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述
《福地》是萊蒙特的主要作品之一,它首先於1897—1898年同時在華沙的進步刊物《每日信使》和克拉科夫的《新改革》上分章發表,然後於1899年成書出版。
小說以羅茲八十、九十年代的工業發展為題材,對波蘭王國十九世紀資本主義社會狀況進行了全面的深刻的揭露。九十年代的羅茲,是波蘭和外國壟斷資本主義高度發展和十分集中的地方,小說所寫的印染廠老闆布霍爾茨和棉紡廠老闆莎亞就是壟斷資本的代表人物。布霍爾茨由於擁有億萬財產,被人們看成是“羅茲的統治者”、“羅茲的靈魂”、“千百萬人生命的主宰”,他死之後,全羅茲為他舉行盛大的葬禮,所有的工廠這一天都停工,全體職工被派去送葬。莎亞來到恩德爾曼家參加資本家們的聚會時,到會的工廠老闆們都得聽從他的意見,對他百依百順,正如達維德·哈爾佩恩所說:“大家在這條大狗魚面前,都感到自己只不過是一條小鮈。因而他們總是擔心是否馬上就被他吞食,這就是這些小工廠主和莎亞的關係。”
作者簡介
符瓦迪斯瓦夫·萊蒙特(1867—1925年),波蘭現實主義作家。生於拉多姆附近的大科別拉村。其父是一位管琴師,由於家境貧寒,萊蒙特從小就飽嘗了人生的艱辛。他只上過幾年學,便被送到華沙去學裁縫。他雖然得到了裁縫的出師證書,但興趣卻在戲劇上。他曾跟隨流動劇團輾轉數年,後因劇團解散,他又被送到鐵路上去當職工。他還當過教士和流浪漢,其間還多次加入各種劇團。舞台是他年輕時最嚮往的地方,然而他的演戲才華並不出眾,成就甚微,不過文學卻是他的另一種強烈愛好。雖然他不喜愛學校生活,但他從小就酷愛文學,如饑似渴地閱讀著小說、詩歌和戲劇作品,並且在這方面顯示出了他的天才。他在當鐵路員工時就曾暗暗嘗試寫作小說。後來他隨一隊教徒到明山修道院去朝聖,寫出了一組通訊《到明山朝聖》(1895)。發表後受到讀者好評,隨後他的作品便開始源源不斷地出現在波蘭各種報刊上。由於他的廣泛的社會生活閱歷和對波蘭農村狀況的深入了解,他的作品立即引起廣泛的注意和評論界的好評。早期短篇小說如《湯梅克·巴朗》、《死》、《母狗》等就以其真實、尖銳、嚴峻和結構嚴謹、語言精煉而嶄露其獨特的創作風格。1896年開始發表長篇小說《女喜劇演員》。一年後又出版了它的續篇《憤恨》,這兩部小說都是根據他在劇團的見聞而寫成的,真切感人。1899年出版的《福地》以紡織工業城市羅茲為描寫對象,揭示了資產階級爾虞我詐、弱肉強食的本性。對於那些貪婪成性的資本家說來,羅茲成了他們奪取財富的“福地”。從1904年開始,萊蒙特陸續出版了他的最傑出的長篇小說《農民》,由《秋》《冬》(1904)、《春》(1906)《夏》(1909)4部組成。這部小說以富農波利那為主人公,展示了波蘭農民為保衛土地與德國殖民者所進行的鬥爭。小說還以生動的筆觸,描寫了波蘭農村的優美景致,藉以表達作者對祖國山川田野的無比熱愛。因此這部鴻幅巨製的小說一出版,便立即受到波蘭國內外的廣泛注意,立即被譯成10多種文字出版,萊蒙特也由於這部小說而獲得1924年諾貝爾文學獎。1910年發表的《來自赫烏姆》的一組作品,揭露俄占區內的波蘭人民所受到的民族和宗教的迫害。1913—1918年出版的歷史小說三部曲《1794年》以1794年的華沙起義為題材,深刻揭示了波蘭衰敗和被瓜分的前因後果,熱情謳歌了波蘭人民的愛國熱誠和英勇鬥爭精神。1919年出版的短篇小說集《在前線後面》真實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所造成的人亡財空的慘況。
1924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萊蒙特身體急劇惡化,1925年12月5日病逝於華沙。
精彩片斷
“我願意成為一個頹廢派,馬切克,我能成為一個頹廢派嗎?馬切克,我想成為一個頹廢派,因為我煩膩得要死了。”托妮吆喝道。
“這是閒著沒事幹,由於時間太多,錢太多了。煩膩是富人的通病。你,梅拉感到煩膩,魯莎感到煩膩,托妮感到煩膩,費拉煩膩,和你們在一起的這兩個傻瓜也感到煩膩。除你們外,百萬富翁們一半的妻女都感到煩膩。你們對一切都感到厭煩,因為你們什麼都能有,什麼都可以買到。你們除了玩外,什麼都不想乾。可是最瘋狂的遊戲到頭來也不過是煩膩。從社會觀點出發……”
“馬切克,你不要把我想得太壞了。”她捏著他的手,打斷了他的話。
“我不認為有什麼例外,你同樣屬於墮落的種族。在所有的種族中,你們是最背離自然的。這是對你們本身的報復。”
“你應當聽他的,梅拉。他可以從他所知道的一切方面對你進行學術論證,證明世界上最大的罪惡就是享有財產。”
“魯莎,來我們這兒坐吧!”
