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環縣踞陝、甘、寧三省(區)之交界,鄂爾多斯盆地之腹中,大西北經濟圈之中樞,銀(川)—武(漢)大動脈縱貫全境,神府、寧東、華亭、彬長四大煤田分布四周,中石化、中石油、延長油礦開採區塊均有分布。西距蘭州480公里,北距銀川260公里,南距西安420公里,東距榆林280公里、延安320公里。全縣轄20個鄉鎮、1個旅遊開發辦、250個行政村,總土地面積9236平方公里,總人口3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占93.7%。境內海拔高度在1200—1700米之間,年均降雨量300毫米左右,年平均日照時間2600小時。
環縣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歷史悠久,人傑地靈。這裡是華夏農耕文化的發祥地和中華民族最早的繁衍生息地之一,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已有人類活動。隋朝置縣以來,環縣就是兵家必爭之地。這裡曾湧現出諸多仁人志士、英傑賢達,南宋王淵,明代魏鎮、魏錕,晚清明將董福祥、張俊,道情皮影藝人解長春,農民詩人《咱們的領袖毛澤東》詞作者孫萬福等名人輩出。
發展狀況
環縣是紅色教育的傳播地,傳統光榮,民風淳樸。環縣是1936年解放的革命老區,紅軍長征途經之地,原陝甘寧省委、省政府駐地,是陝甘寧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解放戰爭的總後方。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最後一戰——山城堡戰役就發生在環縣境內。習仲勛同志為第一任縣委書記。革命戰爭年代,環縣人民的無私奉獻,為中國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計畫經濟時代,環縣作為農業大縣,曾將大批糧食調往省內外,有力地保障了城市糧食供給,支援了國家的工業化發展。進入市場經濟後,環縣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經濟發展相對緩慢,屬於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乾旱困難縣。
環縣是綠色雜糧的原產地,品質優良,物美價廉。環縣位於毛烏素沙漠與黃土高原的交匯地帶,氣候涼爽,乾旱少雨,特殊的土壤、氣候和降雨量造就了環縣盛產蕎麥、糜子、穀子、洋芋、燕麥等小雜糧和胡麻、葵花、黃豆、中藥材等多種經濟作物,質優品良,屬綠色無公害產品。其中小雜糧產量居全省之首,被命名為“中國小雜糧之鄉”。全縣羊只飼養量居全省第二,灘羊飼羊量占全國的十分之一,是西北羊絨、羊毛、皮張和各種肉食品的主產地之一。
環縣是礦產資源的富集地,儲量豐富,前景廣闊。環縣礦產資源豐富,境內有石油、天然氣、石灰岩、煤炭、白雲岩等多種礦藏。石油地質儲量達3億多噸,是長慶油田的主產區之一;優質石灰岩儲量達2000多萬噸,正在開發利用;白雲岩儲量達18億噸,屬特優品位;全縣煤炭預測儲量684億噸,煤層氣預測儲量3480億立方米。現已探明千米以淺整狀煤田儲量達16.47億噸,甜水堡千米以淺層煤炭儲量2億噸,構造簡單,煤質優良,具備建設億噸級煤田的條件。沙井子煤田普查探礦權和甜水煤田採礦權公開拍賣出讓,現已進入實質性普查開採階段。
環縣是多樣文化的匯集地,風情獨特,古樸典雅。黃土文化、農耕文化、沙漠文化、宗教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化璀璨匯集。道情皮影享譽國內外,是“中國皮影之鄉”,被西方譽為“東方魔術般的藝術”,1987年成功出訪義大利,2006年在環縣成功召開了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試點經驗交流會。皮影、香包、剪紙、刺繡等民間藝術古樸典雅,引人矚目。環縣羊羔肉、黃米酒、蕎剁面、燕面柔柔等地方小吃風味獨特,聞名遐邇。環縣旅遊資源豐富,有橫亘中南部的秦長城、風景優美的道教名山東老爺山、巍峨壯觀的宋代磚塔、彪炳史冊的山城堡戰役和陝甘寧省委省政府遺址等可供遊覽觀瞻的旅遊景點330多處。
經濟概貌
環縣是日臻崛起的希望地,環境寬鬆,人和心齊。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全縣上下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大力發揚“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苦幹實幹精神和艱苦奮鬥、頑強拼搏的革命老區精神,堅持以項目建設為總綱,充分發揮綠色農產品、礦產資源和特色文化“綠黑文”三大優勢,深入實施項目帶動、基礎先行、強農富民、工業突破、開放開發、科教興縣六大戰略,加快產業化、工業化、城鎮化三大進程,實現財政增長、城鄉居民收入增加、基礎設施後勁增強三大目標,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呈現出全面提速、加快發展的良好勢頭。2006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完成9.74億元,增長12%;固定資產投資8.43億元,增長89.7%;地方財政收入321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46元,增長9.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16元,增長12.6%。
面對新世紀新階段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形勢、新任務,全縣上下將以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充分發揮綠色農產品、礦產資源和特色文化“綠黑文”三大優勢,實施調農、壯工、強基、建鎮、開放“五大”發展戰略,加快產業化、工業化、城鎮化三大進程,實現財政快速增長、城鄉居民增收、基礎設施增強三大目標,努力打造慶陽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大縣、煤炭資源開發大縣和特色文化大縣,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科學和諧發展。
