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老年焦慮症原本是較易治療的心理疾病,但因識別率低(內科醫師對其識別率為10.5%),導致精神致殘、自殺率高,成為老年健康的一大殺手。
病因
發生焦慮症的原因既與先天的素質因素有關,也與外界的環境刺激有關。通常認為患者人格特質往往焦慮質偏高。這種焦慮特質通常表現為容易焦慮、不安,對焦慮不安的耐受也差,交感神經容易興奮等症狀。驚恐障礙的發生往往同快節律、高壓力的生活方式相關,患者往往具有自己催趕自己的A型人格傾向,障礙的發生往往在腦及軀體持續疲勞之後。廣泛性焦慮往往同冗長的現實壓力、患者對壓力始終缺乏合理的應付方式又對以上毫無自知有關。具體而言,主要有以下相關因素:
1. 遺傳因素:在焦慮症的發生中起重要作用,其血緣親屬中同病率為15%,遠高於正常居民;雙卵雙生子的同病率為25%,而單卵雙生子為50%。有人認為焦慮症是環境因素通過易感素質共同作用的結果,易感素質是由遺傳決定的。
2. 生物學因素:焦慮反應的生理學基礎是交感和副交感神經系統活動的普遍亢進,常有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過度釋放。軀體變化的表現形式決定於患者的交感、副交感神經功能平衡的特徵。
3. 病前性格特徵:自卑、自信心不足、膽小怕事、謹小慎微、對輕微挫折或身體不適容易緊張、焦慮或情緒波動。
4. 精神刺激因素:輕微的挫折和不滿等精神因素可為誘發因素。關於發病機理也有不同說法,有的學者強調“杏仁核和下丘腦等”情緒中樞和焦慮症的聯繫,邊緣系統和新皮質中苯二氮草受體的發現,提出焦慮症的“中樞說”;也有人根據β-腎上腺素能阻斷劑能有效地改善軀體的症狀、緩解焦慮,支持焦慮症的“周圍說”。心理分析學派認為,焦慮症是由於過渡的內心衝突對自我威脅的結果。基於“學習理論”的學者認為焦慮是一種習慣性行為,由於致焦慮刺激和中性刺激間的條件性聯繫使條件刺激泛化,形成廣泛的焦慮。還有學者提出,遺傳素質是本病的重要心理和生理基礎,一旦產生較強的焦慮反應,通過環境的強化或自我強化,形成焦慮症。
4. 精神刺激因素:輕微的挫折和不滿等精神因素可為誘發因素。關於發病機理也有不同說法,有的學者強調“杏仁核和下丘腦等”情緒中樞和焦慮症的聯繫,邊緣系統和新皮質中苯二氮草受體的發現,提出焦慮症的“中樞說”;也有人根據β-腎上腺素能阻斷劑能有效地改善軀體的症狀、緩解焦慮,支持焦慮症的“周圍說”。心理分析學派認為,焦慮症是由於過渡的內心衝突對自我威脅的結果。基於“學習理論”的學者認為焦慮是一種習慣性行為,由於致焦慮刺激和中性刺激間的條件性聯繫使條件刺激泛化,形成廣泛的焦慮。還有學者提出,遺傳素質是本病的重要心理和生理基礎,一旦產生較強的焦慮反應,通過環境的強化或自我強化,形成焦慮症。
老年人焦慮症危害表現
老年焦慮症往往表現為心煩意亂、注意力不集中、焦慮緊張、脾氣暴躁等。因其症狀特點與其他精神類疾病有類似之處,所以極易混淆。
辨別老年焦慮症
1.痛苦,但查不出病
病人多方奔走於綜合醫院,見醫生就滔滔不絕地說:渾身難受,不能躺,不能坐,不願吃,不能睡,不能幹活等。檢查:頭脹,腦門冒汗,但顱腦CT無異常;胸口發堵,但24小時動態心電圖無異常;厭食,胃脹氣,但胃腸透視、胃鏡檢查無異常;血化驗正常。偶有病人血壓、血糖偏高,但無病史,與痛苦程度也不符。提示無器質性病理改變的疼痛、緊縮感、顫抖、出汗、頭昏、氣短、噁心、腹痛、衰弱等,是焦慮症軀體焦慮的複雜表現。其原因是過度的內心衝突,自主神經功能失調,交感神經系統亢奮。
