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笙舞

蘆笙舞

蘆笙舞主要分布在中國貴州、廣西壯族自治區和湖南等地的侗族,分別系屬於漢藏語系壯侗語族的壯傣和侗水兩個語支。其先民是古代“百越”中“駱越”支系“西甌”的後裔。隋唐時期至宋代,曾被稱作“峒”和“洞”,以後才以“侗”為該民族的族稱。廣西柳州地區三江侗族自治縣的侗族,在每年農曆三月初三都要舉行具有豐富多彩內容的盛大民族活動。

基本信息

歷史

“蘆笙舞”(苗語稱“究給”)是種以男子邊吹“蘆笙”同時以下肢(包括胯、膝、踝)的靈活舞動為主要特徵的傳統民間舞蹈。它流傳廣泛,普及各苗族地區。其中尤以貴州東南部、西北部和廣西西部山區最為活躍。在那裡,人們從兒童時代起就開始學吹蘆笙和跳蘆笙舞。凡是在演奏和舞技上出眾的蘆笙手和蘆笙隊,都深受民眾的尊敬和愛戴。在過去,青年小伙子會不會吹蘆笙,能不能跳蘆笙舞甚至都成為姑娘們擇偶的重要條件之一。
蘆笙舞,廣泛流行於中國南方苗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彝族、拉祜族、僳僳族、納西族等少數民族地區的民間舞蹈。以男子邊吹蘆笙邊舞蹈為其主要特徵。
笙分葫蘆笙與蘆笙兩大類。葫蘆笙用葫蘆做笙斗,一般插有5支帶簧片的笙管,約16~66厘米;蘆笙為木製笙斗,一般插有6支笙管,長約33~333厘米不等。兩類統稱為“蘆笙”。至今吹奏葫蘆笙而舞的民族有彝族、拉祜族、僳僳族、納西族等;吹奏蘆笙而舞的民族有苗族、水族、侗族、仡佬族等。
蘆笙舞歷史悠久,在雲南省江川李家山出土的春秋中晚期墓葬中發現的兩件青銅葫蘆笙,是迄今中國最古老的葫蘆笙實物。蘆笙舞的舞蹈形象在古文物中也有生動的反映,如晉寧石寨山出土的銅鼓,就刻有正在吹葫蘆笙而舞的形象。這些都證明在2000多年前中國南方就已經有了葫蘆笙和葫蘆笙舞。

舞蹈起源

蘆笙舞蘆笙舞

關於蘆笙舞的起源,苗族有樸素和美妙的傳說。相傳盤古開天地之時,大地一片荒涼。那時,苗族祖先是靠狩獵飛禽走獸作衣食的,為了解決捕獲鳥獸的困難,當時一個心靈手巧的小伙子,在林中砍下樹木和竹子,做了支蘆笙模仿鳥獸的鳴叫和動作,吹跳起來以引誘各類鳥獸。從此,人們每出獵均有所獲,於是蘆笙舞就成了生活的必需而世代相傳。這類傳說與現今仍流傳著眾多模擬鳥獸鳴叫和形態的蘆笙曲調及舞蹈動作的現象雖相吻合,但要弄清它的起源,仍有待從史料方面進行研討。

文獻中多有涉及;明清以來,更廣見於文獻和志書之中。明人倪輅《南昭野史》有“每孟歲跳月,男吹蘆笙、女振鈴合唱,並肩舞蹈、終日不倦”的記載。足見蘆笙舞早已是苗族人民傳統節日活動的重要內容並風糜一時了。

舞蹈簡介

蘆笙舞蘆笙舞

“蘆笙舞”(苗語稱“究給”)是種以男子邊吹“蘆笙”同時以下肢(包括胯、膝、踝)的靈活舞動為主要特徵的傳統民間舞蹈。它流傳廣泛,普及各苗族地區。其中尤以貴州東南部、西北部和廣西西部山區最為活躍。在那裡,人們從兒童時代起就開始學吹蘆笙和跳蘆笙舞。凡是在演奏和舞技上出眾的蘆笙手和蘆笙隊,都深受民眾的尊敬和愛戴。在過去,青年小伙子會不會吹蘆笙,能不能跳蘆笙舞甚至都成為姑娘們擇偶的重要條件之一。

