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河縣

廣河縣

廣河縣隸屬於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位於甘肅省中部西南方,臨夏回族自治州東南部,北靠東鄉族自治縣,西接和政縣,南連康樂縣,東與定西市臨洮縣毗鄰,總面積538平方公里(2013年)。轄6鎮3鄉,總人口21.56萬人(2013年),回族、東鄉族占總人口的97.5%。2007年,廣河縣實現生產總值6.42億元。 廣河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縣,縣內礦產資源貧乏,旱災、雹災等自然災害頻繁,是國列、省列的扶貧開發重點縣。廣河縣有水簾洞、“新馬太”、古太子寺、齊家坪遺址等著名景點。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廣河縣位於甘肅省中部西南方,臨寧夏回族自治州東南部,整個版圖宛如一隻奔兔。總面積538平方公里,地理特徵可概括為“一川兩山,一路兩河”,即中部廣通河沿線為川區,南北為山地,蘭郎公路縱貫全境,廣通河、洮河流經轄區,水能資源相對豐富,區位優勢比較明顯。

廣河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縣,全縣轄3鄉6鎮,102個行政村,20.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9.8萬,占總人口的95%,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85人。總耕地面積19.2萬畝,人均0.93畝,山旱地占70%。縣內礦產資源貧乏,旱災、雹災等自然災害頻繁,是國列、省列的扶貧開發重點縣。

廣河縣少數民族高度聚居,回、東鄉等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97.9%。這是廣河縣人口構成的一大特色。境內文物古蹟較多,有著名的齊家文化遺址和馬家窯半山型文化遺址,以及蘊藏豐富的古生物化石群,在國內外享有一定的聲譽。縣內遍布530多處伊斯蘭教清真寺和拱北,集中國古代建築與阿拉伯建築風格於一體,形成了獨特的民族文化風情。

廣河縣地理位置優越,縣城東距省會蘭州市100公里,西距州府臨夏市50公里,蘭臨高速公路緊鄰而過,全縣鄉鄉通油路,目前正在加快建設通村、通社油路,交通十分便利,區位優勢明顯。

廣河縣商貿流通活躍,當地少數民族民眾素有走南闖北、四海經商的良好傳統,全縣有3萬多人長年在全國各地從事商貿流通,縣內三甲集鎮是全省乃至西北地區較大的皮毛和茶葉集散地。全縣現有(2007年)各類市場24處,其中綜合市場5處,專業市場19處;有個體戶1701戶,從業人員2729人。2006年羊毛吞吐量達3萬噸,牛羊皮吞吐量達500萬張,皮毛交易總額達4.65億元,茶葉交易量近2000噸,交易額達6000萬元。

廣河縣民營經濟起步早、發展快。全縣現有(2007年)民營企業1306家,擁有固定資產3.6億元,流動資金2.1億元,從業人員1.28萬人,已穩占縣域經濟的“半壁河山”。廣河縣又是國家農業部命名的全國鄉鎮企業東西合作示範區,甘肅廣河經濟開發區是省政府命名的全省鄉鎮企業東西合作示範區,具有獨特的區域政策優勢。

歷史沿革

廣河縣廣河縣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79年)秦國設定了隴西郡,郡治狄道(臨洮),又滅西

羌枹罕侯,置枹罕縣,廣河縣入秦版圖。

西漢時,從枹罕縣析置大夏縣。公元9年,王莽改大夏縣名為“順夏”,王莽敗亡,東漢光武帝劉秀又恢復大夏縣名。

西晉曾撤銷大夏縣。西晉末年,前涼政權創始人張軌上表晉惠帝,獲準在臨夏與青海南部設定晉興郡,領晉興、枹罕、大夏等十縣,大夏縣得以恢復。

十六國時期,大夏一直是隴西割據政權的爭奪之地,易手頻繁,廢設無定。

南北朝時,北魏獻文帝皇興三年(公元469年),改大夏縣為大夏郡,不久又恢復為縣,屬河州金城郡。北周時,大夏縣屬河州枹罕郡。

隋文帝時,廢郡制,大夏縣劃歸河州。唐因隋制,河州轄枹罕、大夏、鳳林3縣。

唐太宗貞觀元年(公元627年),曾廢除大夏縣,貞觀五年恢復。唐代宗廣德元年(公元763年)後,河州全境為吐蕃占據,大夏縣成為吐蕃王朝的東部重鎮,境內設訶諾城。

宋神宗熙寧六年(公元1073年),大夏縣重歸於中原王朝,宋改吐蕃訶諾城為定羌城。南宋時,河州全境歸金朝所有,定羌城為河州所轄三寨之一。

元朝時設定羌縣,位居河州路三縣之首,曾為河州路治所在地。明朝時,廢定羌縣,設立定羌巡檢司,直屬河州衛管轄,同時設立定羌驛和定羌遞運所。清因明制,改定羌城為太子寺城,乾隆時,移河州州判於太子寺城。

民國六年(1917年),設立寧定縣,縣治設在太子寺,隸屬於蘭山道。道廢后,直屬於省。民國八年(1919年)設寧定縣。

1949年寧定縣解放至1956年屬臨夏專區管轄。

1953年撤銷寧定縣建置,成立廣通回族自治區。

1955年又改廣通回族自治區為廣通回族自治縣。

1956年臨夏專署撤銷,設立臨夏回族自治州,廣通回族自治縣改稱廣通縣。後因縣名與雲南省廣通縣重複,於1957年改為廣河縣。

1958年,國務院批准撤銷廣河縣,將其行政區併入和政縣。

1961年,又決定恢復廣河縣,以合併於和政縣的原廣河縣行政區為廣河縣行政區,沿襲至今。

行政區劃

1919年設寧定縣,1953年改置廣通回族自治區,1955年改為自治縣,1956年改為廣通縣,1957年改廣河縣。縣名來源於廣通河名。

2000年,廣河縣轄2個鎮、7個鄉、1個民族鄉:城關鎮、三甲集鎮、祁家集鄉、排子坪鄉、水泉鄉、南山鄉、莊窠集鄉、官坊鄉、買家巷鄉、阿力麻土東鄉族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197428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城關鎮35527、三甲集鎮34290、祁家集鄉27344、排子坪鄉16022、南山鄉8651、水泉鄉16286、莊禾集鄉20034、官坊鄉7481、買家巷鄉19787、阿力麻土鄉12006。

2004年,廣河縣轄5個鎮、4個鄉、1個民族鄉:城關鎮、三甲集鎮、祁家集鎮、莊禾集鎮、買家巷鎮、排子坪鄉、南山鄉、水泉鄉、官坊鄉、阿力麻土東鄉族鄉。

2007年,撤銷排子坪鄉,設立齊家鎮。(此外,南山鄉似乎已併入三甲集鎮,具體情況待查)

