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杭縣

餘杭縣

餘杭縣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遺址”所在地。浙江省杭州市屬縣。位於杭州市北部,東苕溪上游。面積1402平方公里,人口86.73萬。縣府駐臨平鎮。秦置縣。1988年劃入中國沿海經濟開放區。區境內文物分布點多面廣,現有歷代文物遺存500餘處,入藏各類文物4361件。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19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即良渚遺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包括塘棲廣濟橋、超山吳昌碩墓、倉前章太炎故居、瓶窯南山造像、徑山小古城遺址;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3處。

基本信息

餘杭縣餘杭縣
餘杭縣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遺址”所在地。浙江省杭州市屬縣。位於杭州市北部,東苕溪上游。面積1402平方公里,人口86.73萬。縣府駐臨平鎮。秦置縣。1988年劃入中國沿海經濟開放區。區境內文物分布點多面廣,現有歷代文物遺存500餘處,入藏各類文物4361件。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19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即良渚遺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包括塘棲廣濟橋、超山吳昌碩墓、倉前章太炎故居、瓶窯南山造像、徑山小古城遺址;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3處。

概述

餘杭縣餘杭縣
餘杭縣是杭州市的近郊縣,也是杭州市區通往滬、蘇、皖的門戶。市、縣之間山水相連,通衢與共,關係十分密切。104、320兩國道和杭徽、杭寧、杭滬等省道,滬杭、杭牛兩鐵路,以及運河、苕溪、上塘河都從杭州經餘杭輻射滬、蘇、皖境。縣境內自然條件優越,經濟發達,物產豐富。商品經濟發端較早,公元15世紀中葉,已出現資本主義經濟的萌芽。農業早已形成產糧為主、多種經營的城郊型商品生產格局,是杭州市區糧、油、絲、麻、菜、果、魚、茶的供應基地,並成為上海市蔬果副食品供應的重要來源。晚清時已出現機器繅絲,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依託城市,工業發展較快,已躋身於省工業先進縣之列。商業服務城市、溝通城鄉,交流活躍,貿易興旺,百餘個農村集市圍繞杭城,遍布山村水鄉。其中有水產、禽蛋、春筍茶葉、果品、絲綢、服裝、竹製品、蔬菜運銷等專業市場,各具特色,交易者來自四面八方。

餘杭縣是新石器時代晚期“良渚文化”的發祥地,又是最早建立的縣份之一。歷史悠久,名人輩出,勝跡眾多,是馳名江南的文物之邦。東吳名將凌統,隋末農民起義領袖劉元進,唐代學者褚無量,五代高僧、法眼宗始祖文,宋大科學家沈括,明季名臣鍾化民,清朝著名藏書家勞格,近代民主革命先驅章炳麟(章太炎),馬列主義法學家何思敬等均為縣人。佛教聖地徑山、道教名山洞霄宮、觀梅勝境超山、餘杭雙塔等處,歷代名人遊客不絕。近年來修復的吳昌碩墓和幾次發掘的“良渚文化”遺址,都是高品位的文物勝地,旅遊資源豐富。改革開放以來,物質文明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經濟建設大步前進,文藝、教育、衛生、體育等各項文化事業也蓬勃發展,餘杭縣正在日趨繁榮、昌盛、文明。

後餘杭縣撤縣設市成為餘杭市,並之後成為杭州市餘杭區。

自然環境

餘杭縣餘杭縣區域圖
餘杭縣位於浙江省北部,杭嘉湖平原南端。地理坐標東經119°40′~120°23′,北緯30°09′~30°34,東西長約63公里,南北寬約30公里,總面積1402.83平方公里。縣境從東、北、西三面成弧形拱衛省城杭州。自東北至西南,次第與海寧、桐鄉、德清、安吉、臨安、富陽諸縣接壤。東臨錢塘江,西倚天目山,中貫東苕溪與大運河。

、地 貌

餘杭縣處於杭嘉湖平原和浙江丘陵山地的過渡地帶,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層次分明,分布連片。大致以東苕溪為界,西為山地丘陵區,東為堆積平原區。

山地丘陵區屬天目山東麓和千里崗山脈余脈,占全縣總面積38.52%。其中山地主要分布在縣境西北部,最高山峰是位於太平鄉西端與臨安縣交界處的窯頭山,海拔1095.2米。丘陵集中分布於縣境西南、西北兩翼。

堆積平原區為杭嘉湖平原的一部分,占全縣總面積的61.48%。根據成因,可分為河谷、水網、灘涂三類平原及錢塘江水域四個地貌單元。其中河谷平原主要分布在南、中、北苕溪谷口至東苕溪一帶,是全縣耕地資源最豐富的地區。水網平原主要分布在運河流域。區內河流縱橫,水源豐富,土質肥沃,氣候條件好,是全縣多種農副產品的主要產地。灘涂平原主要分布在上塘河兩岸至錢塘江一線,農業種植水旱皆宜,以旱地作物為主,是全縣棉、麻、桑、麥、油菜子、瓜類的主產區。錢塘江水域面積1073.3公頃。

二、河 流

東苕溪、京杭運河、上塘河與錢塘江是流經縣境的四大江河。因地形差異,形成東、西兩個不同水系:西部水係為天然河流,以東苕溪為主幹,支流眾多、呈羽狀形;東部水系多屬人工開鑿的河流,以京杭運河和上塘河為骨幹,河港交錯,湖泊棋布,呈網狀形。錢塘江從縣境東南邊緣流過,通過七堡船閘與縣境內河流溝通。

東苕溪

源出天目山馬尖崗,由中橋鄉入縣境,接納中苕溪、北苕溪後經瓶窯鎮(瓶窯鎮以上幹流習慣稱南苕溪)、安溪鄉、獐山鎮入德清縣境。境內長45公里,年平均徑流量9.85億立方米,常年水深3米。

京杭大運河

自桐鄉縣大麻鄉入境,流經博陸、五杭、塘棲等10個鄉鎮,進入杭州市區。境內長31.27公里;年平均徑流量3.39億立方米;常年水深3.5米。水位比較穩定,連線眾多河流,形成水網,利於航運、灌溉和水產養殖。運河兩側,有蕩漾77處。最大的三白潭漾,面積96.8公頃。

上 塘河

始自杭州,流至星橋鄉入境,經臨平鎮,東入海寧縣境。境內長11.37公里,常年水深2米左右。

三、氣 候

屬北亞熱帶南緣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6℃等溫線橫貫縣境中部,最熱的7月,平均氣溫28.5℃;最冷的1月,平均氣溫3.5℃。平原地區常年3月中旬終霜,11月下旬初霜。年雨日140天左右,全年降雨量1150~1550毫米。

縣境內洪澇、乾旱、颱風、冰雹、低溫凍害等災害性天氣均有發生,而以洪澇為最,乾旱次之。據史料:從西晉鹹寧四年(278年)至1985年的1707年中,發生水災年份186年。從西晉鹹安二年(372年)至1985年的1613年中,發生旱災年份139年。