蘆笙舞,廣泛流行於中國南方苗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彝族、拉祜族、傈僳族、納西族等少數民族地區的民間舞蹈。以男子邊吹蘆笙邊舞蹈為其主要特徵。
笙分葫蘆笙與蘆笙兩大類。葫蘆笙用葫蘆做笙斗,一般插有5支帶簧片的笙管,約16~66厘米;蘆笙為木製笙斗,一般插有6支笙管,長約33~333厘米不等。兩類統稱為“蘆笙”。至今吹奏葫蘆笙而舞的民族有彝族、拉祜族、傈僳族、納西族等;吹奏蘆笙而舞的民族有苗族、水族、侗族、仡佬族等。
蘆笙舞歷史悠久,在雲南省江川李家山出土的春秋中晚期墓葬中發現的兩件青銅葫蘆笙,是迄今中國最古老的葫蘆笙實物。蘆笙舞的舞蹈形象在古文物中也有生動的反映,如晉寧石寨山出土的銅鼓,就刻有正在吹葫蘆笙而舞的形象。這些都證明在2000多年前中國南方就已經有了葫蘆笙和葫蘆笙舞。

舞蹈種類

蘆笙舞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也是苗族最喜愛的民間舞。蘆笙舞基本可以分為三類,民眾性蘆笙舞,表演性蘆笙舞,風俗性蘆笙舞。
自娛性
從動作特點上看,又可分為“踩”和“跳”兩種,“踩”以兩膝的輕微屈伸 並踏著節奏向前移動為特色,“跳”是由動力腳落地後,下肢的顫動以及抬腳踹動,上身隨之自然地擺動為特色。前一種嫻雅、端莊,後一種柔和、瀟灑。
習俗性
第一種是每年過“花山節”時跳,這是男女青年聯歡和選擇配偶的佳期,這天所跳的蘆笙舞,古時就稱為“跳花”或“跳月”,多在月明風清之夜進行。有這類習俗的苗族山寨,一般都設有“跳月”的月亮場或“跳花”的花場。這類蘆笙舞尤以黔東南地區盛行的“討花帶” 和黔中地區盛行的“牽羊”較有代表性。
“討花帶”是小伙子邊舞邊吹著蘆笙曲“討花帶子”向自己愛慕的姑娘求愛。在這種場合, 姑娘若與小伙子情投意合,就會把自己精心編織的花帶,含情脈脈地拴在小伙子的蘆笙上。 這種形式主要是以蘆笙吹歌傳情,所以舞蹈動作幅度不大,舞步也並不複雜。
“牽羊”是男青年在前面邊吹邊跳,尾隨而舞的姑娘若愛上了某個小伙子,就把自己親手編織的美麗花帶作為定情的信物,拴在他的腰上,然後牽著花帶的一端,跟在小伙子身後踏節而舞。技藝出眾的蘆笙舞好手,有時竟會同時牽著幾個姑娘舞著走呢!當然,在這種情況下,最終能與誰成眷屬,那就不儘是月亮場或花場上能見分曉的事了。
第二種:在廣西融水一帶。舞時手挽手、身體前傾、順圈往前跳,動作比較簡單。參加舞蹈的人數常見為十二人,隊形呈三人一橫排、四人一豎排的長方陣。

