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區

秦州區

秦州區為國務院命名的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天水市的中心城區,屬秦巴山區西秦嶺北部黃土梁峁溝壑區,海拔1130──2700米,大陸性半高寒半濕潤氣候,年平均降雨量531毫米,年均氣溫10.72℃,無霜期170天左右,氣候溫和濕潤,森林面積達110萬畝,李子、娘娘壩、鐵爐等鄉鎮成為著名的森林風景區。全區總面積2442平方公里,總人口63.86萬。古秦州歷史悠久,是華夏文明的主要發祥地之一,傳說中的伏羲、女媧、軒轅均出生在這裡,故稱“羲皇故里”。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秦州區秦州區
西漢時置綿諸、上邽2縣。唐為秦州上邽縣。元為秦州成紀縣。明廢成紀入秦州。清雍正七年(1729年),秦州升為直隸州,隸甘肅承宣布政使司。

民國二年(1913年)2月,秦州直轄地改為天水縣,治今天水市區,隸屬甘肅省隴南道(不久改稱渭川道);三岔廳建置保留,撤州判署,設警察分廳。

民國16年(1927年),改渭川道為渭川區行政公署。民國24年(1935年)改為甘肅省第四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天水縣(今天水市)。

1949年8月3日成立天水縣人民政府,縣治設今天水市,隸天水行政督察專員公署。9月初,成立了天水市人民政府,管轄原縣城及近郊區,縣城以外農村為天水縣。今麥積區境屬天水縣。

1950年2月,西北軍政委負會正式行文批准設立天水市(縣級建置),治今天水市,天水縣移治天水井(今秦州區天水郡村)。

1958年12月,天水縣併入天水市。

1961年12月,縣、市分設,恢復天水縣建制,縣治設今秦州區天水郡,1962年7月遷北道埠(今麥積城區)。

1984年9月,縣級天水市改為副地級市,劃原天水市5個鄉7個辦事處設立秦城區,劃原天水縣馬跑泉、甘泉、麥積、二十里舖、社棠5鄉和北道鎮設定北道區(二區均為縣級建置,時稱區公署,為市政府的派出機構),其餘鄉仍組成天水縣,縣、區均隸天水市。

1985年4月,北道區撤銷,屬地仍歸天水縣。同年7月,國務院批准撤銷天水地區和天水縣,天水市升為地級市,設立秦州、北道兩個縣級區。原天水縣西南部17個鄉劃歸秦州區,其餘22個鄉鎮及北道鎮組建北道區。

簡介

秦州區,位於甘肅省東南部。總面積2442平方千米。總人口65萬人(2004年)。

區人民政府駐地郵編:741000。代碼:620502。區號:0938。拼音:QinzhouQu。

秦州區地處甘肅省東南部,是1985年天水實行市管縣體制時,在原縣級市基礎上設立的天水市中心區,為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地處黃土梁峁溝壑區,屬秦巴山區西秦嶺北部,大陸性半高寒半濕潤氣候。海拔1130──2700米,年平均降雨量531毫米,年均氣溫10.72℃,無霜期170天左右。全區總面積2442平方公里,總人口63.86萬,轄7個街道辦事處,40個社區居委會,10鎮6鄉,596個行政村。2003年全區生產總值達到35.32億元,大口徑財政收入2.49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526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性收入達到5819元。秦城區轄7個街道、10個鎮、6個鄉:大城街道、七里墩街道、東關街道、中城街道、西關街道、石馬坪街道、天水郡街道、玉泉鎮、太京鎮、藉口鎮、皂郊鎮、汪川鎮、牡丹鎮、關子鎮、平南鎮、天水鎮、娘娘壩鎮、中梁鄉、秦嶺鄉、楊家寺鄉、華岐鄉、齊壽鄉、大門鄉。

