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組成
附子1兩,肉桂5錢,人參1兩,白朮2兩,乾薑1兩,炙草1兩。
![附桂理中丸](/img/1/3d2/nBnauM3X3czMxgTOwQjMxgzN3QTM0MzN4kTOzQTNwAzMxAzL0IzLx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方中之人參非現代所說之人參,乃黨參也!
若誤用,藥性有很大差別
方劑主治
脾胃虛寒,痰飲內停,中焦失運,嘔吐食少,腹痛便溏,脈來遲細者。
臨床套用
臨床主要用於慢性胃腸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幽門梗阻、腹瀉、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病。用本方加味治療小兒腹瀉276例,結果痊癒及基本痊癒者242例占87.7%。
功用主治
溫中散寒,理脾止痛。主治脾胃虛寒,腹痛泄瀉,寒痰咳喘,陰症霍亂等。
用法用量
蜜丸,每丸重10克;小蜜丸,每瓶重120克;水泛丸、每袋重10克。口服,每次10克,一日2次,溫開水送服。傷風感冒及實熱者忌用。
附註
桂附理中丸(《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武漢方)。
中藥方劑之附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中藥方劑即中藥藥方與中藥調劑,是古代醫家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製成湯液,即形成中藥方劑。中藥方劑一般由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四部分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