倒立吹蘆笙倒立吹蘆笙

表演性
一般都在節日或集會中以競技或獻技的方式進行表演。有的地方盛行以村寨蘆笙隊為單位進行集體比賽,如黔東南的從江縣、傍洞一帶,每逢年節,鄰近各村寨以百十人為隊同時吹跳比賽,參加比賽的蘆笙隊以能吹奏樂曲的多寡、聲音是否優美、諧和以及動作和步法是否豐富、舞蹈的時間是否持久定優勝。有的地方則以個人競技的方式進行。這種競技一般都不設規定動作,每個蘆笙手都有施展個人技藝的機會。這類蘆笙舞的動作以矮步、蹲踢、鏇轉、騰躍等為多。競技者有的以動作的節奏多變,迅疾激烈見長;有的則以能完成較多的高難度動作取勝。
表演性蘆笙舞內容十分豐富。盛行於黔西地區的有“巧喝酒”、“蚯蚓滾沙”、“滾山珠” 和“蘆笙拳”;盛行於桂西山區的有“過門坎”、“猴子上樹”和“滾地龍”;盛行於黔東南地區的有“牛打架”、“鬥雞”等多種。前兩地區所盛行的主要以炫耀高難技巧博取觀眾的喝采;後一地區所盛行的主要是模仿禽獸的習性、神態,以表現出生活的諧趣引人入勝。
“蚯蚓滾沙”、“滾地龍”是舞者跪地下板腰,以頭頂地為軸心,隨後挺起,邊吹奏蘆笙邊 翻身舞動。
“巧喝酒”是在長凳上置一盛滿米酒的杯子,然後,舞者圍著長凳邊吹、邊舞、邊下腰喝酒。
“滾山珠”是邊吹奏著蘆笙邊作向前和向後翻滾或倒立、疊羅漢等動作。
“蘆笙拳”的形式獨具一格,這種舞蹈以舞蘆笙者為伴奏和指揮,其餘男、女舞者在其指揮下時而互相穿插時而揮拳對打。有時也插入花棍的對擊。
祭祀性
通常是在木鼓、銅鼓的伴奏下跳的。舞者多為中、老年人。吹奏的大蘆笙長達三尺至丈余。過去,這類蘆笙舞只在“吃牯髒”(殺牛祭祖)時才跳。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中,表現出對祖靈的尊敬和懷念,動作穩重、遲緩。隨著社會、文化的進步,現在苗族已很少舉行這種有原始宗教色彩的祭祖活動了。因此,這類舞蹈現已不見了。
禮儀性
也因其活動時的內容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活動形式和特點。凡屬男婚女嫁、新屋落成等喜慶活動,則以動作跳躍、輕快,氣氛熱烈歡騰為特色。舞者也多在堂中起舞以示祝賀。在喪葬的儀式上,蘆笙舞蹈的作用主要是對死者家屬的安慰和向死者致哀。在這樣的場合,除在入棺儀式上有跨過棺木的跳躍動作外,其餘動作均沉穩而有節制。

彝族

倒立吹蘆笙倒立吹蘆笙

流行於四川省涼山地區和雲南省西部一些地區,曾用於喜慶豐收的酬神和送葬儀式中。清《滇南志略稿》載:

“……每年秋後,宰牲祀神,吹笙跳舞而歌,謂之祭莊稼。”清乾隆《開化府志·九》記:“……送葬,女婿吹笙跳舞屍前。”現在葫蘆笙舞已多為民眾自娛性舞蹈。雲南省有些地方除用葫蘆笙作為舞蹈伴奏樂器外,還用笛子、月琴等同時伴奏,稱為“打跳”或“打歌”。男女青年邊唱邊舞、肩部前後擺動,舞姿健美瀟灑。四川省涼山地區,凡吉日均跳葫蘆笙舞;每逢火把節更為隆重,屆時晝夜歡舞,連續3日。舞時不歌,多為兩人一對,互相對腳動作,男子動作幅度大而有力,腿部高抬重落,女子動作較小,腿部不高抬,眾人圍圈而舞,吹葫蘆笙者在圈內領舞,亦有女子邊彈月琴邊舞,或邊吹邊領舞 。

拉祜族葫蘆笙舞

節日和勞動之餘均跳葫蘆笙舞。傳說有80多套舞曲。舞蹈中的動作,大致可分為表現生產勞動、日常生活和模擬鳥獸的舞蹈。例如舞者腳向里掃腿,勾腳向外蹁腿,是表現收割穀子;“斑鳩揀穀子”,表現了斑鳩覓食、嬉戲的姿態。舞蹈富於表現力,生動有趣,獨具特色。男子在圈內邊吹笙邊舞,動作繁雜,女子拉手圍圈,動作簡單。舞蹈動作速度,一般先慢後快,動作幅度,逐漸加大。
蘆笙舞蘆笙舞是拉祜族具有代表性的民間舞蹈。在節日集會或有的祭祀活動時,均跳此舞。拉祜族與同屬氐羌族群的彝族一樣,崇拜葫蘆,把葫蘆視作祖先誕生的母體的象徵。蘆笙舞的動作,除有少數為祭祀活動時的特有動作外,絕大部分是表現生產生活和模擬動物生活的,其過程非常詳盡。
男的吹笙,女的手拉手圍成圓圈其舞為蘆笙舞的基本舞蹈形式。蘆笙舞是特點突出的拉祜族代表性舞蹈。跳起蘆笙舞,能增強民族的認同感,充滿民族團聚的歡樂,增強民族的信心和力量。拉祜族百分之八十以上集中分布的瀾滄江以西地區,都跳蘆笙舞。而與其它民族雜居地區則較流行跳歌。
葫蘆笙悠揚婉轉、口弦聲餘音繞樑,表現拉祜族勞動場面的“豐收擺舞”充滿歡騰和激情,使人難以忘懷。

