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合作市地處甘南藏族自治州北部,是甘南州的州府所在地,東連卓尼,南靠碌曲,西接夏河,北倚臨夏州的和 政、臨夏兩縣。地理位置獨特,區位優勢明顯,國道213線和省道306線貫城而過,是內地通往青海、西藏的樞紐。合作藏語原音譯為“黑措”,意為羚羊出沒的地方。民國時期成立黑措鄉,1956年成立合作鎮,屬夏河縣管轄。1996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1998年1月1日正式成立為合作市。全市轄七鄉四個街道辦事處,37個村民委員會,8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全市總人口為8.1萬人,其中,農村人口3.5萬人,占總人口的43%;城鎮人口4.6萬人,占總人口的57%;藏族人口為4.4萬人,占總人口的54%。全市總面積2670平方公里,其中,草場面積246.7萬畝,耕地面積15.36萬畝,林地面積19.9萬畝,城區面積11.4平方公里。轄區平均海拔2936米,年平均氣溫1.7℃。
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轄4個街道、7個鄉:當周街道、伊合昂街道、堅木克爾街道、通欽街道、卡加曼鄉、卡加道鄉、佐蓋多瑪鄉、佐蓋曼瑪鄉、加茂貢鄉、勒秀鄉、那吾鄉。
全市有藏傳佛教寺院13座,活佛15人,僧侶1371人,尼姑50人,除曲宗紅教寺(尼姑寺)為寧瑪派外,其餘12座寺院均為格魯派,信教民眾3.5萬多人。漢傳佛教寺院1座,和尚2人,道士7人,信教民眾2萬多人。清真寺3座,阿訇5人,滿拉52人,信教民眾1萬多人。
自建市以來,全市上下各級黨委和政府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加快小康社會建設為目標,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和國家扶持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的歷史機遇,認真實施項目拉動、工業強市、科教興市、開放帶動、城鄉統籌發展戰略,加大了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建設、城市建設與管理、社區建設的力度,促進生態、旅遊、商貿、畜牧業、畜產品加工、藏藥和礦產六大產業的發展,逐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高原生態旅遊商貿城。截止2005年底,全市國內生產總值59118萬元,增長11.6%;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3406萬元,增長72.74%;大口徑財政收入為4080萬元,增長13.2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2560萬元,增長11.7%;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554元,增長5.6%;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5182元,增長11.3%;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43‰以內。
全市獨資、聯營、股份制經濟和個體私營企業發展迅猛,市場建設初具規模,已逐步形成全州農畜產品和主要生產生活資料的集散地。市區物產資源豐富,野生植物眾多,藥用植物有100多種。畜牧業是全市的支柱產業,氂牛、藏羊、蕨麻豬、酥油是當地的優勢產品,馳名省內外。轄區內礦藏較為豐富,儲量可觀,開發前景廣闊,現已探明的有金、鐵、銅、鎢、大理石等10多個礦種。水資源主要有大夏河諸多支流和洮河流經本市,水資源豐富,水質良好且開發潛力大。旅遊業已成為本市的一個朝陽產業,處在蘭州—劉家峽—則岔石林——郎木寺—九寨溝、黃龍寺等旅遊黃金熱線上,離聞名遐邇的拉卜楞寺72公里。境內旅遊資源主要有美麗的草原風光,悠久的藏傳佛教文化建築,傳統、多彩而又獨特的藏族民俗民情以及風景如畫的自然景觀。是中國的小西藏,甘肅的後花園,吸引著更多的人們前來投資、旅遊、觀光,使這方熱土充滿著無限的活力和生機。
基礎設施
合作市自1998年建設以來,為適應西部打開發戰略和合作設市後社會經濟發展目標的轉變,引導和規範城市建設,於1999年修編了新一版城區總體規劃,規劃總面積為52平方公里,城區建設面積為11.44平方公里,規劃服務年限近期為2010年,遠期2020年。在城區規劃範圍內,以地形地貌特徵和帶狀地形的特點,城區規劃以“三縱八橫”的主幹道系統,次幹道及支路為骨架,形成了方格網路式的城市格局,按城市規劃,依法實施規劃管理,於2000年開始,全面啟動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管理工作。五年來,市委、市政府按照州委、州政府對我市城市建設管理工作提出的“三年見成效,五年大變化”的目標,本著“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的建設要求,下大力氣建設了一批“基礎工程、重點建設工程”。通過項目爭取、社會籌資、土地拍賣和招商引資等形式籌措資金,在城市改造和建設中,以道路、廣場、給排水、防洪、垃圾處理以及電力、通信、路燈、住宅等項目為主,完成了城市總建築面積34.30萬平方米,包括東路(306線合作市城區過境段)606公里拓寬改造工程、西路(213線合作城區過境段)8.7公里拓寬改造工作、東西一、二、三、四路拓寬改造2.4公里以及東二路仿古步行一條街、羚羊大市場改造工程、騰志街(中路)5.44公里挖補罩面及人行道硬化工程、城市集中供熱工程等項目建設,累計總投資達42725.93萬元,目前到位資金21510.18萬元。
