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記
1月
1月26日,日本皇太子裕仁親王(後來的昭和天皇)與久邇宮良子女王(後來的香淳皇后)結婚。1月初,中共中央和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在上海舉行聯席會議,討論國民黨改組問題。陳獨秀、瞿秋白和共產國際代表鮑羅廷出席了會議。
1月20日至30日,在孫中山主持下,中國國民黨在廣州舉行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通過了有共產黨人參加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為主要內容的宣言,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從而把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大會選舉有李大釗、譚平山、毛澤東、林伯渠、瞿秋白等10名共產黨員為委員和候補委員的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接著又改組國民黨中央黨部,共產黨人擔任了國民黨中央組織部和農民部的部長,工人部實際上也由共產黨員領導。隨後,全國大部分地區以共產黨員和國民黨左派為骨幹改組或建立了各級國民黨黨部。
1月21日,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列寧逝世。張太雷同志在莫斯科瞻仰了列寧遺容,參加了葬儀,並在蘇聯報刊上發表了用毛筆和漢字寫下的《列寧與中國青年》一文,表達了中國青年對列寧的悼念。
2月
2月,中國共產黨召開三屆二次執行委員會會議,通過了《同志們在國民黨工作及態度決議案》。決議說:共產黨人對國民黨中的“極腐敗的分子,亦宜取敬而遠之的態度,須努力避免不必要的衝突”。3月
3月29日,北京各校學生及民眾團體,要求北京軍閥政府無條件的承認蘇聯。5月中蘇兩國建立外交關係。
4月
1924年4月1日,德國納粹頭目,阿道夫·希特勒因1923年11月在慕尼黑啤酒店流產的暴動被判處5年徒刑。
5月
5月5日,設立在黃埔的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第一期學員開始入學。6月16日,黃埔軍校正式舉行開學典禮。孫中山兼任軍校總理,廖仲愷任校黨代表,蔣介石任校長。周恩來、惲代英、肖楚女、熊雄、聶榮臻等共產黨人先後在該校擔任政治領導工作以及其他工作。5月10日至15日,中共中央執行委員會擴大會議在上海召開。會議肯定了國共合作5個月以來的成績,指出了國共合作實現以後共產黨內出現的右傾偏向,認為“只有發動工人參加鬥爭,防止資產階級的妥協性,民族解放才能徹底”。這次中央擴大會議提出共產黨員在國民黨內外的複雜環境中,要認識鞏固我們黨的重要。
5月廣州一些教會學校學生,開展爭回教育權、反對帝國主義文化侵略的鬥爭。
6月
6月,孫中山創建的黃埔軍校在廣州開校。6月16日,在中國共產黨的支持和蘇聯的幫助下,“黃埔軍校”正式建立,學員中許多是共產黨員和社會主義青年團員,他們是軍校的骨幹。
6月17日至7月8日,共產國際召開第五次代表大會。中國共產黨代表李大釗、王荷波、彭述之、劉清揚出席了大會。大會強調了殖民地國家的統一戰線問題,指出在同上層談判時,共產黨必須保持徹底而絕對的獨立性。大會批判了統一戰線工作中“左”的和右的機會主義傾向。
7月
7月3日,第一屆農民運動講習所在廣州正式開學。在共產黨人的主持下,農講所至1925年12月連續舉辦了五屆,彭湃、阮嘯仙、羅綺園、譚植棠分別擔任各屆農講所主任,為廣東及附近省區共訓練了農運骨幹450多人。7月5日,第八屆奧運會在法國巴黎舉行。
7月15日,廣州沙面數千工人舉行罷工,反對英、法帝國主義“不準中國人自由出入租界”的“新警律”。罷工堅持一個多月,取得勝利。廣州工人乘勝組織工團軍。
8月
8月,廣東農民運動有了發展,開始組織農民自衛軍。9月
9月10日,中國共產黨發表第三次對時局的主張,號召反對帝國主義,推翻直系軍閥的統治。10月
10月10日,廣州商團向雙十節遊行人士開槍,史稱“商團之亂”。10月23日,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
10月,孫中山開始北上,與北洋軍閥張作霖、馮玉祥等會談。
10月,在中國共產黨和工農民眾的推動下,孫中山依靠黃埔軍校校軍,聯合工農武裝和其他軍隊,鎮壓了英國買辦陳廉伯率領的商團的反革命叛亂,給予帝國主義和地主買辦階級以有力的打擊,使廣東革命局勢轉危為安。
10月23日,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囚禁曹錕,推翻曹錕、吳佩孚的北京政府,皖系軍閥段祺瑞任臨時執政。馮玉祥將所部改稱國民軍,同情廣東革命政府,並電邀孫中山北上,共商和平統一大業。
10月社會主義青年團積極投入平定廣州商團反革命叛亂,保護了廣東革命政府。
11月
11月5日,末代皇帝溥儀被逐出宮。11月10日,孫中山在中國共產黨的支持下決定北上,爭取國家的和平統一,並發表《北上宣言》,提出召開國民會議和廢除不平等條約兩大主張。
11月19日,中國共產黨發表第四次對時局的主張,號召全國人民團結起來,努力促進國民會議的召開。到年底,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一個聲勢浩大的國民會議運動。這樣,“二七慘案”以後處於低落狀態的民眾運動又開始復興,預示著大革命的高潮即將到來。
11月30日,人類首次通過無線電波將一張圖片傳送過大西洋。
