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部縣

迭部縣

迭部縣是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下轄縣。位於青藏高原東部邊緣,西秦嶺、岷山、迭山貫穿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在1600米至4920米之間。總土地面積為5108.3平方千米,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東西長110千米,南北寬75千米。年平均氣溫6.7℃。2013年,迭部縣生產總值達到9.44億元。2018年9月25日,獲得商務部“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榮譽稱號。

基本信息

建制沿革

迭部古稱“疊州”,藏語的意思是“大拇指”,被稱為是山神“摁”開的地方。
秦時,屬隴西郡。
北周時置疊州。
漢武帝時,大將軍李廣徵西,置武都郡。
唐貞觀元年屬隴右道。明、清屬洮州衛、廳管轄。
民國年間為卓尼設治局管轄之迭部區。
解放後,屬甘肅省卓尼自治區行政委員會轄屬。
1962年1月1日,成立迭部縣。

行政區劃

2000年,迭部縣轄12個鄉:電尕鄉、益哇鄉、卡壩鄉、達拉鄉、尼傲鄉、旺藏鄉、阿夏鄉、多兒鄉、花園鄉、桑壩鄉、臘子鄉、洛大鄉。
2012年,迭部縣轄1個鎮、10個鄉:電尕鎮、益哇鄉、卡壩鄉、達拉鄉、尼奧鄉、旺藏鄉、阿夏鄉、多兒鄉、桑壩鄉、臘子鄉、洛大鄉。

地理位置

位置境域

迭部縣位於甘南藏族自治州南部甘川交界處,白龍江上游的高山峽谷地帶。迭部東鄰舟曲縣、宕昌縣,北接卓尼縣、岷縣,西南與四川省若爾蓋縣、九寨溝接壤。東經102.55°-104.04°,北緯33.39°-34.20°。面積為5108.3平方千米。

地質地貌

迭部縣縣城海拔為2400米,縣域地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相對高差最大2900米,平均坡度30~35°,境內白龍江幹流自西向東橫穿岷、迭兩大山系水系之間,北部迭山主峰4920米,為黃河水系與水系的分水嶺,縣,內海拔最低處為洛大地區,海拔在1500米左右。區內海拔3700米以上山地,保存著古代山谷冰川侵蝕地貌,強烈風化所形成的泥石灘以及冰斗、角峰、懸崖聳立,構成了壯麗的自然景觀。

水文

迭部縣年均降水量625.5毫米,地表水資源十分豐富,白龍江自西向東流經縣境110公里。達拉、多兒、阿夏、臘子河等20餘條支流,從南北兩側匯人白龍江,水電資源開發條件較好。

氣候特徵

迭部縣地區處於大陸氣候與海洋性氣候的過渡帶,屬非典型性大陸性氣候,乾濕季分明,季風氣候特點突出,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春季風多雨少,秋季陰雨連綿,沿河谷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日照時數平均為2242.2小時。;七月份太陽輻射量最大,十二月份最小,年平均氣溫在8-11°之間,無霜期147天,降水量634.6毫米,多在5-9月份,冬季最大凍地層深度66厘米,土壤以大範圍水平分布看,處於棕壤和褐土地帶。

自然資源

動植物資源

2009年,迭部縣總面積5108.3萬畝,其中森林覆蓋率達60%,植被覆蓋率達88%,是迄今為止甘川地區保存最好的原始森林區,也是長江上游的重點水源涵養林區和青藏高原東部重要的綠色生態屏障。 喬、灌木達140多種,活立木蓄積量4670.9萬立方米,是甘肅省主要木材生產基地之一。浩瀚的森林中,繁衍生息著大熊貓、雪豹、羚羊、梅花鹿等27種國家珍稀保護動物,出產有鹿茸、麝香、熊膽等名貴藥材,具有極高的經濟和藥用價值。此外,這裡出產的野生菌類植物猴頭、狼肚、蘑菇、珊瑚菌及蕨菜蜚聲中外。有127種野生藥材植物,中藥材總量在3200噸以上。