城市建設
建市以來城市建設取得的成效:城市以來,合作市歷屆領導班子緊緊抓住國家在少數民族地區加大投資力度的良好機遇,始終把建設議事日程型的具有藏民族特色的高原生態旅遊商貿城作為第一要務,就合作市城市建設提出了“三年見成效,五年大變化”建設力度,按照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修編了城區總體規劃,規劃控制面積為52平方公里,城區規劃面積12.44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8.98平方公里,規劃以“三縱八橫”的主幹道系統、次幹道及支路為骨架,形成了方格網式的城市布局。通過國家、省、州扶持、社會籌資、職工捐助、土地拍賣和招商引資等形式,先後籌措了25930萬元建設資金,完成了G213線、S306線城區過境段的改擴建;城區中路、臘子巷挖補罩面;東西一、二、三、四路、西五路、東六路、東八路、沿河路的拓寬改造及人行道硬化;蔬菜瓜果市場、小百貨批發零售市場、羚城市場的建設和風貌改造。同時,城區供水擴建、路燈建設、當周草原生態旅遊綜合開發、城市電網改造、城市污水處理、城區集中供熱、通信、城市公交、居民住宅樓,以及廣場建設和城區路、街、巷兩邊綠化等一大批項目的相繼建設和完成,使城市基礎設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城市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後合作市城市建設和管理的打算:一、突出強化城市建設,進一步提高城市品位。要按照建設——管理——經營的大理念來經營城市、發展城市,建管並舉,打造甘青川一流民族特色化高原生態旅遊商貿城市。首先是建設。要始終堅持規劃先行的原則,不斷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完成集中供熱、污水處理工程的收尾和城區中路拓寬改造、生活垃圾處理項目的建設任務。特別是要把中路拓寬改造作為本屆政府任期內的一項“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全力以赴實施好、建設好。第二是管理。要依法行政,集中執法,整合城建、公安、環保、工商、文化、交通等部門行使的城市管理行政處罰權,分清權責,強化職能,徹底解決多頭執法、執法缺位和執法交叉等問題,使交通不暢、衛生髒亂差、馬路市場、娛樂場所不規範等不斷得到治理和規範,進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第三是要經營好城市資產。把城市經濟當作一個大項目來經營,對城市土地資產建立統一、規範、有序的一級市場,放開激活土地二級市場,以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等方式有償轉讓土地使用權。按照“一個口子進水、一個池子蓄水、一個龍頭放水”的原則,嚴格控制省道306線6.4公里和國道213線8.7公里道路兩旁的村民建房用地。對道路兩旁未建成房屋和在道路拓寬改造中實施拆遷後空留土地,要按照規劃限期進行建設。第四是民族風貌改造。按照“先點後面、先富後窮、先舊後新、先中心後城郊”的思路,對城市風貌全面進行改造。重點對城市南北兩個進出口民俗一條街和“三縱八橫”臨街主建築,特別是對中路建築物通過“穿衣戴帽”進行系統改造,突出藏族建築風格,全面解決“我是誰”的問題,進一步打造和提升高原生態旅遊商貿城的特色和品位。
民俗節日
甘南素有“甘肅的後花園,中國的小西藏”之美譽,境內以草原為主的自然景觀、藏民俗風情、藏傳佛教文化、歷史遺址形成了豐富的旅遊資源。在這裡人與自然高度和諧的詩情畫意展現得淋漓盡致,是人們追求尋覓的人間淨土香巴拉。甘南香巴拉旅遊藝術節是以甘南特色旅遊資源和民俗活動為主的外向型旅遊節慶活動。藝術節期間將進行民族風情大展示、藏族歌舞大展演、旅遊資源大亮相、名優特產大展銷及安多藏區民族傳統體育表演等活動,節慶活動分“注目香巴拉”、“激情香巴拉”、“回訪香巴拉”三部分。主要包括五個系列活動:一是大型文藝演出《歡騰的香巴拉》,包括聲勢浩大的盛裝馬隊、氣勢恢弘的千人鍋莊舞、古老神秘的羚羊面具舞、歡快流暢的吉祥手鼓舞、激動人心的名家演唱、絢麗多姿的少兒熱巴舞、詼諧幽默的牧場拉伊等文藝活動及帳篷城夜景展示;二是“香巴拉律動”安多藏區民族體育運動會,包括精彩激烈的長距離賽馬、短距離賽馬、賽氂牛、大象拔河、舉皮袋等民族傳統體育比賽及“香巴拉之夜”互動焰火狂歡晚會;三是舉行合作市經貿洽談會;四是“香巴拉藏餐”消夏美食節,主要內容為甘南地方特色時令小吃、民族特色飲品、美食品嘗、藏區特色食品操作能手現場廚藝表演比賽;五是“香巴拉之旅”旅遊熱線推介會,主要內容為旅遊文化成就展、旅遊資源展覽、甘南十大王牌景點及精品線路推介;並重點推出以合作寺院景區為主的合作市旅遊活動項目,內容包括外賓寄宿寺院、傳統寺院飲食及寺僧生活體驗、合作噶丹曲林寺六月法會法舞表演欣賞等.
