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昂斯滕·比昂松

比昂斯滕·比昂松

比昂斯滕·比昂松(Bjoumlrnst jerne Martinus Bjornson,1832~1910)挪威戲劇家、詩人、小說家。主要作品有劇作《皇帝》、《挑戰的手套》,詩集《詩與歌》等。1903年作品《挑戰的手套》獲諾貝爾文學獎 。獲獎理由: “他以詩人鮮活的靈感和難得的赤子之心,把作品寫得雍容、華麗而又繽紛”。

基本信息

人物介紹

比昂斯滕·比昂松 比昂斯滕·比昂松

挪威作家,社會活動家。1832年12月8日生於挪威北部一個鄉村牧師家庭,1910年4月26日卒於法國巴黎。6歲時由於其父調職,全家遷在南方洛斯達林列塞特。11歲時,他到莫爾德就學,開始閱讀斯圖魯松·阿斯布約恩森和司各特等作家的作品。1850年,比昂松赴克里斯蒂安尼亞(今奧斯陸)開始學習寫作。1852年就讀於皇家弗里德里克大學。學生時代就表現出了極高的愛國熱情。1855年後在《每日晨報》和 《晚報》任文學戲劇評論員和編輯。1857年接替易卜生任挪威第二大城市卑爾根國家劇院編導。在1857年比昂松出版他的農民小說《索爾巴肯》。在1858年之後,這是由阿爾內,於1860年的恩高興腸(幸福男孩)。從1860年至1863年,他前往廣泛整個歐洲。早在1865年他在管理方面的克里斯劇院,並提出了他的受歡迎的喜劇德(在新婚)和他的愛情悲劇《瑪麗斯圖爾特在蘇格蘭》。1865~1867年主持克里斯蒂安尼亞劇院。並於1868年由Fiskerjenten(費雪少女)。這是最重要的標本,他的邦德或農民的故事。1870年他出版了詩歌和史詩周期後者卷包含模式Bergliot之一,比昂松最優秀的貢獻抒情詩。

1864年和1874年,比昂松表現出鬆懈的智慧力量十分顯著一名男子在他的能源;他主要是被占領的政治和與其業務作為一個戲劇經理。這是一段比昂松最火熱的宣傳作為一個激進的攪拌器。他於1871年開始,以補充他的新聞工作提供了整個講座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從1874年至1876年比昂松不在挪威,並在和平的自願流亡者,他恢復了富有想像力的權力。他的新的出發點作為一個戲劇性的作者開始《破產》和《編輯》於1874年,社會電視劇的一個極為現代的和現實的演員。

比昂斯滕·比昂松 比昂斯滕·比昂松

比昂松常常仗義執言,因而樹敵甚多。但在他70歲生日那天,挪威各個派別聯合起來慶祝他的生日,盛況空前。1903年,他又榮獲了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評語中稱讚他“以詩人鮮活的靈感和難得的赤子之心,把作品寫得雍容、華麗又繽紛”。

比昂松晚年仍是一名積極的社會活動家,支持芬蘭反對沙俄侵略,積極參加反對戰爭、爭取和平的運動。他畢生為爭取民族獨立、發展挪威文化、擺脫異國束縛和統治進行鬥爭,深受人民的喜愛。

他1910年四月二十六日在巴黎逝世,他曾在那裡度過許多個冬天,此後他在家鄉與自己的每一項榮耀一同被埋葬。挪威海岸防衛艦HNoMS被用來運送他的遺骨回到他自己的土地。

寫作特色

比昂松在文學方面涉獵很廣,作品有小說、詩歌和戲劇。中篇小說《漁家女》(1868)描寫漁家姑娘走出漁村成為一名演員的故事。抒情詩《是的,我們永遠愛此鄉土》成為挪威國歌的歌詞。主要文學成就是戲劇,共寫了21部劇本。19世紀50~60年代,以歷史劇為主,如《戰役之間》(1857)、《國王斯凡勒》(1861)、《西格爾特惡王》(1862)等。70年代以後轉向現實主義戲劇,有《破產》(1874)、《編輯》(1875)、《國王》(1877)、《新制度》(1878)、《黎昂娜達》(1879)和《挑戰的手套》(1883)等。其中《破產》寫商人錢爾德破產後在危機中苦苦掙扎,最後終於依靠自己勞動重振家業,揭露了資產階級爾虞我詐的貪婪本性。《挑戰的手套》是一部愛情、婚姻、家庭題材的作品,揭示資本主義社會中婦女的屈辱地位。《人力難及》(1883)是一部揭露宗教狂熱的象徵主義戲劇,1895年發表《人力難及》的續篇,描寫勞資衝突。比昂松的劇作觸及時弊,揭露和批判了資本主義社會自私、虛偽、貪婪等醜惡現象,不過其結局往往都是矛盾得到和解,具有改良主義色彩。