歷史沿革
五代周置環州,明改為環縣。據《輿地廣記》,環縣以大河環曲而得名,大河也就是環江。一說,以環江流繞城西委曲環抱而得名。
2000年,環縣轄3個鎮、22個鄉:環城鎮、曲子鎮、甜水鎮、吳城子鄉、蘆家灣鄉、演武鄉、合道鄉、何坪鄉、天池鄉、毛井鄉、許家河鄉、木缽鄉、樊家川鄉、八珠鄉、西川鄉、洪德鄉、耿灣鄉、四合塬鄉、秦團莊鄉、山城鄉、南湫鄉、羅山川鄉、虎洞鄉、小南溝鄉、車道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321116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環城鎮36093曲子鎮19690甜水鎮12115天池鄉9972吳城子鄉8629演武鄉12217合道鄉14035何坪鄉7330許家河鄉7634木缽鄉22311樊家川鄉10801八珠鄉11646西川鄉10982洪德鄉24208耿灣鄉9209四合原鄉5151秦團鄉7104山城鄉8454南湫鄉5902羅山川鄉7360虎洞鄉12078小南溝鄉12487車道鄉19049毛井鄉16164蘆家灣鄉10495。
資源環境
環縣地域廣闊,蘊藏著極為豐富的自然資源,為各項產業的開發和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和條件。
土地勞力資源
環縣土地面積約占慶陽市的三分之一,可供農、林、牧、副、漁業生產利用的土地1194.6萬畝,人均37.3畝,是全國人均水平的3.4倍。山、川、塬、台兼有,小氣候覆雜多樣,宜糧、宜油、宜林、宜草,立體開發潛力巨大。有尚待開發利用的荒山、荒坡、荒灘、荒溝等"四荒地"867萬畝,可供興辦牧場、果園和農副產品種植生產。近年來,通過馬蓮河、蒲河流域治理、梯田建設和生態項目建設,水土流失得到了大面積控制,生態環境有了大的改善。揚黃一期工程已經完成,二期工程即將上馬。環縣勞力資源也比較充足,現有鄉村勞動力16.17萬人,全縣可利用的剩餘勞動力達5萬多個,為發展地方工業和第三產業提供了一定的人力基礎。
生物資源
環縣可栽培的農作物有7個大類242個品種。盛產的冬(春)小麥、蕎麥、糜子、穀子、玉米、高粱、洋芋、燕麥等是食品釀造工業的上好原料,其中蕎麥、苦蕎、小綠豆、燕麥等有較高的藥用價值。胡麻、芸芥、葵花、豆類等各類經濟作物產量可觀。全縣養羊72萬隻,位居全省第二,全市第一,灘羊飼養量占全國十分之一。縣南部盛產優質蘋果、曹杏、桃、梨、核桃、花椒等。還有野生藥材80多種,其中甘草、秦艽、麻黃、遠志等大宗名貴藥材質量上乘,年產100萬公斤以上。農副土特產品主要有黃花菜、羊絨、羊毛、山羊板皮、二毛裘皮、葵花籽和亞麻油等。黃花菜(又名金針菜)果長肉厚,色澤金黃,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酒席上的美味菜餚。綿羊毛細而長,柔性好,吸水性好,保暖性強,貨源充足,是加工地毯的上好原料,全縣年產羊毛58萬公斤。二毛裘皮為馳名中外的"裘中之珍",是本縣出口的主要產品之一,年產羊皮12萬張,其中二毛裘皮3萬張。葵花籽是休閒保健食品,含油量高,營養豐富,是製作味素、餅乾、麵包、掛麵的主要原料。亞麻油(俗稱胡麻油)是輕化工業和食用的優質油品,被評為省優產品,年產量200萬公斤,曾於1994年在蒙古烏蘭巴托召開的國際博覽會上榮獲金獎。
礦產資源
環縣地處陝甘寧地台主體腹部西側,有石油、天然氣、石灰岩、白雲岩、石英砂、煤、芒硝等多種礦藏。現已探明石油地質儲量3億多噸,為全國十大油田之一長慶油田的主產區,原油品位較高;縣境內九連山和石樑地帶有儲量達2000萬噸以上的優質石灰岩,由九連山水泥有限責任公司開採生產;縣西北部已探明有C+D級儲量達679.9萬噸的白雲岩,品位屬特優,是生產金屬鎂的主要原料;車道鄉劉園子有6層厚度330米的優質煤田,具有較好的開發前景。另外,甜水鎮境內的石英砂,山城、耿灣、甜水等地的鉀礦,也極具開發利用價值。
2010年12月,中石油長慶油田公司宣布,在甘肅環縣北部地區探明一座儲量超過1億噸的整裝大油田,每口油井平均日產2.6噸到3噸。這一發現使長慶油田開採區域擴大了1500平方公里以上,不但打破了環江地區“無油”的認識,更在超低滲透油藏開發技術上取得了質的突破。
主導產業
蓬勃發展的農村經濟
環縣歷來是個農業大縣,農村經濟在全縣經濟格局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1983年被省委、省政府確定為半農半牧縣。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堅持“夯實基礎,突出特色,發揮優勢,做大做強”的原則,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大力發展草畜、洋芋、小雜糧三大特色產業,壯大油料、藥材、苗木、果杏、黃花、花椒等區域優勢產業;以增強發展後勁為目標,加快農田、水利、生態環境三項建設,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
主導產業獨具特色