香浪(意即採薪)本意是在砍柴採薪時,在野外打茶聚餐。隨著歲月的流逝,演變成為人們喜愛的傳統節日。農曆六月間,當高原上鮮花盛開、遍地似錦的時候,藏族民眾紛紛到野外扎帳篷,打灶最炊。
香浪節時間長短不一,短則一周,長達月余。古老傳統的"香浪節"還有節日儀式,第一項儀式是到山頭進行"煨桑",即點燃事先準備好的柏樹枝葉。在熊熊柏火的映照下,拂曉的曠野中飄散著陣陣撲鼻的柏香、油香及食物的香味。男人們騎馬圍著火堆轉圈並鳴槍。接著便進行插箭儀式,就是把高達十幾米的木箭插到山頭上的大木欄里。節日期間人們身著夏日盛裝,飲酒娛樂,歡歌漫舞,還有賽馬、賽跑、摔跤、拔河、對弈、打牌等小型文體活動。夜晚青年男女悄悄地聚在帳篷稍遠的草灘上對唱"拉伊"即情歌。
香浪節以其草盛花艷,且豐收在望的時機,琳琅滿目的飲食,豐富多彩的活動,深受當地各族人民的喜愛。
初一拜年,初三祭山神煨桑,到嘛呢堆旁插"央達"(小箭)。17歲少女要舉行"上頭"儀式(也稱"伏發",是成年的禮儀),梳成細小的髮辮,配上精美首飾,身著艷裝。初九至十五期間為公眾集體聚餐飲酒,唱歌跳舞。
端陽節
農曆五月初五,過端陽節,藏語稱之為"雅同",藏族認為:藥師佛在這天凌晨撒甘露於人間,所有河水都成為藥水。因此人們儘早起床,汲取一桶水,供家人洗漱、飲用。摘幾朵麻蓮花或楊柳枝插在門前。拔幾根麻蓮葉子繞頭纏足,據說這樣做能祛病防疫。這天吃韭菜包子、涼粉等食物。
插箭是一項祭神活動,依其所祭之神類的不同,所稱名諱也不同。如祭護法神的叫做"拉托",祭戰神的叫做"化卡爾",祭山神的叫做"拉卜則"。插箭的程式有備物、煨桑、插箭、揚"隆達"、賽馬等項。通過插箭活動,藏族人民祈求山神除災滅禍,人畜平安。
民族小吃
作料有大米、蕨麻、白糖、酥油。製作方法:先將大米、蕨麻另行煮熟、一樣一半盛在碗內,再撒上白糖,澆上酥油汁。食用時用調羹邊攪邊吃。具有甜而不澀,油而不膩的特點。藏族民眾視之為團圓和睦和象徵性食品。設宴待客時首先上桌。
有肉腸和血腸兩種。肉腸是用絞碎的肺、心腎等內臟加切碎的蒜苗和食鹽灌入大腸;血腸是用絞碎的肉放在血液中,加入食鹽、花椒粉攪勻而灌入細腸內,均以清水煮熟食用。其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手抓羊肉
藏族宰牲不用刀殺,而是用細繩將牲口勒閉而死。藏族食肉不興烹炒,而是連肉帶骨解肢後以清水煮之,調料也只是食鹽和花椒。煮至半熟撈而食之。
先將碗內放一塊酥油,然後倒茶水,再放糌粑(熟青棵粉),加曲拉(乳渣)、白糖,用手攪拌,邊攪邊吃。因食用方便實惠,歷來是藏族人民喜愛的主食。
哈居
也稱辣子尕勺,將羊肉剁碎,下在涼水裡邊煮邊攪,開鍋後加鹽,調料及蔥花,盛在碗裡再調油辣子,然後拌好糌粑用拇、食、中三指將拌好的糌粑一小塊捏成勺形,再用小勺連肉帶湯舀入糌粑捏的勺里食之,不但別有風味、而且增熱抗寒,是藏區冬季早晨的佳餐
藏包
將牛羊肉絞碎後加食鹽、花椒,再加入少量水份攪勻成餡子,用不發酵的死麵包好蒸熟。其形似寶瓶,皮薄多汁,色味俱佳,被譽為水晶包子。
多食合
日牧區獨有的野外食肉方法。牧人們先將羊肉與骨頭分解,再將肉割成塊,堆在一起。加上食鹽、花椒粉等調料拌勻,然後撐開事先洗好的羊肚,塞一把肉,裝一塊燒紅的青石頭蛋,直至肉和塊裝完後,用繩子把肚口扎牢,不讓裡面的熱氣遺漏。這時,羊肚裡嘭嘭鼓涌,似欲崩破,再輕輕翻滾待熱氣降溫,停下崩跳時,用刀劃開一點口子,取出積在裡面的肉汁,然後將肚皮整個劃開,吃一塊肉,喝一口湯,其滋味別具一格,任憑炒吃烤吃,任憑加什麼調料,都無法與之相比,真是妙不可言。
用牛奶與茶葉加少許鹽煮沸而成。清香可口,美味無窮。早上喝幾碗奶茶,一上午不覺饑渴。
景點風光
