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東[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

徐海東[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

徐海東(1900年6月17日-1970年3月25日),原名元清,湖北省大悟縣新城鎮(原黃陂縣灄源鄉會夏店裡滾石嶺會)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我軍卓越的軍事家,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忠誠戰士,中國工農紅軍及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領導人之一,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參與黃麻起義,歷任中國工農紅軍紅四方面軍獨立第四師師長、紅二十五軍軍長、紅十五軍團軍團長等職務,成功保衛了陝北根據地。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15師344旅旅長、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副指揮兼第四支隊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擔任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等職位。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是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八、九屆中央委員。1970年於河南鄭州逝世。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人物簡介

徐海東徐海東

徐海東(1900 —1970),生於湖北省黃陂夏店區徐家窯(即今大悟新城鎮徐家窯)一個六代窯工家庭。 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在國民革命軍第四軍三十四團任代理排長。參加了北伐戰爭和黃麻起義。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黃陂縣區農民自衛軍隊長,中共黃陂縣委軍事部部長兼區委書記、縣赤衛軍大隊長,獨立營營長兼黨代表,黃陂縣補充第六師師長,鄂東警衛二團團長,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三十八團、三十五團、三十六團團長,紅四方面軍獨立第四師、第二十七師師長,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七軍第七十九師師長,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第七十四師師長、軍長,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八軍軍長,中共鄂豫陝省委委員、代書記,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五軍團軍團長,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參加了紅二十五軍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四旅旅長,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副指揮兼新四軍第四支隊司令員,中共中央中原局委員,中共中央華中局委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是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八、九屆中央委員。1970年3月25日在河南省鄭州市逝世。

生平介紹

徐海東是一個從農村貧苦窯工成長起來的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高級將領。近代中國因階級壓迫造成的深重苦難,在徐海東身上有最鮮明的體現。他年輕時,有一次挑著瓦盆到外鄉賣不出去,凍餓交加暈倒,幸虧一位農婦給了碗熱粥才能活下來。苦大仇深的他,一旦聽到共產主義的宣傳,便會為改變自身和本階級的地位而拚命戰鬥。代表反動地主利益的國民黨當局,不但殘酷鎮壓這些反抗者,對他們的家屬也進行株連報復。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於1936年到陝甘蘇區採訪徐海東時,異常吃驚地聽到“國民黨軍一共殺了徐家66人”,他的“27個近親,39個遠親”“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甚至嬰孩都給殺了”,斯諾就此懂得了什麼是中國的階級戰爭。

土地革命

蔣介石親兼武漢“剿總”司令,在鄂豫皖邊區實行殘酷的“三光”政策,由此大別山區成為堅持革命武裝鬥爭最長的地區之一,1932年10月,紀光鰲與所在的英山紅軍游擊隊併入劉士奇,郭述申成立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七軍下轄徐海東為師長的第七十九師任排長。殺掉一茬又生長出一茬——紅四方面軍撤走後建立了徐海東領導的紅二十五軍,紅二十五軍長征後又建立紅二十八軍,抗日戰爭中這裡又建立起新四軍的江北部隊和五師。正是由於有徐海東這樣的成長於鄂豫皖血泊與烽火中的老戰士,才有了中國革命的勝利,並在黨的史冊上用鮮血寫下了光榮。

徐海東參加革命只是為階級的解放,個人日後的目標仍是當個普通勞動者。他雖當了軍團長,還向新交的朋友斯諾說:“我做窯坯又快又好,革命勝利後,我仍是個有用的公民。”

紅軍初建時,徐海東雖當過正規軍的班長、排長,但畢竟缺乏組織大部隊的經驗,是靠邊打邊學,用鮮血交的學費。當時部隊火力很差,農民戰士普遍缺乏戰鬥經驗,他從當隊長起,直至當軍長,都是在最前線指揮,並親自帶領戰士衝殺,先後9次負傷。當副軍長時,他在火線上被子彈從左眼底下打入,從後頸穿出,抬下陣地後第5天才醒來。他甦醒後的第一句話就問:“現在幾點了?部隊該出發了吧?”身邊的護士周東屏(後來成為他的夫人)回答:“四天四夜人事不省,真把人急死了!”徐海東卻不在乎地說:“我倒睡了個好覺。”