草畜產業畜牧業是環縣的傳統產業,農民的經濟收入三分之一來自畜牧業。近年來,環縣的畜牧業儘管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由於受傳統思想的影響,超載放牧導致草山退化的問題十分突出,草畜矛盾明顯地制約著畜牧業的長足發展。對此,環縣通過認真調查研究,提出了立草為業、以草促牧的發展思路,把草畜產業開發作為振興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第一位主導產業來抓,著力實施草畜大縣、畜牧強縣的發展戰略。1999年,縣上成立了草畜產業開發領導小組,出台了《環縣百萬畝紫花苜蓿基地建設實施方案》,落實了目標責任。在具體實施中,結合實施退耕還林(草)工程,緊緊圍繞種好專業草、項目草、精品草、產業草四個重點,狠抓落實,並千方百計籌措資金,扶持種草養畜戶。從2000年開始,每年投入資金都在300萬元以上。四年來,累計種植紫花苜蓿51.6萬畝,新建羊畜暖棚960處3.02萬平方米,配套青貯窖910眼、氨化池910組,引進良種2600頭(只),發展規模養殖戶1.13萬戶。天池鄉近三年種植多年生牧草4.77萬畝,戶均59畝,率先成為全縣“萬畝種草養畜示範鄉”;木缽鎮高寨溝村拿出300畝川水地種植紫花苜蓿,發展養殖戶86個,成為全縣“耕地種草,舍飼圈養”的“龍頭”村。全縣有220個農戶戶均種植多年生牧草在20畝以上。截止2002年底,全縣種植多年生牧草79.6萬畝,其中紫花苜蓿76.6萬畝,年飼草總產量400萬噸,年產苜蓿籽1000萬公斤。大家畜飼養量達到12萬頭,羊飼養量達到72萬隻,養殖大戶達到1.2萬戶。全縣年出欄羊畜30萬頭(只),羊畜肉總產量1.2萬噸,畜牧業總產值6816萬元,人均畜牧業純收入360元。
草畜產業的發展壯大,帶動了一批有前景的龍頭企業,目前,綠鑫草產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已建成投產,金鵬、華茂肉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各種畜肉產品倍受消費者青睞,市場前景看好。“十五”期間,計畫每年種植以紫花苜蓿為主的多年生牧草20萬畝以上,到2005年,全縣多年生牧草留存面積達到100萬畝,羊畜飼養量達到115萬頭(只)。按照“北羊、南牛、沿川豬”的畜牧業發展布局,建好東北七鄉鎮30萬隻絨山羊、西北八鄉鎮5萬隻灘羊、中南十鄉鎮10萬頭(只)肉牛肉羊舍飼養殖、沿川六鄉鎮5萬頭瘦肉型豬生產等四個基地。到2005年,力爭草畜產業為農民提供人均純收入700元以上。扶持建成10個以上草畜產業加工企業,年產值達到1億元,實現利稅2000萬元。
洋芋產業環縣黃土層深厚,土質疏鬆肥沃,透氣性好,種植洋芋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所產洋芋以無農藥污染、不易霉爛、不易變質、貯期長、好保管等特點占有廣闊的市場。環縣抓住這一優勢,把洋芋產業開發當作振興農村經濟、帶動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又一主導產業來抓,成立了協調領導小組,制定了開發規劃,採取資金扶持、良種引進、科技培訓等切實有效的服務措施,調動農民種植洋芋的積極性,種植規模逐年擴大,經濟效益十分明顯。
2001年,縣上根據不同的地域條件,確定縣北為高澱粉洋芋生產區,縣南為菜用型洋芋生產區,縣中南部為短生育期地膜種植菜用生產區,每年種植都在40萬畝左右,年產量2億公斤,甜水、山城等6鄉鎮年種植突破2萬畝以上,有12個鄉鎮種植1萬畝以上,湧現出了230個種植超過30畝的大戶。
為了切實搞好良種繁育、貯存和加工等配套工作,環縣建成慶陽市唯一的馬鈴薯脫毒種薯繁育中心----曲子高科技示範園區,依託中心繁育良種,在園區內和曲子鎮孟家寨村、木缽鎮木缽街村建成全鋼架無蟲網室55畝;在甜水鎮甜水街村建立一級種薯基地100畝;在山城鄉豐臺村、秦團莊鄉白原畔村、四合原鄉四合原村、毛井鄉黃寨柯村建二級種薯基地2萬畝,年生產優良種薯1000萬公斤。在曲子、山城等鄉分別建成庫容5000噸、2000噸的大型洋芋貯存庫5個,年儲存鮮薯3000萬公斤。建成金地寶洋芋精粉有限責任公司,並扶持建成5個小型加工廠,年加工能力6萬噸以上。
隨著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洋芋產業化開發已成為西部最具市場競爭力的新興產業。環縣經過廣泛的市場調研,擬建年生產馬鈴薯澱粉4000噸的甘肅興環馬鈴薯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採取種、加、銷一體化,農、工、商一條龍,“公司+農戶”的新型立體經濟發展模式,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重豐收。
小雜糧產業環縣種植各類小雜糧歷史悠久,品種多樣,品質獨特。每年種植的蕎麥、糜子、穀子、玉米、綠豆、豌豆、燕麥、苦蕎等小雜糧達20種,面積30萬畝左右,總產在300萬公斤以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以保健和綠色食品著稱的蕎麥、燕麥、穀子等小雜糧開發前景愈加廣闊。環縣蕎麥含有多種營養成分,特別是所含的“蘆丁”和“煙酸”,是治療高血壓的輔助劑,是糖尿病患者的首選保健食品,具有重要的藥用價值;小米含有多種脂肪酸、維生素,有養腎健胃、消渴利便的作用;豌豆、扁豆、小綠豆、小紅豆等豆類雜糧含有人體所必需的10種胺基酸和多種微量元素,長期食用可清熱解毒,抗炎消腫,降低血壓,防止動脈硬化。基於上述認識,環縣提出了“壓夏擴秋,壓主擴雜”的新思路,把小雜糧當作特色產業提上了重要議事日程,並積極組織實施。
第一步是大力調整種植結構,加大小雜糧種植面積。在土地廣闊的縣北部,夏秋作物面積由原來的6:4調整到4:6,其中小雜糧占到糧食作物面積的50%。1999年至2001年,環縣發生了嚴重的旱災,造成小麥大面積減產和絕收,由於採取了決戰小秋、決戰小雜糧的補救措施,全縣三年累計種植的230萬畝小雜糧都獲得了較好的收成,平均畝產在100公斤以上,有效地遏制了糧食減產和農村經濟下滑的局勢。大旱之年,小雜糧豐收的事實教育了廣大幹部和民眾。於是,縣委、縣政府因勢利導,提出了實施百萬畝小雜糧工程這一宏偉目標。為使工程順利進行,縣上千方百計引進和培育在當地適種的優良品種,從小塊試種到大田推廣,抽組農技人員進大田進行技術指導,鄉村幹部進村入戶抓落實,及早聯繫銷路。2002年由於天幫忙、人努力,100萬畝小雜糧喜獲豐收,總產達到1.2億公斤,創歷史最高紀錄,僅此一項為農民人均增收225元。小雜糧豐收不僅滿足了農民的糧囤子,而且促使一批又一批新型農民走出土地,成為運銷戶,既方便了民眾,又成為廣大農民走向市場的領頭人。