土地資源

迭部縣有耕地面積8.17萬畝,草地面積235.28萬畝,林地面積422.17萬畝。

礦產資源

迭部縣地處南秦嶺印支冒地槽褶皺帶,白龍江複式北背斜南翼。地質構造複雜,有較好的成礦條件,屬我國十大礦產地之“白龍江大斷裂多金屬成礦帶”的一部分,甘肅省五大礦業綜合經濟之“甘南州貴金屬-鐵-鈾-非金屬企業綜合經濟區”。截止2005年底,縣境內已發現金、銅、釩、鋅、鉬、鈷、汞、銻及鈾、、磷、砷、白雲岩、石灰石、陶土、粘土等18種礦產,發現各類礦產地36處,已探儲量的礦產有13種,經勘查探明儲量的礦產地18處,其中大型礦床1處,中型礦床3處,小型礦床32處,預測礦產資源的潛在經濟價值超過20億元,其中金、銅、鐵、冶金白雲岩,水泥灰岩為優勢礦產資源。
探明礦產資源儲量為:鐵礦1.4億噸、金金屬儲量8.7噸(其中,D級以上1.7噸)、白雲岩2.5億噸、水泥灰岩8億噸、銅礦石儲量97萬噸、煤礦儲量12萬噸(無煙煤、含硫高、熱量低)。釩、鉬、鋅、鈷礦分布於益哇鄉,釩同鈾礦伴生,平均品位0.8%,儲量在7.2萬噸以上,鉬礦平均品位1.06%,儲量0.2萬噸,鋅品位1.33~2%,儲量0.451萬噸,鈷礦平均品位1.045%,儲量0.12萬噸。

水資源

迭部縣境內自產水量15.92億立方米,是甘肅省人均占有水量的21倍。

人口民族

人口

2010年,迭部縣總人口52166人,其中男26711人,女25455人,男女比例為104.93%。農村人口為3.71萬人,城鎮人口為1.5萬人,占總人口的29.1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9.83人。

民族

迭部縣有藏、漢、回、蒙等民族。其中:藏族3.6萬人,占總人口的72%。

政治體制

州政府副州長、縣委書記:仁青東珠
副書記:焦維忠、何惠民、周卓瑪
縣委常委:王培林、楊智明、金國正、貢去達吉、范小平、李海龍、安玉海、杜寧

經濟概況

綜述

2005年底,迭部縣完成國內生產總值19750萬元,工農業增加值9709萬元,其中完成農業增加值7401萬元,工業增加值1124萬元,大口徑財政收入1399萬元,其中縣級財政收入完成747萬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1508元,比2004年逐漸51元。
2013年,迭部縣地區生產總值達到9.44億元,比2012年增長15.5%。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5.5億元,增長23.3%。大口徑財政收入達14340萬元,增長28.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6575元,增長16%。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315元,淨增671元,增長18%。

第一產業

截止2012年,農牧業現有常年耕地7.7686萬畝,農村人均耕地2.1畝。2002年實現糧食總產1027萬公斤,各類牲畜存欄11.4萬頭(匹、只、口)。

第二產業

迭部縣45家(固定資產原值達24835萬元)工業企業進行產業結構大調整,初步形成了礦產、電力、綠色食品開發等幾大工業體系。

第三產業

2002年迭部縣各類商業經營網點370個,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540萬元。金融機構齊備,可辦理國內外一切資金往來業務,2002年末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達13545萬元。

社會事業

教育衛生

2010年,迭部縣教育科技有各類學校104所,在校學生780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7.4%,基本普及初等義務教育;迭部縣共有電視地面接收站68座,覆蓋率為76.7%,縣城開通了閉路電視;迭部縣共有各類專業技術人才877人,其中高級職稱12人,取得各類科技成果75項,科技成果率達88.6%。
迭部縣有各類衛生機構17個,每萬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39人,每萬人擁有病床12張,新建農村合作醫療站23所;迭部縣計畫生育率達97.10%。