四、土 壤

據土壤普查,全縣土壤共6個土類、14個亞類、40個土屬、81個土種。其中紅壤土類分布最廣,占全縣山地面積的85.9%,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28.9%。水稻土土類占全縣耕地總面積的66%,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26.7%,全縣51個鄉鎮均有分布。潮土土類面積占全縣可耕地面積的28.8%,分布於濱海、水網、河谷平原。鹽土土類不多,主要分布在下沙鄉。

五、資 源

縣境內已探明的礦種有22種,其中大型礦床3處,中型礦床8處。燃料礦產有天然氣、泥炭;黑色金屬礦產有磁鐵礦、赤鐵褐鐵礦、鐵鉬礦、錳礦;有色金屬礦產有銅礦、鉛鋅礦銅鉬礦、鉬礦、錫礦;非金屬礦產有螢石礦、石灰岩礦、白雲岩礦、重晶石礦、高嶺土、膨潤土、粘土。

全縣常年可利用水13.3億立方米。

野生動物的主要種類,鳥類有32種、哺乳類有23種、兩棲爬行類有27種、魚蝦類有26科、昆蟲類有855種。

野生植物主要為:竹類有毛竹早竹、苦竹、浙江剛竹、浙江淡竹等竹種;樹種有495種,分屬77科。其中受國家一級保護的有水杉,二級保護的有銀杏、華東黃杉、水松、鵝掌楸、杜仲夏臘梅金錢松、福建柏,三級保護的有翠柏、凹葉厚朴、天竺桂、油杉、紅豆杉天目木姜子。中草藥,人工栽培22種,野生80餘種。

建置政區

餘杭縣餘杭縣
一、建置沿革

今餘杭縣地,春秋戰國時先後屬越、吳及楚。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設餘杭、錢唐兩縣,為中國建縣最早的一批縣份。新莽時,改餘杭、錢唐縣名為進睦、泉亭。東漢建武元年(25年)復原名。之後,餘杭、錢唐兩縣有合有分。三國時,餘杭、錢唐均入吳國版圖屬吳郡,錢唐縣為吳郡都尉治。南朝陳禎明元年(587年)於錢唐縣置錢唐郡。隋開皇九年(589年),廢錢唐郡置州,州治設餘杭,名杭州,次年移治錢唐;大業三年(607年),改杭州為餘杭郡,兩縣仍為所屬。唐武德四年(621年),復餘杭郡為杭州,錢唐縣改名錢塘。五代後梁龍德二年(922年),劃錢塘、鹽官、富春三縣地置錢江縣,與錢塘縣同城設治。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錢江縣改名仁和縣。建炎三年(1129年),升杭州為臨安府,錢塘、仁和、餘杭三縣仍為其屬縣。八年,定都臨安(杭州)。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府設路,錢塘、仁和、餘杭三縣均屬杭州路,明、清屬杭州府。

民國元年(1912年),廢杭州府,置錢塘道;並錢塘、仁和兩縣為杭縣,與餘杭縣同屬錢塘道。16年,實行省、縣二級制,劃杭縣城區、西湖、會堡、江乾、皋塘、湖墅6個區,置杭州市。24年,設行政督察區,餘杭縣屬第一行政督察區;杭縣屬第二行政督察區。29年,餘杭、杭縣均屬第一行政督察區。36年,杭縣改為省直屬縣;7月,餘杭縣改屬第九行政督察區。

1949年5月2日,餘杭縣解放,3日,杭州市、杭縣解放。餘杭縣初屬第九專區(後稱臨安專區);1957年改屬建德專區。1958年10月,撤銷餘杭縣建制,境域併入臨安縣。杭縣先屬杭州市,後改為省直屬縣,又再屬杭州市,至1958年4月,杭縣建制撤銷,劃為杭州市郊區。1959年3月,杭州市郊區分設半山、拱墅兩個人民公社聯合社;次年1月,合併為錢塘聯社。1961年3月,從臨安縣析原餘杭縣地併入錢塘聯社,4月改為縣建制,更名為餘杭縣,屬杭州市,縣城設臨平鎮。

二、行政區劃

北宋時,餘杭縣分9鄉,錢塘縣分11鄉、4鎮,仁和縣分9鄉、4鎮。南宋時,餘杭縣分8鄉,轄9里;錢塘縣分13鄉,轄62里;仁和縣分11鄉,轄44里。明萬曆時,城區設坊,負郭設隅,農村設鄉。餘杭縣城區11坊,負郭5隅,農村8鄉,轄73里;錢塘縣城區11坊、轄18里,負郭7隅、轄24里,農村9鄉、轄115里;仁和縣城區8坊、轄20里,負郭2隅、轄10里,農村12鄉,轄232里。清宣統二年(1910年)劃分自治區域,餘杭縣設縣城和5個鄉;錢塘縣設縣城和7個鄉;仁和縣設縣城和9個鄉鎮。

民國23年(1934年)推行保甲制度,餘杭縣分40個鄉鎮,轄319保、3159甲;杭縣分80個鄉鎮,轄850保、8282甲。35年餘杭縣設3個區,23個鄉鎮,轄233保、2197甲;杭縣設4個區,51個鄉鎮,轄579保、6532甲。

1949年5月解放後,餘杭縣建1個區(黃湖區)、21個鄉鎮;7月改建為7個區、5個鎮、16個鄉。杭縣,解放初建2個直屬鎮,5個區,47個鄉鎮。以後兩縣行政區劃數度變動。至1958年3月杭縣撤銷前,有5個區,轄32個鄉,另設5個直屬鎮。10月,餘杭縣撤銷前,有4個區,轄18個鄉,另有1個縣直屬鎮。1958年10月,撤銷鄉建制,建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餘杭縣建成7個人民公社,杭縣建成10個公社。1961年4月設定5個區,並調整公社規模,改建為45個公社和5個鎮。1984年政社分設,恢復鄉鎮建制。1985年,全縣設5區(臨平、塘棲、餘杭、三墩、瓶窯),13鎮(臨平、塘棲、餘杭、三墩、瓶窯、閒林、喬司、良渚、黃湖、長樂、獐山、博陸、九堡),40鄉(雙林、星橋、小林、乾元、翁梅、亭趾、五杭、大井、下沙、塘南、超山、宏磻、沾駕橋、崇賢、東塘、雲會、勾莊、運河、肇和、雙橋、大陸、安溪、五常、蔣村、永建、舟枕、石鴿、中橋、泰山、倉前、和睦、吳山、長命、雙溪、太平、鸕鳥、百丈、潘板橋、彭公、北湖),轄574個行政村。