人口數據

秦州區人口63.86萬(2010年),2013年,全區人口出生率為1.44‰,自然增長率為1.11‰。

經濟概況

綜合

2011年,全區實現生產總值120億元,同比增長20%;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3.5億元,同比增長30%;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9.2億元,同比增長15.2%;完成大口徑財政收入12億元,同比增長29%;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49.1億元,同比增長21.5%;旅遊接待人數478.8萬人次,年增長率26.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3519元,同比增長15%;農民人均現金收入達到3678元,同比增長15%。

第一產業

2011年,秦州區完成以雙壟溝播為主的旱作農業16.1萬畝,糧食總產量達到19.2萬噸。籌資近億元實施“村村通”水泥路295.3公里,累計完成投資8257.5萬元。投資1508萬元實施了2個片帶開發項目、6個整村推進村扶貧開發項目。新建塑膠大棚6240個,全區蔬菜種植面積達到14.9萬畝。大櫻桃面積達到5.3萬畝,總產值達1.2億元以上;蘋果已掛果面積達到10萬畝,總產值達3億元。

第二產業

2011年,秦州區列支100萬元設立工業發展獎勵基金,組織申報爭取“銀政投”資金項目7項,申請資金1.4億元。累計投入3.1億元,重點項目建設。暖和灣工業示範區已入駐企業26家,東十里工業示範區入駐企業20家。全區全年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3.6億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甘肅省天水秦州區地處甘肅省東南部,秦嶺山地:東起三皇咀,西至景墩梁,總面積2442平方公里,介於北緯34°20′24.03″ 東經105°34′15.68″之間。

地形地貌

秦州區地處甘肅省東南部,屬渭河支流和西漢水上游,黃河、長江兩大流域的分水嶺。地勢呈西高東低,東西55公里,南北64公里。

氣候特徵

秦州區地處黃土梁峁溝壑帶,屬秦巴山區西秦嶺北緣,大陸性半高寒半濕潤氣候。海拔1130──2700米不等,年平均降雨量531毫米,年均氣溫10.72℃,無霜期170天左右。

水文條件

秦州區地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秦嶺山脈沿東西方向橫穿我區,嶺北區域面積1066.29k㎡,為黃河支流渭河水系的借河流域,主要有:羅玉溝、呂二溝、水家溝、南溝河、平峪溝、普叉溝、年集溝、金河、流水溝等一級支流;嶺南區域面積1375.71 k㎡,屬長江支流嘉陵江水系的西漢水、永寧河、麻沿河流域,主要有:峁水河、稠泥河、閆家小河(華岐河)、大門鎮河(天水南河),貓眼峽溝(天水北河)、汪川溝、白家河、蘇城河等支流,借河、羅玉溝、呂二溝、水家溝等四條河溝直接穿越城區。

歷史情況

秦州區歷史悠久,文化源深,人文薈萃,早在七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祥地之一。傳說中的人文始祖伏羲就出生在這裡,故有“羲皇故里”之稱。1992年8月13日,江澤民同志視察天水時,親筆題寫了“羲皇故里”。1994年,天水被國務院命名為第三批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漫長的歷史演變,留下了豐富的古蹟遺址,薈萃了燦爛的自然人文景觀,有西山坪、師家崖、趙家崖等新石器遺址十多處,有國家和省、市、區級文物保護單位41處,區內風景名勝眾多,著名的有伏羲廟、玉泉觀、南郭寺、李廣墓、紀信祠、諸葛軍壘、文廟、南北宅子和保存完好的清真寺、瑞蓮寺等,伏羲城、文廟小廣場、中華東西路步行街的建成和民主路、建設路的改造,更加凸現了歷史文化名城的底蘊和風貌。目前已形成了伏羲文化、秦文化、三國文化、明清建築文化、民俗風情文化等多元文化景觀,旅遊開發的潛力十分巨大。