2.依賴,但意識不到
依賴醫院,依賴親人。病人常在兒女們的攙扶簇擁下,由西醫轉到中醫,由門診轉到住院處,一年四季時常看醫生,或住上幾次院。兒女們付出很大精力,病情卻不見好轉,甚至愈演愈烈。弗洛伊德把這種現象解釋為“後增益效應”,即神經症(包括焦慮症)產生後,病人缺乏安全感,需要呵護關照,達到精神上和物質條件上的滿足。南轅北轍式的過度治療和家人無微不至的照料,使病人因病“受益”,於是神經症持續下去。
3.擔憂,但不現實
身體本無疾病,或有一點無傷大雅的小病,卻擔憂自己的病治不好,不斷地問醫生;擔憂看病花錢多,其實病人家境好,兒女都勸其別心疼錢;過分不放心老伴,不放心兒孫等等。提示“杞人憂天”式的恐懼擔憂是焦慮症的核心症狀。其主要表現是,與現實處境不符的持續恐懼不安和憂心忡忡。這一診斷標準,可在ICD-10和CCMD-3中查找到。
4.成癮,但不能自拔。
因長期使用苯二氮卓類(安定、佳靜安定、氯硝安定等)藥物,病人不同程度上癮。尤其靜脈注射此類藥物,雖然病人很快進入舒服、輕鬆、能睡狀態,但成癮迅速,難
以戒斷。一旦停藥,病人反應強烈,他們甚至跪倒在地,露出令人憐憫的目光,不斷央求:“給我打針,給我打針吧!”由此可見,成癮使病情更加惡化,病人卻蒙在鼓裡。提示苯二氮卓類藥物慢性中毒症狀:軀體消瘦、倦怠無力、面色蒼白、皮膚粗糙、肌張力低、腱反射低或消失、步態不穩,或有一定程度人格改變。戒斷綜合徵:徹夜不眠、焦慮、震顫、肌肉抽搐、頭痛、腸胃功能失調與厭食、感知過敏、幻覺妄想、人格解體等。
5.自殺,但事先不隱瞞。
許多病人說,寧可斷胳膊斷腿,也比得焦慮症強。因老年人耐受性差,經不住折磨,一些病人最終選擇了自殺。他們毫不隱瞞自殺想法,經常嘮叨:實在受不了這個罪,不行,我得去死,你們誰也幫不了我。他們讓家人去買安眠藥,甚至商量怎么個死法。無論家人怎樣勸說,幫其找樂,悲劇還是發生了。提示焦慮症的自殺干預正確途徑是,為病人選擇其接納信任、經驗豐富的專業醫生,在進行心理治療的同時,選準新型抗焦慮藥物。在實施治療的前4周為關鍵期,病人會因感覺不到效果,懷疑醫生的保證,陷入絕望,仍選擇自殺。這一階段,家人應寸步不離守護病人。
老年焦慮症本身而言是比較容易治療的心理疾病,但因識別率低,所以不易察覺,往往發展轉型為其他嚴重精神類疾病,導致治療困難。由其引發的自殺機率與日俱增,成為老年健康的一大殺手,不容忽視。
老年焦慮症表現
焦慮失調是老年心理疾病的重要成因和表現之一。
經常看到有些老年人心煩意亂,坐臥不安,有的為一點小事而提心弔膽,緊張恐懼。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叫作焦慮,嚴重者稱為焦慮症。
焦慮是個體由於達不到目標或不能克服障礙的威脅,致使自尊心或自信心受挫,或使失敗感、內疚感增加,所形成的一種緊張不安帶有恐懼性的情緒狀態。
一般而言,焦慮可分為三大類:
其一,
現實性或客觀性焦慮。如爺爺渴望心愛的孫子考上大學,孫子目前正在加緊複習功課,在考試前爺爺顯得非常焦急和煩躁。
其二,
神經過敏性焦慮。即不僅對特殊的事物或情境發生焦慮性反應,而且對任何情況都可能發生焦慮反應。它是由心理——社會因素誘發的憂心忡忡、挫折感、失敗感和自尊心的嚴重損傷而引起的。
其三,
道德性焦慮。即由於違背社會道德標準,在社會要求和自我表現發生衝突時,引起的內疚感所產生的情緒反應。有的老年人怕自己的行為不符合自我理想的標準而受到良心的譴責。如自己本來是被周圍人認為是一個德高望重的人,但在電車上看到歹徒圍攻售票員時,由於自己勢單力薄,害怕受到傷害而故意視而不見,回來後,感到自己做了不光彩的事,深感內疚,繼而坐立不安,不斷自責。