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佛閣是全藏區唯一的一座供奉藏傳佛教各派宗師的高層建築名剎,始建於清乾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距今已有二百餘年歷史,建築總面積4028平方米,高40餘米,共九層。佛閣內供奉有各類佛像一千二百七十多尊,建築造型獨特,融藏族堡式建築與佛閣式建築特色為一體,外觀雄渾壯觀。樓內壁畫琳琅滿目,與彩繪、唐卡、塑像渾然一體,頗具宗教神秘的色彩;走廊樓梯盤鏇直達樓頂,一至九層佛殿供奉的佛像有以米拉日巴尊者及其弟子為主的藏傳佛教各派的開宗祖師;並先後形成了寧瑪派、薩迦派、葛舉派、葛丹派、格魯派等諸多角派,有以喜金剛為主的密乘四部的眾多本尊佛像;還有佛、菩薩、護法、財神等佛像二百一十五尊。整個佛閣的佛像總數為一千二百七十二尊。米拉日巴佛閣的僧侶們每年還要舉行各類佛事活動。從後藏扎什倫布寺習而來的宗教法舞蹈形象或獸、或鬼或神,或善或惡,服裝奇特、面具繁多,法號鑼鼓激越,震顫人心。
當周草地公園
當周草地公園位於合作市南郊2.5公里,國道213線和省道306線在此交匯,交通通訊便利,是甘南香巴拉旅遊藝術節主會場,也是甘南州民族性民眾文體活動、節日慶典的聚會場所。中心地處甘南州著名的當周草原風景區,占地8600畝,景區內陰坡地帶綠樹成蔭,陽坡地帶碧草連天。區內有四家草原旅遊度假村,提供餐飲、住宿及旅遊活動接待服務,主要開展民俗表演、藏族禮儀接待、藏族食品品嘗及現場製作表演、民歌彈唱、鍋莊舞表演與教練、騎馬、乘氂牛、篝火晚會等民俗旅遊服務活動。
2003年市政府投資600多萬元對當周草原景區進行了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了3980畝森林草原保護建設,供水、供電、垃圾處理、景點道路、佛塔、仿古亭、觀禮台等景點建設,使中心的旅遊服務更趨完善,成為集藏民族的民間藝術、民俗風情和民居建築於一體的大型歷史文化博覽園,進入中心,您可了解藏民族的歷史沿革、建築風格、生活習俗,欣賞民族歌舞,品嘗民族食品,觀賞、參與民間喜慶節日活動,領略藏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藝術。
每當夏秋之季,這裡水草豐美、鳥語花香,藍天白雲、氣候宜人,炊煙裊裊、牧笛聲聲,人歡馬叫、牛羊追逐,一副令人陶醉的草原美景盡現眼前。賽馬、摔跤、射箭、鍋莊等傳統的活動項目任您欣賞,烤全羊、烤羊腿、手抓肉、優酪乳、糌粑等民族風味食品任您品嘗。聲勢浩大的千人馬隊、氣勢恢弘的千人鍋莊、絢麗多姿的民族舞蹈、雍容華貴的服飾展示、古老的藏族手鼓、藏族面具、百人"巴郎"舞、激情的美酒……會使您大開眼界。一座座帳篷、一群群牛羊,讓您的靈魂回歸自然。優美的環境,優質的服務,給您"家"一樣的溫馨和愉快。如果您想一顯身手,很多活動您都可以參與,和我們的藏族姑娘、小伙子們一比高低,同娛同樂。
崗岔溶洞分布在喜拉溝兩側,位於合作市東北27公里處的崗岔行政村(佐蓋曼瑪鄉)。喜拉溝兩側山峰丘陵連綿,草地、灌木、森林等植被覆蓋良好,溝內溪水四季奔流,清澈見底。進喜拉溝不遠,有四百多年歷史的崗岔藏傳佛教寺院,始建於公元1241年,歷史非常悠久,比著名的拉卜楞寺還早一百多年;景區內有青藏高原十分奇特的崗岔溶洞景觀;有年代久遠的摩崖石刻,記載與迴響著古時一征兩大將軍路徑此地的歷史之音;山上巨石聳立如林、群峰突兀、層巒疊峰,洞石壁上有十八羅漢雕像及格薩爾王妃珠毛做飯時留下的腳印及爐灶。有石桌、石椅、石床,恰如神仙居住過一樣,曲徑通幽,滴水怪石。洞外有一摩崖石刻,相傳元朝一征西大將軍征剿途經此地,刻字於此地,如今仍有其神奇之處,浸水後清晰可見,水乾後忽隱忽現,非常神奇。阿尼念卿山與阿尼夏格山渾然相連,融草原、溶洞、奇峰、怪石為一體,是遊覽、探險、觀奇的好去處。
合作森林公園