自然環境

秦州區秦州區
秦城之稱源自古秦州,歷史悠久,是華夏文明的主要發祥地之一。早在七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繁衍生息在這片土地上。傳說中的伏羲、女媧、軒轅均出生在這裡,故有“羲皇故里”之稱。據《禹貢》記載,夏商時期天下分九州,秦城屬雍州地。春秋戰國時期,秦州屬縣,是我國最早設立的縣。西漢時期秦城區屬隴西郡、漢武帝元鼎三年設定天水郡。三國魏文帝黃初元年,分隴右置秦州,始有秦州之名。北宋時置天水郡。明朝至清朝雍正元年廢成紀,秦城由秦州直接管轄。清代將秦州升為直隸州,治所在秦城。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廢秦州直隸州,設天水縣,治所。

秦城區地處甘肅省東南部,屬渭河支流和西漢水上游,黃河、長江兩大流域的分水嶺。地勢呈西高東低,東西55公里,南北64公里,總面積2442平方公里。境內山巒錯綜,地處黃土梁峁溝壑區,屬秦巴山區西秦嶺北部,大陸性半高寒半溫潤氣候,海拔1130--2700米,年均氣溫10.72℃,無霜期170天左右,氣候溫和濕潤,自然環境優美。

秦州區地理位置獨特,區位優勢明顯。扼陝甘川之要道,自古為隴右門戶、戰略要衝和商貿中心。古往今來,這裡人流物聚,商賈雲集,是古絲綢之路上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現為天水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隴東南最大的交通樞紐和商品物資集散地,受西安、蘭州兩大城市的雙向輻射,是聯繫西北與中原、西南的交通樞紐。國道310、316線橫貫境內,與12條省道和縣(區)鄉公路形成健全的交通網路。城區羲皇大道、成紀大道、天北快速幹道寬闊平坦,與蘭州、西安等級公路相連,隨著隴海鐵路複線的通車,暢通能力進一步提高。全區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城鄉現代通訊和商務信息與國內國際聯網,城區固定電話用戶達到6.2萬多戶,行動電話用戶突破6萬戶,城鎮居民電話普及率達到90%以上,農村16鄉鎮全部進入程控電話網路和移動通訊復蓋範圍。城區供熱、供水、供電及垃圾、污水處理設施不斷完善,南北兩山綠化初現成效,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質量不斷提高。

秦州區橫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氣候溫和,四季如春,素有隴上“小江南”之稱。多樣的地形和氣候為全區提供了良好的農業發展條件,自古是我國著名的農林牧業綜合發展區。唐時號稱“閭閻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稱富庶者無過隴右”。區域內盛產小麥、玉米、大豆、馬鈴薯、胡蘿蔔、百合、大麻、胡麻等10餘種農作物和蘋果、梨、杏、桃、葡萄等溫帶水果,農副土特產品質優品繁。近年來,圍繞農業結構調整和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雙孢菇、甜玉米、蘆筍、大櫻桃等一批新型產業迅速發展,養殖業規模不斷擴大,畜禽產品和奶製品生產初具規模。秦州氣候濕潤,草茂林豐,歷史上曾是原始林區,據《漢書·地理志》記載:“天水多林木,民以板為室屋也。”目前全區實有森林面積達110萬畝,李子、娘娘壩、鐵爐等鄉鎮成為著名的森林風景區。

旅遊資源

秦州區秦州區
秦州區擁有豐富的旅遊文化資源,名勝古蹟眾多,是古絲綢之路上有名的繁華重鎮。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秦城璀璨的伏羲文化、先秦文化、三國文化、宗教文化等,造就了人文始祖伏羲、秦朝先祖贏非子、東漢辭賦家趙壹、近代和平解放北平的功勳鄧寶珊將軍等歷代名人。轄區內有國家、省、市、區級保護的文物單位25處,有保存完整的明代建築群伏羲廟,距今已有480年的歷史,占地3733平方米,廟內有殿閣、亭台,殿內有保存完好的伏羲塑像,神態雄渾生動,藝術造詣極高;有山水奇絕、風景秀麗的玉泉觀,還有漢代飛將軍李廣墓、杜甫流寓行吟的名剎南郭寺等風格各異、豐富多彩的文化旅遊景點。眾多的名勝古蹟,迷人的山水風光,為秦州文化旅遊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經濟資源

