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
1月1日——盧拉·達·席爾瓦上任巴西第27任總統。
1月1日——帕斯卡爾·庫什潘(Pascal Couchepin)出任瑞士聯邦主席。
1月24日——美國國土安全部正式開始運作。
1月27日——連線香港落馬洲至深圳的皇崗口岸實現二十四小時全日通關。
2003年伊拉克危機:雖然面臨全球的反對聲浪,英國、西班牙、義大利、葡萄牙、匈牙利、波蘭、丹麥以及捷克等國的領導人宣布支持美國政府的對伊政策,並稱不應該容忍薩達姆·侯塞因繼續違反聯合國決議。
2月
2月1日——美國太空梭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在著陸前於德克薩斯州上空解體。機組人員共7人全部罹難。
2月5日——2003年伊拉克危機: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在聯合國安理會就伊拉克問題發表講話。
2月15日——2003年伊拉克危機:全球反對對伊戰爭大遊行當天在全球600多個城市同步上演,有大約600萬人參與,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反戰示威活動。
2月18日——韓國大邱地下鐵遭人縱火,多人因逃生不及而死傷。
2月24日——中國新疆自治區伽師、巴楚兩縣發生黎克特制6.8強烈地震,260多人死亡,大量房屋倒塌。
2月26日——一名美國商人在越南河內出現SARS症狀,一名世界衛生組織醫生向世衛報告在該地區發生了一種極具傳染性的疾病。
2月26日——2003年伊拉克危機:美國總統喬治·沃克·布希就伊拉克戰後問題發表講話,稱希望看到一個民主的伊拉克,並為其他阿拉伯國家樹立榜樣。
3月
3月1日──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表示希望薩達姆主動下台以避免戰爭,科威特隨後也發表類似聲明。
3月12日──WHO發布SARS全球警報。
3月12日──塞爾維亞共和國總理佐蘭·金吉奇(Zoran Djindjic)遭到暗殺。
3月12日──英國首相布萊爾提出新的聯合國安理會決議草案的修正案,但很快遭到法國的反對,稱將會對新決議案動用否決權。
3月13日──人類進化論:《自然》雜誌報導,在義大利發現35萬年前的直立原始人的腳印。
3月15日──胡錦濤當選為新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曾慶紅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溫家寶獲任命為國務院總理,賈慶林當選為全國政協主席,中共第四代領導集體正式接班。
3月16日──2003年伊拉克危機:美國、英國、葡萄牙與西班牙四國元首在亞速爾群島會晤,美國總統布希表示最後時刻已經到來,美國及盟國將做最後努力,使其所提交的決議案獲得通過。
3月16日──全球反對對伊作戰大遊行:最大規模的全球守夜祈和平活動在全球各地上演,再次表達反戰訴求。
3月17日──2003年伊拉克危機:美國總統喬治·沃克·布希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及其兒子在48小時內離開伊拉克,否則將遭到美國的軍事打擊
3月17日──美國民主黨參議員羅伯特·伯德(Robert Byrd)在參議院發表“我為祖國哭泣”的演說,再次反對總統的決定。
3月20日──第三次海灣戰爭爆發
3月22日──美國開始對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進行大規模轟炸。
4月
4月1日──歌星張國榮於香港文華東方酒店跳樓自殺身亡。
4月9日──美軍部隊占領巴格達,薩達姆政權被推翻。
4月21日──退役美軍將領傑伊·加納(Jay Garner)出任伊拉克臨時管理委員會負責人。
4月28日──蘋果電腦的iTunes音樂商店開放,在首周賣出1,000,000首歌曲。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在全球迅速蔓延,尤其在中國、東南亞和加拿大的多倫多最為嚴重。
5月
5月18日──中國陝西省的西安科技大學出現數目不詳的學生食物中毒。
5月22日──中國首次向外國航空公司開放第五航權。新加坡貨運航空公司開通的新加坡經中國廈門、南京至美國洛杉磯、芝加哥航線正式投入營運。
5月26日──歐洲憲法草案公布。
5月22日──阿爾及利亞大地震
5月27日──聖彼得堡建城200周年慶典活動開始。
5月29日──中央軍委副主席會見了澳大利亞陸軍司令彼得·萊希一行。
5月30日──中國國際救援隊圓滿完成赴阿爾及利亞地震災區救援任務回國。這是組建僅兩年的中國國際救援隊第一次赴國外實施救援行動。
5月31日──日蝕(歐洲大部分地區與俄羅斯可見)。
5月31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莫斯科會見了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胡錦濤強調,中日兩國領導人應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來看待和處理兩國關係,牢牢把握兩國關係發展的大方向,抓住歷史機遇,進一步發展長期穩定的睦鄰友好與互利合作關係。