為使小雜糧產業能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縣上走的第二步是千方百計籌措資金,興辦小雜糧精深加工企業。目前已建成的企業有年產1500噸“甜龍牌”蕎面系列產品的甜水飛龍有限責任公司;年產650噸“蕎花牌”食醋、蕎掛麵系列產品的環縣欣榮食品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年產550噸“雨林牌”豌豆粉系列產品的環縣鑫泰雜糧工貿有限責任公司;年產400噸“百一牌”黃酒、白酒系列產品的甘肅百一實業有限責任公司;年產“五穀牌”雜糧產品的長豐糧油工貿有限責任公司,新辦小型加工廠100戶,年加工小雜糧3050噸,完成產值1714萬元,銷售收入1671萬元,實現利潤155.8萬元,上繳稅金71萬元。生產的蕎麥精粉、蕎掛麵、蕎香酥、蕎面涼皮、豌豆粉、小米、小綠豆、黃酒、白酒等9個產品投放市場後,供不應求。小雜糧加工業的發展壯大,帶動了當地產業基地的形成,幫助農民實現了農產品與市場的對接,架起了農戶與市場連通的橋樑,為農業結構調整開拓了廣闊的空間。
2003年,環縣繼續在小雜糧產業開發上做文章,種植面積100萬畝,人均3畝,預計總產量1.3億公斤,可為農民人均增收230元。曲子、木缽、洪德、毛井四鄉鎮已建立小雜糧綠色產品生產基地222.5畝,全部採用農家肥種植,並在全縣範圍內進行大田推廣,力爭年底通過綠色認證。
旅遊資源
山城堡戰役是1936年11月中國工農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後,由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親自部署,彭德懷親自指揮,劉伯承、聶榮臻、左權、賀龍、陳賡、肖克、徐海東、王震等將帥一同參戰,在甘肅省環縣山城鄉斷馬崾峴、哨馬營、馬掌山一帶與國民黨胡宗南部決戰取得全面勝利的一次著名戰役,共殲滅敵軍七十八師的二三二旅和二三四旅的兩個團,徹底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的軍事圍剿,在中國革命史上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為促進國共兩黨合作奠定了基礎。1963年,甘肅省政府公布山城堡戰役遺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9月,縣政府在山城鄉址公路東側修建了山城堡戰役紀念碑,現為甘肅省國防教育基地。
靈武台公園
靈武台公園位於縣城北關,是依託宋代磚塔、靈武古台、宋城牆、烽火台等遺蹟和靈武廟規劃修建的縣城綜合性公園。2006年實施了380萬元的一期工程,建成了仿古(宋)牌樓、八卦平台、塔台護坡、登山踏步、藝術花梯等景點和硬化、綠化、美化、亮化等工程,形成了旅遊觀光景觀,目前已對遊人開放。
東老爺山森林公園
東老爺山(又稱興隆山)位於環縣東北部的陝、甘、寧三省交界處,海撥1774米,是聞名遐邇的道教名山。這裡,有“雞鳴聽三省”的美譽,有軒轅黃帝升天、周太子降生、金公雞叫鳴、關老爺顯靈、林道士成仙的神奇傳說,有毛澤東、彭德懷、葉劍英帶領紅軍長征留下的歷史足跡,有“二龍戲珠”奇特山勢,有23座元、明、清古
建和新建廟宇樓閣,優美的自然風光與宏偉的道教宮觀和諧相襯,渾然天成,是休閒觀光、求仙問道、紅色旅遊的絕好勝地,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近年來,我縣提出了開發建成東老爺山森林公園的目標,並逐年組織實施。90年代為該山送上了農電,2003年修通了三級柏油公路,2005年聘請專家對景區進行了詳細規劃,2006年實施了上水工程。今年實施了350萬元的一期工程。
河連灣陝甘寧省政府舊址
河連灣陝甘寧省政府舊址位於洪德鄉河連灣村,距縣城25公里,1936年7月至1937年4月中共陝甘寧省委、省政府駐地。1936年11月18日晚,周恩來、彭德懷、肖勁光、賴傳珠、陳賡在這裡研究制定了山城堡戰役作戰方案。陝甘寧省委、省政府下轄赤安、華池、環縣、曲子、定邊、固北、豫旺、豫海等18個縣,時任省委書記李富春、省政府主席馬錫五帶領這裡的民眾,打土豪、分田地,剿匪反霸,發展生產,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革命鬥爭。1963年省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縣政府修建“中共陝甘寧省委、陝甘寧省政府舊址”青石紀念碑一座。2002年以來,先後投資75萬元,新建了革命文物展廳,李富春、馬錫五故居、紀念碑等景點和仿古門面。形成了初具規模的紅色旅遊景點。
文化考古
周漢古墓出珍品
慶陽是周人的發祥地之一,人皆知之。《慶陽縣誌》周祖遺陵記載:“周祖遺陵在縣城東山,相傳為周祖不穴出之陵墓”。明代大詩人李夢陽在其《秋懷》一詩中也稱讚曰:“慶陽亦是先王地,城對東山不穴出墳。”但是,環縣是否周人的發祥地之一,還不為人所知。自從曲子鎮周代古墓挖掘出大量文物,才證實環縣確是周人的發祥地之一。
位於環縣曲子鎮雙城南側的馬蓮台和南莊的台地上,東靠山麓,西至台邊,南臨馬蓮溝,北接古城,南北長約400米,東西寬約80米的區域之間,有一周、漢時期的古墓群,現已暴露於地表的有墓葬、灰坑和灰層。灰層厚度達1米左右。此墓葬區較為宏大,墓區內已發掘較為完整的瓮棺、瓦棺葬各1處,磚墓葬3處。現已發掘出西周時期的泥質灰陶豆、甑、罐、銅鼎、銅鬲及灰陶鬲殘體碎片等文物多件;漢代的灰陶罐、盆、甑、灶、繭型壺和繩紋瓦等文物多件。
1975年4月,又在周、漢古墓群南部毗鄰的五里橋發現一座漢代磚墓,從中獲取一批青銅器,有銅鼎、銅釜甑、博山爐、焦斗,另有陶豬、陶狗各1件。
周、漢青銅器,其造型優美、古樸、典雅,製作工藝精緻,堪稱環縣境內青銅器之珍品,如:
西周銅鬲,呈三足若袋狀,腹部外突,內腔呈橢圓體,兩耳對稱,通高14cm,口徑14cm,是環縣出土周代最完整的青銅器之一,為國家二級文物。
西周銅鼎,三足呈圓柱形,口面圓形,內壁稍薄,無紋飾,雙直耳(一耳殘缺),足高8.5cm,通高26cm,口徑17cm,是環縣又一西周文物珍品,亦為國家二級文物。漢代銅鼎,為三足帶蓋,口徑16cm,通高16cm,足高6.5cm,無紋飾,蓋上有三個馬蹄形環扣,分開可作為一個完整的盤形器。其造形別致精美,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銅鼎、鬲的用途,一般是:大者用於“禮器”,小者用於“食器”或稱“炊器”。亦有禮、食兼用者。