合作森林公園地處甘肅省甘南州合作市南郊,徐合公路旁。距合作市2公里,距西北重鎮蘭州280公里,海拔2960m占地面積8800餘畝,處於拉卜楞寺-合作森林公園--則岔石林--尕海候鳥保護區--黃龍寺--九寨溝這條被人們為最經濟、最有欣賞價值的黃金旅遊線上。目前建設的主要旅遊服務設施有:732平方米的"怡心園"賓館;具有民族特色占地282平方米的藏式帳蓬房,造型不同的亭子四座,佛塔一座,拱形橋一座;占地13畝的人造琵吧湖兩片;占地近3000平方米的兒童遊樂場;主要馴養適應高寒地區的梅花鹿、"蘇門裡、"等臨滅絕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動物園一處;每年的六、七、八三個月是公園景色最迷人的季節。清晨,漫步公園,山幽林靜水波鱗鱗,鳥;藍天下,草地上,一頂頂熱情而溫馨漫著奶油清香的帳房,如夢似幻。中午,正當艷陽高照,帳篷城內遊客接憧而至,絡澤不絕,令人的風味大餐--手抓羊肉、藏包、青稞酒、酥油糌粑、人參果飯、奶茶等是必品的佳肴。當夜幕降臨時,坐在膏火旁,悠揚動聽的琴聲,曲調高亢的祝酒歌更令人似真似幻,如醉如痴,圍著篝火跳起鍋莊舞、現代舞將使您一天遊玩的疲勞蕩然無存。
每年八月初在公園舉辦的"德吉梅朵旅遊香浪節",是雪域民族最盛大的節日。屆時,一對對少男少女身著節日盛裝揮袖漫舞,小孩們踏著化香,你追我趕,老人們端著自己釀造的青稞酒,互相祝福著生活更加美好!
太子山,藏語稱"阿尼念卿",地處合作市卡加道鄉行政村正北方,標準海拔4332米,屬高寒地帶,年均溫0.5℃,距合作市45公里。旅遊資源極為豐富,景區內山水、森林、野生動植物資源等多種景觀融為一體,古木參天,怪石林立,綠草如茵,奇絕的景觀天然揮成。太子山景區,以山大溝深著稱,有大量的森林和灌從草場,植被良好,主峰母太子(阿乃瑪瑪)山峰為市境內第一高峰,海拔4332米,與豬詛山(海拔4364米),公太子山(海拔4162米)並抵於卡加道鄉被部邊緣,史載"冬夏頂積雪","石骨傑出,高入雲表,數百里外皆望見之"。相傳秦太子扶蘇曾到此處,故名太子山,是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的分界嶺,是西傾山脈北支的重要山峰,為安多藏區著名神山。藏傳佛教的祭祀文獻中對阿尼念卿有多種名稱,如"大首領"、"念神王俄拉玉則"、"大念神"等,阿尼念欽山神的伴妃為"阿且曼傑旺姆",有八位神女、六位神子,阿尼念欽山神同樣擁有龐大的集團軍。太子山山勢壯觀巍峨,雲遮霧罩,登高望遠,觀林海松濤、奇石異峰、雪山"映月",感受天高地博,地廣物豐。有藏原羚、黃羊、盤羊和喜瑪拉雅雪豹等多種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阿尼念欽山神有保護上師壽命,使寺院香火不斷興旺,保佑旅行者,做迎接護送、揚善懲惡、消災降福等職責,所以,藏族民眾每年初夏都要在這裡舉辦大規模的祭山神活動。合作市也於每年夏天在此舉辦"太子山登山運動探險登山的好去處。
從合作驅車往東行駛約兩小時,便到了合作市最大的草原--美仁大草原。這是青藏高原特有的高山草甸草原地貌。這裡地勢平緩、景色奇特,風格迥異,置身其境,讓人感受到高原草地的遼闊和雄渾。同時,大草原上牛羊成群,座座帳篷如明珠般鑲嵌在碧綠的草地上,純樸的民情,遼闊的草原。置身其境,讓你忘記城市的喧囂和繁雜,真正體會到大自然的博大與神奇。美仁大草原也是合冶公路通往康多大峽谷和蓮花山等景區的必經之地。
由合作市南行30公里,便到了林木茂密、峽谷幽深、山清水秀,人們稱之為合作"小江南"的勒秀洮河風景區。這裡林疊峰轉、山重水複、小溪潺潺、松濤陣陣。藏式小木屋掩映於蒼松翠柏之中。多類珍貴動物棲息在林間,尤其以鳥類繁多而著稱。彎曲洮河上橫跨著鐵索吊橋,水面上不時有羊皮筏子和木排,水裡遊蕩著肥美的石花魚。岸邊的水磨房,述說著古老而神奇的故事。在這裡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博大與萬物之間的和諧,使人們的心靈得到淨化和升華。
特色資源