通過在大別山多年的戰爭實踐,徐海東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往往與敵人一接火,就能判斷出對手的兵力和火力情況。1934年春,他在皖西葛藤山作戰時,以不足2000的兵力一舉殲滅追來的敵軍兩個團。被俘的敵軍師長柳樹春對此十分不解,竟當面問:“軍長,你是黃埔幾期?”徐海東回答說:“我既沒聽過保定的課,也未入過黃埔的門,我是‘青山大學’畢業的!”

當時,因環境殘酷,經常出現叛徒,一些領導人盲目地亂搞“肅反”。徐海東為人耿直,一次,在省委會上當面批評書記指揮錯誤,有人便想給他扣上“反革命”帽子。他得知後,感到不如在戰場上犧牲落得個光榮,於是留下檔案,揮舞大刀率警衛隊帶頭向敵人衝鋒,一舉打垮了一個旅。戰後,那位書記來找他,非常激動地拉住他的手稱讚不已,並對大家說:“我不死,不許再有人說徐海東有問題。”此後,黨內再沒有人懷疑徐海東對革命的忠誠。

抗日戰爭

1938年7月上旬,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四旅旅長徐海東、政委黃克誠指揮所部和八路軍晉豫邊游擊隊在陽城北部町店地區的蘆葦河一帶伏擊日軍,取得重大勝利。

戰鬥期間,陽城抗日組織發動當地自衛隊、游擊隊和人民民眾密切配合主力部隊作戰,有力地支援了町店戰鬥的勝利。

1938年春,日軍占領豫北、晉南並打通同蒲鐵路線後,不斷對中條地區進行“掃蕩”。1938年五六月間,國民黨友軍衛立煌部和決死縱隊一部在晉南地區對日軍奮起反擊,發起多次戰鬥,收復了數座縣城,拔除了日軍若干護路據點,包圍了占據曲沃縣城之敵。

1938年6月下旬,日偽軍出動8000餘兵力,向絳縣、垣曲進攻,企圖牽制抗日友軍,以解除曲沃日軍之圍。抗日部隊與日軍在這一地區展開激烈戰鬥。

駐豫北日軍第二十五師團為打通豫北、晉南之聯繫,馳援曲沃之敵,亦於1938年7月初由隴海線北上,經晉城、陽城西犯。

八路軍總部偵悉情況後,為配合友軍在晉南作戰,命令徐海東、黃克誠統一指揮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四旅六八七團、六八八團和一二九師三八六旅七七二團主力,由上黨地區晝夜行軍,搶先於1938年7月1日進至町店以北地區隱蔽設伏。八路軍晉豫邊游擊隊同時奉命集結在將軍腰、梁家(圪針樹腰)一線,配合主力行動。

八路軍主力到達町店北山後,與當地地下黨組織和縣、區、村抗日政權取得聯繫,由當地安排部隊在蘇家嶺、善家嶺、北莊、柏圪堆、孔家溝、增村、前嶺等村莊駐紮。縣政府隨即組織戰地服務團前往町店援助部隊。地方黨政組織向部隊首長介紹了當地的地理形勢,匯報了地方武裝和民眾組織情況,發動區、村自衛隊、游擊隊積極進行備戰,組織擔架隊和搶修工事民工隊,布設崗哨盤查行人,以防止泄漏軍事機密,同時,組織民眾轉移。

1938年7月2日,徐海東在指揮部駐地蘇家嶺主持召開戰前軍事會議,主力部隊營以上幹部和唐支隊參戰部隊負責人唐天際、方升普、李景良、李聲炎、龐如霖等以及地方軍政主要負責人參加了會議。會議通報了敵情和當地民眾的備戰情況,分析了町店一帶的地理環境特點,進行了戰前動員部署,布置了戰鬥任務。其作戰部署為:以六八七團一、二營占領町店東北側制高點,伏擊圍殲進攻町店之敵。該團三營在町店以東十華里的美泉打援,斷敵退路;六八八團於黃崖、東圪堆山口待命出擊蘆葦河河套,圍殲敵之騎兵;七七二團一、二營在烏龍溝、義城埋伏機動;晉豫邊游擊隊於劉村附近把守山口,並於黃崖南面山包阻擊敵人,堵敵西進之路;當地自衛隊在外圍進行襲擾,圍殲零散逃敵,並擔負護衛民眾擔架隊、運輸隊之任務。