截至2013年,廣河縣6個鎮:城關鎮、三甲集鎮、祁家集鎮、買家巷鎮、齊家鎮、莊禾集鎮,3個鄉:官坊鄉、水泉鄉、阿力麻土東鄉族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廣河縣地處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地帶,位於甘肅省中部西南,臨夏回族自治州東南部,東臨定西市臨洮縣,西接和政縣,南連康樂縣,北靠東鄉族自治縣,位於東經102°23′~103°51′、北緯35°25′~35°28′之間。東西長45公里,南北寬13公里,總面積538平方公里(2013年)。

地形

廣河縣居於隴西黃土高原,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傾斜,平均海拔1953米,最高的西南部大疙瘩,海拔2620米;最低的東部三甲集鎮五戶村,海拔1800米。境內除中部廣通河谷沖積階地地勢平坦外,其餘地區則丘陵密布,溝壑縱橫。

氣候

廣河縣屬溫帶半乾旱氣候區,春夏溫和,秋季涼爽,冬季寒冷乾燥。年平均氣溫6.4℃,最高氣溫32.6℃,最低氣溫-21.6℃。平均降水量493.5毫米,蒸發量1257毫米。全年無霜期142天左右,年平均日照2560小時,太陽總輻射量131.94千卡/平方厘米。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3年,廣河縣總人口21.56萬人。

民族

廣河縣民族有回族、東鄉族、漢族等民族。2013年,廣河縣總人口21.56萬人,其中回族12.03萬人、東鄉族8.97萬人,漢族5430人。回族、東鄉族人口占廣河縣總人口的97.5%。

自然資源

廣河縣廣河縣

廣河縣地處黃土高原丘嶺溝壑地帶,平均海拔1800米。境內除中部廣通河谷沖積階地地勢平坦外,其餘地區則丘陵密布,溝壑縱橫。屬溫帶半乾旱氣候,年平均氣溫6.4℃。

境內有十分豐富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馳名中外的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齊家文化,都首先發現於本縣。1997年全縣工農業生產總產值4.73億元,完成工業總產值3.87億元,農業總產值0.86億元,財政收入133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90元,農村貧困面由1996年的18.7%下降到13.7%。

全縣國有工業企業10家,固定資產原值達1860萬元。“太子山”牌磨粉機獲省優產品稱號,年產1997台,暢銷省內外。

蘭郎公路橫穿縣境42.5公里,鄉鄉有公路,村村通汽車,交通運輸十分方便。

地域文化

廣河縣境內有著十分豐富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馳名中外的馬家窯文化、半山類型、齊家文化都首先發現於本縣。縣內廣泛分布的古文化遺址和豐富的出土”文物,吸引了中外考古學家紛至沓來,使廣河縣成為甘肅最著名的考古區之一。廣河縣轄2鎮8鄉、102個行政村、1120個村民小組,1999年末全縣有人口194310人,其中回族118095人,占總人口的60.7%、東鄉族71955人,占總人口的37.1%、漢族4036人,占總人口的2.1%、其他民族224人,占總人口的0.1%。

經濟資源

經濟概況

廣河縣廣河縣
廣河縣經濟以農業為主,農業人口占全縣總人口的96.4%,耕地面積20.60萬畝,人均耕地1.1畝。旱澇保收基本農田人均0,5畝,60%以上是旱地。農業基礎薄弱,產量低而不穩,影響農業生產的主要災害是旱災。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堅持以農業為基礎,以市場為導向,積極發展多種經營,穩定糧播面積,最佳化種植業結構,依靠科學技術,加大農業投入,因地制宜,推廣套用塑膠地膜復蓋和日光節能溫室,間作套種等,主攻單產,增加總產。小麥、玉米、洋芋為主要糧食作物,胡麻、油菜為主要經濟作物。

全縣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綜合實力不斷攀升,全縣實現生產總值67672萬元,按可比價計算,較上年增長13.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15656萬元,較上年增長7.3%;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18118萬元, 較上年增長18.9%;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33898萬元,較上年增長14.1%。第一、二、三產業結構由上年的24.7:25.8:49.5調整為23.1:26.8:50.1。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一是縣域經濟發展水平低,總量少;二是農業基礎薄弱,產業單一,鏈條較短,農業產業化發展水平低,農民增收渠道狹窄;三是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水平仍然滯後,民生方面還有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四是教育、醫療衛生、計生、城建等方面基礎薄弱,大中專畢業生等社會就業壓力大,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夠完善。;五是財政收支矛盾和資金調度困難,缺乏能夠帶動縣域經濟發展的骨幹項目、生產型項目和財源型項目;六是商貿流通的傳統優勢和區位優勢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特色產業培育滯後,特色產品缺乏品牌效應,競爭力不強。

農業

積極調整農業結構,大力推廣旱作農業新技術,做大做強後續產業,農業和農村經濟呈現了快速發展的好勢頭。全縣完成農業總產值35947.21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9.12%,實現農業增加值23806.07萬元,按可比價計算,較上年同期增長19.53%。

年末耕地192855畝,全年完成農作物播種面積217470畝,比去年同期增長3.23%。在總播種面積中糧食作物面積為169000畝,比去年同期減少1.05%。其中:夏糧面積19500畝,比去年同期下降12.56%;秋糧面積149500畝,比去年同期增長4.18%。經濟作物面積22500畝,比去年同期增長40.6%。在經濟作物中油料面積16000畝,比去年同期增長6.67%;藥材6500畝,比去年同期增長65%。糧食總產達63409.92噸,同比增長6.04%,其中:夏糧總產量5951.56噸,比上年下降11.74%;秋糧產量57458.36噸,比去年同期增長8.3%。

畜牧業不斷壯大。全縣把發展畜牧養殖業作為旱作農業後續產業的一項重要內容,投入資金243萬元,採取政府引導、獎勵扶持和“投牛還犢、投羊還羔”等扶貧養殖模式,走出了一條千家萬戶大搞養殖的路子。全縣新發展養殖小區6個,規模養殖場35個,養殖專業村2個,規模養殖戶320戶;全縣畜牧業總產值達到14597.69萬元,畜牧業發展勢頭良好。

農業基礎條件和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全年完成造林3.45萬畝,其中退耕還林補植補造2.5萬畝,啤特果經濟林2000畝,花椒經濟林1000畝;貫通南部五鄉鎮的“綠色通道”125公里;完成封山育林圍欄工程32.5公里,封育荒山1.5萬畝,全縣森林復蓋率達到14.1%。

