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紹
索爾·貝婁 Saul Bellow (1915-2005)是美國猶太作家中的傑出代表。從1938年至2005年辭世,貝婁共出版了11部長篇小說及其它幾部短篇小說、散文集和劇本。貝婁作為在新大陸出身的第二代猶太人對民族文化多了一分慎重的思考,他堅守猶太傳統,但又巧妙地通過猶太傳統來透視現代人的生存狀態及生存法則,無疑是他的作品廣受歡迎的原因。作品三獲國家圖書獎,一獲普利茲獎,並因“對當代文化富於人性的理解和精妙的分析”榮獲1976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內容簡介
《赫索格》小說的故事非常簡單。主人公赫索格是個學識淵博的大學歷史教授,專長思想史,故事發生時他47歲,背景是20世紀60年代。他兩次結婚,兩次離婚,有一兒一女。他的第二個妻子馬德琳和他最信賴的朋友格斯貝奇私通,把他攆出了家門,他不但被迫離婚,還失去了心愛的女兒。這使他受到沉重的打擊,精神處於崩潰的邊緣。此後他行為古怪,整天緊張思考忙於寫信,甚至講課時也會突然停下來做筆記,寫提要。他對寫信已經入了迷。親戚朋友,報刊雜誌,知名人士,認識的,不認識的,活者的,死了的,甚至上帝和自己,都是他寫信的對象,但他寫了並不寄出。與此同時,他通過聯想和回憶,敘述了家庭、父母、兄姐、妻兒、情婦、朋友的情況以及自己大半輩子的經歷和遭遇。離婚後,赫索格在紐約和花店主人雷蒙娜保持著若即若離的關係。
雷蒙娜是個會體貼人的中年婦女,渴望和赫索格建立一個寧靜的家,可赫索格有點怕她,因此有意離開紐約去友人家,但不安寧的心靈使他又返回來與雷蒙娜幽會。過後,赫索格突然心血來潮飛往芝加哥,一面為了看望女兒瓊妮,一面想以暴力對付馬德琳和格斯貝奇。但當他看到格斯貝奇正細心地替他女兒瓊妮洗澡時,被感動了,遂打消了殺人的念頭。
主題分析
《赫索格》的內容主要反映了現代社會中人道主義的危機,表現了中產階級知識分子在這種境況下的苦悶與迷惘。人道主義是赫索格一類知識分子賴以安身立命的思想基礎,馬德琳和格斯貝奇的忘情負義,是一個爆發點,使赫索格最終發現,在現代社會中,人的觀念已發生了變化,人道主義理想已經被現實生活擊得粉碎。現實生活處處顯得與他格格不入,他的那套“高尚的理想”、他的“好心腸”到處碰壁,正如他自己所說:“在這種年頭,要是仿佛不會給自己招來麻煩似的對人行善,一定會被人疑作是腦子有毛病了——患了受虐狂或者是任性症什麼的。人類所有高貴的道德情操,往往會被人懷疑為一種欺騙手段。”因此,他的精神支柱遭到了破壞,心理狀態失去了平衡。在那風雨飄搖的世界裡,他找不到賴以生存的立足之地,成了個懸空吊著的“晃來晃去的人”。他的思想發生了混亂,不知道應該怎樣來認識周圍的現實,怎樣來對待和安排自己的生活,甚至弄不清自己的生命到底在哪裡,懷疑自己究竟還是不是一個人,也即發生了所謂“自我本質的危機 ”。他曾痛苦地大聲疾呼:“我感謝上蒼給予我一個人的生命,可是這生命在哪兒呀?!作為我生存惟一藉口的人的生命在哪兒呀?!”他照著鏡子自問: “我的天哪!這個生物是什麼?這東西認為自己是個人。可究竟是什麼?這並不是人,但是它渴望做個人。像一場煩擾不休的夢,一團凝聚不散的煙霧,一種願望。”《赫索格》一書著重描寫的雖然是主人公內心世界的受難,而不是外在世界的現實,但作者採用的是一種展示內心和展示處境相結合的自敘形式,使我們得以同時看到主人公的內心世界和他置身的現實世界。這樣的描寫是完全符合現實情況的,因為赫索格的精神危機本質上是一種時代病,正如貝婁曾經說過的那樣:“不可避免的個人混亂,也就是社會悲劇的寫照。”更何況,赫索格是一位歷史學教授,思想史專家,是西方現代知識分子的典型人物,他的遭遇更有其代表性,更能說明問題。
《赫索格》寫了有關人物的大量感覺,回憶,推測,聯想,意念,說理,它們混雜在一起,主人公則始終沉浸在雜亂無章的內心活動中。但是,貝婁卻運用意識流的手法,較為清楚地敘述了人物,場景和主人公思想的變化,對人物的內心世界和現實世界進行了深入的探索。與其他作家的意識流表達方法不同,貝婁的意識流手法較為清晰明快,他從容自如地進入人物內心世界不露痕跡地揭示人物內心深處的隱秘,對人物的感情,性格以及所感受的現實世界都進行了精妙細緻的分析。這也許是《赫索格》比其他作品更能贏得讀者而成為暢銷書的原因罷。
藝術特色
