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陰縣

平陰縣

平陰縣地處東經116°12'至116°27',北緯36°1'至36°23',位於山東省西部,距省會濟南市60公里,與肥城、東平、東阿、長清等縣(市)區接壤,總面積827平方公里。平陰玫瑰是中國傳統玫瑰的代表,以花大、瓣厚、色艷、味濃、質優、出油率高著稱於世,平陰縣因此被譽為“中國玫瑰之鄉”。與人參、鹿茸齊名同稱“中藥三寶”的阿膠,因始產於平陰縣“東阿鎮”而得名。1996年,東阿鎮被國家命名為全國唯一的“中國阿膠之鄉”。下轄地區:錦水街道(縣城)、榆山街道、安城鄉、玫瑰鎮、東阿鎮、孔村鎮、孝直鎮、洪範池鎮。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平陰縣平陰永濟橋

夏、商時期(公元前21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為有仍氏部族之北境。西周至春秋初期,為魯之北境。春秋中期後屬齊。秦初屬東郡,後屬濟北郡。西漢(公元前206年至公元8年)屬兗州泰山郡盧縣地。東漢建武初置平陰縣,屬濟北國。三國魏至晉太安二年(303年)屬兗州濟北國。晉懷帝永嘉之變以後,平陰先後被後趙、前燕、前秦、後燕、南燕所占據。東晉安帝義熙五年(409年)劉裕平南燕至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併入盧縣,屬兗州濟北郡。北魏太平真君十年(449年)至北齊武平三年(572年)

均屬濟州濟北郡。隋開皇十六年(596年)以其地置榆山縣;大業二年(606年)改稱平陰縣,屬濟北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屬濟州。貞觀元年(627年)分天下為十道,平陰屬河南道鄆州。開元二十九年(741年)屬河南道濟州。大和六年(832年)撤平陰縣劃入盧縣、東阿縣;開成二年(837年)復置平陰縣,屬鄆州東平郡。五代時期後梁開平二年(908年)至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均屬天平節度使鄆州。北宋至道三年(997年)屬京東路鄆州,熙寧七年(1074年)屬京東西路鄆州,宣和年間(1119~1125年)屬東平府。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屬山東西路東平府。元至元九年(1272年)屬燕南河北道東平路總管府,大德十年(1306年)屬行中書省山東西道宣慰司東平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屬山東行中書省東平府,後改屬承宣布政使司兗州府。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屬東兗道兗州府。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屬泰安府。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屬泰安府。1913年廢除府、州,屬山東濟西道。1914年道名變更,改屬東臨道。1925年10月山東省道行政區劃調整,屬泰安道。1928年廢道屬省。1938年屬山東省第一行政督察區。抗日戰爭勝利後至1948年9月屬山東省第六行政督察區。日偽統治時期,1938年5月至1940年6月劃屬偽山東省魯西道,1940年6月至1945年8月屬泰安道。抗日戰爭爆發後,平陰縣抗日民主政府於1939年10月成立,隸屬泰西行政委員會(後改為泰西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0年4月,屬魯西行政主任公署泰西專署(後稱魯西第一專署)。1943年3月平陰縣抗日民主政府與阿東辦事處合併,建立平阿縣抗日民主政府,屬晉冀魯豫邊區第十六專署。1944年5月屬冀魯豫邊區第一專署。1945年10月撤銷平阿縣,恢復平陰縣。1948年7月屬魯中南第七專員公署(1949年4月改稱泰西專署)。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泰西專區。1950年5月,屬泰安專區。1959年1月30日,撤銷平陰縣,併入東平縣,劃歸聊城專區;9月14日,恢復平陰縣,劃歸濟南市。1960年1月22日,劃歸菏澤專區;3月28日,劃歸濟南市。1961年7月22日,劃歸泰安專區。1985年3月27日,復屬濟南市。

平陰自東漢置縣至2003年已有1970餘年,考其所轄區域,以宋、金時期為最廣。全縣轄旦歡、澄空、傅家岸、滑口、孝德、辛鎮、鸞翔、沙溝、寧鄉、安寧10個鄉鎮。金時的縣境,承襲自北宋,包括了今肥城市境在內。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時,東至奉符縣(今泰安縣),南與寧陽、東平縣搭界,西與東阿、茌平縣接壤,北靠長清縣。縣境東西最大距離100公里,南北最大距離90公里,總面積2200平方公里。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割辛鎮、沙溝等5鎮,孝德等4鄉歸肥城縣。以平陰為下縣,仍屬東平路。清代縣境東至肥城界10公里,西至東阿界15公里,南至東平界25公里,北至長清界25公里。東西最大距離25公里,南北最大距離50公里,總面積只有590平方公里。比宋、金時期所轄面積減少1610平方公里。20世紀40年代,民主政權對行政區划進行調整,境域發生一些變化。1940年4月將肥城縣的南欒灣、中欒灣、北欒灣、望口山、孫窩、近鎮、三皇殿、柳河圈、東王店、黃山嶺、王營、新莊、東張營、西張營、南王店、南貴平、北貴平、董莊、宋莊、興隆鎮、虎豹川、西瓜店、西鳳凰莊等23個自然村劃歸平陰縣。1943年春又將肥城縣的二虎廟、後店子、劉家所、沙嶺、柳灘、龍窪、丁屯7個自然村劃歸平陰縣。1946年將平陰縣境東部的大留、國莊、查莊、橋頭、小中泉、西鋪6個自然村劃歸肥城縣。1946年11月以黃河為界,將平陰縣牛角店、旦鎮兩個區劃歸河西縣,楊柳區劃歸東阿縣,東阿縣一區(東阿縣城)劃歸平陰縣。1948年春陳屯、邱林、王家園3個自然村由肥城縣劃歸平陰縣。1949年東平縣的羅圈崖、刁鵝嶺、商莊、谷樓、南王古店等10個自然村劃歸平陰縣。建國後,肥城縣段天井、鐵山、荒場3個自然村於1958年3月劃歸平陰縣。1960年2月平陰縣北吉城大吉城、屯村鋪、王古店、陳山口、高徐、山窩、浮糧店等16個生產大隊劃歸梁山縣。1961年10月以上16個大隊又復歸平陰縣。縣境東西最寬擴大到37公里,南北最長50公里,總面積900平方公里。1996年1月舊縣鄉20個自然村,73平方公里整建制劃歸東平縣,平陰縣總面積為827平方公里。

