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

丞相

丞相,是中國古代官名。一般指皇帝下面的最高行政官,輔佐皇帝總理百政的官員。古代中國戰國、秦朝、漢朝,輔佐君主的最高官吏。需要注意的是:宰相不一定是丞相,宰相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官職對應。比如在唐玄宗時期改尚書僕射為丞相,當時的丞相就不是宰相之職;元朝的行省丞相則為地方官,亦非宰相。

基本信息

簡介

丞相丞相

官名。中國古代皇帝的股肱。典領百官,輔佐皇帝治理國政,無所不統。丞相制度起源於戰國。武王開始,設左、右丞相,但有時也設相邦魏冉呂不韋等都曾居此職。秦統一後只設左、右丞相。西漢初蕭何為丞相,後遷為相國,何死,曹參繼任。惠帝呂后文帝初年,設左、右丞相,以後只設一丞相。漢初各王國擬制中央,也在其封國中各設丞相,景帝中元五年(前145)改稱為相。

來源

丞,《說文解字》解釋道:“丞,翊也,從從卪從山。山高,奉承之意。”段玉裁注釋說:“翊,當作翼。……梵谷者在上,必竦手以承之。”古代同音相訓,“承”“丞”古代都屬於古音的第六部,所以段玉裁用“承”來解釋“丞”並沒有錯。《左傳•哀公十八年》:“使帥師而行。請承。”承就是丞的意思。楊樹達《積微居國小述林•釋丞拯》:“丞字象出氼上舉之形,乃拯之初字,而許君不知,乃訓為翊;上舉之訓,乃為後起加形旁之拯所據有。”其實楊樹達的說法還是有一點問題,現在根據甲骨文來看,“丞”的示意是“一人處陷阱中,左右拯之以出”,也就是說“丞”下面的“一”不是山,也不是水,而是“臼”形的陷阱。丞的本義就有“幫助、輔助”之意,動詞。後來使用在官職里,就變成了名詞,一般放在後面,表示“輔助……的人”,比如郡丞,就是輔助郡守的人;縣丞,就是輔助縣令的人。丞相的丞不是放在後面,那他就不是輔助相,而是輔助天子了。

相,《說文解字》解釋道:“相,省視也。”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仔細看”,這是“相”字的本義,如《詩經•鄘風》中的“相鼠有皮”,我們日常用語裡面還有這種用法的遺存:算命先生的“相面”,意思便是“仔細看臉面”。後來這個詞也用作“相瞽”之“相”,瞽就是瞎子,瞎子看不見東西,需要一個人幫助他看,這個幫助他看的人就叫“相”,於是“相”字在“省視”之意外又多了“幫助”之意,但仍沒有脫離“省視”的範疇。在周代,這個“相”在使用中又有了新的外延。周代頻繁舉行朝聘、盟會、享宴、祭祀等活動,這些天子、諸侯未必都嫻於禮儀,但又不能鬧笑話,這就得有一個熟悉禮儀的人在旁邊幫助指點,這個人就叫“相禮”,如《春秋左傳•宣公十六年》:“冬,晉侯使士會平王室,定王享之,原襄公相禮。”“相禮”也簡稱“相”,如《春秋左傳•桓公十八年》:“秋,齊侯師於首止,子亹會之,高渠彌相。”我們現在日常用語中也有這個詞義的遺留,結過婚的同志都知道,結婚的時候有“儐相”,就是這個“相禮”的“相”。春秋的時候,“相禮”之人一般都是主禮者的重要大臣、或者助手。於是“相”就完全脫離“省視”的本義,變為“上層人物的高級助手”之意。也就有了後來“丞相”的雛形。

演變

《通志》、《通典》乃至《文獻通考》裡面都說:“黃帝置六相。堯有十六相。殷湯有左右相。周成王有左右相。”這些都不可信。“相”作為“高級助手”的意思乃至春秋左右才出現,黃帝他們不可能提前知道。

最早的丞相,有史可考的,是出現在秦悼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史記•秦本紀》說:秦武王二年,“初置丞相,樗里疾、甘茂為左右丞相”。《史記•樗里疾甘茂列傳》中也有記載:“武王立……以樗里子、甘茂為左右丞相”。秦悼武王,在歷史上非常出名,出名原因不是因為生得偉大,而是因為他死得奇特,他就是跟人打賭,結果舉鼎累得雙目出血、絕脛而死的傻大個兒。可他在正事上絕對不傻,任命的倆丞相可是鼎鼎大名,右丞相樗里疾,可能大家沒有聽過,“智囊”大家知道吧?這個詞的起源,就是秦國人稱讚樗里疾的,可見其人之聰明;甘茂,大家從小就聽說,“十二歲拜丞相”的甘羅,甘茂是甘羅的祖父,自然也不是小角色。

之後丞相這個職位就存在了,中間也曾改名,比如“相國”、“司徒”、“大丞相”、“宰相”、“中書令”、“同中書門下三品”、“樞密使”、“知政事”等等,也時廢時設,中間的變更太多。但大部分時間內,這個職位還是存在的。

