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亮紅杜鵑
海拔:3200-3300
命名來源:(雲南植物研究)【not bot gard .edinb . 11: 21. 1919】
中國植物志:57(2):286
亞組中文名:火紅杜鵑亞組
亞組拉丁名:Subsect.Neriiflora Sleumer
組中文名:常綠杜鵑組
組拉丁名:Sect.Ponticum G.Don
亞屬中文名:常綠杜鵑亞屬
亞屬拉丁名:Subgen.Hymenanthes (Blume) K.Koch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高1.2—3米;枝硬而直,幼枝薄被淡白色叢捲毛,無腺體,老枝灰褐 色。冬芽尖卵形,長約1厘米。葉革質,橢圓形,長4—5.5(--9)厘米, 寬1—2(-- 2.5)厘米,先端有小尖頭,基部稍不對稱,鈍形,邊緣微反卷,上面綠色,無毛,中脈 凹下,側脈12—15對,下面被兩層淡黃色連續的毛被,上層疏鬆羊毛狀,下層緊密, 山 脈凸出,多少被有毛被; 葉柄長0.6—1厘米,如幼枝一樣變為無毛。頂生傘形花序,有 花5—6朵;總軸長2—3毫米,被褐色叢捲毛;花梗長1(--1.8)厘米,散生褐色叢卷 毛; 花萼肉質,杯狀, 紅色, 長約2.5—4毫米, 裂齒5, 圓形, 外面及邊緣具叢捲毛; 花冠骨狀鐘形,長約3厘米,亮深紅薔薇色, 無毛,裂片5, 圓形,長1.7厘米,寬2.2 厘米;雄蕊10,不等長,長1—2.4厘米,花絲無毛,花葯長圓形,長1—1.5毫米;子房 圓錐形,先端漸細長至花柱基部,長5.5毫米,密被黃褐色叢捲毛,花柱長約2.2厘米, 無毛,柱頭小,略有小裂片.蒴果圓柱形,長8—12毫米,直徑4—5毫米,綠色,有毛 被殘跡。 花期7月,果期10月。
生存環境
生於海拔3 200--3 300米的山坡灌叢中,模式標本采白雲南維西。
本種提示
1979年和志鋼在雲南碧江縣高黎貢山采的429號著花標本與本種極為相似,花絲基 部有白色微柔毛,1982年經D.F.Chamberlain鑑定為本種,我們這次研究因見的標本不 多,故暫歸人本種處理,待以後採得更多的標本時再作進一步的研究處理。
參考文獻
Rhododendron albertsenianum Forrest in Not. Bot. Gard. Edinb. 11:21. 1919; Cullen et Chamb. 1n Not. Bot. Gard. Edinb. 37:332. 1979;Chamb. In Not. Bot.Gard.Edinb. 39:413. 1982; 雲南植物志4:433. 1986.
杜鵑花科杜鵑屬植物(二)
杜鵑花科,雙子葉植物,50屬,約1300種,分布極廣,但主產地為南非和我國西部,我國有14屬,718種,全國均產之,其中杜鵑花屬Rhododendron為世界有名的觀賞植物。 |