名稱來源:平陰之名始見於《左傳》,因地處古東原之陰而得名。平陰歷史悠久,境內發現的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證明,早在原始社會晚期(新石器時代)這裡就已有人類活動。

行政區劃

2005年11月下旬,平陰縣鄉鎮行政區劃由11個鄉鎮(平陰鎮、欒灣鄉、安城鄉、玫瑰鎮、刁山坡鎮、東阿鎮、洪範池鎮、李溝鄉、孔村鎮、孝直鎮、店子鄉)調整為7個。具體為平陰鎮不動;欒灣鄉、安城鄉合併為一個鄉,合併後的名稱為安城鄉,辦公場所在安城鄉;刁山坡鎮、玫瑰鎮合併為一個鎮,合併後的名稱為玫瑰鎮,辦公場所在玫瑰鎮;東阿鎮不動;孔村鎮、李溝鄉合併為一個鎮,合併後的名稱為孔村鎮,辦公場所在孔村鎮;孝直鎮、店子鄉合併為一個鎮,合併後的名稱為孝直鎮,辦公場所在孝直鎮;洪範池鎮不動。

2010年5月24日,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平陰縣撤銷安城鄉,設立安城鎮,鎮政府駐原安城鄉政府駐地,撤銷平陰鎮,設立榆山、錦水2個街道辦事處。

調整後的區劃為:錦水街道、榆山街道、安城鄉、玫瑰鎮、東阿鎮、孔村鎮、孝直鎮、洪範池鎮。

地理概況

平陰縣平陰縣
地形:平陰縣地處泰山西延余脈與魯西平原的過渡地帶,地勢南高北低,東南部系匯河沖積平原;西北部靠黃河,為灘區澇窪地帶;中部隆起,屬淺切割構造剝蝕低山丘陵區,山巒崗埠綿延起伏,縱橫交錯,面積515.16平方公里,海拔高程一般在100~250米,占全縣總面積的62.3%。形成了本縣以丘陵山地為主,平原、窪地為次的地形分布特徵,有"六山三灘一平原"之說。大寨山海拔最高,為494.8米,城西窪海拔最低,為35.5米。

山脈:平陰境內多山,為泰山西延余脈,整體呈西南走向。境內大小山頭800餘個,其中海拔400米以上的16個,大寨山為全縣最高峰。山脈從肥城市西北部的陶山入境,主峰天堂山,蜿蜒向南、北、中各地延伸。自天堂山起分南、北兩支。北支由毛鋪村北經興隆鎮村東向西北行經三皇村,至黃河岸邊的望口山。南支從天堂山南行延至分水嶺,向南延伸至九峪山,向北延伸至黃河岸邊的田山。自分水嶺向西北經胡山口、 堡子、陶莊、刁山坡向西至外山,長20公里。該支脈又分為4條小山脈:自爛柯山向東北分出一支到安子山,向西分出一支到楊河村東,向北延伸一支經石板台、花石崖、石門至停山,由石板台向西經龍山頭至窯頭。自大寨山向北經石碑子至紙坊南,向西南經扈山、南天觀、雲翠山至鳳凰山

河流:過境河有黃河、匯河,境內河流主要有浪溪河、玉帶河、龍柳河、錦水河、安欒河等。以縣城東南分水嶺為界,形成黃河、匯河兩大水系,縣境西部、北部的水流入黃河,東南部的水流入匯河。黃河從東阿鎮的姜溝村入縣境,流經東阿、玫瑰、平陰、安城4個鄉鎮,在安城鄉的王營村出境。境內長40.5公里,流域面積
589平方公里;匯河古名坎河,《水經注》稱之"泌水",是大汶河幹流上最大支流。主流發源於肥城市湖屯鎮北部的陶山,在孔村鎮陳屯村東入境,流經孔村、孝直兩個鄉鎮,在孝直鎮展小莊村南進入東平縣,在東平縣的戴村壩入大汶河,境內長11.3公里;浪溪河發源於洪範池鎮的南部山區,上游由三條較大的自然沖溝(溪、泉)形成,其中一條發源於南天觀西側的劉莊村一帶,一條發源於南天觀東側,兩條沖溝納扈泉之水在張海村東匯流而下,又納東流(書院)泉及龍池(洪範池)泉之水,向北至紙坊村,又與發源於大寨山東側的另一條自然沖溝之水匯流,形成浪溪河,故有三泉匯為浪溪之說。從紙坊村向北,經東阿鎮,在東阿鎮大河口村入黃河;玉帶河發源於孔村鎮西南部山區,蜿蜒向北,流經玫瑰鎮,在外山村入黃河,全長27.5公里。

土壤:主要分為3個土類、7個亞類。褐土類有褐土性土、褐土、潮褐土3個亞類,面積60920公頃,除沿黃一帶外全縣廣泛分布,其中褐土、潮褐土適宜種植各種農作物及林果,是全縣高產、優質農產品發展區;潮土類有褐土化潮土、潮土和鹽化潮土3個亞類,面積7980公頃,主要分布在沿黃衝擊平原地帶,適宜種植小麥、玉米、花生、大豆等作物;砂漿黑土即砂漿黑土1個亞類,面積866.7公頃,主要分布在孝直鎮的東部和原店子鄉西部的沿匯河兩岸的扇間窪地上,該土適應性較差,對作物有選擇性,多為一年兩作或一年一作。