丞相一職在中央政權里的徹底廢除,是在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年),罷丞相之職,建議權歸六部,決定權歸皇帝。而最後的三位丞相是李善長、胡惟庸、汪廣洋。為丞相這一制度殉葬的是這最後的三位丞相以及與之有關聯的幾萬人:原丞相李善長,在十年後(1390)李善長以胡黨獲罪,連其妻女弟侄家口七十餘人一律處死;左丞相胡惟庸,以謀反罪被處死,株連殺戮者達三萬餘人,前後延續達十年之久;右丞相汪廣洋,也因為與胡惟庸案有牽連,在流放途中被誅殺。

所以有人說,丞相這一制度的開局是個喜劇,而結尾卻是一個悲劇。

職能

丞相丞相

丞相負責管理軍事大計或其他要務,逢有機要事情皇帝召集公卿二千石博士共同在御前商議,避免專斷。一般政務,則由丞相決定即可施行。皇帝有事,常向丞相諮詢,丞相有時可封駁詔書,表示對皇帝命令持保留態度。丞相具體職權是:任用官吏,或是向皇帝薦舉人才;對於地方官的有考課和黜陟、誅賞的權力;主管律、令及有關刑獄事務;地方上若有暴動等事,丞相派屬官前往鎮壓;在軍事或邊防方面也承擔一定的責任;全國的計籍和各種圖籍等檔案都歸丞相府保存。西漢時御史大人輔佐丞相,職掌大致相同,所以不少事務常由丞相、御史共同出面處置。

丞相之秩為萬石,月俸之谷三百五十斛,錢六萬。屬官有長史二人,為丞相的助手。另有少史、征事等。又設西曹東曹奏曹集曹議曹等機構,分管官吏遷除、郡國事務、章奏謀議、徵集租谷等事。漢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又置司直,專司刺舉百官不法者,從而加強了丞相的監察職能。

歷史

丞相丞相

秦朝時,宰相的正式官名為丞相。有時分設左右,以左為上,稱為“左丞相”(文職),“右丞相”(武職),宦官擔任宰相職務的稱為“中丞相”。

西漢初,為相者多為開國功臣,位尊職重,敢於直言進諫,如呂后欲封諸呂為王,王陵即當面表示反對;景帝時周亞夫曾反對封王信、廢栗太子等事。到武帝時,擢用公孫弘為相,開以後布衣登相位的先例。隨著君主集權加強,武帝重用內廷近臣,對丞相不甚信任,其在位者如薛澤趙周莊青翟石慶田千秋等人,皆謹小慎微,庸碌無能。武帝末年,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從此到西漢末,大司馬權勢在丞相之上,而大司馬多由外戚充任。西漢晚期,丞相職權為內朝所取,已無所作為,如韋玄成匡衡等,在君主和權貴面前,阿意曲從,以保持其祿位而已。

漢成帝時,何武以丞相一人難以處理煩多的政事為理由,建議立三公制。於是成帝改御史大夫為大司空,遂以大司馬大司空丞相三公,這是旨在分散丞相權力的一項措施。丞相、御史被分割為三,三公實際上是三個宰輔。哀帝時改丞相為大司徒。東漢初又改大司徒、大司空為司徒、司空,改大司馬為太尉,三公之中以太尉為最尊。東漢初為了加強君主權力,權歸君主,協以內廷尚書,三公僅為備員。以後,大權又轉移到外戚、宦官手中。三公漢成為一種空銜。三公制一直實行到東漢末。

漢獻帝時董卓為相國,強梁跋扈,儼然在眾官之上。後來曹操(見魏武帝曹操)又廢三公而恢復丞相、御史大夫,並自任丞相。董卓和曹操都是大權獨攬,和君主無異。

魏晉南北朝在易代之際有時也設丞相或相國,性質均與董卓、曹操時無異,並非正常官制。唐、宋以後尚書省中書省有時設左、右丞相,相當於原來的尚書左右僕射,位居尚書令中書令之次,握有實權。明國中書省無令,僅設左、右丞相,權極重,後為明太祖所廢,以內閣大學士行丞相職權,迄清末未再恢復。

太平天國時置丞相一職,名目很多,有六官丞相二十四員,每官分正、又正、副、又副。以天官為例,分天官正丞相、天官又正丞相、天官副丞相、天官又副丞相。地官及春、夏、秋、冬四官仿此。丞相併非執政官,常領兵為大鈄。此外有平胡丞相、殿前丞相東殿丞相西殿丞相、北殿丞相、翼殿丞相等,均非常設之官,地位也比六官丞相低,其因功賞丞相銜者,地位更低。又女官也有六官丞相。

記載

丞相是封建官僚機構中的最高官職,是秉承君主旨意綜理全國政務的人。有時稱相國,常與宰相通稱,簡稱“相”。如《陳涉世家》:“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廣《廉頗藺相如列傳》:“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指南錄)後序》:“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