1938年7月3日晨,敵機在町店一帶盤鏇偵察過後,指揮部馬上接到偵察隊長張天保的敵情報告:敵二十五師團一個機械化聯隊500餘敵及汽車輜重已渡過沁河,其先頭騎兵200餘已進入黃崖休息,其餘日軍即將進至義城、町店。指揮部迅速命令各部在蘆葦河兩側高地預設陣地準備戰鬥。午時許,敵首、尾前後進入八路軍伏擊圈內的黃崖、町店、義城等河套地區。由於天氣炎熱,大部分日軍下河洗澡納涼。指揮部即刻下達作戰命令,頓時,蘆葦河兩岸槍聲大作、殺聲四起,將敵分割、包圍在町店、義城、黃崖三個主戰場,展開了一場短兵相接的殊死惡戰。八路軍戰士與敵展開白刃血戰,迫敵不能前進一步。戰鬥一直打到黃昏。敵殘部在潰退途中,又在湯帝山、沁河渡口、清水磨等地遭到軍民圍殲。

當夜,指揮部分析判斷,敵人可能估計我會立即撤走,必然會組織反撲,遂決定六八八團和晉豫邊游擊隊繼續在町店附近隱蔽待命,阻擊來犯之敵,其餘部隊虛張北撤,以迷惑敵人。

不出所料,1938年7月4日凌晨,日軍二十五師團後續部隊數百餘敵渡過沁河反撲過來。天剛拂曉,幾架日機在蘆葦河沿線上空輪番轟炸、掃射。11時許,日軍先派出兩輛汽車沿河試探西行,然後返回,見無動靜後,大部隊即邊向兩邊山頭開炮,進行火力偵察,邊向前推進。當日軍大隊人馬行至黃崖、八里灣附近時,八路軍六八八團、晉豫邊游擊隊在此打響阻擊戰。排子槍、集束手榴彈一齊向敵傾泄,猛烈的火力再次重創敵人,使三十餘輛日軍汽車毀於炮火之中。午後,晉南日軍一部東進接應,在黃崖一帶遭到阻擊,敵倉惶組織殘部突圍西竄。

徐海東徐海東

戰鬥結束後,由陽城民眾組織成的自衛隊、擔架隊迅速幫助打掃戰場,收拾戰利品,並將100多名傷員送往小寺莊後方醫院。這次戰鬥,八路軍一一五師與陽城軍民經過兩天的浴血奮戰,取得重大勝利。斃傷日軍近千人(死700餘人,傷200餘人),擊毀輜重汽車30多輛,繳獲戰馬百餘匹、機槍三十餘挺及其它武器,物資不計其數。

新中國成立

1951年5月,周恩來專程到大連看望病中的徐海東。他看見徐海東的臥室里掛著洗過的新四軍舊軍裝,就對其夫人周東屏說:“這襯衣、褲子、襪子,都是補丁摞補丁啦!不能把我們的猛將軍打扮成叫花子嘛。”徐海東卻說:“我喜歡穿它們。我們剛剛建國,資金短缺,把剩餘的錢給那些死難烈士的家屬用吧。”後來實行軍銜制,中央決定授予他大將軍銜,其名字排在粟裕之後,位列第二,十分顯赫。徐海東得知後,非常不安。恰巧,周恩來又來大連,並前來看望他。徐海東懇切地說:“總理,我長期養病,為黨做的工作太少,授我大將軍銜太高,我受之有愧啊!”周恩來握著他的手,動情地說:“海東同志,毛主席說了,你是對中國革命有大功的人啊!授予你大將軍銜,是根據你對革命的貢獻決定的,我看不高也不低,恰當!”