“我一會兒就來,現在我要去看爸爸。”
她從那點燃了枝形吊燈的門廳里出來,上樓來到了父親的辦公室,這兒幾乎是漆黑一片。
莎亞·孟德爾頌穿著一件祈禱服,在他的裸露的左手上還纏著一些帶子。他坐在房中間,默默地禱告,身子躬得很低。
人物表
海爾曼·布霍爾茨 —— 德國人,羅茲某印染廠廠長卡羅爾·博羅維耶茨基(卡爾) —— 布霍爾茨印染廠經理
莫雷茨·韋爾特(馬烏雷齊) —— 布霍爾茨印染廠股東,博羅維耶茨基的好友
馬克斯·巴烏姆 —— 博羅維耶茨基的好友
布霍爾佐娃 —— 布霍爾茨的妻子
克諾爾 —— 布霍爾茨的女婿
馬切克·維索茨基 —— 布霍爾茨印染廠醫生
尤利烏什·古斯塔夫·哈梅施坦(哈梅爾) —— 布霍爾茨的私人醫生
什瓦爾茨 —— 布霍爾茨印染廠公務員
列昂·科恩 —— 布霍爾茨印染廠代銷店經理
奧古斯特 —— 布霍爾茨的僕人
羅伯特·默里 —— 博羅維耶茨基的助手
霍恩 —— 布霍爾茨印染廠見習生
索哈 —— 布霍爾茨印染廠的搬運工
馬泰烏什 —— 博羅維耶茨基的僕人
莎亞·孟德爾頌 —— 猶太人,羅茲某棉紡廠廠長
魯莎·孟德爾頌 —— 莎亞的女兒
托妮 —— 魯莎的女友
格羅斯呂克 —— 羅茲銀行行長
梅麗 —— 格羅斯呂克的女兒
米勒 —— 德國人,羅茲某棉紡廠廠長
瑪達 —— 米勒的女兒,後來是博羅維耶茨基的妻子
威廉·施特爾希(威爾) —— 米勒的兒子,瑪達的弟弟
楚克爾 —— 猶太人,羅茲某棉紡廠廠長
露茜·楚克羅娃 —— 楚克爾的妻子,博羅維耶茨基的情婦
老楚克爾 —— 楚克爾的父親
格林斯潘 —— 德國人,羅茲某圍巾廠廠長
雷吉娜 —— 格林斯潘的大女兒
阿爾貝爾特·格羅斯曼 —— 雷吉娜的丈夫
梅拉(梅拉尼亞) —— 格林斯潘的小女兒
齊格蒙特(齊格蒙希) —— 格林斯潘的兒子
費拉 —— 梅拉的女友。
羅伯特·凱斯勒 —— 德國人,羅茲某紡織廠廠長
貝爾納爾德·恩德爾曼 —— 凱斯勒紡織廠股東
老巴烏姆 —— 德國人,馬克斯·巴烏姆的父親,羅茲某紡織廠廠長
布盧門費爾德 —— 格羅斯呂克銀行事務所會計師
奧斯卡爾·邁爾男爵 —— 羅茲某棉織品廠廠長
梅什科夫斯基 —— 邁爾棉織品廠工程師
阿達姆·馬利諾夫斯基(阿達希) —— 莎亞棉紡廠幹事部技工
老馬利諾夫斯基 —— 馬利諾夫斯基的父親,凱斯勒紡織廠車工
卓希卡(卓霞) —— 馬利諾夫斯基的姐姐,凱斯勒紡織廠女工
卡齊米日·特拉文斯基(卡久) —— 博羅維耶茨基的好友,羅茲某棉紡廠廠長
尼娜·特拉文斯卡 —— 特拉文斯基的妻子
達維德·哈爾佩恩 —— 特拉文斯基的朋友
斯塔赫·維爾切克 —— 羅茲某頭巾廠廠長
庫羅夫斯基 —— 羅茲某化工廠廠長
卡奇馬列克 —— 庫羅夫某磚廠廠長
尤澤夫·亞斯庫爾斯基(尤焦) —— 老巴烏姆紡織廠事務所實習員
亞斯庫爾斯卡 —— 亞斯庫爾斯基的母親
阿達姆·博羅維耶茨基 —— 卡羅爾·博羅維耶茨基的父親
安卡(安紐霞) —— 博羅維耶茨基的未婚妻
科茲沃夫斯基 —— 博羅維耶茨基在里加時的同學
西蒙神父 —— 阿達姆·博羅維耶茨基在庫魯夫的鄰居,庫魯夫修道院神父
利貝拉特神父 —— 庫魯夫修道院神父
查榮奇科夫斯基 —— 庫魯夫的貴族
利基耶爾托娃(艾瑪) —— 博羅維耶茨基愛過的女人
斯泰凡尼亞·瓦平斯卡 —— “僑民之家”旅館職員
卡瑪 —— 斯泰凡尼亞的外甥女
電影介紹
Ziemia obiecana
導演: Andrzej Wajda安傑伊·瓦依達
主演: Daniel Olbrychski , Wojciech Pszoniak
分類: 劇情
語言: 波蘭語
簡介
講述紡織工廠里,有三個工人——丹尼爾,德國人和一個猶太人,因為工作時間過度,無法忍受,於是帶領工人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