植被:平陰縣屬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區,由於人為活動影響,現有自然植被具有明顯的次生性質。全縣自然植物資源有126科、185屬、368種,其中木本植物資源為52科、74屬、132種及變種。2000年森林資源二類調查統計,全縣共有有林地面積16176.9公頃,其中針葉林7310.3公頃,闊葉林7342.4公頃,針闊混交林524.2公頃;森林覆蓋率20.45%。2006年,全縣森林覆蓋率為26.5%。防護林多分布於丘陵山地,多為側柏純林,少部分為刺槐、側柏混交林;用材林和道路植樹多為速生楊;經濟林以蘋果、葡萄、玫瑰花和乾雜果為主;其他如泡桐、香椿、臭椿多為"四旁"植樹。

氣候:平陰縣屬暖溫帶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水集中,多春旱,春季升溫快,夏季來得早,夏初常有乾熱風。四季總的氣候特徵是:春季乾燥多風,夏季高溫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寒冷少雪。一年當中秋季氣候最宜人。自然災害主要有旱、澇、冰雹、龍捲風等,造成損失最大的是旱災。建國50多年來,全縣發生大幹旱10次,嚴重乾旱26次,一般性區域乾旱年年發生。"旱災一大片,澇災兩條線(沿黃、沿匯)"是平陰旱澇災害的顯著特點。2006年,境內平均氣溫15.3℃,極端最高氣溫37.0℃,出現在6月19日。極端最低氣溫-9℃,出現在12月17日。全年日照時數為2097小時,日照率為47%;年降水量為532.8毫米;無霜期為236天。

人口民族

人口2006年,全縣共12.46萬戶,36.7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0.82萬人。男女性別比為100.3∶100。人口密度為444人/平方公里。人口出生率10.76‰,人口死亡率8.3‰,人口自然增長率2.46‰。

民族據2000年人口普查,全縣有回、蒙古、滿、壯、朝鮮等22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639人,占全縣總人口的1.76%。

社會

科技教育

2012年,平陰縣共有教職員工3610人,其中:專職教師3068人。各類學校在校學生41526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學生6681人,同比增長1.0%;中職在校生2586人;國中生在校人數為12158人,同比下降1.6%;小學生在校人數為20035人,同比下降3.9%,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加固重建校舍10.6萬平方米,累計發放各類助學金455.6萬元,免除中職生學費14.85萬元,發放中職資助金172.28萬元。

2012年專利申請總量553件,增長40.0%;專利授權總量398件,增長33.1%。共組織實施各類科技計畫51項,取得科技成果7項,其中有7項達到國內先進以上水平。4個項目獲得2012年濟南市科技進步獎。

衛生醫療

2012年,平陰縣擁有衛生機構75個(醫院9個),衛生機構擁有病床1355張,各類衛生技術人員1367人。平陰縣萬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36.9人,萬人擁有病床36.5張,同比增加4.5張。2012年平陰縣衛生機構共診療89萬人次,住院3.8萬人次,健康檢查15萬人次。

文化事業

2012年年末擁有文化館、文化宮、博物館、圖書館各1個,圖書館圖書總藏量3萬餘冊。

城市建設

2012年,縣城建成區面積15.4平方公里,城市道路長度和面積分別達到70.5公里和190萬平方米。縣城規劃區面積達到87平方公里。
2012年管道天然氣供氣量3861萬立方米,同比增長22.5%,液化石油氣供氣量510噸,天然氣和煤氣用氣人口8萬人。集中供熱面積20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7.5%。2012年自來水供水量547萬噸。城鄉居民生活用電1.3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0%。

社會保障

2012年平陰縣參加企業養老保險的人數達40850人,養老保險費共征繳23518.29萬元,收繳率為99%。收繳工傷保險金738.4萬元,支付913.8萬元。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人數達15143人,共收繳養老保險費10827萬元,收繳率達99%,支付離退休人員養老金12389萬元。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收繳7916萬元,支付7619萬元。收繳失業保險金2728萬元,支付941名失業職工失業救濟金7017人次897萬元。新農合人均籌資額提高到300元,參合人數增加到26.57萬人。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人數達到184452人,共征繳養老保險費2853萬元,共支出養老保險費3955萬元。

城鎮低保標準每人每月達到350元,農村低保標準每人每年達到2300元。平陰縣1380人享受城鎮低保,4600人享受農村低保,2012年發放低保金1607萬元。

居民生活

2012年,城鄉居民人均儲蓄餘額18559元,比年初增加3159元,增長17.0%。在崗職工平均工資達29223元,增長1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23.2元,增長14.2%。農民人均純收入為9632元,同比增長13.5%。城鄉居民收入比1.76:1,與2011年持平。

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0268.1元,增長9.4%。城鎮居民恩格爾係數為39.1%。
城鎮居民人均住宅建築面積33.1平方米,與2011年持平。平陰縣農民人均居住面積38.2平方米,人均比2011年增加0.5平方米。

交通

平陰平陰

2006年,全縣公路通車裡程1000.3公里,比上年增加209公里。其中,國道69公里,省道1.9公里,縣公路93.7公里,鄉公路385.3公里,村公路450.4公里。公路旅客運輸量和周轉量168萬人、15800萬人公里,分別比上年增長1.8%和1.3%;公路貨物運輸量和周轉量408萬噸、27910萬噸公里,分別增長27.9%和19.7%。105國道創建為國家級"文明樣板路",濟菏高速公路進入路面鋪設階段,220國道拓寬改線工程、聊泰鐵路建設進入實質性運作階段,青蘭高速納入省高速公路網中長期規劃。