秦州區具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品種多,貯量大。區內有金、銀、銅、鉛、鋅、鐵等金屬礦產和石灰岩、大理石、矽石等非金屬礦產資源17種,其中金礦儲量達20餘噸,大理石潛在資源在1億立方米以上,石灰岩儲量在1億噸左右。

秦州區工業基礎良好,科技教育比較發達。天水是省內重要的工業基地,是全國六大中低壓電器生產基地之一。區內有大中專院校10多所,部、省、市屬科研單位10餘個,各類專業技術人員達2.4萬人,技術力量雄厚,科研攻關、成果轉化、新產品開發及引進推廣能力較強。駐區部、省、市直屬企業達40多家,工業整體實力雄厚,門類齊全,加工能力強,初步形成了塑膠化工、電子電器、工藝美術、機械製造、建築建材、食品加工、輕工紡織等地方工業體系。電子電器、電纜材料、雕漆、地絲毯在國內外享有良好的聲譽。區內水質好,風沙小,具有發展電子、釀酒、飲料、紡織印染業的優良條件。近年來,在黨的方針政策指導下,隨著一系列優惠政策的實施和發展環境的最佳化,以旅遊業為龍頭的第三產業發展迅速,非國有制經濟呈現出較強的發展活力和增長潛力。止目前,全區非公有制企業達到991家,個體工商戶達到9895戶,非公有制經濟占全區經濟總量的43%,已成為全區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自然資源

礦藏資源

區內礦產資源豐富,金、鉛、鋅等金屬礦床和石灰岩、大理石等非金屬礦床17種,其中金礦儲量達20餘噸,大理石、石灰岩儲量在2億噸以上。

土地資源

秦州區總面積2442 平方公里,其中農耕地帶95 萬畝;果園16.88 萬畝;林地面站109.31 萬畝;牧草地68.20 萬畝;城鄉居民地8.67 萬畝;交通用地8.02 萬畝;水域0.12 萬畝;尚有未利用土地53.28 萬畝。

物產資源

秦州區是水果和蔬菜生產基地之一,蘋果、桃等溫帶水果和農副土 特產質優品繁。區域內盛產小麥、玉米、大豆、馬鈴薯、胡蘿蔔、大 蒜、葵花、胡麻等 10 余種農作物和蘋果、梨、杏、桃、葡萄等溫帶水果,農副土特產品質優品繁,秦州大蒜、胡蘿蔔、花牛蘋果、早酥 梨、中藥材。

水資源

秦州區地跨黃河、長江兩大流域,區內有兩大流域水系。黃河流 域區較大支流有籍河、長江流域區嘉陵江水系有白家河、西漢水、蘇 州河、汪川河、稠泥河、峁水河等。 秦州區境內年平均降雨為 537 毫米,測算水資源總量為 16800 萬立方米,現有水利設施254 處。

社會事業

科技發展

秦州區依託區域內重點行業和骨幹企業,積極開展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建設。轄區內共有科技創新服務機構29家,其中國家星火龍頭企業技術創新中心1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7家;各類科技推廣、科技信息、技術諮詢、技術交易、技術開發等服務機構17家。從信息交流、技術推廣普及、成果轉化、新產品開發、規模生產等各個環節加強了科技創新服務力度,有力地推動了全區科技進步。

教育事業

2011年,秦州區義務教育階段國小毛入學率100%,國中毛入學率100%,國小鞏固率99.9%,國中鞏固率98.2%;聯考本科上線人數達到1269人,上線率26.5%;投資1.2億元實施中國小校舍安全項目22個,建設面積7.5萬平方米。

醫療衛生

2013年,全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為96.46%,較上年提高了1.27%。積極開展了支付方式改革,51個(市、區、鄉)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實行墊付報銷、網路審核、及時結算。新農合病人中醫藥費用100%報銷。將0—7歲兒童聽力障礙患者的救治醫藥費納入新農合報銷範圍。截止10月底,共為486290參合農民補償醫藥費9136.58萬元。積極開展新農合“一卡通”在全區的推廣使用,已制卡、發卡88282戶,發卡率95.16%。

