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
1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委會組織法》正式施行。1月3日 巴拿馬前國防軍司令諾列加被押送美國。
1月4日 中日聯合登山隊17名隊員在征服西藏梅里雪山時遭雪崩襲擊全部遇難。
1月5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施行。
1月7日 義大利比薩斜塔停止對外開放,以進行維修工程。
2月
2月2日,蘇聯共產黨放棄一黨制。2月11日,曼德拉被釋放。
2月15日,英國與阿根廷恢復因福克蘭戰爭中斷的正式外交關係。
3月
3月11日,立陶宛獨立。3月16日~3月22日,台灣三月學運。
3月17日,中華職棒元年舉行開幕戰,中國台灣成為亞洲第三個擁有職業棒球的地區。
3月18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最後一次選舉。
3月21日,納米比亞宣布脫離南非獨立。
4月
4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第一次修訂的該法正式施行。
4月7日,中國成功發射“亞洲一號”衛星。
4月24日,哈伯太空望遠鏡由發現號太空梭發射升空,進入地球軌道。
5月
5月4日,拉脫維亞最高蘇維埃通過了共和國獨立宣言,定國名為拉脫維亞共和國,恢復1922年時該共和國憲法,宣布蘇聯憲法和法律在拉脫維亞無效。5月20日,李登輝就任台灣地區第八任最高領導人,也是最後一任由國民大會選舉的總統。
5月22日,南、北葉門統一,成立葉門共和國。
5月25日,中共中央印發《關於縣以上黨和國家機關黨員領導幹部民主生活會的若干規定》,並發出通知,要求縣以上各級黨組織尤其是主要負責同志要高度重視,認真組織,開好民主生活會。
6月
6月2日,中國第一次發布環境狀況公報。國家環保局(後國家環保總局、現環境保護部)在北京公布《1989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保護和改善生產環境和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是中國的一項基本國策。
6月3日,“15國集團”首腦會議閉幕。
6月8日 至7月8日,第十四屆世界盃足球賽在義大利舉行。共有24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隊參加了決賽階段的比賽。德國隊靠罰點球擊敗阿根廷隊第3次獲得世界盃賽冠軍。
6月9日 全國省、自治區、直轄市黨校校長會議在北京舉行
6月11日 江澤民就台灣問題發表重要講話。
6月23日,奧林匹克博物館正式開館。
6月23日,摩爾多瓦宣布獨立。
6月28日,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這是新中國第一部國旗法,自1990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7月
7月1日,東、西德合併金融體制,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轉用西德馬克,而原有東德馬克則以“1:1”兌換成西德馬克。7月1日,從台北時間零時起至7月10日台北時間24時止,國務院決定,在中國大陸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進行中國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登記工作。
7月8日,世界盃足球賽在義大利舉行,由西德隊獲得冠軍。
7月16日,菲律賓發生芮氏規模7.7的強烈地震,造成約1600人死亡。
8月
8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設施保護法》正式施行。
8月2日,伊拉克軍隊占領科威特。
8月17日,伊拉克從伊朗撤軍並釋放兩伊戰爭中俘獲的戰俘。
8月17日,中國與丹麥天文學家合作研製的有效口徑為240毫米的世界上最大反射式全自動水平子午環,在中國科學院陝西天文台安裝完畢。至此,中國擁有了第一台天文子午環。
8月28日,伊拉克宣布科威特成為其一省。
9月
