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名稱
黎族是 海南省的最早居民。黎族內部由於分布地區、方言和服飾等的差異,而有不同的稱謂,如“侾”(音“哈”)、“杞”、“美孚”、“潤”和台(亦寫作“賽”)等五種稱呼。但是,與漢族和其他民族交往時,都自稱為“賽”。以漢文記載的“黎”之名,有多種說法。有的古籍認為這是由於他們居住的地方稱為“黎”或“黎母山”而得名,如《太平寰宇記》中記載一種認為由黎母山而得名:"島之中有黎母山,諸蠻環居四旁,是黎人";另一種是明朝後期有人認為"黎"是"俚"音轉變而來.:“(儋州)俗呼山嶺為黎,人居其間,是曰生黎。”又《桂海虞衡志》記載:“(海南)島之中有黎母山,諸蠻環居四旁,是黎人。”明代有人認為“黎”是從古代的"俚"音轉化而來的,清代道光《廣東通志·列傳·俚戶》則把以上兩種觀點結合起來,認“俗呼”山嶺為黎,而俚居其間,於是論俚為黎。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史學家、社會學家和語言學家對“黎”的由來,也作了研究。歐陽覺亞在其《黎族名稱由來小議》中,認為“黎”可能與黎族的自稱“賽”在不同時期的讀音變化有關,隋代以前可能音似“俚”,到了中古時音近“黎”。“俚”之所以訛為“黎”,是中古時人們根據當時黎族自稱的音譯。
“黎”這一族稱最早見於文獻上是在唐代後期,如《新唐書·杜佑傳》記載:“朱崖黎民三世保險不賓……”這是唐德宗年間(公元780-805年)的事。又如唐昭宗年間(公元889-904年)曾任廣州司馬的劉恂在其《嶺表錄異》中有:“儋(州)、振(州)夷黎海畔采(紫貝)以為貨”的記載。但是,普遍以“黎”作為黎族的專用名稱則是11世紀(宋代)以後的事。宋代的文獻如樂史的《太平寰宇記》,蘇軾父子謫居海南時的論文、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周去非的《嶺外代答》、趙汝適的《諸蕃志》等,都用“黎”的名稱。“黎”這一專用族名到宋代才固定下來。
民族歷史
黎族源於 嶺南的駱越人和駐守嶺南的中原人。秦始皇征服嶺南各部族後,嶺南的駱越人與駐守嶺南的中原人開啟了融合之路。秦末漢初,秦將趙佗據嶺南建立“南越國”,對臨近大陸的海南島進行開發,居住在嶺南的駱越人和中原人在南越國的主導下登上海南島,並在 海南島上繁衍生息,逐漸融合形成今日之黎族先民。南越國歸漢後,漢武帝在海南島設定珠崖、儋耳兩郡,又有大量中原漢人進入海南島,客觀上促進了黎族先民的發展。自唐朝開始,黎族和嶺南其他民族一起被泛稱為“里”、“蠻”、“俚”、“僚”等。“黎”這一專有族稱始於唐末,到宋代才固下來。元、明、清時期,封建地主經濟在黎族社會中已占統治地位,大部分黎族地區的生產力水平與當地漢族相近。
民族服飾
黎族服飾風格獨特,無季節之分。黎族男子一般上身穿無領對胸無紐扣麻衣,腰間前後各掛一塊麻織長條布,頭上纏紅布或黑布,形狀有角狀和盤狀。婦女的裝飾一般穿對襟或偏襟,直領或圓領上衣,上衣邊沿繡花,並綴以貝殼、銅錢、穿珠等飾品,黎族女性習慣頭帶花巾,下身穿筒裙,再加上頭髮紮成球形,黎族婦女以前有紋身的傳統習慣,現已不多見。再加上插上個銀簪或者骨簪。每年三月三,黎族人民都會穿上他們獨特的服飾為大家展示他們獨特的魅力的。黎族人民很早就懂得利用木棉做為紡織的原料。公元五世紀的時候,黎族的紡織工藝就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黎錦配色以黑、棕為基本色調,青、紅、白、藍、黃等色相間,花紋圖案有人物、動物、植物、山水和吉祥物等一百二十多種。除筒裙外,用黎錦做的花幅、壁掛、花帶、掛包等工藝品頗受人民的喜愛。
侾黎服飾
侾黎是黎族人數最多的一支。黎男子上衣多為麻織、原色,衣底邊緣留穗,下身穿三角布。
女子上衣為大襟,是漢化的產物。裙裝有長筒裙和中筒裙之分。靠近沿海漢區的多穿著長筒裙,花紋不明顯,通常為橫條紋或水波紋。山區地帶婦女多頭裹黑巾,穿著中筒裙;上衣開襟無領,襟邊系銅錢,胸前佩帶銀制項圈。“羅勿”婦女還將長短不同的衣服互套,不掩蓋花紋,以顯示心靈手巧。
宗教信仰
黎族沒有形成統一的宗教信仰,各地均以祖先崇拜為主,也有自然崇拜,個別地區還殘留著氏族圖騰崇拜的痕跡。黎族信鬼,特別是祖先鬼,祭祖先是黎族的重要宗教活動,以求祖先保家人平安。黎族人們為追念黎母繁衍黎人的偉績,並告誡後人,女子繡面、紋身是祖先定下來的規矩,女人若不繡面、紋身,死後先祖不相認——祖先崇拜。
黎族歷史
社會經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黎族以農業為主,種植稻、薯、玉米等作物;手工業、漁獵、飼養家畜家禽、採集野生植物是重要的家庭副業,商品生產和貿易不發達。這時黎族地區的社會形態雖是封建社會,但發展不平衡,有兩種類型:一類是占黎族人口和總面積94%以上的一般地區,與當地漢族一樣,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封建地主經濟發展比較快。地主階級通過租佃、高利貸、僱工剝削農民,出現了擁有千畝耕地、千頭牛的大地主。另一類是在五指山腹心地帶13000多人口的地區,到建國前夕仍保留“合畝制”的生產方式。合畝內部實行家族制領導,生產資料統一使用,成員按嚴格的分工集體勞動,收穫後平均分配。這類地區生產力水平較低下,雖然早已使用從漢區購入的鐵制農具,但耕作技術落後,牛踩田、手捻稻、不施肥、刀耕火種仍較普遍,糧食畝產一百多斤。“合畝”(黎語稱“紋茂”,意為“大夥做工”)是農業生產的單位,以“畝頭為首”,由若干戶有血緣關係的“畝眾”組合而成。主要生產資料耕地和牛隻,基本上是合畝公有和幾戶伙有,但一律交由合畝統一使用,在畝頭主持下進行集體勞動,基本上按戶平均分配產品。在一些合畝內,已加入前來投靠的非血緣關係的畝眾,畝內的生產資料已大部分歸畝頭一戶占有,對畝眾進行各種剝削,原始共耕組織的性質已經發生根本的變化。
建國前,黎族地區還保留“峒”(或稱“弓”)的社會組織。有固定的疆界,若有侵犯,往往會引起峒與峒之間的糾紛和械鬥。每峒都有一個由長輩充當的峒頭,負責維持社會秩序和調解紛爭,較重大的事件則召開全峒會議解決。早期,血緣紐帶是峒的組織基礎,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封建統治的加強,峒已成為縣以下的行政單位,峒頭成了基層統治人物。
1948年初,海南島大部分黎族地區已獲解放,在解放區內進行了土地改革和民主改革。以後,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黎族地區工業、農業、交通運輸、郵電通訊、文教衛生事業得到了很快發展。農村除實行科學種田,提高複種指數,增加產量外,還充分發揮黎族地區的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熱帶經濟作物的種植。如橡膠、油料、甘蔗、胡椒、咖啡、腰果、水果等。多種經營為黎族農民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工業生產已形成初具規模的工業體系。1988年,海南島被批准為我國最大的經濟特區以後,其對外開放步伐加快,黎族地區的經濟建設日新月異,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文化藝術
民族文學