農民生活和農業生產條件繼續改善。實施了小溝、馬浪、河灘、上王家、武家坪、紅莊、王家溝、張家等8個村的整村推進項目。新修水平梯田10000畝,人飲水窖達到11060眼。積極實施“一池三改”工程,2300戶民眾用上了新型能源。農業機械總動力達到109875千瓦,增長5.93%;農村用電量2474.87萬千瓦時,增長18.99%,化肥施用量6338噸,增長1.3%,農用地膜684.2噸,下降8.25%。

鄉鎮企業生產快速發展。2008年全縣鄉鎮企業總數1314個,鄉鎮企業從業人員14357人;實現鄉鎮企業總產值147600萬元,增長15.6%;實現鄉鎮企業增加值36710萬元,增長16.3%。

勞務輸出成效顯著。2008年有勞務基地32個,輸轉勞務人員5.3萬人(次),培訓勞務人員2.27萬人(次),創收2.4億元,勞務經濟已成為我縣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

工業和建築業

工業經濟保持良好的運行態勢。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58443萬元,實現增加值15476萬元,同比分別增長21%、19.9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產值37065.4萬元,實現增加值10047.97萬元,同比分別增長80.3%和70.4%。

建築業和房地產協調發展。全縣完成建築業總產值5932萬元,房地產完成2170萬元。

固定資產投資

2008年全縣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持續擴大,特別是河北新區建設和康臨高速廣河段的強力推進,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強勁增長態勢。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0349萬元,同比增長212.7%,其中:城鎮建設投資完成75153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48.5%,農村投資完成5196萬元(主要是農村私人建房、能源建設和農機具的購置),同比增長25.8%。

交通運輸和郵電通信業

交通運輸基礎設施不斷改善,交通運輸能力進一步提高,公路建設盛產顯著。全年完成廣河縣客運量10.52萬人/次,客動周轉量392.8萬人/公里,增長7.4%;完成貨運量114.3萬噸,貨運周轉量41975萬噸/公里,增長8.6%。年末共有營運車816輛,其中客車51輛,貨運車816輛。全年實施農村公路建設項目32項171公里,全縣通油路、水泥路的村達到80個,占行政村總數的78.5%。 郵電通訊業突飛猛進。全縣郵政電訊業務收入達到70萬元,較上年增長14%。網路信息技術不斷普及和提高,網際網路寬頻用戶1147戶,同比增長11.19%,寬頻網路業務發展迅速。通訊能力進一步增強,年末固定電話用戶1.67萬戶,增長4.24%。各類手機用戶達到5.1萬戶,增長15.9%,電話普及率30.96部/百人。各種報刊訂閱量達到21300份,其中雜誌1200份。

商貿流通

消費品市場總體呈現穩步增長趨勢。2008年,第十五屆“廣洽會”的成功舉辦,有力的拉動了商貿流通。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675萬元,較上年增長17.5%,其中:縣的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533萬元,增長25.1%,縣以下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142萬元,增長9.4%。在消費品零售總額中,批發零售貿易業完成17237萬元,同比增長22%;住宿餐飲業完成4185萬元,同比增長21.6%;其他行業零售額完成3253萬元,同比下降5.2%。

財政、金融和保險業

財政稅收平穩運行。全縣完成地方財政收入2246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9.66%。全年地方財政支出完成49334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1.86%。當年未發生財政赤字,並減化歷年財政赤字425萬元,廣河縣目前財政赤字為零。

金融機構存款規模繼續擴大。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71519萬元,較上年增長39.98%,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57645萬元,較上年增長39.38%。金融機構貸款為38590萬元,較上年下降13.44%。

保險事業不斷發展壯大。全年保費收入348萬元,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308萬元,壽險保費收入40萬元。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264萬元,其中:財險給付金額252.3萬元,壽險給付金額11.7萬元。

教育和科學技術

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以“兩基”達標驗收為目標,投入資金1735萬元,維修擴建中國小校26所,實施了各學校校園“五化”建設,狠抓控輟、勸返、學校管理和教學質量,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全縣有各級各類學校125所,在校學生46858人,其中:國小學生32832名,國中學生12326名,高中學生170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8.7%,適齡少年(國中)入學率95.6%,鞏固率98.8%。全縣共有教師2231人,其中:國小教師1549人,中學教師433人。2008年,全縣國小六年級雙科合格率達72.2%,高中招生五科合格率達24.2%,參加全國普通聯考錄取率達48.3%,均創歷史最好成績。

科技建設穩步發展,有力地推動了全縣經濟社會全面進步。開展了“科普之春”、“科普宣傳日”等活動。開展宣傳活動及各類技術培訓班27場(次)。引進農業新品種41個,引進推廣各類先進實用技術30項。全縣引進、消化、吸收、推廣先進實用技術的能力進一步提高。

文化、衛生

文化事業得到重視和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挖掘保護工作積極開展。全縣有文化館1廣河縣所,博物館1所,陳列各類文物2200多件;公共圖書館1所,各類藏書25000多冊。全縣有線廣播放大站62個,電視復蓋率達到87%;電視衛星地面接收站2158座,其中村村通59座;有線電視入戶3860多戶,轉播節目34套。實施有線電視城域網光纖改造和“村村通”工程,廣播電視復蓋率不斷擴大。

衛生事業持續發展。總投資1821萬元的縣醫院整體搬遷項目已開工建設;總投資156萬元的莊禾集、官坊、齊家、阿里麻土四所衛生院已完成主體工程;建成村級衛生所(室)61個,復蓋率達到60%,城鄉醫療衛生條件明顯改善。年末全縣衛生機構13個,其中:縣級醫院1所,鄉衛生院9所。共有醫療床位233張。各類衛生技術人員281人,醫療衛生服務能力逐步提高,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應急反應能力得到加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順利實施,共有189737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5.17%,受益參加農民16854人,受益金額1351.51萬元。民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得到初步解決。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人口增長得到有效控制。年末全縣總人口218661人,其中:男108869人,女109792人。在總人口中:漢族人口5692人,占總人口的2.6%;回族人口122417人,占總人口的55.98%;東鄉族人口90410人,占總人口的41.35%;其它少數民族人口142人,占總人口的0.07%;鄉村人口202161人,占總人口的92.44%;非農業人口16500人,占總人口的7.56%。全縣人口出生率16.6‰,死亡率為6.26‰,自增率10.34‰,計畫生育率94.7%。

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生活質量進一步改善。200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941元,同比增長19.15%;單位從業人員年人均貨幣收入達到19681元,較上年增長17.4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785元,較上年增長10.19%。農民人均占有糧289.99公斤,同比增長4.5%;全縣低收入人口減少7200人,絕對貧困人口減少1500人,農村貧困面下降到5.52%。

