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據史書考證,燒餅是漢代班超同西域時傳來的。〈續漢書〉有記載說:“靈帝好胡餅。”胡餅就是最早的燒餅,唐代就盛行了。〈資治通鑑.玄宗〉記載:安史之亂,唐玄宗與楊貴妃出逃至鹹陽集賢宮,無所裹腹,任宰相的楊忠國去市場買來了胡餅呈獻。當時長安做胡麻餅出名的首推一家叫輔興坊的店鋪。為此詩人白居易賦詩一首稱:“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寄於飢讒楊大使,嘗香得似輔興無。”說在鹹陽買到餅象不象長安輔興坊的胡麻餅。胡麻餅的做法是取清粉、芝麻五香鹽面清油、鹼面、糖等為原輔料,和面發酵,加酥入味,被揪劑成型,刷糖色,粘芝麻,入爐烤制,因而白居易說“面脆油香”了。
此做法與現代燒餅差不多。宋代陶谷的《清異錄》一書記載:“僖宗幸蜀之食,有宮人出方巾包麵粉升許,會村人獻酒一提,偏用酒浸面,敷餅以進,嬪嬙泣奏曰:‘此消災餅。’乞強進半枚。”說的是880年8月,黃巢農民起義,兵逼長安,唐僖宗倉皇出逃,沒有吃的,宮女用宮中帶出的一點麵粉,用村里人送的酒,一起和面,先在鍋內烙,後在爐內烘熟,拿給他吃,說這是消災的餅。僖宗勉強吃了半塊。這種先烙後烤的方法和現在相同。“消災餅”不用芝麻,大概就是現在的火燒了。
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已有“燒餅做法”,與唐代的燒餅做法相差無幾。
製作方法
特點:豆餡燒餅是承德風味小吃中的佼佼者,老幼皆宜食月。色澤金黃,豆香濃郁,香甜適口。製作方法
原料:麵粉500克,面肥20克,赤小豆100克,白搪50克,芝麻、桂花、鹼適量。
工藝:制餡:先將赤小豆煮爛,搓成細泥,加入白糖、桂花,拌勻成餡。
和面:麵粉用溫水和勻,加入面肥,揉成麵團,待起皮後,對入適量鹼揉透揉好。
包餡:將揉好的麵團搓成一寸粗的長條,再揪成若干個刁劑,按成中間稍厚邊稍薄的圓片,左手托面片,右手放餡,收嚴口,呈饅頭形,再擀成圓盤形餅,挨個排列好。
烘烤:取少許麵粉加適量水和成稀糊,挨個抹在餅坯上,再挨個粘上一層芝麻仁,逐個裝入事先燒好的烤爐里,烘烤約5分鐘,即可成熟。
營養成份
麵粉因烘烤其蛋白質與維生素有一定的損失,但由於餅中的肉類其營養成份保存較好,其中蛋白質、維生素與麵粉的損失形成互補,並含有脂肪、糖類、鈣、磷、鐵,有補中益氣的作用。但是每豆餡燒餅一定會有以下營養成份:
食用與保存
食用方法:可直接食用也可放微波爐小轉2分鐘。保存方法:常溫保存,不得與異味物品存放。
(1)豆餡燒餅都是當天現做現烤,豆餡燒餅可以冷著吃,若能稍微烤過後再吃會更棒,先將烤箱預熱後,放入燒餅烤3分鐘即可。
(2)豆餡燒餅搭配的飲料,除了傳統的豆漿、熱茶,豆餡燒餅與咖啡是絕配,不信可以試試看喔!
(3)豆餡燒餅在室溫下可以擺放兩天,放入冰櫃中冷藏,可放置一周,豆餡燒餅都是原始材料生產,沒有添加什麼防腐劑之類的化學添加物。
(4)豆餡燒餅不只是早餐的食物,也非常適合做為下午或晚上的點心,重點是想吃的時候就有得吃。
書摘
鹹酥燒餅和豆餡燒餅都是北京小吃中燒餅的品種。 《故都食物百詠》中有詩說:“燒餅味鹹甘,形有圓方貯滿籃,薄脆生香堪細嚼,清新食品說宣南。”從詩中可以知道,這種燒餅是提籃小販走街串巷賣的小吃,做得最好的是宣武門南邊的小販。為什麼宣武區這類燒餅最有名?因為宣武區牛街是回民集中地區,過去走街串巷做小本生意的較多,為了生活和競爭,手藝越做越精,所以就出了名。
傳說典故
劉伯溫的「燒餅歌」是一首甚為準確的預言。這首預言可以在中國傳統的曆書『通勝』中找得到。它的名為何叫做「燒餅歌」呢?在其中也有提及,話說於公元1368年某一日的早上,明太祖在內殿里吃燒餅,只咬了一口,便聽到內監會報劉基劉伯溫進見。太祖心想測試劉基一下,於是便以碗蓋著只咬了一口的燒餅,再召劉基入殿晉見。劉基入殿後,太祖便問曰:「先生心明數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基乃掏指一算,對曰:「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到了這裡,相信大家可劉伯溫之言而估計得到答案,之後劉伯溫繼續說道:「依臣所見碗中為一燒餅是也。」明太祖也不得不為之讚嘆。燒餅歌當然未完,明太祖眼見他擁有奇門之術,於是便繼續向劉基請教明朝以後的國運。
劉伯溫隨後就說出對西元2000年後中華民族之預言,各位且仔細看劉先生為中國日後命運所下之註解:胡人至此亡久矣,四大八方有文星,品物鹹亨一樣形,琴瑟和諧成古道,早晚皇帝又中興,五百年間出聖君,聖君尚問真人出,周流天下賢良輔,氣運南方出將臣,聖人能化亂淵源,八面夷人進貢臨,宮女勤耕望夜月,乾坤有象重黃金,北方胡虜害生靈,更令南軍誅滅形,匠馬單騎安外國,眾將揖讓留三星,三元復轉氣運開,大修文武聖主裁,上下三元無倒置,衣冠文物一齊來,七元無錯又三元,大開文風考對聯,猴子滿盒雞逃架,犬吠豬鳴太平年,文武全才一戊丁,流離散亂皆逃民,愛民如子親兄弟,創立新君修舊京,千言萬語的知虛實,留與蒼生作證盟。
經典小店
大事記第三代傳人王文義接手後,在做工調料上加以改進,從而創造出稱為京城一絕的“燒餅、焦圈”
1956年,公私合營停業
1992年退休後,王鴻增開始私人經營,使王家的燒餅、焦圈又添異彩
名吃簡介
德順齋是一家專營燒餅、焦圈、的百年老店。在舊北京城南,提起王家的燒餅、焦圈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王家的老祖宗個個相貌白淨端莊、身材頎長,眾人又在大號“德順齋”之外,加以俊王的雅號,這就是俊王德順齋的
由來。德順齋歷代傳人
第一代王國瑞
第二代王德海
第三代王文義
第四代王鴻增
第五代王世華
北京名小吃
說到小吃,名聲最大的莫過於成都小吃;說道味美可口的名小吃,那一定非北京莫屬!在您的身邊,您還深知哪些名小吃?讓我們一起攜手補充這些名小吃的資料吧! |
特色小吃集(三)
小吃是一類在口味上具有特定風格特色的食品的總稱,可以作為宴席間的點綴或者早點、夜宵的主要食品。世界各地都有各種各樣的風味小吃,特色鮮明,風味獨特。小吃就地取材,能夠突出反映當地的物質及社會生活風貌,是一個地區不可或缺的重要特色,更是離鄉遊子們對家鄉思念的主要對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