比昂斯滕·比昂松雕塑 比昂斯滕·比昂松雕塑

比昂松和易卜生一樣對挪威的現實不滿,而且認為一切社會問題都產生於人們的道德墮落。因此,他從早期的浪漫主義轉到現實主義的戲劇創作道路上來,用作品揭露和批判社會的醜惡現實,以期提高人們道德水平。後期他消極悲觀,戲劇創作走上象徵主義道路。在許多問題上比昂松和易卜生存在著分歧,甚至出現過感情上的裂痕。但是他很尊重易卜生,對於易卜生某些過分責難並不介意。 在浪漫主義戲劇創作中,比昂松對於12世紀的挪威歷史,特別是國王斯維利這個傳奇式的英雄人物非常重視。他的《戰役之間》(1857)、《國王斯凡勒》(1861)、《西格爾特惡王》(1862)和《十字軍騎士西格爾特》(1872)等都使用了這類歷史題材。在《十字軍騎士西格爾特》以前,比昂松已經開始寫現實主義戲劇《新婚夫婦》(1865)。該劇和他以後的現實主義戲劇相比,從內容到形式都還不夠成熟。《十字軍騎士西格爾特》以後,比昂松寫了兩部重要的現實主義戲劇:《破產》(1874)和《編輯》(1875)。1877~1883年,他又寫了《國王》(1877)、《新制度》(1878)、《黎昂娜達》(1879)和《挑戰的手套》(1883)。《破產》被認為是比昂松的代表作,描寫投機金融家錢爾德在破產危機中拚命掙扎的故事,對於資產階級唯利是圖和冷酷無情作了深刻的揭露。《編輯》主要是揭露資產階級新聞的欺騙性。描寫主人公報紙主筆為了在選舉中擊敗農民運動的領導人,不惜利用所掌握的輿論工具,造謠中傷,但是他的欺騙宣傳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國王》揭露和批判了資產階級政治和宗教信條的虛偽性。《新制度》著重宣揚了人道主義。《黎昂娜達》和《挑戰的手套》則是以資產階級愛情、婚姻和家庭問題為題材,具有一定的批判性質。這些戲劇的一個共同特徵是,在揭露和批判生活中的種種醜惡現象之後,總有一個和解的結局,這反映了比昂松調和社會矛盾的思想傾向。

人物評價

《挑戰的手套》 《挑戰的手套》

1903年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是充滿爭議的,最終挪威作家比昂松以他的理想主義傾向超出托爾斯泰和易卜生等現實主義大家獲得這項殊榮。比昂松出生於挪威的一個牧師家庭,從小和農民的接觸,使他的作品充滿了清新質樸的田園氣息。評審們評價他的抒情詩清新真純、感性敏銳,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靈感寶藏。比昂松還是挪威國歌的作者,他的作品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挪威人民。《阿爾內》是比昂松的獲獎作品,鄉村姑娘馬吉特和小伙尼爾斯一夜風流後生下了兒子阿爾內。阿爾內背著私生子的名聲長大,性格變得敏感孤僻。父親死後,阿爾內與母親相依為命,以放羊維持生計。由於過分的羞澀,他愛上了艾麗姑娘卻不敢表白。在經歷了諸多磨難後,他們終成眷屬。