三、主要集鎮

臨平鎮

餘杭縣臨平鎮
位於縣境東陲,為餘杭縣縣治。公路距杭州市區艮山門28公里。總面積7.5平方公里,1985年總人口36,308人。臨平之名,東漢已見諸史冊,晉時已形成集市。北宋端拱元年(988年)始建鎮。水陸交通便利,地理位置重要,是出入杭州的東大門,也是拱衛杭州的軍事要地。滬杭鐵路杭申公路,穿越鎮境南北,杭州公共汽車分兩路達鎮,每日有汽車班車通縣內23個鄉鎮和杭州、嘉興義烏等地。上塘河橫貫鎮中,西通杭州,東至海寧,並經和睦港與錢塘江相聯,經禾豐港與大運河溝通。1985年,全鎮有絲綢、針織、服裝、食品、釀造、機械、化工、製藥、建築、電子等行業的工廠125家。鎮村工業發展較快,1985年末,有鎮村企業36家,職工2105人,年產值1017萬元。有各類商店360家,個體商業298戶。有百貨大樓、迎賓樓、二輕展銷樓等綜合商場,農貿市場和小商品市場購銷興旺。文化體育設施有文化館、圖書館、電影院劇院、新華書店、電視台、廣播站、青少年活動中心、老幹部活動室、游泳池、田徑運動場等。學校有中學2所、國小2所,在校學生3528人;幼稚園10所,入園幼兒738人。還有縣委黨校、教師進修學校、電視大學、老年大學等學校。醫療衛生設施有縣第一人民醫院、縣婦幼保健站、縣地方病防治站、縣防疫站、鎮衛生院等。有病床206張,醫務人員463人。臨平勝跡甚多,鎮東桂芳橋,建於宋末,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鎮西有安平泉安隱寺,現井泉尚存。鎮北有被歷代名人學者推崇題詠的臨平山,山東部新辟臨平公園,占地164畝。

餘杭鎮

原名在城鎮,位於縣境西南,杭徽、彭余公路在此相接,苕溪與餘杭塘河穿鎮而過。公路距杭州武林門26公里,距縣城臨平鎮55公里。總面積4.1平方公里。1985年總人口16,917人。餘杭鎮歷史悠久,從建縣起至1958年撤縣,一直為餘杭縣治,歷2180年。其間,隋開皇九年(589年)曾為杭州州治;1949年5月為浙江省第九專區駐地。1961年起為中共餘杭區委、區公所駐地。清末楊乃武與葛畢氏冤案發生於此鎮。鎮境處水陸要衝,素為茶、繭、紙等集散場所。天目山區及周圍農村的竹、木、茶、、紙等物產,雲集於此,再轉運京、滬、蘇、杭等地。解放後逐步發展成為縣內重要工業城鎮。1985年有廠礦64家、職工7628人,其中鎮村辦工業22家,職工878人。全年工業產值622萬元。鎮有商店198家和農貿市場、木材市場與小商品市場。有中學2所,國小3所,在校中國小生2927人;幼稚園5所,入園幼兒512人。並有文化站、影劇院、手工業俱樂部、退休工人俱樂部、燈光球場等文化設施和縣第二醫院、鎮衛生院等。鎮東有安樂山,上有建於五代的安樂塔,與苕溪北岸的舒公塔遙相對應,稱餘杭雙塔。現已闢為公園。東漢時,縣令陳渾築南湖於城南,為苕溪上游的重要水利工程,現湖及塘仍存,部分雖已墾殖,但遇大洪水仍作泄洪區。

塘棲鎮

餘杭縣塘棲鎮
位於縣境東北,跨京杭運河兩岸。公路距臨平鎮15公里,距杭州半山39公里,水路南至杭州市拱宸橋26公里,北通嘉興、湖州、上海、蘇州,是江南水鄉著名集鎮。1985年12月,丁河鄉及塘南鄉的部分村併入,全鎮總面積達到14.76平方公里。塘棲之名,始見於南宋。元末,張士誠開浚運河武林頭至北新橋段河道後,塘棲逐漸發展成為重要市鎮。1985年人口34,431人。塘棲為典型的“魚米之鄉、絲綢之府、花果之地”。商品經濟發端較早,絲綢工業發達。明成化時,仁和、德清兩縣的蠶絲均在鎮內集散,一些富戶開始僱工繅絲、織綢。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吳興龐元濟與杭州丁丙合資,在鎮內開設大綸制絲廠,為浙江最早的絲廠之一。民國時,塘棲鎮成為杭嘉湖平原上著名的絲綢產銷大鎮。解放後,塘棲仍是縣內主要城鎮和絲綢主要產地。1985年,全鎮有工廠107家。鎮周圍盛產枇杷青梅楊梅甘蔗荸薺等水果和淡水魚,並在此集散。鎮中橋多、埠多、巷多,富有江南水鄉構築特色。明、清兩代,塘棲多藏書樓,清光緒十六年,建棲溪講舍。今設有中學2所,國小2所。縣中醫院也設在鎮上,有病床115張。

人口分布

餘杭縣餘杭縣
北宋祥符年間,錢塘、仁和、餘杭三縣人煙稠密,戶數盈萬。民國17年(1928年),杭縣總人口390,351人,餘杭縣126,147人。抗戰期間,縣境人口驟減,民國25至35年的10年間,餘杭、杭縣共減少75,340人。

1949年,境內共10.61萬戶,43.99萬人。1961年增至12.98萬戶,59.74萬人。1970年又增至16.18萬戶,73.24萬人。1971年起實行計畫生育,控制人口增長,至1985年,全縣有20.48萬戶,82.69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25‰。

民國22年(1933年)人口密度,杭縣平均每平方公里145.55人,高出浙江省平均密度1.15倍;餘杭縣平均每平方公里62,97人,低於省平均數。1949年,境內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313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時,全縣人口為804,965人,人口密度增至每平方公里593人,1985年為589人。

文化程度

1982年人口普查時,有各種文化程度的人口527,676人,占總人口的65.55%,其中大學2118人、高中39,627人、國中139,633人、國小346,298人。

性別比例

民國22年(1933年)杭縣為123(女=100),餘杭縣為137。1982年人口普查時為107。1985年為108。

民族

1982年人口普查,縣境居民有12個民族:漢族804,781人,占總人口99.977%;其餘11個民族184人,占0.023%。其中回族108人,滿族29人,畲族23人,蒙古族8人,高山族6人,維吾爾族3人,苗族壯族各2人,布依族、朝鮮族白族各1人。

經濟發展

餘杭縣餘杭縣
一、經濟總情

餘杭縣自隋以來,即為中國生產發達、物產豐富的地區之一。但清末以後的近半個世紀內,由於政治腐敗,列強侵凌,戰爭頻仍,經濟發展滯緩。尤其是日軍侵占期間,破壞慘重,直至縣境解放,尚未復元。1949年,全縣工農業總產值為6968萬元(1980年不變價)。其中工業總產值767萬元,占11%;農業總產值6201萬元,占89%。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生產發展雖屢經曲折,但工農業總產值仍不斷上升,至1978年工農業總產值已達到4.3億元。1979年起,全縣農村和城鎮先後實行經濟體制改革,生產力得到了新的解放。1980年,工農業總產值6.09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3.7億元,占60.85%,開始超過農業。1985年,工農業總產值16.57億元。