截止2013年,全區城市居民建立健康檔案20.44萬人,建檔率為97.64%;農村居民建檔數43.75萬人,建檔率98.05%;全區規範化電子檔案建立達636529人,建檔率97.1%。

基礎設施

國道310、316線橫貫境內,與12條省道和縣(區)鄉公路形成健全的交通網路。城區羲皇大道、成紀大道、天北快速幹道寬闊平坦,與蘭州、西安等級公路相連,隨著隴海鐵路複線的通車,暢通能力進一步提高。

全區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城鄉現代通訊和商務信息與國內國際聯網,城區固定電話用戶6.2萬多戶,行動電話用戶6萬戶,城鎮居民電話普及率達到90%以上,農村16鄉鎮全部進入程控電話網路和移動通訊復蓋範圍。城區供熱、供水、供電及垃圾、污水處理設施不斷完善,南北兩山綠化初現成效,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質量不斷提高。

社會保障

截止2013年1,秦州區共有24.55萬人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5.6%,養老保險待遇發放率達100%,已基本做到了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全復蓋。

截止2013年10月底,全區參加養老保險統籌18120人,其中在職職工參保9493人,離退休人員8627人,失業保險參保9644人,徵收養老保險費4069.18萬元,徵收失業保險費148.37萬元。

名俗文化

特色小吃

呱呱、釀皮、麻食、小吃“呱呱”頂呱呱 、天水佳肴油攢蝦、天水雞絲餛飩 、漿水面、涼 粉 、肉夾饃、甜醅、清真碎面、油酥餅、打滷面、饊飯和攪團、乾拌麵、八寶飯、裡脊、雜燴、米黃、鍋盔、火燒、回回饃、辣子面。

特色文化

伏羲文化、樂舞告祭夾板頌祖、天水市卦台山伏羲像、秦州區皮影戲、秦州小曲、木門古道穿牡丹、秦州嗩吶、秦州鞭桿舞、秦州夾板舞。

地方特產

天水雕漆

雕漆是中國古老的傳統工藝,相傳始於庸代,目前主要產地有北京、揚州、天水等地。天水雕漆器具在長期發展中,繼承傳統,博採眾長,經歷代能工巧匠創新發展,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成為我國雕漆工藝中一個出類拔萃的品種。以選料嚴格、工藝精湛、造型奇特、圖案古樸、漆質堅硬、漆面光亮、耐酸耐鹼耐高溫、既可觀賞又可實用的特點,在國內外享有盛譽。天水漆器主要原料均有定規,一般採用東北紅松、椴木和本地小隴山盛產的優質天然漆,配以福建壽山石、浙江青田石、蕭山紅石、山東綠凍石、北京黃石、太湖蚌皮和珊瑚、瑪瑙、珍珠、象牙、玉石、貝殼等。

把五光十色的石料和象牙、瑪淄、珊瑚等雕刻裝配成人物、花鳥、蟲魚等各種藝術圖案,鑲嵌在漆層厚達數毫米的器具上,並交替使用鑲金、貼銀、描金、彩繪等裝飾方法,使圖案更為逼真生動。少量產品還採用彩漆屏繪和填漆方法製作。每一件產品要經過木工、漆工、石刻、鑲嵌、描金等100多道工6序,至少要花4個月時間才能生產出來,大件器具需要1年時間1才能成為成品。設計師何曉峰製作的一幅高2.8米、長6米、由12扇屏風組成的《群仙祝壽圖》,花費了3年心血。工藝美術大師張國棟根據神話傳說新近創作設計的巨屏《巡天圖》,包容了當今所有最先進的雕漆工藝表現技術,用料考究,圖案精美,堪稱精品。天水雕漆器具漆面顏色除傳統的烏黑色外,還有硃砂紅、翠綠、寶蘭、駝黃等多種,色彩絢麗,光澤如鏡。而且圖案裝飾十分講究,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有《八仙過海》、《楊門女將》、《九天玄女》等傳統故事人物造型,有《松鶴延年》、《花好月圓》、《喜鵲登梅》、《錦雞牡丹》等喜聞樂見的花齊名畫,也有《戈壁駝鈴》、《牧馬圖》等當代生活題材,還有仿照出土文物繪製的作品,圖像栩栩如生,美不勝收。它不僅是一種實用的器具,而且是精緻的藝術品。

