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縣誌》

《環縣誌》

《環縣誌》作者是環縣誌編纂委員會,於1993年由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

1:舊《環縣誌》,作者:(清)高觀鯉纂修,出版社:清乾隆19年(1754),版本:刻本 。

概述:環縣誌十卷首一卷清乾隆十七年刊本(徐家匯藏書樓藏)
清高觀鯉纂修。觀鯉字禹門,仁和縣人;乾隆十三年進士,授環縣知縣。《環縣誌》創於何時,未可考,《古今圖書集成·職方典》,引有舊《環州志》。按環州於明洪武初降為縣,此則為宋元時舊志歟。觀鯉修此志時,而舊志皆佚,故無一言涉及。此志分沿革、祠祀、學校、田賦、兵防、職官、仕籍、人物、藝文、紀事十門,子目三十九,體例簡約。按沿革謂:“環建置自秦始,漢為馬嶺縣地,泊魏晉以迄北朝,沒入戎翟。至唐始復,城方渠、馬嶺,五代晉始置威州,周改環州,明初改州為縣。”張維《隴右方誌錄》謂:“漢之方渠在今寧夏;西魏、北周之會州,在今中衛之鳴沙。唐之環州改威州,則又為鳴沙、會州之所改,皆與今環縣無關。”此志沿革混而為一,誤矣。

2:《環縣誌》,作者:環縣誌編纂委員會,ISBN:7-226-01173-5,價格:CNY298.00,發行地:蘭州,出版社: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時間:1993,頁數:8, 529頁, [22] 頁圖版,開本:27cm。

(圖)《環縣誌》書影《環縣誌》書影

概述:《環縣誌》敢於標新立異,突破舊體制,增加新章節。他打破常規,把“概述”列為第一編,將自然環境、物產、歷史沿革等內容分3章17節,介紹得一清二楚。在“人物誌”中,增加了一節,把縣(團)級以上幹部記入新志。這有特別意義:激勵今人繼續努力,為後人留下珍貴史料。“社會志”篇中的風俗習慣、方言、服飾、風味、住宅等章節,翔實記述了環縣地方、環縣人的昨天和今天,生動有趣,地域特色突出。書中更正了舊志書中不少謬誤記載:如將環縣城北的宋塔記為唐塔之誤、將唐肅宗李亨在寧夏靈州登基記為環縣靈武台之誤、將古蕭關只認定在寧夏固原而忽略了環縣也有古蕭關之誤。新修的《環縣誌》確實起到了“補史之缺,參史之錯,詳史之略,續史之無”的作用,是一部“資治”、“教化”、“存史”的好志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