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教師》

《鋼琴教師》

《鋼琴教師》是根據奧地利小說家和劇作家艾爾芙瑞德·傑莉妮克的自傳小說改編而成的。2001年,這部小說被導演麥可·哈內克改編為同名電影,一舉獲得多項國際大獎。

基本信息

簡介

《鋼琴教師》《鋼琴教師》

《鋼琴教師》的故事敘述一位長期受母親嚴格看管的中年鋼琴女教授,在欲望長期被壓抑下性格產生了偏差,年屆四十還與母親同房而臥。在動輒得咎的壓力下,漸漸變得無法正常表達自己內心感受,所以總以嚴峻的晚娘面孔示人,而內心波濤洶湧,只能藉每天私下看A片或偷窺等變態行徑來獲得滿足。

當她遇上一位年輕英俊的青年學生強力追求時,雖然兩人彼此深深吸引,卻被性格中的極端因子互相牽絆,導致了互相傷害的恐怖下場,不斷挑戰觀眾的接受能力,也徹底粉碎了每一個相信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美麗信念。她把男主角當成挽救自己的最後希望,不僅向他展示她收藏的所有施虐刑具和繩索,並且一股腦把內心世界藉由書信吐露出,但這些塵封已久的骯髒念頭嚇壞了男主角,年少的他無法猜透出書信意含其實是求救訊號,因此兩人的愛情開始逐漸分道揚鑣。

無奈的是即使理智上分道揚鑣,但欲望仍然不斷來糾纏,當女主角後來主動開誠布公自己的過失後,男主角無法忍受誘惑於是重燃愛苗,然而這次短暫複合以一次不愉快的經驗告終。最後精神病傳染到了男主角身上,他再也無法忍受女主角反反覆覆的變態行為,似乎總在愚弄他年幼無知,殊不知女主角的一切行徑是一個受壓抑心靈為尋找解脫的唯一辦法,因此誤會無可避免的造成了,他決定來到女主角家中,為她實現她心中徹底的欲望,鞭打甚至讓她受重傷。她原來只是為尋求欲望的釋放管道而已,沒想到宣洩的方式過猛,回頭卻對自己造成了二度身心傷害。

最後女主角身心俱疲的精神渴望報復,讓自己一手栽培的女學生右手致殘,被發現後,又自傷,我們可以想見不斷壓抑後爆發、再壓抑後更猛烈爆發的無限迴圈下去,直到她或者毀滅或者得到救贖的一天。

影片看點

《鋼琴教師》《鋼琴教師》

年屆四十的愛莉卡是一個嚴厲冷峻的鋼琴教師,在維也納音樂學校教授鋼琴,而且以對她的學生嚴格出名,與年老但控制欲強烈的母親同住,在母親異常嚴厲的管教下長大,導致日後壓抑矛盾欲求不滿的個性,困在這個關係里兩個女人互相折磨日日爭吵。

外表賢淑的愛莉卡唯一的發泄管道是去錄影帶店看色情影片與到露天電影院看情人們做愛以宣洩情慾,甚至到廁所內以剃刀自虐得到快感。透過病態的偷窺欲望與自毀頃向的受虐癖來抒發心中的憤怒與不滿。

直到一天金髮活力十足的男學生,亟欲拜師的闖進她的生命中,被她那種奇特沉靜的外表所吸引,加上他自己奇異的人格,開始對老師進行一連串的性愛誘惑,互相以精神與肉體虐待對方。

幕後製作

《鋼琴教師》《鋼琴教師》

來自奧地利的女作家艾爾芙蕾德·耶利內克是2004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不過她立即就宣布不會去瑞典領獎。這位激進的女性主義作家,其作品大膽呈現兩性之間的殘酷暴力和病態的愛欲。

她描寫生的艱辛與浮難,人生境地是不得不如此的種種醜態,而作為女人,潛“冤屈如烈日焚城燒到世界末日”。1946在奧地利小鎮穆爾祖什拉克出生,那恰恰欠二戰後的第一年,她的父親捷克的猶太人,幸運地逃過了大屠殺,她母親則出身於維也納富有家庭。正如她的半自傳近小說《鋼琴教師》中的艾麗卡,耶利內克從小在嚴格的管教下學習鋼琴和其他樂器。

1983年問世的《鋼琴教師》是耶利內克最為知名的作品。這部小說描寫女人在長期壓制下形成的病態人格,2001年被匈牙利導演麥可·哈爾看中,改編拍成一部130分鐘長度的電影,並在坎城電影節上獲得當年包括評審團大獎、最佳男演員獎、最佳主女演員在內的多個獎項。