黎族雖然沒有本民族文字,但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口頭 文學。其形式活潑,題材廣泛,內容豐富,世代相傳。主要包括故事、傳說、 神話、童話、宗教家譜等。比較著名的有《人龔的起源》、《五指山大仙》、《洪水的傳說》、《甘工鳥》、《鹿回頭》等。既反映了社會歷史,總結生活經驗,傳播各方面的知識,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也寄託了黎族人民的美好希望和追求。黎族樂器
黎族樂器來源於生活
傳統的黎族樂器,無一不與生活息息相關。資料介紹,最早出現的樂器是獨木鼓,據黎族古民歌傳述,遠古時候因雷公擊倒大樹,燒樹木成洞,黎族祖先就擊木洞呼眾圍獵,後來人們用牛皮或鹿皮蒙住大洞口,敲起來咚咚作響,以作招眾、祭祀和樂器使用。
叮咚木也是較早出現的打擊樂器。古時,黎族人民砍山種山蘭,山豬經常在夜間出來糟蹋山蘭稻,為了保護山蘭稻,看山蘭的人,就在山寮吊起兩根木桿,打擊後就響起叮咚聲,以驅趕山豬,後來發展成為跳舞娛樂用的打擊樂器。
黎族樂器主要有八大件
歷史史書對黎族傳統樂器有著零星的記載,宋初的《太平寰宇記》云:“瓊州聚合推鼓歌樂。”據老藝人相傳,黎族傳統樂器以清康乾年間最為盛行。
黎族俗語:歌聲不停,笛音不止。這個俗語反映了黎族的民間樂器與民歌一樣歷史悠久。
據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會會長符策超介紹,黎族樂器不少於40種,傳統樂器主要有:獨木鼓、叮咚木、口弓、哩咧、嗶噠、口拜、鼻簫、灼吧等八大件。
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王海昌一直以來對黎族樂器有深入的研究,他說:“黎族傳統樂器取材於大自然中的各種竹木、畜獸皮原料,經過手工加工而成樂器,散發著原始社會的生活氣息。黎族樂器是人們崇尚自然的生動體現,是原生態音樂的遺存。”
鼻簫
鼻簫是黎族極具特色的氣鳴樂器,
因用鼻孔吹奏而得名。清代張慶長《黎岐紀聞》中記載:“男女未婚者,每於春夏之交齊集曠野間,男彈嘴琴,女弄鼻簫,交唱黎歌,為情投意合者,男女各漸湊一處,即訂偶配,其不合者,不敢強也”。可見鼻簫是黎族青年表達愛情時常用的樂器。
每當夜幕降臨,寂靜的黎寨里,不時傳來陣陣的纖細而清幽的簫聲,這是黎家小伙子在吹簫召喚女友,或是姑娘以簫聲回答男友。以前黎家青年男女都會吹奏鼻簫,而所吹的鼻簫,一般多為即興吹奏,其曲調也因人而異。難怪黎族姑娘可以根據樂曲和音色的不同,能夠在很多的簫聲中辨認出自己戀人那獨特的簫聲來。“拋個石頭探水深,吹曲鼻簫試儂心”。從這句黎族情歌中可看出,鼻簫與黎族青年的戀愛生活有著密切關係。
創世神話
黎族社會的發展,和別的民族一樣,都經歷過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進程。而洪荒時代的黎族口頭文學,便有了關於遠古時代的神話和傳說。這些神話與傳說,敘述宇宙萬物和人類起源,解釋洪荒時代充滿神奇的世界,塑造出戰勝自然的理想化的英雄人物。她以鮮明的主題,淳樸的風格,生動的形象,構成了獨具一格的民族藝術特色。
神話《大力神》在黎族中廣為流傳。神話說:“古時天地相距很近,天上有七個太陽和月亮,人類深受其苦,難以為生。有個叫大力神的人,在一夜之間把天拱上高空,第二天又做了一張很大很大的弓箭,把太陽和月亮各射下了六個,為民除了害。那時,大地一片平坦,大力神用七彩虹作扁擔,從海邊挑來大量沙土造山壘嶺,繼而又用腳踢出深溪大河,而大力神灑下的汗水,則成了奔騰不息的河水。大力神完成了開創世界大業後,便溘然長逝。”在人類蒙昧時期,黎族的先民在萬物有靈論的觀念支配下,通過天真奇幻的想像,對世界的生成作了浪漫的解說,把一切的自然力都人格化了,希望世界上有一個非凡的英雄,按照人們的理想,驅除災害,創造一個適合人類的自然環境。“大力神”這個形象,閃耀著勞動創造世界的思想光輝,是黎族人民勇敢與智慧的化身。
《天狗》神話,講述的是人類起源的故事。這種以動物為始祖的神話,反映了一個簡單樸素的進化觀念:人不是由天帝創造而來的,而是由動物變化而來的。
人是萬物之靈長,是世界體系的核心。人類是怎樣起源的?這個關於人類自身的神秘問題,曾使黎族先民馳騁豐富的幻想和想像,創造了許許多多足以令今人依然著迷的神話。
兄弟姐妹結婚的神話傳說,各民族都極為相似,並且大都與洪水故事相聯繫。在我國,大約有十多個少數民族廣泛流傳著關於兄妹結婚的神話傳說。這裡所謂的兄弟姐妹,不僅包括同胞兄妹,還包括從(表)兄弟姐妹、再從(表)兄弟姐妹和血統更遠一些的(表)兄弟姐妹。黎族也有一些反映兄妹婚配,繁衍人類的故事。這反映黎族對遠古血緣家庭婚姻的朦朧記憶。黎族關於人類起源的傳說主要有《洪水的故事》、《葫蘆瓜》、《姐弟倆》等。這些神話的中心也是造人。神話通過一個共同的情節:正當人類瀕臨滅絕之際,順從“天意”,有血緣關係的兄妹不得不婚配,以繁衍人類。此類神話內容,儘管各地流傳不一,但主題和中心情節是不變的。這充分說明了人類社會出現之前,有過“盤古開天地”的時期,同時在人類發展史上,也曾有過群婚的階段,具有很高的民族學價值。可以想見,這些神話是黎族脫離群婚制,進入人類文明時期而逐漸形成的非血緣婚配觀念的產物。親近血緣通婚是一種為天理所不容的惡行,但為著人類延殖永存,又別無他法。聰明的黎族先民(神話編者們),仍然通過“天意”,來解決這種貌似不能解決的尖銳矛盾。於是,在“天神”——或玉帝,或雷公(天之威力的化身)的準許下,兄妹、姐弟便“合法”結合,為繁衍人類立下了第一大功。
祭祀舞
舞蹈的起源都有一個共性,即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然而,在其形成的初始,總是與宗教、巫術密不可分的。在黎族社會中,每當人們發生各種病痛,都認為是鬼在作怪,有病就必救治,救治就必驅鬼除魔,驅鬼除魔就必舉行各種宗教祭祀儀式。人們認為只有宗教職業者—“道公”、“娘母”才能擔負起驅鬼除魔的責任。因為宗教職業者是人與神、人與鬼溝通的媒介。在舉行宗教儀式時,“道公”、“娘母”頭戴帛巾或帽,手持法具,臉著面具,身穿巫衣,以舞蹈和誦經來表現巫術的內容,手舞足蹈,又念又跳,為患者解除病痛,為病家消災解難。
在樂東、東方、昌江等市縣屬黎族哈方言“羅活”土語的黎族村寨中,每逢家中有人做惡夢或生病,必請“道公”、“娘母”來作法,跳《捉鬼舞》。當地黎族民眾認為作惡夢或病魔纏身,都是惡鬼在作祟,攝去人的靈魂所致。所以,家人要請來“道公”或“娘母”,宰殺牲畜,設起祭壇,先在壇面上鋪好芭蕉葉,擺上3行碗,每行各擺放5個或7個碗;盛上未放鹽巴的牲畜肉、飯菜及酒;筷子豎起插入碗中;然後將編成小梯子的芭蕉梗,從壇面吊掛至地下,病人衣物則置於壇下。“道公”左手持一支鐵箭,右手拿一把刀或紅藤葉,在鑼鼓聲中,邊念咒語邊表演捉鬼、趕鬼、招魂等動作,圍著祭壇邊歌邊舞。最後將鐵箭在病者身上撥動,意在驅趕纏在病者身上的“鬼魂”,為病人請神消災。
在三亞、陵水、樂東、東方等市縣黎族哈方言“哈應”土語的黎族民眾中,他們認為人具有兩重性:肉體和靈魂。人死後只是肉體的消亡,而靈魂卻是永存的,而且與陽間有著一定的聯繫。人死後,死者的靈魂既可保護家人,又可作祟家人。因此,這些地方流行人死後停棺7天、l2天、2O天甚至幾個月不等(視經濟條件決定)的習俗。待舉行隆重的“作齋”儀式,為死者超度亡靈後,才將死者抬到家族墓地埋葬。“作齋”時,跳的是《五風舞》。所謂“五風”即東西南北中5個方位。這裡的黎族民眾認為人死後在一定的時間內,其靈魂仍遊蕩於荒郊僻野,無法歸宗,跳《五風舞》,就是為其招亡魂。舞時,首先在香案四周設神位,然後“道公”帶5個表演者繞著神位起舞。在鑼、鼓、鑔等樂器伴奏下,先逆時針方向繞神位走,走完一圈又順時針方向走,時左時右,場面嚴肅又熱烈。傳統文藝表演