在2005年基本實現"村村通公路"工程的基礎上,重點完善了農村公路交通網路建設,完成農村公路建設改造99條143.7公里。至年底,共新建、改建農村公路805公里,農村公路全部達到四級公路以上標準,其中水泥路571.7公里;村村通客車率達到100%。新發展物流企業6家,客貨運輸車輛431台,錦東新區汽車站和物流園區建設項目取得實質性進展;開展了道路旅客運輸、水上運輸、危貨運輸等安全專項整治,被山東省安全生產委員會表彰為"2006年度全省安全生產工作先進單位"。

經濟

平陰縣無公害雞腿菇

農業:2006年,全年農、林、牧、漁業實現總產值23.79億元,比上年增長6.5%。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3.69億元,增長7.8%。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54431公頃,比上年增長3.7%,其中糧食38225公頃,增長2.3%,總產22.61萬噸,增長4.6%;棉花2676公頃,長21.1%,總產0.31萬噸,增長34.2%;油料2851公頃,增長13.7%,總產0.96萬噸,增長9.1%;蔬菜8408公頃,增長2.9%,總產58.85萬噸,增長5.2%。規模以上農業龍頭企業達到32家,其中市級以上重點扶持企業9家,經營產值4.8億元。"玫源牌"、"九州玫瑰牌"平陰一號玫瑰花蕾、"民樂享"牌大白菜分獲山東省首批名牌農產品稱號,綠色、無公害品牌達到18個。爭取資金200萬元,實施了省級農村戶用沼氣和大型沼氣建設項目,新建"一池三改"(改廁、改圈、改灶)沼氣池2435個,規劃建設1000立方米大型沼氣池1座。全年農業主要有以下特點:四大主導產業塊狀隆起,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四大主導產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62.3%提高到74.2%。

玫瑰產業:以穩定現有玫瑰花面積2000公頃,擴大深加工能力為重點,引進大馬士革、格拉斯等國標香型品種67公頃,使玫瑰產品向保健系列開發和精油開發方向發展,玫瑰加工總量突破2500噸。

平陰縣奶牛

畜牧產業:按照培龍頭、抓大戶、建小區、擴總量、增效益的工作思路,依託伊利乳業、長榮畜產等龍頭企業,加快50萬隻肉羊、20萬頭瘦肉型豬、3萬頭奶牛基地建設,畜牧產業集約化、 外向型程度明顯提高,建設各類畜牧小區114處,發展飼養大戶1533戶,初步構建起了"公司+協會+農戶"的產業化鏈條。

林果產業:以退耕還林、還果為重點,按照山上綠化、山下林果發展模式,狠抓了以核桃、釀酒葡萄、速生豐產林為主的經濟林建設,全縣退耕還果297公頃,發展用材林234公頃,荒山綠化300公頃。

蔬菜產業:以發展設施蔬菜和高值田為重點,全縣保護栽培和高值田面積達到0.8萬公頃無公害蔬菜面積0.47萬公頃,食用菌大棚發展到1400個,栽培面積達到120萬平方米。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提高。始終堅持向上爭取資金幹事業的工作理念,狠抓項目"落地"和資金到位,提高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幾年來,爭取資金近2億元,先後實施了"1.7萬畝中低產田改造"土地治理項目、孝直鎮萬畝中低產田改造項目、平陰鎮萬畝自然災害損毀工程修復項目、聖母山現代農業科技觀光園建設項目、孝直鎮2萬畝生態農業開發項目。投資1.4億元的黃河灘區安全建設項目,是建國以來全縣投資最多、工程量最大、農民受益最直接的工程項目,涉及4個鄉鎮,13個村。支農資金整合試點縣項目進展順利。平陰縣在2005年被確定為全省支農資金整合試點縣基礎上,2006年又被確定為全國支農資金整合試點縣。全年圍繞畜牧、玫瑰、蔬菜產業和生態平陰及社會主義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共編報整合項目31項,整合縣級以上財政資金8502萬元。

伊利乳業、長榮畜產等龍頭企業發展作為整合資金重點支持項目,縣財政通過集中捆綁整合資金2000多萬元,對伊利乳業項目前期工程予以重點扶持,經過半年多的運作,總投資3.15億元的濟南伊利乳業有限公司8月正式投產,42條生產線全部為當前世界最先進的生產設備,日產600噸液態奶和100噸優酪乳;針對奶牛養殖貸款難的問題,整合資金1000萬元,成立了奶牛養殖風險基金擔保公司;整合資金2326萬元開發聖母山現代農業園區,使之成為山東省農業綜合開發的五大亮點工程之一,先後有15家農字號企業落戶該農業園區;實行招投標18項,支付資金3200萬元,解決了支農資金"跑冒滴漏"現象。新農村建設開局良好。一是分類指導,示範帶動。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根據20個示範村特點及產業布局,按照工業主導型、生態農業型、商貿服務型、觀光旅遊型四個類型進行總體把握,分類指導,重點扶持,湧現出了孝直鎮孝直村、平陰鎮大李子順村、孔村鎮孔村村、平陰鎮胡山口村等新農村建設典型,20個示範村順利通過驗收。二是加強督導,協調服務。制定了新農村建設考核指標體系,明確了38個成員單位職責。認真開展"兩幫一扶三帶動"活動,先後選派89個縣直部門和企業幫扶73個村。三是藉助外力,發展經濟。抓住上級扶持"三農"的政策機遇,著力實施了"3331"奶業富民、農業綜合開發、龍頭企業培植、村村通自來水、綠色通道等一大批農業重點工程,強化了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平陰縣平陰縣