漢代銅釜甑,分釜、甑兩層,通高28cm,釜口徑25.5cm,上下層用途分明,腹部有兩個馬蹄形扣。其造型優美,做工精細,是保存完好的青銅器精品之一。
周、漢古墓遺址出土的珍貴文物是研究環縣在周、漢時期人類的生產、生活以及文化活動的重要文物資料。
曲子雙城在明代以前就有一故城遺蹟,舊《環縣誌》載,明永樂初征西將軍何福築曲子城時,亦記載此地以前有故城遺蹟。此城建於何時,現已難以考查。但從曲子雙城周、漢古墓群的出土文物和故城遺蹟來看,它們同處於一地,這說明曲子雙城一帶至少從西周至漢代的近千年時間裡,一直有先民在這裡生存居住。周代,曲子雙城已是周人支脈的一個部落居住地。從周人墓葬的隨葬品不難看出,珍貴的銅鬲、銅鼎,絕非一般的平民百姓家庭所有。當時能有這種隨葬品的,只少是一個較為尊貴的族人首領。再從青銅器的做工造型來看,當時周人的青銅器製造業已相當發達,工藝也很先進,說明環縣周人的生產、生活以及文化活動已相當文明進步。既然這裡有周人先民的墓葬,更說明環縣是周人的發祥地之一。
漢代,環縣的墓葬遺址更為豐富。僅從曲子鎮沿環江而上至甜水鎮,漢墓群遺址就有5處之多。出土文物更為豐富,是研究環縣漢代文化的重要文物資料。
梨園奇葩話隴劇
代表甘肅獨特風情,成為甘肅的代表劇種——隴劇,它源於古老而獨特的環縣道情戲。如果說環縣道情藝術是“隴上奇葩”,那么隴劇正是這朵奇葩結出的碩大果實。
隴東道情以環縣道情為正宗。其源流沿循原始道情流布的軌跡,大約於清初傳入環縣。清末民國初盛行。200餘年,特別在位於環縣四合塬東北的興隆山道觀中,使得環縣道情戲日趨完善,並走向成熟。道情藝人在長期的道情演唱中,大膽的糅合了環縣的方言俚語和民眾語言特點。又在劇目和表演形式等方面進行了諸多改革,形成了風格獨特、正宗的環縣道情皮影戲。
建國後,黨對文藝工作十分重視。省文化廳多次派員深入環縣,對本縣道情及其音樂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蒐集整理。老一輩戲曲、音樂專家高士傑、邸作人除主持道情藝人培訓班外,還參與挖掘、記錄、整理了環縣道情的音樂和唱腔。共徵集劇目62本,各路藝人唱腔200餘段;曲牌146首,打擊樂譜54種,民歌62首。出版了供研究、介紹環縣道情戲的第一本資料性書籍《隴東道情》。環縣文化館收集、彙編《隴東道情傳統劇目》10本,含80多個劇目,100餘萬字。
1958年,環縣道情大普及。當時受陝西碗碗腔被搬上戲曲舞台的啟發。慶陽縣委宣傳部的同志提出,用隴東道情的曲牌排演戲曲劇目的動意。並率先派秦劇團演職人員深入環縣曲子、木缽等地蒐集道情曲牌,學習研究道情音樂特點。經過大膽摸索嘗試,首先排演了道情折子戲《殺廟》,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同時,甘肅省也成立了戲校並設道情班。一大批環縣著名道情藝人被選調到省戲校任教。隨後,在環縣道情藝人指導和協助下,慶陽縣秦劇團又排練出隴東道情劇《白玉樓掛畫》和《劉巧兒》選場《擋橋》。同年5月,甘肅省秦劇團在慶陽、環縣一帶進行巡迴演出。期間,請環縣道情藝人傳授技藝,為道情戲《白玉樓》、《雙怕婆》的唱腔記譜。繼而又編排了《吵宮》、《六姑娘》、《二姐娃思春》等3折道情戲。這些可貴的嘗試,為隴劇《楓洛池》的誕生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1958年6月,環縣秦劇團更名為環縣道情劇團,它是甘肅省最早以道情命名的戲曲演出團體。道情藝人許元璋、耿好賢、敬廷璽任該團教師,率先排練出《三里灣》、《金碗釵》、《高山流水》等道情戲。同年10月,甘肅省秦劇團在《戲劇報》上發表《隴東道情是怎樣搬上舞台的》一文,介紹了環縣道情搬上舞台的經過,初步總結了道情戲在音樂、配器、排導、表演、服裝、舞美等方面的作法和經驗。
1959年2月,甘肅省戲曲研究院所屬道情劇團成立,他們創作和排演了大型古裝道情戲《楓洛池》(以下簡稱《楓》劇)。《楓》劇對劇本、導演、音樂、表演、舞美等各個方面都進行了大膽的全方位的創新,它以東漢末年尖銳的社會矛盾為背景,運用曲折複雜、戲劇性很強的故事和情節,真實的反映了當時統治階級與勞動人民及普通知識分子之間的矛盾衝突,同時也揭露了統治者內部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的本性。在結構和情節安排上,以人物性格的發展為依據,使情節與人物交相輝映,同步推進。從而突出了人物性格的刻畫,塑造出了眾多的、個性各異又比較鮮明的舞台形象。鄔飛霞既疾惡如仇,富於反抗精神,又對親人一往情深。“俠代”、“辨草”、“刺梁”幾場戲,集中表現了她機智果敢、不畏強暴的個性特徵。馬瑤草雖身為達官千金,但不戀富貴、不圖享樂,依然大膽與傾心愛慕的寒門書生簡人同私訂終身,其所作所為與人物性格合情合理。劇中對簡人同這一有正義感、有骨氣的知識分子形象,以及梁冀的奸詐殘暴、驕奢淫逸,馬榮、牛貴之流的趨炎附勢,刻畫得栩栩如生。從而使該劇在整體上形成表演細膩流暢、人物性格逼真鮮明的藝術風格。同時在人物設定上基本確立了“小旦”、“小生”、“小丑”3小為主的行當結構。
由於《楓》劇是依據環縣道情皮影戲的內容、形式編排的。因而最初名為“環劇”。1959年9月,“環劇”《楓洛池》赴京參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10周年國慶獻禮演出,獲得了空前的巨大成功。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等觀看演出,並接見了該劇的全體演職人員。周總理觀後說,甘肅無代表劇種,我看《楓洛池》可以定為隴劇嘛!首都北京文藝界對《楓》劇給予了高度評價。同年12月,中共甘肅省委、甘肅省人民政府,在歡迎道情劇團赴京演出載譽歸來的宴會上,正式宣布將這一代表甘肅獨特風情的道情劇命名為“隴劇”,從而填補了甘肅歷史上無代表劇的空白。甘肅省道情劇團也正式更名為甘肅省隴劇團。