源於原始巫舞的儺舞,明清時也隨著道教一起傳入了黎族地區。儺舞主要流行於白沙、保亭、瓊中和三亞等市縣。跳儺舞時,扮演主角的是“道公”,由少則幾個人多則二三十人來配合,所有扮演者均戴上面具。“道公”請兩個人來當助手,他們身穿黑色或灰色長袍,腰束黑色帶,頭纏素布;“道公”還腰佩匕首,額上插三支雉尾,助手額頭則插一支雉尾,一人手拿彎弓,一人手持箭支;剩下的人皆扮演各種“惡鬼”,他們一律身穿黑色長袍,所戴面具尖頭大耳、青面獠牙、闊口大鼻,個個面目猙獰,陰森可怕。在擺好各種祭品後,“道公”開始作法,口念咒語,大意為:妖魔鬼怪把瘟疫病痛帶給了本村或某家,請上天速派天兵天將前來幫助驅趕鬼魔,消災除難,保護村人平安。念完後,“道公”將筊杯扔於壇面,證實天兵天將已請到,接著“道公”抽出尖刀,二位助手張弓搭箭,高舉箭支,齊聲喝令“惡鬼”現形。此時扮演“惡鬼”的人紛紛登壇,他們高舉張開雙手,隨著鼓鈸聲前後左右跳躍,口作怪聲,而“道公”則揮舞尖刀,指天拍地,左刺右戳,用力跺腳,不停地吆喝和念咒。經過幾個回合的搏鬥,“道公”下令天兵天將出擊,圍觀的觀眾也隨著大聲吶喊助威,“惡鬼”被逼邊跳邊退,人們步步緊逼,“惡鬼”終於被逐出了村子,“道公”隨即將祭品潑向“惡鬼”,一切妖魔鬼怪就這樣被趕走,所有扮演者所戴的面具也集中丟於村外的路邊燒掉。
黎族宗教祭祀舞蹈多與驅鬼除魔、超度亡靈有關。不論是人本身的生老病死還是居家旅行、生產勞動等都離不開宗教祭祀舞蹈。這種舞蹈一般都是在晚上進行,舞者多為宗教職業者。由於渲染的是人、鬼、神三界的關係,因而整個場面氣氛極為凝重肅穆,舞者十分虔誠投入,配上古樸的舞蹈動作、低沉的音樂和顫抖的念經聲音,使圍觀者也仿佛跟鬼神進行了一次生與死的較量。黎族社會在宗教信仰上基本處於原始宗教階段,這種信仰反映到舞蹈,使黎族舞蹈更具濃厚的迷信色彩和遠古巫風特點,眾多的黎族宗教祭祀舞蹈便是如此。
造型藝術
黎族的造型藝術,以 織錦工藝最為著名。在唐宋時期,黎族的紡織技術就比中原先進。織出的 黎錦、黎單聞名於世。他們利用各種不同的紡織工具,從軋棉、彈棉、紡線、染色、理經、織布、刺繡,直到生產出色彩斑斕的錦、被、單、筒裙、花帶等,已形成一整套系統的生產工藝。而且至今,著名的“崖州被”和“雙面繡”,以其技術精巧細密,花色艷麗又富於特色而馳名。此外,黎族的獨木器製作和竹藤編織工藝,也十分著名。現只是一些民眾保存有黎族傳統服飾及生產、生活工具,棉麻製品有男女上衣、女筒裙、頭巾、木棉布料、麻布料、麻被、麻袋等。黎族婦女服飾主要有上衣、下裙和頭巾,黎族女上衣長61厘米,腰圍55厘米。麻布料長3.08米,寬25厘米,木棉布料長4米,寬17厘米,麻布料首公上衣,衣為灰色,仿銅紋,黑色淺綠,衣長76厘米,腰圍57厘米,衣袖通長115厘米。首飾品有銅耳墜、銀耳環、銀項圈、銅鈴、銀手鐲、銀質袍鈕扣、銀戒指等。生產、生活工具有木竹藤製品、織錦工具、獨木舂血,編壓斗笠工具、紡紗工具、園木平耙、藤籮、藤罐、獨木凳、捕魚工具、獰獵工具、籮筐、斗笠、獨木牛鈴、男女刀簍、陶瓷、陶罐等生產、生活用品。藤罐有一圓形蓋子,通體呈褐黃色,高16厘米,口徑10厘米,底徑12厘米;捕漁工具用麻的糾維織的,直徑58厘米,陶瓷是黎族自己制燒的,褐色,素麵完整,肩部有7個乳針鈿,口徑23厘米,高38厘米,底徑22厘米。
女上衣、筒裙、棉質布料、麻質布料、頭巾、腰帶、彩帶等,其中頭巾的兩側繡有漢文字,巾長155厘米,寬23.5厘米。黎族女上衣衣的款式前下擺長,後下擺短,衣胸兩側繡花紋,長55厘米,腰圍40厘米,衣袖通長106厘米,筒裙長50厘米,腰圍38厘米,棉質布料彩帶長4米,寬20厘米,這個彩帶是黎族結婚時習慣繞在床頂邊。服飾式樣都顯現出多樣化的特點。首飾品有銅耳墜、鉛手鐲、銀質鈕扣、珠子、耳鈴、腳鐲、項飾、髮飾等,銅耳墜頂部有一彎扣,下端一彎勾,橙黃色,鉛質手鐲:鐲身鍛成一簿鉛片圈,內平滑,外原兩凸起的鉛片彎勾而成,表面有繩紋,弦紋。生產、生活工具有藤箱、藤蘿、竹笠、魚籠、露兒葉席、狩獵工具、捕漁工具、多種獨木器物等。
黎鄉素有歌海之稱。黎族民歌,渾厚樸實、琅琅上口,散發著濃郁鄉土氣息。黎族歌謠是一朵絢麗的藝術之花,黎族人民男女老少都愛唱歌。黎族歌謠分為民歌和民謠兩種。民謠是用黎語和韻調吟唱的,多為傳統的古典黎歌,一般是5個音節一句,但每首沒有固定的句數,小調之類大體以四句為一首的較多。
黎族歌謠
黎族民謠多是獨唱、對唱,用黎特有的民樂伴奏,往往和音樂、舞蹈連在一起,歌譜曲,曲載歌,三者一體,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濃厚的古風,講究節奏韻律,易於上口傳頌。黎族的民歌是用海南方言和黎族韻調唱的,它是隨著黎族社會的發展和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派生出來的新黎歌。一般七言一句,四句為一首,稱為"四句歌仔"。較長的敘事詩即四句一節,多節續唱下去。除了獨唱、對唱之外,還有齊雖、輪唱、合唱,並有樂器伴奏。黎族歌謠關於採用賦、比、興的手法,想像豐富,比喻貼切,語言形象,結構嚴謹,意境深遠,生動活潑。情歌在黎族民歌中為數較多,是黎族民歌中精湛的珍品。黎族人民吟唱歌謠,主要在喜慶的日子裡,如建新房、舉行婚禮、節日戲會、訪親會友等場合,一般是男女對唱,往往唱到天明。尤其是每年的"三月三"這個黎族傳統佳節,青年男女聚會在山間坡野,以歌為媒,交流感情,吐傾愛意,尋找情侶。平時在生產勞動中,也因興趣之所至引吭高歌,直抒情懷。在一些家族性的慶典上,德高望重的長者,也常常即席吟唱包羅萬象的"經典"性黎歌,這種吟唱通霄達旦。
在革命戰爭時期,黎族歌謠又有新的發展。它以革命的內容和昂揚的格調,取代了原來歌謠中的落後、消極部分和如泣如訴的吟嘆,成為教育人民打擊敵人的戰鬥武器。如《五指山上五條河》,堅定樂觀的情緒,欣喜深情的唱詞,表達了黎族人民堅強的革命信念,聽後使人意氣風發,鬥志昂揚。黎族歌手層出不窮,成批湧現,最知名的有符其賢和王妚大。符其賢被吸收到廣東民族歌舞團當專業歌唱家,曾到過全國20多個省市演唱100多首黎族民歌,還到過國外演唱,轟動世界歌壇,他的黎族民歌被中國唱片社灌制唱片,王妚大曾在縣、省、全國民歌演唱會上屢次獲獎,《叫儂唱歌儂就唱》這首黎族民歌的歌詞歌曲是她自己創作的,曾在省和中央廣播電台播放,受到聽眾熱烈的讚賞。
黎族歌謠,以其內容豐富的歌詞配以形式多樣的曲調,有優美抒情的,也有激昂高亢的,它反映了黎族人民淳樸、樂觀、耿直和剛毅的性格。
黎族情歌
黎家風俗,女孩子一成年,父母便在村邊蓋一小茅屋,讓女孩子獨自居住。《坐在隆閨等情郎》便是見證:
春天來到山花香,
不見蜂來妹心慌,
爬上高嶺望路口,
坐在隆閨等情郎。
另一首寫山盟海誓,生死與共的情歌《白藤紅藤永相牽》:
白藤紅藤生來同,
生欲相跟死相牽,
生就同床合席睡,
死就同棺合墳埋。
也有情絲綿綿,戀情依依的送別情歌《越送越遠心越悶》:
兩人相送嶺過嶺,
越送越遠情越深,
放頭低低送哥去,
眼汁流流送哥行。
送哥送過大山堆,
愈送愈遠心愈悶;
站在路邊捻草尾,
看風揚土埋腳痕。
也有以歌為媒,如《要想交情妹做媒》:
男:要想吃煙沒有火,
要吃檳榔沒有灰,
要想吃酒沒有配,
要想交情沒有媒。
女:哥要吃煙妹送火,
想吃檳榔妹送灰,
哥要吃酒妹送肉,
要想交情妹做媒。
黎族情歌有不少長敘事歌,如《爾蔚》、《甘工鳥》、《抗婚歌》等。較有代表性的當屬《抗婚歌》,它敘述一對抗婚情侶,不滿父母婚姻包辦,雙雙逃到遙遠的地方去的經過。茲引一段,以觀全貌:
我倆坐在山坡上,
悶悶地拔著茅草尖。
在山林里轉來轉去呵!