天水雕漆器具的生產已有近百年歷史。本世紀初,天水曾創立“甘肅省隴南第一工藝工廠”,內設漆科,從事雕漆器具生產。但解放前,天水雕漆器具僅限於一些木碗、手杖、茶盤、筆筒、梳妝匣、小圓桌、小凳等。解放後,天水成立了雕漆生產合作社,使這種傳統工藝得到迅速發展,產品擴大到掛盤、菸具、花瓶、茶几、躺椅、古式書架、大飯桌等,產品質量大大提高。1956年送交廣交會展銷的產品,在全國同行業中名列第二,從此步入國際市場。

1958年建立了雕漆工藝廠,生產逐年擴大,質量更趨精美。現在這個廠可以生產200多種規格不同的產品,其中雕漆屏風榮獲輕工業部優質產品稱號,雕漆沙發桌獲甘肅省優質產品證書,全部出口產品獲外貿部門“免檢”出口信譽,產品遠銷歐美、日本、東南亞等37個國家和地區。現在天水市有國有、集體、私營雕漆產品製造企業40多家,個體作坊160多家,從業人員之眾、產品數量之多,其它地方無法相比。

天水涼粉

天水涼粉品種繁多,風味各異,製作考究,佐料獨特。用蕎麥製成的涼粉柔軟滑爽,用豌豆製作的涼粉晶瑩透亮,還有用扁豆、粉面等製作的涼粉。其中用養麥製作的涼粉工藝複雜,風味俱佳。蕎麥涼粉是先把蕎麥碾成蕎珍子,去衣後,把蕎珍子用手工碾成粉末,放在清水中浸泡,然後用馬尾編織的細羅過濾,濾出的精華部分入鍋用文火熬煮,熬成稀粥狀後舀人盆中,冷卻後逐漸變得軟硬適宜時,即可食用。食用時,可削成長條形薄片,也可用專用的"撈撈"撈成長粉條狀,盛入碗中,調入油潑辣子、芝麻醬、醋、醬油、芥末、蒜泥、精鹽、花椒麵等佐料,吃起來鹹、酸、香、辣、鮮諸味俱全。特別在盛夏時節,一碗涼粉下肚,全身涼爽,暑氣全消。在吃主食時,配以涼粉,往往使人食慾大增,胃口大開。

節慶活動

秦州皮影戲

皮影戲,又稱“影子戲”、“燈影戲”、“土影戲”。在古城秦州,皮影因其材料多用牛皮製作,故秦州皮影戲又被稱為“牛皮燈影子戲”。據相關史料記載,皮影戲起源於漢,興於明,繁榮於清中葉,鼎盛於清末民國初年。秦州是秦人的發祥地,是秦文化的起源地,據專家考證,秦州皮影戲形成於秦時期,盛行於明,廣播於清,唱詞和唱腔主要以秦腔為主。因此,以秦腔為主調,皮影為主要表現形式的天水民間藝術,便在秦州這塊神奇美麗的土地上紮下了根基。