徐海東身居高位,但從不恃功自傲。他在大連期間,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大連文史專家孫玉寫道:“徐海東大將平易近人,生活儉樸。為節約用水,大將吩咐工作人員不要將他的洗澡水放掉,而是用來沖廁所。大將對工作人員說,新中國百廢待興,需要大量的財力、物力,我們應該帶頭節約,從節約一滴水、一度電抓起。療養院的老同志都記得,戰功赫赫的大將不擇衣食。平常他捨不得吃魚、肉,只是到了周末才改善一次一伙食。他吃剩的飯菜從來不許倒掉,而是讓廚師妥善保管,下頓熱熱再吃。他說,每頓飯為國家節約一分錢,日積月累,也是不小的數字啊!”

1956年9月,徐海東離開大連,遷往北京,住在觀音寺一號。但是,他與大連的友誼仍在繼續。一次,徐海東咯血不止,中央派出軍用飛機,將大連著名中醫李壽山請去會診。由於支氣管擴張,誘發大咯血,北京專家組採用石灰散、咳血方等涼血止血的方子,效果不佳。診斷時,李壽山發現徐海東精神萎靡,面色蒼白,而且煩躁汗出,呼吸困難,不能平臥,語聲低微,喉有痰鳴,咳中帶血,其色淺紅或暗紅有塊,每次約100~200ml。李壽山認為,他患的是陽虛夾寒不能攝血之症。於是,他對症開方,並親自煎藥。徐海東連服6劑,咯血症狀止住了。隨後,李壽山給他開了一些補養的方子,以增強體質。

1962年2月,徐海東再度病危,高燒不退。徐海東點名叫李壽山去北京。李壽山在北京住了兩個月,診脈煎藥,使徐海東轉危為安。

1969年10月21日,根據林彪簽發的“中央軍委一號命令”,徐海東帶著氧氣瓶上了去鄭州的火車。1970年3月25日病逝。後來,周東屏來到大連,專門約見李壽山,說:“將軍臨終的時候,還在想著大連,囑咐我有時間一定要去大連走走,見見李大夫。唉,如果當時能找到你,也許將軍就不會死了……”

毛澤東愛將徐海東

1935年10月,中央紅軍歷經千辛萬苦,勝利到達陝北,與先期到達這裡的紅二十五軍會師,結束了為期一年的歷史壯舉--長征。 中央紅軍面臨的嚴峻形勢,很快逐級反映到軍委首長那裡。紅一方面軍供給部部長楊至成的報告,也工工整整地擺在了毛澤東的案几上。報告不僅分析了當前部隊在物資保障上存在的嚴重困難,而且還提出了解決這些困難的意見。其中幾個數字特別醒目:要渡過這次難關,最少需要銀元2000至3000元。徐海東怎能不知自己部隊同樣面臨困難。他默默踱到窗前。室外,大雪紛飛,朔風呼嘯。他不禁打了一個寒顫。徐海東倏地轉過身來,說道:“我們的日子雖然也很苦,可你想想,毛主席和中央紅軍走了整整一年,跨過那么多山山水水,他們的日子比我們更苦。革命需要我們,但更需要黨中央、毛主席!需要中央紅軍數千階級兄弟!無論如何,我們要儘量摳出錢來,保證他們渡過陝北的這個冬天!”

1936年1月,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決定東征,打開通往抗日前線的道路。月底,毛澤東在延長紅軍總部召開軍事會議,會議決定,“中國人民紅軍抗日先鋒軍”在毛澤東、彭德懷率領、指揮下,兵分三路:中路由葉劍英指揮紅一方面軍總部特務團、騎兵團、紅十五軍團224團及陝北紅三十軍,鞏固和保衛占領區域,以策應兩翼;右路由林彪、聶榮臻率領紅一軍團及81師,南下晉西南,向運城方向攻擊。在部署左路軍時,彭德懷說:這一路任務比較艱巨,渡河後要全力北進,向晉西北發展,直接威脅閻錫山的老巢太原,這個任務由徐海東、程子華的紅十五軍團主力承擔。周恩來插言道:徐海東同志是從大別山成長起來的,打起仗來勇猛頑強,點子又多,聽說他那個“先疲後打”的方法就讓敵人吃了不少虧,都叫他是“徐老虎”,大別山的地方老財和國民黨部隊一提到“徐老虎”就頭痛,真是唯恐避之不及呀!周恩來剛說罷,毛澤東微微一笑,指著徐海東幽默地說:“看來,我們這是放老虎出山了。很對不起那位閻老西子,猛虎下山,該有他的苦頭吃嘍!”