對著溪水和深潭痛哭。
隔著滾滾的溪水,
你在那邊痛哭,
我在這邊飲泣,
眼淚呀,不知流了多少!
能夠把多少紗線染上血色,
……
父呀母呀疼疼我們吧!
你們卻死死不肯,
退掉定婚的山牛,
給我們弓和箭吧!
讓我們到處流浪,
……
黎族獨木器
這個族群的傳統中,從來都把獨木器當作一種“圖騰”與自然的生態觀。他們所使用的任何器具,大至獨木舟、米舂,小至飯碗、針線盒等,都力求是“獨木”。
獨木器都是將天然的木料刳空,剜、刻、削、刮成各種各樣的什物器具。原則之一是都不用鐵釘之類的輔助材料,偶有組合則採用榫卯結構。這些器具大體分為生活用具和生產用具兩大類。生活用具如獨木臼、獨木椅、獨木碗、獨木蒸酒器、獨木針線盒等;生產工具如木鋤、木犁、木梭子、獨木舟、牛車等,此外,還有用於養畜的豬槽、牛槽,或是皮鼓、刀筒、神像等,原料都必須是一塊整木。
獨木器常選用楠木等樹種,其獨特的工藝是,樹先放到水裡浸泡兩三個月,能透出一股濃濃的泥巴氣味了,再撈出來加工。據說蟲子最怕這種泥土的味道。
黎族獨木器以獨木舟最為著名。這大概源於一個古老的黎族傳說—他們的祖先就是乘著獨木舟來到海南島的,所以,凡是器具不但都要“獨木”,而且他們的傳統民居“船形屋”據說也是對倒扣的獨木舟外形的模仿。用大榕樹製作獨木舟時,先去掉外層的樹皮,用鐵鑿子挖出一個橢圓或規則的空間,再用慢火放在樹幹中間燒,然後把燒黑的地方用尖利的石頭等硬物鑿乾淨。燒一點,挖一點,直到獨木成舟。
這是一個原始信仰,所以它的製作工藝也是那么的有原始意味,這種人與木頭的直接對話,沒有枝椏,沒有別的輔助,只有一根原木,好像生怕有個外人插進來似的,好像多了另外的什麼東西,就會破壞一個十分隱秘的原始契約。
黎族人就生活在這形形色色的獨木之中,那似乎還都是一棵棵繼續生長的樹,那些樹都很獨立,都有著自己的故事,那是些從遠古時代起就傳說的故事—就像拯救了整個西方的那條著名的挪亞方舟。
黎歌意象
《黎歌意象》以推動黎族文化傳承和經濟發展為己任,由海口酷炫時代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自籌資金、優勢資源整合等方式來完成“黎歌意象歌手大賽”、“黎歌意象全國城市巡展”、“黎歌意象全國校園行”、“黎歌意象投融資洽談會”、“黎歌意象文化之旅”等系列活動。
《黎歌意象》歌手大賽要求年齡在16周歲以上,具備一定音樂基礎的海南籍(含海南省在校學生)的音樂愛好者均可報名參加。於2013年底在海南省白沙舉辦總決賽,決出冠軍、亞軍、季軍、最具潛質男、女歌手獎和最有台風獎等選手,由徐譽滕、江建民、崔恕等著名音樂人按選手不同特質,為選手量身創作出時尚並具有黎族音樂元素的流行歌曲。由組委會組織安排,在北京大學、沙河大學城、杭州下沙大學城、蘇州高教院區等全國三十個城市的大學城和知名大學進行巡迴演出。同時邀請斯琴高麗、米娜、阿木、格格、西單女孩、山野等60位明星歌手助陣的校園公益活動。
《黎歌意象》以“央視中華情”總導演兼製片人郭霽紅女士出任藝術指導,著名影視明星譚小燕(黎族)出任形象大使,著名音樂人徐譽滕,詞作家崔恕,台灣第一吉他師江建民等音樂人聯合組成創作和評審團隊。
重要節日
黎族實行一夫一妻制的父系小家庭,兒女成年後即住在屋外的“寮房”里。婚後妻子一經在夫家定居,夫妻便與父母分居別炊。建國前多早婚,由父母作主,但婚前司以自由談戀愛。盛行婚後不落夫家(婚後新娘返回娘家居住一、二年乃至七、八年後,才定居夫家)的風俗。非婚生子女不受歧視。離婚和寡婦再嫁比較自由。
黎族婦女束髻於腦後,插以箭豬毛或金屬、牛骨製成的髮簪,披繡花頭巾,上衣對襟開襟無扣,尚青色,下穿無褶織繡花紋的統裙,盛裝時戴項圈、手鐲、腳環、耳環等,有些地方的婦女的耳環多且重,耳根下垂至肩,史稱“儋耳”。部分地區居民仍保留古代稱為“雕題”的文面、文身風俗,特別是婦女有文身風俗,一般從十二三歲開始至婚前陸續完成,個別有婚後完成的。文身工具是植物刺針、小竹木棒和植物染料。文身的部位主要是臉、頸、胸和四肢等處。不同地區,文身圖案差別很大。這種習俗目前已基本消失,僅在偏僻地區能夠見到。男子結鬃纏頭,上衣無領對襟,下穿前後兩幅布的吊檐。這些衣服都以棉、麻為料,自紡自織自染自縫而成。飲食比較簡樸,以大米、番薯、玉米為主食,多以狩獵、採集所得為副食,只種少量蔬菜,且多從漢區引種。婦女愛嚼檳榔。住屋多為金字形茅屋,泥糊竹笪為牆。在白沙縣偏僻山區和合畝地區還保留屋頂似船篷,地板架空離地的船形屋。
愛情節
黎族三月三節(農曆三月初三)是海南省黎族人民最盛大的民間傳統節日,也是黎族青年的美好日子,又稱愛情節、談愛日,黎語稱“孚念孚”,每年農曆三月初三舉行,是海南黎族人民悼念勤勞勇敢的祖先、表達對愛情幸福嚮往之情的傳統節日。
農曆三月初三是黎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會日子。會場一般設在開闊的橡膠林里,頭上綠葉蔽天,腳下“葉毯”鋪地,幽邃、涼爽、安謐。難怪“三月三”就成了當地人自由選擇配偶而被稱為“愛情節”。傳說遠古時代,聚居於昌化江畔的黎族百姓遭受了一次大洪災。只有一對戀人坐在大葫蘆瓢里幸免於難,被漂流到燕窩嶺邊。三月初三,洪水退去,倆人結為夫妻。男耕女織,生兒育女,相濡以沫,辛勤勞作,又漸漸使黎族繁衍發展起來。後人奉他們為祖先,每逢三月三便隆重紀念。節日裡男女老少身著盛裝,帶著糕點、粽子,小伙子們捕魚,姑娘們做飯烤魚,然後把祭品供於有天妃和觀音化石的岩洞口。拜祭畢,青年們來到活動會場,進行射箭、爬竿、摔跤、拔河、盪鞦韆等。夜幕降臨,岸邊燃起堆堆篝火,小伙子撐開花傘,姑娘們的銀飾及貝殼飾物在火光下閃閃爍爍。情歌婉轉,舞蹈漸起,由平緩抒情而進入歡樂奔放。有時一對對情人悄悄離開篝火旁,小伙子把耳鈴掛在姑娘耳朵上,把鹿骨做的髮釵插在姑娘的髮髻上,姑娘把自己親手精心編織的七彩腰帶繫於情郎腰間,雙方信誓旦旦,相約明年三月三不見不散。因三月三從其來歷和主要活動內容來說,都與婚戀有關,故而也稱為愛情節。
葬禮儀式
喪葬儀式各地不同,接近漢區的有停棺打醮、看風水擇地起墳的風俗。因黎族相信鬼魂無處不在且會害人,所以對包括祖先鬼魂在內的所有鬼魂都十分懼怕。因此合畝地區死者葬在氏族的公共墓地,以獨木棺土葬,不築墳立碑,葬後不再祭掃。