秦州皮影戲大約在明清時就已經十分流行,皮影的造型俊俏大方,外輪廓挺拔概括,鐫刻精細流暢。製作時選用年輕、毛色黑的公牛皮,這種牛皮厚薄適中,質堅而柔韌,青中透明。待牛皮煮熟刮乾淨、晾至淨亮透明後即可製作。製作時先將樣稿輕畫在牛皮上,然後用各種型號的刀具或刻或鑿。之後用透明水色著色,顏色一般不調和,故而看上去整體效果純正絢麗、對比強烈。刻鑿、著色完畢後“出水”即熨平,這是其中最關鍵也是最難的一關。出水後再晾乾,裝訂組合即可上台表演。關於皮影的傳統雕刻技法和過程,藝人們歸納為順口溜說:“先刻頭帽後刻臉,再刻眉眼鼻子尖,服裝發須一身全,最後整裝把身安,刻成以後再上色,整個製作就算完”。在有些地方也有用硬紙片製作的皮影,但那種皮影挑動不太靈活,而且保存時間不常,幾年下來著色容易脫落,浸水容易腐蝕變形,在箱子中收拾不當還容易弄斷壓皺。因此,秦州早期的材料多數是用牛皮製作,偶爾也用驢皮、羊皮做的,但質量都沒有牛皮的堅韌、耐用。說到這裡,我又想起一則關於皮影戲幕後整理存箱的流傳:說是皮影戲晚上演完後,有時因為演出時間緊,皮影的四肢可以整體存放,但是頭部必須單獨拆下來,不然這些皮影們晚上會在戲箱子裡面鬧騰,搞得大家都不能正常的休息。

皮影戲的表演一般是在晚上進行(也有在白天表演的,但其效果就沒有晚上那么逼真),台子的搭建相對比較簡單,通常是用木頭或鋼管固定成“井”字形,上面鋪上木板,頂部蓋上棚布,表演時在台子前方綁上一片不到3平方米的白布或紗布,用燈光照射用牛皮或紙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戲劇。只有6平方米大小的後台,一般只需二三個演員操縱皮影,其他幾名演員除了各自手裡的樂器外,還要照顧到一邊放著的鑼或鑔,時而還要在聲響的配合下,和著挑動皮影的藝人按照不同的角色,裝扮成生旦淨醜的腔調唱著秦腔。說起皮影,後台看到的皮影顏色暗淡,被夾在一個個大布面夾子裡,或者掛在繩子上,演員則根據劇情隨時取下來舞動,然而當燈光穿過皮影,白布另一側顯現出來的人物、房屋、用具顏色卻異常明艷。雖然如此,可觀眾對幕後的興趣非常的大,整個表演過程中,不斷有人掀起後台的圍簾探頭探腦往裡看,特別是小孩子,看皮影戲的表演,大多是衝著幕後這個神秘的地方而來。

皮影戲的唱詞唱腔主要是以秦腔戲文(折子戲)為主,但唱法略有不同,戲文有暗示人們生活中要從善做人,不要做傷天害理的壞事,不然死後要受到陰間種種懲罰的劇目《游十殿》;有歌頌美滿幸福的愛情劇目《花亭相會》;還有大人小孩子愛看的古典打鬥劇目《西遊記》中的“三打白骨精”,《三國演義》中的“火燒連營、草船借箭”,《封神榜》中的“黃河陣”等。有的班子在剛開場時,還採用民間曲子、秧歌中“極興”的腔調,有時還帶有搞笑、娛樂的情節。如在城郊周邊流傳一個笑話:說是某村請了一家戲班子,晚上演出前戲子被派到村民家吃飯,有戶人家怕戲子過年太油的東西吃膩了,為了表達熱情,就特意漏了一頓鍋鯫(面魚),誰知戲子沒理會對這戶人家的意思,晚飯沒吃飽,便在皮影開始的對白中唱到:“來到了xx的xx村,鍋鯫漏了幾盆盆……”等等,結果惹得雙方都不高興。這裡引用,只是說明皮影戲中的“極興”表達形式,沒有半點褒貶意思。

