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陵菜

委陵菜

委陵菜為薔薇科、委陵菜屬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肥大,圓錐狀。莖直立,密生灰白色綿毛。

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主產于山東、遼寧、安徽。此外,河北、河南、內蒙古、湖北、江蘇、廣西、福建等地亦產。生於向陽山坡、荒地、路邊、田旁、山林草叢中。喜微酸性至中性、排水良好的濕潤土壤,也耐乾旱瘠薄。

基本信息

概述

委陵菜委陵菜
委陵菜出自《救荒本草》。
委陵菜多年生草本,高20-70cm。根粗壯,圓柱狀,稍木質化。花莖直立或上升,被疏稀短柔毛及白色娟大辯論長柔毛。基生葉為羽狀複葉;總葉柄被短毛及絹狀長柔毛;托葉近膜質,褐色,外被白色絹狀長柔毛;小葉5-15對,對生或互生,上部小葉較長,向下漸變短,無柄;小葉片長圓形,倒卵形或長圓披針形,長1-5cm,寬0.5-1.5cm,先端急尖或圓鈍,邊緣羽狀中裂,裂片三角卵形、三角狀披針形或長圓披針形,邊緣向下反卷,上面被短柔毛或近無毛,中脈下陷,下面被生白絨毛,沿脈被白色絹狀長柔毛;莖生葉與基生葉相似,唯葉片對數較少,托葉草質,邊緣通常呈齒牙狀分裂。花兩性;傘房狀聚傘花序,花莖被白色絹狀長柔毛,花序基部有披針形苞片,外密被短柔毛;花直徑0.8-1cm,稀達1.3cm;萼片5,三角卵形,先端急尖,花後不增大,緊貼果實,副萼5片,比萼片短約1倍,且狹窄,外被短柔毛及少數絹狀柔毛;花瓣5,寬倒卵形,先端微凹,比萼片稍長,黃色;花柱近頂生,柱頭擴大。瘦果卵球形,深褐色,有明顯皺紋。花、果期4-10月。
園林用途:植株緊密,花色艷麗,花期長,為良好蔭生和觀花地被。

品種分類

委陵菜委陵菜
1、匍枝委陵菜:俗稱雞兒頭苗,多年生匍匐草本。基生葉掌狀5出複葉,葉柄被伏生柔毛或疏柔毛,小葉無柄;小葉片披針形,卵狀披針形或長橢圓形,頂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3-6缺刻狀大小不等急尖鋸齒,下部兩個小葉有時2裂,兩面綠色,伏生稀疏短毛,以後脫落或在下面沿脈伏生疏柔毛;匍匐枝上葉與基生葉相似;基生葉托葉膜質,褐色,外面被稀疏長硬毛,纖匍枝上托葉草質,綠色,卵披針形,常深裂。單花與葉對生,被短柔毛;花直徑1-1.5厘米;萼片卵狀長圓形,頂端急尖,與萼片近等長稀稍短,外面被短柔毛及疏柔毛;花瓣黃色,頂端微凹或圓鈍,比萼片稍長;花柱近頂生,基部細,柱頭稍微擴大。花期~9月。成熟瘦果長圓狀卵形表面呈泡狀突起。果期5~9月。生於草甸、河岸或路旁。產於 黑龍江、河北、山東、山西、江蘇;朝鮮、西伯利亞地區、蒙古。
委陵菜匍枝委陵菜

2、大花委陵菜:多年生草本。根圓柱形,有鬚根。花莖直立或上升,高15--55厘米,被短柔毛和稀疏長柔毛。基生葉3出複葉,連葉柄長6—25厘米,被短柔毛及稀疏長柔毛;小葉無柄或有短柄,小葉片橢圓形,卵形或倒卵形,頂端圓鈍,稀急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邊緣有多數粗大圓鈍鋸齒,上面被伏生疏柔毛,下面被短柔毛,下面被短柔毛,沿葉脈被稀疏長柔毛;莖生葉向上有柄到元柄,小葉片與基生葉小葉片相似;基生葉托葉膜質;褐色;外面被稀疏長柔毛或脫落,莖生葉托葉草質,葉狀;綠色,邊緣有2--4鋸齒;下面被稀疏長柔毛。花序為傘房狀聚傘花序,少花,鬆散;花梗長2--3厘米,外被短柔毛;花直徑2.5--4厘米,萼片三角卵形或長卵形,預端急尖稀漸尖,副萼片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頂端圓鈍或急尖;全緣或有時分裂;長寬兒與萼片近相等或超過之;花瓣黃色,倒心形,頂瑞下凹;花柱頂生,基部明顯膨大。