社會保障工作進一步加強。醫療保險的全民復蓋和失業保險全面啟動,就業和再就業政策得到較好落實,新增城鎮就業1157人,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329人,開發公益性就業崗位79個,安排城鎮零就業家庭人員49(戶)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87%以內。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髮放率達100%。城市低保做到了應保盡保,農村貧困戶的參保率也逐步上升。全縣城鎮參加低保1582戶、4073人,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706.3萬元;農村貧困戶參加低保5141戶,20975人,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006.8萬元。籌資208萬元,為1萬多戶困難民眾發放生活必需品。下撥地震救災款62.4萬元,解決了179戶重建戶和532戶維修戶的生產生活困難問題。

交通

蘭臨高速毗鄰而過,康臨高速、蘭郎公路縱貫廣河縣全境,截至2013年,廣河縣已整體實現鄉鄉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的目標,一個以縣城為中心,以主要集鎮為樞紐,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公路網路已經形成。黃河一級支流洮河流經轄區,廣通河縱貫全境。

社會事業

教育

廣河縣廣河縣
2007年,廣河縣堅持新建、改擴建學校33所37840.5平方米,消除危房6233平方米。廣河縣有各級各類學校125所,在校學生41340人,其中:國小學生33512名,中學學生7828名。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8.1%,鞏固率97.4%。廣河縣共有教師1788人,其中:國小教師1379人,中學教師409人,廣河縣參加聯考學生778人,大中專院校錄取人數347人,錄取率44.6%。

文化

截至2007年,廣河縣有文化館1所,博物館1所,陳列各類文物1500多件;公共圖書館1所,各類藏書18500多冊。廣河縣有線廣播放大站62個,電視復蓋率達到87.0%;電視衛星地面接收站2158座,其中村村通59座;有線電視入戶3800多戶,轉播節目32套。實施有線電視城域網光纖改造和“村村通”工程,開展齊家文化遺址保護工作。

衛生

2007年,廣河縣繼續深化鄉鎮衛生院“五制”改革,完成了城關、祁家集、三甲集、買家巷、水泉、官坊6所鄉鎮衛生院改擴建,新建了紅星、馬浪、西坪、牙和、山莊、沙地溝、槐溝、石磊、牛康家、牟家窯10所村衛生所。截至2007年末,廣河縣衛生機構13個,其中:縣級醫院1所,鄉衛生院9所。共有醫療床位268張。各類衛生技術人員284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工作順利實施,共有171425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85.99%,受益參加農民4415人。

社會保障

2007年,廣河縣實現城鎮新增就業911人,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15人,開發公益性就業崗位79個,安排城鎮零就業家庭人員49(戶)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醫療保險實現了全民復蓋。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髮放率達100%。落實城鎮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金737.61萬元,發放醫療救助金22.39萬元。下撥救災款100萬元,解決了0.73萬戶3.27萬人的生產生活困難問題。

旅遊景點

水簾洞

廣河風光廣河風光

廣河縣境內,連綿起伏,一望無際的大北山在廣通河以北。常言道:“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以乾旱、黃土著稱的北山卻有古太子寺城“八景”之一,聞名遐邇的名勝古蹟——水簾洞。水簾洞位於祁家集鎮田家村趙家溝北山山腰,為鐘乳石構造。景區由相距一公里的兩個景點組成,西邊的稱為水簾洞,東邊的稱為篩子泉。

新馬太

新馬太風景名勝區位於廣河縣西南部莊禾集鎮境內,距縣城13公里,總面積33平方公里。景區得名於新民、馬浪、太子山3處原始自然景觀,簡稱“新馬太”。此地海拔2000多米,降水較多,年平均降雨量625毫米。地貌類型複雜,以丘陵溝壑地形為主,山川谷皆有,土壤類型主要是肥力較高的黑土和麻土。由於氣候濕潤,雨量充沛,景區內林草種類繁多。是廣河縣最大的生態旅遊風景區,也是著名的避暑勝地。

古太子寺

廣河縣城舊稱“太子寺”,得名於城中的一座叫“太子寺”的古剎,寺里祀奉的是秦始皇長子扶蘇。相傳秦太子扶蘇監蒙恬軍駐此寺,故城以太子寺名。

齊家坪遺址

齊家坪遺址位於洮河西岸,距廣河縣城約70里,屬廣河縣齊家鎮園子坪村齊家坪上、下社。遺址地勢平坦,東至台地邊緣,西至山嶺,南至廟溝,北至二郎廟溝,寬約400米。齊家坪遺址,是齊家文化的命名地,是我國西北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主要文化遺存。遺址內涵豐富,文化遺蹟、遺物甚多,遺蹟有大量灰屋和居室地面,遺物以泥質紅陶、夾砂粗陶為主,還有石器、骨器、玉器、銅器等。

風俗民情

開齋節

廣河風俗廣河風俗

伊斯蘭教教歷每年10月1日,即一個月齋戒期滿後開齋慶賀的日子。世界各地穆斯林跨越時

空距離、語言障礙,被信仰締結為一家,以莊嚴欣喜地心情共迎最盛大的節日——“開齋節”,即前爾德節,又稱“爾德節”或“肉孜節”。這是廣河回、東鄉族最隆重的節日。

齋月期間,主婦們夜半起身準備茶飯。男十二歲、女九歲以上穆斯林於黎明前吃飽喝足,日出至日落前,不準吃喝,嚴禁菸酒、房事和任何嬉狎行為。病人、嬰兒、外游者、孕婦可適當例外。夜幕降臨,人們舉意開齋。齋月在穆斯林心中至高無上,齋戒後食色不親,做禮拜,頌《古蘭經》,抑惡揚善,參悟真理。

古爾邦節

古爾邦節又稱“古爾巴尼節”或“後爾德節”。過此節時好過人家要宰牲獻祭,故又稱“宰牲節”,系阿語“爾德·艾祖哈”的意譯。節日這天,所有穆斯林成年男女都要沐浴淨身,修整面容。清晨,隨著清真寺傳出的宏亮的“索倆”聲,男子們帶著拜氈到清真寺或出荒郊參加會禮。由於會禮人數眾多,在郊外廣闊的平地上舉行,稱之為“出荒郊”。成千上萬的穆斯林民眾在伊瑪目率領下,從各個寺院、大街小巷走出,自覺排列成整齊的隊伍,井然有序,蔚為壯觀。每個人把自己帶的拜氈依次按順序鋪好,無論冰天雪地或烈日當空,隨著異口同聲的念誦和整齊劃一的禮拜。