由於經濟建設全面發展,社會總產值(按當年價格計算)增長較快,構成比重也迭有變化。1978年以後,工業明顯上升,郵電運輸業增長也較快,建築業基本保持穩定,農業比重相對下降,商業穩中有降。1985年,社會總產值22.65億元,而其中在農工建運商五業比例則變化較大,農業在社會總產值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42.61%,下降到17.3%;工業由43.58%,上升到68.74%;建築業由5.64%略增至5.95%;運輸郵電業由0.84%增至2.34%;商業由7.33%,下降到5.17%。人均社會總產值由730元增加到2754元。

國民生產總值的絕對值不斷上升,1985年達到10.46億元。其中第一產業由1978年的1.3億元增至2.82億元;第二產業由1.1億元增至5.87億元;第三產業由6928萬元增至1.77億元。

國民收入也逐年提高,1978年國民收入3.03億元,1985年增至9.26億元;人均國民收入由378元增至1126元。

二、所有制變化

土地改革

1950年土地改革前,占總農戶84.6%的貧、雇、中農只占土地的59%,而只占總農戶3.3%的地主,卻占有20.9%的土地。1950年8月起,逐步開展土地改革運動,次年初基本結束,6月發放《土地房產所有證》。兩縣沒收徵收土地2萬餘公頃,分配給無地少地的農民,解放了農村生產力。

農業社會主義改造

土改後,不少農戶缺乏生產資料,勞力不足,貽誤農時,少數農戶開始出賣土地,重淪貧窮。兩縣縣委根據農民要求,及時引導農民組織起來,開展互助合作運動,逐步進行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1950年,餘杭縣最早的塘埠鄉尉德順互助組建立,1951年臨時互助組大批建立,並試辦常年互助組,1953年60.1%的農戶參加了互助組。1952年兩縣又試辦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5年初級社已發展到1529個,入社農戶45,548戶。後一度收縮。8月,又全面擴社建社出現合作化高潮,入社農戶超過60%,同時試辦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1956年,兩縣有高級社529個,95%以上農戶入社。1958年10月,兩縣成立17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公社化初期,實行許多違反民眾意願的“左”的錯誤做法,挫傷了社員生產積極性。以後調整社隊規模,下放核算單位、恢復自留地、恢復供銷社和集市貿易、停辦公共食堂,使生產得到恢復。1968年,再度出現獻自留地、合併生產隊的“左”傾做法。以後雖有所糾正,但平均主義、吃大鍋飯的問題沒有徹底解決,社員實際收入增加不多,1977年人均分配收入125元,只比1967年增加1元。1984年,政社分設,恢復鄉鎮建制,取消人民公社。

私營工業、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

縣境解放前夕,有工業企業20餘家,手工業作坊250餘家、從業人員5000餘人。解放後,人民政府通過委託加工、計畫訂貨、統購包銷等形式,予以支持引導。1953年起對私營工業和手工業分別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於1956年3月和6月先後完成。餘杭縣和杭縣共組織手工業生產合作社144個、合作小組29個、社(組)員6881人,占手工業工人總數的97%。同年,兩縣先後成立縣手工業生產合作社聯合社。1957年,兩縣私營工業有46家實行公私合營。

私營商業社會主義改造 

餘杭縣餘杭縣鎮區建築規劃圖
解放初,餘杭、杭縣有私營商業4000餘戶。1953年11月,國家實行糧食統購統銷,72家糧商轉業。次年9月,棉布實行統銷,61家棉布零售商合併為20家經銷店。1955年8月起,全面開展對私營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至1956年10月基本完成。接受改造的私營商業3899戶,從業人員6214人,占總戶數和從業人員總數的比例都在90%以上,除少數公私合營外,組成合作商店、小組1000餘個,分別由國營商業和供銷合作社按城鄉分工管理。

三、經濟體制改革

農村經濟體制改革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從農村開始逐步實行經濟體制改革。1983年,全縣99.2%的生產隊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次年,又將大田承包期延長到15年以上。接著又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糧棉面積減少,油料、蔬菜、瓜果面積增加,提高農業商品化程度。同時,湧現了大批專業戶和經濟聯合體,從事家禽、水產、蔬果、牛奶等生產,進入工業、建築、運輸、商業服務性行業。1985年專業戶已超過萬戶,各種聯合體有81個。種糧大戶和各類服務站也開始出現。

工業體制改革

1983年開始,圍繞克服平均主義,解決企業吃國家大鍋飯,職工吃企業大鍋飯,逐步開展經濟體制改革。當年,二輕工業系統首先推行經營承包責任制,1985年在國營、二輕和鄉鎮企業中普遍實行。同時根據開放搞活的需要,逐步開展橫向聯繫。1985年7月,縣人民政府建立經濟與技術協作辦公室。8月,餘杭制冷機廠在深圳興辦第一家聯營企業。第一家中港合資企業——三聯電子有限公司開始籌建。鄉鎮企業異軍突起,迅速壯大,1985年總產值9.59億元,占縣工業總產值69.37%。.

商業體制改革

流通領域體制改革,從供銷社開始。1983年,全縣供銷社通過體制改革,恢復組織上的民眾性,管理上的民主性和經營上的靈活性,又將按鄉建社改為按經濟區建社,縣聯社和各供銷社都召開社員代表大會,民主選舉理事會和監事會。以後國營商業和供銷社商業普遍推行各種形式的經濟責任制,多方開闢流通渠道,減少流動環節,生產資料也陸續進入流通領域。並放手發展個體商業,興辦各類市場,交流暢通,購銷活躍。1985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4.82億元,農副產品採購總值1.57億元,比1978年分別增長2.12倍和1.15倍。

四、農業

餘杭縣農林牧漁副五業俱全,是浙江省和杭州市糧、油、絲、麻、菜、果、魚、茶的供應基地。1985年農業總產值2.75億元,其中農業(種植業)產值1.88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68.4%;林業產值1104萬元,占總產值的4%;牧業產值5520萬元,占總產值的20.1%;副業產值598萬元,占總產值的2.2%;漁業產值1471萬元,占總產值的5.3%。

種植業以糧為主,是浙江省重點產糧縣之一。1949年種糧2.64萬公頃,總產5.95萬噸,畝產150.5公斤。1964年,畝產443公斤。“文化大革命”期間,糧食年總產徘徊在25萬噸上下。1979年、1982年、1984年3年,糧食總產均超過40萬噸,以1979年為最高,總產42.3萬噸,畝產865公斤。1985年種植糧食3萬餘公頃,總產34.8萬噸,畝產762.5公斤。

經濟作物品類繁多,其中蠶繭、絡麻油菜籽、茶葉、果蔬等,是全國或全省重點產區。蠶桑生產,歷史悠久,始於秦漢,盛於晉後,明初縣境內“桑樹蔽野、戶戶皆蠶”,“公私仰給,維蠶桑是賴”,歷清至民國不衰。抗戰時期,遭到嚴重破壞。1949年桑園面積6573公頃,產繭815噸。1962年後,建立專業桑園,推廣科學技術,蠶繭產量持續增長,1970年達到3000噸,1974年增至3759噸,為解放後蠶繭總產量最高的年份。1985年,因價格因素等原因,桑園面積減至4293公頃,產繭2090噸。茶葉生產始自唐代,歷史悠久,1985年產茶3460噸。水果蔬菜資源豐富,名產甚眾。