工業:2006年,實現工業增加值51.22億元,比上年增長24.5%。規模以上工業產品銷售率95.6%。 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256.1%,比上年增加12.5個百分點。非公有制經濟完成增加值49.5億元,增長19.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35家,實現增加值46.27億元,增長36.7%;18.13億元,增長35.1%;實現利潤11.1億元,增長51.1%。完成工業投資31.05億元,伊利乳業、華源濟鍋、大顆粒尿素、坤元包膜複合肥等138個項目竣工投產或部分投產。萬元GDP能耗為1.32噸標準煤,同比下降3.6%;萬元GDP取水量70立方米,同比下降3.8%;規模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為1.81噸標準煤,同比下降3.72%;規模以上工業用水重複利用率91.1%,同比增長0.73%。

全社會用電量10.19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24.9%,其中工業用電8.67億千瓦時,增長29%;城鄉居民生活用電1.05億千瓦時,增長6.3%。被列為"全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示範縣"。

骨幹企業帶動作用顯著。瑪鋼公司、黃河特鋼公司等19家重點工業企業全年實現銷售收入55.22億元、利潤5.06億元、利稅7.47億元,分別占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銷售收入、 利潤和利稅的39.2%、45.6%和41.2%,同比分別增長26.8%、60.6%和45.7%,拉動全縣規模以上工業銷售收入、利潤、利稅分別增長11.2個、26.2個和17.5個百分點。濟南瑪鋼公司產銷瑪鋼管件11.9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1.1億元、利稅3.83億元、利潤2.87億元,分別增長19%、28.6%、52.8%和58.9%,其中利潤比2005年淨增1億元,占全縣規模以上企業利潤總額的1/4強。四大支柱產業初步形成。機械裝備、水泥建材、醫藥化工、食品加工四大產業實現銷售收入106.5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的75.6%。機械裝備產業有規模以上企業57家。

旅遊

平陰縣主要旅遊景點有:聖母山生態農業觀光園、玫瑰園、翠屏山、洪範泉群、雲翠山、大寨山、於林等。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30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3000萬元。聖母山生態農業觀家AA級景區。玫瑰湖濕地公園開發開端良好,成為代表縣城"山水園林"特色的新名片。

平陰縣海棠多姿

聖母山生態農業觀光園:聖母山生態農業觀光園區總面積2萬畝,涵蓋13個行政村,1.5萬人光園被命名為國,220、105國道、濟菏高速、泰聊鐵路交匯於此,已經融入濟南、泰安、聊城三個城市半小時經濟圈,是近幾年鎮黨委、政府著力打造的集農業展示、生態觀光、休閒旅遊為一體的綜合性園區。2006年,被命名為國家雙A級旅遊景區、濟南文藝家創作基地;2007年被授予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山東省農業旅遊示範點和濟南市十佳景區稱號;被省台辦批覆為山東省(平陰)台灣農業園。

為充分利用聖母山宗教文化和每年遊客眾多的巨大資源,從2002年開始,鎮黨委、政府在聖母山上進行生態農業綜合開發。以“政府主導扎框架,農業招商調結構”為指導思想,通過積極爭取上級支農資金和自籌資金,先後投資2000多萬元,紮起園區主框架。新修水泥環山路20公里,生產路10公里;新打配套作機井20眼,埋設PE、鑄鐵等各類管道40公里,發展水利部掛牌項目MM-5000自動微噴灌工程400畝,新建13座水池,總容量3萬多立方,安裝環保風力揚水設備60套。同時,引進著名園林觀賞樹種—海棠,目前已經發展到19個品種,50多個花色,15萬多株,總面積1100多畝,成為山東省種植規模最大、品種最多、花色最全的一個種植園,僅樹種資源可達3000多萬元。在此基礎上建設開發的玉杏自采園、日本甜柿自采園、仲夏無核葡萄園、有機蔬菜園等,每年可增收20多萬元。今年在園區道路兩側栽植黃櫨、合歡等綠化苗木125萬株,月季玫瑰6大類,31個品種,45萬株,使整個園區成為花海綠地。

平陰縣玫瑰園

玫瑰園:玫瑰園,又叫玫瑰花研究所實驗園。位於山東平陰縣城西南11公里的陶莊村南,占地4.67公頃。原玫瑰園始建於1959年,玫瑰花研究所成立後,即在西唐村附近徵用西唐、北石硤、西胡莊、夏溝村的土地2.42公頃,建起玫瑰園,對玫瑰花進行品種、株行距對比觀察實驗。1960年開始在玫瑰園引種保加利亞紅玫瑰、白玫瑰,蘇聯香水1號、2號、3號、4號玫瑰品種,進行實驗性栽植。

1967年玫瑰園遷至夏溝村東,羅寨水庫南,面積2.08公頃,規劃有標本圃、實驗圃、芳香植物種植圃等。在標本圃內分別植有從保加利亞和蘇聯引進的6個玫瑰品種,國內各地的17個玫瑰品種,本縣的3個玫瑰品種,在實驗圃里進行了玫瑰花的多種科學實驗,總結出了平陰玫瑰的育苗,栽培等一整套的植保技術,完成了多項科學實驗。

1987年玫瑰花研究所又在陶莊村南征地4.67公頃,建起了新的玫瑰園。新建的玫瑰園擴大了種植規模,把國內外近30個玫瑰品種植入一園,形成了一個玫瑰花的王國,既便於科研人員進行實驗,又便於遊人觀賞。每年的5月中旬花開時節,紅玫瑰、白玫瑰、紫玫瑰、黃玫瑰竟相開放,爭奇鬥妍,單瓣的、復瓣的、芳香醉人,吸引著一群群遊人駐足觀賞。