11月,中共廣東區委和周恩來在取得孫中山同意之後,從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生中抽調部分黨團員擔任骨幹,組建大元帥大本營鐵甲車隊。這是一支實際上由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革命武裝。
12月
12月12日,廣東省廣寧農會在彭湃和周其鑒的領導下,發動農民開展減租運動,遭到地主武裝的破壞。廣東革命政府派鐵甲車隊前往廣寧支持農民的減租鬥爭,得到廣大農民的歡迎。12月24日,阿爾巴尼亞宣布成立共和國。
出生
![金庸](/img/f/7fc/nBnauM3XzQTN0MTNzATMyATO5MTMwIDM5ETNyQTNwAzMxAzLwEzL2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王澤,中國著名漫畫家。
1月1日,弗朗西斯科·恩圭馬,赤道幾內亞第1任總統。
1月27日,拉烏夫·拉提夫·登克塔什,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第1任總統。
2月6日,金庸,中國新武俠小說代表作家之一。金庸(1924-)原名查良鏞,華人最知名的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和社會活動家,中國作家協會名譽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香港最高榮銜“大紫荊勳章”獲得者,華人作家首富。金庸與古龍、梁羽生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他在1948年移居香港,是香港明報創辦人,並著有“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等14部武俠小說,作品亦被改編成影視劇集、遊戲、漫畫等產品,膾炙人口。金庸小說深受歡迎,不少文壇才子和讀者都提筆撰寫書評,形成「金學」研究的風潮。
2月8日,坎代·西潘敦,寮國政治人物,曾任寮國國家主席
2月17日,瑪格麗特·杜魯門,美國總統杜魯門的女兒,傳記及推理小說作家。 (逝於2008年)
2月26日,竹下登(1924-2000),日本第74任首相日本第74任首相(1987~1989)精明強幹,
![竹下登](/img/5/6f6/nBnauM3XwETNxETN4cjMyATO5MTM4EzN4ETNyQTNwAzMxAzL3IzL2Y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3月3日,村山富市(1924-)日本第81任首相、政治家、日本社會黨黨員。是日本首位出任首相的日本社會黨委員長,
![村山富市](/img/e/98c/nBnauM3XxYTMykzM0gjMyATO5MTM4EzN4ETNyQTNwAzMxAzL4IzLwI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布希](/img/2/ba7/nBnauM3XyMzM4YDM2ATMyATO5MTMwIDM5ETNyQTNwAzMxAzLwEzLzg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6月12日,喬治·赫伯特·沃克·布希GeorgeHerbertWalkerBush(1924-)美國第41任總統,1942年菲利普斯學院畢業。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參加海軍當飛行員,二戰中表現英勇。退伍後到耶魯大學攻讀經濟學,1948年獲經濟學學士,大學畢業後,到德克薩斯州經營石油業。1951年與人創辦布希-奧弗比石油開發公司。1953年至1959年是扎帕塔石油公司的創辦人和董事。1956年至1964年是休斯敦扎帕塔近海石油公司總經理。老布希任內最為人知的政績,莫過於1991年海灣戰爭。他在任內成功擊敗伊拉克,並向後者實施經濟制裁,但其好戰的作風使他對國內經濟有所輕視,因而於1992年總大選中連任失敗。
7月3日,塞拉潘·納丹SellapanRamaNathan(1924-)新加坡第6任總統,也是第二位民選總統。
![納丹](/img/f/404/nBnauM3XxgzM2UTM1AzMyATO5MTM4EzN4ETNyQTNwAzMxAzLwMzLxA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7月14日,詹姆士·懷特·布拉克,1988年諾貝爾醫學獎得獎者。
9月2日,丹尼爾·托羅伊迪奇·阿拉普·莫伊,肯亞第2任總統。
9月7日,丹尼爾·井上DanielKenInouye(1924-2012)日裔美國人,現任民主黨籍美國聯邦參議員,
![丹尼爾 井上](/img/d/f1e/nBnauM3X0gDOyQzMxEzMyATO5MTM4EzN4ETNyQTNwAzMxAzLxMzLwE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9月11日,李碩DanielKahikinaAkaka(1924-)美國華裔參議員,民主黨成員,也是參議院首名夏威夷裔及唯一的華裔,夏威夷檀香山出生,二戰期間於美國陸軍工程部隊服役,於塞班島及天寧島提供支援。1952年於夏威夷大學取得教育學士學位,
![李碩](/img/b/9b3/nBnauM3XzEjM5MjM1EzMyATO5MTM4EzN4ETNyQTNwAzMxAzLxMzLzQ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10月1日,吉米·卡特,美國第39任總統。