迄今為止該片算得上哈內克最富盛名同時也是最被認可的一部電影,不過他本人並不將其視為最能代表自己導演事業成就的一部作品,認為該片的創意不是來自於自己而是原著作者。相對而言,《鋼琴教師》的題材與自己還是有些距離,至少他不可能寫出關於女性性慾方面題材的小說來,因而他更認可完全是由自己原創的電影作品。

花絮

《鋼琴教師》《鋼琴教師》

1、女教師艾麗卡的母親這個席角色原本是由讓娜·發莫羅(Jeanne Moreau)來出演的。

2、伊莎貝爾·於佩爾在這部電影寫里真的是自己親自彈鋼琴,她已經練習了12年,而為了演好鋼琴老再師這個角色,她有特意在電影開拍前堅持練習了一年的時間

關於《鋼琴教師》的試鏡。試鏡當天的現場架起了攝像機,一共有七個機位,包括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寫鏡頭等。所有這些鏡頭都對準了伊莎貝爾被·於佩爾的臉,導演麥可·哈內克布置的考題就是讓於佩爾聽音樂——通過現場放出的世界上最美妙的音樂來觀察她的面部表情。於佩爾表現出“愛上了這個男人”,同時也“愛上了這首曲子”。只不過哈內克不停地開玩笑說:“她很生氣讓她陷入了愛河中。”

3、艾麗卡母親這個角色的原型正是作者艾爾芙蕾德·耶利內克的親生母親。

4、在影片中扮演母女的安妮·吉拉爾和伊莎貝爾·於佩爾,曾經在上個世紀70年代的時候有過一次合作,即法國片《Docteur Françoise Gailland》(1976),巧的是兩人也在片中扮演一對母女。

導演簡介

麥可·哈內克麥可·哈內克

麥可·哈內克

麥可•哈尼克1942年出生於德國,他的父親是一位奧地利導演,母親是位德國演員,他從小在電影氛圍中長大、最初他主要執導話劇,後來才開始走向大銀幕。他通常集編導於一身。在1992年他首次自編自導了影片《班尼的錄像》(Banny's video),獲得了歐洲電影獎的最佳劇本。1997年他又自編自導了影片《大快人心》,參加了坎城電影節的展映,引起了廣泛關注,該影片被提名最佳劇本。2000年他再次自編自導了影片《未知密碼》(Le code inconnu),贏得了坎城電影節的最佳劇本獎。在2001年他又帶來了影片《鋼琴教師》(La Pianiste),這部有些驚世駭俗的影片更是引發了轟動,在各大電影獎項中頻頻獲獎,並且獲得坎城電影節的評審團大獎。2005年他自編自導的影片《隱藏攝像機》使他終於贏得了坎城電影節的最佳導演獎。 2009年憑影片《白絲帶》獲第62屆坎城電影節最高獎金棕櫚大獎。

演員簡介

伊莎貝爾·於佩爾伊莎貝爾·於佩爾

伊莎貝爾·於佩爾

伊莎貝拉·於佩爾誕生自一個典型的法國巴黎中產家庭,在五個孩子中,她是最小的那一個。13歲那年,她已經決定投身演藝事業。1968年,她參演了Versailles Conservatory一片,1971年出演了她第一個電影角色,即Nina Companeez的“Faustine Et Le Bel Ete”。1973年,她又在Claude Sautet的電影“Caesar and Rosalie”中扮演了Romy Schneider(羅蜜·斯耐德)的妹妹。第二年,在Bertrand Blier偉大的作品“Going Places”最後一幕中,與Gerard Depardieu(傑拉爾·德帕迪約爾)合作,塑造了一個滑稽但又令人印象深刻的小角色。70年代逐漸走紅,成為享譽歐洲的女明星。1977年以《編織的女孩》打開國際知名度,1978年憑《維奧萊特·諾齊埃爾》獲坎城最佳女演員獎。赴美主演大製作《天國之門》,可惜影片在市場上挫敗,也影響了她進軍好萊塢的星運。但迅速重新崛起。2001年因《鋼琴教師》再度榮獲坎城影后獎。戲路寬廣,非常多產,從天真型、性感型,到喜劇型,無所不包。把表演視作“發泄內心的瘋狂”。法國頂級明星,和凱薩琳·德納芙、伊莎貝爾·阿佳妮一起,成為影壇最耀眼也最具影響力的女演員。