平陰縣翠屏山

翠屏山:翠屏山,位於平陰縣城西南13公里。因青蔥翠綠,嶂列如屏,故名。此山是舊時城中目測洪水深淺的標誌物,故原名“水山”。山間古蹟甚多。山頂主峰稱寶峰,上建“玉皇廟”,廟門在南,石砌拱形。廟為二層,於門內沿石級可登。門外有石橋,橋側植翠柏各一株,俗稱“二柏夾一橋”。門內為小院,正中建玉皇閣,閣下層辟石砌券門,上層頂之四隅建築為三角形雉堞式,似鳥展翅。中砌垛孔短牆,若西歐古堡,風格奇異。玉皇閣院內西側,存有“多佛塔”,因塔身嵌石佛多尊而得名。該塔建造於唐貞觀四年(630年),明嘉靖元年(1522年)重修。由青石構築,八面,密檐十三層,通高19.7米,塔形雄偉,簡潔古樸。每層東南西北四面,皆闢佛龕,內嵌雕石佛像,原有104尊,現存88尊。佛像結跏趺坐,背後飾佛光唐草,具有顯明的唐代風格。塔頂置鐵制寶瓶冠剎,高1.9米,於明嘉靖六年鑄造。1

977年被公布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西側半腰處,為寶峰寺遺址。此寺始建於唐天寶十一年(752年),由慈淨和尚創建,初名“保寧院”。金大定三年(1163年)重修,改稱“寶峰寺”。歷經明清擴建,規模遞增。主要建築有大雄寶殿、玉皇閣、白衣閣、天王殿、八仙閣、碧霞元君殿、關帝廟、靈官廟、倒影庵、戲樓等。現大多傾圮,但遺蹟尚存,並遺有明、清石碑甚多。北側峭壁之上,鐫有佛像二窟,內雕菩薩、佛像12尊。據造像題記載,為唐天寶十一年鹿崇貞敬造。此處山勢奇絕,峭壁之上,生有多種樹木,以檜柏為佳。墨綠叢中有一巨石,聳立突兀,上下兩疊,側刻“疊翠石”三字。石下天生一穴,稱“銀寶洞”,山風徐吹,如哨音悠揚。該石縫隙中,生古柏一株,巍巍然懸於高空,樹幹擰生,根似鷹爪,冠蓋闊大,枝葉繁茂,人稱“水山疊翠”,為舊時平陰八景之一。此外,在山西南側尚有“石門檻”、“試劍石”等景觀。

平陰縣日月泉
洪範泉群:位於平陰縣城西南30公里,東、西、南三面環山,山下多泉,長年不涸。屬季風型大陸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3.6攝氏度。旅遊區內有大小泉水九處,山峰一百餘個,有唐、宋、明以來的遺址建築,名人文筆,碑文、石雕,茂密的山林和遍布境內的乾鮮果園。“龍泉水”亦稱“洪範浮金”,泉水長年不息,“匯泉水庫”集水為湖,在此可遠眺“雲翠山”、“油簍寨”、“大寨山”和“天池山”。

還有唐刻石佛、“閣老書屋”等景點。平陰縣的扈泉、東流泉、龍池和日月泉被列入新七十二名泉。這四大名泉雖相隔不遠,卻“性格”迥異:扈泉、東流泉熱情奔放,水勢大增;龍池、日月泉溫文爾雅,沉穩得好像沒有那么回事。東流泉位下於洪範池鎮書院落村。東流泉從村東的山腳下湧出,四季不斷,大雨後,會出現東流泉周圍群泉競涌的盛況。位於洪範池鎮南侯莊村東山腰的扈泉也毫不遜色。

同樣是“先聲奪人”。登上泉西側的水渠發現,泉水從石壁的縫隙內湧出四五米注,觸到對面石壁,片片水花泛起,發出巨大水聲,原先引水澆地的兩條引水渠已不能“分享”,泉水衝出“簸箕口”在山谷里開成巨大的瀑布,虎嘯龍吟般的水聲響徹整個山谷。在與這兩個泉相隔不遠的龍池和日月泉,卻是另一翻景象:雖大雨剛過,卻仍就不溫不火,不動聲色,盡顯儒雅風範,清新秀麗可人。位於平陰縣的這四大名泉,都常年不斷水。雨後泉水水勢迥異的原因,據當地水務部門推測,可能這些泉分屬不同的地下水脈,水脈淺就容易受地表水影響,水脈深影響就不大。

名優特產

平陰縣玫瑰紅蘋果

玫瑰紅蘋果:發源於平陰縣,因品質優、結果早、產量高、效益大,已被山西陝西江蘇河南河北遼寧北京等八省一市引種栽培。玫瑰紅蘋果為元帥系短枝型芽變新品種,1979年在山東省第七次蘋果良種鑑定會上定名。因其果濃紅,又產於聞名遐邇的玫瑰之鄉,故定名為“玫瑰紅”蘋果。

l983年獲山東省科委三等獎,l987年獲山東省林業廳優質果品獎。玫瑰紅蘋果果實為長圓錐形,濃紅色,高樁,五棱明顯。果形指數為0.988,果實大而整齊,平均單果重320-350克,最大單果重700克,一級果占95%以上。果肉黃白色,可容性固形物為12.7%。該品種結果早,香味濃,產量高,營養豐富。果實耐貯藏,果樹抗病、抗風力強。果實成熟採摘前落果輕,具有豐產性能強、品質上乘之特點,其經濟效益可與美國新紅星媲美。平陰縣現有玫瑰紅蘋果面積近3萬畝,大部分已開花結果,1994年全縣生產玫魂紅蘋果650噸。玫瑰紅蘋果,以其特有的色、香、味、形等特點博得國內外市場的歡迎,目前遠銷深圳、廣州、福建、哈爾賓、瀋陽等十幾個省、市,並受到外商青睞,其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平陰縣李溝靈芝

李溝靈芝:李溝有著生產靈芝的資源和條件,多年來生產的靈芝含有16種人體所需胺基酸、靈芝多糖、靈芝多肽、三萜類生物鹼等多種藥理成份,具有保肝解毒、調節免疫、抗腫瘤、抗衰老等功能。常食可延年益壽。2003年7月被濟南市食用菌協會命名為“濟南市靈芝生產第一鄉”。