千百年來,生活在這裡的各族人民和睦相處,互相融合,創造了合作市璀璨奪目。獨具魅力的民族文化。在這裡可以看到許多其它地方在民族融合演變中早已消失了的古老而獨特的民族風情。
合作市藏族服飾豪華絢麗,做工精細,樣式美觀大方,這裡的藏族民居別具一格,特別是帳篷,做工、圖案設計新穎獨特。這裡的香浪節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多彩,民間歌舞悠揚婉轉,尤其是近幾年盛行的鍋莊舞,更是名揚四海。
香巴拉旅遊藝術節,濃縮了甘南旅遊的品牌精髓,揭示了甘南旅遊的化旅遊特徵——自然風光優美如畫,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各民族團結和睦,是合作市最大的旅遊結合性節日,每年盛夏在美麗的當周草原舉行,已成為合作市旅遊品牌節慶產品,將旅遊與文化、生態有機結合。以旅遊為載體,文化為精髓,重點突出兩大特點:一是群體民族文化性活動,活動以回歸自然、回歸生活、回歸民眾,突出民族特色為主旨,是面向廣大民眾的節日盛會;二是旅遊產品性活動,將活動作為一種嶄新的旅遊產品,是遊客體驗藏文化最真實的一面,充分了解藏民族風俗並與之同樂的活動之一。節慶活動有聲勢浩大的千人馬隊,有氣勢恢弘的2000人鍋莊舞,既有雍容華貴的民族服飾展示,也有絢麗多姿的民族舞蹈表演;既有烈焰沖天的篝火晚會,也有鼓號深沉的喇嘛樂隊,還有濃郁厚重的藏戲和民族體育比賽、火槍射擊、帳篷展示、名家演唱和民間彈唱等文藝、體育活動。整個節慶活動恢弘熱烈,隆重祥和。走進香巴拉旅遊藝術節,您就踏入了“香巴拉”之旅的大門。
合作市的民族體育源遠流長,科索沃在這裡的各族人民民眾長期的生產勞動過程中,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民族體育運動項目。
賽馬是牧民民眾最為喜愛的運動項目之一。分場地賽馬、越野賽馬、障礙賽馬、乘馬射擊、乘馬接力等種類,比賽距離500——15000米不等,一般按騎手性別分組,不論年齡。比賽時,賽馬紮上各色彩帶,騎手身著節日盛裝,競爭激烈精彩,四周人頭攢動,吶喊助威,場面十分熱烈。獲勝者在民眾的歡呼聲中,由長者牽馬繞比賽場一周,接受觀眾祝賀、哈達和鮮花。
乘馬撿哈達是藏族賽馬的優秀項目之一。其比賽方法是在長100米,寬3——5米的跑道上每間隔5米橫放一條哈達,一般放10——20條不等。騎手乘馬經過放有哈達的跑道時,彎腰迅速撿起哈達,最終以達到終點的時間和撿哈達數的多少計勝負。此項活動難度較大,比賽精彩異常。
藏式摔跤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競賽活動,比賽一般在直徑10米的圓形摔跤墊、草地或沙地上進行,以個人為單位,不愛年齡和體重的限制,但運動員必須赤腳上陣。運動員以擁抱或互相抓對方前後腰帶,用摔拉、提舉或鏇轉等方法將對方摔倒為獲勝方。比賽時只允許握抱對方腰部以上部位,不得用腳、腿勾絆對方。
藏族人民崇敬大象,認為大象是吉祥物,因此,大象拔河這項運動深受牧區民眾的喜愛。大象拔河比賽時,兩人為一組,採用三局兩勝制,每局比賽時間為3分鐘,並輪流交換場地。比賽繩一般長10米,直徑25-30毫米,繩頭兩端各有一個周長1.5米套環,比賽時,運動員將套環在各自的脖頸上,轉身相背,使繩從頸下通過腹部並從襠下穿過,兩手、兩膝、兩腳著地,標誌帶垂直於中心線中點。比賽按運動員體重分60、70、80、90公斤四個級別。由於此活動集比賽。娛樂為一體,簡便易行,深受牧區民眾喜愛。
賽氂牛與賽馬基本相似,騎手多為10多歲的孩子。賽氂牛一般進行速度賽,距離200——300米之間。是人和牛在力量。速度。技巧上有機配合的較量,難度較大,獲勝方騎手披紅戴花,十分榮耀,賽牛也倍受民眾青睞。
合作地區的民族體育運動項目還有藏棋、拔腰、射箭、繩索套馬、民讓舉重、火槍射擊、騎術表演等。