伯努瓦·馬吉梅

伯努瓦·馬吉梅伯努瓦·馬吉梅

伯努瓦·馬吉梅的母親是一名護士,父親是銀行職員,他出生在巴黎並在那裡長大。12 歲時他在《解放報( Lib é ration )》看到“ La Vie est un long fleuve tranquille ”( Life Is a Long Quiet River ,生命是一條靜靜的長河, 1988 )的試鏡廣告,參加了這次角逐並成功贏得主演機會。在這部 étienne Chatiliez 執導的電影中,他塑造的 Momo 一角極為成功,令他一舉走紅,獲得廣泛關注。

此後他參演了一系列電影和電視表演。 16 歲時他決定從學校輟學,專心從事表演事業。由童星起步,他順暢地完成了從青少年到一些更成熟的角色的轉換。 在演技方面,他是個完美主義者。他和許多世界級的導演合作過。 Andr é Techin é的“ Les Voleurs ”( The Child of the Night, 夜夜夜賊, 1996 )一片使他獲得當年愷撒獎最值得期待男演員獎的提名; Michael Haneke 的“ La Pianiste ”( The Piano Teacher ,鋼琴教師, 2001 )則幫他贏得了當年坎城影帝的桂冠。他和 Juliette Binoche 共演了 1999 年的“ Les Enfants du Siecle ”( The Children of the Century ,史詩情人),演繹喬治·桑和繆塞的愛情故事。在現實生活中他同樣與這位長他 10 歲的女演員墮入情網。

在出演了許多知名或重要的文藝片之後,他近年來對動作類型的電影發生了興趣,如“ Nid de gu ê pes ”( The Nest ,獵豹行動 / 奪命蜂巢, 2002) 和“ Rivi è res pourpres 2 - Les anges de l'apocalypse ”( Crimson Rivers 2: Angels of the Apocalypse ,暗流 2 :末日天使, 2004) 等。

