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滿菜”窺視了從遊牧的肅慎人到末代皇帝溥儀等滿洲族群的菜盆,不僅有女真時期完顏亮坐鎮燕京、君臣共食的“麇尾’、“血腸白肉”,還有乾隆皇帝御筆賜名的“飛龍”,有滿族家家必吃的“酸菜”,也有常人難得一見的“鹿胎羔”。紫禁城中的滿菜以“國菜”的身份輻射著整個北方,北方佳肴的精華也被吸納入滿菜體系。魯菜“拔絲山藥”、西北菜“爆炒駝峰”都歸入御膳,而滿菜“祭神肉”化身“蒜泥白肉”、“砂鍋肉”走上百姓餐桌。編輯推薦
滿漢全席是中華飲食文化的代表,在華人甚至亞洲人的印象中,它代表頂級豪華筵宴。現在,除了名字,它已淪為虛幻。街頭巷尾酒樓餐室與娛樂節目所炮製的它並不得到人們認可。有誰知道真正的滿漢全席包括哪些菜品?由哪些材料烹成?如何烹製?魚翅、燕窩、熊掌、雪蛤離你我固然很遙遠,但令人欣慰的是,歷史上實實在在存在過的珍饈佳肴也可以很平凡。食物沒有高低貴賤,它們永遠是最純潔的。目錄
貢差膳項鱘鰉
鹿
迎旨
湯局
御膳炒菜
熊掌
御膳素菜
長生不老的補藥
駝峰
祭神肉
飛龍
精彩書摘
每個地方都有向宮廷進貢的義務,這就是“貢差”,進貢的是食物,就叫作“膳項”,合稱為“貢差膳項”。一年四季,貢差膳項的車隊絡繹不絕進入紫禁城。從米麵果菜到奶酒茶糖,從油鹽醬醋到魚肉雞鴨,各種各項,定額定量,計數浩繁。清宮膳食的用料,也無非米、面、肉、菜,和普通百姓的井無區別,那么御膳特別在哪兒呢?比如白面,清宮吃的叫“飛羅面”,每年新麥下場,細磨細羅,一般老百姓吃的,也就磨兩遍,而飛羅面要磨六遍,微風過處,麵粉如塵飛白雪。全國很多地方都向清宮進貢飛羅面,其中以山西臨汾的最好。貢差膳項,鹿尾、鹿舌、鹿盤腸來自蠱京;油炸白肚鱒魚肉丁、玲鐺麥(蕎麥)、稗子米來自吉林;海帶、紫菜、蓮子來自山東;南華菰、檳榔、豆蔻來自廣東;冰糖、紅橘、福橙來自福州……
現在,江南的鰣魚價比黃金,清代,每年春天第一網鰣魚必定要送去宮廷。鰣魚打撈上來後,用冰船和快馬分水、旱兩路運抵京城。鎮江到北京約三千里路程,限定22個時辰(44小時)送到,宮廷早巳做好烹製準備,鰣魚一到,即刻烹飪。為爭取時間,送魚人在途中馬歇人不歇,只準許吃雞蛋充飢。常常是“三千里路不三日,知斃幾人馬幾匹?馬傷人死何足論,只求好魚呈聖尊”。
盤點美食書籍
美食,貴的有山珍海味,便宜的有街邊小吃。但是不是所有人對美食的標準都是一樣的,其實美食是不分貴賤的,只要是自己喜歡的,就可以稱之為美食。吃前有期待、吃後有回味的東西。美食遭遇心情的時候,美食已不僅僅是簡單的味覺感受,更是一種精神享受。一起協作有關美食的書籍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