藏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它在創造自己燦爛文化的同時,根據獨特的自然環境和人文景觀創造了豐富的飲食文化。合作風味小吃以品種諸多、製作獨特、用料考究、味道鮮美著稱。主要的風味小吃有奶茶、藏包、手抓羊肉、蕨麻米飯、酥油茶、優酪乳子、牛羊灌腸、烤全羊、青稞酒等十多個品種。唐卡即有布帛畫,是用彩緞裝裱的懸掛捲軸畫,按質地和製作工藝分繪製唐卡、織繡唐卡、印刷唐卡三類,其內容多反映宗教活動,有佛像、菩薩像。寺院建築、佛教故事和神話等。
酥油花是藏族特有的古老手工藝術品,它是以青藏高原牧區特產的酥油為原料,以色彩繽紛的人物、花草為造型,栩栩如生,堪稱一絕。製作者一般是寺院的大小活佛及僧侶,民間也不乏有手藝高超者,其題材十分廣泛,花樣繁多。從簡單的日月星辰、草木花卉、龍虎象獅到複雜的佛教故事、人物傳奇、歷史盛會、節日焰火都在它所表現的範圍之內。
合作的民間工藝還有色彩絢麗的藏族錦帶,雍容華中的金銀首飾,製作精美的藏族腰刀,還有小巧別致的羚羊小雕等旅遊紀念品。
勤勞智慧的藏族人民和長期勞動、生息、繁衍在這塊土地上的其他兄弟民族一起,共同創造的古樸而燦爛的藏民族文化,是祖國文化寶庫的瑰寶,它以天成獨秀的風采,吸引著四方賓朋,等待著人們去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特產
合作豬
合作豬(因地得名),又叫蕨麻豬或稱山豬,是小型原始地方豬種。合作豬是由野豬馴化而來,其體來源和馴化時間無確據可考。甘南海拔高氣候寒冷,農作物生長期短,飼料缺乏,豬只終年靠放牧採食為主,經漫長的繁育發展,逐步形成了這年特殊豬種。
合作豬主要養在海拔略低的草原和河谷地帶的農區或半農半牧區。具體分布在甘南州夏河縣的扎油、合作、阿木去乎、美武、美仁、博拉、加門關等地,碌曲縣的西倉、雙岔、阿拉。卓尼縣的沙冒、完科洛、碌飽、拱把。迭部縣境內白龍江兩岸也有少量分布。現全州合作豬的數量有6萬多口。
河曲藏獒
河曲藏獒是藏族民眾在高寒生態環境中,長期選育和保存下來的珍貴牧養大型犬種,它對青藏高原寒冷的氣候,嚴酷的自然環境適應力強。具有五千年的生存發展史,是我國乃至世界唯一被保存下來的原始珍貴犬種。河曲藏獒主要分布於甘、青、川的安多地區,其中心產區為甘、青、川三省交界處的黃河首區地帶。1993年8月19日被甘肅省質量管理局制定為《甘肅省地方標準》。
甘加羊
甘加羊是甘肅省藏羊品種的一個優良地方類型,產於夏河縣,以甘加鄉為中心,甘加羊以產優質地毯為特徵,是在海拔2800——4000米的高山草原上,終年放牧無補飼的條件下,長期選育而成的。1986年由甘肅省標準管理局制定為甘肅省地方標準。
氂牛
氂牛是藏族民眾在高寒生態環境中,將野氂牛飼養馴化而形成的特有牛種,距今兩千餘年以前氂牛已為藏族所牧養的家畜,它對青藏高原寒冷的氣候、嚴酷的自然環境適應力很強。甘南的氂牛來源於青藏高原的氂牛,它是在高寒草原上繁育的地方類群。藏族居住地區多養氂牛,主要是西藏、青海、四川、甘肅、雲南、貴州等省局部地區。甘南州氂牛分布以瑪曲、碌曲、夏河三個牧業縣最多,現全州氂牛有75萬頭,占全省總數的80%。1996年9月24日由甘肅省技術監督局制定為甘肅省地方標準。
河曲馬
河曲馬是中國的一個優良地方品種,產區分布在黃河首曲——甘、川、青三省鄰接的廣闊草原上,包括甘南藏族自治州、四川省阿壩藏族自治州牧區和青海省河南蒙古自治縣等地區。以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曼爾瑪(喬科)和四川省阿壩藏族自治州的素克藏所產河曲馬品質最佳。1954年原西北畜牧部正式名為河曲馬,甘南州河曲馬場是選育繁殖河曲馬的國營馬場。河曲馬在甘南州境內主要分布在瑪曲、夏河、碌曲三縣,以瑪曲縣(含國營5806匹)所產數量最多,品質較優,為中心產區。現全州有河曲馬8萬多匹。1984年6月16日由甘肅省標準管理局制定為甘肅省企業標準。
中國城市一