黎族大多數節日與漢族相同,如春節,與漢族過春節的情形基本一致。過春節前,家家年飯、釀年酒,舂“燈葉”(即一種年糕,也吃糯米餅,做法是:將煮好的糯米飯倒入臼中,舂至副有彈性,然後捏出一塊,揉拍成巴掌大小,即可嘗新)。燈葉可存放一段時間,即變得很堅韌,可用利刀切片,再烤或炸,別有風味。有些地區的黎族同胞還包一種沒有肉餡的過年粽子。除夕傍開始祭拜祖宗,吃年飯,喝年酒。初一都要閉門守在家中,初二才出門訪親探友,或上山打獵,或下河摸蝦,並舉行各種具有民族特色的喜慶活動,直至正月十五才告結束。黎族特有節日“三月三”源於黎族先人繁衍後代的一個傳說,每逢這天,青年男女要穿戴著美麗的民族服裝,男的手執黑傘,攜帶山蘭酒,女的手提小腰簍,巾藏糯米餅、曬乾的臘肉等,到傳說中的娘母洞前祭拜祖先,然後一起吃帶來的食物,共同娛樂,相看意中人。相中後,男女雙方對歌互訴心曲,吃一種嵌入糖心的“燈葉”糕餅。
典型食品竹筒飯是黎族的傳統風味食品。此外還有:“祥”,黎族風味菜,有兩種,即漢語稱為“魚茶”和“肉茶”;糯米餅。
婚慶形式
定親
倘若小伙子與姑娘情意相投的話,小伙子必須告訴家長,然後請兩名媒妁。她們是善於言辭,見縫插針的。穿著漂亮的花桶裙,戴著嶄新的精製斗笠。用兩條新毛包頭上四個要好的檳榔到女方家“查”(查即試探女方父母對此婚事的態度)若女方家長輩開毛貼吃檳榔,則表示同意,接著雙方就可商定放檳榔的時間及議價。時間多定於農曆六月或八月的雙日,象徵成雙成對。
放檳榔
媒妁分送檳榔看輩份,大的給吃,小的只好自己討吃,有時小輩想吃檳榔竟把媒妁圍得水泄不通。款宴時,女方家也只要兩名婦女待客(忌寡婦)。桌上只四人、吃飯時諱忌掉筷,碰盤之類事發生。菜類多為雙尾魚(即尾巴開的魚),一般不吃肉類。媒妁送來的600個檳榔中,40個是刻上形色多樣的花紋,這是專送給父母,至親的。
結婚問日
男方籌足資金後,便於農曆十二月份,又派兩名媒妁挑著一對鴨、兩小壇米酒、八個檳榔往女方家“問日”(問日包括擇日,議商品價)。一般情況下,還得交給女方家400至600元人民幣,桶裙兩套,戒指一隻,百斤以上的豬一頭,米酒八壇,待男方家許諾後,女方家同意擇定吉日,多定龍、牛、馬、羊雙日。
結婚、鴛鴦圓夢
結婚的前天,男方家派人挑了上述議價物品給女方,第二天晚便算結婚日。
送女,娶妻均在晚上。一到下午男方家便派族內兩名女青年帶上檳榔,香菸,糖果到女方家迎親(須在太陽落山之前趕到)。一入晚,嫂或(堂表、嫂)幫嫁女梳妝打扮。完畢、女方姊妹或者表、堂姐妹簇擁嫁女抱頭痛哭。哭聲象徵了對父母的養育之恩的感懷。依依惜別,姊妹要天各一方。悲喜交加。此時,姐夫(或堂,表姐夫)從簇擁的姊妹中,把嫁女往外拉、兩方爭奪,哭聲震天。姐夫也得拚命,若多個姐夫,便好辦了。
一位出客堂,嫁女邊哭邊托著檳榔盤,讓親戚朋友吃檳榔。於是有兩名或四名弟弟(表、堂弟)跟其後面。被一行樂隊,敲敲打打送至男方村莊。
一到村莊,新郎伴郎便對弟弟、嫁女鞠躬,連行三遍。嫁女一踏進門檻,鞭炮轟響,接著便拜堂(須穿上婚禮專用長筒)、一般均在雞叫前、拜堂完後,鬧洞房,通宵達旦、此晚夫妻兩個不能洞房花燭月,強熬強耐。天一亮,親戚朋友便蜂擁而至。喝喜酒,約上午10點,夫妻還得回娘家,到女方家問候父母,叫“迴路”。
婚禮結束。
酒文化
黎族人熱愛生活。節日、婚娶;入新屋、生育、社交等活動,都要擺席設宴飲酒。平時迎賓會客也以飲酒為情禮,敬酒對歌常通宵達旦,形成自己的酒文化。
糯米酒
取優質的山欄米或糯米。將米浸泡半天,淘起盛入蒸鍋,蒸成乾飯,晾涼。再盛入釀酒竹籮內(竹籮架呈錐形,口徑約80厘米,底部尖,釀酒時,用芭蕉葉鋪蓋)。按酒料數量下酒餅,把酒餅搗碎放入陶盆中用溫水沖調,然後將酒餅水倒入酒料中,並通過釀酒籮底端小孔排去水分,用芭蕉葉封閉籮口。酒料經過3天的發酵後散發出芳香撲鼻的酒味。這時,用筷子在籮架底下捅一個小孔,酣醇濃厚的酒汁,便一滴一滴地流入盆子裡。“並”汁俗稱“酒滴”,黎語“南滴”。酒釀至7天的時候,用陶罐盛酉並汁,大壇盛並蜜。初時,酉並汁和酉並蜜酒度低,封存愈久酒度愈濃。黎家常把酉並蜜盛入大罈子埋在地下三或五年,酒質醇厚,用清水沖調飲用酉並汁。“並”的製作,還有另一種釀酵方法:即把糯米煮成乾飯,涼後盛入陶盆中加入酒餅後用芭蕉葉封閉盆口,3天后可聞到芳香的酒味,7天就可以飲用。“並”具有獨特醇厚的芳香,被譽為“黎家美酒”。“並”是黎家的滋補健身酒,用並和雞蛋蒸,是產婦補身的上品,並也是迎賓待客的美酒。酒餅取料於五指山地區生產澱粉含量高的紅米,配上姜葉、甘蔗和香皮樹的表皮(一種灌木,其樹皮甘甜)等原料。把原料配齊後,用木臼舂成粉末,捏成餅塊並沾上黑色的稻草灰。把酒餅擱在火灶竹架上熏乾,時間越久,發酵酒度越高。因此,黎家米酒具有獨特的風味,就出於酒餅的配製和釀酒的技術。
玉米酒
玉米澱粉多,酒度高。黎族把玉米舂碎,煮成玉米乾飯,盛入陶盆,撒上酒餅,蓋封盆口。酒料發酵15天后,酒汁可飲。酒密封存一個月後,用蒸酒鍋蒸餾出高濃度的玉米酒。
番薯、木薯酒
把生番薯洗淨,切成小塊,用鍋煮熟晾乾,加入酒餅拌勻,盛入大壇密封一個月,發酵成酒料,把酒料倒入蒸酒鍋蒸餾成酣醇的番薯酒。此酒有濃厚番薯味道,酒濃度不高,適合盛夏季飲用。木薯酒蒸製方法與番薯酒一樣,但木薯酒濃度高,適合酒量大者飲用。
芭蕉、南瓜酒
把未成熟的芭蕉果實切成小塊,煮熟晾乾後投入酒餅調勻,放入罈子封口一個月,發酵成芳香的酒料。把酒料和清水調稀後盛入蒸酒鍋熬煮,制出酒質清香的芭蕉酒。南瓜澱粉多,是釀酒的好原料。黎家把南瓜加工後,摻入糯米蒸成酒料,把發酵的酒料,釀成南瓜酒。另一種釀製方法是從南瓜蒂上開一小洞,將酒餅放進瓜內,把洞口密封一個月,經酒麴的發酵,南瓜內盛滿酒汁。
山果酒
以野生果實為酒料,釀製獨特的果酒。如包子果酒、山竹果米酒等。
黎族禁忌
生產
1.“牛日”忌用牛生產,不然牛會死亡或染上瘟症或會爛腳變瘦;蟲日不能進因勞動,不然收成不好。
2.收穫新谷時,畝頭下田途中忌與人談話,不然的話,禾田會被山豬糟蹋或歉收;吃新米時忌外人進屋和把新米給外人吃,不然的話,作物會歉收或被野獸糟蹋。
3.喪家遇祖輩死的那一日,長子忌下田勞動和5天裡不能外出生產勞動,不然,農作物歉收。
4.砍山上大樹之日,家人不能紡紗、睡眠、梳頭或吵架,不然的話,砍山者會跌下樹。
生活
1.凡年初一至初五日不能穢語傷人,不能掃地,不然,不但家裡六畜不寧,生產不好,而且影響別人不吉利。
2.凡有病人,當他求鬼時忌外人進屋,一切零食都得避免,不然的話病不會痊癒,病狀反會轉劇。
3.兒童拜年,不給紅封,當年即會不吉利;吃豬嘴和山豬的肝與內臟會招致蛇咬。
4.睡覺忌頭朝門外,這乃死人的象徵。
5.不能在3、5、9月份結婚,不然的話,會招致新婦生病,子孫後代難以繁衍。
6.須擇良辰吉日遷入新屋,不然,生產不振,人畜不寧。
7.人屋門忌刀袋系腰間,這是引棺材人宅的象徵。
生育
1.孕婦忌見死人,不然,會招致胎死。
2.孕婦分娩未滿3日和沒吃過蒲艾草,不能吃其他的食物,不然會患肚痛。
3.小嬰墜地不滿四天,陌生人進屋,會使嬰孩致病。
4.產婦未滿12日,假若食肉類、油類和青菜類,必會脫大腸頭。
5.孕婦如吃落地酸梅,就會胎死或小產。
打獵