9月1日,瀋大高速公路全線正式通車。公路全長375公里,連線瀋陽、遼陽、鞍山、營口、大連五個城市。是當時中國最長的高速公路。
9月22日,第十一屆亞運會在北京召開。
10月
10月3日,東德與西德合併。10月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新加坡建交。
10月8日,中國第一家麥當勞餐廳在深圳開業。
11月
11月11日,聯合國安理會發表678號公報,要求伊拉克在1991年1月15日前撤出科威特。11月21日,台灣海峽交流基金會成立。
11月22日,柴契爾夫人辭去英國首相職務。
11月2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宣告成立。
12月
12月2日,第一次全德選舉,基督民主黨同時在東、西德取得壓倒性勝利。東德政權和平轉移。12月3日,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字典《漢語大字典》出版,收單字5.6萬多個,分八卷。
12月23日,斯洛維尼亞人民表決脫離南斯拉夫。
出生
1月31日,藪宏太,日本男子組合3月,勞耳.卡里西4月5日,三浦春馬,演員
6月22日,伊野尾慧,日本男子組合
11月15日,本鄉奏多,演員、model11月18日,張靜一,慈善家,模特。
12月2日,八乙女光
逝世
1月1日,莊月明,香港富商李嘉誠的妻子(1932年出生)
1月6日,帕維爾·切倫科夫,蘇聯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1月20日,芭芭拉·斯坦威克,美國知名女演員。(1907年出生)
1月26日,東久邇宮稔彥王,日本第43任首相,唯一皇族首相(1887年出生)
2月16日,凱斯·哈林,美國1980年代的街頭繪畫藝術家和社會運動者(1958年出生)
3月5日,蔡阿信,台灣第一位女醫師(1899年出生)
3月20日,于鳳至,張學良第一任妻子(1897年出生)
4月8日,井口真理子
4月15日,葛麗泰·嘉寶,瑞典演員(1905年出生)
5月2日,施光南,中國作曲家
8月30日,錢穆,中國歷史學家,國學大師(1895年出生)
9月3日,王禎和,台灣作家(1940年出生)
9月7日,A·J·P·泰勒,英國歷史學家。(1906年出生)
9月11日,蔡暢,中國婦女運動領袖,第四、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全國婦聯名譽主席。
9月21日,徐向前,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元帥(1901年出生)
10月9日,喬治·德拉姆,瑞士數學家(1903年出生)
10月14日,伯恩斯坦,美國音樂指揮和作曲家(1918年出生)
10月29日,朱哈·瓦尼奧,芬蘭歌手及作曲家(1938年出生)
11月7日,薛岳,台灣歌手(1954年出生)
11月19日,孫立人,中華民國陸軍總司令(1900年出生)
11月26日,馮友蘭,中國哲學家(1895年出生)
12月6日,阿卜杜勒·拉赫曼,馬來西亞首任總理(1903年出生)
行政區調整
1990年全國省級行政區
直轄市:
北京市
天津市
上海市
省:
河北省(石家莊市)
山西省(太原市)
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
遼寧省(瀋陽市)
吉林省(長春市)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江蘇省(南京市)
浙江省(杭州市)
安徽省(合肥市)
福建省(福州市)
江西省(南昌市)
山東省(濟南市)
河南省(鄭州市)
湖北省(武漢市)
湖南省(長沙市)
廣東省(廣州市)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
海南省(海口市)
四川省(成都市)
貴州省(貴陽市)
雲南省(昆明市)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
陝西省(西安市)
甘肅省(蘭州市)
青海省(西寧市)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
台灣地區(台北市)
縣級以上行政區變更
河北省:
1.撤消霸縣,設立霸州市(縣級)(國務院1990年1月4日批准)。
2.撤消河間縣,設立河間市(縣級)(國務院1990年10月18日批准)。
內蒙古自治區:
撤銷豐鎮縣,設立豐鎮市(縣級)(國務院1990年11月15日批准)。
吉林省:
撤銷榆樹縣,設立榆樹市(縣級)(國務院1990年12月26日批准)。
江蘇省:
1.撤銷新沂縣,設立新沂市(縣級)(國務院1990年2月5日批准)。
2.撤銷溧陽縣,設立溧陽市(縣級)(國務院1990年8月15日批准)。
浙江省:
1.撤銷龍泉縣,設立龍泉市(縣級)(國務院1990年12月26日批准)。
2.撤銷杭州市拱墅區、半山區,設立新的拱墅區(國務院1990年1月17日批准)。
安徽省:
撤銷蕪湖市裕溪口區、四褐山區、郊區三個市轄區,設立鳩江區。以原裕溪口區、四褐山區及郊區的部分地區為其行政區域(國務院1990年2月28日批准)。
福建省:
1.撤銷漳平縣,設立漳平市(縣級)(國務院1990年8月15日批准)。
2.撤銷福清縣,設立福清市(縣級)(國務院1990年12月26日批准)。
江西省:
撤銷德興縣,設立德興市(縣級)(國務院1990年12月26日批准)。
山東省:
1.撤銷膠南縣,設立膠南市(縣級)(國務院1990年12月18日批覆民行批[1990]117號)。
2.撤銷萊西縣,設立萊西市(縣級)(國務院1990年12月18日批准)。
3.將嘉祥縣核桃園鄉劃歸巨野縣管轄(1990年1月)
4.將高青縣的舊鎮(及其所轄田樓、窯窪、舊鎮三個管理區、65個自然村、74個行政村)劃歸濱州市管轄(1990年1月1日)。
河南省:
1.撤銷平頂山市舞鋼區,設立舞鋼市(縣級)(國務院1990年9月4日批准)。
2.焦作市郊區更名為山陽區(國務院1990年12月27日批准)。
湖北省:
撤銷黃岡縣,設立黃州市(縣級)(國務院1990年12月26日批准)。
湖南省:
1.撤銷湘潭市韶山區,設立韶山市(縣級)(國務院1990年12月26日批准)。
2.資興市人民政府駐地由興寧鎮遷至唐洞(國務院1990年1月10日批准)。
廣東省:
設立深圳市福田區、羅湖區、南山區(均為縣級)(國務院1990年1月4日批准)。
廣西壯族自治區:
1.撤銷恭城縣,設立恭城瑤族自治縣(國務院1990年2月3日批准)。
2.撤銷梧州市白雲區,併入萬秀區(國務院1990年11月1日批准)【說明: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1984年批准設立梧州市白雲區,未報備案,故原“簡冊”中未列白雲區】。
海南省:
設立海口市振東區、新華區、秀英區(均為縣級)(國務院1990年11月15日批准)。
四川省:
成都市東城區、西城區、金牛區調整為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國務院1990年9月4日批准)。
貴州省:
1.撤銷安順市和安順縣建制,設立新的安順市(縣級)(國務院1990年2月3日批准)。
2.撤銷赤水縣,設立赤水市(國務院1990年9月30日批准)。
雲南省:
撤銷鎮沅縣,設立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國務院1990年2月3日批准)。
西藏自治區:
仲巴縣人民政府駐地由扎東遷至托吉(國務院1990年8月27日批准)。
陝西省:
撤銷華陰縣,設立華陰市(縣級)(國務院1990年12月27日批准)。
經濟
1990年,全國各族人民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進一步貫徹執行治理整頓和深化改革的方針,取得了明顯成效。社會供需矛盾有所緩解,農業喜獲豐收,主要比
例關係有所調整,物價得到有效控制,國際收支狀況改善,整個國民經濟繼續朝著好的方向發展,促進了政治和社會的穩定。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各項
事業取得新成果。初步統計,全年國民生產總值17400億元,比上年增長5%;國民收入14300億元,比上年增長4.8%。經濟運行中的主要問題是:產
成品積壓增多、經濟效益下降,財政困難加劇,潛在的通貨膨脹壓力加大。
一、農業
1990年,各地重視農業,大力開展農、田水利建設,落實“科技興農”措施,加之自然氣候條件適宜,農林牧副漁全面
發展。全年農業總產值7382億元,比上年增長6.9%。其中種植業產值增長8.3%,林業產值增長2.2%,牧業產值增長5.9%,副業產值增長
3.4%,漁業產值增長6.7%。