傈僳族

一名男子跳起了芒蒿舞為蘆笙伴舞一名男子跳起了芒蒿舞為蘆笙伴舞

由吹葫蘆笙者領舞,眾人皆隨後,按逆時針方向移動,互相拉手、甩動臂膀,動作多為二人相對,有前、後對腳或面對面、背對背翻動轉體,動作有力,跳動不高,偶有拍手擊節而舞。舞者情緒開朗奔放。在雲南西部和四川西昌等地也稱為“跌腳”或“蹢腳”。

納西族

在古老的納西族東巴經《魯般魯繞》中,早已記載了牧奴們作和吹奏蘆笙的情景,蘆笙舞也相應產生了。納西族葫蘆笙舞是節日時自娛性舞蹈。一般首先要跳一段“扭美”,它是葫蘆笙舞曲的基礎。舞時眾人攜手緊扣臂膀,面向圓心,左肩微向前,胯部隨腳步的移動略向前後閃動,當向前抬腿時,身體略前傾,胯部向後,動律獨特

苗族

蘆笙舞蘆笙舞

是苗族民間舞中流傳最廣、最有代表性的舞蹈形式。早在明代《南詔野史》中就有“男吹蘆笙,女振鈴合唱並肩舞蹈,終日不倦”的記載,清《苗俗記》中也記有“每歲孟春,……男女皆更服飾妝。男編竹為蘆笙,吹之而前,女振鐸繼於後以為節,並肩舞蹈,迴翔婉轉,終日不倦”。這說明1000多年前苗族蘆笙舞即已盛行。也說明女子振鈴擊節而舞的舞蹈一直延續到清代,與現在多為徒手而舞的情況有所不同。近年來有些地區出現了過去從蘆笙舞未有過的婦女蘆笙手。苗族蘆笙舞大致可分為自娛性、競技性、祭祀性3種,其中自娛性蘆笙舞最為普遍。舞蹈時,蘆笙手在隊前或在圈內領舞,一般按男前女後的佇列,逆時針環繞行進。有的地區還用3.3米高的大蘆笙和芒筒伴奏,增加低音聲部伴奏效果。每當盛大節日,成百個蘆笙,上千的人群,層層環繞跳蘆笙舞,氣勢極為壯觀。在“跳花”、“跳月”、“踩花山”等民族節日,青年男女還通過蘆笙舞選擇配偶,如“討花帶”、“牽羊”等均為表現男女青年相愛的舞蹈。競技性蘆笙舞,在節日期間舉行,以曲調多、技巧難度大取勝。舞蹈動作有連續鏇轉、矮步、倒立、翻滾等。舞時樂曲不中斷。有的地區苗族老人亡故,有以蘆笙舞祭祀亡靈、慰藉死者家屬的習俗。其舞蹈動作沉穩。
鼓點鏗鏘,舞姿純樸,表現了山民耕作、狩獵的生活情景,風格粗獷剽悍。表演者雖談不上有很高的藝術感覺,但從他們演練的舞步中讓人領略到的是熱情、是奔放、是令人心胸寬闊的想像...
貴州各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文藝,而多姿的民族舞歩也是精粹。黔東南苗族優美的蘆笙舞、銅鼓舞;黔西北的彝族琮琮的月琴和熱烈奔放的鈴鐺舞;黔東北土家族的擺手舞等等都為民族文藝大花園增添了異彩。
蘆笙舞是苗族人民祭祖或節日、喜慶的主要舞蹈之一。但由於歷史上民族壓迫和階級壓迫等原因,相當一部分苗族村寨已失傳,現尚保存蘆簽舞蹈較好的有交下、巫忙、黨道、南宮、反排、番召、革東、寶貢、台盤等地。蘆笙與蘆笙舞舞在苗族地區的歷史源遠流長。
蘆笙和蘆笙舞,苗家人認為它是始祖母創造出來的,象徵苗家人的母親,它的聲音也是母親的聲音。蘆笙的創造和蘆笙舞蹈的起源,傳說均源於兩位女性。相傳遠古時雷公山腳有一苗族姑娘長得很漂亮,一天忽然被一野雞精搶入洞穴中。在姑娘萬般無奈之時,連續兩天聽見洞外有竹管聲,姑娘在洞中用口哨聲和竹管聲對吹,最後被這個吹竹管的青年男子尋聲找到洞內,並將分管交給這個女孩吹奏娛騙野雞精,男孩侍機將野雞精殺死救出女孩,之後;就將那根救了女孩性命的竹管制成了蘆笙。這是蘆笙製作的傳說。而蘆笙舞蹈的起源。傳說是某苗寨有一姑娘,名叫葛仰香;長得很漂亮,已與一個窮苦青年相播。
相親相愛,然而有一財主想去霸占。一天葛仰香與相播雙雙相約遠離他鄉。但卻被財主知道了,帶家丁尾追二人。當追至一山崖時,相播摔下懸崖身亡。葛仰香為此悲憤不已,便在大年初一邀約同伴一起吹空舞蹈,以悼相播在夭之靈。當大家舞蹈至天黑時,葛仰香倒地,氣絕身亡。後來苗族人民為了紀念這兩位苗族男女青年的純真愛情,每每在過年過節吹蘆史舞蹈以示紀念。漢族史籍里也對苗族蘆笙文化的生動記載:“參差六竹管,長聲黃鐘濤,短聲清微散,舞來隨節鏇,吹去別促緩,苗女共苗男,明月花滿山。”如今,三大方言的苗族,無論居住何處,仍以蘆笙作為本民族文化的一種表現形態。
蘆笙的舞曲及舞步,各地大同小異。蘆笙舞曲內容可分為禮樂曲、敘事曲、進行曲、歌體曲與舞曲等。蘆笙演奏與蘆笙舞的形式可分為吹笙伴舞、吹笙領舞與吹笙自舞,前兩者吹笙可以是七、九、十一或更多人。吹笙伴舞及吹笙者不舞或在場中小舞,周圍男女民眾層層環繞舞蹈;吹笙領舞及吹笙者在前邊吹邊舞,男女群體結隊繞圈踏聲舞蹈,場面尉為壯觀。吹笙自舞指小集體、雙個或單個吹笙者用小蘆笙表演,亦吹亦舞、舞蹈動作高難,配合默契。蘆笙舞蹈動作可概括為走、移、跨、轉、立、踢、別、勾、翻等。蘆笙舞動作表現或莊重肅穆;或節奏緊湊,動作激烈;或輕鬆明快、活躍敏捷,都因適用的不同而有異。蘆笙曲與薩笙舞體現出苗族人民的各種生活與文化形態。