隴劇雖脫胎於隴東道情,但它卻不能與隴東道情等同。它是一個具有整體戲曲結構和全方位藝術成分的新劇種,是中國戲曲大家族中的一位新成員。隴劇突破紙亮子、牛皮人的局限,以人表演道情,效果更佳。其代表劇目《楓洛池》的音樂,在繼承道情音樂的基礎上進行了較大的改革和創新,在傳統板式的基礎上,新創作了一些板式,如“慢板”、“緊板”、“散板”、“二六板”等;樂器以“四弦、嗩吶、漁鼓”為主,又增加了“二胡、琵琶、揚琴、笙以及西洋樂器提琴、貝司”等。在“嘛簧”的套用上突破了原來兩句或四句一送“簧”的格式,根據劇情和人物感情的需要,突破了無女聲的格式,把“簧”用在最富有感情色彩的地方,使其更具有藝術魅力。依據角色之別,感情之需,分別用“男幫男”、“女幫女”混聲嘛簧等形式,豐富了“嘛簧”的魅力。在獨唱、齊唱、合唱、二重唱、男女聲腔音區、音域的處理及調式轉換等方面,都進行了大膽的探索,豐富並增強了敘事、抒情和塑造人物的音樂表現力。全劇的唱腔悅耳動聽,悠揚委婉,加之一唱眾和的“嘛簧”,使濃郁的鄉土氣息和鮮明的民族特色更加突出。
在導演、表演方面,力求遵循傳統戲曲表演體系,適當吸收環縣民間歌舞和皮影戲的一些招式,以及歌劇、話劇、電影的表演技巧,並把它們有機地糅合在一起,創造出風擺柳、地游圓場、側身搖晃、側身掩泣等新穎別致的身段動作和獨特的表演風格。
隴劇的舞台美術,把布景設計置於主導地位,由布景來體現劇種的風格。明快簡潔,典雅優美,使寫實寫意和諧相兼。舞台道具,力求寫實仿真。雕鏤紋樣,力求透出皮影風格。旦角頭飾參照皮影人物造型和唐朝仕女圖的髮飾,突破了傳統戲曲包頭的形狀。自創“雲髻燕尾”髮型。服飾採用改良戲裝型,樣式大方舒展,色彩鮮艷柔和,圖案花紋精細考究。這種新穎的服飾成為隴劇戲裝系統的雛形。
隴劇誕生40餘年來,移植和創作的劇目層出不窮,不勝枚舉。如《假婿乘龍》、《旌表記》、《絕不是小事》、《南海長城》、《屠夫狀元》、《狀元與乞丐》、《劉巧兒新傳》、《黑白人生》、《老孟家的婚事》、《隴東娃》等在省內外都有一定影響。
上世紀80年代創作的《假婿乘龍》曾載譽京城,名揚西北;上世紀90年代創作的《老孟家的婚事》,曾名揚隴原。這些代表劇目久演不衰,成為隴劇的“看家戲”。
總之,由道情脫胎換骨而成的隴劇,是梨園一朵艷麗多姿的奇葩,她開在隴原,走出神州,走向世界,必將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她將與時俱進,不斷發展完善,成為中華民族戲曲藝苑的耀眼明珠。
民俗風情
傳統生育習俗
在環縣農村,孩子出生後有諸多講究,這些講究雖然比較複雜,但卻寄託了父母期望孩子健康成長的衷心夙願。
孩子出生不滿一月,如果懷孕的婦女冒然闖入產房,就是說帶走了產婦的奶水,稱作“踩奶”。踩了奶的孕婦,就得親手做一碗菜湯送給產婦叫“送奶”;送奶時不得進入產婦的屋子裡,須站在門檻外把湯遞進去。產婦則背著水缸面向灶前把湯喝下。據說,這樣奶水就會增多。
孩子出生第2天,其父親帶禮物去丈人家報喜。10日內,丈母娘帶上10個白面饃來看望女兒和出生的孩子。
未滿月,在門帘上系一紅布條,作為“月房”的標誌。若是外人進月房看月婆或孩子,須先在門外等一個時辰,不然會帶入妖邪和煞氣。
孩子出生1個月,主人家總要為其“做滿月”慶賀。孩子外家人和四周親鄰都來祝賀,當然也少不了帶上一升白面和孩子穿用的禮物,如虎頭枕、龍頭帽、繡花裹肚等。主人家將大擺宴席款待來客。做滿月時,如果是缺兒少女或孩子不吉利的家庭都會給孩子請個“三姓乾大”,保佑其百病不生、長命百歲。請“乾大”是莊稼漢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比較普遍的習俗。即嬰兒臨近滿月,其父母要備菸酒請與自己輩份相同的三姓男人給孩子當“乾大”,俗稱“三姓乾大”。滿月到了,“三姓乾大”須準備長命鎖前來保鎖乾兒(女)。保鎖孩子要舉行簡單的儀式,儀式由村莊有威望的成年人主持。嬰兒由其母抱在懷中與其父及“三姓乾大”同跪於灶前,燃香焚表。隨即主持人問道:“你們三位來此莊何事?”“三姓乾大”答道:“保鎖孩子”。於是由大幹大將長命鎖掛於孩子的脖項上。主持人再問道:“保鎖多少歲”?其母將子遞與其大幹大,大幹大抱定孩子答道:“天保三十歲。”又將孩子遞與二乾大,二乾大道:“地保三十歲。”再將孩子遞與三乾大,三乾大道:“三姓乾大保四十歲,共一百歲。”,再將孩子遞與其父。隨後“三姓乾大”給孩子取小名,過去起名一般與“保”有關,如“三保”、“保娃”、“天保”、“三姓”等。現在起名比較隨便,如亮亮、平平、虎虎、麗麗等。儀式完畢,即入宴席。
還有一種習俗叫“撞乾大”,即嬰兒未滿月期間,如有病來不及請“乾大”,就由父母抱著孩子跪在人來人往的十字路口等待,凡第一位過路人,他就無可推卸地成為孩子的“乾親”,因輩份和性別不同,可稱乾爺、乾奶、乾大、乾媽、乾哥、乾姐,小輩的由其父或爺代替。撞中的“乾親”,必須先將隨身所帶的帶子類拴於孩子的脖項上,到了滿月再舉行保鎖儀式。
孩子出生1周年,稱“過歲”。家裡將準備豐盛的酒席,請四鄰及親朋好友為孩子“賀歲”。賀歲時,先拜家譜,行祭祖禮。禮畢,炕鋪上乾淨的紅布,上擺筆墨紙硯、書本、牛鞭、針線、錢幣、算盤、尺子、剪刀、花朵等物品。隨即,母親將孩子遞與1本族的長者手中,長者先親吻1下孩子的臉蛋,再把孩子輕輕地向上一舉,然後放在紅布邊,讓他去抓上面的物品,俗稱“抓歲”。若先抓哪1件,抓牢之後,高興地玩起來,大家便拍手祝賀。抓上什麼物品就說明這孩子將來喜愛什麼行業。比如抓上筆墨紙硯或書本,這孩子將來那就是個讀書人;抓上牛鞭子,將來就是個種地的等等。
有的孩子從小多病,且久醫不愈,迷信者認為其犯“關”,如“白虎關”、“雞角關”等。若犯“關”,那就要求神許願,保佑平安。如果在神前許下願,到一定年齡就要還願。一般男孩12歲,女孩15歲月時,要請陰陽先生為其“打枷換鎖、酬神還願”。有的則把孩子送到廟上,求神佛保鎖。
在環縣農村,老人去世後,祭奠的儀式十分濃厚,以表達子孫對逝者的無限緬懷之情。
老人臨逝前,子女要為他洗臉淨身,穿好“老衣”。快咽氣時,要把老人抱著坐到炕下的木凳上,若死在炕上就是背了“炕基”,到陰曹地府也一直背在身上。給口中含一枚古幣(鎖口錢),用線拴在脖子或鈕扣上。含鎖口錢的用意一說是讓逝者在通往陰間的路上有錢花,一說是防逝者到陰曹地府信口開河。咽氣後,家裡的人將逝前的鋪蓋放到大門外,在大門口焚燒事先紮好的紙馬,叫“上路馬”;在地上鋪墊與逝者歲數相同的若干根穀草,稱“歲數草”,再將逝者頭向門口停放上面,用白紙置面(代表被子)。在手腕上拴一蕎麵餅,稱“打狗餅”;雙腳用麻繩子絞絆,稱“絆腳繩”,以防驚屍;靈旁拴一隻公雞,稱“倒頭雞”或“守靈雞”;大門外焚燒“倒頭紙”。遂掛紙條一束,表示有喪。隨即,在停放逝者的兩旁鋪上麥草。白天,孝子們按男左女右的方向跪在麥草上,叫“跪草”;夜裡睡在上面,叫“守靈”。一旦離開靈堂,手裡必須拿著喪棒。凡來祭靈的兒孫及親屬均要戴孝。親生兒女、兒媳戴長7尺、寬7寸,從頭頂順脊背而下拖至地面,用細麻繩系腰的拉孝;其他孝子均戴白布孝帽。出葬前,孝子不能吃葷、喝酒,不能唱歌、說笑,不能訓人、罵人。