平陰玫瑰:為平陰特產。在《中國名勝詞典》上平陰縣被稱之為“玫瑰之鄉”。平陰玫瑰,不僅栽培歷史悠久,而且以花大瓣厚色艷,香味濃郁,品質優異馳名中外。1915年平陰玫瑰酒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銀獎”。在1982年7月召開的全國玫瑰花生產座談會上,專家們一致評價:“平陰玫瑰香甜如意,芳香四溢,具有香氣正,清香、甜香、濃香等特點”,被稱為“中國傳統玫瑰的代表”。1983年在全國玫瑰花科研會議上,平陰玫瑰被確定為全國推廣的優良品種,平陰縣為全國優良玫瑰繁育基地。1984年8月平陰縣人民政府把玫瑰花定為縣花。1987年平陰玫瑰栽培獲第一屆中國花卉博覽會優質產品獎。1996年3月中國特產之鄉命名宣傳活動組委會命名玫瑰鎮為“中國玫瑰之鄉”,1997年中國與紐西蘭聯合發行平陰玫瑰郵票一套。2000年山東省林業局、山東省花卉協會授予平陰縣“玫瑰之鄉”;國家林業局、中國花卉協會命名玫瑰鎮為“中國玫瑰之鄉”。

平陰縣平陰玫瑰

2001年平陰玫瑰花新品種選育獲第五屆中國花卉博覽會銀獎。2003年8月中國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批准平陰縣為玫瑰原產地保護地域。20世紀50年代和80年代初,保加利亞玫瑰專家斯達依柯夫和法國香料專家沙馬爾先後來平陰對玫瑰進行考察研究,一致評價平陰玫瑰為世界之最。20世紀50年代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美協山東分會常務理事王小古來觀賞玫瑰,曾賦詩一首《詠玫瑰》“初夏平陰浴朝陽,玫瑰花開天地香,蘭惠芳芬不富麗,牡丹富麗不芬芳,過於艷麗反無色,不尚浮華淺淡妝,有香有色誰比擬,應推玫瑰作花王。”1986年5月山東電視台國際部記者於拓以山東十大名花之一拍攝了“平陰玫瑰”專題片,先後在山東電視台、中央電視台播放。

1987年上海科技電影製片廠來平陰拍攝了科教影片《平陰玫瑰》,陸續在全國播放。玫瑰成為平陰的一張名片。平陰玫瑰之所以“特”,得益於其優越的自然條件。這裡地處翠屏山下,玉帶河畔,四周山巒環繞,中間谷地狹長,氣候溫和。冬季、早春雨雪較多,有利於玫瑰的生長發育。從萌動到始花期間,氣溫上升比較穩定,且花期雨少,光照充足。特殊的地形,特有的氣候、土壤,造就了濃郁芳香的平陰玫瑰。

平陰縣阿膠

“福”牌阿膠:阿膠為名貴中藥,與人參、鹿茸並稱中藥“三寶”,因發源於古東阿(今山東省平陰縣東阿鎮)而得名。中國現存最早的藥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本草綱目》稱之為“聖藥”,藥用歷史2500餘年。阿膠以穩定的質量、獨特的療效著稱於世。1952年,成立了全國第一家國營阿膠專業生產廠——山東省平陰縣東阿鎮阿膠加工廠。1968年,經山東省藥材公司批准,由平陰阿膠廠獨家負責“福”牌阿膠出口生產。1979年,國家工商局批准“福”牌、“東阿鎮”牌為平陰阿膠廠專用商標。1985年12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德珩為平陰阿膠廠題詞:“獅耳山前,浪溪河畔,千載珍品,揚名中外”。1988年,全國政協副主席錢偉長為平陰阿膠題詞:“祖國醫藥瑰寶”。同年全國著名書法家武中奇為平陰阿膠題詞:“正宗阿膠,千載珍品,造福人類,譽滿九州”。1989年濟南電視台以阿膠為素材拍攝電視連續劇《這樣的和弦》,先後在省、市、中央電視台進行播放。1996年3月,東阿鎮被中國特產之鄉命名宣傳活動組委會命名為“中國阿膠之鄉”。1992年、1997年、2001年,“福”牌、“東阿鎮”牌商標先後3次獲山東省著名商標稱號。2003年,“福”牌阿膠、“東阿鎮”牌阿膠雙獲國家原產地標記認證,受原產地地域保護,享有獨家專用權。

東阿豆腐:東阿豆腐有著數百年的歷史,其製作方法為用浪溪河水泡豆子,用滷水為凝固劑,故有厚、壯、實、白等特點。可以趁熱加上辣椒醬、韭菜花等調料即吃,也可和其他蔬菜如白菜、菠菜、肉、蛋、海鮮等搭配,做成家常主菜食用。

習俗

平陰縣加鼓通

加鼓通:民間舞蹈《加鼓通》是山東省著名民間舞蹈,流傳於店子鄉宋柳溝村一帶,已有400多年的歷史,舞蹈為3人舞,1人唱板引,2人唱板腿。唱板引的在中間,唱板腿的在兩側。共24套鼓點,隨鑼鼓節動。1990年12月,由山東省民舞專家孫麗、段怡秀,縣文化館邵邦森、郭文明將《加鼓通》整理改編成大型廣場舞蹈,濟南瑪鋼廠工人表演,表演動作輕快,風趣詼諧,場面火爆,情緒熱烈,深受民眾喜愛,多次應邀參加市以上文化藝術活動展演。1991年2月在濟南市第一屆迎新春民間藝術表演比賽中獲一等獎;1992年2月應邀晉京演出,獲北京第六屆“龍潭杯”全國優秀花會大賽優勝獎;1993年2月獲濟南市第三屆新春民間藝術表演最佳表演獎。1995年2月,由省民舞專家孫麗、段怡秀,縣文化館張邦苓、陳連菊整理改編,店子鄉宋柳溝國小表演的《少兒加鼓通》在濟南市第五屆民間藝術表演比賽中獲一等獎。1996年2月,在濟南市首屆民俗博覽會民間藝術比賽中獲最佳表演獎。縣龍山國小《少兒加鼓通》節目多次參加山東電視台“剪子包袱錘”、“快樂星期天”、“陽光快車道”欄目和山東省民俗博覽會開幕式等演出,受到廣泛好評。

