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雷庇姑娘》](/img/8/2fd/nBnauM3X4EjM0ETN0cjN4EjMzITMzkjMxgjMwADMwAzMxAzL3YzLy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作者簡介
![《特雷庇姑娘》](/img/d/683/nBnauM3XwYzM2gDN3cTN3IjMzITMzkjMxgjMwADMwAzMxAzL3UzL2Y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義大利古老的文化和淳樸的民情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僅給他後來創作中短篇小說提供了不少素材,而且對他追求明朗、和諧的美學思想和創作風格,也有一定的影響。他在旅途中寫成的反映卡普里漁民生活、描寫純真愛情的中篇小說《犟妹子》,成了他的成名作,奠定了他在文壇上的地位。一年後,海澤回到柏林,又因蓋貝爾的大力舉薦,應巴伐利亞國王馬克西米利安二世的邀請,前往慕尼黑,並和弗朗茨·庫格勒的女兒結婚,此後便一直在那兒定居,直到一九一四年四月二日因病去世。
創作背景
作品簡介
![《特雷庇姑娘》](/img/6/0ca/nBnauM3X3gjMxkDNxEDO4EjMzITMzkjMxgjMwADMwAzMxAzLxgzLxE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特雷庇姑娘》薈萃了保爾·海澤各個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傑作,作家筆下那明媚旖旎的風光、極具浪漫傳奇的魅力,集中表現了海澤“滲透著理想的、非凡的藝術才能”。
海澤的創作以現實為基調,自始至終充盈著濃重的浪漫主義色彩。享有“中短篇小說莎士比亞”之稱的凱勒就由衷贊道,海澤生花妙筆刻畫的“義大利少女的形象,具有古代人式的純樸和真摯熱情,賦予單純自然肌體以熱烈絢麗的色彩,從而產生出特殊的魅力。”《特雷庇姑娘》中的費妮婕對愛情執著堅定,甚至於到了迷信的地步,但主人翁的形象也更為立體和生動。古往今來,關於愛情中外佳作數不勝數,但美麗、善良還有點偏執的特雷庇姑娘卻永遠是那么的生動和清晰。
海澤的作品,布局精巧別致,情節變化多端,出人意表、引人入勝;語言純淨明快,詩意濃郁,如汩汩甘泉、似串串珍珠,讓人如沐春風、嘆為觀止。晚年,作家所追求的明朗和諧為主的美學思想得到了更完美的體現。他的創作風格有別於典雅寧靜的歌德、神秘詭譎的霍夫曼,和細膩深刻的凱勒也不盡相同。難怪德國批判現實主義的奠基人馮塔納會說,海澤不愧為“最富創造力的天才。”海澤的《死湖情瀾》我看過多遍,但常看常新、百看不厭。海澤塑造的那個處於心理絕境的醫生艾伯哈特,因為心靈純善而妙手回春,救人的同時也拯救了準備投向死湖的自己,最終還贏得了露綺莉婭純潔的愛情,走向了新生。
天才的偉大作家是可遇不可求的。即便保爾·海澤16歲時沒有得到伯樂埃瑪伊爾·蓋貝爾的賞識和大力提攜,他也終會有展露頭腳的一天。只不過,海澤的路也許就不會這么地順達。1910年,作為首位德語作家走上諾貝爾文學獎的領獎台,可能只是個永遠的夢,《特雷庇姑娘》也許還真的就和我們讀者無緣了。
其它作品
![《特雷庇姑娘》](/img/2/a3c/nBnauM3X1UTOxADO1gTN3IjMzITMzkjMxgjMwADMwAzMxAzL4UzL4Q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海澤的中短篇小說除《犟妹子》外,還有《特雷庇姑娘》(1858)、《台伯河畔》(1859)、《安德烈亞·德爾芬》(1859)、《安妮娜》(1860)、《尼瑞娜》(1875)、《麥爾林》(1892)等。長篇小說有《世界的孩子們》(1872)、《在天堂》(1875)、《眾峰之上》(1895)、《反潮流》(1904)、《維納斯的誕生》(1909)等。代表性的劇本有《科爾貝格》(1865)和《哈德里安》(1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