老人去世第二天,同族的人要通知四鄰,稱“報喪”。報喪的人在路途中或院子裡遇見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要“叩頭”,且不能進人家的屋裡。隨即,請逝者外家、娘家來人祭奠;請陰陽為逝者念經超度,卜定葬埋日時;請紙匠為逝者做紙活。紙活用茜芨或蘆葦扎制,彩紙、剪花表糊而成,有五供養、四合頭、小七星件、大七星件、十供養、十全等。“五供養”為上平房、左右側房、門房、小花架5件;“四合頭”為兩層上房、左右側房、過亭共4件;“七星件”是在四全頭的基礎上增加“靈堂”、接應幡、“人”(伺候逝者的金童、玉女)和“馬”(逝者的乘騎)三件;“十供養”是在“七星件”的基礎上增加“轎車”、“鹿”、“鶴”、“靠山”、轉燈等;“十全”是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紙活,除“十供養”外,另加守門獅子、硬燈照等。現在比過去又排場了許多,在此基礎上還增加了電視機、電冰櫃、洗衣機、電話、手機等現代化生活用品。紙活備齊,即設靈堂。先在屍體前用木板搭架,上擺紙活獻飯,桌上擺放靈牌位和遺像;在四周懸掛用白紙鑿成的靈條。靈前再放小几稱供桌,擺放香爐、燈、酒、供祭靈者點紙用。
停屍時間由陰陽卜定,少則2天,多則10天。出殯前孝子請外家或娘家來人看過亡人,若無異議,即“入殮”。入殮時,在棺材底下撒一層麥草,麥草上鋪好紅布褥子,放好枕頭,枕下放幾本書,表示亡者後輩知書達禮。將逝者安放在棺內,蓋上紅布或紅紙。入殮畢,然後請陰陽設壇打醮,頌經超度。當夜要“悼醮”,也叫“悼方桿”。由陰陽誦念咒語,招來本姓中已故的三代宗親、男女老幼以及一切無人祭祀的逝者幽靈,一邊頌經文,一邊一勺一勺往野外撒飯食,叫“放舍飯”,供招來的幽靈享用。在下葬的前一天晚上,要為逝者舉行一次隆重的祭奠和悼念活動,叫“家祭”。家祭一般在晚上七、八點進行。家祭時,孝子們頭戴白帽,身穿孝服,一手扶喪棒,一手點香表,跪於香案前。先由子女和媳婦為逝者洗臉,洗後的污水各人喝一口,不能倒掉;後由長子敬飯,長孫敬茶,重孫敬果。隨即,進行祭奠,其儀式極為複雜,有時要持續多半夜。祭文多為頌揚逝者功德,訴說祭奠人對逝者的懷念之情。屬同一輩份的,行一道文,先長輩,後晚輩。逝者的兒子不同於一般人,須行“三獻正禮”,時間長、禮數多、祭文也長。在祭奠中,先生念祭文一遍,陰陽誦經一遍,吹手繞孝子緩步吹奏三回,如此反覆,叫“游食”。游食畢,即“領羊”,一般牽兩隻公羊稱“靈羊”,作為逝者的代言人與孝子和眾親友“搭話”,當人們猜準逝者的心愿時,羊即擺頭、抖身,眾孝子叩頭慟哭。
起靈前,陰陽持靈前燒紙碗、盆,猛擊棺材大頭,將守靈雞摔出門外,口誦經文,意在趕靈啟程。親朋、家門中強壯者抬棺材出門,由長孫或幼子擎“靈幡”(俗稱“引魂乾”),於靈前呼其爺(或父)前導,長子伏棺下屈腰“背棺”而行,一孝子用白布牽引靈樞,一孝子沿路撒紙錢,稱“買路錢”。送葬時,走得越快越好,因為黃泉路上無客棧,否則靈魂就沒有歸宿。送葬隊伍路過人家時,人們在門前燃火以示驅鬼。
靈柩抬到墳地後,先繞墓坑左右各三圈,然後停放於墓坑沿,待時辰一到即下葬。下葬後,陰陽埋第一銑土,接著是孝子,隨後是外家四鄰。堆墳時,不得將鐵銑轉交他人,不能呼喚活著人的姓名。堆墳畢,眾人跪於墓前燒“紙活”、“冥幣”。葬畢歸來,凡去墳地者,都必須從事主門口燃起火堆越過方可進門,意在驅除鬼邪。
逝者埋葬後第三天,孝子要為新墳培土,叫“攢三”,攢三時不許慟哭。葬後一連7晚孝子要在墳前煨火。在逝者院內或門前燒紙,每7天燒1次,由近及遠,七七四十九天,俗稱“盡期”,要對亡人進行第1次祭奠;第100天為“百日”,進行第二次祭奠。1、2、3周年都要舉行較隆重的祭奠活動。
特色物產
紫花苜蓿牧草王
苜蓿之所以被全世界公認為是“牧草之王”,其原因主要表現在:
第一,據史料記載,苜蓿是世界上栽培利用歷史最為悠久的優良牧草和飼料作物,其栽培利用歷史已有兩千多年。
第二,分布範圍廣,儘管其起源中心在伊朗,但經過不斷的傳播,早已遍及全世界各大洲的溫帶地區。
第三,種植面積大,一直名列全世界各類牧草之最。
第四,苜蓿是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牧草和飼料作物,品質好,適口性極佳,其蛋白質含量可高達全株乾草的20%左右,除傳統上用以飼餵牛、馬外,也為其它多種家畜所喜食,是飼用價值最高的牧草和飼料作物之一。
第五,苜蓿是一種適應性極強的多年生豆科牧草,抗旱、抗寒,也有一定的耐鹽鹼性。一年種植,多年利用,利用年限可達8~10年,甚至更長。產草量高,每年可刈割2~3次。苜蓿還可以與根瘤菌共生固氮,肥沃土壤,可有效地提高輪作中後茬作物的產量,其發達的根系還可以有效地控制水土的流失等。
第六,苜蓿的利用價值極廣,除作為優質飼草料外,還可以當蔬菜食用,也是非常重要的蜜源植物。
第七,由於苜蓿極高的利用價值及大量而穩定的市場需求,其草產品和種子的經濟價值也很高,超過一般的糧食作物,它對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增加農牧民收入、加速畜牧業的穩定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等。總之,苜蓿具有生態、經濟、社會和產業四大效益兼顧的功能。
環縣地域寬廣,發展苜蓿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廣闊的前景。中共環縣委、環縣人民政府提出在3~5年內種植苜蓿100萬畝,養畜100萬頭(只)的草畜雙百萬目標,是客觀可行的。去今兩年已種植苜蓿93.8萬畝。曲子鎮慶陽綠鑫草畜產業有限責任公司年加工草捆1.2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091萬元,利潤96萬元,創稅52.86萬元。
二毛裘皮名中外