聖紀

聖紀也稱“聖祭”或“聖忌”。聖紀節是穆斯林的重要節日,是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誕辰紀念日。屆時,穆斯林多在清真寺內誦經祈禱,吟誦“贊聖詞”,講述先知事跡並設宴紀念。念聖紀時,人們多以清真寺或拱北為一單位,也有以同一門宦的多斯達尼為一組的。大家按照各自的經濟條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物出物,宰牛羊、炸油食,做燴菜,請阿訇念經,贊主贊聖,讓人們牢記穆聖的教誨,做一個合格的穆斯林。念畢後眾人一同分享各種美食,感謝真主的恩賜。

齊家文化

廣河縣廣河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黃河上游地區的銅石並用時代文化。因1924年在甘肅廣河齊家坪首先發現而得名。年代為公元前2000~前1900年。分布在甘肅、青海省境內的黃河及其支流沿岸階地上。共發現遺址350多處。居民經營農業,種植粟等作物,使用骨鏟、穿孔石刀和石鐮等生產工具。飼養豬、羊、狗與大牲畜牛、馬等。制陶業發達,雙大耳罐、高領折肩罐和鏤孔豆等為典型器物。已出現冶銅業,有銅刀、錐、鏡、指環等一類小型紅銅器或青銅器。住房多是方形或長方形的半地穴式建築,屋內地面塗一層白灰面,光潔堅實。氏族公共墓地常位於居住區附近,流行長方形土坑墓,有單人葬,也有合葬,以陶器與豬下頜骨等為隨葬品。出現一男一女或一男二女的成年男女合葬墓,其葬式是男性仰身直肢,女性側身屈肢面向男子。這表明當時男子在社會上居於統治地位,女子降至從屬境地。反映出當時已進入父系氏族社會,婚姻形態為一夫一妻制和一夫多妻制。

齊家民族是一個頂天立地的民族,他曾是中國西部的一個巨人,統領過這塊廣袤的地域,其文化光輝燦爛,在中國新石器晚期延續1000年左右。後來融入商文化而消亡了,使今天的人們看到其精美絕倫的陶器、玉器、銅器而讚嘆不一,著實叫人神思嚮往這古老的民族,貪戀這塊神奇的寶地。

上世紀二十年代古老華夏民族的面紗被人揭開,裸露出了周口店北京人、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辛店文化等一系列原始文化。這個撕開面紗的人就是瑞典的安特生博士。雖然他在《甘肅考古記》中把齊家文化的年代錯排在仰韶文化的前面,引起後來不少紛爭,其影響更為廣泛深刻。

安特生(1874.7.3——1960.10.29)瑞典人,1901年取得地質學專業博士學位。1914年時任瑞典烏普薩拉大學教授、兼瑞典地質調查所所長的安特生被中國政府邀請來華擔任農商部礦政顧問,為北洋政府尋找鐵礦和煤礦,但連年軍閥混戰,使其三年尋礦舉步維艱,後受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的考古著作《絲綢之路》的影響,他兩眼緊緊盯上了浩如煙海的華夏文化。他要在中國史前考古領域掀起一場革命,改寫中國的史前史。

1921年,安特生在北京周口店發現了北京人遺址而震撼當時的科學界。又在河南澠池縣城北9公里處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他還認為,中國早期文化應在黃河上游。1923年的春天,安特生從蘭州出發,一直在陝甘青三省地區進行野外考古。以蘭州為中興,半徑400公里的範圍內搜尋。一天安特生在蘭州的一貨攤上見到一件裝煙渣的彩陶罐,問及攤主,說是從臨洮得來。於是他前往臨洮,沿洮河一路南下,在縣城10公里的洮河西岸發現了一種新文化,被他命名為馬家窯文化。1942年4月23日安特生沿洮河抵達西岸,在廣河發現了半山類型文化,在齊家坪發現了齊家文化,並推測了文化的絕對年代。以不可辯駁的實物擊破了西方考古界沿用的中國無石器時代的理論,開闢了中國史前文化研究的廣闊前景。後來他寫出了《中華遠古之文化》《中國史前史研究》《遠東地質學與考古學研究》《河南的史前史遺址》等,還寫了黃河上游文化的《甘肅考古記》。安特生是較早從事中國新石器時代研究的學者之一。當時由於受到方法論和考古資料的局限,曾對中國史前文化的分期問題作過不正確的判斷,又曾主張中國文化西來說。後來他對中國文化西來說的觀點有所糾正,曾強調中國從仰韶文化經過商代直到今天,在人種和文化上是連續發展的。總之,安特生在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上是有很大貢獻的。在甘肅寧定發現的齊家坪遺址,在中國史前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一頁。

廣河縣廣河縣

齊家坪遺址位於洮河西岸台地上。2006年11月9日,去採訪廣河南山學校時,我們繞道三甲集,順洮河西岸南行西上坡,近排子坪鎮政府,問路於一位開鋪子的老人,他很熱親的說:“向南,不遠就是齊家坪,我給你們帶路。”進村,迎面是一塊廣河縣人民政府立的石碑,碑上部寫:“全國重點保護單位齊家坪遺址。”下部為遺址簡介:“齊家坪遺址在廣河縣排子坪鄉齊家坪村,位於洮河西岸二級台地上。1924年由瑞典考古學家安特生首次發現於此而得名,是甘肅省仰韶文化之後的重點發現。主要蘊藏為灰層、居室地、陶器、石器、玉器、骨器等。部分陶器曾加過國內外展覽,內涵極為豐富,是新石器晚期的文化遺…”村里來了人,幾位民眾圍了過來,問及遺址地點,言在村東南,於是我們來到村南,民眾向下指著,那是一塊由西向東、由高向低緩延的台地。遺址“東至台地邊緣,西至山嶺,南至廟溝,北至二郎廟溝。寬約400米。”當年,安特生髮掘地經上世紀平整土地等因,具體地點現難以確定,只是一個大概。我們又往南繞過一條溝,對著齊家坪遺址,拍了幾張照片而返。由於時間的關係,未來得及蒐集口碑資料,留下了一點遺憾,也留下一份牽掛。