作品賞析

比昂斯滕·比昂松 比昂斯滕·比昂松

《破產》(1874)
這是比昂松最著名的社會問題劇之一。劇

本所反映的是商品社會中常見的現象。主人公錢爾德是挪威一家啤酒廠廠主,同時又是一個投機金融家。由於經營不當,他正面臨著破產的厄運。但他決不善罷甘休。他想方設法拉攏信託公司管理人林德和啤酒廠經理雅柯伯遜等人以爭取貸款,挽救失敗的命運。錢爾德共有兩個女兒。大女兒華保格品行端正,她提醒父親不要走歪門邪道,以免落得更為悲慘的下場。小女兒西妮只知貪圖享受。她倚仗父親的富有得到了哈瑪副官的愛情。錢爾德的秘書桑尼斯向華保格求愛,遭到了拒絕。他向錢爾德報告,工廠已沒有現金來支付工人的工資了。在一次宴席上,錢爾德極力奉承林德等人,希望繼續得到他們的支持。林德等人也虛偽地稱頌錢爾德。沒想到宴席剛散,律師伯倫特就對錢爾德宣布他的工廠已破產。錢爾德陷入了絕望的深淵。他在妻子的幫助下,準備潛逃國外。但為時已晚,破產管理人已進入他家,查封了他的家產。破產後的錢爾德到處都遭人白眼。西妮的未婚夫哈瑪見此情形,拋棄了西妮。而秘書桑尼斯仍默默愛著華保格。他表示原意把自己的一筆存款獻出來,幫助錢爾德重振產業。華保格則懷疑他的這種自我犧牲的動機。她決定竭盡全力幫助父親。幾年後,錢爾德終於重新振興了起來。桑尼斯告訴錢爾德破產申請已撤銷。但他卻準備去美洲。華保格認識到了他的高尚品德,打消了猜疑,兩人終於結成眷屬。看到錢爾德重又發達起來,林德、雅柯伯遜等人又開始光顧錢爾德的新居。
這部劇本很能代表比昂松的創作風格和創作思想。作品有力地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中存在的種種醜惡現象,嘲諷了資本家虛偽、貪婪的可恥面目,在當時的社會中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尤其受到了廣大勞動人民的歡迎。比昂松的正義感和社會責任感在這部劇本中得到了清楚的體現。但作品也充滿了改良主義的色彩。主人公一旦悔過自新便很快重振家業,這似乎過於簡單化和理想化。作者顯然是想說明社會罪過可以通過人們的道德更新得到消除。這是他世界觀中幼稚、局限的一面。

諾貝爾文學獎歷年獲獎作者及獲獎作品

年份(公元)獲獎作者
國籍
獲獎作品
1901年蘇利·普呂多姆(1839~1907),詩人法國《孤獨與深思》
1902年特奧多爾·蒙森(1817~1903),歷史學家德國《羅馬風雲》
1903年比昂斯滕·比昂松(1832~1910),戲劇家、詩人、小說家挪威《挑戰的手套》
1904年弗雷德里克·米斯塔爾(1830~1914),詩人。法國《金島》

何塞·埃切加賴(1832~1916),戲劇家、詩人西班牙《偉大的牽線人》
1905年亨利克·顯克維支(1846~1916),小說家波蘭《你往何處去》
1906年喬祖埃·卡爾杜齊(1835~1907),詩人、文藝批評家義大利《青春詩》
1907年約瑟夫·魯德亞德·吉卜林(1865~1936),小說家、詩人英國《老虎!老虎!》
1908年魯道爾夫·歐肯(1846~1926),哲學家德國《精神生活漫筆》
1909年西爾瑪·拉格洛夫(女)(1858~1940),作家瑞典《騎鵝旅行記》
1910年保爾·約翰·路德維希·馮·海塞(1830~1914),作家德國《特雷庇姑娘》
1911年莫里斯·梅特林克(1862~1949),劇作家、詩人、散文家。比利時《花的智慧》
1912年蓋哈特·霍普特曼(1862~1946)劇作家、詩人德國《群鼠》
1913年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1861~1941),詩人、社會活動家印度《吉檀枷利—飢餓石頭》
1915年羅曼·羅蘭(1866~1944)作家、音樂評論家法國《約翰·克利斯朵夫》
1916年魏爾納·海頓斯坦姆(1859~1940),詩人、小說家瑞典《朝聖年代》
1917年卡爾·耶勒魯普,作家。丹麥《磨坊血案》