l若給小孩吃山豬腰子或嘴唇肉,以後打獵將會遭到毒蛇或山豬咬傷。
2.未過農曆年初四,發生性關係,打獵難獲獵物。
宗教
1.敬神之物,忌亂翻動,不然會頭痛、手痛。
2.凡有祖先牌位的家屋,不能把狗肉端進去,要不然,是有意污穢租公神位,將會招致疾病。
3.掛有青樹葉的析神捉鬼家門,外人不能闖進,要不然,會加重病人的疾病或至死亡。
4.用糞溺污褻“土地公”(pa--ja--bom--ts’un),會招致頭痛,腹痛。
5.供祭鬼神的牛骨頭,忌亂動,要不然,會令放骨頭的人家不得安寧,得殺牛宰豬祭鬼才能消災平安。
禮儀風俗
黎族是一個尚禮的民族,禮儀在黎族社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黎族禮儀有著豐富的內容,涉及了生產、生活的多個方面。
宴席禮儀海南省黎族招待客人有一套飲食禮儀。用餐時,對男客先酒後飯,對女客先飯後酒。賓主分開對坐。請酒時,主人先雙手舉起酒碗向客人表示請酒,然後自己把酒一飲而盡。接著,把米酒逐個捧給客人,客人把酒喝完後,主人還給每個嘴裡送一口肉菜,表示尊敬。通常,主人只陪客人喝酒,不陪客人吃飯,怕客人不好意思把飯吃飽。
和解禮儀在海南省黎族地區,有一種和解的禮儀,黎語稱為“蕊岔”,意為“給好眼色”。械鬥雙方,若想停戰講和,言歸於好,就各派一名寡婦出面充當調解員。雙方同時也各出一位代表。寡婦先把若干個銅錢投入一盆清水中,雙方代表從水中取出銅錢,互相揩抹一下對方的眼睛。然後,互相接過雙方的錢往腦後拋掉。最後,互相敬酒,以示和解。
播種禮儀海南黎族一般在農曆2月春分前後種植早稻,7月立秋前後種植晚稻。每季插秧前,都得由畝頭先摘采帶有綠葉的小樹枝,掛在自家門口上,然後畝頭的妻子身穿新衣服、新筒裙,一大早先在田角插上100株秧苗,並在旁邊插上樹葉與紅藤葉,表示稻魂有主。此後村里一般婦女才可下田插秧。開始插秧第一天,畝頭及妻子白天不能躺在床上休息,路上遇到別人也不能講話。民間認為,白天臥床休息,會使婦女們插秧的速度減慢;同外人講話,會走漏風聲,帶走好運,不利於稻穀生長。
喪葬禮儀在海南黎族,當病人在彌留之際,家中人仍要餵水餵飯,表示孝敬。親人離世後,以鳴槍報喪,親友們在一起商量喪葬儀式。寨中親鄰抬豬、挑酒前來相助。給死者洗身換上新衣服,衣服必須反著穿。死者如果是女性,還要在其臉上抹上灶底黑灰,以示生前勤勞,到了陰間會歡迎。
黎族風俗,生前不做棺木,認為不吉利,人死後,由眾兄弟上山伐木製棺木。棺木按黎家習規分為四等,一等棺木用荔枝、黑墨、山絲等好木質製做,使用者喪事以殺牛為祭口,其餘三種以殺豬為祭品。二等是用樹皮製做,三等是用竹子編制的竹棺,四等是露兜席棺。
祭禮禮儀祭祖儀式海南黎族人,每年農曆七月十四日,要舉行民間祭祖活動。這天,各家各戶殺雞買肉並以五色紙剪成紙衣祭祀祖先。晚上,每戶人家由小孩在家門口插上幾枝香,以祭那起無人供祭的祖先。
祭稻公稻婆儀式黎族人在每年稻穀成熟時,要舉行稻公稻婆祭禮儀式。由“畏雅”(帶頭犁田人)到每塊田裡綑紮四根稻穀,象徵著稻公和稻婆,上放置一小團米飯,求稻公稻婆吃飽,代為看管守護稻穀,以保佑豐收以及全體村民平安。稻公稻婆平時由畏雅保管,置於穀倉低層,次年收割後,才能將它釀酒分給眾人。
民族飲食
黎族主要聚居在中國南部 海南省五指山區,地處 亞熱帶,風光秀麗,景色迷人。黎族習慣一日三餐,主食大米,有時也吃一些雜糧。習慣將收割的稻穗儲於倉中,吃時拿一把在木臼中脫粒。做米飯的方法一是用陶鍋或鐵鍋煮,與漢族燜飯的方法大體相同。
另一種是頗有特色的野炊方法,即取下一節竹筒,裝進適量的米和水,放在火堆里烤熟,用餐時剖開竹筒取出飯,這便是有名的"竹筒飯"。
若把獵獲的野味、瘦肉混以香糯米和少量鹽,放進竹筒燒成香糯飯,更是異香撲鼻,是招待賓客的珍美食品。
香糯米是黎族地區的特產,用香糯米燜飯有"一家香飯熟,百家聞香"的讚譽。
"雷公根"是一種黎族同胞經常食用的野菜,與河裡的小魚蝦或肉骨同煮,是極為可口的佳肴;"雷公根"也可藥用,能消炎解毒。"南殺"是黎族同胞過去常吃的小菜,但"南殺"製作的衛生條件不易掌握,現已很少製作和食用了。
"祥"是黎族的風味佳肴,只有在節慶或貴客登門時才能吃到,有"魚茶"和"肉茶"兩種。
黎家人喜愛吃鼠肉,無論是山鼠、田鼠、家鼠、松鼠均可捕食。家家都有竹製捕鼠器,一次安裝幾十付,第二天便可捕到幾十隻鼠。黎族人習慣將捕來的鼠燒去毛,除去內臟洗淨,內放些鹽、生薑等佐料,在火上烤熟或煮熟吃。
黎族同胞大多嗜酒,所飲之酒大多是家釀的低度米酒、番薯酒和木薯酒等。用山蘭米釀造的酒是遠近聞名的佳釀,常作為貴重的禮品。黎家人常用這種酒款待貴賓。有的地方習慣以小竹管吸酒敬客。
黎族同胞平時都喜歡嚼檳榔,吃法是將檳榔削成瓣,用栳葉包住,配上石灰膏和菸絲,放入口中細嚼,可使人像喝了酒、面色發紅,精神煥發。常吃檳榔還有防病治病和美容的功效,故黎族同胞視檳榔為健體長壽食品。
在熱帶地理環境的條件下,黎族飲食方式,具有獨特的風格。飲食是人人每天關注的中心,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飲食也不斷得到改善。黎族傳統飲食習俗,從形式到內容都十分豐富,並形成特有的飲食文化。
黎族人的主食分為以下幾種:
一、大米飯。材料為稻米。稻米又分白米、紅米和糯米3種。米飯的製作過程為,在三角石灶生火置鍋,把鍋內的水煮沸後,按水下米,用勺子攪均勻,火候適中。米飯煮半熟時蓋上鍋蓋,將灶里柴火取出,用火炭的餘熱將米燜成香噴噴的米飯。
二、山欄米飯。山欄米質好,營養豐富,煮成米飯,清香撲鼻,是黎家迎賓待客的上品。
三、竹筒飯。用水把米浸泡、濾乾後,配上瘦肉、五香料和適量食鹽拌勻填入竹筒(用生山竹或家種雲竹的幼竹製作)內,再灌上適量清水,用芭蕉葉堵塞封口。然後把竹筒放進火堆里慢慢翻烤,製成竹筒乾飯。黎語稱竹筒飯為“眉萬”。竹筒飯芳香可口,人們出門遠行多帶竹筒飯用餐。喜慶佳節也要製作竹筒飯。竹筒飯不易變質,可保存一周。當代竹筒飯已成為賓館酒店宴席上人們品嘗黎家風味的佳品。
四、紅薯飯。黎族家家戶戶都種紅薯。紅薯飯的製作頗具特色:把生紅薯洗淨切成小塊,先下米待煮半熟時放入紅薯,以三成米、二成紅薯混合煮成稀飯或乾飯。另一種是把紅薯切成小片曬乾,摻米煮成稀飯。夏天吃紅薯稀飯清甜可口,涼爽解熱,有保健的作用。
五、南瓜飯。五指山地區,人們常煮南瓜飯食。製作南瓜飯時,先削去瓜皮,清除瓜瓤,把瓜肉切成小塊摻米下鍋,煮成稀飯或乾飯。或是糯米摻南瓜肉,用蒸鍋蒸成米飯後,用木臼舂爛,製成南瓜飯糰,這是一種獨特的風味。
六、黃姜飯。把生黃姜舂爛,取其黃色姜水煮米飯。飯質黃色,有獨特的香味,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給產婦補身。