社會保障

截至2011年底,迭部縣城鎮新增就業人數452人,完成目標任務420人的107.6%。迭部縣應參保人數26206人,實際參保23847人,參保率達到91%;徵收新農保基金266.17萬元,已為符合享受待遇條件的4866名60周歲以上農牧民民眾發放養老金291.96萬元,養老金髮放率為100%。
2011年,迭部縣新型農牧村社會養老保險應參保人數25804人,實際參保人數為24635人,參保率達到95.47%;迭部縣共徵收新農保基金201.081萬元,已為符合享受待遇條件的5196名60周歲以上農牧民民眾發放養老金506.654萬元,養老金髮放率達100%。
迭部縣共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人員1844人,2011年迭部縣徵收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金808萬元,新增繳費人數334人,為191名退休人員按時足額發放養老金301萬元,基本養老金髮放率為100%;失業保險新增繳費人數271人,征繳失業保險基金198萬元,為64名失業人員(包括未分配大中專生、下崗人員)辦理了新的《就業失業登記證》;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9002人,征繳職工醫療保險基金1557萬元,受理迭部縣城鎮職工住院211人次,報銷金額339萬元;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5552人(其中低保人員2808人,居民2744人),征繳居民醫療保險基金168萬元,受理報銷2011年城鎮居民醫療費184人次,報銷城鎮居民醫療費67萬元;征繳工傷保險基金為18.7萬元;迭部縣生育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698人,征繳生育保險基金24.5元,縣級財政配套生育基金20萬元。

通信

迭部縣城及大部分鄉鎮開通了程控自動電話,移動通訊覆蓋迭部縣主要鄉鎮及主幹道。110KV輸電線路翻山越嶺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交通運輸

2010年,迭部縣形成了以省道為骨架,縣鄉公路為網路的公路交通體系。境內有省級公路幹線2條,143千米,地方道路39條,739千米。
迭部建縣以來,由國家先後投資修築了卓電(卓尼至迭部電尕)公路、岷代(岷縣至迭部代古寺)公路以及兩郎公路(武都兩水至碌曲郎木寺)。這幾條公路結束了迭部與外地貨物運輸,棧道、木橋相連,人背馬馱的歷史。新開工的迭九公路(迭部至四川九寨溝)、達黃(迭部達拉至四川黃龍)、迭熱(迭部至四川若爾蓋熱當巴)等三條公路就是解決省際、區際之間旅遊線路中的“回頭路”和“繞大圈子”路程遠的根本措施,同時也將境內天險臘子口這一革命名勝地納入到川甘兩省的旅遊黃金線上。

歷史文化

綜述

迭部自遠古以來,由於地處岷山與黃土高原交匯處,山大溝深,交通閉塞,形成獨特的區域文化,具有鮮明地方特色,雖然迭部縣城建縣時間短,其12個鄉鎮,每個區域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這給迭部帶來多元文化氣息,總體上大致分為上迭區和下迭區。

婚嫁

一、明媒正取:即採用傳統的結婚方式,舉行公開而較隆重的結婚儀式。這種傳統的婚嫁習俗主要通過以下幾個程式完成。
1、選偶:在尋找物色對象時,男女雙方家庭都需要相互選擇,包括對男女青年本人的選擇和對其家庭的選擇。
2、求婚:一般由男方家請自家親友和一位熟悉女方父母的人作媒人,攜帶一條哈達和一罐青稞酒到女方家正式求婚。
3、訂婚:男家接到女家願意作親的信號後,積極準備擇定吉日舉行訂婚議式-喝大酒。
4、婚禮:婚禮一般都在農曆正月初三或初五、七、十一、十五等日舉行,也有選定其他吉日結婚的。
二、自由婚姻:境內傳統婚俗中也有青年男女自由戀愛,自己作主的婚姻。