10月15日,伊塔羅·卡爾維諾,義大利作家。(逝於1985年)
11月10日,蔡萬霖(1924-2004)台灣企業家,台灣首富且名列全球百大富豪之一,
![蔣萬霖](/img/9/878/nBnauM3X2EjNzcjNxMzMyATO5MTM4EzN4ETNyQTNwAzMxAzLzMzL0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11月14日,力道山,日本職業摔角選手。 (逝於1963年)
喬石(1924-)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國全國人大前委員長,浙江定海人,生於上海。原名蔣志彤。
![喬石](/img/1/a30/nBnauM3XxEzN3kjN1MzMyATO5MTM4EzN4ETNyQTNwAzMxAzLzMzL1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馬龍·白蘭度(1924-2004)從1950年開始就可以稱得上是美國最棒的演員。他自然、完美而獨特的演戲風格使他成為影壇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他在電影業上的貢獻和成就將永遠被記載在電影史上,誰也不能否為,他是最出色的影員之一,是好萊塢的一個神話。
![馬龍 白蘭度](/img/f/692/nBnauM3XwMjNxMjNwQzMyATO5MTM4EzN4ETNyQTNwAzMxAzL0MzL3g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鄧稼先(1924—1986),安徽省懷寧縣人,中國傑出的科學家、中國“兩彈”元勛,先後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和美國普渡大學,獲物理學博士學位,1950年回到祖國;他參加組織和領導我國核武器的研究、設計工作,是我國核武器理論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從核子彈、氫彈原理的突破和試驗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製試驗,均做出了重大貢獻;作為主要參加者,其成果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鄧稼先被稱為“中國核子彈之父”。
![鄧稼先](/img/6/ab6/nBnauM3XzYDN2cjMzQzMyATO5MTM4EzN4ETNyQTNwAzMxAzL0MzL3c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詹姆斯·厄爾·卡特JamesEarlCarterJr(1924-)美國總統,1955年至1962年任喬治亞州薩姆特縣學校董事會董事長,
![詹姆斯·厄爾·卡特](/img/6/eab/nBnauM3XwMDN3ITO2IzMyATO5MTM4EzN4ETNyQTNwAzMxAzLyMzL4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逝世
1月21日,列寧(1870-1924)著名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理論家、蘇聯共產黨創始人、
![列寧](/img/6/05a/nBnauM3X2ITNygDN3QzMyATO5MTM4EzN4ETNyQTNwAzMxAzL0MzL3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2月3日,伍德羅·威爾遜ThomasWoodrowWilson(1856-1924)美國第28任總統。
![伍德羅·威爾遜](/img/d/d06/nBnauM3XygjN5ITNxUzMyATO5MTM4EzN4ETNyQTNwAzMxAzL1MzL0g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6月3日,卡夫卡奧地利小說家、幻想小說的創造者、最有影響的現代德語散文大師,享年41歲。其主要作品有小說《美國》《審判》《城堡》等。
7月2日,松方正義(1835-1924),日本第4、6任首相,明治九元老之一,政治家、財政改革家,薩摩武士出身,
![松方正義](/img/e/4d6/nBnauM3XxQDNyQzM1UzMyATO5MTM4EzN4ETNyQTNwAzMxAzL1MzL3M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8月17日,帕維爾·薩穆伊洛維奇·烏雷松,俄羅斯數學家。
其他信息
諾貝爾獎
物理:西格巴恩
化學:未發獎
生理和醫學:威廉·愛因瑟芬
文學:弗拉迪斯拉夫·萊蒙特
和平:未發獎
《時代》周刊
1924年9月8日,直系軍閥首領吳佩孚以“中國最強者”登上美國《時代》周刊封面,成為第一個在時代周刊封面上亮相的中國人。
吳佩孚的照片下面有兩行說明:
GENERALWU(吳將軍)
“BiggestmaninChina”(中國最強者)
吳將軍就是吳佩孚。照片拍得很藝術,光頭吳佩孚,身著戎裝,臉微微朝左,兩眼炯炯,凝望前方,看上去躊躇滿志,胸有成竹。“將軍”在這裡譯為“大帥”,更為妥貼。吳佩孚——當時人們習慣稱他為“吳大帥”,與他對立的奉系軍閥張作霖則被稱作“張大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