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黃耆湯之一
拼音
fùzǐhuángqítāng
處方
白朮半兩,當歸半兩,桂枝半兩,附子半兩,甘草半兩,芍藥半兩,人參半兩,黃耆3分,生薑1兩半。
功能主治
婦人病未平復,因夫所動,小腹陰中急痛,腰胯疼,四肢不任舉動,無熱證者。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水4升,煮至1升半,去滓,通口服1盞,食久再服。溫覆取小汗。
摘錄
《傷寒總病論》卷三
附子黃耆湯之二
拼音
fùzǐhuángqítāng
處方
附子1兩,黃耆1兩,白朮1兩,當歸1兩,蓯蓉1兩,厚朴1兩,人參3分,桂心3分,半夏半兩,乾姜半兩,甘草1分。
製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諸虛不足,及大病後氣血不復,虛贏少氣,腹脅疼痛,精神倦怠,飲食不進。
用法用量
每服3錢,以水1盞半,加生薑3片,大棗1枚,同煎至8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
《普濟方》卷二二六引《十便良方》
中藥方劑之附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中藥方劑即中藥藥方與中藥調劑,是古代醫家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製成湯液,即形成中藥方劑。中藥方劑一般由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四部分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