離婚

傳統的離婚處理辦法:
1.夫妻雙方都提出離婚,程式較簡單,雙方向本"措哇"和主要親戚口頭提出離婚要求,第一、二次一般被勸阻和說服不能離婚。
2.如果男方提出離婚,女方不同意,而且又有孩子時,分幾種情況處理:經"措哇"親友勸阻無效,就給女方分房產、田地各一半;如果女方還年輕,離婚後想改嫁時,子女留給其父撫養,男孩長大後自己選擇當和尚還是當農民,若當農民娶妻後與其父各分家產一半;女孩子不論跟父或跟母,長大後均無家產繼承權。

喪葬

迭部藏族的喪葬習俗各地基本相同,都實行火葬,只是在裝屍方法,出殯時間等方面,上、下迭各有不同。出殯時,一般都請活佛卜算時日。
服考期,一般為三年,從死者離世之日起家屬子女們除逢七念經,供燈外,七七內男不剃頭,又不梳頭。

禮節

1.獻哈達:獻哈達是藏族最普遍而最崇敬的禮節。
2.磕頭:在寺院及宗教活動中常見僧谷民眾向佛像、佛塔、活佛磕頭,在祭祀中向祖宗磕頭,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向長者磕頭。
3.鞠躬:遇見活佛、土司、頭人和尊貴的長輩,要脫帽四十五度,帽子拿在手裡垂低或放在胸前,低頭鞠躬。

服飾

頭飾
縣境西部電尕、益哇一帶,冬季男女均喜戴狐皮帽,春夏秋三季喜戴禮帽。狐皮帽的製作方法,用料及式樣與夏河、卓尼境內藏族相似,禮帽均系從市場上選購的商品氈質禮帽。卡壩、達拉、旺藏、尼傲、多兒等中部一帶困氣候溫和,部分地方男子一般不戴帽,冬季僅以白毛巾或白布順長摺疊成寬約15厘米的長條,繞頭纏一圈呈圓柱體戴在頭上,以御風寒。桑壩、花園、洛大、臘子口等東部地區的男子頭上戴盤巾,即用1.2-1.5米長的黑或藍布順疊成約9厘米寬的條帶,層層纏裹在頭上,空出頭頂,呈盤型。婦女一般頭包黑布怕,用黑布2尺順疊成四方形蓋在頭上,並用辨子在帕外纏繞一圈。藏族婦女的傳統髮式,因地域不同而梳理的髮型亦不同。
服裝
縣境西部男女衣著基本接近夏河一帶的藏服。中部卡壩、達拉、尼傲、旺藏一帶著裝基本相近,男女都穿長袍,多為布質,也有綢緞面料。東部桑壩、花園、臘子口的男子身著大襟短襖,下著白色褲腰的褲子,腰系6厘米寬,兩米多長的羊毛紡織的腰帶,有黑、白二色。
佩飾
迭部藏族男女都喜歡佩飾,尤其是青年男女每逢喜慶之日更喜歡把金銀、珊瑚珠、象牙、玉器等製作各種佩飾,佩帶在頭、耳朵、脖子、手、胸前、腰部等處,用以打扮自己,顯得更加瀟灑英俊,裊娜多姿。

名優特產

糌粑

青稞酒青稞酒
將青稞炒熟磨成炒麵,藏語稱糌粑,食用時輔以燒餅和麵條。其吃法是:先在小龍碗裡放入酥油、曲讓(牛奶取脂後熬成的乾酪素),倒入熱茶水,待酥油化開時,把浮在上面的酥油吹在一邊,喝去多餘茶水,放入糌粑用手拌勻捏成小團,邊吃邊拌,吃完為止。