主要農產品產量全面增產。糧食總產量43500萬噸,比上年增長6.7%,再創歷史新水平,棉花、油料和糖料生產大幅度增長,蔬菜、水果生產又獲豐收。但1990年農業豐收並不表明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已經穩定在一個新的水平。
主要經濟作物產量如下:
1990年比上年增長%
棉花447萬噸18.1
油料1615萬噸24.7
其中:油菜籽693萬噸27.5
甘蔗5727萬噸17.4
甜菜1453萬噸57.2
黃紅麻72萬噸9.5
烤菸226萬噸-6.2
蠶繭53萬噸9.4
茶葉53萬噸-0.3
水果1876萬噸2.4
林業生產建設取得新的成績,造林質量不斷提高。速生豐產用材林基地建設步伐加快,“三北”防護林體系二期工程進展順利,長江中上游防護林工程建設全面展開,平原綠化又有新的發展。森林防火工作成就顯著,森林資源總消耗量開始下降,森林覆蓋率呈上升趨勢。但森林病蟲害仍較嚴重。
畜牧業穩步發展,肉、禽、蛋、奶等繼續增產。
主要畜產品產量和牲畜存欄數如下:
1990年比上年增長%
豬牛羊肉2504萬噸7.7
牛奶413萬噸8.2
綿羊毛24萬噸1.8
肉豬出欄數3.1億頭6.2
豬年末數3.6億頭3.0
羊年末數2.1億隻-0.8
大牲畜年末數1.3億頭2.7
漁業生產持續發展。全年水產品產量.1218萬噸,比上年增長5.7%,其中淡水產品產量增長6%,海水產品產量增長5.5%。
農業生產條件改善。1990年末全國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2854億瓦特,
比上年末增長1.7%;大中型拖拉機82萬台,下降3.6%;小型和手扶拖拉機698萬台,增長6.6%;載重汽車62萬輛,下降1.3%;排灌動力機械
706億瓦特,增長3%;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純)2607萬噸,增長10.6%。農村用電量835億千瓦小時,增長5.7%。農田水利建設進一步加強,農田有效灌溉面積有所擴大。
農村經濟持續發展。1990年農村社會總產值16253億元,比上年增長8.8%。其中,農村工業、建築業、運輸業和商業、飲食業產值增長9.9%,占農村社會總產值的比重為54.6%。
二、工業
工業生產保持增長勢頭。1990年工業總產值23851億元,比上年增長7.6%。不包括村及村以下工業為
19629億元,增長6%。在工業總產值中,全民所有制工業增長2.9%,集體所有制工業增長9.1%(其中鄉辦工業增長12.5%),個體工業增長
21.6%,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和外商獨資經營的工業增長56%。全民和集體所有制工業總產值占全部工業的比重為91.4%。
主要產品產量如下:
1990年比上年增長%
紗450萬噸-5.6
布180億米-4.9
呢絨2.8億米持平
機製紙及紙板1330萬噸-0.2
糖571萬噸14.0
原鹽1984萬噸-29.9
捲菸3290萬箱3.0
合成洗滌劑148.4萬噸1.2
日用精鋁製品7.27萬噸-11.6
腳踏車3141萬輛-14.6
電視機2662萬部-3.8
其中:彩色電視機1023萬部8.8
錄音機2970萬部26.4
照相機189.9萬架-22.6
家用洗衣機652.6萬台-20.9
家用電冰櫃475.4萬台-29.2
能源生產總量10.4億噸2.4
(折標準燃料)
原煤10.8億噸2.5
原油1.38億噸持平
發電量6180億千瓦小時5.7
其中:水電1260億千瓦小時6.5
鋼6604萬噸7.2
鋼材5121萬噸5.4
水泥2.03億噸-3.3
木材5400萬立方米-6.9
硫酸1169萬噸1.4
純鹼374.6萬噸23.3
化肥1912萬噸6.1
化學農藥22.93萬噸10.3
發電設備1143萬千瓦-2.7
金屬切削工具機11.78萬台-34.1
汽車50.91萬輛-12.8
拖拉機3.9萬台-1.5
機車655台-3.7
民用鋼質船舶123萬噸-13.4
企業經濟效益繼續下降。1990年預算內國營工業企業實現利稅1271億元,比上年下降18.5%,其中實現利潤下降58%。產成品積壓增多,定額流動資金周轉天數由上年的109天延長到127天;平均每百元資金實現的利稅,由上年的19.39元下降到13.76元;全員勞動生產率僅比上年提高0.8%;部分產品質量不夠穩定,成本繼續超支,虧損企業增加,虧損額上升。
企業承包進一步完善。1990年末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已續簽了承包契約的有44604戶,占第一輪承包到期企業總數