委陵菜委陵菜
3、莓葉委陵菜:多年生草本。根極多,簇生。莖直立或傾斜,有長柔毛。基生葉為奇數羽狀複葉,葉柄被開展疏柔毛;小葉5~9,上部較下部的為大,橢圓形至倒卵形,長0.5~7cm,0.4~3cm,兩面綠色,散生長柔毛,下面較密;莖生葉小,有3小葉,葉柄短或無。傘房狀聚傘花序頂生,花多,鬆散,總花梗和花梗具長柔毛,花黃色,直徑1~1.7cm;萼片三角卵形;副萼片長圓狀披針形;花瓣倒卵形,頂端圓鈍或微凹;花柱近頂生,上部大,下部小。瘦果近腎形,表面有脈紋。花期4~6月,果期6~8月。生於溝邊、草地、灌叢及疏林下。主產江西、江蘇、浙江、山東。
4 、細葉委陵菜:多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全株被開展的白色長毛。根粗壯,圓錐形,上部有殘葉。莖直立或斜升,基部分枝。羽狀複葉,基生葉有柄,初密被白色長毛,後漸脫落,疏生毛;托葉膜質,披針形;小葉長圓形,長1.2-5厘米,寬0.7-1.8厘米,羽狀全裂,裂片線形或披針狀線形,先端鈍或微尖,邊緣稍反卷,裂片排列稀疏而不整齊,表面綠色,被毛,背面灰白色,密被伏毛;莖生葉柄短或無柄;托葉大。聚傘花序,花疏生,花梗長達l.5厘米,直立,花黃色,徑約7毫米;花萼密被白色伏毛,萼片卵狀披針形,長3毫米,寬1.5毫米,副萼片線形,與萼片近等長;花瓣倒卵形或近圓形。瘦果多數,卵圓形,徑約1毫米,光滑。花期6-7月,果期8-9月。生於草地、砂質地、河岸、山坡。產於鄂倫春自治旗、愛輝縣、哈爾濱市、呼倫貝爾盟海拉爾市、額爾古納、牙克石;吉林省安圖縣、哲里木盟扎魯特旗。分布於中國(東北、華北、西北)、朝鮮蒙古、俄羅斯及其他一些歐洲國家及北美洲。
5、等齒委陵菜:多年生草本。莖細弱,具匐枝,長15--50cm,被柔毛。莖生葉掌狀三出複葉,邊緣有規則的鈍齒。花單生葉腋,直徑1--1.2cm,花瓣黃色。生於山坡、道旁和陰濕處。分布於北京、華北、內蒙古山西、四川等。

藥品簡述

委陵菜委陵菜
藥名:委陵菜
漢語拼音:weilingcai
英文名:ChinesecinquefoilHerb,HerbofChineseCinquefoil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tentillachinensisSer.
功效分類:祛風濕藥;解毒藥。
科屬分類:薔薇科、委陵菜屬。
別名:翻白菜、根頭菜、野鳩旁花、黃州白頭翁、龍牙草、天青地白、小毛藥、虎爪菜、蛤蟆草、老鴉翎、老鴉爪、地區草、翻白草、野雞脖子、痢疾草。
性味:苦;平;無毒。
歸經:肝經脾經胃經大腸經
功能:涼血止痢,清熱解毒。
主治:久痢不止,赤痢腹痛,痔瘡出血,瘡癰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或研末或浸酒。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或研末撒。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400-3200m的山坡、草地、溝谷、林緣、灌叢及疏林下。
資源分布:分布於東北、華北、中南、西南及陝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台灣、西藏等地。
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委陵菜的帶根全草。
採收儲藏:4-10月間採挖帶根全草,除去花枝與果枝,洗淨,曬乾。
炮製方法:
1、淨制:除去雜質、洗淨、曬乾。
2、切制:切段。