七、玉米飯。山區多把玉米種植在山欄園,收回的玉米脫粒曬乾。將乾玉米粒放進木臼里加入適量清水,把玉米舂成碎粒後用簸箕揚去殼,保留均勻的玉米粒。可熬成玉米稀飯,也可摻進大米煮成乾飯。玉米飯營養豐富,是黎家主食之一。
除了以上幾種,還有山薯飯、山果飯、磅薯飯、包子果飯、雞頭果飯等
在黎族的飲食結構中,菜餚品類豐富。有家種的南瓜、葫蘆瓜、冬瓜、木瓜、黃瓜、豆角、西紅柿、韭菜、蘿蔔、蓮藕、小白菜、通菜等蔬菜。野菜主要有木耳、山菇、山芋、山竹筍、莉嫩、子溫、子乾、卜凡、白花菜、雷公根等。肉類有家禽(雞、鴨、鵝),家畜(牛、羊、豬)等。
黎族男女善捕撈,男子平時愛好上山安裝各種捕獵器具,捕捉鼠類、鳥類、蛇類和野豬,以及五指山草龜、金錢龜等野物;還善於下河捕撈水鱉、團魚和麻魚等。在農閒、節日時,全村集眾上山放狗圍捕山豬、黃猄、野鹿等,並把獸肉熏乾保存日後食用。黎族日常下田勞動,男子帶刀簍,女子帶小腰簍,捕捉田蛙、田蟹、稻蝦等動物,回家雜燴煮後食用。菜味新鮮,營養豐富。
黎族菜餚習慣把肉菜一起煮,或者把幾種菜混合煮。食鹽是菜餚的主要調料,小辣椒是平時餐桌上的佐料。黎族居住熱帶地區,喜好清淡,少食炒炸食物。黎族傳統飲食中,除上述菜餚外,有獨特風味的還有糯米粽、糯米糰。每逢喜慶佳節、探親訪友都要製作米粽、糯米糰食品。
黎族的水果及零食。日常生活中,有家種的荔枝、龍眼、芒果、鳳梨、楊桃、黃皮、波羅蜜、香蕉、甘蔗、酸豆等;另一種是野生果,如包子果、春告、春芭、山石榴等。家種和野生的水果,都是季節性水果。爆玉米花、焗煮番薯和木薯,是黎家的零食品。
黎族人熱愛生活。生活習慣上,酒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飲料。節日、婚娶、喪葬;入新屋、生育、社交和舉行宗教儀式等活動,都要擺席設宴飲酒。平時迎賓會客也以飲酒為情禮。黎族熱情好客,酒為俗禮,敬酒對歌常通宵達旦,形成自己的酒文化。
現在黎族飲食方式有所改變,普遍學習漢人菜餚製作技術。
民族建築
船形屋
船形屋是黎族的一種傳統居住房屋,關於它的歷史,有一個動人的傳說。據說,古時海南島上沒有人煙。大禹坐天下時,南海有一個俚國,國王有個叫丹雅的公主。她嫁了三個丈夫,三個丈夫先後都死了。相師傳言她是掃帚星下凡,在家家破.本國國亡.一時弄得滿城風雨,人心惶惶,紛紛請求處死丹雅公主。此時.丹雅公主已身懷六甲,國王不忍下手,便在一個北風呼嘯的清晨.備了一隻無舵無槳的小船和一些酒食,以及一把山刀和三斤谷種.把丹雅公主放到船上。丹雅公主養的一條小黃狗也跟上了船.小船在風中飄人了茫茫大海。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歷盡劫難的丹雅公主的船在一個荒島岸邊擱淺了。她看到了遠處的高山嶺嶺,也看到了成群的猴子無憂無慮的穿行於林間,所有的憂鬱和恐懼一下子消失了,在飽餐了野兔和鳥蛋之後,丹雅公主在這個荒島定居下來。
為了躲避風雨,防禦野獸的侵襲,丹雅公主在海灘切豎起幾根木樁,然後把小船倒扣在木樁上當屋頂,又割來茅草圍在四周,她有了屬於自己的家。白天,她帶著小黃狗上山打野獸,采野果。晚上睡在這船屋裡,小黃狗忠實地守在門口。後來.船板爛了.她割下茅草蓋頂,這就是後來黎族人所居住的船形屋的雛形。
黎族人民在千百年來的生產、生活實踐中,根據自然地理、氣候條件、建築材料。
及技術水平,因地制宜地創造了獨具特色的茅草屋。以船形屋最具代表性,它是黎族人民傳統智慧的結晶。黎族人民傳統居住的房屋是以茅草為蓋,以竹木為架的簡易茅草屋。傳統船形屋的構造,是以格木、竹子、紅白藤和茅草為建築材料,房屋的骨架用竹木構成,十分原始和簡單。它屬於傳統的竹木結構建築。黎族茅草屋主要有兩種樣式。它們為船形屋和金字形屋。船形屋有高架船形屋與低架(落地式)船形屋之分。外形象船篷,拱形狀。用紅、白藤扎架,上蓋茅草或葵葉。金字形屋以樹幹作為支架,竹乾編牆,再糊稻草泥抹牆。房屋的大小一般由人口或經濟能力來決定。生活起居全部都容納在這樣的空間裡。
住所
一般利用大自然的原材料:茅草、木料、竹子、紅白藤、山麻等。木料則多用格木。船底形房屋又有鋪地形和高架形之分,房門開在房屋的兩端。鋪地形的地板以石頭墊高,離地面1尺左右,高架形地板用木樁支撐,離地面6尺,然後上面再住人。
民族人口
位次 | 地區 | 總人口 | 黎族 | 占黎族 人口比例(%) | 占地區 少數民族 人口比例(%) | 占地區 人口比例(%) |
合計 | 1,245,110,826 | 1,248,022 | 100 | 1.1848 | 0.1002 | |
31省份合計 | 1,242,612,226 | 1,247,814 | 99.98 | 1.1858 | 0.1004 | |
G1 | 中南地區 | 350,658,477 | 1,183,537 | 94.83 | 4.0034 | 0.3375 |
G2 | 西南地區 | 193,085,172 | 58,055 | 4.65 | 0.1611 | 0.0301 |
G3 | 華東地區 | 358,849,244 | 3,824 | 0.31 | 0.153 | 0.0011 |
G4 | 華北地區 | 145,896,933 | 1,176 | 0.09 | 0.0135 | 0.0008 |
G5 | 東北地區 | 104,864,179 | 855 | 0.07 | 0.0078 | 0.0008 |
G6 | 西北地區 | 89,258,221 | 367 | 0.03 | 0.0021 | 0.0004 |
1 | 海南 | 7,559,035 | 1,172,181 | 93.923 | 89.227 | 15.507 |
2 | 貴州 | 35,247,695 | 56,082 | 4.49 | 0.4205 | 0.1591 |
3 | 廣東 | 85,225,007 | 6,550 | 0.52 | 0.5161 | 0.0077 |
4 | 廣西 | 43,854,538 | 2,997 | 0.24 | 0.0178 | 0.0068 |
5 | 浙江 | 45,930,651 | 1,640 | 0.13 | 0.4148 | 0.0036 |
6 | 雲南 | 42,360,089 | 1,426 | 0.11 | 0.0101 | 0.0034 |
7 | 湖南 | 63,274,173 | 862 | 0.07 | 0.0135 | 0.0014 |
8 | 江蘇 | 73,043,577 | 738 | 0.06 | 0.284 | 0.001 |
