需要大的舞台,堂屋、院壩、草坪、河灘等,只要有一塊能容納三五個人的活動平地即可。觀眾可以從四面欣賞演出的節目。
燈戲燈戲

晚上演出,如果有明高懸,就不需要另外照明。如果是月去夜黑,只需點照油燈。隨著時間的演變與燈戲的發展,演出人員逐步形成有一定表演水平的隊伍。到明清時候,燈戲更加時興,不管是創作的劇目,還是道具服裝,都有一定的進步。規模也有所擴大。照明的燈也比較講究了。這燈分主燈與檯燈,主燈比較大,不但可以為演出照明,還可顯現演出班子的標記,裝飾著各具特色的圖像,有的甚至繪上燈班的節目,起著廣告的作用。而檯燈則掛在場地的一角,一般有四盞,分掛在四角,這四角的燈是固定的。除此而外,也有八盞、十六盞、二十四盞的,還可以掛更多,而且形式多種多樣。燈的多少是根據演出的規模與觀看的人數來確定的。這些燈可以因演員的需要而移動,燈戲因在燈的照明下演出故名。

燈戲的道具,也隨著時間的推進而變化。最早沒有什麼專門服裝,後來才按照劇情的需要而設。如古代戲就配以簡單的古裝。樂器開始也是盆、盤、碗等可以擊出聲音的用具,後來才逐步變為二胡嗩吶等。

燈戲的規模不大,因戲中角色只有兩三個,所以最早一般一兩人,後來劇目增加,到了明清,其他戲劇的興起與發展,也促進了燈戲的繁榮,增加到五六人,最多也只有十餘人。一般為男性,女角由男的裝扮。解放後才有女性作演員參加演出。

燈戲燈戲

戲的內容豐富多彩,以反映民眾現實生活為主,也有反映過去時代的。不少題材是讚揚勞動人民勤勞、智慧、勇敢、善良,鞭撻貪官污吏的貪婪、刻薄、吝嗇、愚蠢、昏庸、殘忍。也有對清官的褒揚。燈戲歌頌真善美,痛斥假惡醜,表達勞動人民對自由平等幸福的渴望。戲詞多為四句一組,唱多白少,演員唱一句,樂隊伴一句,有時加進幫腔,一唱一合,相應成趣。最早劇情簡單,一個劇目只有那么一個情節,後來才由小幕單場發展到大幕多場,演出風格也由單一粗獷豪放逐步演變風趣、幽默、含蓄耐人尋味。劇目也由單一的變為多種,後來分正燈、地燈、浪浪燈三大類別。

燈戲是一種民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在民間享有一定的聲譽。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岳池縣川劇團派出演員到外地和民眾中學習燈戲藝術,排演了一系列劇目,先後到重慶、成都、北京等地演出。在重慶演出了《收姜維》《陽河堂》 《大腳夫人》等和一些折子戲、大幕戲等十多場,曾轟動一時,重慶廣播電台多次播放錄音。到成都演出後,享譽蓉城,四川電視台播放了《么妹嫁給誰》 《丈母娘上轎》等戲的錄像。1988年5月,應中國戲劇家協會、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戲劇評論》編輯部及全國戲曲現代研究會邀請,赴京在長安、吉祥、中南海等劇場演出岳池燈戲《包公照鏡子》、《周文獻雞》、《秀才買缸》、《浪漫么妹嫁給誰》、《搭錯車》、《丈母娘上轎》等劇目共八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廖漢生等領導和曹禹等專家及新加坡、日本等十多個國家的外賓蒞臨觀賞。《人民日報》等二十餘家報刊、電台、電視台報導了演出盛況。岳池燈戲受到了領導和專家學者的好評。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藝術科學院院士、柏林漢堡大學教授恩特?舒馬赫說:“我正在撰寫專著《世界戲劇之林》,一定把岳池燈戲作為很有特色的劇種向全世界推薦。”日本、新加坡駐華大使熱情相邀,希望岳池燈戲走上他們的舞台。

燈戲品種

燈戲燈戲
梁山燈戲的唱腔音樂主要有胖筒筒類的燈弦腔、徒歌類的神歌腔和俚曲類的小調,其中“梁山調”燈弦腔比較獨特。梁山燈戲的表演特點為“嬉笑鬧”與“扭拽跳”。其劇目相當豐富,總數在兩百種以上,最具代表性的有《吃糠剪髮》、《送京娘》、《湘子度妻》、《請長年》等,這些劇目大都改編自民間戲曲或民間故事。燈戲表演採用方言,唱詞通俗自然,生動活潑,極富生活氣息。此外,由於燈戲的娛樂性很強,情節誇張,矛盾突出,嬉鬧詼諧,所以演員們表演起來往往動作誇張,帶有舞蹈的特性,深受當地民眾的喜愛。節慶盛會或者紅白喜事,老百姓們總離不開燈戲。
燈戲燈戲