的88.6%。新一輪承包的工業企業,從承包基數的確定,到承包的內容都比上一輪有所改進。同時有關部門在部分地區進行了“稅利分流,稅後還貸,稅後承
包”的試點。
三、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回
升。1990年,為適應啟動市場、促進生產增長的需要,國務院決定適當增加投資需求,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451億元,比上年增加185億元,增
長4.5%。其中,全民所有制單位投資2927億元,增長10.5%;集體所有制單位投資550億元,下降2.8%;個人投資974億元,下降5.6%。
在建項目得到控制,全年全民所有制單位基本建設和更新改造施工項目12.3萬個,比上年減少3536個;在建項目總規模11554億元,增長16%。但投
資效益低的狀況仍無明顯改善。
投資結構進一步調整。在國家重點傾斜政策支持下,農業、能源、運輸、郵電部門建設得到加強。全民所有制單位投資中,
農業投資81億元,比上年增長31.2%,所占比重由上年的2.5%上升到3%;能源工業投資814億元,比上年增長15.6%,所占比重由27.8%上
升到29.9%;運輸郵電通信業投資393億元,增長46.1%,所占比重由10.7%上升到14.4%。
1990年,全民所有制單位基本建設投資1703億元(含車船購置費),比上年增長12.3%。其中生產性建設投資1230億元,投資比重由68.6%上升到72.2%;非生產性建設投資473億元,比重由31.4%下降為27.8%,樓堂館所及其他非生產性建設得到有效控制。更新改造投資828億元,比上年增長5.8%,其中用於節約能源、增加花色品種、提高產品質量的投資增長14.1%,投資比重由上年的23.3%提高到25.3%。
重點建設加快,一批項目建成投產。國家按合理工期組織建設的200個重點項目,全年完成投資426億元,超額完成了年度計畫。全國建成投產大中型基本建設項目95個,大中型項目內的單項工程71個;限額以上更新改造項目92個。建成投產的重大工程主要有:年採煤能力400萬噸的山西古交礦區馬蘭礦井,裝機容量120萬千瓦的上海石洞口電廠,南京揚子30萬噸乙烯工程,目前我國最大的化纖生產基地――江蘇儀征化纖工業聯合公司,全長410公里、具有現代化水平的雙線電氣化重載單元列車――大同至秦皇島運煤專用鐵路(一期),375公里的瀋陽至大連高速公路,規模宏大的北京亞運會建築群工程和第一台具有國際水平的高能粒子加速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等。
1990年,全國基本建設新增加的主要生產能力有:煤炭開採2016萬噸,發電機組容量912萬千瓦,石油開採1332萬噸、天然氣開採10.3
億立方米(均含更新改造和其他投資增加的能力);純鹼60萬噸,化肥25萬噸,木材開採26萬立方米,水泥169萬噸,平板玻璃250萬重量箱;新建鐵路
交付運營里程127公里,鐵路複線里程349公里,鐵路電氣化里程551公里,新建公路2141公里,沿海港口吞吐能力2256萬噸。
建築業經濟效益持續下降。1990年,全民所有制建築施工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產值903億元,比上年下降3.9%;施工面積1.97億平方米,下降7.9%。全員勞動生產率為14547元,比上年下降1.5%;虧損企業增多,虧損額擴大。
地質普查勘探工作取得新進展。新發現或證實為工業礦床的礦產地267處,取得進展的勘查礦區102處,完成機械岩心(石油)鑽探工作量905萬米。有57種礦產資源新增了探明儲量。塔里木、東海油氣地質勘查取得重要進展,松遼盆地南部的天然氣勘查實現重大突破。
四、運輸郵電
交通運輸穩步發展,運輸緊張狀況和運輸秩序有所好轉。各種運輸方式完成的貨物周轉量比上年有一定增長,遠洋運輸在世界航運激烈競爭的情況下,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各種運輸量完成如下:
1990年比上年增長%
貨物周轉量26322億噸公里2.9
鐵路10593億噸公里2.1
公路3441億噸公里2.0
水運11650億噸公里4.1
其中:遠洋運輸8190億噸公里6.5
空運8億噸公里17.4
管道642億噸公里2.1
旅客周轉量5612億人公里-7.6
