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2608:01:43來自:莆美(成都)
第一親歷:基金支教人392公里徒步穿越涼山成都
2008年05月26日06:19 來源:理財周報作者:李小天
地震發生時李小天正從四川涼山川普格縣返程,她穿越400多公里山區抵達成都(距離震中汶川映秀鎮463公里,距離成都392公里)。安全回到上海後,她寫下回程途中見聞,特供理財周報,為我們提供了媒體上少有捕捉到的震區周邊情況
2008年5月12日下午,正好我和同事在四川普格縣海拔2400米的洛烏溝鄉團結村點校完成短期助學後踏上返程。突然,電話鈴聲響起,竟是公司總經理楊總親自打來,他說:地震了,上海剛剛晃了一下,震中在四川的汶川。
很快,問候的電話和簡訊紛至沓來,同事、親人、朋友……所幸我們所在的地域並未受到過多波及,但汶川這個地名同樣讓我們心頭一緊——就在去年的8月和12月,公司總經理和市場總監均曾率隊西下助學,兩度途經汶川,那裡匱乏的教學設施、困窘的生活狀態已經讓人心情沉重,而地震的發生更是始料未及。
整整一個小時的時間內,四川境內的通訊聯繫似乎已經暫時中斷,就連成都的電話也始終處於忙音狀態。突然之間,莫名的恐懼攫取了我們的內心,一種不祥的預感開始滋生和蔓延。
幸運的是,不久後我們得到訊息,公司曾資助的那些位於災區附近的學校由於地質環境等因素全部幸免於難。但災區可怕的傷亡訊息也逐漸傳了出來,1萬、2萬、5萬……不斷增加的死亡數字扎疼了人們的眼睛。
接下來的兩日,我們仍行走在涼山州的山路上,但災難的訊息卻一刻也不曾間斷。同行的成都人永遠在撥打著他那位住在重災區的同學的電話,當地教育系統的人士也不時打探到災區學校的訊息;在路邊的一家餐館,服務員不小心換了一個頻道,兩三桌的顧客急地站起來喊:“換四川台!”——24小時直播,成了那一段時間我們唯一收看的節目。
5月14日,我們計畫去成都。不過,當時的四川已經成為災區傷員和救援物資的集散地,飛機和火車紛紛告急,西昌機場已經沒有飛往成都的固定航班,而一張開往成都的火車票,同樣讓我們在西昌市的火車站整整等待了七個小時。
5月16日下午,我們終於趕到了位於成都的四川省紅十字會。數以百計的志願者在這裡聚集,緊張地安排並焦急地等待著,還有許多企業和好心人士來這裡捐贈善款。走到二樓,一位年輕的志願者匆匆過來對我們說:辦完事後請儘快離開,這棟樓修建於80年代,恐怕難以抵禦餘震的危害。
此時的成都,是真正的戰時。血庫裡面充滿著熱心的志願者的獻血,以至於獻血都不得不等候預約;廣播裡廣泛徵集著具有護理經驗的志願者前往省體育館幫助護理傷員,而那些力有未逮的志願者則被調去幫忙裝卸救援物品;公路上隨處可見運輸救援物資的車輛,而路邊每隔幾百米,就能看到抗災金錢和物資的徵集點。
餘震仍在持續,我們走過一個十字路口,附近幾家餐廳里的顧客突然急急跑出來。“剛才地面晃動了一下,你有感覺到嗎?”他們大聲交流著,卻神色如常。
當是時,前往汶川的救援車輛已幾近造成公路堵塞,廣播裡不得不呼籲大家避免開私家車去災區救援。這座城市聚集著那么多善良而勇敢的人們,用他們的熱忱和努力,振奮著更多的人的心。
眼下,我們回到上海已有幾日。但我的兩個朋友仍沖在汶川救災的前線,其中一個電話已經不通多日了,只在廣播裡還能聽到他的訊息;環顧周圍,仍有不少自發組織的救援組織和車隊正在伺機待發;而公司及員工亦在持續不斷為災區募集資金。天災面前,我們能做的事情顯得杯水車薪,卻是必須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