奶茶、酥油茶、大茶、罐罐茶:奶茶是將鮮牛奶摻入大茶中飲用,是牧區特產,是醇香甘甜、營養豐富的飲用佳品;酥油茶是把酥油切成塊放入龍碗,再倒入滾燙的大茶飲用,接近喝完時一般加入白糖、炒麵拌成酥油糌粑吃。還有一種檔次較高的喝法是在奶茶里又加酥油,叫做酥油奶茶,多系逢年過節或招待貴重客人時的高級飲料。
青稞酒
青稞酒是藏族人民悠久歷史和古老文化的產物,酷愛飲酒是藏族習俗的一個重要特徵。迭部地區的藏族民眾家家都會釀酒,並儲有一定數量的酒粬。青稞酒酒色淡黃,酸甜醇美。凡逢年過節、婚喪嫁娶、蓋新房、喜慶豐收、親友聚會、招待客人或調解糾紛等,都離不開自釀的青稞酒。
優酪乳子
(乳酪):即用鮮牛奶加發酵物(引子)發酵而成的粥狀乳酪,食用時加白糖,酸甜適度,清涼可口,是夏秋兩季的高級飲食品。
灌腸
有肉腸和血腸兩種。肉腸是用剁碎的牛羊心、肺、腎、肝等內骯加拌切碎的蒜苗、食鹽、花椒粉攪勻灌入洗乾淨的大腸;血腸是將剁碎的肉放在血液中。加上食鹽、花椒粉攪勻灌入細腸內,然後均以清水煮熟食用。灌腸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瑪曲牧區極富特色的風味食品之一。
藏包
藏包以皮薄餡大,湯滿油多,美味可口,被譽為灌湯包子或水晶包子。烹製時先將牛羊肉剁碎後加食鹽、花椒粉、蔥末,加少量水分、清油攪勻成餡,用不發酵的死麵包好蒸熟即可食用。
羊羔肉
羊肉是我國各族人民歷來喜歡的肉類食品之一。迭部的羊羔肉是迭部素享盛名的美味佳肴和冬食補品。冬季吃羊羔肉,可以壯陽補腎,暖胃健脾,禦寒去風,精力旺盛。尤其為婦女產後氣血不足或腰酸腿軟者的滋補良藥。迭部羊羔,體大,肉鮮嫩,肥美而不膻,滋補效用極佳。
蕨菜
蕨菜,又叫龍頭菜,是一種野生菜。食用時,一般用開水煮熟後,取出撕開,用清水浸泡一二天,每天換清水數次,泡去澀味,加油鹽調料回鍋炒熟食。蕨菜含有多種維生素,經常食用可治療高血壓、頭昏、子宮出血、關節炎等症,並對麻疹、流感有預防作用。尤其是迭部阿夏的白蕨菜,吃起來鮮嫩可口,享有盛名。

主要節日

1.洛薩:"洛薩"意為新年。
2.娘乃節:農曆四月十五日是藏族佛教紀念釋迦牟尼誕辰及圓寂的紀念日,既是各寺院的宗教節日,也是甘南信教民眾的主要節日。
3.插箭節:農曆五月初四是插箭節,藏語稱"俄吾義加",實為祭祀山神。
4.五月初五:藏語稱"俄吾吾佳"。
5.香浪節:每年農曆五月十五日,是境內上迭地區的香浪,本地藏語稱"勞子介俄",是一次傳統的野遊活動。
6.燃燈節:每年農曆十月二十五日,迭部和其他藏區同樣,是各寺院和信教民眾共同活動的重要宗教節日。
7.迭部尕巴節:農曆十月以後,甘南藏族自治州的迭部縣旺藏、尼傲一帶的藏族山寨,要舉行一年一度的要尕巴活動。當地藏族民眾稱耍尕巴為“道”(意即供食節)。“尕巴”是一種舞蹈形式,含有“歡樂者”或“歡樂的人們”的意思。尕巴活動的由來自然與原始崇拜酬神祭祀有關。