川北燈戲

,又稱“鼓樂神”,是流行在川北一帶歷史悠久的民間歌舞小戲。

閬中是川北燈戲的故鄉,每當農村收穫季節,燈戲藝人在田頭或院場點亮寫有“五穀豐登”、“人壽年豐”等字樣的大紅燈籠,打起鑼鼓,拉起胡琴,便演起滑稽逗趣、熱鬧非凡的燈戲來。農民們看見紅燈高掛,便打起燈籠火把,從四面八方趕去看燈戲。竹枝詞《看燈戲》云:“一堂歌舞一堂燈,燈有戲文戲有燈。庭前庭後燈弦調,滿座捧腹妙趣生”。

川北燈戲的內容,多取材於民間傳說和勞動人民的生活。喜劇多、悲劇少。就是正戲、苦戲,也帶有濃重的喜劇色彩。表演藝術貼近生活,無固定套式,綜合巴渝舞、雜耍、猴戲、木偶、皮影、“跳端公”等形式。其音樂則源於川北民間小調、神歌、嫁歌、聖喻謠等,曲調樸實明快,優美動聽。閬中的老觀、峰占、二龍、石灘等鄉鎮都有演出水平較高的“燈班”。1984年,閬中燈戲小品《親家母上轎》《鬧隍會》 ,獲四川省業餘調演優秀劇本獎和演出獎.

川北燈戲明代開始流行於今南充的閬中、南部、儀隴、順慶等地,與其他地區的燈戲一樣,它也經歷了由提燈、掛燈、玩燈、舞燈到燈戲的發展階段。川北燈戲演出形式生動活潑,內容多歌頌正義,鞭撻醜惡,寓教化於嬉樂之中。其劇目一般以喜劇、鬧劇為主,正劇、悲劇題材也多用喜劇表現。川北燈戲的表演粗獷簡潔,詼

燈戲燈戲
諧通俗,載歌載舞,妙趣橫生,唱詞質樸健康,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因小戲多、喜劇多、鬧劇多,故醜行在川北燈戲的表演中占有特殊地位。燈戲的醜行有男醜、女丑之分,男醜又叫小花臉、三花臉,女丑又叫彩旦、搖旦、婆。醜既扮反面人物,也扮正面人物和中間人物。在眾多燈戲劇目中,半數以上少不了醜。川北燈戲由花燈歌舞發展而來,其中包含有川北山鄉的民歌小調、清音、神歌、端公調,同時又吸取了陝西調、吳下補缸調等曲調。它有板式變化的正調類唱腔體系,也有曲牌聯綴的唱腔,如《裁縫偷布》一劇,其唱腔就是由【太平年】、【金紐絲】、【銀紐絲】、【賣鮮花】、【跌斷橋】、【十里墩】、【花背弓】等曲牌連綴成的。板式與曲牌聯唱也可綜合使用於同一劇目中。川北燈戲的主要伴奏樂器是“胖筒筒”、胡琴,演奏時發出低沉渾厚的“嗡”音,所以又叫“嗡筒筒”,除此以外還有花燈鑼鼓等,後又逐漸增加了二胡、笛子等樂器。川北燈戲的表演中融進了民間舞燈及木偶、皮影、雜技等技巧,用以刻畫人物、表現情節。

申遺 保護

燈戲燈戲
川北燈戲申報地區或單位:四川省南充市
川北燈戲用農民的道德標準演人間的美醜善惡,喜怒哀樂,大多表現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和道德情操,語言通俗易懂,詼諧風趣,極富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
南充是它的發源地。南充市位於四川盆地東北部,嘉陵江中游,流行於閬中、蒼溪、南部、鹽亭、劍閣、昭化、江油、西充、儀隴、巴中、廣安等地以及綿陽、遂寧、達州等市的部分地區。是川北地區歷史最悠久、覆蓋面最廣、影響最大、民眾基礎最為深厚的傳統民間藝術形式之一。
明嘉靖年間(1522-1566)的《閬中縣誌》就記載:“五月十五瘟祖會,演燈戲十日,每夜焚香如霧,火光不息,其所為燈山者,亦如上元時。”(此書收藏於北大圖書館)清代演出非常活躍,乾隆四十七年(1782)的《蒼溪縣誌》記載:“上元,放花燈,演燈戲,在郡邑城廓間築台競演,晝夜不分。”
燈戲燈戲
建國後,川北燈戲在黨和人民政府的扶持下,60年代、80年代,南充專區多次組織人員對散落於民間的燈戲進行調查、收集,共挖掘了三百多個劇本和九十多支曲牌。參加全國或省級各類會演、大賽多次獲文化部頒發各類獎項。

目前,燈戲專業劇團的演出人員老化,會唱燈戲的老藝人已屈指可數,口傳劇目大量流失。另外,燈戲用揚琴、笛子、琵琶、二胡等民樂伴奏,由於樂手流失,不得不採用電聲樂器加民樂來“湊合”。年輕人受流行文化的影響,對傳統的、民間的東西接受困難,燈戲的傳承問題日益嚴重,面臨失傳的危險,亟待搶救和保護。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燈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京族哈節 吳橋雜技 錫伯族西遷節天橋中幡 滄州武術鄂倫春族古倫木沓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