林地集中於縣境西北、西南丘陵山地。1970年後,提倡平原綠化,營造農田防護林,全縣已有50餘個村先後建成網、帶、片相結合的農田防護林體系,成為浙江省平原綠化先進縣。1985年,全縣有林業用地4.687萬公頃,有林地面積3.433萬公頃,森林覆蓋率24.5%。其中竹林1.593萬公頃,占46.39%;用材林、經濟林等1.84萬公頃,占53.61%。林木總蓄積量48.94萬立方米,毛竹立竹量3748.18萬枝。

餘杭縣是杭州市的畜禽蛋副食品商品生產基地縣。畜牧業在農業中占有重要地位。飼養種類歷史上以羊為主,為聞名的湖羊羔皮的主要產地。解放後,飼養以豬為主,80年代,奶牛和家禽飼養量迅速增長,出現許多飼養專業戶。湖羊飼養量大減,代之以產毛為主的綿羊。1985年,全縣共飼養畜禽種類50餘種,其中生豬全年飼養量51.75萬頭,年終存欄23.26萬頭,羊全年飼養量19.63萬隻,年終存欄15.71萬隻;家禽全年飼養量281.4萬羽,年終存欄122.84萬羽。

餘杭縣淡水魚
縣內水域廣闊,是省淡水魚商品生產基地縣。水產資源豐富,湖泊定居性、半回遊性、河口性及山溪性魚類均有,養殖魚類主要為鰱、鱅、青、草、鯉、鯿、鯽。1949年,全縣魚類養殖面積2986公頃,鮮魚年產量6100噸。1955年養殖面積增至4313公頃,產量增至7910噸。1960年以後,養殖面積和鮮魚產量逐年下降。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產量回升。.1985年養殖面積5026公頃,鮮魚產量1.19萬噸。並逐步發展了鰻、等優質魚類的飼養和灘涂養殖。

餘杭人多地少,素重精耕細作和水利建設。1949年全縣有耕地4.95萬公頃,人均1. 99畝,複種指數131.1%。1985年全縣有耕地4.45萬公頃,人均0.98畝,複種指數250.1%。1949~1985年,全縣共投放水利建設資金5959.04萬元,其中國家投資2399.60萬元。先後建成蓄水百萬立方米以上水庫5座,10~100萬立方米水庫23座,機電排灌機埠2155座(裝機3964台、55,549千瓦)。至1985年末,全縣共有各種蓄水工程1673處,有效灌溉面積65.63萬畝,比1949年增長15.5倍,占耕地面積的98%,旱澇保收面積45.16萬畝,占67.4%。

農業機械化程度也逐年提高,1985年,耕作、排灌、脫粒的機械化程度已分別達到57.6%、94%、80.6%,全年農業用電平均每畝耕地203千瓦小時,化學肥料施用量,平均每畝耕地117.5公斤。

五、工業

秦漢時,縣內已有繅絲、織綢等手工業,至晚清手工作坊的規模和數量都有了較大發展,開始引入機器繅絲。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在塘棲鎮創辦的大綸絲廠,為清末浙江三大機械繅絲廠之一。而後工業發展緩慢,抗戰中又遭日軍破壞。至解放前夕,縣內工業仍以手工業為主,有絲綢、土紙、雨傘扇子、筆桿、造紙、服裝、鞋革、鐵器、竹器、木器等手工作坊250餘家,私營工業企業有繅絲、釀造、小火電等20餘家。

解放後,憑藉地處杭州近郊、交通便利的優勢,以滬杭等大中城市為依託,工業得到較快發展。1978年,工業產值開始接近農業產值。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工業發展速度加快,鄉鎮工業異軍突起。1985年,全縣有工業企業2207家。年末職工149,974人,全年總產值13.82億元。其中國營企業91家,職工9576人,產值1.79億元,占總產值的12.94%;縣屬集體企業213家,職工21,524人,產值2.99億元,占總產值的21.68%;鄉鎮辦企業598家,職工58,297人,產值5.62億元,占總產值的40.67%;村及村以下的企業1305家,職工60,577人,產值3.42億元,占總產值的24.71%。

工業以絲綢紡織、機械五金、建築材料、食品飲料四業為支柱,包括化工、造紙、冶金電子儀表、塑膠製品、服裝皮革、工藝美術製品等32個行業。1985年工業總產值中,輕重工業比例為74.40∶25.60。絲綢紡織業已形成繅絲、織綢、紡機製造、花本設計、印染、絲綢服裝加工系列生產。1985年,全縣絲綢紡織業年產值36,757萬元,占工業總產值的26.59%。

六、商業

餘杭縣瓶窯鎮住宅區
餘杭地處杭州市近郊,商業歷來發達。宋時,臨平為杭州東郊著名市鎮。明代中葉,塘棲鎮已是江南大集。餘杭鎮和瓶窯鎮則是浙西山貨集散之地,山貨行、過塘行曾盛極一時,“四時茶、紙、鹽、米諸貨畢集”。民國初,縣境內已有集鎮49處,商店3000餘家。據《中國實業志·浙江省》記載,民國21年(1932年)環繞杭州的塘棲、臨平、瓶窯、三墩、留下、喬司、良渚等市鎮,商店都在50家以上,多者數百家。抗戰期間,正常流通受阻,但在敵占區和游擊區的結合部,如三墩、南澗、何家陡門等地,商業一時畸形發展,商賈雲集,運銷山貨、土紙等商品。抗戰勝利後,縣內商業有所恢復,但未達戰前水平。1949年解放時,共有大小商店4201家,資本總額301.7萬元。50年代初,國營商店、供銷合作社逐步占領市場。1979年以後,商業體制進行改革,流通領域開放。至1985年,全縣有10,510個商業機構,從業人員26,364人,其中國營商業276個,3513人;供銷社商業1080個,5665人;其他集體商業1469個,7900人;私營商業4727個,9286人。有各類集市貿易市場73個,全年成交額6922萬元。

對外貿易始於宋代,有茶繭出口。民國時期,出口產品有蠶繭、廠絲、茶葉、藥材、絲綿、土紙等,多由本地私商辦理,亦有外地客商就地設行收購,轉運出口。50年代,出口貨源由縣供銷社和農產品採購局組織。60年代,由縣供銷社、商業局經營。1978年,建外貿公司專業經營。1985年出口農產品36個品種、工業品80個品種、工藝品10個品種,以絲綢產品為大宗,外貿收購額2543萬元。