亨利克·彭托皮丹,小說家丹麥《天國》
1919年卡爾·施皮特勒(1845~1924)詩人、小說家。瑞士《奧林匹亞的春天》
1920年克努特·漢姆生(1859~1952)小說家、戲劇家、詩人挪威《大地碩果—畜牧曲》
1921年阿納托爾·法郎士(1844~1924)作家、文學評論家、社會活動家法國《苔依絲》
1922年哈辛特·貝納文特·伊·馬丁內斯(1866~1954),作家西班牙《不吉利的姑娘》
1923年威廉·勃特勒·葉芝(1865~1939),詩人、劇作家愛爾蘭《麗達與天鵝》
1924年弗拉迪斯拉夫·萊蒙特(1868~1925),作家波蘭《福地》
1925年喬治·蕭伯納(1856~1950),戲劇家愛爾蘭《聖女貞德》
1926年格拉齊亞·黛萊達(女)(1871~1936),作家。義大利《邪惡之路》
1927年亨利·柏格森(1859~1941),哲學家法國《創造進化論》
1928年西格里德·溫塞特(女)(1882~1949),作家挪威《新娘—主人—十字架》
1929年保爾·托馬斯·曼(1875~1955),作家德國《魔山》
1930年辛克萊·劉易斯(1885~1951),作家美國《巴比特》
1931年埃利克·阿克塞爾·卡爾費爾德(1864~1931),詩人瑞典《荒原和愛情》
1932年約翰·高爾斯華綏(1867~1933)小說家、劇作家英國《有產者》
1933年伊凡·亞歷克塞維奇·蒲寧(1870~1953)作家俄國《米佳的愛》
1934年路伊吉·皮蘭德婁(1867~1936)小說家、戲劇家義大利《尋找自我》
1936年尤金·奧尼爾(1888~1953)劇作家美國《天邊外》
1937年羅傑·馬丁·杜·加爾(1881~1958)小說家法國《蒂伯—家》
1938年賽珍珠(珀爾·塞登斯特里克·布克)(女)(1892~1973)作家美國《大地》
1939年弗蘭斯·埃米爾·西蘭帕(1888~1964)作家芬蘭《少女西麗亞》
1944年約翰內斯·威廉·揚森(1873~1950)小說家、詩人丹麥《漫長的旅行》
1945年列拉·米斯特拉爾(女)(1889~1957)詩人智利《柔情》
1946年赫爾曼·黑塞(1877~1962)作家德國《荒原狼》
1947年安德烈·紀德(1869~1951)作家、評論家法國《田園交響曲》
1948年托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1888~1965)詩人、劇作家、批評家英國
《四個四重奏》
1949年威廉·福克納(1897~1962)作家美國《我彌留之際》
1950年亞瑟·威廉·羅素(1872~1970)數學家、哲學家英國《哲學—數學—文學》
1951年帕爾·費比安·拉格奎斯特(1891~1974)詩人、戲劇家、小說家瑞典《大盜巴拉巴》
1952年莫里亞克 作家法國《愛的荒漠》
1953年溫斯頓·邱吉爾(1874~1965)政治家、歷史學家、傳記作家英國《不需要的戰爭》
1954年歐內斯特·海明威(1899~1961)作家。美國《老人與海》
1955年赫爾多爾·奇里揚·拉克斯內斯斯(1902~)作家冰島《漁家女》
1956年胡安·拉蒙·希梅內斯(1881~1958)詩人西班牙《悲哀的詠嘆調》
1957年阿爾貝·加繆(1913~1960)作家法國《局外人》《鼠疫》
1958年鮑里斯·列昂尼多維奇·帕斯捷爾納克(1890~1960)詩人、小說家蘇聯《日瓦戈醫生》
1959年薩瓦多爾·夸西莫多(1901~1968)詩人義大利《水與土》
1960年聖.瓊.佩斯,作家法國《藍色戀歌》
1961年伊沃·安德里奇(1892~1975)小說家南斯拉夫《橋·小姐》
1962年約翰·斯坦貝克(1902~1968)作家美國《人鼠之間》
1963年喬治·塞菲里斯(1900~1971)詩人希臘《“畫眉鳥”號》
1964年讓·保爾·薩特(1905~1980)猶太人,哲學家、作家法國《蒼蠅》
1965年米哈伊爾·亞歷山大羅維奇·肖洛霍夫(1905~1984)作家前蘇聯《靜靜的頓河》
1966年薩繆爾·約瑟夫·阿格農(1888~1970)猶太人,作家以色列《行為之書》