廣河縣廣河縣

翻閱有關資料,1943年中國著名考古學家夏鼐先生到過甘肅寧定縣作過發掘調查。他說:“我們居然找到了齊家文化期的墓葬。新發現的結果,不僅對於齊家時代的埋葬風俗及人種特徵方面,供給新材料;並且意外的又供給地層上的證據,使我們能確定這文化與甘肅仰韶文化二者年代先後的關係”“可以證明甘肅仰韶文化是應該較齊家文化為早。”齊家坪遺址是晚於仰韶文化遺存的另一種不同於仰韶文化系統的文化遺存。並指出:安特生對於中國新石器時代分期問題的基本論點,建築在“單色陶器”早於“彩色陶器”之上,從我國考古學的新資料中證明這樣的理論是錯誤的。1975年,甘肅文物隊對齊家坪遺址又一次進行了大面積考察發掘,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齊家文化的經濟生活以原始農業為主,畜牧次之,兼及狩獵,人們已過著比較穩定的生活。主要是種粟,生產工具以石器為主,其次是骨器。齊家文化的畜牧業相當發達。從出土的動物骨骼可知,家畜以豕為主,還有羊、狗、牛、馬等,六畜基本齊全。從出土的野生動物骨骼可知,鼬、鹿、狍等是當時狩獵的主要對象。制陶業比較發達。陶器多系手制,一般採用泥條盤築法。陶器多為素陶,胎質精細,器形多樣,還發現有陶鼓、陶鈴、陶塤等樂器及各種動物雕塑像。在居址與墓葬中,普遍發現有陶、石紡輪與骨針等紡織工具,有器物上有似麻布紋的痕跡。冶銅業的出現是生產上的一項突出成就。青紅銅器有刀、錐、鑿、泡、銅飾等。齊家坪遺址出土的銅斧,長15厘米,寬3.5厘米。一端有長方形的孔,並附有一對小鈕,是齊家文化銅器中最大的一件標本。齊家坪遺址還出土了一面銅鏡,直徑6.03厘米,厚0.2厘,中央附有一橋狀鈕,鏡面有光澤。齊家玉器,在中國玉器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甘肅省博物館展廳玉器展櫃中有齊家坪出土的玉琮,琮緻密溫潤,古樸素雅,入目心悅。齊家人崇尚素潔,以素為美。這如同王羲之的書法,顧愷之的畫,陶潛的詩,宋代的白瓷。“錯采縷金”是一種美,“初發芙蓉”更是一種美,每一時代都有自己的崇尚之風。

安特生對甘肅新石器晚期的玉器很驚奇,他說:“最足引人注意者,莫如仰韶期之墓地中,發見曾琢磨之玉片及玉瑗數件,其形質吾人常認為來自新疆和闐者也。解說者謂甘肅石銅器時代過渡期之民族,與新疆似有貿易上之聯絡,但就吾人所知,仰韶期之民族,缺乏金屬,則彼等竟能作脆薄如瑗、堅靱如玉之器物,寧不足怪也。”還有齊家坪人以白灰用來隔潮,這在建築史上是一大進步。

齊家文化遺址發現的房屋中遺蹟中有很多居住面上的白灰面延伸到豎穴上,殘高達0.3米--0.4米,居住面長達4到6米,寬達3到5米,半地穴房屋和平地起建的房屋的四壁和居住面,同時用白灰面和草泥土構成。也發現居住面上有兩層或多層白灰面的現象,間距一般為5厘左右,下層白灰面較厚,上層較薄。這種現象可能是原有居住面損壞後,在上面又用草泥土填平,再敷一層白灰面的痕跡。“綜合上述數種特點。可知過渡期之民族,其生存之道,大都仰給農業。村落遺址之廣闊,文化層之深厚,凡此皆示其居住之悠久。設非務農為本,則殊難以自存。且陶器上之繩紋及格紋,則示當日有紡織植物之培養。村落遺址豕骨之多,則示當日蓄豕之繁。此等施設,若非農業之社會,當不克維持者也。”另外,在齊家坪遺址分別發現了8人和13人同坑墓,內仰身者似為墓主;其餘人骨架有的有頭無身,有的頭骨和軀體分別埋葬,也有的三、四個頭骨放在一起,對這類現象有兩種解釋,一種認為是墓主人的殉葬者,一種認為是當時日趨頻繁的部落戰爭的受害者。同時也說明氏族社會正在崩潰,開始向奴隸社會過度。

齊家文化玉器,早在上個世紀之初已伴隨著齊家文化的發現而面世了,不過,比起對紅山玉器、良渚玉器乃至石家河玉器、含山玉器來,對齊家文化玉器的認識與重視,似與這發現的歷史和它應有的地位還很不相襯。

廣河縣廣河縣

這方面,從兩個例子可得到說明。一個例子是,直至近年出版的玉器著作,還認為齊家文化玉器的種類只有十幾種,其功用主要是工具和禮器兩類。所見發表照片則多為較簡單、粗糙的玉石器。一個著名博物館的玉器陳列館,在年內才為之設立一個專櫃,僅陳展了玉琮、玉璧、玉刀三件玉器。另一個例子是,不少業內人士包括一些玉器專家,還不怎么認識齊家文化玉器,因此多將它們分別歸入“良渚玉器”、“龍山玉器”、“新石器時代”或“夏商”時代的玉器;面對一些精美的齊家文化玉器,或感到驚訝,或表示懷疑。甚至,還有博物館的業務幹部將一些難得的齊家文化玉器精品斥之為偽作,而將其拒之門外。

實際情況是,齊家文化具有產生大量精美玉器的背景和條件。考古學上的齊家文化,為黃河上游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到青銅時代早期文化,因1924年首先發現於甘肅廣河齊家坪遺址而得名。齊家文化主要分布在甘、青境內的黃河沿岸及其支流、陝西西北部、內蒙古西部和寧夏部分地方,其年代在距今四千年前後。此前,學術界公認的文化特徵主要有二,一是有一群獨具特徵的陶器,二是出現了紅銅器和青銅器。今天,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它還有一批獨具特色的玉器,其內涵之豐富,品種之繁多,工藝之精美,令人折服。當為齊家文化乃至西北原始文化的重要特徵之一。

何以如此?因為,在齊家文化前面有豐富多彩、極富特色而歷經一千多年發展的馬家窯文化。馬家窯文化先民們的原始手工業不僅有制陶、木作、紡織和石器製造,而且生產了中國最早的青銅器;同時,還創造了陶祖(男性生殖器)、人形、動物形陶塑、陶製房屋模型和成組人物舞蹈繪畫以及用墨筆書寫的上百種符號等等。在馬家窯文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齊家文化,怎么不會比馬家窯文化“更高、更強”呢!還因為另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在齊家文化的分布範圍內外均有十分豐富的玉礦,古人說的“崑崙玉”,今天我們說祁連山玉等,就在這裡。在這樣的歷史文化背景和自然條件下,齊家文化先民們創造出豐富多彩的玉器,便是很自然的了。