七、交通運輸

餘杭縣河道縱橫,水路交通發達。境內主要航道有錢塘江、運河、東苕溪、餘杭塘河、上塘河等航道以及縣境內的王獐、武獐奉、閒林港、和睦港等航道。民國時期,只能通行50噸以下船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結合興修水利,分期分批整治航道,提高航行能力。其中錢塘江可通150噸級船舶,運河可通120噸級,餘杭塘河等四條可通百噸級。1985年全縣航運量298.26萬噸,周轉量45,335.5萬公里。

公路建設始於民國11年(1922年)的杭余公路,這是省內第一條公路,以後杭徽、杭寧、杭滬、杭孝等公路先後建成,途經縣境。抗日戰爭中,公路遭到嚴重破壞。解放時,境內僅臨平、塘棲、餘杭、瓶窯、黃湖等地通客車,通車裡程130公里。1984年實現鄉鄉通公路。1985年通車裡程535.9公里,其中國道2條,長52.9公里;省道6條,長108.52公里;專用線2條,長8.28公里;縣鄉道70條,長358.801公里。全年公路客運量122萬人,周轉量2133萬人公里;貨運153.46萬噸,周轉量5618.71萬噸公里。1982年,縣內出現個體運輸專業戶,1985年有汽車及大小拖拉機6249輛,貨運量53.66萬噸,周轉量1300.71萬噸公里。

境內鐵路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1985年貫穿縣境的有滬杭與杭長兩線,經過4個區14個鄉鎮,總長50.42公里,設有臨平、喬司、三墩、倉前、石瀨5個車站。

八、郵政電信

餘杭縣餘杭縣花園酒店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塘棲始設郵局,餘杭設郵政代辦分局。三十三年,塘棲設電報局。民國15年(1926年),餘杭設電話公司。35年9月設杭縣鄉村電話管理所,37年設餘杭縣鄉村電話管理所。至1949年,有郵電局所41處,郵路及投遞線路單程總長182公里,並代辦電報業務。長話電路5對,市話交換機容量90門;農村電話交換機容量107門。

1951年,郵政、電信合併為郵電局。1969年,郵、電分設,1977年7月,再度合併為郵電局。1985年,有郵電局所72處,其中支局8個,郵電所6個,代辦所52個。郵路和農村投遞線路共139條,單程總長3940公里。全年出口函件、包件、匯票共391.22萬張(件),訂銷報刊2248.66萬份。有長話電路55條,市話交換機1000門,農話交換機103部,6420門,電報電路6條,全年郵電業務收入301.35萬元。

九、財政稅收

民國時期,財政歲入以田賦及附加為主,歲出則以行政經費為主。1949年,全縣財政收入525.52萬元,其中農業稅收入522.66萬元,占99.46%。以後企業收入和工商稅收不斷增加,成為財政收入的主體,農業稅收則相對比較穩定。1985年,財政收入超億元,達到14,050.6萬元。其中農業稅收入752.7萬元,占5.36%;工商各稅收入12,327.4萬元,占87.74%;企事業收入921.6萬元,占6.57%;其他收入48.9萬元,占0.35%。財政支出,1952年前行政經費平均占80%以上。1953年後,文教衛生、工農業建設投資逐步增長。1985年,財政支出4124.2萬元,其中文教、科學、衛生支出1526.8萬元,占37.02%;農業、林業、水利支出667.8萬元,占16.19%;行政管理支出560萬元,占13.58%;基本建設投資195.3萬元,占4.74%;撫恤、社救、福利支出150.5萬元,占3.65%;工業、交通、商業支出39.7萬元,占0.96%;其他支出984.1萬元,占23.86%。

十、金融保險

民國前期,以民營典當、錢莊為主調節融通商業資金,發放平民質押貸款。開設最早的錢莊是創設於民國5年(1916年)的餘杭鎮永記錢莊。7年,杭縣農工銀行成立。以後在縣內先後設立的銀行有省級銀行分支機構10家,縣級銀行5家,私營銀行1家。1949年7月,人民銀行餘杭支行、杭縣辦事處先後成立,以後又發展了農業銀行、工商銀建設銀行等專業金融機構。1985年,全縣有金融機構114個。年末,銀行、信用社存款總額39,577.6萬元,其中城鄉儲蓄存款16,837.3萬元,占存款總額的42.54%,人均儲蓄存款204.83元。貸款餘額41,181.6萬元。

民國35年(1946年),浙江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在浙江地方銀行杭縣、餘杭縣辦事處設立保險特約代理處,經營火險、運輸險業務,臨平郵局兼辦儲金壽險業務,至解放前夕終止。1951年,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餘杭支公司、杭縣特約代理處成立,辦理財產強制保險、普通火險、運輸火險、運輸險和絡麻、耕牛保險等險種。1959年機構撤銷,1981年7月復建。1985年,共開辦企業財產險、家庭財產險、運輸工具險、農業險、貨運險、團體人身意外傷害險、養老金等7個險種,各類承保戶數99,660戶,保險額96,467.5萬元,保險費收入226.76萬元,理賠支出119.14萬元。

十一、名優特產

塘棲枇杷

餘杭縣塘棲枇杷
塘棲枇杷以質優、量多而聞名中外。塘棲和江蘇吳縣洞庭山、福建莆田的寶坑、安徽歙縣的三潭,並稱為中國四大枇杷產地。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有:“塘棲產枇杷,勝於他處,白色者上,黃次之”的記載。塘棲枇杷現有草種、白沙、紅種三大類,40個品種。其中以軟條白沙、紅毛丫頭、大紅袍等品種為優。軟條白沙肉厚而糯,汁多味甘,堪稱枇杷之珍品,惜近來產量減少。大紅袍果大肉厚,甜多酸少,種植廣,產量穩,耐貯運。1980年,在第一屆中國枇杷品比會上,“大紅袍”名列紅沙類鮮食和制罐兩項第一,“軟條白沙”名列白沙類枇杷鮮食之冠。塘棲枇杷在三四十年代時,年產一萬噸上下。1952年,仍有面積1.37萬畝,產量4775噸。70年代初,僅存4200畝左右,年產500噸上下,1985年面積回升至7352畝,年產675噸。

超山青梅

超山青梅素以果色碧綠,個大核小,味酸質脆,汁多爽口著名。除少數鮮食外,極大部分用來加工成鹽梅乾、青梅酒、梅醬、梅膏、梅醋及梅乾、糖青梅、話梅、陳皮梅等蜜餞,早在民國初年就出口東南亞,是出口換匯價值較高的果品。民國22年(1933年),杭縣超山一帶,產梅2200噸。1953年產梅3355噸。以後因大氣污染和價格等原因,大幅度減產,1985年僅產梅213噸。縣有關部門正在積極採取措施,鞏固超山青梅基地,有計畫地開闢新的基地。

小林黃姜

小林黃姜產於小林、乾元、雙林、塘南等鄉。北宋康定元年(1040年),小林已盛產黃姜,並因姜塊大、肉質黃、辣汁濃、味清香而著名,以形如爪、皮淡黃、芽及分枝節處淡紅、纖維少的紅爪姜為最佳。解放初期,每年種植約2000畝左右,年產鮮姜1500噸。1985年種植3031畝,總產鮮姜約2000噸。