鐵路2616億人公里-13.9
公路2600億人公里-2.3
水運178億人公里15.3
空運278億人公里17.1
沿海主要港口貨物吞吐量4.6億噸-1.7
運輸收入增加。鐵路由於調整運價,運輸收入比上年增長29.7%,但效率提高不快,鐵路貨運機車平均日產量85.9萬噸公里,比上年僅提高0.7%。地方公路和水運企業經濟效益不好的局面仍然存在。
郵電通信事業有較快發展。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80億元,比上年增長24%。郵政快件、特快傳遞、傳真、國際港澳電話等業務的增長幅度都超過20%。年末城市市內電話達到520萬戶,比上年末增長22%,程控電話已占市話總容量的43.5%。
五、供銷
國內市場銷售逐漸向穩定增長的方向發展。1990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8255億元,比上年增長1.9%。消費品零售額7220億元,增長1.9%,其中售予社會集團的消費品零售額723億元,增長4.3%;農業生產資料零售額1035億元,增長1.7%。
從城鄉消費品市場看,城市全年零售額比上年增長6%,其中第4季度增長13.4%,已基本趨於正常;縣及縣以下市場從10月份開始回升,但全年零售額仍下降2.4%。
從主要商品銷售數量看,吃的商品銷售平穩,食用植物油、食糖、豬肉、水產品銷量比上年增長;穿、用商品中,彩電增長39.9%、電風扇增長1.9%,棉布、呢絨、縫紉機、腳踏車、手錶、錄音機、黑白電視機、洗衣機等多數商品銷售量較上年有不同程度下降。
在各種經濟類型的商品零售額中,全民所有制單位增長3.2%;集體所有制單位下降3.5%,其中供銷合作社下降0.7%;各種合營增長24.8%;個體增長5.8%。農民對非農業居民的零售額增長7.9%。
商業部門經濟效益大幅度下降。1990年國營商業和供銷合作社實現利潤比上年下降85%;虧損企業虧損額增長45.5%,資金周轉進一步減慢。
生產資料市場從
9月份開始由降轉升。1990年全國物資系統銷售生產資料2382億元,比上年增長1.7%,其中第4季度增長21.8%。鋼材銷售3497萬噸,比上年
增長3.8%;煤炭2.6億噸,增長3.5%;木材1978萬立方米,下降10.2%;水泥2756萬噸,下降10.7%;汽車55.6萬輛,增長
0.4%;機電設備504億元,增長4.6%。
1990年市場物價總水平繼續上漲,但漲幅明顯縮小。全年零售物價總水平比上年上漲2.1%,大大低於上年上漲
17.8%的幅度。市場零售物價變化的主要特點是:大部分食品零售價格趨穩;集市貿易的農副產品價格下跌;第4季度各地集中調整了一些商品和服務項目的價
格,部分大中城市物價上漲幅度較大。
城鄉居民生活費用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3.1%。
各類商品和服務項目價格變動情況如下:
1990年其中城鎮12月比
比上年上漲%上年同月上漲%
食品類0.31.8
糧食-4.8-6.3
肉禽蛋-2.1-3.1
其中:豬肉-4.0-4.3
鮮菜-0.413.9
水產品-0.75.7
菸酒茶0.91.6
糕點7.89.8
衣著類7.16.3
日用品類1.91.4
藥及醫療用品類2.41.7
燃料類8.232.0
農業生產資料類5.5-
服務項目20.911.6
六、經濟貿易和旅遊
進出口實現順差。據海關統計,1990年進出口貨物總額達1154.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3%。其中出口總額
620.6億美元,增長18.1%;進口總額533.5億美元,下降9.8%。扣除不收付外匯的進出口貨物,出大於進131億美元,改變了自1984年以
來連年逆差的狀況。國家外匯儲備增加,對外支付能力增強。
利用外資穩步增長。1990年新簽利用外資協定金額12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7.4%;全年實際使用外資101億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資34億美元,均比上年略有增長。
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又獲新成績。1990年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新簽契約2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3%;完成營業額17億美元,增長0.8%。
