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
附子豬肚丸處方
(組威)附子(炮,去皮、臍) 檳榔(不焙)各30克 鱉甲(醋煮)45克 當歸 知母 木香(炮) 川楝(銼,炒) 秦艽(去苗土) 大黃(酒蒸) 龍膽草 白芍藥 破故紙(酒浸,炒) 枳殼(麩炒,去瓤)各15克用法
上研為末,分作三份。將二份入豬肚內縫定,以蜜酒2升,童便3.3升,同入砂缽內,熬乾爛,研細,入一份末同搜搗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溫酒、米湯送下。主治
消中。飲食倍常,肌肉瘦削,大便反堅,小便無度。來源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中藥方劑之附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中藥方劑即中藥藥方與中藥調劑,是古代醫家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製成湯液,即形成中藥方劑。中藥方劑一般由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四部分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