6月
6月1日——中國三峽大壩開始蓄水。
三峽大壩永久性船閘正式開通。
6月5日,我國教育部宣布,2003年高等教育的招生、考試和錄取實行重大改革:22所高校進行自主選拔錄取的試點,所有普通高校降低體檢標準,全面實行計算機遠程異地網上錄取。
6月11日,中國統一的區域電力市場試點──東北區域電力市場正式啟動。東北區域電力市場在進行模擬運行後,於2004年1月正式運行。
6月13日 江澤民在北京玉泉山會見了寮國人民革命黨中央主席、國家主席坎代。雙方進行了親切、友好的交談。
6月18日,國務院第12次常務會議通過《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
6月18日,我國內地首家以民營資本為投資主體的全國性專業壽險公司民生人壽揭牌開業。
6月20日——維基媒體基金會宣告成立。
6月20日至6月29日——愛爾蘭都柏林舉辦2003年世界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
6月2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通過公布
6月29日中國科協從2003年起將每年的6月29日定為全國科普行動日,號召全國科協系統和各級科普組織在6月29日前後積極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 ,在全社會開展科學普及活動。
6月29日上午,中組部召開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綱要》座談會。
7月
7月1日──50萬香港市民上街遊行,反對香港基本法第23條立法。
7月1日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理論研討會在京開幕
7月1日——中國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執行車用無鉛汽油強制性國家標準。
7月2日──加拿大溫哥華成為2010年第21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主辦城市。
7月2日,在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7屆世界遺產大會一致決定,將中國雲南省西北部的“三江併流”自然景觀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
7月3日——在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7屆世界遺產大會一致決定,將中國北京市的十三陵和江蘇省南京市的明孝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的一部分收入《世界遺產名錄》中。
7月5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已經成功控制SARS。
7月10日──香港一輛行走麗瑤邨至天恆邨之九龍巴士265M線雙層巴士在早上於屯門公路疑被貨櫃車切線,將巴士推至路邊,不久巴士即墮下數十米山坡,車長及20名乘客死亡,另造成20名乘客受傷,成為香港史上最多人死亡的車禍。
7月12日──美國核動力航空母艦“列根號”服役。這是美國第一艘以尚在人世的總統人物命名的航空母艦。
7月16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分別接受梁錦松及葉劉淑儀辭去財政司司長及保全局局長的請求
8月
8月2日──科學家稱,由於國際禁止使用氟氯化碳,南極上空的臭氧層漏洞有逐漸恢復的趨勢。
8月4日──侵華日軍遺棄在華化學毒劑泄漏事件。
8月5日──中國人工繁育成活第一隻大熊貓。
8月6日──上海合作組織舉行首次多國聯合軍事演習。
9月
9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正式施行。
9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正式施行。
9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 正式施行。
9月3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推出港元新鈔票。
9月10日──瑞典外長安娜·琳德(Anna Lindh)遭到刺殺,在次日傷重去世。
9月12日──颱風鳴蟬吹襲南韓,造成113人死亡,13人失蹤,經濟損失逾13億美元。
9月14日──瑞典全民公決,拒絕採用歐元貨幣。
9月14日──愛莎尼亞公決,贊成加入歐盟。
9月20日,從這一天起,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決定的將中央印發《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9月20日定為“公民道德宣傳日”。
9月26日──日本北海道於這天早上發生黎克特制8級地震 ,震央在北海道襟裳岬沖。
9月27日──歐洲航天局發射SMART-1探月衛星。
10月