國際旅遊業逐步回升。1990年到我國遊覽、訪問以及從事各項活動的國際旅遊者達274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2.1%;旅遊外匯收入22.2億美元,增長19.2%。
七、科學技術
科技工作取得新成果。1990年共取得國家級科學技術成果2914項。經國家批准的國家自然科學獎59項,國家發明獎224項,國家科技進步獎505項。
1990年,國家各項科技發展計畫進展良好,成效顯著。“七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契約有90%以上已完成計畫任務,取得高解析度地震勘探技術、30萬千瓦機組批量生產和四次群光纖通訊具備工程總承包能力等一批重大成果。1990年又有1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建成並通過驗收,向國內外開放。
1990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批准資助科研項目3531個,資助金額1.35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1.4%和8.9%。
1990年大中型工業企業設有專門的技術開發機構9156個,比上年增加1941個;組織技術開發項目4.65萬項,比上年增加1.15萬項。
1990年末全國共有產品監督檢測中心3000個,其中國家級檢測中心104個;全年制定、修改各類國家標準853個。1990年末,全國共有1000個氣象台站建立了天氣警報系統;各類有人值守的地震台站876個,地震測報網點4187個,區域和地方遙測地震台網20個;國家批准設立5個國家級海洋自然環境保護區,新建151個海洋監測站點。1990年測繪部門測繪了各種比例尺地圖24953幅,出版公開版地圖430種。
專利事業發展較快。1990年受理國內外專利申請41469件,比上年增長26%,其中工礦企業專利申請增長59.9%;批准專利22588件,比上年增長31.9%。
科技隊伍進一步壯大。1990年末全國共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432萬人,其中自然科學技術人員1097萬人;比上年增長6.0%。全國縣以上全民所有制獨立的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機構5410個,科學技術情報和文獻機構410個,科學家和工程師42萬人。全國高等學校從事科技活動人員78萬人,其中科學家和工程師67.5萬人,占86.5%。民眾性科技活動又有所發展,廠礦科協已達7600個。
八、教育、文化
適應提高教育質量的需要,普通高等教育辦學規模有所控制。1990年全國招收研究生3萬人,比上年增長3.9%;在學研究生9.3萬人,下降8.2%。普通高等學校招收本、專科學生60.9萬人,比上年增長2%;在校學生206.3萬人,下降0.9%。
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穩步發展。1990年各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在校學生604.8萬人(含技工學校學生133.2萬人),占高中階段在校學生總數1322萬人的45.7%。
義務教育普及程度進一步提高。1990年全國國中在校學生3869萬人,國小在校學生12242萬人。國小學齡兒童
入學率達97.9%,比上年提高0.5個百分點;國小畢業生升學率達74.6%,比上年提高3.1個百分點。通過普及初等教育檢查驗收的縣達到1459
個,比上年新增加70個。
成人教育整頓取得進展。1990年成人高等學校招收本、專科學生49.2萬人,在校學生174萬人,比上年下降0.1%。成人中等專業學校在校學生158.8萬人,比上年下降6.9%;成人技術培訓學校在校學生1282萬人,增長1.1%;成人中、國小在校學生2369萬人,增長15.7%。掃除文盲工作成效顯著,共掃除文盲397.2萬人。