水族

水族蘆笙舞水族蘆笙舞

農曆九月的水族年,是蘆笙舞最活躍的日子。蘆笙舞通常與銅鼓舞、斗角舞共同活動。蘆笙隊一般由5隻高低音不同的蘆笙和7隻低音芒筒組成,男子在前邊吹邊舞,女子手持花手帕於後相隨而舞。動作多模擬行船、騎馬、射獵或水牛滾塘等,動作特點粗獷、慓悍;開胯、挺胸、全身劇烈抖動。

侗族

過去是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祭祀活動的一部分,現已成為侗族人民歡度節日的主要活動。蘆笙舞在湖南省也叫踩笙堂,它是歌、舞、樂三者相結合的形式。男子吹蘆笙為前導,女子們每人手持摺扇和侗帕隨後,且歌且舞。中秋節舉行的蘆笙比賽,是一種男子集體競技性的舞蹈,參加比賽的蘆笙隊以村寨為單位,從3、5個到數十個舞隊不等。比賽時動作激烈、情緒高昂。

相關傳說

蘆笙舞蘆笙舞

蘆笙舞是雷山縣苗族人民祭祖或節日、喜慶的主要舞蹈之一”。但由於歷史原因,相當一部分苗族村寨已失傳,現尚保存蘆笙舞蹈較好的有雷山、交下、巫忙、黨道、南宮、反排、番召、革東、寶貢、台盤等地。