相權與皇權的衝突

很少大有為的皇帝能長期忍受權力過大的相權。因此相權在中國歷史中不斷的被裁減。其中較顯著的變革有三個時期:

漢武帝設內廷。
唐代設三省制
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廢相,集君權與相權於一身。

歷代

丞相在歷史政治舞台上一直扮演著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角色;他們幾乎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相權的大小,無不直接影響政治局勢能否穩定。
1.先秦
姜尚(姜子牙 姜太公 呂尚 呂望) 管仲 蘇秦 張儀 伍子胥
2.秦
呂不韋 李斯 趙高
3.漢
蕭何 曹參 陳平 周勃 張蒼 衛綰 竇嬰 田蚡 魏相 丙吉 黃霸 匡衡
王商 張禹 孔光 朱博 鄧禹 伏湛 侯霸 蔡茂 虞延 袁安 丁鴻 魯恭
楊震 劉愷 種皓 黃瓊 胡廣 楊賜 楊彪 黃琬 王允 董卓 曹操 荀彧
申屠嘉 周亞夫 公孫弘 公孫賀 劉屈氂 田千秋 於定國 韋玄成 翟方進
4.三國
韓暨 華歆 鍾繇 王朗 陳群 陳矯 劉放 高柔 蔣琬 費禕 董允 顧雍
陸遜 步騭 朱據 孫峻 孫綝 濮陽興 陸凱 張悌
司馬懿 司馬昭 諸葛亮
5.晉
賈充 裴秀 石苞 何曾 荀勖 衛罐 楊駿 張華 王戎 王導 何充 蔡謨
桓溫 謝安
司馬孚 司馬亮 司馬倫 司馬冏 司馬乂 司馬穎 司馬越 諸葛恢 王彪之
司馬道子 司馬元顯
6.南北朝
傅亮 沈約 崔浩 元勰 元禧 元祥 崔光 李崇 元徽 楊椿 高歡 楊愔
高儼
劉穆之 徐羨之 劉義康 何尚之 劉義恭 蕭寶夤 爾朱榮 斛律金 和士開
宇文護
7.隋
高穎 蘇威 楊素 裴蘊 宇文化及
8.唐
裴寂 蕭瑀 封倫 裴矩 高儉 李靖 王珪 魏徵 戴胄 張亮 馬周 裴炎
姚崇 李嶠 蘇瓌 崔湜 宋璟 張說 韓休 房琯 張鎬 元載 劉晏 楊炎
盧杞 李晟 渾瑊 李勉 馬燧 韓滉 李泌 董晉 陸贄 杜佑 李藩 李絳
裴度 王涯 元稹 李訓 李紳 畢諴 楊收 鄭畋 張浚 崔胤 陸扆
劉文靜 楊恭仁 房玄齡 杜如晦 褚遂良 許敬宗 于志寧 李義府 上官儀
劉仁軌 武承嗣 蘇良嗣 狄仁傑 蘇味道 武三思 魏元忠 張柬之 劉幽求
竇懷貞 郭元振 源乾曜 張嘉貞 宇文融 張九齡 李林甫 牛仙客 楊國忠
韋見素 苗晉卿 郭子儀 李輔國 李忠臣 張延賞 鄭餘慶 杜黃裳 武元衡
李吉甫 權德輿 令狐楚 牛僧孺 韋處厚 李德裕 楊嗣復 崔彥昭 杜讓能
長孫無忌 宇文士及
9.五代
敬翔 劉鄩 馮道
張文蔚 桑維翰 杜重威 李守貞 蘇逢吉
10.宋
范質 趙普 呂端 寇準 丁謂 晏殊 富弻 韓琦 蔡京 王黼 李綱 張浚
秦檜
薛居正 呂蒙正 王欽若 呂夷簡 范仲淹 王安石 司馬光 范純仁 鄭居中
張邦昌 汪伯彥 呂頤浩 賈似道 文天祥
11.遼金
韓延徽 耶律隆運 完顏希尹
完顏宗翰 石盞女魯歡
12.元
安童 崔斌 伯顏 桑哥 脫脫 哈麻 成遵
史天澤 阿合馬 蕭拜住
耶律楚材 鐵木迭兒 燕鐵木兒 鐵木兒塔識
13.明
徐達 楊榮 解縉 彭時 李賢 萬安 張璁 嚴嵩 夏言 徐階 高拱
李善長 汪廣洋 胡惟庸 楊士奇 徐有貞 李東陽 楊廷和 張居正 葉向高
吳道南 錢龍錫 溫體仁 徐光啟 楊嗣昌 周延如
14.清
希福 圖海 張英 傅恆 阿桂 和珅 劉墉 松筠 長齡 琦善 耆英 桂良
肅順 榮祿
寧完我 洪承疇 范文程 熊賜履 徐元文 李光地 隆科多 張廷玉 鄂爾泰
史貽直 劉統勛 尹繼善 舒赫德 于敏中 福康安 孫士毅 曹振鏞 穆彰阿
葉名琛 曾國藩 李鴻章 翁同龢 張之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