1990年末全國共有藝術表演團體2819個,文化館3000個,公共圖書館2527個,博物館1012個,檔案館3630個,廣播電台640座,廣播發射台和轉播台673座,電視台510座,一千瓦以上電視發射台和轉播台938座,各類電影放映單位14.5萬個。1990年生產電影故事片100部,發行各種新片(長片)199.5部,有18部(次)影片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全國性和省級報紙全年出版158.7億份,各類雜誌出版19.1億冊,圖書出版55.8億冊(張)。
九、衛生、體育
衛生事業繼續發展,醫療條件進一步改善。1990年末全國醫院共有病床262.4萬張,比上年末增長2.2%;專業衛生技術人員389.8萬人,比上年增長2.3%,其中醫生176.3萬人(含中、西醫師130.3萬人),增長2.6%;護師、護士97.5萬人,增長5.7%。
體育事業取
得顯著成就。1990年共有61名運動員在世界錦標賽、杯賽中獲得54個世界冠軍,有8人3隊16次創造14項世界紀錄,34人2隊49次創造40項亞洲
紀錄,131人30隊221次創造132項全國紀錄。1990年我國成功地舉辦了舉世矚目的第十一屆亞運會,我國運動健兒奮力拚搏,奪得金牌183塊。亞
運會推動了民眾體育事業的發展。到1990年末共評出體育先進縣259個,全年有7478萬青少年達到國家體育鍛鍊標準。全年共舉辦縣以上運動會70381次,參加運動會的運動員達2188萬人次。
十、人民生活
居民消費需求有所回升。據抽樣調查,1990年城鎮居民平均每人可用於生活費的貨幣收入為1387元,比上年增長10%,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實際增長8.6%。農民人均純收入為630元,比上年增長4.7%,扣除商品性支出價格上漲因素,實際增長1.8%。但各地區發展不平衡,有些居民家庭實際收入有所下降。
城鎮就業繼續增加。1990年全國城鎮安置待業人員400萬人。年末全國職工人數為1398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47萬人。其中,全民所有制單位實行勞動契約制的職工達1352萬人,增加162萬人。年末城鎮個體勞動者700萬人,增加50萬人。
1990年全國職工工資總額2960億元,比上年增長13%;職工平均貨幣工資2150元,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實際增長9.7%。
城鄉儲蓄大幅度增加。1990年末居民儲蓄存款餘額達7034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887億元,增長36.7%。
城鄉居住條件又有改善。1990年城鎮新建住宅1.8億平方米,農村新建住宅6.6億平方米。
社會福利事業繼續發展。1990年全國各類社會福利院床位達76.1萬張,收養58萬人。城鄉各種社會救濟對象得到國家救濟達4481萬人次。全國已有25.1%的鄉鎮建立了農村社會保障網路,城市社會服務網路也有較快發展,已建立起各種社區服務設施8.8萬個。
保險事業進一步發展。1990年各類財產險承保總額25749億元,比上年增長12%。全國有54萬戶企業參加了企業財產保險,9089萬戶居民參加了家庭財產保險,有21736萬人參加了人身保險。保險公司共處理國內財產險賠案278萬件,支付已決賠款81.1億元,為925萬人支付人身保險賠款26億元。
十一、人口
1990年全國人口出生率為21.06‰,死亡率為6.67‰,自然增長率為14.39‰。年末全國總人口為11433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629萬人。
――――――――
註:
(1)本公報所列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未包括台灣省。
(2)各項總產值絕對數按當年價格計算,增長速度均按可比價格計算。
(3)各項指標對比的基期數,除1989年末人口數按第四次人口普查數作了調整、固定資產投資按新的商品房統計口徑作了調整外,其餘均為《中國統計年鑑》發表的正式統計數。
(4)199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630元,其自產自用產品價格是按原定的國家牌價計算的,與歷年資料可比;如改用契約定購綜合平均價計算,則農民人均純收入為68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