貝婁的作品有著鮮明的、多樣化的藝術特色。他是一位永不停息的探索者,從一開始就對小說的創作技巧不斷地進行有別於傳統的嘗試、創新。他作品中的主人公幾乎沒有乾過一天的工作,其行為都發生在內心世界。他們多是一些命運多舛的猶太人,有高度的智慧型、豐富的學識,但在這個瘋狂的世界中處處不能適應,成了游離於社會之外的、“晃來晃去”的局外人。他們在不斷的思索中尋找自我、證明自己的存在和價值。傳統的表現方式已經力不從心。貝婁在不斷的探索中找到了適合表達主題、揭示人物內心的方式,把美國文學創作從三十年代的“僵硬的”並且日益“墨守成規”的風格中解放了出來。他在藝術形式上豪放不羈,不受某一特定式樣的束縛,如他自己所言,“信筆寫來,不拘章法,愛怎么寫就怎么寫,是東打一拳,西踢一腳的拳師式。”
一、書信解剖內心
在貝婁的小說中,《赫索格》被公認為是他創作技巧運用得最成熟、最能體現它的創作特色的作品。在《赫索格》中,貝婁創造性地運用了早在十七世紀就已出現的“書信”形式,但貝婁賦予了更新的意義。貝婁創造性地運用了“書信”形式,來揭示人物內心,掌握小說的節奏。
小說的大部分是主人公內心的剖析。但貝婁很少象福克納、喬伊斯那樣去描寫盲目的、非理性的潛意識;相反,他所表現的基本上屬於意識中高層次的、理性的活動。通過主人公對往事的回憶、對自己及他人的剖析、評價、對周圍一切進行哲學上的思索。一個失去了立足點、失去了精神依託、茫然不知所從的現代精神受難者的形象就展現在讀者面前。這裡最能揭示主人公的性格、情感、道德觀念、價值取向、哲學思想的是赫索格寫的信:這些信寫給親戚朋友、偉人、普通人,寫給認識的、不認識的,寫給活著的、死了的,甚至寫給上帝和自己;這些信有的是長篇宏論、有的三言兩語,有的尖酸刻薄,有的機智幽默,有的義奮填膺,有的柔情似水,有的悲傷可憐,還有的預示未來。貝婁選擇了赫索格這樣一位對世上的一切都在進行判斷、分析、評價的人類學教授作為小說的主人公,書信的方式為他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講台”;同時書信可以充分地、真實地表現主人公的內心意識,這就為讀者架好了一台X光機。所以讀者在赫索格剖析自我、發現自我、理解自我的過程中認識了他。
首先,洋洋灑灑400多頁的《赫索格》只描寫了主人公5天裡的活動,主要描寫對象由外部世界轉向了更為深刻、更為隱秘的內心世界。書信將心理時間延長,體現出主人公深深的孤獨、深深的絕望、激烈的內心衝突和極度的思想混亂。同時,它也表達出遊離於社會之外的主人公渴望與他人交往的強烈願望。在婚姻上經歷過兩次失敗、失去了自己心愛的女兒、被最信任的朋友出賣、要寫的關於浪漫主義的著作也成了一堆廢紙……接二連三的打擊使他失去了對周圍世界的信賴,失去了心理上的平衡,周圍一切都變成了異己力量,他陷入了深深的苦悶和彷徨。於是,他從異己的外在世界中退了出來,從與他人的社會關係中退了出來,步入到一個只屬他自己的內心世界。但是,作為一名高級知識分子的赫索格認識到自己並不能生活在一個道德、價值的孤島上,要證明自己的存在,為自己下定義,必須步入與他人形成的社會關係之中。於是,赫索格發明了一種假想能在自己與他人之間搭起一座橋的形式:寫信。但全書50多封信除了他在快走向心裡平靜時給雷蒙那寫的一封外,沒有一封寄出去過。這裡寫的信應該說是“內心獨白”的另一種形式,不僅是他在向自己訴說心聲,而且也體現出思想和情感交流的缺乏。這也從另外的角度表明,周圍的世界和他的“人道主義”價值取向已經格格不入。
二、形式設定障礙
再者,新的形式就是赫索格逃避現實,逃避自己的責任的方式。社會是一個滿是污穢物的大雜燴,他不忍目睹妻子和朋友的不中,傳統道德和價值觀念的喪失,甚至人性的泯滅,但又無力在現實中奮起抗爭。他把這個戰場搬進了自己的抽象世界裡。醜惡的現實怒視著他而存在,他也就背對著醜惡的現實而生活。因此他就通過抽象去面對現實,在抽象中去實現自己的責任。對貝婁來講,書信的形式讓他有充分的自由在時間和空間上任意跳躍,所以赫索格所寫的信在時間上跨度大、涉及的人物多、談到的話題廣使小說有了更豐富的內涵。另外,書信的形式也讓貝婁能夠輕鬆自如的駕馭整個小說發展的節奏。從直觀上看,貝婁在小說中鑲嵌了大量的斜體欄位落人公很長的回憶,特別是小說的前半部分。這些段落把主人公很長的回憶分成塊狀,獲得了一種很快的節奏感,反映了赫索格激烈的內心衝突和坐立不安的心情。這裡的斜體部分主要就是他的書信,其餘的是他在筆記本上和腦子裡作的“筆記”。在小說的後半部分,赫索格的心理衝突漸趨緩和,行為漸漸地取代了書信、筆記、回憶和抽象思考。作者對他的描寫慢慢地由內心轉向外在行為,因此斜體部分也相對減少。這直觀上反映出主人公心裡的漸變過程。在《赫索格》里,貝婁同樣希望藉助形式來幫助內容的表達。書信的使用讓小說在形式上與主題兩方面達到了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