斗轉星移,又是20年過去。中華大地上正在滾動著災難性的“革命風暴”。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不斷派人對沉疴中的徐海東大將進行搜查逼供,還經常用停醫停藥干擾破壞對他的治療。1969年10月,強行將他“下放”到鄭州,完全剝奪對他的醫療。1970年3月25日,徐海東含冤離開人世。

這個不幸的訊息傳出,全黨全軍全國人民深感悲痛,毛澤東那幾句感人肺腑的話更使國人永志難忘: “徐海東是中國工人階級的一面旗幟”,“紅軍的領袖,民眾的領袖”。“徐海東是對中國革命有大功的人”,“是最好的共產黨員”。

人物評價

徐海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傑出軍事家,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忠誠戰士。他身經百戰,功勳卓著,具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和高超的指揮藝術,毛澤東高度讚揚他是“對中國革命有大功的人”,是“工人階級的一面旗幟”。緬懷徐海東的光輝業績,對於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弘揚革命先輩的革命精神和優良作風,促進黨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新華網)

個人著作

主要著作有《奠基禮》、《會師陝北》、《冀察晉抗戰》、《回憶紅軍第二十五軍的長征》、《保衛紅色土地》、《生平自述》。

題詞手跡

徐海東大將的珍貴題詞手跡“堅決抗戰到底”徐海東大將的珍貴題詞手跡“堅決抗戰到底”

2014年7月4日,武漢藏家展示了這本民國時期漢口出版的戰地報告文學作品《晉察冀邊區印象記》。書中收錄的徐海東大將題詞手跡及八路軍行軍照片十分珍貴。

家庭成員

妻子

第二任妻子周東屏。

子女

徐海東周東屏徐海東周東屏

大女兒徐文金。

二女兒徐文惠。

大兒子徐文伯。

後世紀念

湖北省大悟縣隆重紀念新中國開國大將徐海東誕辰110周年,一尊高11米的徐海東騎白馬,腰挎槍的花崗岩雕像正式在落成。

徐海東徐海東

《徐海東紀念文集》和《徐海東大將》大型畫冊今天分別由軍事科學出版社和長征出版社出版發行。

紀念影視《大將徐海東》。

共和國之開國功臣

憶往昔崢嶸歲月,品前輩非凡人生。紀念開國功臣,緬懷革命前輩,憶苦思甜,繼往開來……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家

概述1989年11月30日,解放軍報刊登一篇文章——《中央軍委確定33位軍事家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鄧小平名列其中》,引人關注。文章寫道:“在史詩般的中國人民革命戰爭中,湧現出多少運籌帷幄叱吒風雲的軍事家?經中央軍委確定,33人被冠以“軍事家”的評語,載入最近出版的《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卷·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人物分冊》。 ”1994年8月經中央軍委審議,又確定增補黃公略、方誌敏、劉志丹3人為軍事家。
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5位)毛澤東| 周恩來| 鄧小平| 楊尚昆| 李先念
十大元帥和十大將(20位)朱德| 彭德懷| 林彪| 劉伯承| 賀龍| 陳毅| 羅榮桓| 徐向前| 聶榮臻| 葉劍英| 粟裕| 徐海東| 黃克誠| 陳賡| 譚政| 蕭勁光| 張雲逸| 羅瑞卿| 王樹聲|許光達
新中國成立前獻身的高級將領(11位)葉挺| 許繼慎| 蔡申熙| 段德昌| 曾中生| 左權| 彭雪楓| 羅炳輝| 黃公略| 方誌敏| 劉志丹

1955年授銜名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