城市的出現是人類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標誌,也是人類群居生活的高級形式。同時,城市所帶來的社會問題,一直困擾著人類。 |
甘南藏族自治州行政區劃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於甘肅省西南部,南臨四川,西界青海。東經100°46′-104°44′, 北緯33°06′-36°10′。總面積40201平方千米。總人口68萬人。甘南藏族自治州轄1個縣級市、7個縣。即合作市,夏河、碌曲、瑪曲、臨潭、迭部、舟曲7個縣。 | |
合作市 | 當周街道|伊合昂街道| 堅木克爾街道| 通欽街道| 卡加曼鄉| 卡加道鄉| 佐蓋多瑪鄉| 加茂貢鄉| 勒秀鄉| 那吾鄉 |
夏河縣 | 拉卜楞鎮| 王格爾塘鎮| 阿木去乎鎮| 桑科鄉| 甘加鄉| 達麥鄉| 麻當鄉| 曲奧鄉| 唐尕昂鄉| 扎油鄉| 博拉鄉| 吉倉鄉| 牙利吉鄉| 科才鄉 |
碌曲縣 | 郎木寺鎮| 瑪艾鎮| 尕海鄉| 西倉鄉| 拉仁關鄉| 雙岔鄉| 阿拉鄉 |
瑪曲縣 | 尼瑪鎮| 歐拉鄉| 歐拉秀瑪鄉| 阿萬倉鄉| 木西合鄉| 齊哈瑪鄉| 采日瑪鄉| 曼日嗎鄉 |
臨潭縣 | 城關鎮| 新城鎮| 冶力關鎮| 術布鄉| 古戰回族鄉| 卓洛回族鄉| 長川回族鄉| 羊永鄉| 流順鄉| 扁都鄉| 店子鄉| 新堡鄉| 總寨鄉| 三岔鄉| 龍元鄉| 陳旗鄉| 石門鄉| 羊沙鄉| 八角鄉 |
迭部縣 | |
舟曲縣 | 城關鎮[舟曲縣]| 大川鎮[舟曲縣]| 曲瓦鄉| 巴藏鄉| 大峪鄉[舟曲縣]| 立節鄉| 憨班鄉 | 峰迭鄉| 坪定鄉| 江盤鄉| 弓子石鄉| 中牌鄉 | 南峪鄉| 三角坪鄉 | 池乾鄉| 八楞鄉| 武坪鄉 | 插崗鄉| 拱壩鄉| 鐵壩鄉| 大年鄉[舟曲縣]| 博峪鄉 |
卓尼縣 | 柳林鎮| 木耳鎮| 扎古錄鎮| 納浪鄉| 大族鄉| 卡車鄉| 刀告鄉| 尼巴鄉| 完冒鄉| 阿子灘鄉| 申藏鄉| 恰蓋鄉| 康多鄉| 勺哇土族鄉| 洮硯鄉| 柏林鄉| 藏巴哇鄉 |
甘肅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地級市、自治州 | 市轄區、縣級市、縣、自治縣 |
蘭州市 | 城關區| 七里河區| 西固區| 安寧區| 紅古區| 永登縣| 皋蘭縣| 榆中縣 |
嘉峪關市 | |
金昌市 | 金川區| 永昌縣 |
白銀市 | 白銀區| 平川區| 靖遠縣| 會寧縣| 景泰縣 |
天水市 | 秦州區| 麥積區| 清水縣| 秦安縣| 甘谷縣| 武山縣| 張家川回族自治縣 |
武威市 | 涼州區| 民勤縣| 古浪縣| 天祝藏族自治縣 |
酒泉市 | 肅州區| 玉門市| 敦煌市| 金塔縣| 瓜州縣| 肅北蒙古族自治縣| 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 |
張掖市 | 甘州區| 民樂縣| 臨澤縣| 高台縣| 山丹縣| 肅南裕固族自治縣 |
慶陽市 | 西峰區| 慶城縣| 環縣| 華池縣| 合水縣| 正寧縣| 寧縣| 鎮原縣 |
平涼市 | 崆峒區| 涇川縣| 靈台縣| 崇信縣| 華亭縣| 莊浪縣| 靜寧縣 |
定西市 | 安定區| 通渭縣| 臨洮縣| 漳縣| 岷縣| 渭源縣| 隴西縣 |
隴南市 | 武都區| 成縣| 宕昌縣| 康縣| 文縣| 西和縣| 禮縣| 兩當縣| 徽縣 |
臨夏回族自治州 | 臨夏市| 臨夏縣| 康樂縣| 永靖縣| 廣河縣| 和政縣| 東鄉族自治縣| 積石山保全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 |
甘南藏族自治州 | 合作市| 臨潭縣| 卓尼縣| 舟曲縣| 迭部縣| 瑪曲縣| 碌曲縣| 夏河縣 |
(參見:甘肅省行政區劃、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