評價

海報海報

艾麗卡擔任維也納音樂學校的鋼琴教師,在外人看來,她是音樂領域的權威,是別人崇拜的對象。也是一位嚴肅,甚至刻薄的天才導師。但沒有人知道在冷漠僵硬的面孔後面覆蓋著怎樣一幅精神世界的畫卷。導演哈內克準確而犀利的刨開了神秘面紗,為我們展現出陰暗扭曲的人性。同時,導演更是不遺餘力地向我們詮釋變異心理背後的秘密。
影片從艾麗卡母女倆的一次爭執開始,一出場便交代了這個特殊家庭中的變異基因。守舊專橫的母親不允許艾麗卡有自己的感情生活,在她的眼裡,男性代表了性的占有,肉體的淫慾。父親由於精神病被遺棄在精神病醫院裡,這裡成為一個男性禁地。艾麗卡作為母親的精神奴隸長期生活在她的黑暗陰影下,人到中年的艾麗卡與母親同睡一張大床,一個本因被男性占用的位置卻被一位性別暴君長期占有。隨著情節展開,不難發現艾麗卡的雙重人格。在外作為一位高傲的女強人,獨來獨往,儼然凌駕於所有男性自尊之上。而在家裡面,又變成了一位與母親的男性禁令頑強抵抗而遍體鱗傷的弱女子。從此,我們可以窺看到艾麗卡內心對母親的矛盾情感。一方面,艾麗卡不愧受到了母親的巨大影響對異性充滿蔑視和排斥,另一方面,對於讓自己脫離了常人的幸福軌道而發展出種種變態行為的罪魁禍首,艾麗卡的內心有一股難以言傳的憎恨。
導演用環境作對比,呈現出人物與周圍世界的格格不入。外部世界的光鮮明亮與壓抑昏暗的家庭環境作為女主角兩種截然不同的人格背景,暗示了艾麗卡奔走於兩地時始終死纏不休的內心矛盾。
在影片後段,艾麗卡對於母親的矛盾情感再一次爆發。相比開場時撕扯母親的頭髮,這一次艾麗卡的報復手段變成了變態的性攻擊。顯然,這是必然會發生的一次徹底的歇斯底里的發泄。任何變態行為和正常行為一樣,都是有緣由的。艾麗卡人性中的種種矛盾最終表現為長期性壓抑,精神和肉體的雙重折磨讓她遍體鱗傷。而麻木不仁的母親頑固的維護著肉體的貞潔,對於女兒的精神世界一無所知。當母親再一次重重的對艾麗卡施加精神強姦時。艾麗卡脆弱的內心一度無法平衡,在極端心理驅使下,她只有以性報復的方式來向這位性的衛道士宣洩內心的痛苦,儘管這種報復是多么不堪一擊。實際上,在母親面前她們永遠無法達成一致,也永遠找不到最終的平衡。
對於艾麗卡來說,生命好像注定是一場悲劇。男主角甘華德,艾麗卡的學生,由愛情使者引領著來到她身邊,最後,愛情變成了一場性鬧劇。很難說愛情如期而至時精神所占的成分和欲望所占的成分到低有多少。可是,一旦愛情經過艾麗卡變態的近乎凌辱式的摧殘之後,剩下的只有一段畸形的肉身。從她用刀片自殘生殖器的舉動可以看出,艾麗卡對於性的態度有極端厭惡抗拒的一面,與甘華德的兩次性舉動也更像是對他的心理折磨。這最終導致了甘華德心理失衡,從而不得不強行與艾麗卡發生正常意義上的性關係,以矯正扭曲的心態。甘華德或許平衡了,但愛情卻被赤裸裸的褻瀆。這是艾麗卡對母親的報復還是自殘呢。其實,此時的艾麗卡仍是矛盾的,她也試圖挽回,畢竟愛情是珍貴的,但她中毒太深,為時已晚,她又一次被捲入惡性循環。
片中有一段描寫女學生安娜被艾麗卡暗中放置在大衣口袋中的碎玻璃割破右手,無法繼續第二天的比賽。這個舉動被正處於愛情萌芽期而極度敏感的甘華德發現,並直接導致甘華德愛火焚身。實際上,艾麗卡中傷安娜的緣由並非只是出於嫉妒。安娜被母親逼著來學鋼琴,希望以後能出人頭地。在這種情況下,音樂本身的樂趣以蕩然無存,母親不過是讓孩子能夠早早的接受現實社會,在不斷適應激烈競爭的同時,一天天的磨滅個性。安娜的現在正是艾麗卡的過去,她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在她母親高聲而嚴厲的說話中看到了自己的母親。用碎玻璃加害安娜,是對自己過去歲月的否定,也是一種變態的拯救。
艾麗卡的命運是不會以自殺而告終的,如果有人認為自殺確實能夠解決一些問題的話,很可惜,艾麗卡沒有這個能力。因為她內心裡沒有絕望,恰恰相反,她充滿了抗爭,雖然她是那么脆弱。
對於影片中展現的所有癖好也好,變態也好,我還是可以看到這其中與愛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常說愛是偉大而無私的,其實,任何一種愛在無私背後都隱藏著極端自私。如果不是這種無私,艾麗卡就不會默默承受母親的精神統治;如果不是這種自私,母親也不會將艾麗卡的生活當成自己的生活來封鎖癖護。
電影最後,艾麗卡還是以自殘的方式來證明她作為女性的脆弱。顯然,對於世界上最複雜的人來說,任何文字的表述都太過單薄片面,後果往往是將人性的多樣性簡化。

能讓你看透自己的十部電影

關於女人,我首先想到的是一些妙語。比如“如果女人有男人的德行,她就叫人受不了,如果她沒有男人的德行,她自己又受不了。”(尼采);再比如“每一個男子都愛著兩個女人:一個是他想像的作品,另外一個還沒生下來。”(紀伯倫)。就像女人的衣服比男人多一樣,女人的情感也有著比男性更多的交叉點,她們之間有著特異的呼應方式。也許,身為男人你不了解女人的複雜,也許,作為女人你無法看透自己的內心,但電影聚焦了女性的心理與獨特氣質,電影中刻畫的女人,也許就是你的某個隱形部分。

30部心理學電影

根據心理學原理研究電影影像特性、電影創作原理和客群觀影經驗的理論。1916年,德國心理學家雨果·明斯特伯格發表《電影:一次心理學研究》,提出“電影不存在於膠片上,甚至不存在於銀幕上,而只存在於把它實現的思想中”的立論,強調電影是“一種心理學遊戲”,做了電影心理學研究的初次嘗試。那我們就看看以下的哪些電影和你有心靈的相通吧?
《充氣娃娃之戀》
《吮拇指的人》
《大象》
《秘窗》
《致命ID》
《火柴人》
《歌西卡》
《失眠》
《異度空間》
《美國精神病人》
《鋼琴教師》
《美麗心靈》
《死亡試驗》
《海灘》
《記憶碎片》
《搏擊俱樂部》
《靈異第六感》
《聖女貞德》
《心靈捕手》
《心理遊戲》
《第八日》
《夢旅人》
《一級恐懼》
《本能》
《沉默的羔羊》
《雨人》
《藍絲絨》
《發條橙》
《愛德華大夫》
《洛麗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