用藥禁忌

慢性腹瀉伴體虛者慎用。

中藥化學成分

全草含槲皮素(quercetin)、山柰素(kaempferol)和沒食子酸(gallicacid),壬二酸(anchoicacid),3,3ˊ,4ˊ-三-O-甲基並沒食子酸(3,3ˊ,4ˊ-tri-O-methylellagicacid)。

藥理作用

委陵菜委陵菜

1、抗病原體作用委陵菜中含有的沒食子酸、槲皮素具有抗菌活性。另外含有的抗菌成分壬二酸對福氏痢疾桿菌2a的抑菌直徑為21mm,對志賀痢疾桿菌抑菌直徑為14mm,對宋內痢疾桿菌為12mm。全草煎劑用平板打洞法,對痢疾村菌有抑制作用。根煎劑每日以3g/kg給感染阿米巴的大鼠灌胃,連續6d,對體內溶組織阿米巴原蟲有一定抑制作用,但體外無效。
2、其他作用葉及根煎劑1:5000-1:25對離體蛙、兔心臟呈抑制作用,對兔離體及在體腸管亦有抑制作用;還可擴張豚鼠離體支氣管,興奮豚鼠離體子宮。
3、毒性根流浸膏小鼠灌胃的LD/50為60g/kg。

臨床套用

委陵菜委陵菜

1、治療出血性疾病取新鮮地區草全草2~4兩(乾品0.5~1兩)切碎,水煎2次,兩次煎液混合,加入少量紅糖再煎片刻,2次分服,每日一劑,必要時可續服1~2劑。臨床觀察子宮功能性出血、月經過多、鼻出血、咯血、血尿和部分癌症出血共112例,結果治癒66例,有效29例。其中對婦科疾病的治療效果最為滿意,內科疾病次之。本品的止血作用以根部最強,如一例大咯血患者服乾根1兩,次日咯血停止。
2、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取委陵菜乾根製成20%溶液,每次60毫升,每日口服2次。或製成20%注射液供肌肉注射,首次2毫升,以後逐漸增至3.5毫升,每日1~2次。不論口服或注射,均同時用20%溶液60毫升,行保留灌腸,每日1~2次。用藥2~10天不等。臨床用注射劑治療52例,治癒49例,好轉3例,每例平均總劑量為3.4克;口服3例,治癒2例,好轉1例,每例平均總劑量為82克;肌注加口服治療9例,治癒8例,好轉1例,每例平均總劑量為59.8克。
3、治療阿米巴痢疾將委陵菜根莖製成煎劑或流浸膏服用。成人每日量為20~30克(以生藥計算)。3次分服。少數患者並用10%煎液100毫升行保留灌腸。7~10日為一療程,必要時休息1、2日再行第二療程。臨床治療27例,其中包括急性、慢性和慢性隱伏期急性發作者。服藥後,發熱病例體溫均迅違下降,腹痛、里急後重、腹瀉及粘液便大多在1~4天消失,大便鏡檢病原體平均轉陰時間為3天。8例經追蹤觀察,其中1例於1月後復發。因此認為對慢性隱伏性患者,應給予反覆徹底的治療。

常用配方

委陵菜委陵菜
1、治痢疾:委陵菜根五錢。煎水服,一日三、四次,服二、三日。
2、治久痢不止:委陵菜、白木槿花各五錢,煎水吃。
3、治赤痢腹痛:天青地白細末五分。開水吞服,飯前服用。
4、治風濕麻木癱瘓,筋骨久痛:委陵菜、大風藤、五香血藤、兔耳風各半斤,泡酒連續服用,每日早晚各服一兩。
5、治風癱:委陵菜(鮮)一斤。泡酒二斤,每次服一、二兩。第二次用量同樣。另加何首烏一兩(痛加指甲花根二兩)。
6、治疔瘡初起:委陵菜根一兩。煎水服。
7、刀傷止血生肌:委陵菜葉(乾)研末外擻;或鮮根搗爛外敷。
8、治癲癇:委陵菜根(去心)一兩,白礬三錢。加酒浸泡,溫熱內服,連發連服,服後再服白礬粉一錢。(選方出《貴陽民間藥草》)