灘羊,是中國特有的優良裘皮型綿羊品種,其羔羊皮稱“二毛皮”,是製造二毛皮衣的最佳原料。環縣的“二毛裘皮”被譽為“裘中之珍”,馳名中外。
環縣發展灘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縣北為半農半牧區,有較廣闊的草場。長期以來,牧區廣大民眾積累了豐富的飼養放牧、宰剝皮張、加工制裘的經驗。甜水、南湫、羅山、小南溝、毛井、車道等鄉為中心產區。全縣有灘羊30萬隻,約占全省灘羊的四分之一,占全國的十分之一。位於小南溝鄉西北部的“環縣灘羊選育場”,是省級重點種畜場,現有精選灘羊2000餘只,年提供優質種羊300~500隻。
環縣灘羊毛纖維細長而勻,富有光澤和彈性,無乾死毛,是製造地毯的優質原料。灘羊肉質細嫩,脂肪分布均勻,膻腥味輕。特別是羔羊肉更是細嫩可口,成為環縣傳統的美味佳肴。
“二毛裘皮”,以其毛色潔白,光澤明亮、毛股彎曲、花穗美觀、質地柔軟、輕便保暖而馳名。它是環縣的重要出口物資,經濟效益顯著。
資源豐富中藥材
環縣中藥材資源豐富,經初步認定,現有野生中藥材甘草、甘菊、小茴香、天仙籽、牛蒡子、車前子、白芥子、蒼耳、白蒺藜、枸杞子、白芍、地蒿、遠志、赤芍、防風、知母、柴胡、黨參、秦艽、五加皮、蒲公英等60餘種。人工栽培中藥材大棗、花椒、杏仁、桃仁、麻黃、桑枝、西瓜翠等63種。動物中藥材牛黃、雞內金、龍骨等27種。礦物中藥材石斛、石膏2種。各類中藥材年產量16000噸左右,年均銷售量250多噸,創收750萬元以上。具有十分廣闊的開發前景。
甘草
我國利用甘草治療疾病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被歷代名醫尊為“藥中之王”。東漢《神農本草經》稱甘草為“美草”、“蜜甘”,列為上品。唐代《藥性本草》載:“諸藥中甘草為君,治七十二種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調和眾藥有功,故有國老之號”。歷來有“十方九(甘)草”、“無草不成方”之說。
甘草味甘、性平,歸心、脾、胃經,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之功能。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四肢痙攣疼痛,痛腫疙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等。現代科學研究表明,甘草含有100多種有效化學成份,被美國、日本等國稱為“仙草”、“神草”。不僅如此,甘草還廣泛用於食品、飲料、菸草、化工、釀造、國防等行業。甘草酸用於啤酒生產能增加液沫、色澤、稠度和香味。也可用於製造鞋油、墨汁、染料等。
環縣地處陝、甘、寧三省(區)交界的山塬地區,野生甘草分布全縣各地,是甘草的主產區。目前人工栽培面積已超過2萬餘畝,年產甘草1000噸以上。環縣鴻康中藥材開發公司,生產的甘草飲片、甘草酸,暢銷全國各地,產品供不應求。
遠志
遠志,始載於《本經》。味甘、辛、溫,歸心、腎、肺經,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腫之功能。主治心腎不交,失眠多夢,健忘驚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瘡瘍腫毒,乳房腫痛等症。遠志俗稱“燕翅”。全縣各地均宜生長,以縣中南部諸鄉鎮最宜。目前人工栽培面積300畝左右,年產量10噸。
秦艽
秦艽,俗稱“左擰擰”。具有祛風濕,清濕熱,止痹痛功能,主治濕痹痛,筋脈拘攣,骨節酸痛等。全縣各地均宜生長,縣中北部最宜。人工栽培也已起步,年產量10噸左右。
柴胡
柴胡,俗稱“細心草”。屬北柴胡類,性微寒、味苦,具有和解退熱,疏肝解郁之功。全縣各地均宜生長,人工栽培面積1000餘畝,年產量100餘噸。
麻黃
麻黃,性溫、味辛微苦,有歸肺、發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腫之功。全縣各地均有分布,人工栽培面積1.6萬畝,年產量5000餘噸。
另外,如涼血、止血、去瘀生新的茜草;滋陽降炎,潤燥化腸的知母;補肝膽、寧心神的酸棗仁;補肝胃、潤腎明目的枸杞子等名貴藥材,年收購量均在1萬公斤以上。開發前景廣闊。
著名人物
環縣著名人物有:孫萬福、解長春、張俊、董福祥、魏鎮、魏錕、魏時、王淵等。
甘肅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自治州 | 市轄區、縣級市、縣、自治縣 |
蘭州市 | 城關區| 七里河區| 西固區| 安寧區| 紅古區| 永登縣| 皋蘭縣| 榆中縣 |
嘉峪關市 | |
金昌市 | 金川區| 永昌縣 |
白銀市 | 白銀區| 平川區| 靖遠縣| 會寧縣| 景泰縣 |
天水市 | 秦州區| 麥積區| 清水縣| 秦安縣| 甘谷縣| 武山縣|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 |
武威市 | 涼州區| 民勤縣| 古浪縣| 天祝藏族自治縣 |
酒泉市 | 肅州區| 玉門市| 敦煌市| 金塔縣| 瓜州縣| 肅北蒙古族自治縣| 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 |
張掖市 | 甘州區| 民樂縣| 臨澤縣| 高台縣| 山丹縣| 肅南裕固族自治縣 |
慶陽市 | 西峰區| 慶城縣| 環縣| 華池縣| 合水縣| 正寧縣| 寧縣| 鎮原縣 |
平涼市 | 崆峒區| 涇川縣| 靈台縣| 崇信縣| 華亭縣| 莊浪縣| 靜寧縣 |
定西市 | 安定區| 通渭縣| 臨洮縣| 漳縣| 岷縣| 渭源縣| 隴西縣 |
隴南市 | 武都區| 成縣| 宕昌縣| 康縣| 文縣| 西和縣| 禮縣| 兩當縣| 徽縣 |
臨夏回族自治州 | 臨夏市| 臨夏縣| 康樂縣| 永靖縣| 廣河縣| 和政縣| 東鄉族自治縣| 積石山保全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合作市| 臨潭縣| 卓尼縣| 舟曲縣| 迭部縣| 瑪曲縣| 碌曲縣| 夏河縣 |
(參見:甘肅省行政區劃、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