斗王皮:清乾隆年間兵部侍郎孫光祀以濟南養濟院門旁掌鞋的王皮為模特,以民間樂曲為基礎,創作出《斗王皮》,亦稱《十八個大姐斗王皮》,是融歌舞為一體的傳統表演藝術形式,起源於孔村鎮郭柳溝村一帶,已有380年的歷史,在齊魯民間藝苑中頗有影響。1991年2月,省民舞專家孫麗、段怡秀應邀來平陰挖掘整理《跑燈》,由平陰縣商業局職工表演,演出隊伍傘燈20人,花燈20人,民族吹打樂隊18人,樂曲採用了王皮調中的著名曲牌“山坡羊”。表演歡快熱烈,動作嬌柔、灑脫,場面火爆,深受民眾喜愛。在濟南市第一屆迎新春民間藝術表演比賽中獲表演一等獎。

平陰縣漁鼓

漁鼓:“簡板敲,漁鼓響,張果老騎在驢背上”,幾句民謠,形象地把“漁鼓”這種民間說唱的歷史淵源、演奏樂器都介紹了出來。據說“漁鼓書”形成於唐朝,至今流傳了1000多年。其伴奏樂器非常簡單,一個漁鼓,一個簡子。漁鼓的唱詞講究合仄押韻。20世紀80年代以前,漁鼓書在縣境內廣泛流傳,多數藝人白天在集市上演出,晚上在村里演出。隨著電視的普及,漁鼓藝人漸少,僅有孔村鎮郭柳溝村朱世年一人。朱世年拜師後藝名為柴元慶,跟山東省著名曲藝大師高元鈞同屬元字輩。他利用漁鼓演唱了《響馬傳》、《岳飛傳》、《大八義》、《小八義》、《七俠五義》等多部傳統著作。同時又推陳出新,編寫和演唱了很多新段子,並多次在省、市演出活動中獲獎。

扮玩節目:高蹺、跑旱船、玩獅狍、耍龍燈、打花棍是平陰縣民間傳統扮玩節目。改革開放後,這些傳統節目得到弘揚和發展。每逢元宵節期間,全縣近百個村排練這類節目,除自娛自樂外,有的還到縣城進行會演比賽。平陰鎮南門村、土樓村節目水平較高,曾代表平陰縣參加濟南市的演出。

山東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概況轄2個副省級城市,15個地級市,以及49個市轄區,31個縣級市,60個縣。
濟南市市中區 | 歷下區 | 天橋區 | 槐蔭區 | 歷城區 | 長清區 | 章丘市 | 平陰縣 | 濟陽縣 | 商河縣
青島市市南區 | 市北區 | 四方區 | 李滄區 | 嶗山區 | 城陽區 | 黃島區 | 即墨市 | 膠州市 | 膠南市 | 平度市 | 萊西市
淄博市張店區 | 臨淄區 | 淄川區 | 博山區 | 周村區 | 桓台縣 | 高青縣 | 沂源縣
棗莊市市中區 | 山亭區 | 嶧城區 | 台兒莊區 | 薛城區 | 滕州市
東營市東營區 | 河口區 | 墾利縣 | 廣饒縣 | 利津縣
煙臺市芝罘區 | 福山區 | 牟平區 | 萊山區 | 龍口市 | 萊陽市 | 萊州市 | 招遠市 | 蓬萊市 | 棲霞市 | 海陽市 | 長島縣
濰坊市濰城區 | 寒亭區 | 坊子區 | 奎文區 | 青州市 | 諸城市 | 壽光市 | 安丘市 | 高密市 | 昌邑市 | 昌樂縣 | 臨朐縣
濟寧市市中區 | 任城區 | 曲阜市 | 兗州市 | 鄒城市 | 魚台縣 | 金鄉縣 | 嘉祥縣 | 微山縣 | 汶上縣 | 泗水縣 | 梁山縣
泰安市泰山區 | 岱嶽區 | 新泰市 | 肥城市 | 寧陽縣 | 東平縣
威海市環翠區 | 乳山市 | 文登市 | 榮成市
日照市東港區 | 嵐山區 | 五蓮縣 | 莒縣
萊蕪市萊城區 | 鋼城區
臨沂市蘭山區 | 羅莊區 | 河東區 | 沂南縣 | 郯城縣 | 沂水縣 | 蒼山縣 | 費縣 | 平邑縣 | 莒南縣 | 蒙陰縣 | 臨沭縣
德州市德城區 | 樂陵市 | 禹城市 | 陵縣 | 寧津縣 | 齊河縣 | 武城縣 | 慶雲縣 | 平原縣 | 夏津縣 | 臨邑縣
聊城市東昌府區 | 臨清市 | 高唐縣 | 陽穀縣 | 茌平縣 | 莘縣 | 東阿縣 | 冠縣
濱州市濱城區 | 鄒平縣 | 霑化縣 | 惠民縣 | 博興縣 | 陽信縣 | 無棣縣
菏澤市牡丹區 | 鄄城縣 | 單縣 | 鄆城縣 | 曹縣 | 定陶縣 | 巨野縣 | 東明縣 | 成武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