民間音樂

1.民歌(藏語稱“勒”):本地藏語稱“旦熱”,意為“讚頌”。迭部民歌是迭部縣廣大農牧民民眾喜聞樂見,男女老少適宜的一種很普遍的歌唱形式,歌聲幾乎伴隨著人民生活的大部分場所。山歌(藏語稱"拉伊"):多在山野,森林,牧場等野外歌唱。
勞動號子:迭部藏族人員在從事某種農牧業勞動中常以歡快的歌聲相伴,而且在不同的勞動活動和勞動強度中,其唱腔和歌詞內容亦各有不同。
2.舞曲:迭部境內的民間舞曲,因地域著別而格調不同,色彩各異。大致分為:東部地區的《嘉熱》舞曲,中部《尕巴》舞曲,中西部《阿嘉》舞曲,佛教寺院的《法舞》曲等4種。
3.僧樂:僧樂指區內佛教寺院跳"法舞"及重要佛事活動中,進行吹奏、敲擊的器樂隊。主要樂器有:長筒號、嗩吶、海螺、大小鼓、鑼、鍾、鈸、銅鈴、碰鈴、釵等組成。

民間技藝

民間口頭流傳的文學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珍貴財富。迭部境內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學主要有:民間故事、民謠、諺語、笑話等形式,均系當地農牧民民眾世代口頭流傳無文字記述。
境內的民間工藝主要有壁畫、酥油花、木偶表演、泥塑、水刻等,而且主要集中於文化層次較高的佛教寺院內。

風景名勝

迭部縣有紅軍長途中的"俄界會議"會址、茨日那毛澤東故居、天險臘子口戰役等革命遺址,以及然鬧馬家窯文化遺址和歷史悠久的藏傳佛教寺院23座。
臘子口
迭部縣臘子口鄉政府北7千米處,是舉世聞名的革命遺址臘子口戰役紀念地。臘子口是甘川古道和當今岷代公路上一處地勢極為險要的峽谷隘口,這裡自古就是甘川通道之咽喉,素有“天險門戶”之稱,峽谷兩面懸崖峭壁對峙。僅8米見寬的狹道中臘子河從中間奔流而過,只有一座1米寬的小橋供人畜通行,實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1935年9月16日,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進入臘子口地區,-軍閥魯大昌部隊憑藉臘子口天險堵截紅軍北上。從此,臘子口便成為中國革命史上舉世聞名的革命勝跡。為了保護臘子口戰役紀念地,1980年省人民政府在臘子口南側修建了“臘子口戰役紀念碑”。
九龍峽
自西向東流經迭部縣城的白龍江,兩岸高峰聳峙,河谷縱深,形成長峽險谷。其中位於旺藏鄉境內的九龍峽最為險要,素有“九龍金鎖”之稱。九龍峽系地質構造運動及白龍江長年切割而成,形成雄渾壯觀的巨大峽谷,南北兩岸懸崖垂直高度800餘米,兩岸絕壁之間寬僅數十米,而僅一水之隔,北岸屬迭山山脈,南岸屬岷山山脈。
古疊州城遺址
古疊州城遺址在今迭部縣城東郊電尕鄉然鬧村,位於白龍江北岸的台地上,背倚扎尕獨山之巔。今迭部縣境在南北朝時期為合川縣,唐高祖武德二年置疊州,置州前稱交戍城,後稱疊州城。該城東西長約1000米,南北寬450米,城牆隨地形而築,城廓呈不規則五邊形,城內東北部築有內城。迄今古城殘垣斷壁猶存,殘垣上夾棍眼和夯土層清晰可見。
俄界會議遺址
俄界會議遺址,位於達拉鄉政府駐地西北3千米處的高吉村。這裡地勢平坦,依山傍水是風景秀麗的典型藏族山寨,當年紅軍會議會址,以及會議的木樓保存完整。1981年9月10日被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俄界會議是紅軍長征途中黨中央在甘肅境內召開的第一次重要會議,會上,毛澤東作了《關於與四方面軍領導者的爭論及今後戰略方針》的報告,討論了北上的任務與到達甘南後的方針,做出了《關於張國燾同志的錯誤的決定》,同時中央發出了《為執行北上抗日告同志書》。俄界會議對於戰勝張國燾的分裂與破壞,勝利完成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茨日那毛澤東舊居
茨日那毛澤東舊居位於旺藏鄉政府駐地東南側茨日那村,1935年9月13日至15日,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徑此地時,毛澤東曾居住在該村一幢木樓上,並在這裡向紅四團下達了“以三天的行程奪取臘子口”的命令。為了保護革命文物,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城市一