秦州皮影戲在天水六七十年代特別盛行,大凡廟會和節慶期間,在南鄉和城郊區域一帶,各村都要請最好的皮影戲班來唱幾天,一來是圖個熱鬧喜氣,二來也是展示自己村子經濟實力的一種表現形式。八九十年代的秦州農村經濟還不太富裕,逢年過節、廟會期間能夠請得起大秦腔班子的鄉鎮不多,而皮影戲以它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表現手法和經濟實惠的表演酬勞,贏得了農村老百姓的普遍接受和歡迎。每年的春節和農曆五月五“端陽節”、八月十五“中秋節”,皮影戲便在這裡成了重頭戲。每到夜幕降臨的時候,全村都沉浸在一種喜慶、祥和的氣氛中,此時,男女老少都提著凳子早早的占好位置,只等待皮影戲開演的鑼鼓聲。正所謂是“你村唱罷轉我村,一村唱完走鄰村”,皮影班子往往是忙個不亦樂乎,如若哪個村的會長宴請動作稍微遲緩一點,戲班子來村時間緊,錯過了好日子,這個村也就只好等來年早早下帖了。

皮影戲的表演是一種雙重的藝術,一方面它需要表演者要有嫻熟的動作技術和靈活自如的形體分解,需要按照劇情的發展和樂器的節奏來恰如其分地達到表演的目的。另一方面,表演者需要有深厚的秦腔功底,皮影戲的表演好不好,主要是要看挑動皮影者的表演動作好不好,秦腔的調子響不響,能不能讓欣賞皮影戲的觀眾,真正感受到皮影藝術帶給他們生活的樂趣和精神享受。一種文化形式是和一種發展階段相對應的。中國的大多數民間藝術形式與農業社會的生活方式分不開。當各地都奔著更發達的生活方式前進時,注定要使非物質的、沒有現實的使用價值的藝術陷入困境。

天水山歌和民謠

山歌,有的地方人們把它叫做“花兒”。山歌是天水民歌中較有特色的歌種之一,在各縣、區都有豐富的山歌“花兒”流行。天水地區的山歌主要歸屬於隴中花兒和介乎洮岷花兒之間兩種類型。隴中花兒,主要以武山、甘谷、秦安、麥積、清水一帶流行的山歌為主,歌詞句式以七字句為基礎,較自由,歌詞即興創作為多,一曲多詞較為普遍。流行於張家川回族自治縣的花兒,有些曲調在鏇律的韻味上既接近臨夏花兒,又受到了周邊鄰近漢民族習俗的影響,比較獨特。天水山歌曲調或高亢、淒婉,或悠長、纏綿,或抒情、優美,沒有器樂伴奏。內容除大量的情歌外,還有不少反映了各族人民的社會生活及生活情感。

民謠在隴南各縣極為流行,也非常豐富。天水民謠自有其特殊性和地域性。民謠有生活類、生產類、交往類等幾種類型,千百年來,民謠深深滲透在天水人的紅白喜事、日常生活、生產勞動之中,是天水民間文化的一道獨特景觀。天水民謠最有特色的是酒歌,酒歌一般在行酒令的過程中吟唱。目前全國流行的酒令有300多種,天水比較流行的有10多種。在酒桌邊,可以一兩人邊唱邊行酒令,也可以多人同吟唱行酒令,氣氛非常熱烈。天水酒歌少則數句、十來句,多則上百句,內容五花八門,豐富多彩,是酒文化乃至餐飲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古樹名木

秦州區中華東西路人稱古樹街,尤以古槐最多。每到夏初,槐花飄香,沁人心脾,令人駐足不忍離去。

秦州區商業委員會(張氏宅院)後院生長著一株銀杏,胸圍1.9米,樹高約18米,樹齡在300年以上。

秦州區解放路第一國小院東側一株毛泡桐,樹高14.6米,胸圍3.72米,為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李天煦和學生共植。樹旁至今有一小碑,銘刻“天煦桐”。

秦州區奮鬥,巷口有一株泡桐樹,胸圍2.5米,樹高16.6米,根深葉茂,生長良好。為民國13年(1924年)李炳瑩出生時,其父李春亭在自家門前所植,並給李起乳名曰“桐哥”。李炳瑩曾在其自傳中有“桐樹一歲我一歲”的記述。

甘肅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