蘆笙與蘆笙舞在雷山苗族地區的歷史源遠流長,苗家人認為它是始祖母創造出來的,象徵苗家人的母親,它的聲音也是母親的聲音。蘆笙的創造和蘆笙舞蹈的起源,傳說均源於兩位女性。相傳遠古時雷公山腳有一苗族姑娘長得很漂亮,一天忽然被一野雞精搶入洞穴中。在姑娘萬般無奈之時,連續兩天聽見洞外有竹管聲,姑娘在洞中用口哨聲和竹管聲對吹,最後被這個吹竹管的青年男子尋聲找到洞內,並將竹管交給這個女孩吹奏娛騙野雞精,男孩侍機將野雞精殺死救出女孩。

之後,就將那根救了女孩性命的竹管制成了蘆笙。這是蘆笙製作的傳說。而蘆笙舞蹈的起源。傳說是某苗寨有一姑娘,名叫葛仰香;長得很漂亮,已與一個窮苦青年相播相親相愛,然而有一財主想去霸占。一天葛仰香與相播雙雙相約遠離他鄉。被財主知道了,帶家丁尾追二人。當追至一山崖時,相播摔下懸崖身亡。葛仰香為此悲憤不已,便在大年初一邀約同伴一起吹笙舞蹈,以悼相播在天之靈。當大家舞蹈至天黑時,葛仰香倒地,氣絕身亡。後來苗族人民為了紀念這兩位苗族男女青年的純真愛情,每每在過年過節吹笙舞蹈以示紀念

文化傳承

蘆笙舞蘆笙舞

苗家人創造了蘆笙,至今仍保存著蘆笙,人人愛吹蘆笙、愛跳蘆笙舞。視笙音為苗音。蘆笙音量高、響度大、人們往往描述為“笙聲沸天”、“蘆震山嶽”、“幾十里以外都聽得見”,可以說它是世界上古今音量最高,回響最大,響聲最遠的樂器。迄今,三大方言的苗族,無論居住何處,仍以蘆笙作為本民族文化的一種表現形態。漢族史籍里也對苗族蘆笙文化的生動記載:“參差六竹管,長蘆黃鐘濤,短聲清微散,舞來隨節施,吹去別促緩,苗女共苗男,明月花滿山。”

這是宋代有關對苗族蘆笙文化的記敘。蘆笙在苗家人的觀念中是“母親”(始祖母)創造出來的,其聲音是“母親”的聲音。在“母親”的招喚下,至今三大方言的苗族,無論居住何地,都以蘆笙文化用為本民族的一種表現形態,作為本民族精神意識的一種凝聚與弘揚。母親”(始祖母)創造出來的,其聲音是苗族蘆笙即古代詩書屢屢記載的笙、竿、簧、籠、的再現。蘆笙一般為六管笙,也有多於六管或少於六管的。

蘆笙是由吹氣管、氣斗、音皆管、簧片、共鳴筒等部分組成的民族吹奏音樂。可分為大,中、小與特小等種類。大蘆笙高達丈余,吹奏時聲音宏亮深沉。中蘆笙音色圓和流暢,小蘆笙音色明亮纖細。苗家人喜吹蘆笙,每吹笙必舞蹈,蘆笙舞從功能上可分為祭祖、慶典、娛樂與友誼等舞。前者莊重嚴肅、規模盛大,用大中蘆笙。後者輕快活躍,可用中小蘆笙。舞蹈形式也由群舞、集體舞到雙人或單人舞。蘆笙舞曲內容可分為禮樂曲敘事曲進行曲、歌體曲與舞曲等。加上舞蹈,即可體現出苗族人民的各種生活與文化形態。

蘆笙演奏與舞蹈的形式可分為笙伴舞、笙領舞與笙自舞等。前兩者吹笙人可以是七、九、十一或更多人。吹笙伴舞及吹笙者不舞或在場中小舞,周圍男女民眾、層層環繞舞蹈。吹笙領舞及吹笙者在前頭邊吹邊舞,男女群體隨隊伍繞圈踏聲舞蹈,場面尉為壯觀。笙者舞指小集體、雙個或單人吹笙者用小蘆笙表演,亦吹亦舞、舞蹈動作高難。配合默契。蘆笙舞蹈動作可概括為走、移、跨、轉、立、踢、別、勾、翻等。動作表現或莊重肅穆,或節奏緊驟,或輕鬆明快、活躍敏捷都因場所與適用的不同而有異。蘆笙曲與蘆笙舞體現出苗族人民的各種文化形態。

少數民族代表性舞蹈

少數民族代表性舞蹈。

民族舞蹈概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