奈莉·薩克斯(女)(1891~1970)詩人瑞典《逃亡》
1967年安赫爾·阿斯圖里亞斯(1899~1974)詩人、小說家瓜地馬拉《玉米人》
1968年川端康成(1899~1972)小說家日本《雪國》
1969年薩繆爾·貝克特(1906~1989)作家法國《等待戈多》
1970年亞歷山大·索忍尼辛(1918~2008)作家俄羅斯《癌病房
1971年巴勃魯·聶魯達(1904~1973)詩人智利《情詩·哀詩·贊詩》
1972年海因里希·伯爾(1917~1985)作家德國《女士及眾生相》
1973年派屈克·懷特(1912~1990)小說家、劇作家澳大利亞《風暴眼》
1974年埃溫特·詹森(1900~1976)作家瑞典《烏洛夫的故事》

哈里·埃德蒙·馬丁遜(1904~1978)詩人瑞典《露珠里的世界》
1975年埃烏傑尼奧·蒙塔萊(1896~1981)詩人義大利《生活之惡》
1976年索爾·貝婁,作家美國《赫索格》
1977年阿萊克桑德雷·梅洛(1898~1984)詩人西班牙《天堂的影子》
1978年艾薩克·巴什維斯·辛格(1904~1991)作家美國《魔術師·原野王》
1979年奧德修斯·埃里蒂斯,詩人希臘《英雄輓歌》
1980年切斯拉夫·米沃什(1911-2004)詩人波蘭《拆散的筆記簿》
1981年埃利亞斯·卡內蒂(1905~)德語作家英國《迷惘》
1982年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1928~)猶太人,記者、作家哥倫比亞《百年孤獨》
1983年威廉·戈爾丁(1911~1994)作家英國《蠅王》《金字塔》
1984年雅羅斯拉夫·塞弗爾特(1901~1986)詩人捷克《紫羅蘭》
1985年克洛德·西蒙(1913)小說家法國《弗蘭德公路》《農事詩》
1986年沃萊·索因卡(1934~)劇作家、詩人、小說家、評論家奈及利亞《雄獅與寶石》
1987年約瑟夫·布羅茨基(1940~1996)蘇裔美籍詩人美國《從彼得堡到斯德哥爾摩》
1988年納吉布·馬哈富茲(1911~)作家埃及《街魂》
1989年塞拉 CamiloJoseCela 作家西班牙《為亡靈彈奏》
1990年奧克塔維奧·帕斯,詩人墨西哥《太陽石》
1991年內丁·戈迪默(女)(1923~),作家南非《七月的人民》
1992年德里克·沃爾科特(1930~)詩人聖露西亞《西印度群島》
1993年托尼·莫里森(女)(1931~)作家美國《所羅門之歌》
1994年大江健三郎(1935~)小說家日本《個人的體驗》《萬延元年的足球隊》
1995年希尼(1939~)詩人愛爾蘭
1996年希姆博爾斯卡(女),詩人波蘭
1997年達里奧·福,諷刺劇作家義大利《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死亡》
1998年若澤·薩拉馬戈,記者、作家葡萄牙《盲目》
1999年君特·格拉斯,作家德國《遼闊的原野》
2000年高行健(1940~)法籍華人。劇作家、小說家法國
《靈山》
2001年維·蘇·奈保爾(1932~)印度裔英國作家英國《到來之謎》
2002年凱爾泰斯·伊姆雷,作家匈牙利《無形的命運》
2003年庫切(1940~)作家南非《恥》
2004年埃爾弗里德·耶利內克(1943~)女作家奧地利《鋼琴教師》
2005年哈羅德·品特(1930~2008),猶太人,英國劇作家,被評論界譽為蕭伯納之後英國最重要的劇作家。授予諾貝爾文學獎的理由是“英國《看房者》
2006年奧爾罕·帕慕克(1952~),作家土耳其《伊斯坦堡》
2007年多麗絲·萊辛(DorisLessing,1919—),女作家英國《金色筆記》
2008年勒•克萊齊奧(Jean-MarieGustaveLeClézio,1940—),“新寓言派”代表作家法國《烏拉尼亞》
2009年赫塔·米勒(又譯作赫塔·繆勒、赫塔·穆勒),小說家,詩人,散文家。德國
2010年巴爾加斯·略薩(Mario Vargas Llosa),秘魯作家秘魯《世界末日之戰》
2011年托馬斯·特朗斯特羅默,瑞典詩人瑞典
2012年莫言(1955年2月17日- ),原名管謨業,生於山東高密縣,當代著名作家。中國《紅高粱家族》

北歐現當代著名作家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