大紅袍荸薺

沾駕橋鄉一帶出產的荸薺,以其個大、質脆、汁多、味甜、無渣而聞名。立春前挖取的荸薺,全身通紅,色澤艷麗,故名大紅袍荸薺,是傳統特產。大紅袍荸薺果菜兼用、生熟皆宜。1985年,種植26,551畝,總產3萬噸。

湖羊羔皮

俗稱“小湖羊皮”是餘杭縣傳統特產。其皮板輕柔,毛色潔白,毛絲光亮,富有彈性。並可根據消費者的愛好,染成各種獸皮花紋。民國12年(1923年)即開始出口,許多國家的富豪巨賈,都把它視為珍品,有“世界軟寶石”之稱。西歐女士喜用來製作翻毛長短大衣、披肩圍巾帽子。1957~1985年,全縣共收購湖羊羔皮125.32萬張,用以出口。

徑山茶

徑山茶是餘杭縣傳統名茶,南宋吳自牧《夢粱錄》載:“徑山采穀雨茗,用小缶貯以饋人”。南宋後期,日本佛學界名僧圓爾辨圓、南浦紹明等先後來徑山參研佛學,回國時帶去徑山茶種和種茶、制茶技術,在日本推廣。同時傳去飲茶儀式,在日本傳播,演變成為日本今日的“茶道”。1978年,縣農業局幫助徑山村恢復擴大生產。徑山茶採制工藝精細,原料取穀雨前後一芽二葉初展,每制0.5公斤乾茶通常需要2萬至3萬個茶芽。徑山茶的特點是:外形細嫩顯毫,色澤翠綠,茶香持久,滋味鮮醇,湯色嫩綠,葉底明亮成朵。1979年全省名茶評比,被評為第一名,後連續3年評為一類名茶。1985年參加中國名茶評比,被評為商業部優質名茶。

三家村藕粉

沾駕橋鄉三家村藕粉素以製作考究,色澤白里透微紅,質地細膩,潔淨清香著稱。形呈片狀,用兩指捻之呈銀光色,他處產的則為白色。沖泡後,呈藕紅色,半透明狀,晶瑩似玉,味醇清香,是含多種營養成分、易消化吸收的滋補佳品。

臨平甘蔗

臨平一帶種植甘蔗已有千餘年歷史,早在南宋,就已被列為貢品。臨平甘蔗從顏色分,有青皮和紫皮兩大類,以紫皮為佳。具有桿粗、皮薄、汁多、肉質細、渣如絮、無碎屑、味鮮美、耐貯藏等特點。解放初,年種1.5萬畝,以後一度減至5000畝以下。農村實行家庭承包責任制後,蔗農競相種植,1985年種植2.6萬畝。

此外,尚有“東塘草魚”、“三墩春筍”、“蔣村柿子”、“太山楊梅”、“餘杭清水絲綿”等特產。

科教文衛

餘杭縣餘杭縣
一、科學技術

民國時期,縣內建有各類農業技術推廣和科研機構8處。工業科研機構始建於1961年。1985年,縣設有科學技術委員會、科學技術協會,並建有農業科學研究所、林業技術推廣站、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枇杷科學研究所等4個農業專業研究機構及化工裝備研究所、紡織機械研究所離子交換樹脂研究所、制冷機研究所、儀器儀表研究所等5個工業專業研究機構。縣科協下設35個縣級學(協)會,有會員1878人。逐步形成縣、區、鄉(鎮)、村四級農業技術推廣網路。

1949年,全縣有各類科技人員42人。1985年全縣取得各類職稱的科技人員有1404人。

二、教育

宋景德三年(1006年)始建餘杭縣學,崇寧間建書院。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杭縣塘棲建棲溪講舍。三十一年,餘杭縣龜山書院改為高等國小堂,為縣內最早的新學。至三十三年,縣境內已有初、高等國小堂21所,學生682人。民國時期,縣境內仍以初等教育為主。至1949年解放前夕,僅有簡易師範學校2所,學生180人;中心國民學校66所,保國民學校281所,學生24,229人,教員888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餘杭縣32.8%,杭縣28.3%。

解放後,餘杭以普及國小教育作為基礎,發展中等專業教育和高等教育。1984年全縣普及五年國小教育,學齡兒童入學率98.46%。1983年起,在良渚、喬司兩地中學開設職業技術教育。後又設立電大、函大、刊大、自學考試等成人高等教育。

1985年全縣有幼稚園24所,508班,在園幼兒1347人;各類國小510所,1617班,在校學生52,304人;中學61所,其中:完全中學11所,96班,在校學生4917人;國中50所,531班,在校學生27,945人。臨平中學為省重點中學。另在11所中學附設22個職業班,開設21個專業,在校學生967人。有成人中等學校36所,58班,在校學生1217人;成人技術培訓學校19所,29班,在校學生1039人;成人初等學校8所,9班,在校學生125人;電大分校1所,18班,在校學生1524人。已有7個鄉鎮建立成人教育中心。

1978~1985年,全縣向高等院校輸送新生1089人,向中等專業學校輸送新生2622人。

1984年,全縣12~40周歲少青壯年的非文盲率88.56%,達到基本無盲縣的標準。

三、文化藝術

餘杭縣越劇
餘杭素稱文物之邦,是燦爛的良渚文化的發祥地,歷來人文薈萃,名家輩出。但進入民國後,尤其是抗日戰爭後,文化事業發展緩慢。1949年解放前夕,縣內僅有餘杭、杭縣民眾教育館兩家民眾文化機構,及一些說唱藝人自行組織的社團。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黨和政府重視下,各項文化活動普遍開展。1985年4月,餘杭縣文學藝術工作者聯合會建立,下設10個協會,有會員229人。年底,全縣有文化館1個,文化站55個。

1954年杭縣組建縣越劇團,1958年改稱東風越劇團;餘杭縣越劇團建於1955年。1965年,改組為縣越劇一、二團,1966年合併,1978年定名為餘杭縣越劇團。1980~1985年演出1085場次,觀眾60.03萬人次。1980年演出古裝劇《追魚》,省電視台作了轉播。

1962年縣曲藝協會成立,設評話和說唱2組。1978年成立餘杭縣曲藝隊,有隊員20餘人。杭縣藝人創作的傳統評話《武松》改寫成《武松演義》,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累計印刷119萬餘冊。

杭縣、餘杭縣分別於1951年、1952年建成電影隊。至1985年,全縣有電影放映單位100個,電影院21個。

1950年兩縣文化館建立,內設圖書室。1951年,新華書店餘杭支店成立。1985年有圖書館1個,藏書82,974冊,其中古籍1276部,13,413冊,年圖書流通55,275冊次,接待讀者33,431人次。有區圖書館4個,鄉村圖書室468個,圖書流通站50個,藏書43,733冊。縣新華書店5個門市部,1985年銷售圖書368.87萬冊。