焦慮心理如果達到較嚴重的程度,就成了焦慮症,又稱焦慮性神經官能症。焦慮症是以焦慮為中心症狀,呈急性發作形式或慢性持續狀態,並伴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為特徵的一種神經官能症。
老年焦慮症有一般焦慮症所沒有的特點。而且人們往往忽略這種心理疾病,而把原因歸結到一些器質性疾病,比如心臟病、糖尿病中去。
老年焦慮症的防治措施
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
首先要樂天知命,知足常樂。古人云:“事能知足心常愜。”老年對自己的一生所走過的道路要有滿足感,對退休後的生活要有適應感。不要老是追悔過去,埋怨自己當初這也不該,那也不該。理智的老年人不注意過去留下的腳印,而注重開拓現實的道路。其次是要保持心理穩定,不可大喜大悲。“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要心寬,凡事想得開,要使自己的主觀思想不斷適應客觀發展的現實。不要企圖讓客觀事物納入自己的主觀思維軌道,那不但是不可能的,而且極易誘發焦慮、抑鬱、怨恨、悲傷、憤怒等消極情緒 。其三是要注意“制怒”,不要輕易發脾氣。
自我疏導
輕微焦慮的消除,主要是依靠個人,當出現焦慮時,首先要意識到自己這是焦慮心理,要正視它,不要用自認為合理的其他理由來掩飾它的存在。其次要樹立起消除焦慮心理的信心,充分調動主觀能動性,運用注意力轉移的原理,及時消除焦慮。當你的注意力轉移到新的事物上去時,心理上產生的新的體驗有可能驅逐和取代焦慮心理,這是一種人們常用的方法。
自我放鬆
如果當你感到焦慮不安時,可以運用自我意識放鬆的方法來進行調節,具體來說,就是有意識地在行為上表現得快活、輕鬆和自信。比如說,可以端坐不動,閉上雙眼,然後開始向自己下達指令:“頭部放鬆、頸部放鬆”,直至四肢、手指、腳趾放鬆。運用意識的力量使自己全身放鬆,處在一個松和靜的狀態中,隨著周身的放鬆,焦慮心理可以慢慢得到平緩。另外還可以運用視覺放鬆法來消除焦慮,如閉上雙眼,在腦海中創造一個優美恬靜的環境,想像在大海岸邊,波濤陣陣,魚兒不斷躍出水面,海鷗在天空飛翔,你光著腳丫,走在涼絲絲的海灘上,海風輕輕地拂著你的面頰……
藥物治療
如果焦慮過於嚴重時,還可以遵照醫囑,選服一些抗焦慮的藥物,如利眠寧、多慮平等,但最主要的還是要靠心理調節。也可以通過心理諮詢來尋求他人的開導,以儘快恢復。如果患了比較嚴重的焦慮症,則應向心理學專家或有關醫生進行諮詢,弄清病因、病理機制,然後通過心理治療,逐漸消除引起焦慮的內心矛盾和可能有關的因素,解除對焦慮發作所產生的恐懼心理和精神負擔。
老年焦慮症的治療
對老年焦慮症的治療是綜合性的,藥物治療雖然是主要部分,但還考慮到老年焦慮症的發病比輕壯年有較多的心理因素,如生活單調、寂寞,若無子女在身旁孤獨感更甚;還有生活上的困難,對心理產生影響,都可能成為誘發因素。此外,老年人合併軀體疾病,也要同時治療,要考慮到多種藥物套用的相互作用。
藥物治療
一種是苯二氮類藥物,這是目前臨床套用較為廣泛的一類藥物,品種很多。還有一種非苯二氮類藥物,屬於新一代抗焦慮藥,根據症狀還可以用一些抗抑鬱藥,但這些藥物使用都有嚴格要求,必須由專科醫師進行。
心理治療