另一個實際情況是,近年來出土了大量的齊家文化玉器。目前在甘肅青海等地所見博物館、文物單位收藏的齊家玉,主要有琮、璋、璧、璜、鉞、刀、多璜聯璧和斧、錛、鑿、鏟等。不久前,甘肅靜寧博物館清理一座齊家文化土坑墓,出土了三件玉琮、四件玉璧,都十分精美,被稱之為“七寶”。

廣河縣廣河縣

在齊家文化分布範圍內,尤其甘、青境內,據了解,比起上述收藏的齊家玉來,近年還出土有數量更多、質量更精美的齊家文化玉器。其器類在三十種以上。除了常見的品種之外,發現有許多新的品種。如禮器玉琮,除形制各異、大小不等的素麵紋琮外,還有竹節紋琮、弦紋琮,更有在琮的一端、射孔之上裝飾有或牛、或羊、或熊、或虎等浮雕紋飾的獸首或獸面紋琮、人面紋琮或琮形器。兵器有戈、矛、刀、鉞、戚,個別的兵器上還嵌有一枚或幾枚綠松石;裝飾品有各種玉佩飾、墜飾、發箍等。更有值得我們驚訝的是,在收藏家和古玩店裡先後見到數件圓雕玉人立像,性別有男有女,尺寸從十幾厘米到超過半米高不等,古樸而生動,有的雕像在各器宮部位嵌有多顆綠松石。這類雕像或許是作為膜拜的對象而製作的。還有各種多孔形器,許多多孔形器雕成扁平的鳥形、獸面形或鳥獸變形圖像。眾所周知,這中間的許多珍貴品,目前都收藏於各地的古玩收藏家手中或古玩店裡。

齊家文化玉器使用的玉材,主要是甘肅、青海本地的玉,還有新疆和田玉。有人估計大約是7與3的比例,即百分之七十是本地玉,百分之三十是和田玉。在齊家文化圈內的甘肅臨夏----榆中境內的馬寒山和酒泉等地,有墨綠色、艾青色、豆綠色玉材以及屬蛇紋石鴛鴦玉和試金石類黑色石材。隴西的鴛鴦溝即出鴛鴦玉。齊家文化玉器中的工具類如斧、錛、鑿等,便主要選用本地玉,一部分工具還直接選用接近石質或玉內含有較重石質的材料。但齊家文化玉器已有相當數量是由新疆和田玉製成。一般說來,禮器類的琮、璧、環、璜、鉞、刀、璋等,都選擇玉質滋潤、色澤純美的本地玉或和田玉。和田玉的發現與運用當早於齊家文化,但大量用來製作禮器和部分工具,當始於齊家文化。

從大量的齊家文化玉器觀察,其加工工藝有切割、鑽孔、琢磨、打磨、拋光等工藝。玉材切割以片切為主,用片狀無齒鋸切割玉料,在少數玉器上可以看到切割或兩面切割的痕跡。玉器的鑽孔,一面鑽、兩面鑽都有,從一些大玉璧的孔(“好”)璧的斜坡面上可以看到單面鑽遺留的螺鏇紋痕跡,而玉琮的琮孔(“圓中”)一般採用兩面對鑽工藝。“砣”可能是當時主要的切割用工具。玉器的琢磨、打磨、拋光工藝,採用了“區別對待”的方法:琮、璧等玉禮器,製作精細,琢磨拋光後幾乎不留任何切割、磨磋和拋光痕跡,整件玉器表面精緻、漂亮;刀、璋等多數玉器,只經過一般的打磨、拋光加工;一部分玉制生產工具,少有打磨拋光,有的還部分保留有切鋸痕跡或石皮。

因此,齊家文化玉器的特徵,就其總體來說,可用玉材上乘、品種多樣、器形美觀、製作精緻、大氣凝重二十字來概括。據對數以百件計的齊家玉的觀察,初步可說齊家文化玉器具有以下特徵:

1、齊家玉用材區分明顯,玉禮器多選用本地出產的優質玉材,並部分使用了和田玉;兵器和飾品玉僅部分選用和田玉;工具用玉主要採用甘肅、青海的本地玉,如臨夏----榆中地區玉礦材料和酒泉玉。

廣河縣廣河縣

2、齊家文化玉器以工具類和禮器類居多,器形尤其是玉禮器中許多作品的器形,形制巨大,如大玉琮、大玉璧、大玉璋、大玉圭、多孔大玉刀的尺寸,不少都超過已知同類禮器的尺寸。高和直徑超過二三十厘米的玉琮,長達六七十厘米的玉璋、玉圭、多孔玉刀,直徑在三四十厘米的玉璧,不乏其例。由於追求玉材作品的最大化,在一部分大型玉器上還保留有石皮。

3、齊家玉的製作,從選材、切割、鑽孔、琢磨、拋光,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玉作工藝,帶有明顯的作坊生產規模。不同的用玉工藝不盡相同。特別是許多玉禮器由於用材較好,不少採用玉質好、硬度較高的和田玉,器形形制較大,製作精細,通體磨光,無論是素麵無紋的還是有裝飾紋樣的,都顯示出渾圓飽滿、凝重大氣的風格。

4、齊家文化早期玉器,品種較單調,多素麵無紋;晚期玉器,出現許多鳥、獸形圖案和多孔扁平玉器,玉琮或琮形器上出現獸面紋(饕餮紋)、人面紋和牛、羊、虎、熊等獸首紋浮雕裝飾。由於圓雕、透雕、浮雕、淺浮雕、線刻以及嵌綠松石等工藝的運用,使玉器造型和裝飾更加美觀與多樣性和藝術化。

5、齊家文化玉器琢磨精細,地處黃土高原,氣候乾燥,厚厚的黃土將玉器保存的較好。雖歷經四千年之久,但皮殼、色沁十分漂亮,色澤變化十分豐富,給人以皮殼陳舊、包漿飽滿、光澤靜穆、色沁艷麗的視覺感,有的器物包漿下可見切割線及打磨痕。沁色有單色、複色之分和輕重之別,單色沁多,複色沁少,色沁天然生成,過度自然柔和。

目前,本人已知齊家文化玉器,數量即在千件左右,其中有許多前所未見的新品和精品,更有許多特點和自身的發展軌跡。它的成就在中國古玉文化發展史上是十分值得重視的。

首先,齊家文化玉器是齊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時代上也同齊家文化一樣,出現在中國原始社會晚期,跨越到文明之初的夏代前期。從其形制和製作工藝觀察,齊家玉有明顯的早晚之分,早期玉器器形較單一,多素麵無紋,器形不甚規圓,器壁厚薄不勻,內緣或外緣常有帶齒細刃;晚期玉器器形多樣,構思大膽,器形無論大器還是小件器多製作精緻,許多器物採用了浮雕花紋裝飾,有的器形則從造型上加以變化或嵌錯綠松石作為裝飾,從齊家玉器上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它的形成與發展、變化歷程。