城市的出現是人類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標誌,也是人類群居生活的高級形式。同時,城市所帶來的社會問題,一直困擾著人類。

甘南藏族自治州行政區劃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於甘肅省西南部,南臨四川,西界青海。東經100°46′-104°44′, 北緯33°06′-36°10′。總面積40201平方千米。總人口68萬人。甘南藏族自治州轄1個縣級市、7個縣。即合作市,夏河、碌曲、瑪曲、臨潭、迭部、舟曲7個縣。
合作市當周街道|伊合昂街道| 堅木克爾街道| 通欽街道| 卡加曼鄉| 卡加道鄉| 佐蓋多瑪鄉| 加茂貢鄉| 勒秀鄉| 那吾鄉
夏河縣拉卜楞鎮| 王格爾塘鎮| 阿木去乎鎮| 桑科鄉| 甘加鄉| 達麥鄉| 麻當鄉| 曲奧鄉| 唐尕昂鄉| 扎油鄉| 博拉鄉| 吉倉鄉| 牙利吉鄉| 科才鄉
碌曲縣郎木寺鎮| 瑪艾鎮| 尕海鄉| 西倉鄉| 拉仁關鄉| 雙岔鄉| 阿拉鄉
瑪曲縣尼瑪鎮| 歐拉鄉| 歐拉秀瑪鄉| 阿萬倉鄉| 木西合鄉| 齊哈瑪鄉| 采日瑪鄉| 曼日嗎鄉
臨潭縣城關鎮| 新城鎮| 冶力關鎮| 術布鄉| 古戰回族鄉| 卓洛回族鄉| 長川回族鄉| 羊永鄉| 流順鄉| 扁都鄉| 店子鄉| 新堡鄉| 總寨鄉| 三岔鄉| 龍元鄉| 陳旗鄉| 石門鄉| 羊沙鄉| 八角鄉
迭部縣

電尕鄉| 益哇鄉| 卡壩鄉| 達拉鄉| 尼傲鄉| 旺藏鄉| 阿夏鄉| 多兒鄉| 花園鄉| 桑壩鄉| 臘子鄉| 洛大鄉

舟曲縣

城關鎮[舟曲縣]| 大川鎮[舟曲縣]| 曲瓦鄉| 巴藏鄉| 大峪鄉[舟曲縣]| 立節鄉| 憨班鄉 | 峰迭鄉| 坪定鄉| 江盤鄉| 弓子石鄉| 中牌鄉 | 南峪鄉| 三角坪鄉 | 池乾鄉| 八楞鄉| 武坪鄉 | 插崗鄉| 拱壩鄉| 鐵壩鄉| 大年鄉[舟曲縣]| 博峪鄉

卓尼縣柳林鎮| 木耳鎮| 扎古錄鎮| 納浪鄉| 大族鄉| 卡車鄉| 刀告鄉| 尼巴鄉| 完冒鄉| 阿子灘鄉| 申藏鄉| 恰蓋鄉| 康多鄉| 勺哇土族鄉| 洮硯鄉| 柏林鄉| 藏巴哇鄉

甘肅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