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附子理中湯去白朮。
用法用量
煉蜜為丸服。
主治
陰寒腎氣動者。
附方
名稱:術附理中丸
組成:人參、附子(炮)、炮姜、白朮、炙甘草、木香、丁香各等分。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食前白湯送下
主治:中寒,心腹急痛
出處:《赤水玄珠》卷二
名稱:加減理中丸
組成:半夏(湯炮七次)、白朮(麥麩炒)、乾生薑、梓朴(銼,姜制炒)、附子(去皮臍,姜煮)、人參(去蘆)各一兩,蓽拔、丁香各半兩(不見火)
用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食前米飲送下。
主治:快膈,壯脾胃,消痰飲
出處:《魏氏家藏方》卷五
名稱:丁蔻理中丸
組成:黨參、焦術、炙甘草、乾薑各三兩,白豆蔻、公丁香各一兩
用法:上為細末,水泛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二至三錢,開水送下,每日二次
主治:脾胃虛寒,胸膈滿悶,腹脅脹痛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
重要文獻摘要
《景岳全書》:“附子理中丸,治陰寒腎氣動者,即前附子理中湯去白朮,煉蜜丸服。”
中藥方劑之附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中藥方劑即中藥藥方與中藥調劑,是古代醫家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製成湯液,即形成中藥方劑。中藥方劑一般由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四部分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