文獻論述

1、《中國藥植志》:治阿米巴痢。
2、《貴州民間方藥集》:治痢疾母豬瘋羊癲瘋
3、《東北藥植志》:煎湯洗疥瘡。
4、《貴陽民間藥草》:清熱解毒。治赤白痢下,風濕疼痛,癱瘓。

成品藥

委陵菜委陵菜
藥品名:莓葉委陵菜片
拼音名:MeiyeWeilingcaiPian
別名:雉子筵
書頁號:Z10-140
標準編號:WS3-B-2008-95
本品為莓葉委陵菜經提取的浸膏壓製成的片。
製法:取莓葉委陵菜2000g,粉碎,加乙醇回流提取二次,每次1.5小時,合併乙醇液,濾過,濾液回收乙醇並濃縮成稠膏狀,減壓乾燥成200g乾浸膏,加輔料適量,製成顆粒,壓製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
性狀:本品為糖衣片,除去糖衣後顯紅棕色;味澀、微酸。
鑑別:取本品2片,除去糖衣,研細,加乙醇5ml,加熱回流10分鐘,濾過,濾液照下述方法試驗:
(1) 取濾液2ml,滴加鐵氰化鉀與三氯化鐵混合液(取1%鐵氰化鉀溶液與1%三氯化鐵溶液,臨用時等容混合)即顯藍色。
(2) 取上述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d-兒茶素對照品,加乙醇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57頁)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0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醋酸乙酯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烘數分鐘。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
的斑點。
檢查:應符合片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附錄11頁)。
功能與主治:止血,用於月經過多,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肌瘤出血。
用法與用量:口服,一次2~3片,一日3次。
貯藏:密封,遮光。

生藥材鑑定

性狀鑑別

委陵菜委陵菜
根圓柱形或類圓錐形,略扭曲,有的分枝,長5-17cm,直徑0.5-1cm;表面暗棕色或暗紫紅色,有縱紋,粗皮易成片狀剝落;根頭部稍膨大;質堅,易折斷,斷麵皮部薄,暗棕色,常與木部分離,射線呈放射狀排列。葉基生,單數羽狀複葉,有柄;小葉狹長橢圓形,邊緣羽狀深裂,下面及葉柄均密被灰白色柔毛。氣微,味澀,微苦。以無花莖、色灰白、無雜質者為佳。

顯微鑑別

葉橫切面:上表皮細胞類方形,下表皮細胞切向延長;上下表皮有多數單細胞非腺毛,以下表皮尤密,且多彎曲。柵欄組織為2-3列細胞,有的含草酸鈣簇晶,直徑8-37μm;海綿組織為數列類圓形細胞。主脈極向下凸起,維管束外韌型,木質部半月形,韌皮部呈新月形,外側有厚角組織,上下表皮內方有2-4列厚角細胞。粉末特徵:灰褐色。
①非腺毛極多,單細胞,平直或彎曲,有的纏結成團,細長,長約至4000μm,直徑7-37μm,壁極厚或較厚。
②草酸鈣簇晶存在於葉肉組織中,簇晶直徑6-65μm,偶有方晶。
③木纖維長梭形,直徑7-14μm,壁稍厚,紋孔明顯。
④木栓細胞類多角形或扁長方形,內含黃棕色物。

理化鑑定

取本品粗粉0.5g,加乙醇10ml,回流提取2h,濾過,取濾液1ml於試管中,滴加1%三氯化鐵乙醇試液1滴,呈墨綠色。(檢查鞣質)

藥物套用鑑別

委陵菜與威靈仙,兩藥均祛風利濕,治療風濕疼痛,肢體麻木等有較好療效。但威靈仙氣溫而善走竄,風濕偏寒者相宜;委陵菜性平偏涼,祛濕為主,風濕偏熱者相宜。此外,威靈仙軟堅散結,能治療症瘕及魚骾;委陵菜清熱解毒,治療痢疾及疔瘡等,各有偏長。