10月2日,瑞典文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03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63歲的南非作家約翰·馬克斯韋爾·庫切,以表彰他對世界文學的傑出貢獻。庫切1974年開始發表作品,並在1980年出版使其在國際文壇一舉成名的小說《等待野蠻人》。
10月15日——中國首次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載人宇宙飛船神舟五號。
10月16日——中國神舟五號在內蒙古成功著陸。
10月24日——協和飛機結束最後一次商業飛行。
10月31日——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下午正式辭職,結束自1981年以來出任22年首相生涯。
11月
鱷魚貝貝被發現在香港元朗南生圍,經過多個月的努力,於2004年6月被漁民捉獲,隨後貝貝永久安置於香港濕地公園。
11月1日──台北舉辦同性戀大遊行,是華人世界中的第一次。
11月1日──北京五環路全線通車,但是因為收費較高,被許多司機冷落。
11月3日──湖南衡陽特大火災,20名消防員殉職。
11月8日──美國總統喬治·沃克·布希訪問英國,遭到英國民眾大規模抗議。
11月16日──台灣苗栗通霄巨豐爆竹廠爆炸 五死十三傷
11月20日──土耳其伊斯坦堡的滙豐銀行大樓和英國領事館外發生自殺式汽車爆炸事件,多人死傷。
11月20日──麥可·傑克遜被控猥褻兒童遭逮捕。
11月23日──喬治亞總統謝瓦爾德納澤在民眾壓力下辭職。
11月23日──日全食(南極)。
11月25日──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發生火災,多名外國留學生死亡。
11月27日──台灣公投法獲得通過,引起兩岸關係緊張。
12月
12月7日──辛巴威正式宣布退出大英國協。
12月10日 台東成功外海發生規模6.6地震
12月13日──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侯塞因在家鄉提克里特附近地區被美軍逮捕。
12月19日──利比亞宣布放棄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12月20日──香港九廣西鐵通車。
12月22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發生強烈地震,2人死亡。
12月23日──重慶開縣高橋鎮發生井噴事故,含有硫化氫的天然氣迅速擴散,造成200多人死亡,6萬居民撤離。
12月24日──美國華盛頓州爆發狂牛症,澳大利亞、中國、巴西和日本等國宣布禁止進口美國牛肉。
12月24日──聖誕節前夕美國政府獲得情報,懷疑恐怖分子將發動攻擊,6班從法國飛往美國的航班被取消。
12月26日──伊朗發生強烈大地震,3萬人死亡,10萬多人無家可歸,20多個國家向伊朗派出救援隊與物資援助。伊朗政府拒絕了美國政府的援助請求。
逝世
1月12日——莫里斯·吉布,著名樂隊Bee Gees成員
2月1日——麥可·安德森,美國太空人
2月1日——卡爾帕娜·喬娜,美國太空人
2月11日——馬三立,中國著名相聲演員
2月11日——袁家騮, 物理學家
3月17日——蘇步青, 中國數學家、教育家、前全國政協副主席
3月28日——陳京,台灣廣播界資深主持人。
3月29日——卡爾婁·武爾班尼,義大利醫師,無國界醫生組織義大利分會會長,SARS病毒發現者。
4月1日——張國榮,香港影星、歌手
4月21日——妮娜·西蒙,美國歌手、作曲家與鋼琴表演家。
6月12日——格里高利·派克,美國電影演員
6月17日:——鄭文光, 中國科幻小說之父
6月25日——顧誠, 中國歷史學家(1934年出生)
6月27日——維維安·福,喀麥隆國家足球隊運動員,在喀麥隆隊與哥倫比亞隊進行聯合會杯半決賽時,猝死在足球場上。(-)
7月5日——張愛萍, 中國軍事家,原國務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原部長
7月22日——烏代·海珊,薩達姆長子
7月22日——庫塞·海珊,薩達姆次子
7月29日——凱薩琳·赫本,美國知名女演員
8月16日——伊迪·阿敏,烏干達前總統
8月21日——林紀方,化學工程專家
8月31日——羅元錚,經濟學家
9月3日——申光
9月3日——陸灝,記者
9月12日——約翰尼·卡什,美國鄉村音樂泰斗、11次葛萊美獎得主
9月13日——梅益,中國學者兼翻譯家
9月17日——張之毅,國際關係學專家
9月18日——張魯,作曲家
9月19日——胡采,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家
9月22日——沈遐熙,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原會長
9月23日——李啟斌,中國天文學家
9月24日——胡仁樵,中國畫家
9月24日——愛德華·薩義德,巴勒斯坦籍文學評論家
9月25日——阿基拉·哈什米,伊拉克臨管會成員
9月26日——小泉八雲,日本作家
9月27日——張庚,戲劇理論家、戲劇教育家、戲劇史家
9月28日——伊利亞·卡贊,美國戲劇家、導演
9月29日——朱家溍,文物專家和清史專家
9月30日——莫伯治,中國工程院院士,工程設計大師,嶺南園林建築風格傑出代表