常用的有認知療法、放鬆療法、行為療法和支持療法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很多老年人身上也存在著焦慮過多的現象,這常稱為老年焦慮症,但人們往往忽略這種心理疾病,而把原因歸結到一些器質性疾病,比如心臟病、糖尿病中去,認為是這些疾病的症狀。
認知療法
是目前心理治療中最常用的治療方法。因為患者對焦慮症不了解或有不正確的認識,對患者的情感體驗和軀體感受應給予合理的解釋,消除或減少其對疾病的過度擔心和緊張,從而調動患者的能動作用。若同時聯合藥物治療,更會提高療效。
放鬆療法
是按照從上到下一定的順序,依次進行收縮和放鬆頭面部、上肢、胸腹部和下肢各組肌肉的訓練,達到減輕焦慮的效應。冥想也有類似作用。
行為療法
多用於恐怖症和強迫症的治療,治療方法有系統脫敏法和暴露法等。
"迪普音"音樂療法
迪普音是一種對頻率、相位都進行過特殊處理的聲音,它的頻率與人耳固有頻率相同,能夠在耳蝸、耳前庭狹窄的空域內引起共振,並通過共振對中耳、內耳進行按摩理療,對耳神經能起到調劑的作用,減輕耳前庭功能紊亂狀態,反饋到人的大腦,中樞神經和腦垂體,幫助內啡肽生成,降低、平撫焦慮不安的情緒。
支持療法
老年患者大多伴有某些心理問題,需要有人來幫助和支持解決,尤其是親屬的參與更為重要。
上面介紹的幾種心理療法,應由受過專門訓練的心理治療師來實施。通過合理的藥物治療和恰當的心理治療,老年焦慮症會得到明顯改善,並可爭取到良好的預後
體育治療
體育治療和心理治療中的鬆弛療法很相似,但是鍛鍊療法讓老人有種自我做主的自由感,而不是被人強迫著去治療。大家都知道不管在怎樣的情況下,適度的鍛鍊對人體是有益無害的。而且研究也發現,如果老人每天都能夠在早晨或者是下午時刻堅持1個小時左右的適度鍛鍊,比如慢跑,太極拳,瑜伽等等,在鍛鍊的時候盡情地去發泄自己所有的煩悶和不滿,不要去想那些不值得自己去擔心,自己不必要去擔心的事情,使老人的病情得到很好的緩解和控制。
焦慮症和神經衰弱的區別
焦慮症和神經衰弱的區別是,焦慮症和神經衰弱均屬神經症的範疇,其發病均與精神因素有關,均可有焦慮症狀,故有時容易混淆。但也有不同之點可供鑑別:焦慮症的焦慮症狀突出,且呈發作性,無明顯原因的緊張不安、焦慮、煩躁、易興奮而衰竭不明顯;神經衰弱主要為神經興奮性增高,缺乏耐性,易於疲勞,雖常有緊張焦慮情緒,但並不明顯,呈非發作性,易興奮、易衰竭性較突出。焦慮症的植物神經功能失調明顯,如心悸、氣促、胸悶、喉部堵塞感、口乾、出汗、顏面潮紅或臉色蒼白或尿頻、尿急等,且常有運動性緊張,如肌肉緊張、顫抖、搓手頓足、坐立不安等,而神經衰弱則上述表現不突出。
緩解焦燥情緒的方法
廣州海軍精神疾病治療中心專家王文亮指出改變對生活事件、挫折、壓力的看法:應該認識到壓力並不全都是壞的,把它當作一個使自己能力提高的機會。同時對自己的 期望不可過高,制訂的目標可比自己的能力稍高一點兒,“去摘你跳一下就能拿到的果子 ” 。
自我放鬆練習:在煩躁不安時,先讓自己坐下來。緊握拳頭,並繃緊胳膊,體驗上肢的緊張感覺,然 後忽然把拳放開,體會手臂的沉重、無力、放鬆。反覆做幾次,你身體的放鬆會帶動精神的放鬆。
體育運動:肢體活動有利於緩解焦慮,對那些平時容易急躁的人,應多參加慢跑、 打太極拳、下棋、游泳等運動,可增強自我控制能力、穩定情緒。
變換環境:多聽一些舒緩流暢的音樂;去參加一些戶外活動,親近大自然,培養琴棋書畫的愛好,可陶冶性情。
做應當做的事,不能任由情緒支配;不要因心情不好而逃避生活。硬著頭皮做下去, 你會發現事情沒有預想的那么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