其次,從齊家玉上的獸面紋似可看到有良渚玉的痕跡,但卻較良渚玉的獸面紋粗獷;器形上似可看到龍山文化的影響,如禮器的琮、璧、璋、鉞、刀等,甚至形神具似,但總體說,卻較龍山文化玉器形體大,器類多,凝重而內涵更加豐富。

廣河縣廣河縣

我們看到,齊家玉有許多東西完全屬於齊家人自己的創造。特別是玉禮器最為突出。一是玉禮器在玉器中數量很大。目前我們雖還無法計算出它在玉器中的比例,但琮、璧、圭、璋和多孔刀等是齊家玉中的常見之物。二是玉禮器品類齊全。較紅山、良渚和龍山文化的玉禮器而言,齊家玉禮器和類禮器的種類是最多的,除圭、璋、琮、璧之外,還有似琥(《說文》:琥、發兵瑞玉,為虎文。齊家玉中的虎頭形玉雕,即為琥之原型亦未可)、羨(一種不規圓、邊側作牙形的璧,亦稱“璧羨”)的瑞玉,以及瑗、環、璜、鉞、戚(玉戚,為舞器)、刀和璇機等。可說齊家文化玉禮器已顯現出了“三代”禮器的部分規制。又如,齊家玉中的多種獸首琮和獸首琮形器、縱目人面琮、竹節紋琮、弦紋琮等都是自己特有的東西,而將“縱目人面琮”上之縱目,看作是三星堆縱目人面形器的早期形制也未可。究其根源,馬家窯文化蛙紋彩陶罐,蛙的嘴就是用罐口來替代的。或許縱目人面琮和各種獸首琮、獸首琮形器的造型,可從馬家窯文化找到根據。

齊家玉的大多數圓雕,比較追求形似,後期更加追求神似。真正寫意的則多為動物類,如羊、兔、馬、牛、豬、熊、蛙、蟬等,有的雖然只表現動物的頭首部分,卻仍然生動不已。

綜上,以為齊家玉,因齊家文化的地理位置處於中原的西北,受良渚文化、龍山文化的一定程度影響是必然的,但又卻是有限的。齊家文化玉器,無論是正式發掘出土品、採集品,還是早年、近年收藏品,都表現出強烈的時代特點和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成為齊家文化最具標誌性的文化特徵之一。它的技術、文化和藝術含量,是中國文明起源和中華傳統文化的最可寶貴的因子。

青玉五孔刀長468毫米,寬94毫米,厚4毫米。該玉刀有乳白色沁斑,刀背鑽有五孔,為典型的齊家文化玉器。而白玉五孔刀長404毫米,寬86毫米,刀背厚3毫米,刀刃厚1毫米。這把玉刀已出現鈣化斑點,刀背上有五個圓孔,從厚度僅1毫米的刀刃不難看出其做工極其精細。

在古代,玉刀一般作為禮器,它既是權力的象徵,也是收割的象徵。其形狀大致有兩種,一種就是王女士收藏的這種,為扁平的長方形,一側為刀背,一側為刀刃;另一種則做成了帶柄的形狀。就齊家玉器來說,不僅有五孔刀,還有三孔、七孔等。

今年4月,央視鑒寶欄目曾介紹過一把鑲有綠松石的齊家五孔玉刀,專家估價為80萬元。饕餮紋獸面佩。這件獸面佩為白玉,高28毫米,上部寬46毫米,下部寬38毫米,厚19毫米。這件獸面佩大部分已經鈣化,出現褐紅色沁斑,整個紋飾流暢,刻獸面紋、雲雷紋,上部有孔,為古人佩帶物品。另一件是綠松石獸面佩。這件獸面佩高23毫米,寬22毫米,厚11毫米,表面有黃褐色沁紋,刻獸面紋。

齊家玉器總體上可用“玉材上乘、品種多樣、器形美觀、製作精緻、大氣凝重”二十字來概括。具體而言就是:用材區別明顯,玉禮器多選用本地優質玉材,並部分使用和田玉;兵器和飾品玉僅部分選用和田玉;工具玉主要採用甘肅、青海的本地玉。

齊家文化玉器以工具類和禮器類居多。玉禮器形制巨大,如大玉琮、大玉璧、大玉璋、大玉圭、多孔大玉刀的尺寸,不少都超過已知同類禮器的尺寸。齊家玉的製作帶有明顯的作坊式生產。用玉不同工藝不盡相同,使得玉器造型和裝飾更加美觀、多樣性和藝術化。齊家早期玉器,品種較單調,多素麵無紋;晚期玉器,出現許多鳥、獸形圖案和多孔扁平玉器。齊家玉琢磨精細,雖歷經四千年之久,但皮殼、色沁仍十分漂亮,色澤變化十分豐富,給人以皮殼陳舊、包漿飽滿、光澤靜穆、色沁艷麗的視覺感。

齊家玉器,龜背洛書河圖?玉質地方玉.寬9厘米,長9.5厘米。說是八卦有點牽強,可仔細一看,確是象八卦,在龜的中心為一直徑約0.6厘米的圓孔與周邊總計八個直徑0.4厘米小圓孔用線條相連。小孔相互相連組成圖案之外形.另有兩個孔分上下與中心孔垂直相連,上孔與邊緣兩小孔組成等邊三角形。下孔也與邊緣兩小孔組成等邊三角形,並與中心孔各組成一個大等邊三角形.除上面兩小孔外,各孔都有線條與中心孔相連,但此圖形,孔與面所構成的三角形和整個圖形所含奧妙令人費解。傳說伏羲時代,有神奇龍馬出自黃河,背伏河圖,又有神龜出自洛水,背上有洛書,伏羲根據河圖,洛書上的陰陽點而畫八卦,很可能是齊家先民用來占卜的。

齊家文化廣場齊家文化廣場

齊家文化廣場是一個招商引資項目,由廣河縣隴黔實業有限公司投資開發。該項目總投資4080萬元,占地面積18.36畝,總建築面積28640平方米,包括廣場主體工程和商住工程。建成廣場1處,占地7000平方米,其中硬化面積2000平方米;7層商住樓3棟,建築面積21840平方米;12層飯店1座,建築面積6800平方米;地下停車場1處。是一處集文化、商住、休閒、娛樂為一體的綜合廣場。

齊家文化廣場地處縣城中心黃金地段,市場潛力巨大,商業前景廣闊,對拓展縣域經濟發展的空間,帶動全縣商貿流通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甘肅省縣級以上行政區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