10月2日——陳殘雲,作家
10月3日——錢太初,書法家、教育家
10月3日——張耀麟,香港足球代表隊成員
10月10日——埃拉·希爾圖寧,芬蘭女雕塑家
10月10日——駱文,作家(生於1915年)
10月11日——穆青,中國著名記者,新華社前社長(生於1921年)
10月15日——董錫麟,芭蕾演員
10月15日——本·美特卡夫,綠色和平創始人之一
10月15日——徐福生,足球運動員
10月15日——派屈克·黛澤爾·傑布,英國軍人
10月16日——扎喜旺徐,原第六、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青海省人大常委會原主任(生於1913年)
10月17日——侯德原,中國工程院院士,郵電專家
10月17日——霍夫曼夫人,瑞士企業家
10月19日——伊澤特貝戈維奇,波赫共和國主席團前主席
10月19日——康雍,書法家
10月23日——宋美齡,蔣介石的夫人及外交助手(生於1897年3月6日)
10月25日——姚廣,中國外交部原副部長
10月27日——譚開雲,蘭州軍區原顧問,少將
11月3日——李凌,音樂評論家、音樂活動家、音樂教育家
11月7日——劉錫田,演員
11月8日——王宗和,製漿造紙學家
11月13日——吳英愷,中國胸心血管外科奠基人、著名胸心血管外科專家
11月15日——顧方六,泌尿外科專家
11月15日——林同炎,橋樑大師(生於1912年)
11月16日——羅相福,書畫家
11月17日——袁曉園,中國第一位女外交官、女稅務官,也是語言文字學家和書畫家
11月17日——林振強,香港填詞人和專欄作家
11月19日——李九龍,成都軍區原司令員,上將
11月19日——施蟄存,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文學翻譯家
11月20日——尤金·克萊納,矽谷先驅
11月21日——朱希濤,口腔醫學專家
11月21日——羅有禮,瀋陽軍區副司令員,中將
11月22日——林月琴,羅榮桓元帥夫人
11月23日——黃佩勤,指揮家
11月24日——賽福鼎·艾則孜,社會政治活動家,第一至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一任主席
11月25日——張宏根,足球運動員(生於1935年)
11月28日——桂世鏞,中國經濟學家
12月2日——羊蘭芬,評劇表演藝術家
12月4日——錢仲聯,國學大師
12月6日——楊明照
12月6日——錢人元
12月7日——溫世仁,台灣英業達副董事長
12月9日——柯受良,台灣演員
12月10日——陳舜禮,社會活動家和教育家
12月10日——呂炳奎,中醫專家
12月12日——蓋達爾·阿利耶夫,亞塞拜然前總統
12月13日——謝添,中國電影導演
12月13日——花佩嵐,台灣演員
12月14日——奧普萊,菲律賓外長
12月23日——夏吾才朗,唐卡繪畫大師
12月27日——英若誠,中國文化部前副部長
12月30日——梅艷芳,香港歌星(1963年出生)
諾貝爾獎
物理:
阿列克謝·阿布里科索夫(Alexei Alexeevich Abrikosov) 美國與俄羅斯雙重國籍
維塔利·金茨堡 (Vitaly Lazarevich Ginzburg) 俄羅斯
安東尼·萊格特(Anthony James Leggett) 美國與英國雙重國籍
“表彰三人在超導體和超流體領域中做出的開創性貢獻。”
化學:
彼得·阿格雷(Peter Agre) 美國
羅德里克·麥金農(Roderick MacKinnon) 美國
“他們闡述了鹽(離子)和水如何輸入和輸出人體細胞。”
生理和醫學:
保羅·勞特布爾(Paul Lauterbur) 美國
彼得·曼斯菲爾德(Peter Mansfield)爵士 英國
“表彰他們在核磁共振領域作出的貢獻。”
文學:
約翰·馬克斯韋爾·庫切(南非)
“小說構思精妙,對話成熟,分析充滿了智慧。”
和平:
希林·伊巴迪(伊朗)
“表彰其為民主和人權,特別是為婦女和兒童權益所作的努力。”
經濟:
“表彰他們在分析經濟時間數列研究領域所作出的突破性貢獻。”
奧斯卡金像獎
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指環王:王者回歸》(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Return of the King)
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彼得·傑克遜(Peter Jackson,《魔戒三部曲:王者再臨》)
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西恩·潘(Sean Penn,《神秘之河》)
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莎莉·賽隆(Charlize Theron,《女魔頭》)
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蒂姆·羅賓斯(Tim Robbins,《神秘之河》)
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蕾妮·澤爾維格(Renée Zellweger,《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