1956年建縣檔案室,1961年建縣檔案館,1984年新建檔案館舍1730平方米。1985年,館藏資料69個全宗,24,829卷。

四、廣播電視

1950年8月,杭縣建立收音站,為縣內廣播事業之始。餘杭縣於1953年設立城鎮廣播站。兩縣有線廣播站建於1955年,開始播送自辦節目。1985年全縣有廣播站56個,安裝有線廣播喇叭12.83萬隻。

1960年11月,縣廣播站購進縣內第一台電視機,1982年9月,百丈公社石竹園大隊自籌資金,在孫家舍建立0.5瓦小功率的電視差轉台,為縣內第一座農民集資建造的電視差轉台。.1985年2月,籌建餘杭電視台,7月1日正式開播,使用DS—38頻道,在臨平山建造200多平方米機房,架設40米高的發射鐵塔,發射功率為50瓦,電視覆蓋率60%。至年底,全縣建有電視差轉台8座。

五、衛生

餘杭自古名醫輩出,醫藥事業源遠流長。晚清以後,縣境內中醫師授祖傳相襲成風,名醫迭有所見,較著名的有永泰錢家兜姚氏內科、龍光橋黃氏眼科、七賢橋田氏婦科、土山壩傅氏喉科等,都為私人診所。民國31年(1942年),始設衛生院。1949年解放時,有衛生院2所、區衛生所3所。

解放後,餘杭的衛生事業有了發展。至1985年,有綜合性醫院專科醫院7所,區衛生所5所,衛生防疫站、婦幼保健站、藥品檢驗所、精神病防治站、衛生進修學校各1所,鄉鎮衛生院49所,村衛生室546所,廠礦、農場、學校衛生醫務室77個,逐步建成縣、區、鄉三級醫療保健網。床位從1949年的30張增加到1397張,每千人口1.69張,衛生技術人員從1949年的26人增加到1694人,其中主治、主管醫師39人。

醫療設備逐年增加,醫療技術逐步發展,使醫療保健事業取得了一定的社會效益。50年代初就消滅了霍亂、天花。急性傳染病年發病率由50年代的222.8/10萬,下降到80年代的114.6/10萬,病死率下降85.2%。白喉、斑疹傷寒、回歸熱、炭疽已先後控制和消滅。到1985年,32個鄉鎮消滅血吸蟲病,占流行鄉鎮的67.4%。同年,絲蟲病達到國家規定的基本消滅的標準;麻風病也達到浙江省規定的控制標準。新法接生工作,經浙江省驗收為第一批新法接生合格縣。全縣人民的平均期望壽命達到70.82歲。

六、體育

清末,學堂已設體育課程。民國2年(1913年),杭縣有6所學校參加省立第一師範召開的運動會。1956年5月,餘杭、杭縣分別舉行解放後第一次少年運動會,至1985年共舉行19次。首屆縣人民體育運動大會於1951年秋舉行。1985年舉行的第三屆體育大會,參賽運動員811人。至1985年全縣有191個籃球場,其中燈光球場16個,室內籃球場4個。臨平鎮現建有700平方米的旱冰場,21×50米的游泳池及占地2.6萬平方米的田徑運動場。共向國家、省、市隊輸送34名青少年運動員,韓國強和鍾蔚二人獲運動健將稱號。

名勝古蹟

餘杭縣超山觀梅
餘杭是貼鄰杭州市區最近的一個縣,它的區域環抱於杭州市的東、北、西三面。境內中部和東部平疇一片,塘漾棋布,水鄉風光迷人;西部為山地丘陵,層巒疊嶂,茂林修竹。餘杭是良渚文化的發祥地,人文景觀資源豐富,有超山梅景,佛教聖地徑山,道教三十六洞天的大滌山洞霄宮遺址等。

一、超山觀梅

在餘杭縣塘棲鎮境內。舊時超山方圓10里遍植梅樹,有“香雪海”之稱。近代著名國畫家吳昌碩有詩稱:“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憶我我憶梅。何時買棹冒雪去,便向花前傾一杯。”超山梅樹始栽植於何時,迄今無古籍查考。今“大明堂”院內石壇中一株古梅,人稱“唐梅”(另有一說,此梅樹早年由塘棲鎮移來,叫“塘梅”)。“大明堂”外草地上一株古梅,人稱“宋梅”,近旁並有“宋梅亭”相配。兩株古梅花朵均為6瓣(一般梅花為5瓣),花開時,宋梅呈粉紅色,果實有青、紅兩色;唐梅呈白色,果實青色。歷史上超山梅花有幾十個品種,大部分為果梅,觀賞梅較少,以顏色分有玉白、粉紅、萼綠、淡黃等。20世紀50年代初,超山梅園的建築為粉牆(高牆)、黑瓦、石庫門,內有吳昌碩全身塑像,屋宇結構為廟宇式,建築陳舊破損。“文化大革命”期間遭毀損後,園景更是荒涼。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經過整修建設,增植梅樹,重新成為杭州附近著名賞梅勝地。梅園內有吳昌碩紀念館及其墓;有海拔258米、俗呼“十八灣”的超峰,峰頂有虎岩、獅石、八仙石、仙人橋等石景;有浮香閣、翠筠亭,疏影亭、松風亭、含光閣等建築。梅園附近還有素稱“小蓬萊”的海雲洞、臥龍淵等宋代遺蹟。

二、徑 山

在餘杭、臨安兩縣交界處,為天目山東北峰,東西兩徑盤折而上,長達5公里,海拔800多米。徑山系由宴坐、朝陽、大人、堆珠、鵬搏、凌霄、御愛等峰組成。清《餘杭縣誌》:“地峙五峰,中辟高原,境地清幽,岩壑深邃。”徑山在佛教界久享盛名,唐大曆三年(768年)建徑山禪寺,香火延及宋元。明代,徑山寺與杭州靈隱寺、淨慈寺,寧波天童寺阿育王寺並稱禪院五山。山上現存古鐘樓1座,鐵佛3尊,明永樂年間銅鐘1座,宋孝宗御書“徑山興聖萬壽禪寺”石碑1方。古蹟有龍井、東坡洗硯池、望江亭、佛聖水、棋盤山、羅漢石。徑山茶為浙江名茶之一。

三、大滌山

在餘杭縣西南,山因大滌洞前的洞霄宮出名。洞霄宮為中國道教“第三十六洞天”之一,歷漢 唐至宋,久盛不衰。此間山連山,洞連洞,大滌山和洞霄宮實為一個整體。唐白元鑒有《大滌山》詩:“天坮絕頂山,仿佛翠微間。跡久苔紋碎,雲深古木閒。”宋林逋《宿洞霄宮》詩:“大滌山相向,華陽路暗通。風霜唐碣朽,草木漢祠空。”元薩都剌《游洞霄宮》詩:“九鎖山峰面面峰,層巒矗立碧霄中。煙去萬壑時含雨,溪澗雙流自吼風。”這裡古蹟名勝較多,洞霄宮內的“撫掌泉”和一些宋明清時期題字殘碑,還依稀可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