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大黃(酒炒)四錢,黃連六分,制附片三錢,僵蠶(薑汁炒)、桔梗、銀花各二錢,黃芩一錢五分,生薑三片。
用法用量
水煎服。
主治
白喉。邪熱既盛,真陽復虛,欲下之而恐亡陽,欲不下而邪復熾者。
附方
名稱:附子瀉心湯
組成:大黃、黃連、黃芩、附子(炮去皮,破,別煮取汁)
用法: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出滓,內附
主治:熱痞兼表陽不足證。症見心下痞滿,按之柔軟不痛,心下或胸中煩熱。口渴。惡寒汗出,舌淡苔薄黃.脈浮重
出處:《傷寒論》
功用:泄熱消痞,扶陽固表
重要文獻摘要
《溫法述藥》:“附子瀉心湯《白喉全生集》大黃四錢酒炒,黃連六分,制附片三錢,僵蠶薑汁炒二錢,桔梗二錢,銀花二錢,黃芩一錢五分,生薑三片,主治白喉。”
中藥方劑之附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中藥方劑即中藥藥方與中藥調劑,是古代醫家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製成湯液,即形成中藥方劑。中藥方劑一般由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四部分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