藥用植物栽培

生物學特性
宜溫和乾燥的氣候,以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為佳。
栽培技術
整地:播種前翻耕土地1-2次,並施廄肥或堆肥,作畦寬約1.5m。
種植:3月下旬,在畦面開溝,深6-7cm,溝距18-21cm,然後將種子與細土混和,疏播在溝中,覆土一層,澆水。
田間管理
播種後約3周出苗,當苗高3-6cm時勻苗,使每株相距12-15cm。以後每隔15天左右,除草鬆土1次。追肥第1次在幼苗期,第2次在生長花蕾前,前者以氮肥為主,後者以磷鉀肥為主。乾旱嚴重時須灌水。

薔薇科·委陵菜屬植物

委陵菜屬(Potentilla L.) ,薔薇科,約200多種,廣布於北溫帶,我國約90種,各地均有分布。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少數為灌木;葉為指狀或羽狀複葉。

委陵菜
金露梅
翻白草
委陵菜屬
滇西委陵菜
多裂委陵菜
多頭委陵菜
多葉委陵萊
叢生荽葉委陵菜
鉤葉委陵菜
荒漠委陵菜
灰葉蕨麻
混葉委陵菜
大萼委陵菜
菊葉委陵菜
蕨麻
密枝委陵菜
耐寒委陵菜
匍匐委陵菜
匍枝委陵菜
蛇含委陵菜
蛇莓委陵菜
雙花委陵菜
荽葉委陵菜
大果委陵菜
等齒委陵菜
西藏委陵菜
細裂委陵菜
狹葉委陵菜
纖細委陵菜
腺毛委陵菜
楔葉委陵菜
星毛委陵菜
銀背委陵菜
銀露梅

窄裂委陵菜
皺葉委陵菜
簇生委陵菜
白萼委陵菜
間斷委陵菜
薄毛委陵菜
大花委陵菜
絹毛委陵菜
大理委陵菜
康定委陵菜
狼牙委陵菜
輪葉委陵菜
莓葉委陵菜
長瓣銀露梅
長葉二裂委陵菜
釘柱委陵菜
多齒雪白委陵菜
曲枝委陵菜
全白委陵菜
茸毛委陵菜
柔毛委陵菜
三葉朝天委陵菜
多莖委陵菜
齒萼委陵菜
石生委陵菜
多裂委陵萊
川邊委陵菜
條裂委陵菜
脫絨委陵菜
多葉委陵菜
川滇委陵菜
五葉雙花委陵菜
二裂委陵菜
西南委陵菜
西山委陵菜
翻白萆
垂花委陵萊
下江委陵菜
覆瓦委陵菜
顯脈委陵菜
腺粒委陵菜
剛毛委陵菜
小葉金露梅
小葉委陵菜
高原委陵菜
叢生釘柱委陵菜
雪白委陵菜
華西委陵菜
銀光委陵菜
白背委陵菜
銀葉委陵菜
羽毛委陵菜
黃花委陵菜
掌葉多裂委陵菜
直立委陵菜
雉子筵
中華三葉委陵菜
黃毛委陵菜
絹毛匍匐委陵菜
脫毛銀葉委陵菜
脫毛總梗委陵菜
垂花委陵菜
伏毛金露梅
伏毛銀露梅
無毛蕨麻
無毛小葉委陵菜
寬柄關節委陵菜
墊狀金露梅
裂萼釘柱委陵菜
裂葉華西委陵菜
裂葉毛果委陵菜
細裂小葉委陵菜
陵菜
變葉絹毛委陵菜
毛果委陵菜
高山總梗委陵菜
矮生大萼委陵菜
多對小葉委陵菜
關節委陵菜
小葉金霹梅
匍行狼牙委陵菜
薄葉皺葉委陵菜
叢生小葉委陵菜
星毛委陵萊
矮生二裂委陵菜
白毛金露梅
白毛小葉金露梅
銳齒西南委陵菜
銀霹梅
齒裂西山委陵菜
羽裂密枝委陵菜
假羽白背委陵菜
羽葉釘柱委陵菜
圓齒委陵菜
鄂西委陵菜
白毛銀露梅
總梗委陵菜
白毛皺葉委陵菜
絹毛耐寒委陵菜
台灣委陵菜
三葉委陵菜
矮生多裂委陵菜
朝天委陵菜
紫花銀光委陵陵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