9 | 湖北 | 59,508,870 | 706 | 0.06 | 0.0272 | 0.0012 |
10 | 遼寧 | 41,824,412 | 615 | 0.05 | 0.0092 | 0.0015 |
11 | 福建 | 34,097,947 | 524 | 0.04 | 0.0898 | 0.0015 |
12 | 內蒙 | 23,323,347 | 449 | 0.04 | 0.0092 | 0.0019 |
13 | 北京 | 13,569,194 | 343 | 0.03 | 0.0586 | 0.0025 |
14 | 四川 | 82,348,296 | 316 | 0.03 | 0.0077 | 0.0004 |
15 | 江西 | 40,397,598 | 301 | 0.02 | 0.2394 | 0.0008 |
16 | 山東 | 89,971,789 | 297 | 0.02 | 0.0469 | 0.0003 |
17 | 河南 | 91,236,854 | 241 | 0.02 | 0.0211 | 0.0003 |
18 | 河北 | 66,684,419 | 238 | 0.02 | 0.0082 | 0.0004 |
19 | 重慶 | 30,512,763 | 228 | 0.02 | 0.0116 | 0.0008 |
20 | 安徽 | 58,999,948 | 225 | 0.02 | 0.0566 | 0.0004 |
21 | 陝西 | 35,365,072 | 161 | 0.01 | 0.0913 | 0.0005 |
22 | 吉林 | 26,802,191 | 157 | 0.01 | 0.0064 | 0.0006 |
23 | 新疆 | 18,459,511 | 115 | 0.01 | 0.0011 | 0.0006 |
24 | 上海 | 16,407,734 | 99 | 0.01 | 0.0953 | 0.0006 |
25 | 山西 | 32,471,242 | 92 | 0.01 | 0.0892 | 0.0003 |
26 | 黑龍江 | 36,237,576 | 83 | 0.01 | 0.0047 | 0.0002 |
27 | 甘肅 | 25,124,282 | 58 | 0 | 0.0026 | 0.0002 |
28 | 天津 | 9,848,731 | 54 | 0 | 0.0202 | 0.0006 |
29 | 寧夏 | 5,486,393 | 24 | 0 | 0.0013 | 0.0004 |
30 | 青海 | 4,822,963 | 9 | 0 | 0.0004 | 0.0002 |
31 | 西藏 | 2,616,329 | 3 | 0 | 0.0001 | 0.0001 |
現役軍人 | 2,498,600 | 208 | 0.02 | 0.1862 | 0.0083 |
中國56個民族名稱
官話拼音 | 中文名稱 | 人口 |
Hàn Zú | 漢族 | 1,230,117,207 |
Zhuàng Zú | 壯族 | 16,178,811 |
Mǎn Zú | 滿族 | 10,682,263 |
Huí Zú | 回族 | 9,816,802 |
Miáo Zú | 苗族 | 8,940,116 |
Wéiwúěr Zú | 維吾爾族 | 8,399,393 |
Tǔjiā Zú | 土家族 | 8,028,133 |
Yí Zú | 彝族 | 7,762,286 |
Měnggǔ Zú | 蒙古族 | 5,813,947 |
Zàng Zú | 藏族 | 5,416,021 |
Bùyī Zú | 布依族 | 2,971,460 |
Dòng Zú | 侗族 | 2,960,293 |
Yáo Zú | 瑤族 | 2,637,421 |
Cháoxiǎn Zú | 朝鮮族 | 1,923,842 |
Bái Zú | 白族 | 1,858,063 |
Hāní Zú | 哈尼族 | 1,439,673 |
Hāsàkè Zú | 哈薩克族 | 1,250,458 |
Lí Zú | 黎族 | 1,247,814 |
Dǎi Zú | 傣族 | 1,158,989 |
Shē Zú | 畲族 | 709,592 |
Lìsù Zú | 傈僳族 | 634,912 |
Gēlǎo Zú | 仡佬族 | 579,357 |
Dōngxiāng Zú | 東鄉族 | 513,805 |
Gāoshān Zú | 高山族 | 458,000 |
Lāhù Zú | 拉祜族 | 453,705 |
Shuǐ Zú | 水族 | 406,902 |
Wǎ Zú | 佤族 | 396,610 |
Nàxī Zú | 納西族 | 308,839 |
Qiāng Zú | 羌族 | 306,072 |
Tǔ Zú | 土族 | 241,198 |
Mùlǎo Zú | 仫佬族 | 207,352 |
Xíbó Zú | 錫伯族 | 188,824 |
Kēěrkèzī Zú | 柯爾克孜族 | 160,823 |
Dáwòěr Zú | 達斡爾族 | 132,394 |
Jǐngpō Zú | 景頗族 | 132,143 |
Màonán Zú | 毛南族 | 107,166 |
Sǎlá Zú | 撒拉族 | 104,503 |
Bùlǎng Zú | 布朗族 | 91,882 |
Tǎjíkè Zú | 塔吉克族 | 41,028 |
Āchāng Zú | 阿昌族 | 33,936 |
Pǔmǐ Zú | 普米族 | 33,600 |
Èwēnkè Zú | 鄂溫克族 | 30,505 |
Nù Zú | 怒族 | 28,759 |
Jīng Zú | 京族 | 22,517 |
Jīnuò Zú | 基諾族 | 20,899 |
Déáng Zú | 德昂族 | 17,935 |
Bǎoān Zú | 保全族 | 16,505 |
Éluōsī Zú | 俄羅斯族 | 15,609 |
Yùgù Zú | 裕固族 | 13,719 |
Wūzībiékè Zú | 烏孜別克族 | 12,370 |
Ménbā Zú | 門巴族 | 8,923 |
Èlúnchūn Zú | 鄂倫春族 | 8,196 |
Dúlóng Zú | 獨龍族 | 7,426 |
Tǎtǎěr Zú | 塔塔爾族 | 4,890 |
Hèzhé Zú | 赫哲族 | 4,640 |
Luòbā Zú | 珞巴族 | 2,9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